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动力学-绪论

合集下载

土动力学

土动力学

《土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3027 学分:2.0 总学时:34+18(上机)大纲执笔人:杨德生大纲审核人:高彦斌本课程有配套实验课031157《土动力学实验》,0学分,13(0.75周)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土动力学》是地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为必选课。

其主要教学目的为:让学生掌握土动力学基本理论(包括振动理论、波动理论)、土的动力特性、地震区的场地评价方法、砂土液化评价方法、动力基础设计方法、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地基土动力参数测试及桩基动力测试的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使学生掌握振动理论、波动理论的基本方法,了解土的动力特性,掌握地震区场地评价方法,了解砂土液化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方法和处理措施,掌握基础振动分析方法并能够进行动力基础的设计,掌握地基基础的抗震强度验算方法以及抗震措施,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如:地基土动力参数的测试、基础动力测试、桩基础动力检测等。

三、课程基本内容(一)绪论了解土动力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土动力学的目的的要求,介绍土动力学的发展趋势。

(二)振动理论着重讲解质点振动理论及其在土动力学中的应用。

(三)波动理论讲授波在无限长度杆件、有限长度杆件中的传递理论及在弹性半空间体中的传递理论。

着重讲解利用波动理论推导共振柱法及桩基动力检测的基本公式,讲解共振柱法及桩基动力检测的实验过程及资料分析。

掌握共振柱法及桩基动力检测的基本实验技能。

(四)土的动力特性讲授土的动力特性及其非线性关系的基本理论,讲解室内实验(动三轴、共振柱试验)及野外试验(波速法)实验过程及资料分析方法。

掌握土的动力特性非线性关系的分析方法及野外试验(波速法)的基本实验技能。

(五)地震区的场地评价讲授地震区的场地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法,简要介绍地震小区划分的基本要领及国内外的进展情况。

掌握地震区的场地评价的基本方法(包括场地的分类、液化场地判别的各种方法)。

(六)砂土液化讲授砂土液化的基本概念及分析评价方法,以及砂土液化的处理与防治。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1章《绪言》PPT教学课件

土质学与土力学:第1章《绪言》PPT教学课件
60年代以后,现代土力学阶段。
本构关系模型、计算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 绪言
Charles- Auguste de Coulomb (1736-1806) 法国科学家
土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重要标志Terzaghi是土力学 的奠基人(1883-1963)
1776 1856 1857 1925 1936 1949
岩石风化 的产物
分散性
非连续介质
▽复杂性 ▽易变形 ▽分散性
第一章 绪言
1.3 土力学的发展和展望
1776年,库仑(Coulomb)提出挡土墙理论标志着土力学的开始; 1925年太沙基出版《土力学》,标志着土力学阶段; 研究土作为刚性体,弹性体的性质,代表理论为太沙基原理 、 有效应力原理、渗透固结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
物理—力学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土的形成 与演化
土质学
三大特性的 理论和参数
连续介质力学 的理论与方法
土力学
分散介质力学 的理论与计算
土的变形、强度、稳定 以及与其有关的工程问题
第一章 绪言
1.2 土及其特点
地球表面的整体岩石在大气中经受长期的风化作 用而形成的,覆盖在地表上碎散的、没有胶结或胶结 很弱的颗粒堆积物。
Coulomb 强度定律,土压力理论(1736-1806)) Darcy 定律 Rankine 新的土压力理论 Terzaghi 有效应力原理及渗透固结理论 第一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会议 中国土力学研究的兴起
第一章 绪言
土力学之父
Karl Von Terzaghi (1883-1963)
1925年,《土力学》 1943年,《理论土力学》
《土质学与土力学》
第一章 绪言 主讲教师: XXX

岩土工程专业土动力学课件(非常完整)

岩土工程专业土动力学课件(非常完整)

岩土工程专业土动力学课件(非常完整)第一章绪论土动力学是研究各种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变形、强度特性及土体稳定性的一门学科。

一、动荷载的类型及特点有两类常见的动荷载:冲击荷载与振动荷载。

1.冲击荷载。

爆破、爆炸以及各种冲击引起的荷载,这类荷载对土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荷载的速率效应对土体强度与变形的影响。

2.振动荷载。

地震,波浪,交通,大型机器基础等引起的荷载,这类荷载对土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荷载的速率效应对土体强度与变形的影响(2)荷载循环次数的影响(疲劳)(3)荷载幅值的大小二、土动力学的研究任务探求动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强度变化的规律性,运用近代力学的原理,分析研究土工建筑物及建筑物地基在各种动力影响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

研究内容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土的动力特性土的动力稳定性6个方面的研究问题,包括:(1)工程建筑中的各种动荷作用及其特点(2)土体中波的传播(3)土的动力特性:土的动强度、动变形、土的震动液化等。

