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课件(3) 新人教版.ppt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词五首》课件(3)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词五首》课件(3) 新人教版

2020/1/2
精品课件
23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部下的官兵们分食烤熟的牛肉,军队奏起雄 壮的战歌。进一步渲染了军中的战斗生活气息, 官兵斗志昂扬。
沙场秋点兵
人们仿佛看到了这支队伍的赫赫军威。
对上文所描写的情况作出了出色的小结。
2020/1/2
精品课件
24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马飞快如的卢,弓弦惊如霹雳
2020/1/2
精品课件
3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
楼。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 断白频洲 。
2020/1/2
精品课件
4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令,不到 30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就时间而言: 从清晨写到黄昏;
就景物而言: 从楼、千帆,写到斜晖、江
水,又写到白蘋洲。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
李清照词,擅长白描,
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 体”。现传《漱玉词》。
2020/1/2
精品课件
7
词作背景: 国破家亡夫死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 来到南方,故乡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 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 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 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 (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 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 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 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 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精品课件
28
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断肠” 小结
• 描写一位女子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闺怨词) 2020/1/2
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5课词五首 (共2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5课词五首 (共27张PPT)
陵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
载不动许多愁 ___________________” 化抽象为具体,写尽忧愁之 沉重。 (3)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 持节云中 , 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何日遣冯唐 ?抒发诗人杀敌报国决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会挽雕弓如满月,_________ 西北望 ,_________ 射天狼 。
跟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相似的句
千嶂里 子是:___________ ,长烟落日孤城闭 ________________。
名师导练
【课内精读】 3. 《望江南》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这首小词描写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渔家傲· 秋思》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三个方面:①“衡阳雁去”表明塞下天气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②“边声四起”表明风吼、马嘶同号角声混杂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③“孤城闭”点明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级语文上:第25课《词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

九级语文上:第25课《词五首》课件(人教新课标)
?梦见了什么? 2. 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
学习小结
1.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
词文再现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梦江南
温庭筠
画说课文
梳洗罢,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
画说课文
独倚望江楼。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么孤独落寞之情。
画说课文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 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 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 承上启下
认知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 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九年级语文上册《25 词五首》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25 词五首》 新人教版

•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 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 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 再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 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 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 天狼.
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鬓微霜,又何妨!
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 尚有用武之地。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 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 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 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 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 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 的愿望。
边地荒漠 将士思乡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强 我

长烟落日孤城闭
的 不



浊 酒 一 杯 家 万 里

然 边患未平 未 功业未成



归家无期

羌管悠悠霜满地
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 浓白霜,更使人惆怅难 眠。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 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 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 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 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 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1、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 2、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第3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第三页,共27页。
作者简介:
望江南
作者温庭筠(晚唐人)是诗人,也兼工 词,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有“花间鼻祖”之 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yīnlǜ)和谐,主 导风格浓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 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花间派:
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 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 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也大体一致,因此 (yīncǐ),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
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jūn wánɡ)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第十七页,共27页。
•(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 传世(chuánshì),其词存世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 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 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 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们学过《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 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做太守 时。政治上不得意。
词五首
第一页,共27页。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又称“诗余(shīyú)”。 “曲词”或“曲子词”, “长短句”。
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 中调;⑶长调(chánɡ diào)。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 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 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chánɡ diào)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 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 是这样的。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词五首》ppt精美课件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词五首》ppt精美课件
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感情。
齐声诵读
武 陵 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zé mĕnɡ
朗读《武陵春》,概述全词大意。
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
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 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
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 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
• 1.“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 么?“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 样的感情变化? • 2.本首词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 3.本首词的主旨是什么?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可怜白发生。
pī lì huī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
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
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 忆出来的。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
状态。《渔家傲》词即作于这个时期。
齐声诵读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渔 家 傲
秋 思
zhànɡ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qiān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mèi
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北秋天的风景异在何处?
写塞下天气之寒冷;塞下特异的声音;塞下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之江城子密州出猎ppt课件

本文共用了哪三个典故?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亲射虎,看孙郎: •孙郎即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 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 这突出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2.遣冯唐: •冯唐,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年老的郎官。据《史记·张释之冯 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 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 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 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3.射天狼: •天狼,星名,即天狼星。古代传说,狼星出现,必有外来的 侵掠。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借此表 达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25课词五首之三


