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诊断 T-SPOT 实验

合集下载

T-spot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临床应用

T-spot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临床应用
在 5岁儿童、近期暴露于结核杆菌者、免疫功能低 下者和需要二次检测者中使用的证据不足。
对标本要求高:室温保存和运输血液样本(1825℃),不能冷冻或冷藏;血液样本从采集到检测 不超过8小时。
结果需结合临床和其它检测进行判断,阴性结果不 能排除暴露或感染结核杆菌的可能性。
不能确定病变部位。
国外文献报道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活动性肺结核 的敏感性可达到 78% ~100%, 特异性可达到80% ~100%。
国内学者研究应用ELISPOT方法检测活动性肺结核 的敏感性为83%~98.8%,特异性65%~100%,阴性 预测值81.8~91.6%,阳性预测值45.3~67.9%。
试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抗原组(ESAT-6和CFP-10)、阳性 对照组(植物血凝素PHA)。
通常正常结果,空白对照孔没有或有很少的斑点而PHA对照 孔斑点数超过20个。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超过10个时结果被认为是“不确定”。
当PHA对照孔斑点数少于20个时,检测结果被认为是“不确 定”。
反应性”时,该实验结果被认为是“并不确定”,应当复查。
“有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T细胞 “无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可能不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
T细胞
既往结核病史或影像学提示陈旧性肺结核、有结核 密切接触史或高潜伏性结核感染率可使其诊断活动 性结核病的特异性降低。
只与外周血中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产生的效应T细 胞有关,与感染部位无关。
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不受卡介苗接种及环境分 枝杆菌影响,不受机体免疫状态影响。
应用广泛:在活动性肺结核、肺外结核、结核 性浆膜炎、潜伏性结核感染及免疫抑制的结核 患者均能检测。

骨科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SPOT)课件

骨科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SPOT)课件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骨科结核感染可 分为脊柱结核、关节结核和骨结 核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 可能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 状。
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进行诊断,其中T细胞斑点检测( SPOT)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骨科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
采用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确认。
05 SPOT检测的案例分享
案例一
患者情况
一位中年男性,因髋关节疼痛就诊,疑似髋 关节结核感染。
诊断结果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SPOT检测结果,最终 诊断为髋关节结核感染。
SPOT检测
对患者进行T细胞斑点试验(SPOT),检测 结果显示阳性,提示存在结核感染。
治疗方案
患者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并进行髋关节手 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
案例二
患者情况
一位青年女性,已确诊为脊柱结核感 染。

02
SPOT检测
对患者进行T细胞斑点试验(SPOT), 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提示结核感染活 动期。
01
治疗方案
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复 查。
05
03
病情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后, 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再次进行SPOT检 测。
04
检测结果
结合其他技术
扩大应用范围
探索将SPOT检测与其他诊断技术相结合, 提高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研究SPOT检测在骨科其他疾病诊断中的应 用价值,拓展其应用领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监测疗效
治疗后,SPOT检测可以监测治疗效 果,评估病情恢复情况。
预测复发
通过长期监测SPOT检测结果,可以 预测结核感染的复发风险。

骨科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SPOT)课件

骨科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SPOT)课件
02
报告格式应规范、清晰,易于阅 读和理解。建议使用表格、图表 等形式展示数据和结果。
SPOT检测结果的沟通与交流
医生应向受检者详细解释SPOT 检测结果的含义,并根据结果制
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对于阳性或灰区结果,医生应进 一步询问受检者的结核病史、接 触史、临床表现等信息,以便更 好地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病患者都有症状。
结核病对肺部、骨骼、肾脏等器 官均可造成损害,其中骨科结核
感要发生在脊柱、 髋关节和膝关节等部位,其中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
骨科结核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 上升趋势,主要与人口老龄化、 免疫系统疾病增多等因素有关。
骨科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包括地域差异、人群分布和传 播途径等。
实验环境
确保实验室环境清洁、无 菌,符合进行细胞培养和 检测的要求。
样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样本
根据实验需求,采集患者的血液或淋巴结样本。
样本处理
将采集的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血清或淋巴结组织。对血清或组织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杂质、过滤等。
SPOT检测实验步骤
细胞培养
将处理后的样本加入细胞培养板或瓶中,进行细胞培养。
T细胞斑点检测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T细胞斑点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够早期检测结核感染,尤其对 于潜伏感染者;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合大规模筛查。
局限性
T细胞斑点检测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感染与潜伏感染,对于已经接受抗结核治疗 的患者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此外,该方法对于免疫抑制人群的准确性有待提高。
SPOT检测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提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针对不同病种和人群,进一步 提高SPO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
性,减少误诊和漏诊。

