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4)学案 苏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教案4 苏教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教案4 苏教版必修3.doc

第1节人体的稳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免疫1.投影本章题图,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照片上所展示的内容与哪些生命活动有关?(2)结合照片上的场面,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通过分析、讨论明确:(1)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和兔疫,对维持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2)中国人民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是做可爱的(1)激发学生学习本章内容的兴趣;(2)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军队的教第一节:人体的稳态2、精心设计问题情境(1)吃的东西过咸,为什么会感到口渴?(2)为什么夏天尿少,而冬无尿多?(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点盐水?(4)“以饮料代水”的发生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的欲望,处于外在的兴奋状态。

(1)诱发探究的欲望,明确探究的问题,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2)总结出本节课的课题一一水和无观察讨论、探究新知1.提供信息资料:(见书中小资料)分析讨论,的出结论:水是构成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主要成分,且含量稳定。

(1)培养学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2)使学生明确:人体内的水是平衡一、水和无机盐的平衡2.引导学生讨论:(1)人体内的水是从哪来的?(2)排尿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吗?回忆旧知识,联系自身生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1)人体内的水有三个来源;(2)排尿不是排出体内水分的惟一途径。

(1)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2)总结出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路。

3.提供信息资料:(见书中表1-1)分析、讨论,表达见解:(1)人体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2)机体内的水保持动态平衡。

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得岀科学结论的能力。

4.进一步提出问题:(1)人体内的无机盐主要以什么状态存在?它们在体内是否平衡?(2)以钠盐和钾盐为例,说明它们的来源与去路。

回忆旧知识,带疑阅读课丈,分析教材中的图1~1和1~2, 得出结论:(1)多数无机盐在人体内以离子状态存在;(2)钠盐和钾盐均来自食物,它们有多条排出途径。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2.1人体的稳态教案苏教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2.1人体的稳态教案苏教版必修3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稳态的概念和调节机制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稳态的重要性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和实际应用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稳态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4. 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稳态与健康的关系,理解稳态的维持对生物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和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初中生物的学习,对生物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基础知识,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的认识。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推荐阅读材料,加深对稳态调节机制的理解。
- 引导学生观看推荐视频资源,提高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 指导学生访问推荐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生物学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 鼓励学生在阅读和观看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疑问和心得,以便在课堂上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学习层次上,学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提高层和优秀层。基础层的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辅导来巩固知识;提高层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需要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优秀层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和思维能力,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高中生物2.1《人体的稳态》学案(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2.1《人体的稳态》学案(苏教版必修3)

第1节人体的稳态一、学习目标1、说出稳态的生理意义。

2、举例说出人体稳态调节的生理过程。

3、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4、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二、教材分析1、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这一重点和难点内容,(1)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理解);(2)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理解);(3)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理解)。

(1)增强学生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图体液免疫示意图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

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细胞;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这种抗原呈递,多数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直接相互接触来完成的。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与细胞。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

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

1.血浆、组织液、淋巴化学成分的差别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成分,90%以上是水,其中含有数千种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质、糖类、各种盐类、氨基酸、维生素、激素、抗体和各种细胞代谢产物等;组织液是血浆经过毛细血管滤过而形成的,其中各种离子成分与血浆相同,也存在各种血浆蛋白,但其浓度明显低于血浆;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因此淋巴的成分与组织液类似。

与血浆相比,淋巴中水分的含量明显较多,另外,由肠道吸收的脂肪绝大部分是经过淋巴而进入血液的。

2.尿毒症的病因和危害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出的尿量为1 000~2 000 mL。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则尿液不足,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致使大量含氮废物及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堆积,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机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由此所引起的自身中毒和产生的综合病症称为尿毒症(uremia)。

苏教版必修3第一节《人体的稳态》word学案

苏教版必修3第一节《人体的稳态》word学案

课题: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编号30:第一节人体的稳态(2)【学习目标】1.说明稳态及稳态的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3.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重点难点】1.稳态及稳态的生理意义。

2.稳态的调节机制。

【自学指导】(15分钟)请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认真默读课本13页中的内容,再用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下列检测题:一、稳态及其生理意义1.稳态的概念:在和等的调控下,通过,机体会对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

2.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方式——反馈调节(1)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使输出信息进一步的调节。

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2)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使输出信息的调节。

例如:动脉压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

(3)维持血压的负反馈调节过程: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4.稳态的生理意义稳态是机体进行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是,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注意】1人的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生殖道等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2细胞内的呼吸各阶段发生的生理活动不是在内环境中。

