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教合流及中国当代社会思想

合集下载

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论———卢飞宏

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论———卢飞宏

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论中国在五千余年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灿烂辉煌,从先秦至明清中国思想界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展现了数千年恢弘浩瀚的思想文化画卷。

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之后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统治地位的确立。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到唐朝佛学的鼎盛发展,又到宋明理学的兴起,儒释道三教的相互借鉴和融合,直到最后明清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确立,让人们徜徉在卷帙浩繁的思想文化史中。

中国文化具有连续性、独立性、多元性和包容性及统一性,它是在相当大的地域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华夏五千年文明,留下了灿烂的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它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儒释道三教及其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合一文化对中国社会、哲学、思想、文化和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对周边国家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大规模交流融合中,研究探索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对于促进传统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激活中华思想文化的生命力,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教合一”文化的历史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要内容和主流意识的,主体是儒道释三教,而其三教融合的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形态。

在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家各自发展,各有传承,相互融合,统贯着社会、学术与文化的命脉。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和基本内涵,它们从相互尊重到相互对立和斗争,到相互借鉴和吸收,再到相互包容和融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

儒释道三教文化的融合是中国历史中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华民族各种传统文化和不同文明相互融合的产物,历史上它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重要作用,有其存在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中华民族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文化。

论“三教”到“三教合一”

论“三教”到“三教合一”

(三)
在区分三教和三教合一时,有一条界限是需要分明的,即站在佛、道的宗教立场上说三教一家,和以三家观念统一到一个宗教形态之中是有着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后者也可说是前者观念发展的结果。
纵观从三教到三教合一观念的变化,可以察看到中国社会的一些发展动态。首先,自唐以后,无论是从外在的政治统一,还是内在的专制集权程度,都甚于以往的朝代,而且是一代甚于一代。这种专制集权的大一统社会政治体制的不断加强,愈来愈需要更为一致的含有宗教形态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于是三教合一的呼声也越加强烈,包括象明太祖朱元璋这样统治者的极力提倡[35]。其次,鉴于自春秋至秦汉思想趋向一致所形成的传统,三教在长期并存的过程中,内质上通过交流,彼此的认同越来越加深,随着时间的推移,三教的真正合一就有了更充要的条件。如余英时先生指出:“唐宋以来中国宗教伦理发展的整个趋势,这一长期发展最后汇归于明代的‘三教合一’,可以说是事有必至的”[36]。又如元代全真教主王哲(重阳)在山东等地组织“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三教七宝会”等等,表明在新道教的内部,三教合一的因子更为成熟,“大量儒释思想被融入道教,已成为入明以后道教的一大特色”[37]。这种现象也在当时上层建筑中各个领域内泛现,如“‘三教圣人’在元代戏剧及其它著作中就突然出现了”[38]。再次,由于十三世纪以后佛教在印度的瓦解,使中国佛教再也难以吸收与中国文化异质的东西,这对加速与其它二家的同化,反而成了有利因素。最后,中国民众在宗教上一向是兼容并收的,儒、道、佛诸家的内容都早已司空见惯,三教合一把这些他们最熟悉的东西调和起来,推陈出新,民众是乐于其成的。这成了促成三教合一的重要社会条件。
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陈寅恪先生谓:“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见旧唐书肆柒经籍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14]。当时,三教之间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并反映了社会政治对整合三家的需要。如唐“贞元十二年四月,德宗诞日,御麟德殿,召给事中徐岱、兵部郎中赵需、礼部郎中许孟容与渠牟及道士万参成、沙门谭延等十二人,讲论儒、道、释三教”[15]。三教在唐宋时频频进行的廷争,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陈述与辩论,结果却有了更多共同使用的词汇、概念和思维表达方式,若“借儒者之言,以文佛老之说,学者利其简便”[16],客观上使三教在内质上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认同。如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17]。甚至从唐时起“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18]。冻国栋先生也通过对《唐崔暟墓志》等史料的考释,认为:“儒、释、道兼习乃是隋唐时代士人及其家族的普遍趋向”[19]。同时,“中唐以后,天子生日举行有关三教的传统性活动──三教讨论”,致使“中唐产生了三教一致的思想”[20]。不过由于这些辩论的主题方向往往是在儒家经世致用的框架下展开的,目的是为了皇朝的“鼎祚克昌”和“天下大定”[21],故三教连称在唐代,虽然亦将三教置于相同的地位,但此时三教内的重心,已由佛教转入到儒家,因为“南朝的梁陈,北朝的齐隋都极力提倡佛教。唐代思反其道,便极力提倡儒家经世之术”,并作为组织上述三教辩论的出发点[22]。思想上的融会贯通必定会见诸于作为思想载体的语言,唐时三教之称也在史书上频繁出现,达到了高峰。如在《旧唐书》中,“三教”一词共出现24次,比除了《新唐书》之外的其它二十二史中此词所出现的次数加起来的总和还多。可谓彼时之三教连称,系时风所趋,深入人心。武则天时编纂《三教珠英》,参加者皆为一时之选,如“引文学之士李峤、阎朝隐、徐彦伯、张说、宋之问、崔湜、富嘉谟等”[23],这些人俱是少读经书,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此当然也会给三教在文字表达中的频率高低带来影响。