结核感染T细胞(T-SPOT.TB)

结核感染T细胞(T-SPOT.TB)

结核感染T细胞(T-SPOT.TB)一、名称结核感染T细胞(T-SPOT.TB)二、项目简介、临床意义及收费标准T-SPOT.TB是一种记数单个结核特异的效应T细胞的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方法,其灵敏高于ELISA方法。

该检测通过检测受结核分枝杆菌抗原刺激而活化的效应T细胞来诊断结核感染。

该检测适用于所有具有结核潜伏感染风险或怀疑是结核病的人群,无论年龄、性别、种族、治疗还是免疫状况,其诊断结核感染的敏感性为90%-95%,特异性为93%-100%。

对临床诊断或排除结核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收费标准:740元/人份,收费依据:混合淋巴细胞培养(W0309050020)(250元)×2次;干扰素测定(W0309060008)(120元)×2种抗原。

三、标本采取1.静脉血:肝素锂(绿头管)抗凝管采集静脉血4ml,立即颠倒数次,充分混匀,以免血液凝固。

采血后向试管中注入血液时请缓慢进行,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细胞破坏影响检测结果。

2.脑脊液:无菌小瓶留取4ml以上,每毫升加125IU肝素(0.02ml)抗凝并立即混匀。

3.浆膜腔积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无菌密闭容器留取50ml以上,每100毫升加2500IU(0.4ml)抗凝并立即混匀。

4.关节液:无菌小瓶留取4ml以上,每毫升加125IU肝素(0.02ml)抗凝并立即混匀。

四、检测时间、报告时间检测时间:每周二(节假日除外)进行检测,标本必须在上午9点前送达实验室。

报告时间:周三出报告。

五、注意事项1.标本采集后4小时内必须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标本采集后如果超过4小时未送检将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2.检测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关节液,须同时送检静脉血。

3.冬季运送标本时注意保温,避免冷冻。

六、联系科室和电话检验科微生物室(TeL:84205491)。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引言: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早期和准确的结核病诊断对于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提供有效的治疗举措至关重要。

近年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逐渐成为结核病的主要诊断工具之一,本文将探讨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

一、T-SPOT.TB的原理与技术:T-SPOT.TB是一种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技术。

该方法基于测量体外T细胞的干预和测量干预期间T细胞产生的干预细胞因子的原理,通过寻找和计数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T细胞的干预斑点来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二、T-SPOT.TB的优势:与传统的结核诊断方法相比,T-SPOT.TB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1. 高度特异性:T-SPOT.TB能有效区分结核病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降低了假阳性率,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2. 高敏感性:T-SPOT.TB能更早地检测出结核感染,尤其是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3. 快速结果:T-SPOT.TB的检测结果通常在24小时内可得,对于紧急情况和迅速诊断起到了关键作用。

4. 无交叉反应:T-SPOT.TB不受BCG疫苗和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因素的影响,避免了传统诊断方法的交叉反应。

三、T-SPOT.TB在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1. 早期诊断:由于T-SPOT.TB的高敏感性,它能够早期检测出结核感染,避免了疾病的进一步传播,为尽早治疗提供了依据。

2. 预测疾病进展:通过监测T细胞反应的变化,T-SPOT.TB可以评估结核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以便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

