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亲和力
浅论教师的亲和力
浅论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感召力,是自身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热情与温情是起点,真诚与尊重是轨迹,和谐是目标。
教师只有具备了亲和力,才能易于与学生沟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教师;亲和力;内容;作用亲和力是一个人具备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品质。
是其他人不受到职位、权威的约束所真挚流露出的一种情感力量!教师亲和力是教师为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与学生交往中,采用易被学生接纳,喜爱的亲近行为,使师生关系达到融洽和谐的能力。
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工作中表现出的人格魅力、思想感情、知识技能、语言行为等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凝聚、感召、认同之能力。
作为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易被学生接纳,喜爱,进而在融洽、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呢?笔者认为,热情和温情是起点,真诚与尊重是轨迹,如果我们注重了过程,那么结果自然不会差。
一、热情和温情是起点教师的亲合力是一种协调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力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
“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我国先哲经验的总结。
当前,如果教师的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家长式管理和封建性的师道尊严上,那就必然失去亲和力,我们应提倡以温情和热情构建亲和力。
教师亲和力在营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同时,使关系双方互相激励并乐在其中,不仅能使学生“亲师”,而且还有利于教师“乐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朝气蓬勃的精神、平静幽默的情绪、宽容大度的胸怀,始终微笑着面对学生。
教师要坚持用这种状态去感染学生,在学生面前始终充满自信和朝气,与充满朝气的学生形成共振,构建自身独特的魅力。
有了这种魅力,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们就不会感情冲动而失去常态,在有缺点或失误的学生面前就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处理问题就会有分寸、有节制、有办法。
孔子曾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可喜局面吗?我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油然而生的应是我们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如何才能产生亲和力
教师如何才能产生亲和力教师两种能力同样重要:一是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今天要强调的,那就是教师的亲和力。
下面,就如何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和大家作一些探索。
什么是亲和力,就是一个人所具备有的不受到职位、权威的约束,所真挚流露出的一种情感,一种力量能让周围的人感觉你很和蔼和亲的力量。
由此,我觉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提高:第一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要将“爱”贯彻整个教育教学始终,才有可能产生亲和力。
第二是能力,亲和力不仅仅是态度问题,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不是谁想就可以轻易得到的。
因为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必须要以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教育教学技能。
第三是方法。
实践证明,提高亲和力的最好的方法是沟通。
下面就如何提高亲和力,推荐以下12种做法。
1、主动问候。
“你好”、“见到你很高兴”、“这件衣服真漂亮”、“这孩子又长高了”之类的问候话语,虽然只有片言只字,但它是交流的“通行证”,是通向你与别人深入交谈的一座桥梁,同时它也是你向别人主动示好的一种方式――向别人示好,别人自然会觉得你很亲切,谁不愿意与亲切的人交谈呢?2、耐心聆听。
如果你以我愿洗耳恭听的态度认真听取别人的谈话,那么对方会愉快地向你敞开心扉。
因为无论是谁,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显示自己,并能得到别人认可的心理。
同时你认真聆听别人的谈话,别人会感到你尊重他,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尊重你。
看来有时听的效果比说的效果还要好得多。
3、缩短距离。
如果你想让别人成为自己的朋友,就首先要想法缩短你与别人之间的距离,距离缩短了,交谈起来才会自然、随和,彼此之间才能尽快熟悉和了解。
4、调整心态。
做到每天都保持积极心态,并有好的着装。
课堂上应有激情,不要觉得学生不在状态,其实是自已精神状态不好。
不要把课前或家里的不愉快,带进课堂,提倡养成进教室前照“镜子”的习惯。
5、关注学生。
谈话时目视对方,交往中体贴对方,平时多点嘘寒问暖,会使对方感受到你的亲人般的温暖。
亲和力与严肃性教师师德的平衡之道
亲和力与严肃性教师师德的平衡之道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亲和力和严肃性这两个特质。
亲和力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严肃性则能维护课堂的纪律和教学的效果。
如何平衡这两个方面,成为一个合格教师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亲和力与严肃性教师师德的平衡之道。
一、亲和力的重要性拥有亲和力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基石。
亲和力不仅可以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一个富有亲和力的教师往往能够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使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
亲和力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
二、亲和力与严肃性的平衡然而,仅仅依靠亲和力是不够的。
教师的严肃性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严肃性可以帮助教师建立起良好的纪律,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确保课堂秩序和学生专注度。
坚持纪律的严肃性可以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可以接受的行为和什么是不可接受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然而,在保持严肃性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教师过分严肃、苛刻,或者缺乏理解和耐心,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甚至失去学生的信任。
三、平衡之道那么,如何平衡亲和力和严肃性呢?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1.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互动模式: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可以利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2. 尊重与关怀: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并在日常教育中给予关怀和支持。
通过表达理解和关心,建立和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
3. 立规矩明边界: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明确规定纪律要求和学习边界,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师的期望和底线,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秩序。
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
省 毋
誊
世界航空发射技术的先进行列。可见 ,爱 的情感 。爱有 着无 比强大 的力量,它是拉近 师生 ;国激情和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是科技工 关 系的一把金钥匙 。教 师能时 时关 爱学生,处处 作者成功的支柱,实践证 明感情 的陶冶往 为学 生着想 ,亲近学 生,体贴学生 ,无微 不至地 往要 比其它德育方式牢固可靠, 情感通融, 关照学生, 自 然就拉近 了与学生 的距 离,达到彼 学生的思想境界就能升华。 此间的接 受和理解 。 对 学生进行 爱 国主 义教育 。我 国是 宽容 的态 度。对学生 应最大 限度 地理解 、宽 世 界四大文 明古国之一 ,在物 理学 的理 容,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必把学生所有 论和实践有着 辉煌的成就 。例 如 ,在理