三教源流概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

三教源流概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

三教源流概论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在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思想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重要流派。

儒家注重道德伦理,推崇仁爱和人际关系;佛教以解脱苦难为核心,注重个人修行;道教强调自然与道的统一,崇尚无为而治。

这三家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学派,也对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源流的角度,探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

儒教作为中国文化的主要传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儒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经典《易经》和《尚书》。

五千多年前,《易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应该顺应天道,进而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尚书》则以“治天下有常,而不为常”的观念,强调了天下治理的重要性。

这些思想为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后来的儒家经典如《论语》和《大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规范。

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兴起的宗教和哲学体系,后传入中国。

佛教源于印度的修行者释迦牟尼在寻求人类苦难背后的真相时,觉悟成佛。

佛教强调人类解脱苦难的方法,主张通过修行、禅定和慈悲来达到这个目的。

佛教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四谛、八正道和十二因缘等基本教义。

中国的佛教发展起源于东汉时期,后来融入了中国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

汉传佛教注重修行和寺庙文化,对中国艺术、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是中国最早的原始宗教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自然崇拜。

道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道德经》和《庄子》等经典。

《道德经》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道,并通过无为而治来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道教强调修炼个人道德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方法,主张通过内观和养生来达到这个目的。

道家的思想对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文人士大夫阶层。

综上所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经典和思想传统。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伦理;佛教注重个人解脱和修行;道教注重自然与道的统一。

这三家思想都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社会、政治、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

漫谈儒释道“三教的融合”楼宇烈当我们问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时,大多数人会不加思索地回答道:儒家思想。

这是由于有汉武帝接受卫绾、田蚡、董仲舒等人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有自南宋末至清末约六百余年间,作为官方思想的“理学”,是以批判佛老异端、继承儒家道统为旗帜的;以及作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代表著作“五经”、以至“三十经”,也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中华文化的基本典籍,儒家思想获得了中国文化的正统地位,被视作中华文化的代表。

然而,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除儒家思想体系以外的其它许多学派思想体系,如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墨家,以及后来传入的印度佛教等。

这些学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儒家并未独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阵地,中华传统文化并非单一的儒家文化。

即使是儒家思想本身,在其发展进程中,自战国时期起,也早已失去了它的原始单纯性,而不断地融入了其它学派的不同思想成分。

汉代独尊的所谓儒术,其实已经是严重地阴阳五行化了的儒家思想;魏晋时期的儒家则渗入了大量的老庄道家思想;隋唐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理论的严重挑战和影响;宋明理学则更是在排斥佛老的同时,大量吸收佛老理论以补充儒学的一种思想体系。

可见,当我们说到所谓儒家文化传统时,必须充分注意它所包含的复杂内涵。

因而,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考察时,绝不可忽视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起过作用的各种思想、学派之间的对立和渗透,排斥和融合。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可以包括一整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或文化史。

在这篇短文中,仅准备就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儒释道三家之间的矛盾斗争和相互融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并就此谈一些想法。

我们先从儒道两家的冲突和融合谈起。

儒道两家前后都形成于春秋末期。

但在春秋末至战国初,则是儒墨两家的对立最为尖锐,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最大,被称之为当时的两大“显学“。

道家学派发展至战国中期庄子等人时,始蔚为大观,从而成为先秦时期与儒墨鼎足而立的三大学派之一。

儒释道三教思想传承与发展

儒释道三教思想传承与发展

儒释道三教思想传承与发展中国古代文化中,儒、释、道三教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三种教育思想在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中不断形成了新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

儒、释、道三教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持久经久的根本保证,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在当代,儒、释、道三教思想如何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如何传承和创新,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起源和传承儒、释、道三教思想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对我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内核,强调的是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教化作用,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

在春秋时期,孔子首创了儒家思想,他认为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儒家思想中,道德、行为被认为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

释教则是佛教的一支,它强调的是人的个人解脱、克服苦难和生死轮回。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经过数百年的传播后传入中国,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和八正道,强调的是人们摆脱世俗和物质束缚、精神上的自我超越。

道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体系,强调的是人或者自然的内在原则和力量。

道教始于战国时期,经过汉朝、唐朝、宋朝等众多历史时期,不断演化、更新,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被视为是中国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之一。

三教思想相互影响和交流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儒、释、道三教思想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是很明显的,互为补充,与时俱进。

在相互影响和交流的同时,三教思想之间也经历了受批判、选择、吸收、改造等多重阶段,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汉代时期,儒、释、道三教的影响达到了巅峰,在这个时期,儒、释、道三教经典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一种浓郁的人文思想,这种思想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沉淀,至今仍然被多数人接受。

近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西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沟通也变得更加密切。

儒释道合流

儒释道合流

儒释道三合流儒释道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

三种诞生于同一个时代的思想,经过近两千年的融合,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

儒释道三教从三个方面满足了中华文化或者中国人生活三个方面的要求,发挥了各自不可替代的特殊功用。

儒家思想提供了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道家思想提供了中国人思维的哲学方法,释家思想提供了对中国人的宗教关怀。