3. 监测治疗效果:T-SPOT.TB可以用于评估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

4. 作为筛查工具:T-SPOT.TB可以作为结核病的筛查工具,在高感染风险群体中进行广泛的应用,以便早期发现结核感染,减少疾病传播。

QB—SPOT结核实验

QB—SPOT结核实验

QB—SPOT结核实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是一种运用IGRA技术,检测被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的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 10)分别刺激后释放γ-干扰素的效应T淋巴细胞,以辅助诊断结核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TBspot试验通常指T-SPOT试验,即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又称为结核菌感染干扰素释放试验,是利用结核特异性抗原,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检测受试者体内是否存在结核效应的T淋巴细胞,从而判断被检查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

该检查的原理是结核杆菌感染之后,T淋巴细胞会形成免疫记忆。

通常在体外分离到T淋巴细胞之后,培养增殖T细胞的同时,用相应的特异性抗原,进行刺激,激活T细胞记忆,有记忆的细胞则会分泌大量的干扰素。

结核T-SPOT检查即为结核菌T细胞斑点检测,是临床用于诊断结核病的新型检查方法。

通过检测干扰素的量,判断该细胞是否存在结核感染形成的记忆,进而通过进一步的反应判断是否存在结核菌感染。

但它的结果不能作为单独或决定性诊断活动性结核的证据,阳性结果仅提示患者体内存在结核杆菌特异性的效应T细胞。

但是否为活动性结核,则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现在已经有多项研究的结果显示,T-SPOT试验只能判断是否感染过结核,但无法鉴别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性结核,因此对于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有限。

T-SPOT操作指南

T-SPOT操作指南
Page 9 PP-TB-UK-V8 020306
细胞计数及稀释
在1.5ml 离心管中加入10l 已 制备样品细胞悬液和40l 的 0.4% 台酚兰(trypan blue),制备1:5细胞稀释 液. 取10l 台酚兰/细胞混合悬液 加入血细胞计数板并进行活 细胞计数(可使用自动血细 胞计数仪自动计数).
Neubauer Haemocytometer Fast-Read Disposable Counting Slide
Page 11
PP-TB-UK-V8 020306
细胞计数与稀释
简化方程:
需要的细胞悬液量(ml) = 每个培养孔需要加入细胞数量 /(100,000s) x 需要使用的细胞稀释液量 (ml) 计数的每ml细胞数量 (106 / ml)
PP-TB-UK-V8 020306
斑点形成及计数
每孔加入底物工作液50l , 室温反应7 分钟.
Page 18
PP-TB-UK-V8 020306
斑点形成及计数
以蒸馏水冲洗终止反应, 在 37°C 2-3小时或室温过夜干 燥培养板.
Page 19
PP-TB-UK-V8 020306
斑点形成及计数
BD Vacutainer CPT细胞制备管
– 根据BD推荐方法在CPT真空采血管 内采集4ml 或8ml外周血. – 18°C离心
4ml - 1800xg 离心30 分钟 8ml - 1600xg 离心28 分钟
抗凝外周全血 分离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密度梯度分离液
Page 3
PP-TB-UK-V8 020306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实验 操作指南
Page 1
PP-TB-UK-V8 020306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三.在肺外结核患者诊断中的,敏感性优于结核菌素试验。
四.对小于4岁儿童,与结核菌素实验比较敏感性无优势,美国CDC更推荐结核菌素实
验。
T-SPOT-TB—应用
在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意义
1.
敏感性优于ADA、TB-DNA,约在62-75%,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
在结核病治疗中的评价意义
得(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
IGRAs用于检测结核感染。IGRAs通过检
测代表结核分支杆菌的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
反应后释放IFN-γ的量来判断是否存在结
核杆菌感染。
T-SPOT-TB—定义
以结核特异的混合抗原A和
混合抗原B(分别为ESAT6和CFP-10的部分多肽片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谢谢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
的阐述您的观点。
汇报人姓名
1.
其数值高低与严重程度无关。
2.
效应T细胞随结核杆菌的清除而消失,其阴性及阳性结果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手段之一 。
T-SPOT-TB—应用
01
敏感性优于结核菌素试验,且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
02
较少受到其他分支杆菌感染影响。
03

