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全面质量管理规定与操作手册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全面质量管理规定与操作手册一、前言为了规范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定与操作手册。
本手册适用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及操作。
二、质量管理体系2.1 组织结构设立质量管理部,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部设经理一名,负责质量管理的全面工作;质量管理人员若干,负责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工作。
2.2 质量管理职责2.2.1 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对质量管理部的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对医疗器械质量安全负总责。
2.2.2 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质量管理工作,对所负责的工作质量负直接责任。
三、质量管理制度3.1 质量策划3.1.1 制定质量手册,明确质量管理原则、组织结构、质量职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3.1.2 制定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质量措施、质量资源等。
3.2 质量控制3.2.1 采购质量管理: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确保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严格的入库检验。
3.2.2 生产质量管理:按照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记录。
3.2.3 销售质量管理:对销售渠道进行管理,确保销售产品的质量安全,对客户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3.3 质量保证3.3.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3.2 管理评审: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3.4 质量改进3.4.1 收集质量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质量信息,包括内部质量审核、外部顾客反馈等。
3.4.2 分析质量问题:对收集到的质量信息进行分析,找出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3.4.3 制定改进措施:针对分析出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3.4.4 实施改进措施:将改进措施付诸实施,跟踪改进效果。
四、操作流程4.1 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申请4.1.1 准备相关资料,包括企业资质、人员资格、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目录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目录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目录以下是我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目录:1.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人员)职责质量管理机构是我们企业的质量管理核心,他们的职责是监督和管理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质量管理规定这个章节详细说明了我们企业的质量管理规定,包括质量管理的目标、原则、标准和流程等。
3.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我们的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确保我们从供应商那里采购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和设备。
4.供货者资格审查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我们的供货者资格审查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确保我们只从可靠的供应商那里采购原材料和设备。
5.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我们的仓库管理制度确保我们的原材料和设备在贮存、养护、出入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6.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制度我们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确保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7.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我们的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会流入市场,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8.医疗器械退、换货管理制度我们的医疗器械退、换货管理制度确保我们的客户可以在必要时退换产品,并且我们能够及时处理这些产品。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我们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确保我们能够及时监测和报告任何不良事件,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
10.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我们的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确保我们能够及时召回任何存在问题的产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11.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我们的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确保我们的设施和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并且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12.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我们的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确保我们的员工和设施保持良好的卫生状态,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13.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我们的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确保我们的员工能够掌握相关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不断提高。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保障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规范经营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单位或个人,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执行。
2. 术语及定义•二类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由国家实施管理,分为技术要求较低的非特殊控制型和专门用于体内植入、输送、吸出液体或气体等对人体有较高危害性的特殊控制型。
•零售经营备案:指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者进行“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登记”。
•经营者:指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单位或个人。
3. 质量管理要求3.1 质量方针1.守法合规、诚信经营;2.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售出的每个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优化服务,保证客户的满意度;4.不断改进,提高对客户需求的适应能力。
3.2 组织体系1.经营者应当组建专业化质量管理团队,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2.建立二类医疗器械备案信息管理制度和备案记录,确保备案信息的规范、真实和完整。
3.制定 &&落实质量目标和计划,以保证能够实现不断改进的目标。
4.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能力。
3.3 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实现质量目标和计划的关键。
2.所有销售产品均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审核,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入库产品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出厂质量,并做好购货凭证(发票、合同)的收集和管理。
4.经营者以电子商务形式销售医疗器械产品时,应当对依法应当保密的个人信息进行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不得泄露、非法交易和挪用。
3.4 质量改进1.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和分析制度,开展质量问题处理,防止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2.对销售的产品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并及时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4. 质量与内审4.1 质量评价1.每年评价一次,评价内容包括: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质量方针实施结果、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员工质量意识和能力提高情况等。