儒家思想是基于伦理学沃土的产物。

其核心内容在于规范人在家庭社会中的伦理角色,以达到整饬社会的目的。

儒家思想极其重视以家庭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并将其作为讨论现实问题的出发点。

夫妻父子君臣,这是纲,其它的都是目,纲举才能目张,社会要稳定就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家并且将这种伦理观点推而广之,演化为社会政治理论,由人的“仁”而推演出政治的《老子》五千言是与《论语》一样伟大的著作。

老子是和孔子同等的思想巨人。

在道家思想中,寻找宇宙万物的最高准则,成为研究的对象,老子勉强把这种最高准则称为“道”,并且对“道”的特性进行了描述。

道家所阐述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充满了思辩哲学的魅力。

中国自古以来形式逻辑并不发达,但辨证法却很早就非常成熟。

中国人的生活带有深深的道家思想的烙印,包括我们的中医中药、住宅风水。

但是道家和儒家一样,似乎对人的灵魂,对于人的生前死后,似乎并不关心,他们采取了一种“怪力乱神子所不语,六合之外存而不论”的态度。

未能知人焉能知鬼?对于那些虚无飘渺的世界,他们采取了一种回避的态度。

但是人一出生,痛苦和烦恼就是伴随而来的。

生老病死,没有人能够避免。

人到底有没有灵魂?人死了,肉体消失了,灵魂到哪里去?人还会有来生吗?怎么才能消除人的种种精神痛苦?这是每个人都会问的问题。

佛教思想则给予了中国人这种宗教关怀。

释尊花了五十年来为世人说法,就是为了了断生死大事,让人弃恶从善、离苦得乐。

在佛法指引下,死亡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今生为善,来生就很值得期待。

儒释道三教正是从道德、哲学和宗教三个层面满足了中国人精神世界得要求,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儒释道三家思想合流的历史脉络

儒释道三家思想合流的历史脉络

儒释道三家思想合流的历史脉络中国古代的儒家、佛家和道家三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其他宗教。

这三家思想之间有着复杂而又深远的联系和影响。

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道并流、儒释合流的历史脉络是不可忽视的。

在先秦时期,儒家、佛家和道家分别形成并发展。

儒家代表了中国古代的理论基础,强调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鼓励人们向上努力,并追求社会和谐。

佛家注重个体修行,追求个人的解脱和超脱。

道家则主张放下欲望,返归自然,追求内在的和谐。

这三家思想虽然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但又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如人性的塑造、社会伦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佛家和道家之间开始产生思想的交流和影响。

尤其是佛家和儒家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文化上的较为紧密的合流。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其教义对儒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儒家的儒教思想强调家族义务、社会道德和人伦关系,但在个人信仰和灵性追求上并不够完善。

而佛家强调个人的信仰和修行,提供了儒家所缺乏的心灵寄托和平等观念。

这使得儒家学者开始思考如何将佛教思想融入儒家体系,并对儒家进行改革和更新。

一位重要的儒家思想家孔颖达提出了“儒释合流”的观点,他认为佛家与儒家并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

他主张将儒家的经典思想和佛家的修行方法结合起来,以增强儒家的内在修养和灵性追求。

孔颖达的思想得到了一些儒家学者的认同,并形成了一派名为“创新儒学”的学说。

创新儒学提倡在传统儒家学理的基础上加入佛教修行的方法,通过修心养性达到身心的和谐和内在的平静。

除了佛教对儒家的影响外,道教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无为而治”、“隐逸而志”等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儒家启示。

儒家学者如王楚、王夫之等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他们在儒家理论中融入了一些道家的观念,如“养生”、“守拙”等,使得儒家理论更贴近人性和自然的规律。

这种儒道合流的思想在唐代的道统之争中达到了高潮,儒家和道家的结合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方向。

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

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

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自古以来,中国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史,其中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便是其一个重要的方面。

儒家强调礼仪、道家注重自然、佛家见性成佛,这些思想理念看似互不相同,却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交汇与融合。

本文旨在从历史、文化和哲学多个层面来讨论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

一、历史背景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

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不断演变,儒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渐渐形成,并相互影响。

唐代是佛教文化在中国最为繁荣的时期,佛教思想不断与儒道两家互相交流,形成了许多经典著作。

例如,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撰写的《论佛心经》,从儒家的观点论述佛教思想,强调佛教与儒家的交流与融合。

在宋元明清时期,儒家、道家、佛家三教文化的深入交流则罕见程度。

二、文化互动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在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三教思想相互传播,互相影响。

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互动是禅宗的出现。

禅宗是佛家思想和中国古代道家道教思想的融合产物,儒道两家也受到其影响。

曾经有这样的一段话:“佛教深刻开拓了人性灵魂的世界,道教孕育了自然世界的神秘力量,儒教培育了中国传统骨髓的社会伦理”。

这一综合理念成为中国文化中动态平衡的基础。

三、哲学交融儒家、道家、佛家三教哲学的交融是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现象。

儒家注重人的本质和社交伦理,道家强调自然和自我内在的力量,佛家强调敬畏生命和追求内心的平静。

通过深入的交流和互动,三家哲学形成了诸多共性。

例如:道家注重“无为而治”,儒家强调“有为则非”,佛家则谈到“如如不动”。

三家哲学在表述的方式和立场不同,但均强调放下个人欲望与人性盲区,追求心灵的宁静和境界的完美,这些共性之处极大地促进了三教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程。

