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州市2016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苏州市2016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语文 2016.6 本试卷共21小题,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并将考试证号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 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的一组是(3分)从来文章都提倡▲,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
这▲ 是不错的。
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
“繁” 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刻画心理,能使▲。
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
这可称为以繁胜简。
A.干练固然穷形尽相无微不至B.简练固然原形毕露细致入微C.简练诚然穷形尽相细致人微D.干练诚然原形毕露无微不至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有了语言,人类得以思维和交际,不但传递和保存着文明,而且不断创造新的生活。
我们在语言中发展、生存,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它是人类存在的精神家园。
B.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与创新,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
坚持对话,摒弃偏见,增进交流,消除隔阂,人类文化一定会展现共同繁荣、异彩纷呈。
C.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才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复呈现的主题。
在优秀的作品中,一滴眼泪也能折射出人性世界的多彩光辉。
D.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捷、频繁。
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体现了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3.沈德潜《说诗啐语》:“性情面目,人人各具。
读▲ 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 诗,如见其忧国伤时。
”横线处所填的二位诗人,与下列选项所论诗人相同的是(3分) A.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人教版】2016—2017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题分数:150分卷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
《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多人便认为是“茶”。
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
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
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
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
现在,在某些地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
这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们奉为经典。
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
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中,携带方便。
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
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
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
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
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
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
平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
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
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寥廓.(kuò)解剖.(pōu)埋.怨(mái)殒.身不恤(yǔn)B.浮藻.(zǎo)发酵.(xiào)拗.断(ǎo)叱咤.风云(zhà)C.酝酿.(niàng)骨髓.(suǐ)青苔.(tái)提纲挈.领(qì)D.易帜.(zhì)彷.徨(páng)谦逊.(xùn)浪遏.飞舟(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追溯清澈无耻谰言记忆尤新B.祭祀稠密为虎作伥嘘寒问暖C.桀骜洋缢弹冠相庆不假思索D.废墟签署肆无忌惮人事苍桑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张东升任滨海市市长后,张东的一帮老同学纷纷发来短信,一是祝贺他的乔迁..之喜..,二是希望他继续做好官。
B.9月11日,“巨星演唱会”在绵阳科技城会展中心华丽开唱,周杰伦等明星的到来,让很多粉丝激动得捶胸顿足....。
C.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绵阳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一定要锁好门窗,以防不法分子登堂入室....行窃。
D.“富乐山菊展”旨在提升绵阳旅游品牌影响力,其丰富的文化元素和艳丽多姿的菊花,让游者赏心悦目,意兴索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面对考试大纲的调整,我们除了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外,传统文化与热点时事也不可忽视,这也是我们必须要熟知的知识。
B.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这意味着此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D.失去臭氧的保护,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畅通无阻地直射到地面,这足以杀死很多生物,让动物失明,破坏生物的免疫系统。
5.填入下列一段文字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先秦就有“名实之辩”,孔子提出了“正名”,主张“名”要正确地反映“实”,①荀子在《正名》篇所说的“名闻而实喻”,②达到“名定而实辨”。
—16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刘克勤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 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 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