药店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XXXXXXXX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目录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规定;3、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的规定;4、医疗器械供货者资格审核的规定;5、医疗器械贮存、养护的规定;6、医疗器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规定;7、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8、医疗器械退、换货的规定;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规定;10、医疗器械召回规定;11、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的规定;12、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规定;13、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的规定;14、医疗器械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的规定;15、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的规定;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本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负责人为,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的所有工作;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是:一、认真贯彻学习和遵守国家关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政策、法律及有关规定;二、依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并定期修改本店的质量管理制度,并领导、组织、实施;三、负责处理质量查询;对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应填写质量查询登记表,及时查出原因,迅速予以答复解决;四、负责质量信息管理工作;经常收集各种医疗器械信息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的公告,组织传递反馈;五、负责不合格产品报损前的审核及报废产品处理的监督工作;六、收集、保管好本店的质量文件、档案资料,督促各岗位做好各种台帐、记录,保证本店各项质量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七、及时上报本店发生的质量事故,及时填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和其它各类信息报表;八、负责经营过程中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指导、督促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培训并指导验收员、养护员和保管员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管理规定;九、负责质量管理制度在本店的贯彻、执行,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规定一、为明确本店经营质量管理的总体质量方针和目标,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使得本企业能遵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法规以及有关医疗器械管理规定,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在经营许可核定的经营方式和范围内从事医疗器械营销活动;确保本店在医疗器械进、存、销各环节中的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的实施;二、企业的质量方针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三、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1、确保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合法;2、所经营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3、使本店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提高;4、使本店的质量信誉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医疗器械采购、验收的规定采购的管理规定一、医疗器械的采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1、首营企业:指首次与本店发生供货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首营企业的质量审核,首营企业必须提供加该企业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复印件,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供货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审核证照中生产或经营的范围与供应品种范围是否相符;审核是否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2、首营品种:指本企业首次向生产或经营企业购进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新型号、新规格、新包装;首营品种须审核该产品的质量标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书、包装、说明书、样品以及价格批文等;3、购进首营品种或从首营企业进货时,采购人员应详细填写首营品种或首营企业审批表,连同以上所列资料及样品报质量管理人员审核;4、质量管理人员将审核批准的首营品种、首营企业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存档备查;二、采购人员须经培训合格上岗;三、采购业务:1.采购医疗器械应选择具有合法资格的供货单位;2.进口医疗器械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复印件;以上批准文件应加盖有供方单位的原印章;3.签定医疗器械购销合同应明确以下质量条款:⑴.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⑵.附产品合格证;⑶.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⑷.购入进口产品时,供应方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四、购进医疗器械要有合法票据,购进医疗器械必须建立完整的医疗器械购进记录;购进记录必须记载:购货日期、供货单位、购进数量、单价、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质量情况、经办人等;医疗器械购进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质量验收的管理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二、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由专职质量验收员负责验收;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医疗器械法律及专业知识,考试合格上岗;三、医疗器械验收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医疗器械逐批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时对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进行逐一检查;对照送货凭证,进行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注册证号、数量等的核对,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等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商品应拒收,并填写拒收报告单,不得入库,并上报质管人员;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产品同批号的产品检验报告书;四、进口医疗器械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一进口医疗器械验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的原印章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的复印件;二进口医疗器械验收,核对以下内容:1.核对进口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用使用中文;2.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产品注册证书规定一致;3.说明书的适用范围是否符合注册证中规定的适用范围;4.产品商品名的标注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包装标示管理规定;5.标签和包装标示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的规定;五、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六、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注册证号或产品备案编号;包装箱内没有合格证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收货;七、对与验收内容不相符的,验收员有权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对质量有疑问的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负责人处理,质管负责人进行确认,必要的时候送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确认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为外在质量不合格的由质管人员通知采购人员与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事宜;八、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销售;九、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不得入库;十、验收完毕,做好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入库验收记录必须记载:验收日期、供货单位、验收数量、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注册号、质量情况、经办人等;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医疗器械供货方资质审核的规定一、首营企业:指首次与本店发生供货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首营企业按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审核;首营企业必须提供加该企业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复印件,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审核证照中生产或经营的范围与供应品种范围是不否相符;审核是否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二、非首营企业也应收集或更新以上资料,确保各种证、照、协议或委托书在有效期内,建立、健全和更新“合格供货方”资料档案;三、每年对合格供货方进行评价,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强,售后服务好的企业继续合作,淘汰有不良行为的企业;医疗器械仓储保管、养护的管理一、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坚持每日两次上午8:00,下午4:00按时观察库内温、湿度的变化,认真填写“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器械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保证医疗器械贮存质量;温度控制范围:常温库为0—30℃,阴凉库为温度0—20℃,湿度控制在40-80%之间;二、养护人员应对在库医疗器械每季度至少养护检查一次,店堂陈列的医疗器械每月进行检查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应挂黄牌停止销售并及时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交质管负责人处理;三、养护员对近效期商品挂牌标示、按月填报医疗器械近效期催销报表,督促销售人员及时催销,以防过期失效;四、做好货架的清洁卫生,做好避光、防火、防尘、防潮、防晒、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等工作;五、在库医疗器械均应实行色标管理; 其统一标准是:待验区、退货区为黄色;合格品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医疗器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规定一、销售管理制度1、医疗器械的销售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2、销售人员须经培训合格上岗;3、销售产品应开具合法票据,做到票、帐、货相符,并按规定建立销售记录;其内容应有:销售日期销售数量、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产品注册证号等;4、凡经质管负责人检查确认或按上级药监部门通知的不合格医疗器械,一律不得销售,并按不合格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执行;5、销售产品时应正确介绍产品,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消费者;6、定期不定期征求或函询顾客意见,认真协助质管负责人处理顾客投诉和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跟踪回访;7、医疗器械销售必须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出现下列情况不得售出,报有关部门处理:①.