头
市
十
五
出
二 的过失都记 得一清二 楚。遇 到突发事件 ,能控制
刘
分
中 自己的情绪, 保持平静的心态,有分寸、有节制、
字 有方法地 处理 问题 ,做 到 以理服人 ,以情 动人。
、 ,
不要揪住学生的一点过错不放 ,得饶 人处且饶人 ,
发火和 指责往往不 能激 发学生 的学 习热 情、进取 心和 荣誉感 ,反而会伤 害学生 的 自尊心,拉大师 生之 间的心理距离 。 微笑 的面容 。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 和颜悦色 , 让学生觉得老师 和蔼可亲 ,这会 带来积极 的暗示
教育 。”因此,我们在德育因素 比较突出
和集 中的教材 中应集 中渗透德育 。如在说 明火箭照片时介绍我 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以技术成熟、继承性好、可靠性高、适应
师合 作。以下 是笔者 的几点粗浅的体会。 真 心 的关 爱。教师 的亲 和力本质上 是一种爱
教师的亲和力从哪里来
教师的亲和力从哪里来教師的亲和力,不仅仅是指教师语态的温柔,或者刻意赏识学生而与学生做朋友,而是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效凝聚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人气指数,能够快速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一种能力。
笔者认为,一名具有亲和力的教师,需要做到如下四个方面:一、学会平视学生。
一些实习教师往往能够快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但实习结束后,这个班级往往很难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变得疏远了,甚至出现学生碰到教师低头绕道,课堂上任你喊破嗓子也不顶事的现象。
学生之所以喜欢实习教师,是因为实习教师愿意放下师道尊严,对学生很友好,愿意聆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引起师生情感的共鸣。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教师如果能够走下讲台,平视学生,走到学生中间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欢乐着学生们的欢乐,痛苦着学生们的痛苦”,学生就会将你当成“贴心人”,这样,学生有什么问题也就愿意向你请教,有什么心里话也就愿意跟你讲,自然不会对你避而远之了。
二、真诚关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应体现在无言的行动中,更体现在学生的快乐之中。
教师要将对工作的责任感化作为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心与呵护,这也是教育工作的内驱动力。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关怀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应该是无微不至、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
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心理,要对所有的学生普爱、严爱和恒爱。
教师只有对学生给予爱,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为主动接受教育。
三、懂得换位思考。
教育,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里去。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孩子呢?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如果你能够与学生换位思考,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去理解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那么可能所谓的“大错误”“严重问题”也就不是什么错误和问题了。
语文教师演讲稿的核心素养——亲和力
语文教师演讲稿的核心素养——亲和力:大家好!我是你们身边的一名语文教师,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语文教师演讲稿的核心素养——亲和力的文章。
语文教师作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具备的是爱与关怀之心。
我们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尊重每个学生的思想感受。
只有在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仅仅具备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培养亲和力。
这里的“亲和力”,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一位亲和力强的教师,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主动地接近自己,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有了亲和力,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让学生更愿意接受我们的教育,更愿意与我们沟通交流。
亲和力不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也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那么,如何培养亲和力呢?我们需要“走进学生的心里”。
教育是一项双向互动的活动,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感受,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实际困难、学习需求等方面,寻找到能够与学生共情的通道,了解学生的感受和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我们需要“求同存异”。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情感距离进一步扩大,而求同存异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在互动过程中逐渐缩短这一距离。
求同就是在教育教学中找到和学生共同的兴趣点、爱好点、学习点等方面,这可以让我们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想,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
存异则是在把握差异方面要顺应学生的需要,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这样做不仅让我们更好地让学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来,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想建构。
我们需要“与学生沟通”。
教师是学生的朋友,不仅仅是学术上的引导者。
一位亲和力强的教师,要能够主动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现状状况,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创造出开放式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自由自在的情境下自主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合作精神!我们需要“激发学生的自尊”。
浅谈教师亲和力
浅谈教师亲和力摘要: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隐性的资源,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与学生的融合程度,是教师在身教、言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及信赖感,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悉心塑造师表品格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才能适应当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亲和力一、教师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词典中“亲和力”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这本是一个化学术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已经被教育界普遍使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亲和力是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感情、语言行为与被教育者的融合程度,是教师在身教言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及信赖感,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把来自不同环境、千差万别的对象匡正到培育“四有”新人的大熔炉里,帮助引导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以适应新的生存方式,启发他们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完善自我。
