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教材内容分析(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4、教材的形式结构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激发兴趣、了解方法) 思路分析
走进地理
身边地理
怎样学地理
地理之迷
生产建设
风土人情
日常生活
地 图
信 息
思 考
旅 行
本章的目的
本章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地理知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
第四节 海陆变迁
内容广,理论性强,学生难理解,建议本节的教学内容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让学生讨论大地是运动的还是稳定不变的 用活动的形式拼合大西洋两岸大陆(南美洲和非洲),看是否吻合,提出它们原来是否是同一块大陆
第四节 海陆变迁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获取信息、拓展视野) 思路分析
世界居民
人口
数量
02
03
04
01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
标准: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海陆所占的比例,并结合地球仪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而并不要求了解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 海陆分布的特点: 海陆所占比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全球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 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安排也是向学生展示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
对板块构造学说只要求作基本的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的活跃地带(板块的交界地带)。
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板块运动的例证。用这个例证来证明此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第一章
新课标“必修2 新课标“必修2”教材(人教版)章节目录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第三节 城市化 问题研究 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 在哪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三节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问题研究 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章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三 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分析
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是指地理教材与外部 知识经验的联系。 高中地理教材的外部联系表明高中地理教 材的外部联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初 中地理知识的联系;二是与实际生活的联 系,这种联系既有现实社会生活、经济生 活中的地理知识,也有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是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也称科际联 系。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问题研究 煤城焦作出路何在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问题研究 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 是少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问题研究 绿色食品知多少
最早高中地理产生的背景:本世纪六七十 年代以来,世界环境问题日趋严峻,人类 被迫要深入研究环境,导致环境科学应运 而生。社会需要教育自己的成员,尤其是 教育青年一代要了解、热爱环境—环境教 育在各国出现了。八十年代初,我国高中 地理课程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开设的。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探究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它结
合了地球和人类的历史文化作为实际的实践。
中学地理课程的标准是
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未来地理学科发展需要为基础,强调地理学科
知识与地理实践技能的培养。
此外,也强调对形变系统洞察力,引导
学生在地理学科教育与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和综合实践,创新语言,
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学地理课程教材应体现全面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础技能,突出重点,融入交互学习等各种学习环节,经过有效的知觉-机能-言语的学习路径,对地理的深层拓展,开发以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学习教材应采用真
实性突出的地理课程教学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背景,分阶段引
导学生探讨深层次的地理知识,并以实际活动为指导,实现创新活动
和地理知识的深入融合。
中学地理课程还要注重对孩子地理知识信息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环
境责任意识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在课堂上提供充满趣味的学
习活动,结合实践课程的背景,以引导孩子们发现地理现象,认识文
化人性之美,以获取真正的健康发展。
中学地理教材及地理教材分析
1、定义
教材 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
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主要有教科书、 讲义、讲授提纲等。”(见《辞海》,上海辞 书出版社)
地理教材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地理)、
地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 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
广 地理课
义 的 中
地图册 教学挂图
学 教学图片
人文地理:主要讲述一些人文地理事实材 料和一定的人文地理基本理论。人文地理 包括经济地理、社会文化地理、人口地理、 城市地理、政治地理等分支学科,以经济 地理在中学地理教材中的比重最大。经济 地理又包括区域经济地理和部门经济地理, 其中区域经济地理包括本国经济地理和外 国经济地理,部门经济地理则包括工业地 理、农业地理、交通地理、商业地理、资 源能源地理、旅游地理等。
4、中学地理教材编订的依据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地理学科的特点 学生心理年龄特征
地理课程标准是地理教材编写的依据。因为
它确立了地理课程的总体结构、地理课程的设置 和课程时数,指示了地理教材的编排顺序。
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 纲》中指出:“初中地理内容的安排……要考虑 到同小学自然和小学社会课的衔接,同高中地理 的分工和联系,以及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初 中地理的内容,是由地球、地图的初步知识,世 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组成的。”又如新 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一年级开设 地理必修课,每周3课时,学习人文地理与地理环 境。高中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学习人文地理。高 二每周1课时,高三每周2课时,为限定性选修 课。”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不仅规定了教材内容, 还由于课时量的确定,对地理知识的容量也在一 定程度上进行了界定。