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②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③已超出有效期;二、售后服务制度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思想,将售后服务工作,提高到与产品质量要求同步;2、与供货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时,同时约定由供货方对医疗器械的保修、维修条款;3、对顾客来信、来电、来访提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认真做好接待处理工作,做到态度热情虚心,处理及时公正;不管顾客提出的意见正确与否,都应虚心听取,沟通和加强与顾客之间的联系,并做好相关记录;4、对顾客在商品质量方面的反馈意见,应及时分析研究处理,认真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同时将处理意见上报质量管理负责人;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一、不合格医疗器械是指质量不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不合格的医疗器械;二、质量管理负责人是负责对不合格产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的专职人员,做好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三、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的质量公告品种、通知禁售的品种,并经质量管理人员核对确认的;2、质量验收人员在产品验收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应上报质量管理负责人确认,存放在不合格品区,挂红牌标志;3、在检查养护过程中发现过期、失效、淘汰及其他有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在养护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不合格品,应填写“复查通知单”报质量管理负责人进行确认,同时暂停本产品销售;四、不合格品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1、凡属报损商品,仓库要填写不合格医疗器械报告单,质管人员审核,并填写报损销毁审批表,经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按照规定在质管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销毁;2、发生质量问题的医疗器械的报损记录,销毁不合格医疗器械的销毁记录,应予以保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规定一、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指获准上市的合格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发生的导致或肯能导致人体伤害的任何与医疗器械预期使用效果无关的有害事件,按国家规定执行报告制度;二、认真执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遇患者使用所销售医疗器械产品有不良事件发生时应及时登记,按规定认真如实上报;三、不良反应报告要实事求是,切忌弄虚作假,隐瞒实情及有关资料;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隐情不报者,根据情节严重,在考核中进行处罚;四、加强商品售前、售后服务,按国家和地方药监局审批同意的“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内容介绍产品使用的注意事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五、积极宣传预防不良反应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医疗器械召回规定一、医疗器械召回,是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其已上市销售的存在缺陷的某一类别、型号或者批次的产品,采取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并完善说明书、软件升级、替换、收回、销毁等方式消除缺陷的行为;这里的缺陷,是指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存在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合理的风险;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是控制与消除产品缺陷的主体,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安全负责,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召回制度,收集医疗器械安全的相关信息,对可能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进行调查、评估,及时召回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三、发现有问题的医疗器械应当立即暂停销售或者停止使用该医疗器械,及时通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并向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四、如接到药监部门或供应商召回通知,立即停止销售并下架被召回医疗器械,移至退货区,挂黄色标志,等待供应商前来取货;退货成功后填写进货退货单;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的规定一、仪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进行使用和维护;使用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性能,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会排除一般性故障,并建立保养维修登记本和使用登记本,定期保养维修,保持设备清洁、干燥润滑;不用时定期检查和通电;多次使用维修和检验,应在仪器履历书上作记录;二、电脑、网络及外接设备由电脑维护人员负责维护保养,出现故障立即排查修复,维护人员不能修复的一日内请专业人员修理;三、空调、冰箱定期检查清洗,建立设施、设备档案,使用维修及时记录;四、温湿度计每年定期检测校正,建立设施、设备档案;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规定一、卫生管理制度1、卫生进行划区管理,责任到人;2、营业场所、仓库场所屋顶,墙壁平整,地面光洁,无垃圾与污水;每天一清扫,每周一大扫;3、库房门窗结构紧密牢固,并有防虫、防鼠等设施;4、库内设施设备要定期保养,不得积尘污损;二、人员健康状况的管理1、每年定期组织一次质管、验收、保管、养护等直接接触产品的岗位人员健康体检,体检的项目内容应符合任职岗位条件要求;2、严格按照规定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不得有漏检、替检;3、经体检如发现患者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其它可能污染产品的患者,立即调离原岗位或办理病休手续; 应建立员工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的规定一、质量管理负责人负责本企业员工质量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培训教育原则:既重现业务素质教育,又重现思想素质教育;二、培训方法:企业内与企业外培训相结合,除积极参加药监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还定期组织内部的培训,并进行考评和测试,以示培训效果;三、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制定的年度质量教育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并建立职工质量教育培训档案;四、企业新进人员上岗前进行质量教训、培训,主要讲解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岗位标准操作规程与岗位职责,各类质量台账、记录的登记方法及本店的质量方针目标,微机管理以及有关医疗器械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等;五、当调需要整而员工转岗时,转岗员工,为适应新工作岗位需要进行质量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和时间视新岗位与原岗位差异程度而定;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的规定一、本店员工要正确树立为用户服务,维护用户利益的观念,文明经商,做好用户访问工作,重视用户对本店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评价及意见;二、访问工作要根据不同用户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可以通过电话、及微信等各种方式回访进行;三、对消费者的质量查询和投诉意见要调查、研究、落实措施,能立即给予答复的不要拖到第二天;消费者反映商品质量问题的意见必须认真处理,查明原因,一般情况下,一周内必须给予答复;四、应备有顾客意见簿或意见箱,收集顾客对服务、商品质量等方面的意见,并做好记录;五、质量查询和顾客投诉时收集的意见,涉及到的部门必须认真处理并做好记录,研究改进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六、对质量查询和投诉中的责任人,一经查实,按企业有关规定从严处理;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的规定一、企业负责人每年年终对本店员工在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测评考核;二、考核的方法是,将各项制度内容制定表格,先由各岗位自查整改,再由企业负责人按本制度内容逐条对照检查,评估每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测评打分;三、测评的结果将作为奖金发放的依据;。
药店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药店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药店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质量管理,保障公众用械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活动的药店。
第三条药店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质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经营,诚信自律;2. 保证医疗器械质量,保障公众用械安全;3.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质量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药店应设立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医疗器械零售经营的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组织应至少包括以下人员:1. 质量管理负责人:具备医疗器械相关专业学历和经验,全面负责药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2. 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质量管理措施,对医疗器械质量进行监控;3. 销售人员:负责医疗器械的销售和售后服务。
第五条质量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1. 制定医疗器械零售经营质量管理制度;2. 组织实施医疗器械零售经营质量管理体系;3. 监督检查医疗器械零售经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4. 处理医疗器械质量投诉和不良反应报告;5. 组织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培训。