儒道佛三教文化的交叉与融合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独特、重要的方面。

历史背景、文化互动以及哲学交融这些方面都是其中的重要元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交融也在不断地进行着。

论学校“三教”思想

论学校“三教”思想

论学校“三教”思想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双阳中学杨甲胜学校教育中的“三教”指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即学校德育工作,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样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也把德放在了首位。

学会学习是智的培养,而智的培养关键是学校教学工作,而教学工作的根本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会求知。

我们之所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最根本的目标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所以学会生活很重要,也体现了教育方针中德智体全面发展主体思想,作为学校教育者,如何落实好教育方针,落实好“三教”思想,成为教育人追求的目标。

一、教学生学会做人我们都知道做人一特别是做好人的重要性,《水浒》传中梁山头领宋江,文不及军师吴用,武不及107好汉中任何一个人,但他做人是成功的,因为他急公好义,乐于助人而得到了“及时雨”宋江的美称,所以我们经常用“宋江难结万人言”来形容宋江的做人处事。

同样,我们身边,我们最佩服的首先是一个人的人品和处事,一个做人成功的人,他的能量大家应该清楚,所以学校德育的关键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主观、价值观,教学生学会做人——做好人。

教学生学会做人,除了要把它作为学校培养人的首要目标外,还应把目标落到实处,如何落实呢?(一)打造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队伍学校为了落实抓好立德树人工作,在中小学都成立了少先队、团支部、德育处、政教处等组织管理实施部门,可见,我们已经开始重视德育工作,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制定专门的制度来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实施,体现德育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

(二)德育工作离不开班主任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落实者,班主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曾听说:“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但是现在我要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

所以学校只有培养出许许多多的能干事、会干事、愿干事的班主任后,才能涌现许多好班。

所以学校应该制定班主任培养计划,落实班主任激励制度,制定班主任工作手册,抓实、抓牢班主任工作,才能把学校德育工作抓好。

第十九章宋代三教合流的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

第十九章宋代三教合流的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

第十九章宋代三教合流的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与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其中一项重要变革是三教合流的出现,特别是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的崛起。

这一思想流派对于宋代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章将探讨宋代三教合流与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的和主要内容。

1.宋代政治经济的繁荣和社会制度的稳定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此外,佛、道、儒三教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也促进了新的思想观念的形成。

然而,在这些思想中,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在宋代的继承和创新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2. 理学新儒家的主要思想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的核心观点是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

它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相互关联,人应该追求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

在此基础上,宋代理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经典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治、伦理和社会建议。

2.1 政治思想在政治思想方面,理学家强调君主的行为应当符合天理和道德规范。

他们主张君主应以仁德来治理国家,讲究德治而不依赖法治。

同时,他们也提倡谨慎行事,并强调君主应为人民着想,实现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

2.2 伦理思想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对于伦理道德问题也有独特见解。

他们主张以孝道为核心,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只有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才能延伸到社会的其他层面。

此外,他们还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2.3 社会思想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对于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也有深思熟虑的见解。

他们主张社会应当以仁爱和公义为基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此外,他们强调社会的稳定和繁荣需要建立在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基础上。

他们反对奢侈和浪费,并主张俭约和节制。

3. 理学新儒家的影响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对于宋代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他们的政治思想为宋代政府的实践提供了指导,促进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和进步。

其次,他们的伦理思想对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此外,他们的社会思想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和谐发展。

4.宋代三教合流和理学新儒家社会思想的出现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在思想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儒释道三教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与参照

儒释道三教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与参照

儒释道三教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与参照一、儒教文化与当代社会儒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参照。

儒家思想中的君子精神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将君子精神理念应用于各行各业,如政治领导、企业管理和教育等领域,在维护社会准则、提高企业氛围和推动学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儒家思想还强调了适应变化和灵活性的重要性。

在当今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企业以及个人要具备应对变化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儒家思想中的“知天命,易之为道”理念能够提醒当代人灵活应变,并在变化中保持平衡。

二、释教文化与当代社会释教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传统和历史。

释教中的“无我”和“空”的思想,强调个体在自我修养方面内外一致,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参照和影响。

当代人们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危机,释教文化提供了一种心理暂缓和解决方法。

同样重要的是,释教文化强调“善良”的品质以及宽容和爱的力量。

当今社会中,正义、公平以及善良是社会和道德发展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释教文化中的关爱、宽容和沉默,不仅强化了文化的“人情关怀”,还把精神层面的因素融入了社会关系中。

释教的这种人文思想成为了当代社会善良品质、社会责任、社会公义和道德象征的标志。

三、道教文化与当代社会道教文化代表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正道哲学。

在当代社会中,道教文化以其矛盾统一的思想概念和认识论的哲学,对当代社会起到了指导性和启示性的作用。

道教注重个体修炼和个人成长,主张把握现实,在日常生活中勇敢面对各种挑战和成功,并与周围人建立真诚,不掩饰的相互关系。

道教的这种修炼和成长理念,注重个体灵魂、精神和内在能量的发挥,对当代社会的心灵问题和文化能量有重要的传承和启发。

此外,道教文化还推崇自由、包容、大道和平等的观念,并倡导不断尝试和创新。

在当代社会中,企业家和创业者会遇到许多瓶颈,包括技术难题、人才招聘和维护相关资源等问题。

总结明清时期三教合一思想

总结明清时期三教合一思想

总结明清时期三教合一思想明清时期的三教合一思想是指儒、道、佛三教在明代和清代相互融合、共同交流的一种思潮。

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传播。

三教合一思想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思想氛围。

明清时期的三教合一思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借鉴各家精华。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进步,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挑战。