大冶实验中学黄斜文 制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 词人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词坛的 革新大家,文学上造诣非凡,在诗词文赋、书法绘画、 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都有极高的成就。不父苏洵,弟 苏辙合称“三苏”。诗文有《东坡七集》。 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政治上丌得 意。曾因早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不同官梅户曹会猎于 铁沟,写下这首猎词。
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行狂一也; 出看而须“倾城”,其行狂二也; 猎必射虎,其行狂三也; 自比孙郎,其行狂四也。 以上几句写场面之热烈,突出太守威武雄风。(行狂)
下阕:好一个豪放丌羁的英雄;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 酒酣胸胆尚开张。打猎中饱饮好酒,刚才猎虎的豪情使他 心胸开张,但其更加豪壮,这是过渡句。 “鬃微霜,又何妨”,老当益壮,年愈长而志更豪。此豪 一也; 而且出猎引发了他为国敁命的干云豪气。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典敀以魏尚自喻,表达 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再展宏图, 为国立功,此豪二也; “会挽雕弓如满月”,比喻,何其刚建,雄风尽展,此豪 三也; “西北望,射天狼”,引用典敀借此表达自己要报效国家, 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心雄志壮,气吞山河 此豪四也。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词五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5《词五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问题探究4.《武陵春》中“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 么?“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词人试图排遣愁绪的做 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词人松一口气,而“只恐”又 让人跌落到词人的万丈愁绪中,这三个词写出了词人的沉重、无奈, 又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词人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 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词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问题探究3.《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 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 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 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 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 张释之冯唐 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 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 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 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 书· 天文志》记载天狼星“主侵掠”,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 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 立业的决心。
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一方面是浓浓的思乡之情 , 一方面是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字词盘点
作家作品
主题思想
课文结构
课文全解
①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 ②边声:边塞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③千嶂:崇山峻岭。 ④燕然未勒:战事未平,功名未立。 ⑤悠悠:形容声音飘忽不定。 ⑥寐:睡。“不寐”就是睡不着。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
礼仪的社会意义
阐述古代礼仪在维护社 会秩序、促进人际交往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 及礼仪所体现的文化内 涵和民族精神。
古代建筑文化常识
建筑的起源与演变
介绍古代建筑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点和风格。
建筑的类型与特点
详细阐述古代建筑的类型,如宫殿、坛庙、陵墓、园林等,并分析 其各自的特点和建筑艺术成就。
创作风格与特点
创作风格
五位作者的创作风格各具特色,有的豪放洒脱,有的婉约柔美,有的清新自然, 有的沉郁顿挫。他们的词作在表现手法、意象运用、语言锤炼等方面都有独到之 处。
特点
本课所选的五首词,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音韵 和谐。这些特点使得这些词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创作心得和体会,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验 和教训,促进共同进步。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你最喜欢哪一首词?为什么?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
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词,并阐述理由。鼓励 学生从词的情感、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
分享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角色扮演:根据词意进行情景表演
01
02
03
04
选择词作
挑选一首具有丰富情感和生动 画面的词作。
分配角色
根据词的内容和意境,为学生 分配角色,如词人、景物、情
感等。
表演准备
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理解词 的情感和意境,进行表演准备

情景表演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情景表演, 展现词中的情感和画面。
知识竞赛:抢答有关词牌和作者的问题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3)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词五首》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3)

4.区别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不同意义或用法。
以大易小 ( . (1)以 用 把 ) ) 凭借 ) 以君为长者(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 (2)之
.
愿终守之( 代指国土,放在主谓之间 )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
.
(3)与
轻寡人与 ) . (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与臣而将四矣(
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
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 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 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 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
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 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 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练习。 9.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岂直五百里哉( 只,仅仅 ) .
(2)请广于君(
(3)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 (4)长跪而谢之(
.
扩充 道歉
)
.
)
.

)
1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
11.“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 于此!’”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
效果? 这是对秦王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形象地说明秦王害
怕了。从而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
12.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 家为正义不惜牺牲生命。请列举出几例。 屈原直言敢谏,被流放之后愤而作《离骚》,抒 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

(最新修订)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课件:25 词五首(人教版九年级上)_31-35

(最新修订)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课件:25 词五首(人教版九年级上)_31-35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 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 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 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 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祭常山回 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好文档分创建
1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齐声诵读
酒酣胸胆尚开张。擎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鬓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qínɡ qiú
bìn
好文档分创建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朗读这首词,概述全词大意。 我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 鹰,戴上锦缎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 奔,飞快地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 猎,我要像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 胆壮,两鬓稍白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 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我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之所以有如此大成绩,这跟中欧基金经理能够忽视短期股价涨跌的扰动,专注于去寻找并持有那些生命周期足够长、商业模式难以被颠覆、盈利能力足够持久的伟大公司分不开的
6
中欧医疗健康基金主要投资于医疗健康相关行业股票,在有效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通过积极主动的资产配置,力争获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股票仓位占60%-95%,不论是机构还是普 通投资者共识还是比较一致的,消费型+科技型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需求潜力越来越大。003095这个医疗健康基金,却一直稳如泰山,持续向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舟载不动 自己内心的哀愁。
人们总是把愁怨比喻成连绵 不断的流水,(斜晖脉脉水 悠悠)比作展尽还生的野草, 而李清照却独辟蹊径说自己
8
千帆过尽 脉,江水依 见人影,能
肠断白蘋洲
9
这首词写法上有什么
清晨 黄昏 楼头 千帆 斜晖 江水 白蘋洲
感情 希望 失望 肠断
10
主题:
本词写一女子登楼 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 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 情怀。
11
渔家傲
范仲淹
12
作者简介:
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 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 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 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 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 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 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 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日晚倦梳头
• 该句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 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 心的哀伤。 • 下面叙述哀伤的原因和程 度。
28
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 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 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 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 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出自己的遭遇 和心情,也是言未初而泪先流。比声 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一层。内心的悲 哀不可触摸,不仅不能说,而且不能 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
千嶂孤城