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
发现最早的修禊诗文是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2016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题高一语文答案
2016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由第④段可知B项描述的只是一个客观背景,主要原因在于在这个客观背景下诗人们的自闭。
)2.C(由第③段可知C项不是新诗内容方面的变化,是说新诗形式多样,反映新诗注重形式。
)3.D(由第⑤段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4.选A得2分,选E得3分,选D得1分。
(B项,“那只花瓶对‘我’妈来说是无价之宝,因此她连忙摇手表示不同意卖”说法不准确。
文中,她“连忙摇手”是表示这个青花瓷瓶不值钱、没什么用,不能卖给老中医;C项,从小说来看,老中医儿子只是指出事实,并没有贬低“我”家花瓶之意。
同时,他对老中医的收购行为并没有“不满”之意,且从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块钱的行为看,他是能理解父亲所为的;D项,“自强不息”并没有“鲜明”地表现出来。
)5.①结构上:照应了标题,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②思想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尚品德的称颂和感激;③人物形象上:通过富有深意的描写,强化了他以“医者”身份自居,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
(共3分,每点1分。
)6.①轻视。
初见老中医为病患看病,觉得“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对他的医术产生怀疑;②感激。
“我”妈的重病痊愈后,给老中医送去锦旗,是感激他的救命之恩;③怀疑。
看完《鉴宝》节目后,“又吃惊又愤恨”,对老中医的人品产生不信任;④惭愧和崇敬。
悟出老中医当年收购“我”家花瓶的良苦用心后,为自己对他的误解深感惭愧,并对其医者仁心深怀敬意。
(共4分,每点1分。
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 7.选D得3分,选C得2分,选E得1分。
(A项“消解了他的抑郁情绪”拔高了;B项“不关心出国的子女”错误,而且也特意写了回信;E项“同时”表述不当,而且,“梁思礼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只有“他将远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这一个原因。
)8. ①自力更生、勤奋刻苦。
在美留学八年,梁思礼从未得到过家人的接济,寒窗苦读,获得博士学位。
2016年秋学期高一期末统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年秋学期高一期末统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高一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搽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默写(本大题1小题,共14分,每空1分。
)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4分)(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寻梦?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3)总角之宴,。
,不思其反。
(《诗经•氓》)(4)还顾望旧乡,。
,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5),。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6),。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7)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二、阅读(本大题9小题,共 4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0小题。
(一)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5分,每小题1分)①或取诸怀抱:②放浪形骸之外:③况修短随化④不能喻之于怀:⑤亦将有感于斯文: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与答案 高一语文
全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 2016.1一、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三篇选文,完成1-9题。
【选文一】江南园林之美(节选)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中国古典园林中有着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也有着玲珑剔透、格调雅致的江南园艺,从而被举世公认为世界艺术之瑰宝。
②江南园林大多是在城市中或近郊之处营造起来的以山水为骨干、饶有山林之趣的宅园,大多为封建时代的官员、文人、士大夫所筑,是他们生活起居和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有着供人居住和休闲的功能。
③江南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景物和精神境界为最终目的,汇集了绘画、诗词、建筑艺术等诸多元素,讲究立意,注意意境,追求一种诗情画意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尽管它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但在布局上讲究完整、自由、朴素建筑,厅堂的随意安排,结构上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的那种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
色彩上的栗色、墨结等偏冷的色调讲究明丽与幽深,使得江南的园林有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艺术趣味。
可以说江南园林是“立体的画,形象的诗”。
④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
园林的主体是自然风光,亭、台、楼、阁的参差,廊房的宛转曲折,在物质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内涵。
江南园林的布局,尤其注重整体关系“园林妙处,在虚实互映,大小对比,高下对称”。
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也谈到园林的布局:“若夫园亭楼阁,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截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深或浅,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
”这种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
江南园林更是受到文人画的直接影响,更注重诗画情趣,意境创造,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所以,在园林艺术中有“绘画乃造园之母”之说,如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充分体现园林艺术的特征。