儒、道、佛三教各自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和教义,但也存在一些瑕疵和不足之处。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一些文人士大胆借鉴各家精华,将不同的思想进行融合和创新。

他们希望通过吸取各家之长,达到统一道德伦理和宇宙观的目的。

第二,注重实践。

三教合一思想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非常注重实践。

明清时期,社会变革和政治稳定,给了文人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宗教和哲学之外的实际问题。

他们通过实践,去验证各家思想的可行性和价值。

例如,一些文人通过借鉴佛教的修身养性,儒家的道德规范和信仰道教的祭祀仪式,创造了新的礼仪制度,用于社会生活中。

这种对实践的重视,使得三教合一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第三,开放包容。

三教合一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开放和包容。

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权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建立,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背景。

清朝的统治者尊奉儒家思想,但也对其他宗教保持着相对的开放态度。

这种开放包容的政策,为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条件。

同时,一些文人士也积极推崇自由思想和个人主义,为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土壤。

三教合一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明清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既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又为当时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三教合一思想的形成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很难避免对传统文化的过度改造和创新。

这种改造和创新可能会造成一些传统价值的丧失和社会道德观念的混乱。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作者:郭福军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7期摘要:从历史沿袭的角度来看,从三教并立到三教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在元代至明代期间,三教合一一词开始出现,这表明儒教、佛教、道教三者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内在的转变。

本文从“三教合流”类型的视角探讨与分析“三教合流”现象,旨在理清在传统儒家社会中是如何对宗教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的,从而为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正确处理宗教关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三教平等;三教同归;三教同源前言:儒释道中的“儒”是指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也被称之为儒教,曾是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历程中其基本占据主流思想体系的地位,对于朝鲜半岛、中南半岛、东南亚等地区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发展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儒释道中“释”是指今天尼泊尔境内的乔达摩·悉达多所创立的佛教,也被称之为“释教”,是三大宗教之一。

儒释道中的“道”是指在我国东周时期的黄老道依据《老子》、《庄子》所创立宗教,其为中国本土宗教。

在中国道教是根,儒教是茎,佛教是叶与花,所以儒释道本就是一家,同气连枝。

一. 三教平等三教平等是儒教立场的三教合流。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代,儒教主要具有两大代表集团,其一就是封建帝王,其二就是学识渊博的儒士。

两大代表集团虽然在身份与地位上不同,但是在处理三教关系的时候说持有的观点具有相似性,那就是三教平等,但是二者之间所侧重的点却存在不同,帝王关注的是宗教在封建统治中的作用,所以其更加关注三教之间的平衡,而儒士,尤其是唐朝中期以后的儒士,一般都是将辟佛老作为自己的任务与使命,但是在生活中却又暗自通晓佛老,这在更深层次之上实现了三教之间的融合。

从封建帝王统治的视角来看,儒释道三者各有所长,所以三教应该和谐共存、相互制衡,最终服务于封建社会的统治,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在封建帝王的心中始终坚持三教平衡。

其中儒教的功能在于治世,是封建君王实施封建统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通过儒教可以确立起封建社会的礼仪规范以及道德标准,从而使得普通民众自觉的按照这一意识形态规规矩矩的接受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遵守封建统治制度。

三教合一思潮——理学的先声

三教合一思潮——理学的先声

三教合一思潮——理学的先声三教合一思潮——理学的先声郭熹微唐末五代时期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以儒学为主、儒释道合流的思潮。

这股思潮有其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并为后来新儒学的振兴准备了理论上的前提条件。

三教合流思潮形成的社会背景三教合流思潮的形成是与唐代经济政治的变化相联系的。

唐代经历着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向后期的转变,均田制的破环使封建国家在经济方面失去了一个有力的统治手段。

安史之乱后出现的藩镇割据使封建国家大一统政局被破坏,中央集权制度大大削弱。

社会动乱使佛教进一步流行,动摇了儒学的主导地位,举国上下争相奉佛,“中外臣民承流相化,皆废人事而奉佛,政刑日紊矣”〔1〕。

这种状况使一些官僚士大夫深感不安。

他们在政治上主张削除藩镇,加强中央集权,重建大一统封建王朝,在思想上希望复兴儒学,结束三教并立局面。

因为儒学的大一统政治思想及其所宣扬的君臣原则正适合削除藩镇、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为此他们提出了意识形态统一的必要性。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议释教》说:“臣闻上古之化也,大道惟一,中古之教也,精义无二。

盖上率下以一德,则下应上无二心,故儒墨六家不行于五帝,道释二教不及于三王。

”而近世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以及当时佛教盛行的现象都不正常,三教“虽臻其极则同归,或能助于王化,然异名则殊俗,足以贰乎人心”,使政局发生混乱,“令一则理二,则乱若参”,因此要恢复“古先惟一无二之化也”。

