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性痢疾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述】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shigellosis,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Genus shigellae,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或/和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能自愈,重者可导致死亡。全年均有发生,夏季为高峰季节。各年龄组儿童均易感,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细菌性痢疾分为急性(包括轻型、普通型、中毒型)、慢性菌痢。中毒型菌痢(毒痢)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极为凶险,主要发生在2~7岁儿童,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早期诊断、及时准确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病史要点】
1.不洁饮食史,腹泻病人接触史。
2.热型、热度(常为突起高热)。有无寒颤、抽搐及其次数、意识改变。
3.肠道症状出现的时间,与发热的关系。腹痛的性质、程度、部位;腹泻次数,大便性状、颜色,有无脓血,有无里急后重。中毒型病初可无腹泻及脓血便。
4.精神、食欲、尿量。
【体检要点】
1.有无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其程度。
2.有无周围循环衰竭征象:包括面色、皮肤有无大理石样花纹、肢端循环、甲床颜色、血压、心率、呼吸次数。
3.有无神志改变,意识障碍程度,脑膜刺激征;有无呼吸浅快、节律不齐、暂停等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
【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象高,以中性为主,严重时可下降。
2.大便常规WBC ≥(++)/HP,少量RBC和不同程度吞噬细胞诊断即确定。
3.大便培养大便培养阳性可证实诊断,并可作药敏指导抗菌选药,但阴性不能排除。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 诊断要点
1)普通型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失水轻,循环好。个别病例在发病24~48小时内转变为中毒型。
2)中毒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临床以严重毒血症为主要表现,病初肠道症状轻甚至缺乏。按临床表现又分为:①休克型:最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②脑型:以脑水肿,颅内高压引起的严重脑病症状为主,意识障碍明显,反复惊厥,可突发脑疝造成呼吸衰竭引起死亡。③混合型:兼有周围循环衰竭和脑水肿的表现,病死率最高。
2. 鉴别诊断
1)流行性乙型脑炎夏季发病,有高热、抽搐、意识障碍,但其进展较毒痢慢,体温逐渐升高,一般发热3天后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可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有变化,但无循环障碍表现,另通过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可鉴别。
2)高热惊厥年龄6月~3岁小孩因上感或其它原因突然引起高热,可以发生惊厥,但患儿往往有热性惊厥史和家族史,无循环障碍和严重感染中毒症状,抽搐时间短、抽搐后一般情况好,无意识障碍,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可鉴别。
【病情观察及随访要点】
1.急性菌痢入院后常规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肢端循环及尿量至发病48小时以后,中毒型病例至病情好转并稳定以后。
2.普通型病例应随访发热等毒血症及肠道症状的变化、恢复情况。
3.中毒型病例应建立特别护理及抢救记录,及时记载病情的演变及治疗情况,着重观察:
1)感染性休克的发展与纠正,如面色、末梢循环状况,补液的成分、量及速度,补液后失水、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情况,有无继发电解质紊乱,测定电解质、血气分析以指导补液。注意排尿
及尿量;注意观察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出现的体征;随访有无出血倾向,及时进行凝血功能检查。
2)观察意识障碍程度,惊厥发作情况,瞳孔改变,有无呼吸衰竭征象。补液后应严密注意脑水肿加重表现,及时使用脱水剂,防止脑疝出现。
【治疗】
1.抗菌治疗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钠等)和喹诺酮类药物,疗程7~10天。
2.对症处理降温(冷盐水灌肠)、止惊、给氧。
3.抗休克
4.抗脑水肿20%甘露醇或复方甘油,糖皮质激素。
【预防】
1.病人实行胃肠道隔离,用具、排泄物严格消毒;疗程结束,停药3天后作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2.加强食物、水源、粪便管理,消灭苍蝇及孳生场所,不吃生冷、不洁、腐败变质、未经处理的残余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目前细菌性痢疾的主动免疫尚未普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