高中生的情感与初中生相比,也变得日益深厚、稳 定、坚毅、自制、果断,目的性等意志品质都有进 一步发展。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中学地理教材与教法1、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及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的素养,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等各个方面。
2、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是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从教材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有教育学的性质,因此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属性是介于地理学与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教材的知识结构109狭义、广义中学地理教材1033.教师进行教材分析的基本条件:一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要有现代教育学和中学地理教学法理论的指导,三是要有正确的教材分析方法。
教材的知识结构1094、地理感性知识:反应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知识,是人们对地理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的知识,分为:地理演变,如:昼夜更替、工业布局的演变地理景观,如:沙漠景观、城市景观、地理分布,如:纬度位置、海路分布、海拔高度、地理名称,如:亚洲、黄河、泰山地理数据,如: 960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30%地理理性知识:反应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使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过程的整理加工后形成的知识,分为:地理概念,如:气候、大陆、海洋,工业布局、地理特征,如:非洲的地形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新加坡的经济特征、地理规律,如: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演变规律。
地理成因,如:如大气降水的形成,“地上河”的形成等5.中学地理教材(n)(狭义)指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编选和组织的具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慧培养,思想政治品德等教育功能的知识体系。
它具有一定的范围和深度及一定的权威性。
(广义)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中学地理教科书、地图册、填图册等师生兼备的书本材料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所使用的地理直观教具和其他的教学媒体(包括挂图、投影片、录像、计算机等等),其中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和核心6、、中学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方法(一)背景分析在进行教材的整体分析之前,一定要通读一遍教科书,了解地理教科书涉及的主要内容,再开始进行教材的整体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教材解读(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教学教材解读第一篇范文在深入探讨初中地理教学教材的解读之前,我们必须首先认识到地理学科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还融合了科学、人文、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初中地理教学教材是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初中地理教学教材的特点初中地理教学教材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感。
教材内容既注重对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的解释,又强调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案例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地理教学教材的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地理观念和地理行为等方面。
具体来说,教材通过系统地介绍地理知识,使学生掌握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地图阅读、数据分析等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学生具备地理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理行为习惯。
初中地理教学教材的教学策略为了更好地实现教材的教育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例如,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地理知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等,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组织实地考察和观测,使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地理体验等。
初中地理教学教材的实践与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对教材进行实践与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其次,教师要注重教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将地理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再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行为;最后,教师要注重教材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地理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导论
图文并茂
教材应充分利用图表、图片等 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记忆知识点。
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改进
01
02
03
04
实时性
教材内容应与时俱进,及时更 新和修正过时的知识点。
实践性
教材应增加实践性和应用性的 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导 论
目录
• 地理教材概述 • 中学地理教材的核心内容 • 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学方法
目录
• 中学地理教材的评价与改进 • 中学地理教材的未来发展
01
地理教材概述
地理教材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系统性
地理教材是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用 于地理教学的专门性教材,它为学生提供 了系统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训练。
气候与气象
地貌与土壤地理
探讨气候的形成、类型、特征及其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分析地貌形态的成因、类型和特征, 以及土壤的形成、类型和分布规律。
水文地理
研究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文现象 的形成、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文地理环境
人口与城市地理
研究人口的增长、分布和迁移, 以及城市的发展、结构和功能。
古代地理教材
古代的地理知识主要散见于各类 著作中,如《山海经》、《水经 注》等,这些著作在传播地理知
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地理教材
随着西方传教士和学者进入中国, 近代地理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20世纪初,中国开始自编地理教 材,如《中等学校用新制本国地
理教科书》等。
现代地理教材
