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教案设计
2024年《国宝大熊猫》 教学教案设计
《国宝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良好品质。
3.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大熊猫的基本特征2.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大熊猫的保护现状4.爱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如何关爱大熊猫。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大熊猫的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熊猫的了解。
2.大熊猫的基本特征(1)讲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圆滚滚的体型等。
(2)讲解大熊猫的分布区域,如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3)讲解大熊猫的食性,如主要以竹子为食等。
3.大熊猫的生活习性(1)讲解大熊猫的繁殖特点,如每年繁殖一次,产仔1-2只等。
(2)讲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如喜欢生活在海拔1000-3000米的山区等。
(3)讲解大熊猫的行为习惯,如善于爬树、游泳等。
4.大熊猫的保护现状(1)讲解大熊猫的濒危等级,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
(2)讲解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等。
(3)讲解我国政府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5.爱护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
(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建议。
6.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让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关爱大熊猫,保护生态环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培养他们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程度。
《大熊猫》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大熊猫》教案设计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可以是书籍、图片、视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究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大大的眼睛等。
3.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教师播放大熊猫的生活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饮食、睡觉、玩耍等生活习性。
4. 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为什么需要保护,讨论大熊猫保护的意义,如:珍稀动物、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等。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四、作业布置1. 画一幅大熊猫的画。
2. 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小短文。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熊猫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大熊猫资料,分享自己的收获。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保护现状,了解国内外大熊猫保护的措施和成果。
3.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为大熊猫保护献计献策的建议。
七、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保护意义以及保护现状。
强调大熊猫作为我国国宝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分享课堂上的收获。
《大熊猫》教案(通用
《大熊猫》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动物多样性第二节,详细内容为大熊猫的分类、生态习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其保护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大熊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了解大熊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分类地位、生活习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形态特征、保护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熊猫图片、PPT、视频资料。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熊猫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大熊猫的名字,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 知识讲解:(1)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
(2)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
(3)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4)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4. 实践情景引入:观看大熊猫生活视频,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5. 例题讲解:讲解与大熊猫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大熊猫的生态习性。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2.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3.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4. 大熊猫的保护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大熊猫知多少?(1) 请简述大熊猫的分类地位。
(2) 请描述大熊猫的形态特征。
(3) 请列举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4) 请谈谈大熊猫的保护意义。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我国其他珍稀动物,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参与保护大熊猫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
《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Teaching plan of "national treasure - Giant Panda"《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2、篇章2:国宝大熊猫教案3、篇章3: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篇章1:《国宝——大熊猫》创意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3、关注大熊猫中的特殊群体,给这些熊猫更多关怀。
二、教学重点: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课前学习:1、收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舒畅地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教我如何不想它》字词学习导入:今天,老师想带领同学们去认识一个动物,但凡见过这个动物,你就会对它一见钟情,时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教我如何不想它”。
它出生在人烟稀少、海拔三千的秦岭(nán lù),拒做“酒肉和尚”。
它隐逸在云雾缭绕、烟波(浩瀚、浩繁)的山林间,成了“竹林隐士”。
它喜爱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的(栖息、居住)场所。
它喜爱独来独往,养成它是计划生育的标兵,一般每胎(fen miǎn)一仔。
它是世上最负盛名的(bīn weī)物种。
它是一颗(cuǐ càn )的东方明珠。
啊!教我如何不想它!“它”是谁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叶永烈先生,与大熊猫来一次秋天里的约会。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国宝——大熊猫》。
二、鉴宝问题情境:作者叶永烈把大熊猫称为“国宝”,他有什么依据吗?就请我们同学做一次民间鉴宝人,走进《鉴宝》系列节目之“魅力熊猫”,来共辨真伪,判断价值。
《大熊猫》的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体型。
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探讨大熊猫的食性,了解它们以竹子为主食的原因。
分析大熊猫的栖息地选择和活动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态意义和保护措施的实施。
四、教学方法1. 观察与比较: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比较其与其他动物的差异。
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进行观察记录。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基本特征介绍:讲解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