(4)动荷载作用下的土体本构关系(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问题)(5)土动力特性测试方法与测试技术(6)动荷载作用下土体的稳定性,包括动荷作用下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性以及挡土墙的土压力。

三、土动力学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第1阶段(20世纪30年代)动力机器基础研究第2阶段(2次世界大战以后)冲击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学问题研究第3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振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力学问题研究(地震、海洋、交通等)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4点):(1)注重研究土体的动力失稳机理(2)进一步深化对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的研究(3)进一步深化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即利用更加真实的土动应力应变关系,将结构物与土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变形与破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仿真计算分析。

(4)注重现场观测结构、模型试验结果、计算分析结果的相互印证研究第二章土的动力特性土的动力特性是指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动强度特性与土的动变形特性。

土动力学论文

土动力学论文

土动力学的研究与论述【摘要】土动力学是土力学的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它是土力学、结构力学、地震工程学以及土工抗震学等相结合的产物。

它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复杂的岩土介质,而且包括了性质复杂的动力荷载,具有广阔的范围。

土动力学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主要是从土的动力特性、土体动本构关系,以及土工动力测试理论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本文主要探讨目前土体动力本构关系、动力分析现状和进展,并进一步指出室内土动力测试的研究方向与重点是试验研究材料的扩大与延伸、复杂应力状态下土动力特性。

【关键词】土动力学;动力特性;动本构关系,土动力测试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活动带(环太平洋及喜马拉雅构造带)之间,地震区域广阔而分散,地震频繁而强烈。

据历史记载,几乎中国各省都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20世纪全球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中,中国占35%,有3次震级为8级以上的巨大地震发生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地震使城市房屋、工业厂房与设备、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水电设施及临近的水利工程遭受严重破坏。

建筑物地基液化分析、修筑在地震区的土石坝抗震设计时进行的动力分析,均需要有可靠的设计地震动及地基土或坝料静动力性质的资料。

工程地区的各种地震动参数通常是由地震学家和地震工程学家通过地震危险性分析和设防基岩地震动的研究给出的,而地基土或坝料的静动力性质则由实验室试验得到。

因此,室内土动力试验提供土体的可靠的动强度和动力参数取值是建筑物地基液化分析和土石坝地震动力分析准确性的关键1 土体动力本构关系研究在实验室中以等幅等周期的循环荷载模拟地震动荷载作用于土上,土在受周期荷载作用时,应力应变关系不能以一条单纯的直线或曲线来表达,而是在每一个荷载循环内表现为一滞回圈。

若将土视为粘弹性体,则此滞回圈表达了粘弹性体的能量耗散。

不同荷载循环顶点(具有最大周期剪应力和最大周期剪应变)的连线称为骨架曲线,骨架曲线通常非常接近于单调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绪论土、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绪论土、土力学、地基及基础的概念


压力理论,这对后来土体强度理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瑞典费兰纽斯(Fellenius,1922)为解决铁路坍方提出了土坡稳
定分析法。
通过许多研究者的不懈努力、经验积累,到1925 年,美国太沙基(Terzaghi)在归纳发展以往成就的基 础上,发表了第一本《土力学》(Erdbaumechanik) 专著,1929年又与其他作者一起发表了《工程地质 学》(lngenieurgeologie)。从此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就作为独立的学科而取得不断的进展。从1936年至 今,召开了多届“国际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都开展了类似的活动,交流和总结 本学科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定期出版土力学 与基础工程的杂志刊物,这些对本学科的发展都起到 了推动作用。
虎丘塔地质剖面图
渗透破坏- Teton坝
损失: 直接8000万美元,起 诉5500起,2.5亿美元, 死14人,受灾2.5万人, 60万亩土地,32公里 铁路
概况: 土坝,高90m,长1000m,建于 1972-75年,1976年6月失事
原因: 渗透破坏-水力劈裂
碰头的筒仓
这两个筒仓是 农场用来储存饲料 的,建于加拿大红 河谷的Agassiz ( 阿加西)粘土层上 ,由于两筒之间的 距离过近,在地基 中产生的应力发生 叠加,使得两筒之 间地基土层的应力 水平较高,从而导 致内侧沉降大于外 侧沉降,仓筒向内 倾斜。
2、学习本课程的任务
学习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概念,运用这些 原理和概念并结合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施工知识, 会分析和计算地基基础问题。
3、方法 理论实践相结合,因为这门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 科,仅仅有书本上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实 践锻炼中才能真正提高。 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 国内早期: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件-绪论.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件-绪论.
•学习中,必须牢牢抓住土的变形、强度和稳定性 这一重要线索,并特别注意认识土的多样性和易 变性等特点。同时还必须掌握有关的土工试验技 术及地基勘察知识。
•要求理解有关公式的意义及应用条件,不要把过 多的注意力放在公式推导上。
•学习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绪论
一、关于“土”
土是矿物碎屑构成的松软集合体。 “土体”,soil mass
基本特征: 1.土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许多矿物,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复杂自然作用, 形成地点、时期、各种矿物数量与质量,排列,性质 土是自然漫长的地质年代内所形成的性质复杂、不均匀、各 向异性且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材料。----土的自然变异性 2.土是三相体系
研究方法:工程地质原理出发,试验研究,力学分析
土力学内容: 基本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土力学 工程应用-----基础工程 试验-----土工试验
基本组成部分: 物理性质 渗流 固结沉降理论 抗剪强度 地基承载力 土压力
三、本课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土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涉及领域广、 内容多、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固、液、气相。不同组合,性质不同
3.碎散性 散体,孔隙,透水透气
土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复杂性:散体,颗粒之间移动性 特殊性:个体
二、土力学
采用力学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以及土 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工程性状的应 用科学。 研究对象:矿物颗粒组成的松散集合体 研究内容: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工程性质 物理性质:土粒大小、成分、三相比例、结构、构造 力学性质:荷载作用下的压缩沉降、剪切破坏 工程性质:建筑物作用下土体固结沉降、破坏特征