其阴性预测值高于阳性预测值,排除诊断意义更高。
在潜伏性结核杆菌 感 染者 的 筛选 中
染二科
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SPOT -TB)
击 / 此 / 处 / 添 / 加 / 副 / 标 / 题
演讲人姓名
由来----γ
干扰素释放
试验
(IGRAs)
在2001年前,美国仅批准结核菌素皮肤试
验(TST)用于结核分支杆菌的检测。在

结核tspot检测流程

结核tspot检测流程

结核tspot检测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结核 T-SPOT 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结核感染的免疫学方法。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

1520文档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
一.临床意义:
结核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困难。

本项目检测通过将分离标本中的单个核细胞加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A、B分别进行细胞培养后,分别检测分泌γ干扰素的特异性淋巴细胞的数量诊断结核感染。

本检测诊断结核感染的敏感性为90%-95%,特异性为93%-100%。

对临床诊断或排除结核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标本类型、采集及运送要求:
1.采集要求:标本采集后4小时内必须送到实验室,标本采集后如果超过4小时未送检将严重影响检测结果。

2.静脉血:肝素钠(绿头管)抗凝管采集静脉血4ml,立即颠倒数次,充分混匀,以免血液凝固。

采血后向试管中注入血液时请缓慢进行,避免用力过猛造成细胞破坏影响检测结果。

三.标本采集时间、结果发放时间及检测频率
1.标本采集时间:每周一上午12点之前采血;并于4小时之内送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必要时可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联系)
2.结果发放时间:周二下午4点半检验报告发出。

3.检测频率:暂定每周检测一次。

. 1。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结核病发病机制
起始期
细胞外增殖期和传输期
共生期
T细胞反应期
10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第10页
结核病发病机制
11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第11页
结核病发病机制
12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第12页
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
13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第13页
结核病—诊疗
试验室检验
影像检验
病理检验
+
87.5% (42/48)
Kobashi et al. J Infect. [Epub ahead of print].*
90.0% (36/40)
Domínguez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 [Epub ahead of print]
特异性高只针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敏感,与绝大多数环境分枝杆菌和卡介苗(BCG)无交叉反应 美国FDA数据:特异性97.1%(297/306) 国内临床数据:特异性94.1%(478/508)
33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第33页
PPD皮试与T-SPOT试验
临床 指征
14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第14页
结核杆菌试验室检验
02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第15页
结核诊疗--临床应用
几乎全部临床内科科室都需要结核判别诊疗:发烧待查,结核排筛结脑判别诊疗胸腹水患者待查儿童结核
16
结核病诊断TSPOT实验
第16页
结核杆菌
结核病试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验
免疫学检验
84.2% (32/38)