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内环境,血液不是内环境。

【课内探究】(10分钟)(先用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小组互动5分钟展示答案)血液pH的稳定1.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之间,变化范围是很小的。

2.血浆pH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是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如H2CO3和NaHCO3、NaH2PO4和Na2HPO4等。

当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

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02和水。

血液中的C0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0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不大。

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3)学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3)学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3)学案苏教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3)学案苏教版必修3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肾的结构及功能,培养学生识图与图文转换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稳态的生理意义重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机制。

难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机制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引入新课: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吃的东西过咸,会感到口渴;夏天尿少,而冬天尿多;“以饮料代水”的做法会适得其反,越喝越渴;海水为什么越喝越渴?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一、水和无机盐平衡的维持学生讨论:1、人体内水的来源与去向?2、人体内无机盐离子的来源与去向(如Na+)?精讲点拨:产生水的物质代谢有: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有氧呼吸等。

小结:1、饮水来源食物物质代谢水的平衡肾脏排尿动态平衡排出皮肤排汗肺呼气排出水汽2、大肠排便投影肾的结构图;学生自学并展示肾的结构: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主要由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正常人的原尿中不会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中不会有血细胞、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

学生讨论后展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尿液的形成包括三个连续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和分泌排泄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透过它们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等,最后形成尿液。

二、水平衡的调节复习渗透压的有关知识;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降低途径以及机体的调节过程,由学生根据以上知识自行讨论总结并展示。

精讲点拨:与水平衡的调节关系最密切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

合成后,运送并贮存在垂体后叶的神经末梢颗粒中。

受到刺激时,神经末梢就将它释放到血液中。

苏教版必修三2.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学案

苏教版必修三2.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学案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学习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学习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基础梳理】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不同人的体温,会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等不同而存在___________ ;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_____________ ,但一般不超过1C。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稳态:健康人的内环境的和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___ 作用来实现的。

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 _____________ 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__________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 叫做稳态。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节。

(二)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______和_____ 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普遍认为,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____________ 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的必要条件。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教案2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教案2 苏教版必修3
【教师活动】分析下列两个不等式:散热>产热、散热<产热时,人的体温将会怎样变化?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应明确: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
【教师活动】讲述体温调节的障碍。
2.体温是哪来的?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3.主要细胞器是什么?
4.能源物质是什么?
5.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6.散热的结构有哪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
体温是机体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条件。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体温会有个体差异。
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
【教师活动】(设疑,将问题用实物投影仪投射在大屏幕上)体温恒定是不是体温维持一个数值?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什么?恒定的体温是怎样影响新陈代谢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 ℃,低至零下70 ℃。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




二、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投射在大屏幕上)
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
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

2.1人体的稳态第4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

2.1人体的稳态第4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

2.1人体的稳态第4课时教案苏教版必修3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课标要求1 •简述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描述免疫与稳态的关系。

•课标解读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描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地位本课时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免疫与人体稳态的关系,是生物学的热点问题。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二次免疫反应都是高考常考的考点。

•教法指导1.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下实例,如癌症、器官移植、过敏性鼻炎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人体的免疫系统组成和人体的三道防线较为直观的内容,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学习后,让同学来总结。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是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比较抽象,涉及的概念较多。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学,在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展示多媒体动画,使学生进行想像时有一个对照的样本,以加深和修正学生的理解。

在自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并给予一般方法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对教材文字和图进行对照和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新课导入建议我们的周围到处充满了细菌、病毒、尘埃等。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们的机体生存繁衍,然而我们的身体并没有被击垮。

除此以外,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体内随时都有一些细胞发生衰老、凋亡、甚至癌变,这些细胞若不及时清除或遏制,也会对机体的稳态构成严重威胁,但我们的身体并未因此而不健康,这都是我们的免疫系统的功劳,我们的免疫系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它是怎样消灭侵入我们体内的细菌、病毒,清除衰老、凋亡、癌变的细胞的?•教学流程设计学生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9 - 21,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完成“思考交流1、2”。

? 步骤1:情景导入,以【新课导入建议】弓I出本节课题。

?步骤2:通过图解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并通过【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总结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来源和功能,通过例1巩固提高。

高中生物 2.1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1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1 人体的稳态导学案3苏教版必修3第一节人体的稳态(3)血糖调节学习目标: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3、模拟尿糖的检测。

学习重点、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课前预习:四、血糖调节【问题探讨】①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②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主要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③血糖调节的过程?④糖尿病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知识点归纳】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1)血糖的概念:指中的葡萄糖。

正常人空腹时的血糖浓度范围为 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正常,主要来源:。

主要去路: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供能。

2、血糖平衡的调节(1)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胰岛素: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分泌部位:细胞。