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没有明确提出意识形态应统一于何处,而只是模糊、笼统地求助于先王之道。

这正反映了思想界的彷徨:两汉经学已经僵死,失去其正统地位,传统被否定了,意识形态的重新统一,又“一”于何处呢?贞元、元和之际,思想文化界出现了以古文运动为旗帜的儒学复兴运动。

这个运动自唐中叶起延续到北宋,其早期代表人物就是韩愈和柳宗元。

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思想立场出发、吸取和改造了佛老理论,不同程度地总结了魏晋以来的思想发展成果,从而使儒学具有了新的特色和更深的内容。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

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互补型:这三种宗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冲突或对立。

相反,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了中国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

例如,儒家注重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而佛家则强调个人修行和心灵解脱,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规范和精神支柱。

融合型:这三种宗教在历史发展中逐渐走向了融合的趋势。

例如,佛教中的禅宗吸收了很多道家的思想,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流派;道家也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如道教中的“三清”神就与佛教中的“三界主宰”相对应等。

并存型:这三种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但并没有完全融合的趋势。

例如,汉朝时期以儒家为主导,唐朝以后佛家受到重视,到了明清时期道教又得到了复兴和发展。

“三教合流”是中国传统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文化精神。

儒释道三教交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其中,孟秋时祭、中元节和盂兰盆节是三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们与儒释道三教的信仰和文化密切相关。

让我们来看看孟秋时祭。

孟秋时祭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七月举行。

在这个时期,人们会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在祭祀仪式上,往往会涉及到儒家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

在这个时期,佛教寺院也会举行盂兰盆节活动,僧侣们会诵经超度亡灵,并倡导孝道和感恩精神。

而道教则会在这个时期进行斋醮仪式,祈求平安健康。

让我们来看看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个时期,人们会通过祭祀先祖的方式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在中元节期间,佛教寺院还会举行盂兰盆节活动,僧侣们会诵经超度亡灵,并倡导孝道和感恩精神。

而道教则会在这个时期进行斋醮仪式,祈求平安健康。

让我们来看看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个时期,佛教信徒会通过供奉佛像、诵经等方式来表达对佛祖的敬仰之心。

由儒释道三教合一 谈谈中国优秀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600字

由儒释道三教合一 谈谈中国优秀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600字

儒释道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儒释道三家互补,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就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首先儒释道都重视个人的人生修养,重视理想人格的实现,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关切。

儒家以积极的入世精神,提倡在现实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

道家则重视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价值,主张因顺自然,在人与道的合一中发掘人生命价值。

佛家则关心人的生老病死,关心愿望与现实之间永远无法消除的反差所带来的痛苦,在克制欲望、追求涅槃境界的过程中体现今生的价值。

其次儒释道三家从不同的角度提供精神动力,帮助人们追求人生理想境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儒家关心天下兴亡,不计个人得失,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面现实、经世致用为人生最高的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归结为“天下为公”的“大同之道”。

道家不刻意人为,追求自然、完美,主张通过“体道”回归自然境界,无私无欲,把与自然同体、与自然为一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佛家倡导无私无欲,超脱自在,主张通过行善事引导人们追求“真如”佛性。

儒释道三家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真、善、美,促使中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特色。

再次儒释道三家都重视人生与道德的关系,强调心性修养的必要性。

儒家用“礼”来约束人的行为举止,用“诚意”、“正心”、“慎独”来规范人的内心世界。

道家则以虚寂守静来开发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排除杂念的干扰,求得心灵的宁静。

佛教则要求人们在心中“念”才起之时,就立即遏制住,不让它生起,从而保持内心的清净。

由此可见,重视人生道德,关注心性修养,乃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之所在。

通观儒释道三教,一般就个性而论,强者往往尊崇儒,智者往往笃信道,慧者往往推崇佛。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儒释道三者都可以满足不同的精神需求。

就一个社会而言,当其蒸蒸日上之时,往往视儒家学说为典范;当其陷入困境之时,往往也会从道家或佛教那里寻求解救问题的智慧。

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

[最新]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

[最新]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类型

,,,,,在嵩山少林寺,钟鼓楼前竖有《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

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可分别看见孔子、释迦、老子像,“三圣合体”,碑上还有“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等赞语。

该碑立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形象地反映了在明清时期,“三教合流”是全社会共同推崇的主流思想。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走卒贩夫,这是他们最能接受的信仰模式;他们的崇拜对象,综合了孔门圣贤、诸佛菩萨及道教神仙。

两汉之际,汉民族以儒家为主、糅合阴阳五行与天人感应思想的宗教文化形态基本成型。

此时传入的佛教,打破原有的宗教文化格局,逐渐改变中国宗教的生态分布,自此而有儒释道三家的互动。

三教关系,诚如任继愈先生所言,是中国思想史、中国宗教史上的“头等大事”①;三教合一,是历史上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最后归宿。

这个融合过程,在南北朝后期渐露端倪,在北宋大致成型,到了明清社会则已登峰造极。

本文立足于三教合流过程中各自的思想立场与对话策略,依据历代“三教合流”的言论,分析归纳三种不同的类型,三教平等、三教同归、三教同源,借此表现传统儒家社会协调宗教关系的处理经验。