天津市部分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部分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一、(8分)1.B(A.摹-摩,灸-炙;C.避-僻,línɡ-léng;D.tí-dī,zháo-zhuó。
)2.A(工夫,占用的时间。
功夫,本领,造诣。
通过,介词;由于,连词。
调剂:调整使合宜。
调节:在数量、程度、规模等方面进行调整,使符合标准。
“畏葸不前”与“无所畏惧”是一对反义词。
)3.C(A.“防止”“不再”连用,否定失当;B.句式杂糅“纪念五四青年节”与“五四青年节来到了”相杂糅;D.“以偏概全”,逻辑错误。
)4.C(“纪传体通史”错。
)二、(6分)5.B(文中说,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见2、3段。
)6.D(作者认为:一个人可以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但不能没有思想。
)7.C(原文是“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
”)三、(10分)8.B(亡:逃亡。
)9.D(A.因,介词,趁机/动词,沿袭;B.以,连词,表目的/介词,表原因;C.而,连词,表修饰/表假设;D.且,副词,况且。
)10.A(④李陵自责、自愧。
⑤匈奴诡言。
)11.B(“父死”错,是“兄”死。
“推心置腹,肝胆相照”错。
)12.C(见教材)四、(20分)13.(8分)(点对,意通即可。
)(1)(3分)李子蟠不受世俗限制,向我学习。
(拘,拘泥,约束。
于,介词,表被动,被、受;介词,向。
)(2)(3分)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王的请求,以便让秦王承担理亏的责任。
(均、之、以、曲,负,使……担负,使动用法。
)(3)(2分)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出众,曾多次请他做官,他也不去应召。
(奇,奇特、出众,意动用法,以……为奇。
累召,多次召请。
应,接受。
)14.(6分)(理通,意对即可。
)第1页共3页。
安徽芜湖市2016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
安徽芜湖市2016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芜湖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模块考试语文试卷 A 说明:①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②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一、基础知识(15分) 1、下面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撒手人寰百无聊赖提纲挈领戏谑(xuè) 晕眩(xuàn) B、畏葸不前璀灿夺目得意洋洋炮(páo)烙谬(miù)种C、人才济济奄奄一息寥阔无垠蹂躏(lìn) 聒(guō)噪D、人烟阜盛煊赫一时金石可镂两靥(yàn) 战(zhàn)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动物身上,无论从形态结构、生理过程,还是行为方面去分析,尽可能节省能量的例子触目皆是B、大部分运动员在少不更事时被送到体校,训练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任务,学业几乎荒废。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许多学生不以为然,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会解决。D、年轻人要以好大喜功的朝气、锐气和勇气,努力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沙湖景区自觉地承担了通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社会责任,将保护环境、珍惜湿地、呵护鸟类作为自己的职责。B、6月2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大病医保今年的支付比例将达到近50%以上,到2017 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C、近年来,鉴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在线教育的持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 引起了教育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D、这种新研制的牙膏香气浓郁,清新爽口,去污洁齿力强,而且不损伤牙釉质,能保持牙齿洁白光亮,深受消费者喜爱。4、下列校庆前夕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一定出席庆典,特此通知。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C、虽身体不适,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以文坛“硬汉”著称,其文风简洁明快,俗称“电报式风格”。他曾凭借《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B、《蜀道难》为乐府古诗,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相传贺知章读罢此诗,称李白为“谪仙”,评价其“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C、《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且全篇咏瑟,以朦胧的意象、华丽的辞藻、诸多典故表达诗人无限迷惘的心境,深婉绵密、典丽精工。D、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提倡“仁政”,主张“性恶论”,其言行主要记录在《孟子》一书中。《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相关文段,完成6~10题。①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②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⒓�矜,非�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e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振长策而御宇内御:驾驭,统治。B、却匈奴七百余里却:退却。C、赢粮而景从赢:担负。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相当。 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吞二周而亡诸侯吾尝终日而思矣B、然秦以区区之地申之以孝悌之义C、非�于钩戟长铩也不拘于时D、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涉与山东之国的对比,说明秦亡于陈涉起义的原因在于秦不施行仁政。B、从第①段可知,秦始皇为巩固政权采取各种措施,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句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C、选文运用排比和对偶,语言变化多姿,气势酣畅。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论述秦的兴亡过程。