结核病-tspot

结核病-tspot

儿童结核诊断
科室应用
•移植,HIV感染者并发结核
IBD,克罗恩 病与结核分辨
临床开展的代表性医院:上海公共卫生中心等
——在移植手术前排筛结核,以避免术后病患免 疫力下降后引发暴露性结核,引起医患纠纷。
——HIV病人容易并发结核病。上海华山医院在 2008年中华感染病杂志就已发表过“酶联免疫斑 点法在诊断艾滋病合并结核病”
患免疫力下降,引发结核,形成医疗事故
WHO关于血清学检测声明
2011年7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声明,要 求禁止将血清学检测方法(抗原,抗体,蛋白芯片等)用 于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诊断。
WHO warns against the use of inaccurate commercial serological tests for pulmonary and extra-pulmonary TB.
TB Gold In-Tube test)和T-SPOT 试验(the TSPOT.TB test)
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s)被商化, 用于结核感染的检测
γ干扰素 检测阴性
γ干扰素 检测阳性
TB抗原多肽
T细胞
活化T细胞
γ 干扰素
方法学比较——TST Vs T-
SP杆菌
潜伏感染
5%
5%
再次激活
有临床症状 具有传染性
- 结核杆菌可以通过 涂片、培养检测出
- 胸部的 X-光或 CT 扫描显示异常
- 肺外结核难以诊断 (特别是儿童)
活动性结核
原有的结核检测手段
一、实验室常规检测技术
1. 细菌学诊断 ─ 涂片、培养 2. 免疫学诊断 ─ 抗原、抗体胶体金 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PCR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SPOT-TB—应用
在活动性结核病中的诊断意义 1.敏感性86-94%,特异性89-99% 2.在肝移植术后、艾滋病、血液肿瘤等免疫抑制患
者中, T-SPOT-TB阳性率略低于免疫正常组,但仍具有 较高的敏感性,且优于结核菌素试验。
3.在肺外结核患者诊断中的,敏感性优于结核菌素 试验。
4.对小于4岁儿童,与结核菌素实验比较敏感性无优 势,美国CDC更推荐结核菌素实验。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 (T-SPOT-IGRAs)
在2001年前,美国仅批准结核菌素 皮肤试验(TST)用于结核分支杆 菌的检测。在认识到IFN-γ在调节 对结核分支杆菌的细胞介导的免疫 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从而使得 (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s) IGRAs用于检测结核感染。IGRAs通 过检测代表结核分支杆菌的抗原刺 激T淋巴细胞反应后释放IFN-γ的量 来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杆菌感染。
T-SPOT-TB—示意
T-SPOT-TB—解释
非黄金标准 定性检测而不是定量检测 敏感性95.3%-98.8% 特异性94.1%-100% 萨斯分枝杆菌( My cobacter ium kans asii ) 、海
分枝杆菌(My cobacter ium mar inum ) 、斯氏分枝 杆菌( My cobacter ium sz ul gai ) 等少数分枝杆 菌中也存在完整RD1区,编码ESAT������ 6 和CFP������ 10, 可造成检测结果成假阳性。
T-SPOT-TB—应用
在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意义 1.敏感性优于ADA、TB-DNA,约在62-75%,特异性无
统计学差异。 • 在结核病治疗中的评价意义

结核T-SPOT

结核T-SPOT

结核T-SPOT传统手段:结核菌素皮试:低敏感性: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其敏感性大大降低。

低特异性:与卡介苗接种和其他环境分枝杆菌有交叉,易造成“假阳性”结果。

细菌学检查:常规培养:2月;快速培养:1周。

阳性率取决于采集标本中细菌数量,不利于早期诊断。

病理学检查:阳性率低,对取材标本有较高要求,有创伤,对肉芽肿性病变需进一步鉴别。

结核感染的免疫应答反应以细胞免疫为主,感染者体内存在特异的效应T淋巴细胞,效应T 淋巴细胞再次受到结核抗原刺激时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FN-γ),因此,检测效应T淋巴细胞可用于结核病或结核潜伏感染者的诊断。

由于效应T细胞存活时间很短,而且具有特异性,因此可以作为机体是否正处于被感染的指标,无论是否有临床症状。

T-SPOT.TB 高特异性ESAT-6(早期靶原6)&CFP10(培养滤液蛋白10)均来自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RD1区域。

仅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人型,牛型,非洲型)存在RD1区基因。

卡介苗和大多数环境分枝杆菌缺失RD1区基因。

T-SPOT.TB 不会受卡介苗接种影响。

通常阴性对照没有或仅有很少斑点。

根据抗原A或/和抗原B孔的反应判断结果;阴性对照孔斑点数为0-5,阳性样本应为:(抗原A或抗原B斑点数)-(阴性对照孔斑点数)≥6.当阴性对照孔斑点数≥6 spot,阳性样本应为(抗原A或抗原B斑点数)≥2×(阴性对照孔斑点数)如果阳性对照孔结果良好,但抗原A或抗原B均达不到阳性样本判断标准,则结果为阴性。

阳性结果说明患者体内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的效应T淋巴细胞。

阴性结果提示患者可能不含针对结核杆菌的效应T淋巴细胞。

T-SPOT.TB 检测单个反应细胞可以检测样品中每一个反应的T细胞即使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只要单个的T淋巴细胞有反应,也同样可以被检出。