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3. 生活习性探讨:分析大熊猫的食性选择和栖息地选择,解释其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对其生存的影响。
4. 保护现状讨论: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和面临的威胁,如栖息地破坏、气候变化等。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保护大熊猫的措施和方法。
5. 总结与反思:总结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强调其保护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大熊猫保护方面的责任和行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和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探讨了其保护现状和保护措施。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案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大熊猫》,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运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互动式教学法:分组讨论、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文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熊猫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生字词造句。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2)布置生字词抄写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生字词掌握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检查,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课后提问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大熊猫》的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基本知识。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保护现状等基本知识。
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描述。
难点:培养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意识,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准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准备教学PPT,包括大熊猫的基本知识、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内容。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熊猫的可爱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大熊猫有什么了解?为什么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2. 新课导入:利用PPT介绍大熊猫的基本知识,包括名称、分类、分布等。
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洋洋的生活方式等。
3. 观察与分析: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4. 保护现状:通过PPT介绍大熊猫目前的保护现状,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面临的威胁和保护措施。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大熊猫?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建议。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和保护现状。
强调保护大熊猫和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基本知识和保护现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要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2
《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学会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难点:如何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准备大熊猫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
准备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的指导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外貌特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基本特征:介绍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如体型、颜色、爪子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基本特征。
3. 生活习性: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食竹、懒散的生活方式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4. 保护现状: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如栖息地破坏、数量减少等。
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保护问题,激发学生的保护意识。
5. 总结与拓展:对大熊猫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大熊猫,提出自己的建议。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关于大熊猫的画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小短文,巩固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观察与描述能力:评估学生在观察大熊猫图片和视频时的细致程度,以及他们能否准确地描述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3. 保护意识:通过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现状的理解和提出的保护建议,评估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学生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是否有了充分的了解?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观察和描述能力,有效地表达大熊猫的特点?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现状的关注是否有所提高,是否能够提出合理的保护建议?八、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可以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学生参观大熊猫保护中心,亲身感受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和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_教案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4篇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特点;是我国特有的、最可爱的珍奇动物。
2.产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3.认字15个,写字8个。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学会评价别人;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15个字,会写8个字;了解大熊猫,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具准备:大熊猫录相、大熊猫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种动物,它“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戴副黑边镜子,爱吃嫩绿竹子。
”猜猜它是谁?出示大熊猫照片:点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形式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新授导入:大熊猫是我国众多珍奇动物中的一种,非常可爱,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大熊猫》。
(一)朗读课文1.听录音,指读课文。
2.范读,学生听读并进行评价。
3.学生初步试读课文,提出要求:(1)画出不认识的字,(2)在认字表、写字表中找出来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能说出优点缺点和不足。
并在初读课文时就能根据老师提出的具体要求有的放矢的投入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1.同桌互读、互评;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声音宏亮。
师:有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谁想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小老师教生字。