三、质量管理体系第六条药店应建立医疗器械零售经营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内容:1. 质量管理文件: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组织结构、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制度等;2. 质量管理过程:包括采购、验收、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3. 质量管理记录:包括采购记录、验收记录、储存记录、销售记录、售后服务记录等;4. 质量改进: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持续进行质量改进。
第七条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1. 采购:药店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采购医疗器械。
采购过程中,应关注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2. 验收:药店应对采购的医疗器械进行验收,确保医疗器械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3. 储存:药店应按照医疗器械的储存要求,确保医疗器械在储存过程中的质量;4. 销售:药店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医疗器械信息,指导消费者合理使用医疗器械;5. 售后服务:药店应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及时解决消费者在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一、质量管理制度:1.目的:确保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质量安全,提高客户满意度。
2.质量方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改进管理质量,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3.质量职责:明确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和质量职责,确保质量责任制的落实。
4.质量目标:设定质量目标,跟踪监控,持续改进。
5.文件控制:建立文件控制制度,确保文件的版本、修订和分发。
6.培训和考核: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定期进行审核。
7.记录管理:建立记录管理制度,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9.监督检查:接受监督检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
10.技术支持:建立技术支持体系,保障客户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支持和问题解答。
二、工作程序:1.采购程序:-评估供应商:根据质量管理要求和采购合同的约定,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质量能力满足要求。
-选择供应商: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和交付条件。
2.入库程序:-检验货物:对进货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登记入库:进行入库登记,标注相关信息,确保入库过程的可追溯性。
-分类存放: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和要求,将入库物品分类存放,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3.销售程序:-订单确认:根据客户的需求,确认订单,并明确交货时间和方式。
-出库发货:根据订单安排,准备货物并进行出库发货操作。
4.售后服务程序:-产品检修:对维修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检修,确保其质量安全。
-问题反馈: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反馈,进行问题排查和解决。
-售后评估:对售后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收集客户意见并及时改进。
5.不良品管理程序:-不良品处理:发现不良品后,及时进行处理,进行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不良品追溯:对不良品进行追溯,查找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不良品报告:对重大质量问题的不良品进行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质量安全。
通过以上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可以确保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用户的满意度。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一、前言二类医疗器械指具有一定风险性和危害性的医疗器械,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方可在国内销售和使用。
因其涉及到病患的健康和生命,所以质量和安全十分重要。
为确保二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质量和安全,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是非常必要的。
二、质量管理制度1.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企业品质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的确定。
(2)质量体系的组织、职责、权限、许可和确认。
(3)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产品质量指标的选择和试验方法的确定。
(4)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的制度和方法。
(5)产品的批准、发货、保管和统计分析等质量管理程序。
(6)质量状况的监测和反馈制度。
2.员工培训为保证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员工培训也十分重要。
企业应建立员工培训计划和评估机制,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3.质量管理评审企业应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审,评审内容包括管理程序的有效性、规范性和实施结果等。
评审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工作岗位,采取改进措施,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三、工作程序1.注册备案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进行注册备案。
注册备案后,企业才能对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经营活动。
2.产品采购企业在进行二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时,务必认真核查产品的注册备案证书等相关证件。
同时,也要了解产品的生产企业、质量认证情况、质量标准等。
只有合法、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入企业的经营范畴。
3.质量控制企业应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对二类医疗器械进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采购验收流程采购验收应进行严格的各项检查,对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以及是否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2)质量管理流程企业应制定出详细的质量管理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同时,也要加强质量监测和反馈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4.售后服务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售后服务质量保障制度,为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售后服务。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加强医疗器械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管理工作。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我单位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备案程序合规,备案信息准确全面,防范二类医疗器械出现假冒伪劣、非法销售等问题,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二、管理责任1.我单位负责人对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领导和监督,并把质量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
2.各部门负责人要按照本制度的要求,做好本部门的备案工作,保障质量安全。
3.备案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备案程序1.备案前,备案人员应仔细核对备案所需材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备案所需材料包括经营者申请备案表、产品申请备案表、经营者证照、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
2.备案人员应按照备案所需材料的清单,备齐备案材料,将材料送交给备案专人审核。
备案专人应认真审核材料,核实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备案审核合格后,备案专员应及时将备案信息录入备案系统,并把备案资料归档,保留备案证明和备案材料。
四、备案信息管理1.备案人员应妥善保存备案信息和备案材料,确保备案信息和备案材料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2.备案信息应归档保存,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备案信息。
3.备案信息应及时对外公布,防止不良商家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手段造成消费者损失。
五、质量控制1.我单位备案的所有产品必须有检验合格证明,并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质量安全。
2.我单位应随时关注国家有关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方面的最新要求和规定,及时调整备案管理工作,确保备案工作符合法律法规。
六、教育和培训1.备案人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定期接受法律法规、备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法律法规意识和备案管理水平。
2.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不断改进备案质量管理工作。
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公司销售经营备案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以确保二类医疗器械的销售经营活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保障医疗器械使用者的权益和生命安全。
2. 制度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销售经营备案部门以及相关人员,涉及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经营备案的全部流程和环节。