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分泌部位: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

)升高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等。

(2)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3、糖尿病的病因、症状及防治:(1)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2)病因:细胞受损,分泌不足。

治疗:可通过注射来治疗糖尿病。

(胰岛素属于蛋白质,不能口服,会被蛋白酶分解。

)预防:合理膳食、积极运动、控制体重等。

检测: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尿糖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典型例题】1、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高,这与人们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时注射一种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是()A、胰岛素B、生长激素C、胰高血糖素D、雄性激素2、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人体血糖调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升高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降低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D、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3、下图是某同学在模拟活动中建立的血糖调节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甲是胰高血糖素B、激素乙是胰岛素C、激素甲能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D、激素乙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2.1 人体的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4学案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2.1 人体的稳态 稳态的生理意义4学案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生物个体的稳态 2.1 人体的稳态稳态的生理意义4学案苏教版必修3生物个体的稳态第1节人体的稳态血糖调节(第5 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血糖平衡调节中的相关激素;2、掌握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3、关注糖尿病。

【重点难点】1、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学习过程】一、血糖平衡调节1、血糖就是,正常人空腹时血糖浓度为。

2、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用概念图表示)思考:①血糖的主要来源是,主要去路是。

②肝糖原能分解为葡萄糖吗?肌糖原呢?3、 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能升高血糖浓度;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__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4、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思考讨论1】(1)某正常人进食后短时间内,血糖含量如何变化?此时胰岛素含量如何变化?(2)某同学经过剧烈运动之后,这时血糖含量如何变化?此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分别如何变化?5、糖尿病(1)症状: 。

(2)病因:。

(3)防治:。

注意:尿糖不一定就是糖尿病,引起尿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①一次性食糖过多;②肾脏功能障碍;③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只有第三种情况才是糖尿病。

【思考讨论2】如何检测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作业布置】1、(xx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得有“富贵病”之称的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

当糖尿病病情严重时,通常需要注射的药物是()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高血糖素D、胰岛素2、(xx届连云港模拟)下列关于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B、数小时不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将增加C、二者对血糖的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3、 (xx届姜堰中学模拟)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只受激素的调节B、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C、胰岛素是能降低血糖的激素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4、 (xx届扬州模拟二)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所致的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疾病,有Ⅰ型和Ⅱ型。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学案(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学案(苏教版必修3)

第2章生物个体的稳态学习重点:1.内环境、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2.神经调节的过程和特点、激素调节的过程和特点以及与神经调节的联系、3.免疫调节的具体过程、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4.生长素的发现、应用及其作用特性。

学习难点:1.人体水分和无机盐平衡、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作用特性学习过程:【知识点1】人体的稳态(一)内环境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一般不超过1℃)。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Ⅰ、神经调节: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轴突树突突起细胞体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分析综合作用) (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人体的稳态》学案4(苏教版必修3)

《人体的稳态》学案4(苏教版必修3)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一、学习目标:1.了解集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及意义,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

2.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绘制直观图;培养化繁为简的思维能力。

二、知识结构:1.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如肾上腺素等激素)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2.产热原因: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结果。

安静时产热最多的主要是肝脏,运动时产热最多的是骨骼肌。

3.散热途径:主要是皮肤,分为直接散热(对流、传导、辐射)和蒸发散热。

呼吸、排粪和排尿也可以散失一小部分热量。

4.温度感受器的类型和分布:对温度敏感的感受器称为温度感受器,分为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按照在人体中分布的位置又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和中枢温度感受器。

外周温度感受器分布在人体皮肤、黏膜和内脏中,它们都是游离感觉神经末梢的;中枢温度感受器分布在人体脊髓、延髓、脑干网状结构及下丘脑中。

三、典题解析例1 (2003年江苏卷·42)某实验小鼠适宜生活在25℃左右的环境中,为探究低于适宜温度的环境(如10℃)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请依据所给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材料和用品,在给出的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探究实验,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室温度:25℃左右材料和用品:小鼠、冰袋、秒表等方法和步骤:步骤1:将小鼠故入广口瓶的笼子内,加塞密闭。

打开夹子(A)、(B)、(C),片刻后关闭夹子(B),用注射器抽取10毫升氧气备用。

关闭夹子(C),打开夹子(B),使水检压计液面左右平齐。

步骤2:。

步骤3:。

结果预测和结论:①;②;③。

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和结论应是:。

原因是:。

析与解本实验要探究小鼠在低于适温25℃的环境,如10℃时对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代谢的强弱用单位时间的耗氧量表示),仔细阅读,分析题目所给条件和题目所列出的步骤1的叙述,应比较容易回答出步骤2和步骤3,回答时要注意有关夹子的开闭,注射器推入的氧气量,冰袋、秒表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记录等。