土动力学-绪论

土动力学-绪论
p
t
车辆荷载 机器基础
动荷作用的共同特点:大小随时间而发生 变化; 动荷在随时间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效应: 速率效应,即荷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高 的速率加于土体所引起的效应; 循环效应,即荷载的增减,多次往复循环 地施加于土体所起的效应;
§1.3 动荷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一、地基破坏 二、结构破坏
§1.4 土动力学的发展 动力机器基础(machine foundation): 20世纪30年代,以德国的E.Reissner和前苏 联的D.D.Barkan为代表。 防护工程(protective construction):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 地震工程(earthquake engineering):60 年代以后,随几次大地震的发生,迅速 发展。
我国的土动力学发展较晚, 1961年我 国岩土学科创始人黄文熙先生率先发表 了有关饱和砂土地基及土坡液化稳定分 析成果,标志着土动力学这门学科在我国 的兴起。1966年我国邢台地震和1976年 我国唐山地震等许多实践课题促进了这 门学科的迅速发展。
地震作用下土的性状

地震时土的力学状态如果用应力应变来 表示地震作用力的大小,地震属于中变 形和大变形开始阶段
§1.2 动荷的类型及其对土体的作用特点
1、与静荷载区别 加荷时间:爆炸荷载的加荷时间几个毫 秒,一般动力荷载百分之几 秒或零点几秒。 周期效应:多次反复施加。 应变大小 <10-3 在动荷条件下研究 > 10-3在静荷条件下研究
动力与静力的区别在于动力必须具 备三个充要条件: 1.力的作用是循环往复的。 2.力的作用结果应当是导致受力物体的波 动变形或质点的往复位移。 3.力的作用伴随着交变的加速度。
分析了诸如试验方式、剪应力幅值、 超固结比等因素的影响,而Matsui的研 究则较多地关注了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变 化,分析了残余孔压与剪应变之间的相 互关系以及循环荷载作用历史对剪切特 性的影响。Ba1igh曾给出一个较为完善 的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固结理论。

高等土力学-绪论

高等土力学-绪论

在盐分影响下,液限和强度均将降低。
多水高岭石因其在各片之间有H2O型式的结晶水,矿物 是圆杆形或扁平的棒状。由于这种棒状矿物在湿化后将起 滚珠轴承似的作用,岩土体将易于发生滑动。
蒙脱石(2Al2[Si4O10](OH)2•nH2O)的基本单元为2︰ 1组合的三层结构,由基本单元构成蒙脱石微粒。 它的晶胞之间为数层水分子,由联结力很弱的O2-相 互联系,晶格具有异常大的活动性,遇水很不稳定,水 分子可无定量地进入晶格之间而产生膨胀,体积可增大 数倍。 矿物离子表面常被水包围,具有高塑性,和低内摩 擦角。脱水后又会显著收缩,并伴有微裂隙产生。
物质结构组分的物质特性与相互作用是土性考察的主要对象。
土的物质结构研究包括各组分(各组成相)物质本身 的特性以及各组成相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以及它们的 运动形式。 前者有各组份的物质成分、特征状态、相对含量,后 者又有气液之间、固液之间、流固之间不同的相互作用。 在气液之间,其相互作用基于收缩膜理论,即气液交 界面上表面张力与孔隙气压力和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应力平 衡理论; 在固液之间,其相互作用基于双电层理论,即固相表 面上的电荷层与其相邻液相中的离子层以及受它影响的扩 散层之间电力平衡理论、离子交换理论和电动理论; 在流固之间,其相互作用基于结构性理论,即土骨架 结构在气相作用,尤其是液相作用下结构强度的损伤变化 理论。
土的物质结构理论 土的强度理论 土的变形(本构)理论 土的渗透理论 土的固结、流变理论 土体的松散介质极限平衡理论
土体的楔体极限平衡理论 土体的渗流理论 土体的土工抗震理论
第2章
2.1 概述
土的物质结构理论
土的物质结构理论是研究土的物质组分特性及物 质结构特性与土力学特性间本质关系的理论。 将着重从如下四个方面讨论有关的问题: 第一,物质结构的变化是土性变化的内在依据; 第二,物质结构的状态是自然历史与环境条件综 合影响的结果; 第三,物质结构组分的物质特性与相互作用是土 性考察的主要对象; 第四,物质结构的总体特性是评价、利用与改造 土的基础。