3.交流识字好方法:用拼音识字、利用查字表识字、编顺口溜识字、利用熟字学习生字等。
4.小组验读,互相检验正误。
5.小组朗读竞赛。
提出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6.朗读汇报:咱们比一比谁是“朗读冠军”,指名朗读,学生听后进行评价,选出优胜者。
点评:小组学习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实效性,这样由两个人的合作逐步到四个人的合作,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每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合作要求,使合作环节紧凑而有效。
同时也会逐步训练孩子们的合作能力。
(三)理解课文1.关于大熊猫你都知道什么?可以介绍课文中的,还可以把你从网上、书上、电视上收集的小知识介绍给大家。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语文《大熊猫》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5个生字,写好8个生字,学习笔画“竖弯”。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熊猫的珍奇、可爱,从而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3、收集熊猫的图片资料,能根据课文内容为大熊猫涂色。
教学重难点:15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具准备:课件、熊猫头饰教学过程:一、课件为媒,诱发兴趣。
1、欣赏课件《动物掠影》。
教师边配合熊猫的特写镜头,边引用课文的有关语句作为解说。
(运用视听的效果,感受各种珍奇动物的可爱:猴子的顽皮,狗熊的笨重,狮子的威武,猎豹的凶猛,熊猫的`憨态可掬。
)2、用简短的几句话说说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喜欢它的什么。
(交流观后感,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已的真情实感,借以导入新课。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交流并展示材料、图片。
)二、以读为主,紧咬重点。
1、读一读,划一划,小组探究识字。
你能自己读课文吗?(学生明确目标导向,自由读课文,拿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这些生字你准备用哪些方法记住它?(回忆识字方法,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认真听读、看生字表、看查字表、问同学老师、大胆猜一猜等方法)你能当小老师教教这些生字吗?(以能者为师,换个方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效果。
)2、读一读,画一画,变画面为语言。
在认读生字,扫除字词障碍后,先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再画出大熊猫的形体。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改成“画面”)引导学生根据所画的熊猫,按一定的顺序说说它的样子。
(再通过“画面”体味语言从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谁愿意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激发学生表现欲,引导学会自评、互评。
)3、读一读,演一演,摹动作促体验引读—比较。
大熊猫真可爱,它小的时候与长大以后可不大一样,请你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就知道了。
细读—感悟。
学生反复细读,悟出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长大以后就变得懒洋洋了。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
《国宝——大熊猫》教学设计(精选6篇)《国宝——大熊猫》篇1一、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介绍国宝--大熊猫的说明文,作者从大熊猫温驯的性格、名字的来历、生活习性、繁殖能力等方面对大熊猫进行介绍。
运用了引资料、列数据等说明方法。
用生动、准确、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我们的国宝。
学习本课的目的1.引导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2.锻炼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信息资料的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教学中宜采用参观引趣法、板书引趣法、电教引趣法、导读启发式、讨论式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可视条件播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片或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先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并谈谈自己了解的有关大熊猫的知识。
【设计说明】此环节作为导入部分,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并提示学生注重知识积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探索。
学生发言后,教师可总结导入本课:同学们刚才描述了大熊猫的外形特征,也谈了不少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我国著名的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是怎样介绍大熊猫的样子的?他在文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有关大熊猫的知识?(二)学生阅读课文,探讨问题1.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大熊猫外形特征的描写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文中的描写和《辞海》中的相关文字,以及学生自己的发言相比较,让学生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结合"探究•练习"第二和第四自然段的内容,进一步品味文中形象生动的语言。
【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思考题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文中介绍了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4.小组互动,探究说明方法。
为了说明大熊猫的有关知识,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5.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文中介绍了大熊猫"天天"和"宝宝"到德国的情景,"兰兰"在日本的情况,还有"绍绍"在西班牙受到的礼遇。
《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
《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七章动物多样性第二节《哺乳动物的特征与大熊猫》,主要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保护意义及现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和形态结构,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保护大熊猫及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分类地位、形态结构及保护现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大熊猫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大家对大熊猫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新课大熊猫的分类地位:讲解大熊猫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科,是我国特有物种。
大熊猫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结构:通过PPT展示大熊猫的图片,讲解其生态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讲解大熊猫的食物、活动范围、繁殖等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大熊猫为什么喜欢吃竹子?讲解:大熊猫原本是肉食性动物,但由于生态环境变化,逐渐演变为以竹子为主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和形态结构。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及保护意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简述大熊猫的分类地位、生态习性和形态结构特点,以及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2. 答案:大熊猫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科,具有独特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结构。
保护大熊猫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但在讲解大熊猫生活习性时,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和现状,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大熊猫》的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的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饮食习性等。
2.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生态特点等。