渲染荒凉 萧瑟气氛


长烟落日

景 抒
家万里- 归无计


抒发思乡
下阕抒情 羌管悠-霜满地 报国之情


燕然未勒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23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 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 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 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 战士的艰苦生活。
24
25
• 了解背景 • 金军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
20
夜寒霜浓、悠悠羌音,
羌管悠悠霜满地 更使征人惆怅难眠。
21
互文。“不寐”的是
将军也是征夫,流下
的是思念家乡的泪,
人不寐
更是功业无成、壮志
将军白发征夫泪 未酬的英雄泪!
表达了怎样 的情感?
悲怆的情调含蓄表达 了作者对朝廷腐朽、 软弱、不修武备、不 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22
衡阳雁去
渔 家
上阕写景 边声连起
你联想到其他 写边塞条件艰
感受,突出边塞的异 苦寒:雁尚且无留恋
苦的诗句吗? 情,将士又何以忍受
16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四面边声 西风呼啸,战马嘶鸣,兵士吟
连角起, 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
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
显萧杀,空间更显辽阔。表明
你听到 了怎样
战事吃紧。
的情境?
17
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
3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 不是,斜晖 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
清晨刚刚 梳洗完毕,就独自 一人登上望江楼, 凭栏眺望大江之上, 千帆驶过,但哪一 条船都不是我所思 念的人的归舟,斜 阳夕晖脉脉无言, 江水悠悠不尽。再 看看那当年同爱人 分手的白蘋洲,不 由得愁肠寸断。
4
13
解题: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 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 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 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 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 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 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 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 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
1
作者简介
温庭筠: 字飞卿,晚唐诗人、词人。 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 “温李”。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 词风艳丽华美,是“花间派”词的先导 与当时词人韦庄并称为“温韦”。温词 对五代以后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
望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29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两个外在的行 为具体的表达 了她内心浓重 的哀愁
30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 听人说春色还不错,使人也产生了 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 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 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 不过转而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
31
创意出奇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表明她精心打扮,
梳 洗 罢
是时刻准备心上 人的归来,所谓 “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
动的
5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 么孤独落寞 之情.
独倚望江楼
6

一艘艘驶过的

客船,表明她 的一次次失望

充分体现了她

从希望到失望 的心理变化过

程及内心的痛

苦。

7
斜晖脉脉水悠悠
夕阳余晖斜拂江 绿水悠悠而去, 不见,景依旧。
峰峦连绵,暮霭四起,落日低垂,边
千嶂里, 塞的孤城在黄昏中闭上城门。描
长烟落日 孤城闭。
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 塞外落日孤城图.
“孤城闭”显示出孤城伶仃而立
描绘了怎 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 样的画面? 戒备森严,透出战事紧张的气氛
联想到哪 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 句诗? 孤城,防止来犯。暗示敌强我弱
14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角连声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仲 淹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15
赏析诗歌: “塞下”点明了地点,
塞下秋来风景异 “秋来”点明了时间, “异”统领全词景物特
衡阳雁去无留意 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
只身流亡寓居浙江金华所作。 • 时年53岁,经历国家败亡、家乡沦
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 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 这首词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 片断和思想情感。
26
风住尘香花已尽
• 交待季节特征,鲜花经过 春风摇动,已经零落殆尽, 只在地上残留着花的芬芳。 说明已是暮春时节。
27
18
“浊酒”表明边塞生活艰 苦,借酒消愁,“家万里” 浊酒一杯家万里表现思乡之切。
结合词句 赏析表达 的情感.
“一杯”与“家万里”形成 对比,浊酒一杯,又怎能消 去浓重的万里之愁
19
运用典故(东汉大 将窦宪在燕然刻石记 功而还。)表明自己
燕然未勒归无计 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
慨叹功业未建,边患 未除,归乡无期。北 宋当时积贫积弱,也 表达自己苦闷与悲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