3. 质量管理流程3.1 备案申请- 遵守备案申请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完善备案申请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提交备案申请,并密切跟进备案审批进展。
3.2 备案审批- 与监管部门保持良好沟通,积极配合备案审批工作;- 接受监管部门的备案审核,提供必要的协助和配合。
3.3 备案管理- 按照备案批准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备案管理;- 建立备案信息登记和维护机制,确保备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定期进行备案信息核对和更新。
3.4 内部培训和督导- 对销售经营备案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备案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建立内部督导机制,定期监督和检查备案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3.5 质量问题处理- 及时处理备案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备案不受质量问题影响;- 对备案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和整改,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4. 监督与评估4.1 备案监督- 配合监管部门的备案监督工作,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 及时整改备案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备案工作的规范性和合规性。
4.2 内部评估- 定期开展内部评估,评估备案工作的执行情况和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备案质量管理水平。
5. 法律责任对于不遵守本质量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失。
6. 附则本质量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并适用于公司内部相关人员的备案工作。
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全面导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
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全面导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一、质量管理制度1.1 质量管理机构及职责- 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监督和执行质量管理制度。
- 设立质量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1.2 质量管理规定- 制定质量手册,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 制定程序文件,详细描述质量管理活动的具体步骤。
1.3 采购、收货、验收管理制度- 制定采购计划,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要求。
- 制定收货、验收流程,确保医疗器械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1.4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 对首营企业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合法合规。
- 对首营品种进行质量审核,确保其安全有效。
1.5 仓库贮存、养护、出入库管理制度- 制定仓库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的贮存条件符合要求。
- 制定养护计划,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
- 制定出入库流程,确保医疗器械的准确记录。
1.6 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制定销售政策,确保医疗器械的合法合规销售。
- 制定售后服务政策,确保顾客的满意度。
1.7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制定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确保不合格医疗器械得到妥善处理。
1.8 医疗器械退、换货管理制度- 制定退、换货流程,确保顾客的权益。
1.9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 制定不良事件监测流程,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事件。
- 制定报告制度,确保不良事件的及时上报。
1.10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度- 制定召回流程,确保在必要时能够及时召回不合格的医疗器械。
1.11 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制定设施设备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 制定验证和校准流程,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12 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 制定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环境的清洁卫生。
- 制定人员健康状况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
1.13 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制定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知识。
- 制定考核制度,确保员工的绩效符合要求。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二类医疗器械是指用于医疗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器械,但未直接进入人体体内的器械。
这类器械在销售之前需要经过备案,并且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一、管理原则1.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确保二类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2.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二类医疗器械。
3.强化全员参与,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4.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持续改进。
二、备案管理1.按照国家规定的备案要求,对将要销售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备案申请。
2.提交备案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材料,包括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资料、产品注册证明等。
确保备案材料的真实、有效。
3.进行备案审核后,及时将备案结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按照备案结果进行相应的操作。
4.对已备案的二类医疗器械,每年进行一次备案更新,更新周期为一年。
三、采购管理1.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
2.对供货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验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备案要求。
3.对供货不合格的产品,及时追溯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不合格产品不进入销售渠道。
4.对所采购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质量记录和存档,包括进货日期、供应商信息、质检报告等。
四、销售管理1.严格执行二类医疗器械备案制度,确保销售的产品经过备案并符合备案要求。
2.对销售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质量追溯和记录,包括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对象等。
3.对退货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追溯和记录,及时处理退货并返还相应款项。
4.定期对销售的二类医疗器械进行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改进销售管理。
五、质量管理评审1.定期进行质量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2.根据评审结果,制定相应的质量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3.对质量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改进目标的实现。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企业质量管理制度
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企业的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器械安全、有效,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企业。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医疗器械质量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组织应由企业负责人负责,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质量管理人员。
第五条质量管理组织的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更新质量管理文件;2. 组织员工培训和考核;3. 监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4. 组织内部质量审核;5. 处理质量事故和不良事件;6. 组织质量改进活动。
第三章采购质量管理第六条企业应建立严格的采购控制程序,确保采购的医疗器械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
第七条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选择,确保供应商具有合法的生产许可或备案资质,产品质量可靠。
第八条企业应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
第四章储存与运输质量管理第九条企业应根据医疗器械的特性,合理规划储存条件,保持医疗器械的质量和有效性。
第十条企业应制定医疗器械运输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器械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章销售质量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建立销售记录制度,记录医疗器械的名称、规格、数量、销售日期等信息,保证销售行为的合法性。
第十二条企业应定期对销售人员进行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和销售技能的培训。
第六章售后服务与不良事件监测第十三条企业应设立售后服务团队,处理消费者的咨询、投诉,及时解决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不良事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第七章质量改进与内部审核第十五条企业应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十六条企业应根据内部审核、市场反馈、顾客满意度调查等信息,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完整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适用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