D、作者总结了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鉴,施行仁义,以免重蹈覆辙。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3分)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3分)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司马光《宋名臣言行录》) A、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B、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C、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D、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三、古诗鉴赏与默写(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1、颔联中的“兼”和“接”二字有何传神之处?请简要分析。(2分)12、尾联作者写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其用意何在?(3分)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① 李白《蜀道难》中“ , ”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② 杜甫《登高》中“ , ”借落叶与江水来渲染苍凉空阔的秋景。③ 白居易《琵琶行》中“ , ”描写了琵琶女初次出场犹豫不决、羞怯矜持的情态。四、现代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4-16题。“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ダ�,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四婶起初还踌蹰,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她从此又在鲁镇做女工了。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上工之后的两三天,主人们就觉得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四婶的口气上,已颇有些不满了。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只是暗暗地告诫四婶说,这种人虽然似乎很可怜,但是败坏风俗的,用她帮忙还可以,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饭莱,只好自已做,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问,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ダ�,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14、“我真傻,真的”选文中出现了两次,是否重复?为什么?(2分)15、末段画波浪线句子中,“特意”“满足”表现了老女人怎样的心理?(4分)16、丧夫失子的祥林嫂再到鲁镇,四叔、四婶及镇上其他人对她的态度有何变化,说明什么?(5分)五、语言运用(5分) 17、下面是关于理想的一个框架图,请你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5分) 六、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某中学高一年级的王同学和朋友开了一家网店,由于经营有方,每月能赚到五千多元,有时甚至是上万元。为了创业赚钱,他屡屡旷课,其行为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学习的重要阶段,应劝其关闭网店,专心学习;有人认为,既然不学习也能赚钱,可以劝其退学,专心开网店;还有人建议,可以根据王同学的兴趣和意愿,为他定制一张个性化课表,助其完成高中学业。对以上说法,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700字。芜湖市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模块考试语文试卷A、参考答案 1、A、( B、璀璨夺目, C、辽阔无垠, D、两靥yè。)2、B、(少不更事:年纪轻,经历的事不多。形容年轻人缺乏经验; A、触目皆是:目光触及到的全都是(某事物),形容为数很多。根据语境,应为“比比皆是”。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应用“不以为意”。D、好大喜功: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指办事不切实际,喜欢铺张浮夸。) 3、D、( A、并列不当,“珍惜湿地”“呵护鸟类”属于“保护环境”范畴。B、不合逻辑,“将近”与“以上”矛盾。C、主语残缺,删去“鉴于”。) 4、D、(根据语体,排除A、、C、两项,此类短信中不宜用“通知”“奉告”。且C、项中的“列席”意为“参加会议,有发言权而没有表决权”。B、项,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 5、A、( B、“笔落”句为杜甫的评价;C、并未“全篇咏瑟”,而是借咏瑟抒情;D、孟子提倡“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 6、B、(却:击退,使……退却。) 7、D、(结构助词,的; 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B、介词,凭借/介词,把; C、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 8、B、(“转入攻势”不对。) 9、① 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武器,缉查盘问过往行人。(3分) ② 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3分) 10、C、 11、“兼”波浪汹涌,似与天相连,“接”风云阴沉,似与地相接。天上地下,处处惊涛骇浪、风云翻滚,意境开阔。(1分)形象有力地表现诗人翻腾起伏的忧思,也暗示时局动荡不安。(1分) 12、① 点明风霜渐紧、严冬将至的时令特点;(1分)② 暗示了家家都在赶制寒衣,表现自己羁旅无依的伤感、思乡日切的凄苦。(2分) 13、①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②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③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4、看似重复,实则必不可少,祥林嫂反复讲述阿毛的惨事,表现她对阿毛之死无比懊悔内疚, (1分)增强悲剧气氛,进一步表现祥林嫂受到的打击之大和刺激之深。(1分) 15、老女人“特意寻来”听祥林嫂悲惨的故事,并非真心同情她,而是将其遭遇作为无聊生活的调味剂;(2分)猎奇之后,得到“满足”,以他人痛苦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表现民众的愚昧冷漠。(2分) 16、四叔的态度:不让祥林嫂干祭祀的活,认为她“败坏风俗”、“不干不净”。(1分) 四婶的态度:与四叔态度相同,两次慌忙的警告,表现她担心“不洁之人”玷污祖先。 (1分) 人们的态度:称呼未变,但音调“不同”、笑容“冷冷”,反映鲁镇人对她再嫁的否定态度。 (1分) 原因:祥林嫂寡而再嫁被认为伤风败俗,阿毛之死使她成为众人眼中不吉利的人,揭示封建礼教对时人思想的禁锢。(2分) 17、示例:我们树立理想的前提是要科学合理,并且要具体可实施。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踏实、坚韧不拔,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 18、结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学会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参照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摇曳.