3.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大熊猫的保护级别、保护措施、保护机构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和保护机构的运作。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大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大熊猫的保护措施,促进学生思考和合作。
3. 报告法:学生代表进行大熊猫保护现状的报告,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相关阅读材料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小组讨论工具:纸张、笔、便签纸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提问:“你们对大熊猫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大熊猫的基本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如栖息地、生态特点等。
3. 教学展开:分组讨论:让学生观看大熊猫的视频,观察并记录大熊猫的行为和习性。
小组报告: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大熊猫的保护措施,进行报告和讨论。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的参与程度、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学果评价:评估学生对大熊猫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大熊猫教案(通用5篇
大熊猫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大熊猫》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教材《生物学》第二章第五节《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专题。
详细内容包括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以及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以及分布情况,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 使学生认识到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教学重点:大熊猫的生态习性、保护意义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大熊猫图片、视频、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吗?”2. 基本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大熊猫的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等内容。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大熊猫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
4.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关于大熊猫保护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一道关于大熊猫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大熊猫分布生态习性生活习性保护现状2. 大熊猫保护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2. 答案要点:大熊猫的生态价值和保护意义;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的影响;大熊猫保护的具体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大熊猫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后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观察大熊猫的生活状态,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习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特点。
(2)运用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自然资源。
二、教学内容:1. 大熊猫的简介(1)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等基本信息。
(2)讲述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及其分布。
2. 大熊猫的特点(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征。
(2)分析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保护现状。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大熊猫的生态环境及其保护措施。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大熊猫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发学生兴趣。
2.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 调查访问法: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状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简要介绍大熊猫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回答问题: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活化石”?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和保护现状。
(2)分析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 小组讨论:(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熊猫保护的措施。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保护大熊猫的方法。
5. 实践环节:(1)让学生动手制作大熊猫的手工作品,提高动手能力。
(2)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周围人群对大熊猫保护的认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熊猫的保护重要性。
《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
《大熊猫》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大熊猫的简介:名称、外观特征、生活习性等。
大熊猫的保护现状及意义。
1.3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外观特征。
讨论法:分组讨论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第二章:大熊猫的形态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加深对大熊猫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大熊猫的外貌特征:颜色、体型、面部表情等。
大熊猫的内部结构:骨骼、肌肉、器官等。
2.3 教学方法图片分析:对比展示大熊猫与其他动物的形态特征,帮助学生识别。
案例教学:以大熊猫的骨骼结构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内部结构。
第三章: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大熊猫的饮食习性:以竹子为主食,捕食其他动物。
大熊猫的繁殖行为:繁殖周期、抚育后代等。
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栖息地、气候、竞争对手等。
3.3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播放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大熊猫的繁殖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大熊猫的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4.2 教学内容大熊猫的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等。
大熊猫保护的成果及挑战。
4.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介绍大熊猫保护的成功案例,如四川大熊猫保护区。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大熊猫保护面临的挑战及解决办法。
5.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态保护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2 教学内容回顾大熊猫的基本信息、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保护现状。
强调大熊猫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参与生态保护。
5.3 教学方法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
大熊猫教案(通用5篇
大熊猫教案(通用5篇教案名称:大熊猫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8课《可爱的大熊猫》,教材主要内容有:1.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3. 大熊猫的繁衍与保护。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知道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 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究大熊猫的特点;3.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难点:理解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大熊猫图片、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展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激发学习兴趣。