完整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适用于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一、前言为了加强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可靠,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第二类医疗器械的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进货验收、储存养护、销售出库、售后服务等环节。
二、组织结构1.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公司第二类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组织和实施。
2. 质量管理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组员若干,负责具体实施质量管理工作。
三、质量管理制度1. 进货验收制度a. 供应商筛选及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产品质量评估,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
b. 进货验收:对到货的医疗器械进行外观检查、数量核对,确保与采购订单一致。
对验收不合格的产品,及时通知供应商处理。
2. 储存养护制度a. 库房管理:设置符合医疗器械储存要求的库房,实行分区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储存。
b. 养护检查:定期对库房内的医疗器械进行养护检查,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3. 销售出库制度a. 销售订单处理:根据客户需求,制定销售订单,确保订单信息的准确无误。
b. 出库验收:对销售出库的医疗器械进行验收,确保产品与订单一致,无质量问题。
c. 包装标识:按照相关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正确标识,确保产品在运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4. 售后服务制度a. 售后服务:设立专门的售后服务团队,对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及时、专业的解答和帮助。
b. 退换货处理:对客户退回的医疗器械进行验收、原因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退换货处理。
四、工作程序1.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a. 制定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和权限。
b. 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培训,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
c. 定期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2. 医疗器械的进货验收a. 采购部门根据需求制定采购计划,选择合格供应商。
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全面导视: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
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全面导视:第二
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
一、导言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全面导视,以帮助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相关人员进行操作指导。
二、质量管理制度
1. 质量管理目标: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包括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相关法规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等。
2.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文件控制、内部审核等。
3. 质量政策:制定质量政策,明确对质量的承诺和要求。
4. 质量目标和计划: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包括质量管理的关键绩效指标和改进计划。
5. 质量培训和意识: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三、工作程序
1. 申请备案:详细说明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申请流程和要求,包括填写相关申请表格、提交必要的文件和证明材料等。
2. 文件审核:描述备案申请的文件审核过程,包括对申请材料的审查、真实性核实等。
3. 实地检查:介绍备案申请的实地检查程序,包括对经营场所和设备的检查、质量管理制度的评估等。
4. 备案审批:说明备案申请的审批流程,包括相关部门的审批和决策过程。
5. 备案证书颁发:说明备案申请通过后的证书颁发程序,包括证书的制作、签发和寄送等。
四、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全面导视,可供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相关人员参考和操作指导。
在备案过程中,应遵循本文档所述的简单策略,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同时避免法律复杂性和依赖用户协助的情况。
---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文档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编写---。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一、概述二类医疗器械是指通过血液与体内液体直接接触,以及通过体表破损的身体组织与皮肤接触,进入人体的医用器械。
在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下开展二类医疗器械的零售经营备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为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提供一套适应性较好的质量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众所周知,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能力。
为确保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的质量管理能力,应当设立专门的管理职位,明确管理责任。
在系统中应当规定管理职能包括如下内容:1、制定和实施质量手册、管理程序和质量规范,确保各项管理程序的有效实施和质量规范的正确执行;2、建立和维护效率高、经验丰富的质量团队,并全面引导和监督各部门员工的质量管理行为;3、制定和监督各级管理人员履行质量管理职责;4、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减少质量管理上可能带来的不必要的冲突。
三、质量规范在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的质量规范上,应当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和责任心。
具体规范如下:1、确定二类医疗器械品种、规格及质量要求;2、确保从信任的生产厂家采购二类医疗器械,并要求厂家出具相应的质量鉴定证书;3、对所有产品进行标签标识和存储,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管理;4、规范销售程序,严查与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制定的质量规范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执行的关键。
质量控制应当论经济性、安全性、质量上进行综合考虑,具体内容如下:1、二类医疗器械产品必须由企业内部专门的质管部门进行验收,并保留验收相关资料。
2、对进口二类医疗器械进行进口检验,对应收的二类医疗器械制定审核备案程序,并对审核中采取的措施进行记录和存档。
3、规定每批次收购二类医疗器械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并记录显著的管理内容和质量问题。
4、在整个收购、销售的过程中严格遵循质量控制标准,确保收购和销售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最大程度上被预防、发现、纠正(CAPA)。
药店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
药店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加强药店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备案程序,保障药店二类医疗器械经营的安全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药店的所有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管理工作。
三、备案证明文件的申请与提供药店二类医疗器械备案证明文件的申请,包括以下信息:1、备案证明文件申请表;2、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备案凭证或者行政许可证书;3、医疗器械标准、使用说明书、技术服务手册;4、委托书或授权书、合同及协议;5、测试报告、质量保证书和国际标准证书等。
提供备案证明文件,应符合以下要求:1、提供的所有备案证明文件均为原件或公证件;2、提供的备案证明文件应符合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及法律法规,且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合法;3、提供的备案证明文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效;4、提供的备案证明文件应符合药店对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明文件的管理要求。
四、备案证明文件持有人的权利和义务备案证明文件持有人应遵守国家、行业及药店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保证所持备案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同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备案要求,并承担以下责任:1、保证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性,预防事故发生;2、确保备案证明文件与医疗器械相符,防止虚假备案证明文件使用;3、保障备案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4、配合药店对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明文件的管理工作,并对其采取的管理措施提供必要协助与配合。
五、质量管理机构职责药店应设立质量管理机构,实现备案证明文件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是:1、负责药店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明文件管理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和流程;2、按要求对提供的备案证明文件进行审核,保证其真实、完整、合法有效;3、对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明文件的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向药店领导层和其他部门进行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4、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提高备案证明文件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一、总则为了加强二类医疗器械的经营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二、质量方针和目标(一)质量方针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为客户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产品。