(y ì) 商榷.(qu â) 百舸.(g ě) 锲.而不舍(q ì) B .喋.血(di ã) 不啻.(zh ì) 矫.饰(ji ǎo ) 熠.熠生辉(y ǜ) C .愀.然(qi ǎo ) 肄.业(s ì) 肴.核(xi áo ) 桂棹.兰桨(zh ào ) D .混沌.(d ùn ) 菲.薄(f ěi ) 恣.意(z ì) 殒身不恤.(x 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苍茫 驽马 恪尽职守 挥斥方遒B .丰腴 元霄 杯盘狼藉 击扬文字C .颓圮 廖廓 汗流浃背 圆凿方枘D .真缔 蛰居 饮觞满酌 休戚相关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归类正确的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④侣.鱼虾而友麋鹿 ⑤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⑥顺流而东.也⑦死生亦大.矣 ⑧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⑨有泉侧.出 ⑩常在于险远..A .①⑦⑩/②④/③/⑤⑨/⑥⑧B .①⑦⑩/②③④/⑤⑨/⑥⑧C .①⑦⑩/②③/④/⑤⑥⑨/⑧D .①⑦⑩/②④/③⑤⑥⑨/⑧4.下列各句的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②死生亦大矣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固一世之雄也⑤而今安在哉? ⑥月出于东山之上 ⑦客有吹洞箫者 ⑧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⑨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 .①⑥/②④⑧⑨/③⑤/⑦B .①⑥/②④⑤⑨/③⑦/⑧C .①⑥/②④⑦⑨/③/⑤/⑧D .①⑥/②④⑨/③⑦/⑤/⑧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⑦所以..游目骋怀 ⑧望美人..兮天一方 ⑨仰观宇宙..之大 ⑩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A.①②③④⑨B.⑤⑥⑦⑧⑩ C.①③⑥⑦⑨ D.②④⑤⑥⑧6.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全,都) 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其次:水边)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相信) ④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由:发生感慨的原因)⑤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农历十六日) ⑥击空明兮溯流光(溯:顺流而上)⑦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卒:最终) ⑧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适合)⑨而卒葬之(卒:死) ⑩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代词,指欲出者)A.①②③④⑤ B.③⑥⑧⑨⑩ C.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⑤⑦⑨7.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2016-2017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学年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
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为什么会不一样,其实还是有标准的。
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做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手段。
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
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
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对于什么是幸福,西方哲学史上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
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
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
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
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
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
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
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
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
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
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
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2016年秋季高一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2016年秋高中期末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注:答案仅供参考,阅卷前请仔细核对题目1.C“对古今中外所有的文学创作存在影响”的说法绝对,从文中第三段来看,如今的微小说和外国文学创作就不受其影响。
2.D“放弃了对记忆整体性的追求”错误,有原文“即便他们试图在作品中缝合经验世界的片断与零件,展现给读者的依旧多是支离破碎的图景”可知并不是“放弃”,“记忆的整体性已然瓦解”是微小说的性质决定的3.D“可以和传统的文学相提并论”错误,从文中来看,小叙事是可作为“对历史真实和叙事的有效保存和有益补充”,说明它不能与传统文学相提并论。
4. B.道学应改为“程朱理学”5.答案:①内容上:汤显祖目睹高层政治斗争的残酷,联想到自己的不得志,于是发出了“人生如梦,官场如梦”的感慨。
②结构上:承上启下。
既接上文汤显祖拒绝为张嗣修陪考从而落第一事;又为下文写汤显祖“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作铺垫。
(每点2分)6.答案①汤显祖一生经历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衰败现实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汤显祖的“四梦”创作。
明后期帝国政治腐败,为人耿直的汤显祖亲历或目睹种种现实,用“四梦”来委婉表现帝国衰世的荒诞。
②衰世的思想禁锢相对松弛,因此心学、佛学等思潮才可能去撬动程朱理学的压抑牢笼,才有了汤显祖“四梦”对人性解放的倡导。
(答对①得3分,答对②得2分)7. BD。
选D得2分,选B得1分。
B“因为看到她俩在雪地里冻得可怜和上山心情十分急迫”的说法错误。
司机知道贺嫂是边防军人家属才带她们上山的。