随着教育改革和课程标准的修订, 现代地理教材在内容、编排、形 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更加注重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案例研究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与案例研究地理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通过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深入理解事物的发生和演变规律。
在初中阶段,地理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教材进行一定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材的实用性和教学效果。
一、地理教材分析初中地理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思维的重要教学资源,它的编写与设计应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知识结构合理性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应从整体上满足学生地理学科学习的需要。
首先,教材应分清主次,对重点知识进行突出强调,不重要的知识可以适当精简。
其次,教材内容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最后,教材应注重梯度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扎实的地理知识体系。
2. 案例引入的恰当性地理教材中引入案例研究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教材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性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理论,并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案例研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图片和图表的使用地理是一个以地图和数据为重要表达方式的学科,因此在教材中合理运用图片和图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图片和图表的使用应简洁明了,注重直观性和易读性,同时要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更直观、更具体的信息。
二、案例研究1. 案例一:城市化与环境问题以某城市的城市化现象为案例,让学生了解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通过分析城市空气质量恶化、水资源匮乏等问题,结合相关的地理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如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
2. 案例二: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以某地的自然灾害为案例,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原因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学地理课标与教材分析
1、教学结构所谓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2、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的价值观念A.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意识B.树立“标准本位”的课程观C.树立“用教材教”的教材观D.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观E.树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3、校本地理课程校本地理课程以学校为基地,以地理教师为课程开发主体,难以顾及于国家地方地理课程间的统一;校本地理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地理课程展示学校的地理办学特色和宗旨;校本地理课程往往是地方地理课程某一方面的拓展与深化,可以进一步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补充地方地理课程难以兼顾的内容和问题。
校本课程具有授权性、规范性、科学性、多样性、动态性、灵活性的特点。
4、中学地理教材分析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教材分析的过程方法和步骤。
他既是对地理教材分析经验的概括,也是对教材分析实践的一种指导。
主要包括地理教材分析的整体联系模式、地理教材分析的具体层次模式、地理教材分析的教学逻辑模式和地理教材分析的知识属性模式。
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模式类型: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本体模式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经验模式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要素模式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复合模式中学地理教材分析的整体模式5、地理教材分析的课标本位原则地理教材分析的“课标本位”原则,是指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分析教材与地理课程标准的关系,分析教材在实现“课程三维目标”所呈现的基本内容、水平层次和表达方式,为地理教学提供有教学意义的教学资源,为确定以教材内容为载体的教学方式提供支持。
6、地理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地理学科内容主题、学习者特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习者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7、地理教材的要素分析方法地理知识的分析地理能力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重点与难点的分析8、地理教材分析的教学性原则教学性原则是教材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他类型文本的基本原因,地理教材分析的教学性原则是指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具有教学逻辑或者隐含的引发教学活动的形式、内容以及相互关系,为运用教材和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依据。
地理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ppt课件
20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1)课标目标:①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 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政策;②运用人口 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2)教法建议: ①统计图、分布图读图和绘图技能训练。 ②通过教材“活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体现教与学的
3
•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主要讨论了天气与气 候的基本概念、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温与 降水、世界气候的主要类型等问题,力求让学 生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和基本的气候类型。
• 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主要从国家、地 区和国际组织等方面概述了世界人文地理的基 本情况,着重探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 济差异,并从地理学的角度,对联合国、世界 贸易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 组织作了初步的介绍。
互关系的教学。如果第一节内容中所学方法学生掌握 得比较好的话,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此两节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第一节的训练篇。
②两节各自的重点内容如课标目标所示,能力训练重点 是“学看气候图(一)、(二)”。
③非洲强调其气候及其自然环境的对称性;南、北美洲 侧重对比分析(自然环境和经济)。
②高度注重图表技能的训练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教学应注意 过程性。
③时区、区时不要弄得过深,高中地理还会系统学习。