(二)质量目标1、确保所经营的二类医疗器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客户满意度达到 90%以上。
3、医疗器械质量投诉处理及时率达到 100%。
三、组织机构与人员职责(一)组织机构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工作。
(二)人员职责1、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经营质量负全面责任,确保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制度经营。
2、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包括产品的验收、储存、养护、销售等环节的质量监督。
3、采购人员负责从合法渠道采购合格的医疗器械产品,并确保采购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销售人员熟悉所销售的医疗器械产品性能和使用方法,为客户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和良好的服务。
四、采购管理制度(一)供应商审核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审核,包括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等,确保供应商合法合规。
(二)采购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明确采购的品种、数量、规格等。
(三)采购验收采购的医疗器械到货后,质量管理人员按照验收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五、验收管理制度(一)验收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产品注册证的要求,制定验收标准。
(二)验收程序1、核对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与采购合同是否一致。
2、检查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规定。
3、对需要进行性能检测的产品,按照规定进行检测。
(三)验收记录如实记录验收过程和结果,保存验收记录。
六、储存管理制度(一)储存条件按照产品的特性和要求,设置相应的储存区域,如常温区、阴凉区、冷藏区等,保证储存环境符合要求。
(二)分类存放对不同品种、规格、批次的医疗器械进行分类存放,便于管理和查找。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行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制定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从事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包括经销商和零售商。
第三条本制度所述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属于医疗器械管理类别中二类医疗器械范围的器械。
第二章企业管理第四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五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有完整、准确、真实的厂家授权书、产品注册证等相关资质证件,并按规定保存备查。
第六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建立完整的质量档案,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进行有效的追溯和回溯,并对相关资料加以保管。
第三章产品管理第七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在货物验收环节严格把关,对从供应商处采购的器械应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第八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建立有效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检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达标,并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
第九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建立产品追溯和回溯制度,对每一件产品进行标识,以便根据需求实现批次追溯和产品回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第四章售后服务第十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售后服务制度,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疑虑。
第十一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售后服务部门,明确售后服务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问题和意见。
第十二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用户档案,详细记录用户的需求和使用情况,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售后服务。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十三条经营二类医疗器械的企业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检查工作,并按要求提供所需的资料和协助检查工作。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
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一、前言医疗器械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矫治和缓解疾病等医学目的的器械、装置、仪器、材料和其他相关产品。
二类医疗器械是指除一类医疗器械和三类医疗器械以外的医疗器械,需要严格管理和监管。
本文将就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进行详细阐述。
二、经营质量管理制度1. 质量方针公司的质量方针是“用户至上、质量第一、服务一流”。
公司将始终秉承这一方针,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2. 质量目标公司的质量目标是:(1)产品合格合规率达到100%。
(2)产品的退货率小于0.5%。
(3)客户满意度达到95%以上。
3. 质量保证公司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产品在出厂前应经过完整的检验、质量评估和复验,确保产品合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公司坚持产品售后服务,解决客户在购买产品后出现的问题。
4. 质量控制公司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程序,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
并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对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营。
5. 质量培训公司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产品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个组织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三、工作程序1. 产品采购(1)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信用情况,确保供应商合法合规经营。
(2)对所采购的产品应进行技术评估和质量评估,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售后服务优良的产品。
(3)经产品的采购已完成,并验收入库,实行“先进先出”原则进行管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2. 产品销售(1)对销售的产品实行产品售前准备、售中跟踪、售后服务全流程管理,确保客户满意度。
(2)对销售的产品实行全程追踪,建立合格证追溯系统和不良品处理和记录系统,及时反馈信息和处理异常情况。
3. 产品验收(1)全面检查产品,确保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百分百检查新入库的产品,并进行文件审核、品质管理体系审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备案质量管理制度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目录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规定;3、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的规定;4、医疗器械供货者资格审核的规定;5、医疗器械贮存、养护的规定;6、医疗器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规定;7、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8、医疗器械退、换货的规定;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规定;10、医疗器械召回规定;11、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的规定;12、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规定;13、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的规定;14、医疗器械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的规定;15、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的规定。
1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本店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负责人为XXX,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的所有工作。
质量管理负责人职责是:一、认真贯彻学习和遵守国家关于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政策、法律及有关规定。
二、依据企业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并定期修改本店的质量管理制度,并领导、组织、实施。
三、负责处理质量查询。
对顾客反映的质量问题,应填写质量查询登记表,及时查出原因,迅速予以答复解决。
四、负责质量信息管理工作。
经常收集各种医疗器械信息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的公告,组织传递反馈。
五、负责不合格产品报损前的审核及报废产品处理的监督工作。
六、收集、保管好本店的质量文件、档案资料,督促各岗位做好各种台帐、记录,保证本店各项质量活动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七、及时上报本店发生的质量事故,及时填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和其它各类信息报表。
八、负责经营过程中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指导、督促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培训并指导验收员、养护员和保管员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管理规定。
九、负责质量管理制度在本店的贯彻、执行,定期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的规定一、为明确本店经营质量管理的总体质量方针和目标,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制度。
使得本企业能遵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法规以及有关医疗器械管理规定,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在经营许可核定的经营方式和范围内从事医疗器械营销活动。