D“他迫切希望妻子带女儿来兵站”无中生有,“这最终导致小茶花在路上病亡”说法错误,小茶花的死主要与贺嫂的疏忽、高原气候有关。
8.答案:①第一次描写下雪,突出环境的恶劣,推动情节发展。
当时汽车正在盘山道上行驶,飘落的雪花增加了汽车行进的困难,导致茶花因病无法快速得到医治而加重。
②第二次描写下雪,衬托出情势的危急和贺嫂焦虑却无能为力的心境。
孩子病重,无声飘落的雪花反衬出内心的焦急,为后文茶花的死埋下苍凉的伏笔。
2016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A.裨. (bì) 将锋镝.(dí)混.(hùn)淆惊魂甫.(fǔ)定B.聒.(guō)噪估.(gǔ)计飒.(sà)爽同仇敌忾.(kǎi)C.洗涮.(shuà) 渣滓.(zǐ) 绚.(xuàn)烂立竿.(gān)见影D.逡.(qūn)巡辎.(zī)重狩.(shîu)猎掎.(jǐ)角之势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身教重于言教”,是为人父母者应当时刻牢记的原则。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礼仪,举止文明,不沾染赌博等恶习,那么,上行下效....,孩子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人生的正道的。
B.他刚被公司解雇,又出了车祸,真是祸起萧墙....。
C.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之辱。
D.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的生活。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本大题10小题,共47分。
课内文言文段阅读,4——7题。
(15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江西省高安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逸文化岳国文①隐逸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尽管西方国家偶或有之,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②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③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④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辽宁省大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语文命题人:周健张晓波田芳芳校对人:周健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名篇名句默写(8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任选4小题作答.)(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品德高尚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屈原《离骚》)(2)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出了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气势,曹操站在船头“, ”,可谓“一世之雄"。
(苏轼《赤壁赋》)(3)《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
”(《诗经·氓》)(4)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5)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
(曹操《短歌行》)二、文言文阅读(23分)(一)课内基础知识(15分)2。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2)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不能..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而人之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有"茶道"一词,并承认“茶之为艺”。
其“茶道”、“茶之艺”有时仅指煎茶之艺、点茶之艺、泡茶之艺,有时还包括制茶之艺、种茶之艺。
中国古人虽没有直接提出“茶艺”概念,但从“茶道”、“茶之艺”到“茶艺”只有一步之遥。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王玲教授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中华茶艺协会秘书长范增平先生认为:"什么叫'茶艺'呢?它的界说分成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界定。
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说,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从这里,我们知道:茶艺的范围包含很广,凡是有关茶叶的产、制、销、用等一系列的过程,都是茶艺的范围。
举凡:茶山之旅、参观制茶过程、认识茶叶、如何选购茶叶、如何泡好一壶茶、茶与壶的关系、如何享用一杯茶、如何喝出茶的品位来、茶文化史、茶业经营、茶艺美学等,都是属于茶艺活动的范围。
所谓茶艺学,简单的定义,就是研究茶的科学。
茶艺内容的综合表现就是茶文化。
范增平先生的茶艺概念范围很广,几乎成了茶文化、茶学的同义词。
另有学者认为,茶艺即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是饮茶生活艺术化。
中国是茶艺的发源地,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民族具有自己的茶艺。
中华茶艺是指中华民族发明创造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饮茶艺术,主要包括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技艺以及品茗环境、仪容仪态、奉茶礼节、品饮情趣等。
中华茶艺不局限于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已经远播海外。
有在日本的中华茶艺,有在韩国的中华茶艺,有在美国的中华茶艺等。
在中国的茶艺也不都是中华茶艺,还可以有日本茶艺、韩国茶艺、英国茶艺等,不能将在中国的外国茶艺视为中华茶艺。
茶艺之艺是指艺术,它具有一定的程式和技艺,但不同于茶学中的茶叶审评。
茶艺是人文的,茶叶审评是科学的;茶艺是艺术,茶叶审评是技术;艺术是主观的、生动的,技术却是客观的、刻板的。
在茶艺中,所用茶为成品干茶,因而种茶、采茶、制茶不在茶艺之中。
茶艺是综合性的艺术,它与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艺、瓷艺、服装、插花、建筑等相结合构成茶艺文化,茶艺及茶艺文化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丁以寿《中华茶艺概念诠释》,有改动)1.下列关于“茶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茶艺”这个概念虽然在中国古代还没有直接提出来,但“茶道”和“茶文艺”的提法和“茶艺”有相近之处。
B.“茶艺”一词由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海峡两岸茶文化界虽已认同、接受,但对其概念的理解却有许多分歧。
C.“茶艺”是关于茶的艺术,虽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技艺,但它是人文的、主观生动的,不同于具有科学性的茶叶审评。