④本节是本章的重点,教学时要求稳,绝不能赶进度。教学 一定要达到课标的上述两项目标,让学生掌握学习大洲的 方法与技能。
8
地形、气候、河流相互关系综合分析方法:
纬度
位置 大区
位
海陆
位置
太阳辐射
13
第三章 走近国家
七上、八上《地理教材分析》(附地理教学建议)
七上、八上《地理教材分析》(附地理教学建议)七上地理教材分析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
二、学情分析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对于七年学生而言是一门新的课程,俗语说“万事开头难”,作为自然和人文交叉的学科,在初中课程中扮演着相对“尴尬”的角色。
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进入初中后,其认知水平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并结合日常生活,已经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地理学知识。
同时,对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也有所了解,学习兴趣和未知欲望显得非常浓厚。
因而可结合有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内容分析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本章主要介绍地理学基本常识,介绍地理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意义、地理学习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本章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地理做情感上的铺垫与准备,引导学生热爱并亲近地理学科。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本章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同时又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基础知识,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既是地理知识的基础课,又是人生发展的奠基课。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本章最基本的内容是世界人口,包括人口的数量、分布和人口问题。
在此基础上再讲述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世界人口的基本状况,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正确看待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懂得尊重历史和珍惜祖先留给我文化遗产。
深度剖析各年级地理教材版本的地理分析技巧
深度剖析各年级地理教材版本的地理分析技巧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与人文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而地理教材则是学生了解、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工具。
在不同的年级和版本的地理教材中,地理分析技巧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从初中和高中地理教材的角度,深度剖析各年级地理教材版本的地理分析技巧。
一、初中地理教材版本的地理分析技巧初中地理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深度上与高中教材存在差异,因此在地理分析技巧上也有所区别。
初中地理教材版本的地理分析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技能的培养初中地理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
学生需要学会准确观察地理现象,发现问题和规律。
例如,教材中可能会呈现一幅气象图,学生需要根据图中的符号、图例等信息,判断气候变化趋势,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技能。
2. 地理图解的解读初中地理教材版本中经常包含各种地理图解,例如地质图、气候图、地形图等。
学生需要学会解读这些图解,并从中获取有关地理现象及其分布、变化规律等信息。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解读地质图了解某地的岩层结构,通过解读气候图了解某地的季风气候特点。
3. 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地理教材中常常会给出一些实际统计数据,学生需要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从而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例如,教材可能提供一个某地区多年来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表,学生可以通过计算、绘制折线图等方式分析出该地区的降雨规律,探究其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 空间思维的拓展初中地理教材版本还注重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理解空间关系、分析地理位置和地势等。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地图上的比例尺和方位角,判断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进而分析地形、交通、资源分布等。
二、高中地理教材版本的地理分析技巧相较于初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材在内容上更为深入和专业。
因此,地理分析技巧的要求也更高。
以下是高中地理教材版本的地理分析技巧。
1. 空间分析的能力培养高中地理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
初中地理教案教材分析模板
一、教材概述【教材名称】:人教版/湘教版/其他版本初中地理教材【教材版本】:XX版【适用年级】:XX年级【教材编写背景】: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要求,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材分析1. 教材结构本教材按照地理学科的基本体系,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
具体包括:(1)自然地理: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等。
(2)人文地理: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
(3)区域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
2. 教材内容(1)基础知识:本教材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包括地球的形状、海陆分布、气候类型、地形地貌、资源分布等。
(2)实践应用: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如地图制作、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人文关怀:教材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教材特点(1)注重基础性:教材内容全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
(2)强调实践性: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提高地理素养。
(3)关注人文性: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建议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地理现象和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系统讲解地理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地理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地图制作、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3. 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考试、测验等。
初中地理教案教材分析