土动力学(第1章)-16页文档资料

土动力学(第1章)-16页文档资料

14.01.2020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12
土动力学的研究途径
土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土力学、 地震工程学、结构动力学、土工抗震学等一 系列学科的基础上,并且充分运用现有室内 外试验量测技术,广泛积累原型观测和工程 实录资料,作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建立 科学的理论方法。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有:
14.01.2020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10
土动力学的任务
土动力学的任务在于探求动荷载作用下 土变形强度特性变化的规律性,应用近 代力学的原理,分析土工建筑物及建筑 物土质地基在各种动力影响下的变形稳 定性和强度稳定性。
14.01.2020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11
土动力学涉及的内容
土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土的动力特性和土 体的动力稳定性(包括土与结构物相互作用) 两大部分。一般说来,土动力学研究的问题 可以包括:
在土动力学的研究中,常根据主要的动荷 作用特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问题:
①单一的、单脉冲荷载问题,如爆破引起的动 力作用;
②多次重复的微幅振动问题,如机器基础引起 的振动作用;
③有限次的、无规律的振动问题,如地震引起 的振动问题。
14.01.2020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4
14.01.2020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5
动荷载对土体的作用特点
不同原因引起的动荷载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这要从动荷载作用的基本要素(即振幅、频 率、持续时间和波形的变化)来分析。各种 动荷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它的大小随时间而发 生变化,必须注意动荷在变化过程中的两种 效应:
①速率效应,即荷载在很短时间内以很高的速 率施加于土体所引起的效应;
互作用; 从简单应力状态,到复杂应力状态; 从室内试验,到现场试验和模型试验。

绪论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

绪论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PPT课件
第35页/共39页
试验
原理 方法 指标
第36页/共39页
计算公式
来源 意义 应用
第37页/共39页
结 束
第38页/共39页
感谢您的观看!
勘查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第39页/共39页
问题:塔身向东北方向严重倾斜,
塔顶离中心线达2.31m,底层塔 身发生不少裂缝,成为危险建筑 物。
原因:坐落于不均匀粉质粘土层,
产生不均匀沉降。
处理:在四周建造圈桩排式地下
连续墙并对塔周围与塔基进行钻 孔注浆和打设树根桩加固塔身。
第18页/共39页
1986年:开工 1990年:人工岛完成 1994年:机场运营 面积:4370m×1250m 填筑量:180×106m3 平均厚度:33m
强度特性 变形特性 渗透特性
土力学可以解决工程实践问题,这正是土力学存 在的价值以及我们学习土力学的目的。
第26页/共39页
土力学的学习方法
注意土的基本特点:通过与其它材料对比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现场观察与试验 注重正确学习方法 - 概念,原理,方法
- 内容间联系 - 要记忆,但不能死记
日本 关西机场
世界最大的人工岛
第19页/共39页
关西机场
问题:沉降大且不均匀 • 设计沉降:5.7-7.5 m • 完成时(1990年)实际沉降: 8.1 m,5cm/月 • 预测主固结需:20年 • 比设计多超填:3m
第20页/共39页
Teton坝渗流破坏过程
土坝,
损失
Teton
高90m,
直接8000万美元,
长1000m,
起诉5500起,2.5
坝 ( 美 国
1975年建成 次年6月失事

土的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的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土的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土的动力学是研究土壤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学科,是土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土体是由颗粒、空隙和水组成的多相复合体,受到外部载荷作用后会发生各种变形和破坏现象。

土的动力学研究了这些现象的规律和机理,为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将从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在土壤工程中的应用,同时也展望了土壤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通过对土的动力学的深入探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土体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行为特性,为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作者对整篇文章的大致安排和组织方式的说明,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

以下是可能的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整体组织框架,包括各个章节的内容概要和关系。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概述土的动力学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介绍本文的目的并提供整篇文章的概览。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解释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然后探讨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其在土壤力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动力学在土壤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展望未来土壤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土的动力学这一重要领域的知识和进展。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土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动力学在土壤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土的动力学定义和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对土的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土壤在外力作用下的行为和变化。