T-SPOT.TB 检测所有类型的T细胞亚型CD4和CD8T细胞均被检测即使HIV患者中CD4T细胞被清除,只要CD8细胞有针对抗原的反应,也同样被检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obashi et al. J Infect.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Domí nguez et al.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Goletti et al. PLoS ONE. 2008. 3; 10: e3417.* Bosshard et al. Respir Med.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Higuchi Med Microbiol Immunol. 2008. [Epub ahead of print]*
25
PPD--结核菌素试验
2)判断标准: 阴性≤4mm 弱阳性5-9mm 阳性10-19mm, 强阳性≥20mm 或局部出现水泡与坏死
26
PPD--结核菌素试验 A、变态反应尚未建立; B、免疫抑制如应用皮质 激素或营养不良等
3)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 阴性:无结核菌感染;不能排除结核感染。 阳性:曾有结核感染,并不一定现在患病。 强阳性:活动性结核病可能
TOTAL
92.0% (1139/1238)
32
结核杆菌
T-SPOT.TB
All Studies of Specificity in Subjects in Low Endemicity Settings n "Specificity" (100-A)% n
TST
"Specificity" (100-A)%
用于耐多药结核疗效判定
22
抗酸杆菌培养优缺点
敏感性较直接涂片法高,理论上10-100条菌/毫升可检出阳性; 特异性较直接涂片法高,可以从菌落生长速度、色素产生初步判断非 结核分枝杆菌; 分离出具有活力的纯培养物,为进一步药敏试验提供基础。
需时长,根据接种量的大小,一般2-8周才能得到肉眼可见菌落。 结果受标本保存运送时间、培养基成分和质量、前处理方法等影响, 操作较直接涂片法复杂,需经严格培训 。 需培养基凝固灭菌器、离心机、涡旋振荡器、恒温培养箱等设备。
11
结核病发病机制
在低氧、低pH 、抑制性脂肪酸和宿主免疫机制共同作用下抑制细菌的增殖。
结核分枝杆菌未被完全清除,细菌和宿主处于共生状态,结核杆菌主要存 在于坏死组织中央。特点:可激发和维持 T 细胞的免疫记忆,在一定条件
共生期
下再次发病
增殖 传播期
长期休眠的结核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再次增殖,突破宿主免疫屏障,引起结核病 特点:结核播散
肉汤
改良Middlebrook 7H9肉汤
传感器
对氧气高度敏感的钌复合物
F F F F FO2 F F F FO2 F
无或微弱荧光
强荧光
21
结核杆菌培养 结核菌培养临床价值—确诊结核
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痰涂片阴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 +1份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 传统的结核感染检测只有 TST(PPD)
终身处于感染状态
潜伏感染
活动性结核
13
结核病—诊断
实验室检查
影像检查
+
临床 指征
病理检查
14
02
结核杆菌实验室检查
结核诊断--临床应用
• 几乎所有的临床内科科室 都需要结核的鉴别诊断:


发热待查,结核排筛
结脑的鉴别诊断


胸腹水患者待查
儿童结核
16
27
PPD--结核菌素试验
PPD试验临床价值
PPD所含抗原为致病性分枝杆菌、环境分枝杆菌及卡介苗 菌株所共有,其结果受到卡介苗接种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的 影响,特异性较差。 当出现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出现假阴性结果,敏感性低。
免疫力正常的阴性有一定意义。强阳性有一定意义。有结 核变态反应、淋巴结核强阳性多。
由结核分枝杆菌特有的RD1基因编码,可刺激活化的效应T淋巴细胞产生γ 干扰素。
RD1基因在BCG以及大部分环境分枝杆菌中缺失。
29
T-SPOT试验
γ干扰素 检测阴性
γ干扰素 检测阳性
TB抗原多肽
T细胞
活化T细胞
γ 干扰素
30
T-SPOT
步 骤
31
T-SPOT灵敏度
Reference
Jafari et al 2006 AJRCCM 174;9:1048-53 Ferrara et al Lancet 2006 376;1328-34* Lee et al Eur Respir J 2006 28;24-30* Goletti et a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6 12;6:544-50* Meier et al EJCMID 2005 24;529-536 Kang et al Chest. 2007 Sep;132(3):959-65* Janssens et al ERJ 2007 30(4):722-8
Vincenti et al Clin Exp Immunol. 2007 Oct;150(1):91-8* Wang et al Emerging Infect Dis 2007 13;4:553-8 Losi et al Eur Respir J. 2007 Dec;30(6):1173-9 Kim et al Arch Intern Med 167;20:2255-2259 Connell et al PLoS ONE 2008. 3; 7:e2624* Kobashi et al. Scand J Infect Dis 2008. 40; 8: 629-34*
并伴肉芽肿
3.抗酸染色阳性
7
结核病
•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
8
结核病—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消瘦、 盗汗、低热、乏力 2.呼吸系统症状:咳 嗽、约1/3咯血 3结核变态反应表现
因肺结核好发于 肺上叶尖后段及 下叶背段,故锁 骨上下、肩胛间 区叩诊音浊
9
结核病发病机制
起始期 T细胞反应期 共生期
经济、简便,可以用于流行病学大规模的筛查和普查,但 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28
T-SPOT实验
细胞免疫学检查
T-SPOT试验原理
结核感染者体内存在特异的效应T淋巴细胞,效应T淋巴细胞再次受到
结核抗原刺激时会分泌多种细胞因子(IFN-γ)。
因此,检测效应T淋巴细胞可用于结核病或结核潜伏感染者的诊断。 既用抗体捕获培养中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并以酶联斑点显色方式 将其表现出来。 刺激抗原:ESAT-6蛋白(早期分泌抗原靶6) 、CFP-10蛋白(培养滤液蛋白)
细胞外增殖期和传播期
10
结核病发病机制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杀灭, 不留任何痕迹和感染证据。 特点:不存在结核杆菌复制,不存在免疫周围细胞的免疫应答
起始期
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复制,形成感染灶,由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
反应期
疫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进一步清除细菌。
特点:激活体内免疫反应(CMI和DTH),宿主获得抗结核抵抗力
结核杆菌
细菌学检查 分枝杆菌分离培养 分支杆菌药敏试验
分枝杆菌菌种鉴定
结核病
实验室检查
体液免疫学诊断
免疫学检查 细胞免疫学诊断 DNA测序 DNA探针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CR)
17
分子生物学检查
结核分枝杆菌-实验室检查
细菌学检查 涂片镜检
适用于多种标本;操作简便,价格低廉。 2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 1份痰标本直接涂片抗酸杆菌镜检阳性+肺部影像学检查符合活动性肺结核表现。 肺结核治疗评估的主要依据之一 18
•灵敏度
Clarke et al Clin Exp Immunol 2007 150(2):238-44. Detjen et al CID 2007 1;45(3):322-8*
Ozekinci et al J Int Med Res 2007;35:696-703 Soysal et al IJTLD 2008 12(1):50-56*
Sensitivity
100.0% (12/12) 83.3% (20/24)
96.6% (84/87) 91.3% (21/23)
95.9% (70/73) 92.2% (59/64) 98.3% (57/58) 90.0% (27/30) 92.9% (26/28) 92.9% (26/28) 80.8% (80/99) 85.7% (36/42) 84.6% (11/13) 87.2% (34/39) 100.0% (10/10) 100.0% (22/22) 100.0% (9/9) 87.5% (42/48) 90.0% (36/40) 84.2% (32/38) 89.9% (62/69) 98.4% (62/63) 95.9% (47/49)
01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汇 报 人: 培训专业:呼吸内科
02
指导老师: 2016.12.14
目录
01. 分枝杆菌概述
02.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 03. 小结
2
01
分枝杆菌概述
3
分枝杆菌属分类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
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
察、变色液体培养基等BACTEC MGIT960系统
BACTEC460系统、、Bact/ALERT 3D、ESPⅡ等。
20
结核杆菌培养
阴性培养
O2 O2 CO2 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