2. 探究大熊猫的形态特征:让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身材、短小的前肢等。
3. 探究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让学生观看大熊猫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如:吃竹子、爬树、睡觉等。
4. 了解大熊猫的保护级别:引导学生了解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解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大熊猫形态特征:黑白相间、圆滚滚、短小的前肢生活习性:吃竹子、爬树、睡觉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大熊猫的画;2. 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小短文;3. 调查其他国家的国宝动物,进行比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学生对大熊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的大熊猫馆,实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1. 大熊猫的形态特征: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了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如黑白相间的毛色、圆滚滚的身材、短小的前肢等。
2.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教材介绍了大熊猫的日常生活,包括它们喜欢吃竹子、爬树、睡觉等活动。
《大熊猫》的教案设计范文
《大熊猫》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及其保护现状。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1.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合作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及其保护现状。
2.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难点:1.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及其保护现状的理解和运用。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大熊猫的相关资料、图片和视频。
2.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大熊猫研究对象。
学生准备:1. 搜集大熊猫的相关资料。
2. 准备和大熊猫相关的话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熊猫,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搜集的大熊猫资料,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及其保护现状。
3. 展示:每组选取一个大熊猫研究对象,展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如体型、颜色、纹路等。
4. 观察与描述:学生观察大熊猫的图片或视频,学会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五、作业设计:1. 绘制一幅大熊猫的图画。
2. 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短文。
3. 制作一个大熊猫的手工作品。
六、教学过程(续):6.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熊猫保护区的志愿者,讨论如何进行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每组设计一项保护大熊猫的计划,如开展保护宣传、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等。
7. 评价与反思: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栖息地及其保护现状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观察和描述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的能力。
3. 学生参与讨论、合作和展示的表现。
九、教学拓展:1. 邀请大熊猫保护区的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大熊猫保护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大熊猫保护区,实地了解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教案设计Teaching plan design of giant panda
《大熊猫》教案设计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内容:
《大熊猫》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
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
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
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学生分析:
1、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他们通
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大熊猫有一定的熟悉度。
2、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对
一些客观的生活情景能进行简单的'表述。
但是,那些仅仅是
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
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在课堂上必须要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
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
3、情感目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
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
看谁能猜出来。
(出示课件)对,就是大熊猫。
我国有许多珍奇动物,最可爱的要数大熊猫了。
2、播放大熊猫生活片断。
(出示课件)
3、教师引言:你们喜欢大熊猫吗?(喜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认识大熊猫。
(板书课题:大熊猫)请齐读课题。
二、引入情景,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让学生欣赏大熊猫的生活写真。
(出示课件)
2、请学生说一说大熊猫的样子。
(出示课件)
按照课件中的顺序,让学生逐一回答。
(总结板书:样子很可爱)
3、指导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指名读,齐读。
4、教师引言:我们刚才通过图片学习了第2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5、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教师引言:大熊猫那么可爱,那它平时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小朋友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大熊猫小时候和长大后的生活习性有什么不同?
(2)指名说说:大熊猫小的时候和长大以后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小时候爬上爬下(板书:小时侯很活泼)
长大抱头睡大觉(板书:长大爱睡觉)
(3)欣赏大熊猫小时侯和睡觉的图片。
(出示课件)
(4)指导朗读
6、寓学于练:(出示课件)
读一读,说一说:
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小鸟在风雨中__来__去,迷了路。
小鱼在水中__来__去做游戏。
小狗在院子里__来__去,找骨头吃。
7、有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1)让学生看大熊猫吃竹子的图片。
(出示课件)
(2)教师引言:你知道大熊猫最爱吃什么吗?(竹叶,竹笋)
教师相机出示课件:爱吃竹叶、竹笋(板书:爱吃竹叶、竹笋)
(3)教师引言:想想,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朗读第4自然段。
指名读第4自然段。
8、指导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教师引言:大熊猫非常可爱,而且,只有我们国家拥有。
它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
它那么珍贵,难怪在动物里成了最吸引人,最受欢迎的动物。
(2)、让学生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表情来读这一段。
三、检查词语(出示课件)
1、先指名读出每个词语。
2、不同形式读每个词语。
四、拓宽视野,情感升华。
1、教师引言: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认识了大熊猫,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关于大熊猫的歌曲。
(出示课件)教师总结大熊猫的生活现状。
2、出示课件《拯救大熊猫倡议书》
五、作业超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一幅大熊猫的图画。
3、模仿大熊猫的样子。
板书设计:
样子(很可爱)
7.大熊猫
小(很活泼)
大(爱睡觉)
爱吃(竹子竹笋)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