一、儒家的主导地位与三教平等儒释道三家,在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称谓。

“佛教”一词到东晋中期才被广泛使用,此前主要使用“佛道”或“神道”;现在所指的“道教”,实际要到东晋末期、南北朝初才算正式出现。

“儒教”的称谓则在魏晋之际已很流行②。

以“三教”统称儒释道,始于南北朝的北周,约公元6世纪中后期;而到唐朝,“三教”的说法通用于朝野上下③。

到了中唐,三教被形容为“鼎”之三足。

④从此,中国文化的结构,逐渐被认为是儒释道三足鼎立,乃至于今天的“国学热”,仍以儒释道三教为其主体。

这里需要首先说明的是,现代汉语常把“三教”直接等同于三种“宗教”。

但在中国传统典籍里,“三教”之“教”,仅是“教化”之意,而非现代西方宗教学所说的“宗教”(religion)。

譬如,天台智者大师说,“教是上圣被下之言”(《摩诃止观》卷一上)。

三-教-合-流PPT模板

三-教-合-流PPT模板
中国传统文化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三教合流
佛教和道教在中华大地上发展演变的 过程,也是与儒家及儒教既相抵牾又相融 合的过程,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也离不开 佛教与道教。自从汉朝以后在中华大地上 就开演了儒释道三教的“三国演义”,时 而佛教占上风,时而道教占上风,时而儒 教占上风。但在激烈的相互竞争和争夺中, 各教不断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其结果是 形成了中华文化中特有的儒释道三教鼎立 和三教融合的统一。
10
中国传统文化
儒学经历代统治阶级政权的力量改造和推行,发展成我国封建社会中一种特殊的国家 宗教——儒教。
4
二、儒释道融合
佛教传入中国后,一开始和道教的竞争、争夺最为激烈,甚至出现了相互诋毁的局面。 隋唐时期,佛教和道教繁盛,对儒学和儒教冲击很大,儒家的正统地位受到很大挑战。
宋朝以后兴起的宋明理学,更是离不开对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学习与吸收。 人们往往把儒教、佛教和道教在思想上的融合,称为“三教合一”。 儒释道融合的进程使儒释道三方都得到了各自的发展, 结果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三教鼎立、三教共弘的局面。
2
图像中间为释迦牟尼,代表佛教;左侧为老 子,代表道教;右侧为孔子,代表儒教。三教共 存,一片融和。。
中华传统文化是和谐的文化,这种和谐在中国 的宗教文化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走进少林寺会看 到一座“三教合一碑”,此图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和 尚的图像,正面看是释迦牟尼,左侧挽发髻的是道 教的代表老子,右侧头戴方巾者为儒教代表孔子。 三教共存一碑,一片圆融。这三个头像合在一起, 浑然一体,两手捧“九流混元图”,构成佛、儒、 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图”。像中国 这样把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融合得如此之好的,恐 怕世界少有。中国的不少庙宇,把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同称为“三圣”,一起供奉。儒释道三教在中 国大地上共存共荣,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和包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三教合流及中国当代社会思想
自1966年到1976年文革以降,左倾错误导致我国思想混乱,“除四旧”,“划清界线以示清白”等等,摧毁了中国人延续千年的信仰价值体系,当代中国人心中已经缺失了心中的信仰,道德沉沦。

改革开放,是自1978年以来的既定国策,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猛涨,中华民族强势崛起。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条件下,社会矛盾也很突出。

其突出的表现在,社会阶层分化严重且固化,贫富差距拉大,道德滑坡。

欲挽大厦于将倾,救社会于崩溃之边缘,实应立足于我国之传统思想的传承。

然而我们却不能行那外儒内法之道,更不能独尊儒术,还需从儒,释,道三家合流处着手。

所谓“三教合流”从佛教在东汉时期进入中国以后,就有所谓三教,即儒、释、道三家。

儒教就是以孔丘为主的儒家思想,道教就是以老子为主的道家的一部分思想,佛教则是以释迦牟尼为主的思想。

“三教”的说法在东汉时期就已经出现。

“三教合流”的说法据说由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道家学者陶宏景较先提出。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三教的分合是贯穿近二千年中国思想文化史中一股重要的流,对中国文化乃至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此种现象,学者多以三教合一统而论之。

然而,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一,则有一个过程。

元明间“三教合一”一词的出现可以说是三教间关系已经具有内质的演变。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三教在社会上的客观存在是三教概念出现的基础,不过三教概念的提出却是社会意识发展变化的结果。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形成是在两汉之间,虽然“佛教传来以后的中国宗教史,是儒、道、佛三教的交涉史”,但三教概念的出现和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却是在魏晋南北朝时率先由佛教表现出来的,三国之前人们的论著中是没有“三教”一词的。

《广弘明集》卷一载有《吴主孙权论述佛道三宗》一文,同时提及儒、道、释三家。

以及“牟子作《理惑论》,论儒佛思想之一致;道安以《老子》语解《般若经》;这些可以说是三教一致的最初意见”
至隋唐两宋,不仅三教鼎立的局面达到了一个高潮,三教理念的交流也空前频繁。