确保本店在医疗器械进、存、销各环节中的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的实施。
二、企业的质量方针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诚信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三、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1、确保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合法;2、所经营的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有效;3、使本店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及持续改进提高;4、使本店的质量信誉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3医疗器械采购、验收的规定采购的管理规定一、医疗器械的采购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
1、首营企业:指首次与本店发生供货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
首营企业的质量审核,首营企业必须提供加该企业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复印件,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供货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
审核证照中生产或经营的范围与供应品种范围是否相符。
审核是否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
2、首营品种:指本企业首次向生产或经营企业购进的医疗器械产品。
包括新型号、新规格、新包装。
首营品种须审核该产品的质量标准、《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书、包装、说明书、样品以及价格批文等。
3、购进首营品种或从首营企业进货时,采购人员应详细填写首营品种或首营企业审批表,连同以上所列资料及样品报质量管理人员审核。
4、质量管理人员将审核批准的首营品种、首营企业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存档备查。
二、采购人员须经培训合格上岗。
三、采购业务:1(采购医疗器械应选择具有合法资格的供货单位。
2(进口医疗器械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复印件。
以上批准文件应加盖有供方单位的原印章。
43(签定医疗器械购销合同应明确以下质量条款:.医疗器械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附产品合格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购入进口产品时,供应方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
四、购进医疗器械要有合法票据,购进医疗器械必须建立完整的医疗器械购进记录。
购进记录必须记载:购货日期、供货单位、购进数量、单价、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质量情况、经办人等。
医疗器械购进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
质量验收的管理一、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为保证入库医疗器械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二、医疗器械的质量验收由专职质量验收员负责验收。
验收人员应经过培训,熟悉医疗器械法律及专业知识,考试合格上岗。
三、医疗器械验收应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
按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医疗器械逐批进行检查验收。
验收时对产品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进行逐一检查。
对照送货凭证,进行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注册证号、数量等的核对,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等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商品应拒收,并填写拒收报告单,不得入库,并上报质管人员。
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产品同批号的产品检验报告书。
四、进口医疗器械验收应符合以下规定:(一)进口医疗器械验收,供货单位必须提供加盖供货单位的原印章《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等的复印件。
5(二)进口医疗器械验收,核对以下内容:1.核对进口医疗器械包装、标签、说明书,是否用使用中文;2.标明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是否与产品注册证书规定一致;3.说明书的适用范围是否符合注册证中规定的适用范围;4.产品商品名的标注是否符合《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包装标示管理规定》;5.标签和包装标示是否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的规定。
五、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
六、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注册证号或产品备案编号;包装箱内没有合格证的医疗器械一律不得收货。
七、对与验收内容不相符的,验收员有权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对质量有疑问的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报告质管负责人处理,质管负责人进行确认,必要的时候送相关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确认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按照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行处理,为外在质量不合格的由质管人员通知采购人员与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事宜。
八、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销售。
九、入库时注意有效期,一般情况下有效期不足六个月的不得入库。
十、验收完毕,做好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
入库验收记录必须记载:验收日期、供货单位、验收数量、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批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注册号、质量情况、经办人等。
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
医疗器械供货方资质审核的规定一、首营企业:指首次与本店发生供货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
首营企业按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审核。
首营企业必须提供加该企业原印章的《医疗器6械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照复印件,销售人员须提供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委托授权书,并标明委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还应提供企业质量认证情况的有关证明。
审核证照中生产或经营的范围与供应品种范围是不否相符。
审核是否具备质量保证能力,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二、非首营企业也应收集或更新以上资料,确保各种证、照、协议或委托书在有效期内,建立、健全和更新“合格供货方”资料档案。
三、每年对合格供货方进行评价,选择信誉好,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强,售后服务好的企业继续合作,淘汰有不良行为的企业。
医疗器械仓储保管、养护的管理一、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的温湿度管理工作,坚持每日两次(上午8:00,下午4:00按时观察库内温、湿度的变化,认真填写“温湿度记录7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疗器械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保证医疗器械贮存质量。
温度控制范围:常温库为0—30?,阴凉库为温度0—20?,湿度控制在40-80%之间。
二、养护人员应对在库医疗器械每季度至少养护检查一次,店堂陈列的医疗器械每月进行检查养护,并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应挂黄牌停止销售并及时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交质管负责人处理。
三、养护员对近效期商品挂牌标示、按月填报医疗器械近效期催销报表,督促销售人员及时催销,以防过期失效。
四、做好货架的清洁卫生,做好避光、防火、防尘、防潮、防晒、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等工作。
五、在库医疗器械均应实行色标管理。
其统一标准是:待验区、退货区为黄色;合格品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
医疗器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规定一、销售管理制度1、医疗器械的销售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8《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
2、销售人员须经培训合格上岗。
3、销售产品应开具合法票据,做到票、帐、货相符,并按规定建立销售记录。
其内容应有:销售日期销售数量、产品名称、生产单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产品注册证号等。
4、凡经质管负责人检查确认或按上级药监部门通知的不合格医疗器械,一律不得销售,并按不合格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和程序执行。
5、销售产品时应正确介绍产品,不得虚假夸大和误导消费者。
6、定期不定期征求或函询顾客意见,认真协助质管负责人处理顾客投诉和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跟踪回访。
7、医疗器械销售必须遵循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
出现下列情况不得售出,报有关部门处理:.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已超出有效期。
二、售后服务制度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经营思想,将售后服务工作,提高到与产品质量要求同步。
2、与供货方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时,同时约定由供货方对医疗器械的保修、维修条款。
3、对顾客来信、来电、来访提出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认真做好接待处理工作,做到态度热情虚心,处理及时公正。
不管顾客提出的意见9正确与否,都应虚心听取,沟通和加强与顾客之间的联系,并做好相关记录。
4、对顾客在商品质量方面的反馈意见,应及时分析研究处理,认真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同时将处理意见上报质量管理负责人。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一、不合格医疗器械是指质量不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要求,包括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不合格的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