初中地理教案教材分析初中地理是一门以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对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是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编写的,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教材编写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学地理教育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科在中学教育的地位日益提高,人们对地理学科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2. 教育改革的浪潮: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时期,地理教材的编写也必然受到影响。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为地理教材的编写提供了新的思路。
3. 对现行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反思:过去的地理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地理教材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4. 国际中学地理教材的改革:随着全球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我国地理教材的编写也借鉴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
5. 地理学的发展: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这为地理教材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教材改革的突破口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改革的突破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图表和图像的运用:教材充分利用图表和图像,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
2. 实践和探究活动的设计: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设计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地理,提高地理素养。
3. 地理信息技术的学习:教材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动态,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4.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教材强调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 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完整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
(完整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分析1. 引言教材编写是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依靠教材来获取地理知识和提高地理素养。
八年级地理上册是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一本重要教材,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2. 教材内容概述《八年级地理上册》是按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
教材内容涵盖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方面内容。
其中人文地理包括城市、农村、交通和旅游等内容;自然地理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地貌等内容。
3. 教材设计特点3.1 渗透性教学法《八年级地理上册》采用了渗透性教学法,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解城市规划时,教材引入了学生所在城市的规划案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3.2 图文并茂的设计教材通过丰富的插图、地图和照片,使抽象的地理概念更加形象、生动。
这种图文并茂的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3.3 任务导向的研究《八年级地理上册》采用了任务导向的研究方式,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关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
通过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巩固地理知识,并培养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
4. 教材的优点4.1 知识体系完整《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材内容按照地理学科的知识体系编排,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学生可以系统地研究各个方面的地理知识,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4.2 贴近学生生活该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情况,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动力。
例如,通过讲解交通问题,让学生了解城市交通的发展变化,加深对交通问题的认识。
4.3 知识结构逻辑清晰教材的章节设置和内容组织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研究地理知识,建立起地理概念和知识的框架。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复和拓展的部分,有助于学生巩固和扩展地理知识。
5. 教材的不足之处5.1 学科深度不够《八年级地理上册》内容虽然涵盖了初中地理的各个方面,但对于某些地理知识和概念的深入讲解相对不够。
初中地理全册说课教案
初中地理全册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地理》全册教材是依据《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编写的,全套教材共四册,本书是第一册。
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了地球和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四大部分内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学科,他们对地理知识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同时,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基本构造、经纬线的特点等;培养学生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地球而学习地理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
2. 教学难点: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判读,东西半球的划分,借助经纬度及经纬网知识,使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引起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3.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认别经纬线、经纬度、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4. 课堂讲解:讲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线和纬线的特点,以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的方法。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制作地球仪,加深对地球仪的认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6.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中学地理教材及地理教材分析
5、中学地理教材编订的原则
➢ (一)教育性原则 ➢ (二)目标性原则 ➢ (三)教材内容的现代性原则 ➢ (四)地理性原则 ➢ (五)可读和可教性原则 ➢ (六)具有适度的弹性原则 ➢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八)教材表述的最优化原则
第二章 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市 料。
各种音像教材(投影片、幻灯片、电影、录相带、计算机软件)