同时,通过总结动力学在土壤研究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对土壤动力学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对土壤力学性质的认识和应用,为土壤工程和地质灾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2.正文2.1 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领域。

在土壤力学中,动力学则是指土壤颗粒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和运动的过程。

土的动力学研究包括土体的变形、应力分布、应变速率、强度、稳定性等方面。

土质学与土力学绪论

土质学与土力学绪论
深埋处置方法中废料、周围土介质和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以及污染物的扩散规律等研究将大大加强。沙漠化、盐 碱化、区域性滑坡、洪水、潮汐、泥石流、地震等大环 境问题也将进入土力学的研究范畴。
(4)土工测试设备和测试技术将得到新的发展。高应力、粗 粒径、大应变、多因素和复杂应力组合的试验设备和方 法得到发展,原位测试、土工离心试验等得到更大应用, 计算机仿真成为特殊的土工试验手段,声波法、γ射线法、 CT识别法等也将列入土工试验方法的行列。
2. 土力学理论的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土 质 学 与 土 力 学
二十世纪初,一些重大土木工程事故的出现,如德国的桩基 码头大滑坡,瑞典的铁路坍方,美国的地基承载力问题等, 对地基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了土力学理论的发展。例 如普朗德尔(Prandtl,1920年)发表了地基滑动面的数学公式。 彼德森(Peterson,1915年)提出、以后又由费伦纽斯(W. Fellenius,1936年)、泰勒(Taylor,1937年)等发展了的计算边 坡稳定性的圆弧滑动法等,就是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
土力学特点
土 质 学 与 土 力 学
学科 理论力学 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 弹性力学 水力学 土力学 研究对象 质点或刚体 单个弹性杆件(杆、轴、梁) 若干弹性杆件组成的杆件结构 弹性实体结构或板壳结构 不可压缩的连续流体(水) 天然的三相碎散堆积物 连续流体 碎散材料
连续固体
土 质 (1) 进一步汲取现代数学、现代力学的成果和充分利用计算 机技术,深入研究土的非线性、各向异性、流变等特性, 学 建立新的更符合土体特性的本构模型和计算方法。 与 土 (2)充分考虑土和土工问题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分析和优 化决策,岩土工程的定值设计方法逐步向可靠度设计转 力 化。 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北京工业大学 土力学课程
授课教师
路德春 教 授 dechun@ 13811035103
许成顺 副教授 xuchengshun@ 13401111718 张志红 副教授 zhangzh2002@ 13691434471 李 亮 副教授 liliang@ 13520556542
0 0 200 400 0 6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北京工业大学 土力学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多学习 多思考 多实践
北京工业大学 土力学课程
杭州地铁工地地面塌陷事故
2008年11月15日下午,杭州风情大道地铁施工工地发生大 面积地面塌陷事故,造成21人死亡的惨剧。 专家痛惜地指出:“这是中国地铁修建史上最大的事故”。
北京工业大学 土力学课程
课程介绍
土力学包括哪些内容?
基础
物理性质
核心 变形问题 强度问题 稳定问题 沉降计算 土压力 承载力
该谷仓建于 1911 年, 1913 年 秋完工, 9 月装谷。 10 月 17 日发现 1 小时内竖向沉降达 30.5cm,结构物向西倾斜并 在24小时内倾倒。谷仓西端 下沉7.32m,东端上抬1.52m, 仓身倾斜27度。 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 事故原因为谷仓地基因超载发生强度破坏而滑动。
北京工业大学 土力学课程
子厚达50cm。
北京工业大学 土力学课程
6. 土坡滑动
香港宝城大厦
强度问题
1972年7月某日清晨,香港宝城路附近,两 万立方米残积土从山坡上下滑,巨大滑动体 正好冲过一幢高层住宅--宝城大厦,顷刻间 宝城大厦被冲毁倒塌,死亡67人。
北京工业大学 土力学课程
汶川地震山体滑坡
强度问题

土动力学1

土动力学1
p
t
车辆荷载 机器基础
动荷作用的共同特点:大小随时间而发生 变化; 动荷在随时间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效应: 速率效应,即荷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高 的速率加于土体所引起的效应; 循环效应,即荷载的增减,多次往复循环 地施加于土体所起的效应;
§1.3 动荷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一、地基破坏 二、结构破坏
§1.4 土动力学的发展 动力机器基础(machine foundation): 20世纪30年代,以德国的E.Reissner和前苏 联的D.D.Barkan为代表。 防护工程(protective construction):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 地震工程(earthquake engineering):60 年代以后,随几次大地震的发生,迅速 发展。
• 1977年第九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 •
程学会会议上正式分列出土动力学问题 讨论为标志。 1981年Shamsher Prakash出版了专著 《Soil Dynamics》,1983年B.T.Das出版了 《Foundation of Soil Dynamics》)