D.“茶艺”具有综合性,它与文字、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结合起来,构成了茶艺文化,茶艺和茶艺文化就构成了茶文化。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玲教授认为,茶艺指艺茶之术,茶道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一“艺”一“道”,构成了茶文化的核心。
B.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界定。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范先生的茶艺概念和茶文化、茶学意义相同。
C.有的学者认为,茶艺就是艺术性的饮茶,是把生活中的饮茶活动艺术化,包括烹制过程中的备器、择水、取水等技艺。
D虽然上述几种说法在对茶艺的概念的理解上有所不同,但在茶艺包含着人的精神活动这一点上,看法是相同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尽管中国古代的茶道在概念上与后来的茶艺有所不同,但也仅仅是一步之遥,对后来的茶艺发展还是有影响的。
B.先有“茶道”一词,后有“茶艺”一词,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历来都有不同,这种理解上的混乱不利于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C.在作者看来,茶艺具有一定的程序和技艺,但由于茶艺中所用茶为成品干茶,所以这个程序和技艺是不包括种茶、采茶和制茶的。
D.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有不同的饮茶方式,这些饮茶方式融入一定的文化特质,就有可能形成具有本地区、本民族特色的茶艺形成。
二、古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9题。
胪少卿。
其兄(宇文)化及谋弑逆,以主婿忌之,弗告。
已弑帝,乃封蜀王。
初,士及为奉御,而高祖..②任殿中少监,雅.自款结。
及从化及至黎阳,帝手书召之。
士及亦遣家童间道走长安,通谆勤,且献金环。
帝悦曰:“我尝与士及共事,今以此环献,是将来矣。
” 化及兵日蹙,士及劝归命,不从,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
俄而化及败,与德彝等自归。
帝让.之曰:“汝兄弟率思归之人为入关计,尔得时,我父子尚肯相假.乎?今欲何地自处?”士及谢曰:“臣罪当死,但臣往在涿郡,尝与陛下夜论世事,顷又奉所献,冀以此赎罪。
”帝笑谓裴寂曰:“彼与我论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后。
”时士及女弟为昭仪,有宠,由是见.亲礼,授仪同三司。
进爵郢国公.。
武德八年,权检校侍中,兼太子詹事。
王即位,拜.中书令,以本官检校凉州都督。
时突厥数入寇,士及欲立威以镇耀边鄙,每出入,盛陈兵卫,又痛折节下士。
或告其反,讯无状,召为殿中监。
政尚宽简,人皆宜之。
擢右卫大将军。
太宗延入阁语,或至夜分出,遇休沐,往往驰召。
士及益自谨,其妻尝问遽召何所事,士及卒不对。
帝尝玩禁中树曰:“此嘉木也!”士及从旁美叹。
帝正色曰:“魏征常劝我远佞人,不识之,复为殿中监。
卒,赠左卫大将军,陪葬昭陵。
① 尚:娶公主为妻。
② 高祖:指唐高祖李渊。
③ 秦王:与后文的“太宗”均指唐太宗李世民。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雅.自款结 雅:平素B .我父子尚肯相假.乎 假:借助 C .帝让.之曰 让:责备 D .由是见.亲礼 见:被,表示被动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通谆勤,且.献金环 且.庸人尚羞之 B .乃.与封德彝诡求督饷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以.疾改蒲州刺史 不赂者以.赂者丧 D .久之.,复为殿中监 之.二虫又何知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B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C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D .南衙群臣/面折廷争/陛下不得举手/今臣幸在左右/不少有将顺/虽贵为天子/亦何聊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京兆,政区名,在今北京及其附近,京兆尹与左冯翊、右扶风合称三辅。
B. 高祖,李渊的庙号,庙号是已故皇帝在太庙中的称号,又如李世民的庙号是太宗。
C. 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其次为侯,伯,子,男四等爵位。
D. 拜,授予官职,表示任职授官的还有授,除,征,辟等。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是兄弟,因为宇文士及做了隋炀帝的乘龙快婿,宇文化及在谋划弑杀隋炀帝的时候,对宇文士及严守秘密。
B.宇文士及在担任尚辇奉御一职时,就和高祖有往来,后来又献给高祖一只金环,最后和宇文化及、封德彝等人一起归附了高祖。
C.秦王即位后,宇文士及在边关镇守,有人告发他谋反,审查后没有发现确凿证据,朝廷把他召回京城任殿中监。
D.太宗曾经赏玩宫中嘉树,宇文士及也在旁边附和,太宗引用魏征的话,暗指宇文士及是谗佞之人,经过宇文士及一番辩解,太宗气消。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开皇末,以述勋封新城县公,文帝引入卧内,与语,奇之。
(5分)(2)从秦王平宋金刚,录功,复隋旧封,以宗室女妻之,迁王府骠骑将军。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③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漂泊无家③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0.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5分)11.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佳倚绝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王运熙:平淡中自有丘壑2月8日凌晨,著名文史专家、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运熙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所挚爱的研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学生。
王运熙1926年出生在江苏省金山县,从小就爱好古典文学。
后来,王运熙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学习。
毕业后成为陈子展的助手。
陈子展治学兼通新旧文学,目光宽广,思路开阔。
他在和王运熙谈话时,滔滔不绝,上起先秦汉魏,下逮现代的一些学者和作家。
正是在这样一种名师云集、学术氛围浓厚的情形下,王运熙走上了他的治学之路。
从1978年到1996年退休,王运熙主持的语言文学所集中了多位学科带头人,下设6个研究室,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重镇。
语文所成立以后,一个重要的成就就是完成了三卷本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编写。
1983年到1996年,王运熙又在原有基础上与顾易生共同主编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历时十余年,对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的研究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把文学批评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