高中生物 2.1人体的稳态 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1人体的稳态 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3

2.1人体的稳态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说明内环境稳态生理意义;2.举例说出人体稳态调节的生理过程。

3.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4.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血压稳定的机制。

二、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三、关键词:稳态内环境四、导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内环境相关概念:(1)内环境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环境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与物质交换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稳态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______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_______。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学案3 苏教版必修3.doc

高中生物人体的稳态学案3 苏教版必修3.doc

细胞内液(M )内环境与稳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一三、知识填空内环境是指由 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 细胞内液与外液成分之间的关系为:组织液/淋巴 1、2血.等构成.液细胞内3、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 一—;骨骼肌细胞的内环境是o 4、02进入细胞过程:Ch-肺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血浆〜进入红细胞一运输一出红细胞到血浆一 (1层膜) (1层膜) (2层膜)(2层膜) 毛细血管壁一组织液一细胞膜一线粒体 (2层膜) (1层膜)(2层膜)葡萄糖进入细胞过程:葡萄糖一小肺壁上皮一毛细血管壁一血浆(2层膜) (2层膜)一组织液一细胞膜一细胞内液(1层膜)5、正常机体在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的调节下,维持 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运输)一毛细血管壁(2层膜)通过 的协调活动,共生物个体的稳态第一节人体的稳态第二章一、 课标:1.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2. 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二、 知识梳理,体液(60%)「概念 _______稳态彳稳态的意义.I 调节机制—6、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 ___________ 和相应的 __________ 组成。

如 _________ 、 _________ 机体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 _____________ 发生作用,生成 ___________ o 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 发牛作用,形成___________ ,过多的 __________ 由_________排出。

四、学习要点:1.细胞外液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整个身体的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血》------------- 吗其中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是单向的,淋巴液淋巴的回流也是单向的。

淋巴具有血浆与组织液平衡等作用。

高二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2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导学案(第4课时)

高二生物苏教版必修3第2章第1节《人体的稳态》导学案(第4课时)
⑶免疫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免疫类型: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_______免疫
⑴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不具有____性或___性)
①第一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道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
4.淋巴细胞起源于()A.骨髓;B.脊髓;C.胸腺;D.脾。
5、抗原侵入人体后,人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是在哪种细胞器上合成的()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线粒体。
6.下列不属于抗体的物质是()
A.干扰素;B.抗毒素;C.凝集素;D.免疫球蛋白。
7.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这是利用了抗体的哪种特性()
班级:姓名:组别:学习评价:
课题: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生物个体的稳态第1节人体的稳态[第4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2.识记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3.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4.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抗原和抗体;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A.大分子性;B.特异性;C.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有专门细胞分泌。
8、抗原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特异性;B.大分子性;C.异物性;D.还原性。
9.某种病毒已侵人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
2.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⑴体液免疫:①由__淋巴细胞产生____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一节人体的稳态(4)学案
苏教版必修3
第二章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4)学案苏教版必修3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能够说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功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糖尿病的成因;难点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和血糖平衡的调节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引入新课: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进行新课: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向自学质疑:
1、什么是血糖?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多少?
2、血糖来源有几个途径?
(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消化糖类的场所在哪儿?利用了哪些消化酶?
(2)肝糖元分解:什么条件?主要场所在哪?
(3)非糖物质转化:条件?能否全部转化?
3、血糖的去路有几个途径?
(1)氧化分解:(场所?)(2)合成(条件?场所?)(3)转化(条件?)学生互动探究并交流展示教师总结如下图(投影)
二、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学生自学后总结:
1、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
2、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尿或脂肪酸,同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上升。

3、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使血糖维持在相对恒定的生理范围内,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学生自学并每组绘制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交流并展示:精讲点拨:教师投影血糖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学生讨论该图,并请学生讲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一生: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另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它方面又能够抑制肝糖元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总的结果是
既增加了血糖的去路,又减少了血糖的来源,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

教师小结:
激素除了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发挥调节作用外,还可以接受神经系统的控制,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过程中共同起拮抗作用,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起协同作用。

四、糖尿病及其预防糖尿病人除了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外,还具有多尿、多饮和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人逐渐消瘦,其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在排出糖时,要由水来溶解,因而尿量增加,形成多尿;多尿造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多饮;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分解释放能量的作用,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受饥饿而导致多食。

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

板书设计课外作业教学札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