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美国阿拉斯加地 震、 1971年美国圣费尔南多地震, 1995年 日本神户大地震等使土动力学和岩土地 震工程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土动力学
(SOIL DYNAMICS)
第一章
绪 论
§1.1 土动力学的任务、内容、研究途径 土动力学是土力学的一个分支,是 研究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及土体稳定性的一门学科。 土动力学的任务在于探求动荷载作 用下土变形强度特性变化的规律性,应 用近代力学的原理,分析研究土工建筑 物及建筑物土质地基在各种动力影响下 的变形稳定性和强度稳定性。

土力学课件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土力学课件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川地震波及,土质相对疏松,一遇强降雨容易形成泥石流。
二、是三眼峪沟流域上游植被以幼林为主,灌草比例高,局
部裸露,储水能力较弱,在经历今年入夏以来长时间严重干
旱后,表层土变得更加干松。
三、是在近期强降雨作用下,土体强度极大地降低,形成坡
面泥石流,并逐步带动沟坡崩滑岩土形成冲击力巨大的泥石
流,在从中上游汇流至中下游过程中,使得因地震形成的天
残积土:岩石风化后仍留在原地的堆积物。 特点:湿热地带,粘土,深厚,松软,易变;
寒冷地带,岩块或砂,物理风化,稳定。
编辑版ppt
16
§1.1 土的生成
运积土:岩石风化后经流水、风和冰川以及人类活动等搬运离 开生成地点后再沉积下来的堆积物。又分为冲积土、风积土、 冰碛土和沼泽土等。
冲积土:由水流冲积而成;颗粒分选、浑圆光滑
编辑版ppt
9
舟曲泥石流
绪论
编辑版ppt
10
舟曲泥石流
绪论
编辑版ppt
11
绪论
舟曲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因素:
一、是三眼峪沟内部有滑坡、崩塌等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存
在,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其中多数为
1879年7月1日甘肃文县8级地震所诱 发。同时舟曲位于龙门
山地震活动带北缘,又临近天水地震活动带,此前也曾受汶
土力学
编辑版ppt
1
绪论
土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以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土的物理、力学、物理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进一步认 识土和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即土 的压缩性、剪切性、渗透性及动力特性。
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工程中的三大类问题:
土体稳定或强度问题;

土动力学1-264页PPT共65页文档

土动力学1-264页PPT共65页文档

07.10.2019
土动力学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
8级以上大震9次 7~7.9级地震99次 6~6.9级地震470余次 4.8级以上地震3800余次
07.10.2019
土动力学
20世纪以来中国陆地地震活动经历了四 个活跃期,目前正处于第五个活跃期。
07.10.2019
土动力学
研究特点
注重土的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 注重工程经验的研究 注重实用的计算分析方法
07.10.2019
土动力学
参考教材
方云等:《土力学》第十章 谢鼎义:《土动力学》1988 张克绪等:《土动力学》1989
07.10.2019
土动力学
第二章 动荷载特性
巴基斯坦官员11月8日宣布,巴基斯坦在南 亚大地震中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8.735万 人。
07.10.2019
土动力学
07.10.2019
土动力学
07.10.2019
土动力学
据中国台网测定,2019年11月26日,08时 49分38.6秒 在江西九江、瑞昌间(北纬 29.7,东经115.7) 发生5.7级地震。
千年历史的古城———巴姆市的老城区 已全部被毁,该市的许多历史建筑几乎 彻底被毁。
死亡人数为4.1万人。
07.10.2019
土动力学
07.10.2019
土动力学
07.10.2019
土动力学
07.10.2019
土动力学
据介绍,伊朗地震灾害频发,全境共分 布4条地震带,其中最长最宽的一条从土 耳其、伊朗边境地区起,经过首都德黑
07.10.2019
土动力学