陈寅恪先生谓:“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北周卫元嵩撰齐三教论七卷。

见旧唐书肆柒经籍志下)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

当时,三教之间关系成了政治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隋唐宋诸朝间屡屡举行的三教辩论大会,虽然表面上呈现了三家之间的区别与矛盾,但客观上却为三教的思想交流和融合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并反映了社会政治对整合三家的需要。

如唐“贞元十二年四月,德宗诞日,御麟德殿,召给事中徐岱、兵部郎中赵需、礼部郎中许孟容与渠牟及道士万参成、沙门谭延等十二人,讲论儒、道、释三教”。

三教在唐宋时频频进行的廷争,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陈述与辩论,结果却有了更多共同使用的词汇、概念和思维表达方式,若“借儒者之言,以文佛老之说,学者利其简便”[16],客观上使三教在内质上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与认同。

如从唐代起开始风行中国佛教界的禅宗“是一个典型的儒、释、道三教结合的派别”。

甚至从唐时起“中医药学是儒、道、佛的一种共同语言和联系纽带”。

不论是魏晋还是隋唐,三教的并提,都可以说有着以下的意味:第一,表明作为社会的意识力量,儒、道、释各有影响范围,可以说三分天下,虽然其间常有高低先后之争。

第二,所谓三教归一、三教一家之类的说法,不论是出于那一家之口,无一不是从维护社会道德,有利政治统治为出发点和归宿,认为在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即所谓“三教虽殊,同归于善”。

这种“一”致被强调的结果,实际上是将儒家理念作为三教的取舍标准,故反对三教并提的一方,也是以佛、道二家不具备能与儒家等量齐观的社会功能作为一条重要理由,认为三者在道德趋向上仍未一致,甚至还有所牴牾。

不过在魏晋,乃至隋唐,反对方始终不是社会主流意见,至少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未被最高统治者所采纳。

第三,三教仍然各自保持着独立的形态,不过相互间在观念和思想方式上,不断地进行交流和融合,一定程度上从外在功能上的互补加深到内在思想上的融通。

从统合的角度看,“三教合一”的含义无疑要比“三教”更进一步。

关键在于对“合一”的理解。

如果将“合一”视作儒、道、佛三家的内在义理上,特别是在道德标准取向上走向融合的一种趋势,当然可以,但此至少在明代之前是称为“三教合流”或“三教归一”的。

其实一般现在的学术著作中在说三教合一时,也就是这个意思。

其一依然是以往“三教归一”、“三教一家”的那层意思,即主要指三家在道德价值观念上的一致性。

如顾宪成在《明故礼部仪制司主事钦降南阳府邓州判官文石张君墓志铭》中云:“东溟管公倡道东南,标三教合一之宗。

君相与质难数百言,管公心屈”。

不过,从明代一位监察御史陆陇其所云,“今人言三教合一,岂非朱子之所叹然。

又有谓三教不可合而各有其妙,不妨并存者,则又是以不合为合,尤巧于包罗和会者也”。

陆氏所谓三教的两种合一,其区别正是表现于外在形态上,即当时人们确有主张将三教混为一体。

三教合一概念在明代的提出,必定是当时的社会中已经有了合三教为一教的某种实际形态存在,哪怕是一种模糊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社会上确存在三教形态上的共一。

如到了明代,三教共同崇拜的神祗日益流行,其中最盛的是关帝信仰,约成书于明中期的《三界伏魔关圣帝君忠孝忠义真经》称关羽君临三界,“掌儒释道教之权,管天地人才之柄”。

再如晚明的林兆恩甚至创立以儒为主体的三教合一的宗教“三一教”,宣称要通过“炼心”、“崇礼”、“救济”等手段,“以三教归儒之说,三纲复古之旨,而思易天下后世”[28],甚至“立庙塑三教之像:释迦居中,老子居左,以吾夫子为儒童菩萨塑西像,而处其末座。

缙绅名家亦安然信之奉之”[29]。

实行了三教在信仰崇拜体系上的合一。

从而使三教合一概念的内涵有了质的飞跃。

在区分三教和三教合一时,有一条界限是需要分明的,即站在佛、道的宗教立场上说三教一家,和以三家观念统一到一个宗教形态之中是有着根本性的变化,虽然后者也可说是前者观念发展的结果。

宋代是中国古代学术发生重要转折的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宋代学术史,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为,宋学兴起并最终取代汉学,古文运动兴起
并最终取代骈体文,义理性史学出现并最终取代注疏性史学,禅宗独领天下并最终取代其它宗派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三教合一”代替“三教鼎立”成为宋代学术的新思潮,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繁荣等。

从学术内涵和本质上看,宋代学术表现出了开放性、兼容性和创造性的特征;从学术影响上看,宋代学术创新之功多于继承之功,启下的意义多于承上的意义,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

这种浓重的开拓与创造精神,反映了9世纪中期至13世纪中期儒家、佛家、道家的一般学术价值取向、理念追求和道德人格精神。

而三教合流,使得这三家的思想互相补足和印证。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既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对这三家进行改造,政府应不能较多的干涉其中,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产物难保会沦为带有强制性的东西,为大众所不喜,让它们自己接受大众的检验,构建起我们独有特色的信仰价值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