第一节 北京市的地形 教材的内部结构是指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与组织形式。
各种直观教具(模型、标本、实物等)
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应随时从学生的准备知识、学习能力、接受水平、思想情绪等诸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准确地揭示出教材
(三)中学地理教材的宏观分析
➢宏观分析:又称整体教材分析,是从中学
地理教材的整体出发,分析教材产生的 背景和使用背景、教材整体结构、教材 资料储备的过程。旨在使教师从整体上 了解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目的和实际具 有的教育功能。
➢ 作用:为教师从背景和整体认识教材,提供了
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宏观分析,教师就能够在 较高的认识水平上掌握和使用教材,为发挥地 理教材的整体功能,全面完成中学地理教学任 务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2.分析教材的内部结构
➢ 教材的内部结构是指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排 列顺序与组织形式。这种排列顺序和组织 形式是依据一定的逻辑联系形成的。由于 各种地理教材的目的不同、内容各异,所 以它们的结构也不尽相同。分析地理教材 的内部结构,不仅有助于了解教材内部各 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利于认清教材 的整体功能,为正确使用教材提供依据。
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按照现代教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按照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不仅讲知识教给学生现成的结学论的观点不仅讲知识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且教给学生地理思维方法在每个地理论而且教给学生地理思维方法在每个地理区域中大体都是先通过地图其他地理图象区域中大体都是先通过地图其他地理图象和文字给出该区域的大量地理事实材料再通和文字给出该区域的大量地理事实材料再通过读图或地理图象知识等栏目引导过读图或地理图象知识等栏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想象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对该学生进行观察想象与思考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经过教区域的地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经过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消化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最后通过练习巩固消化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组织教材力求塑造学生最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组织教材力求塑造学生最佳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能佳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不断吸收新知识的能教材的表述结构教材的表述结构是指教材中的文字图象是指教材中的文字图象练习等地理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组成特点它练习等地理信息传递的方式及其组成特点它影响着学生的地理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影响着学生的地理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方从教材的表述结构来看传统的地理教材只注从教材的表述结构来看传统的地理教材只注重文字表达而把地图和其他地理图象都视作重文字表达而把地图和其他地理图象都视作课文的附属品称之为附图作业练习也课文的附属品称之为附图作业练习也全部附在课文之后
如何分析中学地理教材
如何解析中学地理教材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刁传芳一、为何要解析地理教材地理教材是中学地理教课所使用的各样资料,此中,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构成地理教材的核心与基础。
地理教材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又是教师组织教课活动的依照,在教课中起侧重要的作用。
解析地理教材则是赐教师认识地理教材的结构特色与教育功能的过程。
这是教师为达成教课任务一定进行的基础工作,可否定真解析教材是直接关系教课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详细而言,解析教材对教课可起到以下的作用。
(一)有利于全面实现教课目标和任务现代地理教课的目的已不是纯真为了教授地理知识,而是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培育学生必定的思想道德、发展学生的智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地理教材一定在供给知识的同时,还要供给培育学生思想道德与发展学生智力的内容和条件。
但是这些内容和条件大多海涵于地理知识之中,只有经过认真解析教材以后,才能认识它们、掌握它们。
比如,在中国分区地理教材中,只有解析并且揭露出各地理因素(地形、天气、水文等自然因素及资源、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因素)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必定的结构,才能认识并掌握住教材在发展学生综合思想能力方面的教育功能。
可见,教材解析能够使教师深入仔细地认识教材,成为全面达成教课目标的有效举措。
(二)有助于教师认识教材的结构特色任何地理教材都有必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就是各知识之间联系的形式。
但是在教材各样知识内容之间的这种联系是很复杂的,它们除拥有科学系统的联系以外,还有认识系统与表述系统的联系(见表 1 )。
换言之,即一套地理教材是由三种知识系统互相浸透、互相联系才形成了自己的教材结构。
教材的这种结构特色决定着教材的教育功能,教师只有认识和掌握教材的结构特色,才能正确使用地理教材。
但同时,正因为地理教材结构的复杂性,只经过一般性阅读和解析是不可以见效的。
一定使用科学的方法、经过认真的解析才能认识和掌握教材的结构,从而有利于正确地使用教材。
表 1构成中学地理教材的知识系统1(三)便于教师协调各局部教材之间的关系,发挥教材的整体功能构成地理教材的各样局部教材,如各个单元、章或节等教材,都是相对独立的教材单位,经过教材解析能够认识各局部教材之间的关系,弄清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教材与教法
1、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中学地理教学系统,包括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及特点,地理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地理教师的素养,中学地理教育的发展等各个方面。
2、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是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从教材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有教育学的性质,因此中学地理教材教法的学科属性是介于地理学与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教材的知识结构109
狭义、广义中学地理教材103
3.教师进行教材分析的基本条件:一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二是要有现代教育学和中学地理教学法理论的指导,三是要有正确的教材分析方法。
教材的知识结构109
4、地理感性知识:反应地理事物外部特征和联系的知识,是人们对地理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的知识,分为:
地理演变,如:昼夜更替、工业布局的演变
地理景观,如:沙漠景观、城市景观、
地理分布,如:纬度位置、海路分布、海拔高度、
地理名称,如:亚洲、黄河、泰山
地理数据,如: 960万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30%
地理理性知识:反应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知识,使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经过思维过程的整理加工后形成的知识,分为:
地理概念,如:气候、大陆、海洋,工业布局、
地理特征,如:非洲的地形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新加坡的经济特征、