土力学 绪论

土力学 绪论
二战后, Roscoe 返回剑桥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土力学的
研究,并建立了土力学实验室。他于 1958 年所提交的论文《关于 土体的屈服》奠定了临界状态土力学的基础,被英国土力学学 会授予成就奖。在他的领导下,剑桥大学关于土力学机理的研 究成果得到国际岩土工程界的普遍认可。以 Roscoe 为奠基者的
以上几个实例可归结为与土有关的
变形问题
第十八页,共41页。
位于美国爱达荷州的Teton坝
损失: 直接损失8000万美元,起诉
5500起,死14人,受灾 2.5万人,60万亩土地,32 公里铁路
概况:
土坝,高90m,长1000m,建于1972-75 年,1976年6月失事
第十九页,共41页。
原因:
渗透破坏-水力劈裂
Terzaghi 是第一届到第三届( 1936 ~ 1957 ) ISSMFE (国际土力
学与基础工程学会)的主席,曾 4 次荣获 ASCE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的 Norman 奖( 1930 , 1943 , 1946 , 1955 ),并被 8 个国家的 9 个大 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为表彰 Terzaghi 的杰出成就,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Teton坝
1976年6月5日 上午10:30左右,
下游坝面有水渗 出并带出泥土。
第二十页,共41页。
Teton坝
11:00左右
洞口不断扩大 并向坝顶靠近,
泥水流量增加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Teton坝
11:30
洞口继续向上扩大, 泥水冲蚀了坝基, 主洞的上方又出现 一渗水洞。流出的 泥水开始冲击坝趾 处的设施。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Teton坝
失事现场目前 的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性条件(内因) (2)起始应力条件(外因) (3) 动荷条件(外因) (4)排水条件(媒介)
1、土性条件 (1)土的颗粒特征 • 平均粒径d50 • 不均匀系数cu • 粘粒含量Mco
粗砂、中砂、细砂、粉砂液化的可能性
逐渐增大; 不均匀系数超过10的砂土一般较难发生 液化; 粘粒含量大于10%,土的动力稳定性增 加;
• 1977年第九届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工 •
程学会会议上正式分列出土动力学问题 讨论为标志。 1981年Shamsher Prakash出版了专著 《Soil Dynamics》,1983年B.T.Das出版了 《Foundation of Soil Dynamics》)

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美国阿拉斯加地 震、 1971年美国圣费尔南多地震, 1995年 日本神户大地震等使土动力学和岩土地 震工程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取得 了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各国学者从不同的方向对 土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的 主要内容包 括:土的动力特性和本构关 系、地层液化势与地面破坏、动土压力 和挡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土—结构动力 相互作用、土坡和土坝的抗震稳定性、 周期或瞬态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强度问 题等方面。
在以往的地震反应分析中,地震作 用一般以水平剪切为主,因此按Serff假 设可以将水平面近似作为最大剪应力作 用面,地震产生的破坏就是在这些水平 动剪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然而日本阪神 等地震的破坏形式表明竖向地震作用产 生的破坏是相当大的。1995年1月17日发 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中,有许多结构的 破坏是由于竖向地震作用引起的。可见, 在以往的抗震设计中,只考虑水平剪切 的作用,对工程抗震设计是不够安全的。
振动效应 由于土体本身的尺寸、结构、动力学性质 等特征,引起地面地震动地改变(放大、 减缓)。
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 土的动变形与动强度 地震作用下土的变形与强度 土体地震反应分析 动土压力与挡土墙

第二章 饱和土的液化
2.1 振动液化机理
饱和土在动荷作用下往往会丧失其原 有的强度而转变为一种类似液体的状态。 1978年美国岩土工程学会土力学委员 会讨论,认为:液化是使任何物质转变为 液体的作用和过程。在无粘性土中,这种 转变是由固态到液态,它是孔压增加,有 效应力减小的结果。
2、动荷载基本特点 振幅、频率、持续时间、波型的变化

3、动荷类型 冲击荷载(impact load):坠落重物所引起 的荷载,其大小取决于传递结构的弹性 和惯性,作用时间短。
p
t
振动荷载(vibrating load) 有限次往返,方向变化, 幅值是变化的
地震波 风荷载 打桩荷载
疲劳荷载(fatigue load) 加荷及几万次、几十万次 幅值基本不变 周期基本不变
70年代,随着近海重力式平台的大量 兴建,研究者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波浪等周 期荷载作用下砂土液化的可能性和液化 强度等问题,后来又注意到了孔隙水压 力消散的影响。 另一方面,周期荷载作用下粘性土 性状的研究也取得较多的成果。 Andersen等人应北海重力式石油平台建 设的需要曾对粘土进行了系统而广泛的 研究。
土动力学解决的问题:
(1)工程建筑中的各种动荷作用及其特点问题; (2)动荷所引起的振动和波动及其在土中运动的规 律问题; (3)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问题; (4)土的动强度和变形问题; (5)土的振动液化问题; (6)土动力特性测试设备与测试技术问题; (7)动荷条件下的地基承载力,土坡稳定及挡土墙 上土压力问题; (8)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问题(包括动力机器基 础问题);
土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 土的动力特性; • 土体的动力稳定性(包括土与结构物相互 作用)两大部分。 由于动荷具体作用的特性不同,土可能 在下同应力水平和动应变幅下工作,显 示出不同的应力—应变特性规律。故上 述两个部分的分析研究,必须尽量模拟 实际动荷作用的特点,面向动荷作用下 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建立起自己的 理论体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2 动荷的类型及其对土体的作用特点
1、与静荷载区别 加荷时间:爆炸荷载的加荷时间几个毫 秒,一般动力荷载百分之几 秒或零点几秒。 周期效应:多次反复施加。 应变大小 <10-3 在动荷条件下研究 > 10-3在静荷条件下研究
动力与静力的区别在于动力必须具 备三个充要条件: 1.力的作用是循环往复的。 2.力的作用结果应当是导致受力物体的波 动变形或质点的往复位移。 3.力的作用伴随着交变的加速度。
我国的土动力学发展较晚, 1961年我 国岩土学科创始人黄文熙先生率先发表 了有关饱和砂土地基及土坡液化稳定分 析成果,标志着土动力学这门学科在我国 的兴起。1966年我国邢台地震和1976年 我国唐山地震等许多实践课题促进了这 门学科的迅速发展。
地震作用下土的性状

地震时土的力学状态如果用应力应变来 表示地震作用力的大小,地震属于中变 形和大变形开始阶段
密度特征 相对密实度Dr(N) 孔隙比e 干重度
结构特征(土的排列和胶结特征) • 原状土比重塑土难液化 • 古砂层比新砂层难液化 • 遭受过地震的砂土比未遭受地震的砂土 难液化 • 预压土样抗液化性能提高
饱和度的影响

• 液化一般发生在饱和土中,非饱和的黄
土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 液化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液化为孔压上升的过程 狭义的液化为最后抗剪强度达到0的状态。 • 孔压的上升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广义的理解限于封闭条件下土体内孔隙 压力的增高 狭义的理解包括由高孔压区向低孔压区 的转移
• 液化是剪缩性的土体在不排水条件
土动力学问题研究的基础:
土力学、地震工程学、结构动力学、土工 抗震学等一系列学科。 充分运用现有室内外试验量测技术,广 泛积累原型观测和工程实录资料,作出 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建立科学的分析 方法。
解决问题的途径:
• 建立起一定理论下的计算方法,引入一些表征 动力作用和土动力特性的相应指标,作为动力 设计的基础,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修 正; • 直接用模型试验的方法作为基础,根据运用相 似律模拟的精确程度和量测手段的完善程度, 为设计提供出定性或定量的依据; 研究方法:将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试验、 原型观测和模型试验紧密结合起来,各取所长, 互相促进,作出多途径长时期的系统探索。
土动力学
(SOIL DYNAMICS)
第一章
绪 论
§1.1 土动力学的任务、内容、研究途径 土动力学是土力学的一个分支,是 研究动荷载作用下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 及土体稳定性的一门学科。 土动力学的任务在于探求动荷载作 用下土变形强度特性变化的规律性,应 用近代力学的原理,分析研究土工建筑 物及建筑物土质地基在各种动力影响下 的变形稳定性和强度稳定性。
地震 弹性
弹塑性
破坏
小变形
中变4
10-3
10-2
10-1
1
10
土对地震荷载的两类效应 宏观反应 : 变形 ;往返变形,残余变形 孔压;升高 宏观效应:砂土液化 破裂 滑坡 a.对地震反应不明显的土: 干砂,压密粘 性土,饱和密实砂 b.对地震反应明显的土:饱和松砂,


下孔隙压力不断累积的结果。 • 液化的过程: (1)在振动荷载持续作用下,砂土经 历了由土粒传给孔隙水,压力又由孔 隙水传给土粒两个阶段。 (2)砂土发生液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振动的强度足以使土体结构破坏; 二是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后,土粒发生 移动的趋势是压密而不是松胀。
2.2 影响饱和土振动液化的主要因素
分析了诸如试验方式、剪应力幅值、 超固结比等因素的影响,而Matsui的研 究则较多地关注了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变 化,分析了残余孔压与剪应变之间的相 互关系以及循环荷载作用历史对剪切特 性的影响。Ba1igh曾给出一个较为完善 的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固结理论。
低路提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 也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较早的如Seed 及其同事们的工作,后来其他学者也继 续了这项工作。进入80年代,这项工作 进一步深入,Yasuhara等提出了一个排 水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变形的近似预测 方法,Fujiwara的研究则集中在排水条 件下考虑固结影响的变形计算。
p
t
车辆荷载 机器基础
动荷作用的共同特点:大小随时间而发生 变化; 动荷在随时间变化过程中的两种效应: 速率效应,即荷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高 的速率加于土体所引起的效应; 循环效应,即荷载的增减,多次往复循环 地施加于土体所起的效应;
§1.3 动荷作用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一、地基破坏 二、结构破坏
§1.4 土动力学的发展 动力机器基础(machine foundation): 20世纪30年代,以德国的E.Reissner和前苏 联的D.D.Barkan为代表。 防护工程(protective construction):二 次世界大战以后。 地震工程(earthquake engineering):60 年代以后,随几次大地震的发生,迅速 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