地理规律,如:地理分布规律、地理演变规律。
地理成因,如:如大气降水的形成,“地上河”的形成等
5.中学地理教材(n)
(狭义)指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编选和组织的具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慧培养,思想政治品德等教育功能的知识体系。
它具有一定的范围和深度及一定的权威性。
(广义)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地理的一切教学材料,包括中学地理教科书、地图册、填图册等师生兼备的书本材料及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所使用的地理直观教具和其他的教学媒体(包括挂图、投影片、录像、计算机等等),其中中学地理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和核心
6、、中学地理教材的整体分析方法
(一)背景分析
在进行教材的整体分析之前,一定要通读一遍教科书,了解地理教科书涉及的主要内容,再开始进行教材的整体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了解教材的时代背景必然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对教材的进一步分析和评价。
(二)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对教材知识结构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知识的脉络,了解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认清教材的整体功能,为正确处理教材提供依据
(三)教材整体教育功能分析
在教材知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地理教学目的和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确定整体教材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智能培养、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教育功能。
7、初中地理教材的选材原则:
1)从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出发,初中地理教材应该选择那些为培养社会主义跨世纪合格公民所必须的教学内容,着眼点在于提高民族的素质
2)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环境、资源和人类活动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自然环境和资源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场所,人类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在作用于自然环境。
3)广度和深度要适当,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地理教材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4)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寓德育内容于知识教学内容中教材要将大纲要求的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分散到各章节的知识中去,知识内容要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相结合
8、中学地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依据P170
(1)地理科学的进展要求地理教育主题进一步深化。
我国地理学正在发展为地球表层学和地理科学,从简单的描述和评价地理环境变为深入研究地球表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成为一门有目的的改造与管理周围环境的科学。
(2)思维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对认识过程的进一步了解
由于培养和发展智能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目的,所以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影响着对学生智能的培养。
而近年来,思维科学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对教学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现代教学理论直接推动着教学过程的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优秀的现代教学理论被介绍到我国,逐渐与国内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为广大教师所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经验。
9、1)运用地理观察法的基本要求如下:
a.讲清观察目的,明确观察任务 b.制订观察计划,做好观察准备
c.启发积极思维,重视能力培养 d.总结观察收获,编写观察报告
2)、运用地理实验法的要求如下:
a.地理实验教学以物理实验为主。
b.地理实验法是配合讲授(讲解法、讲述法等)方法进行的,因此在讲授过程中穿插实验法,要作好安排和计划。
c.地理实验法是地理教学中的新课题,目前大部分实验尚停留在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阶段。
地理教师应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积累经验,同时进行教具的创制,以期能使更多的学生获得直感直观的认识。
10、组织教学的目的
在于稳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处于安静、专注的学习活动中。
11、在进行组织教学的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教学环节是任何类型的教学形式,特别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2)组织教学的进行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3)在教学活动进行中的组织教学常常与其他教学环节同时进行。
(4)组织教学环节既是进行其他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教师控制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也是在短时间内集中全体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教学艺术。
12、进行练习课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练习课进行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较多,但教师仍要发挥主导作用,万不可放任自流,必要时
教师还需重新设计练习内容或引导方式,并调控整个教学活动。
2)练习课一般安排在教材进行到一定阶段或一章内容结束后。
3)练习课中的演讲课需教师课前布置,让学生准备5 分钟左右的演讲内容。
4)练习课中的“练”,与讲授新教材课中“精讲多练”、“边讲边练”、“先讲后练”的“练”应有所区别。
13、进行复习课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编写复习教案,将复习内容通过纲目、表格、关系式等形式,进行概括和组织,提纲挈领,系统分明,使旧知识经过深化、综合,感到虽再现却新鲜。
2)复习课虽然是加强记忆的过程,但也应注意避免单纯机械的重复,同一内容要能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使讲授过的知识,让学生感到常现常新。
3)复习课中特别要重视地图的作用,加强学生形象记忆和空间分布的复习。
如果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使地图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减轻由于文字记忆带来的负担。
14、制订学期地理教学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1)熟悉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掌握大纲的各项要求。
2)了解本学期教材的基本内容,对教学内容的组成和安排、结构与特点,要能从整体上把握,有全面认识。
以便进行宏观分析和通盘考虑,安排进度与活动。
3)了解任课班级学生情况,以便使教学计划更符合学生实际
4)了解学校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的工作重点及安排
5)分析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或上学期的工作成绩与存在问题
6)了解学校地理设备及本学期需要应用的教具情况,以便早作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