而这些任务的完成,与学生对老师的接纳程度,学生对老师的身体力行的精神层面的感悟,与学生对老师语言和非语言交往中感受到的育人氛围的整体力量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这个育人环境中,教师亲和力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及信赖感不断提升,学生对教师的接纳度就会不断加强,学生就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磁场的和熙春风、浓浓爱意及整体力量,从而不断汲取知识营养和激发向上的精神。
所以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当一个你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你时你会欣喜不已,他批评你时你会格外愧疚。
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
成语“爱屋及乌”也有此意。
因此,提升教师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提高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是一个隐性的资源,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亲和力
教师亲和力一、教师亲和力的本质内涵教师亲和力是指教师为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与学生交往中,采用易被学生接纳,喜爱的亲近行为,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的能力。
作为学生喜爱教师的优秀特质,教师亲和力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教育性。
一个人的亲和力与其亲和动机有关,亲和动机一般来自亲和主体对其所处的环境的认识和自我需求,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在需求会产生不同的亲和动机。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
教学交往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动态表现出来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师生最基本的精神需要之一,也是教师职业基本的存在形式。
亲合力是有效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应是教师的必备素质。
所以,教师的亲和动机应来自对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的认识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是教师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和专业发展观的体现,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生本性。
教师亲和力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具有明显的生本性。
首先,教师的亲合力应真诚的指向学生。
不是以无私的真正的指向学生利益而是实图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操纵学生的行为不能与教师的亲合力相提并论。
如果教师处于某种私利,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帮助的手势、一句有好的话语、一个暖人的身体接触可能表现出的是不屑一顾而不是真诚,不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其次,学生是衡量教师亲和力的主体,学生是教师亲和力的指向者也是亲合力有无和高低的衡量者,教师的亲近行为必须使学生接纳的或喜爱的。
如有的教师尽管出于教育的动机,但采取的是学生不愿接受的“打是亲”、“骂是爱”的表现形式,往往会导致老师的“好心”得不到“好报”,甚至敬而远之的现象发生。
和谐性。
亲和力的关键语素是“亲”、“和”。
“亲”为亲近、亲切、亲爱,“和”为和好、和睦、和谐。
“亲”的行为所追求的是“和”的目标。
所以,生生关系的和谐性是教师亲和力的价值追求。
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消解教师惟我独尊、自恃清高、盛气凌人的“师道尊严”,但也绝非是“学生无错、学生无过”、目无师长、我行我素的“生道尊严”,而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在哪里
做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安匠初中王彦荣何为亲和力,所谓的亲和力就是指的是一种亲切和谐的力量,它是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由能力、经验和师德凝聚而成。
那么教师和学生的亲和力在哪里?一、在于教师宽宏博大的慈爱之心教师的亲和力主要来自于教师真挚博爱的情怀和包容一切的胸怀。
魏书生、李镇西、于漪等教育大家,他们的词典里决没有“体罚”、“变相体罚”这些字眼,他们对学生的爱是真挚的,对学生的胸怀是宽广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他们当成最亲的亲人,他们也同样把所有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种纯真的感情如醇香的酒酿,不因学生的毕业而消失,相反却因学生的毕业而更加难舍难分难解,这样亲和力绵长久远,甚至影响了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师要坚决摒弃对学生的冷漠、歧视、嘲讽,甚至打骂等行为。
在不受欢迎的教师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些不当言行的影子。
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在《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几位可敬可爱的老师形象,他们中有一生教书六十载,把上课铃声当音乐、把学生的作业本当纪念品收藏的克洛赛谛先生,有爱生如子、积劳成疾的波巴尼先生,和善可亲、爱岗敬业的校长……这些人物形象身上闪烁着师爱的光辉,打动了全世界无数的读者。
霍懋征老师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周恩来总理称她为中国的“国宝”。
霍老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座右铭就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她的眼中,“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
她爱每一个孩子,“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
60多年的从教生涯,她创造出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
没有体罚过一个学生,没有向一个学生动过气……这是无言的大爱,是不朽的师魂。
教师,是一项特殊的职业,需要倾注你无私的爱。
二、在于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用居高临下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用命令式的语气跟学生交流。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包括相貌、性格、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等,平等地对待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不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多从学生的视角去看问题。
教师的亲和力与学生情感教育
教师的亲和力与学生情感教育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教师的亲和力在学生情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亲和力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的一种亲密关系,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学业进步。
首先,教师的亲和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
当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时,学生会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等方式来增强亲和力。
例如,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与学生建立起更深入的联系。
这样的亲和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被关心,从而培养出积极的情感态度。
其次,教师的亲和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常常会面临各种情感困扰和挑战。
而教师的亲和力可以成为学生情感表达的出口,让他们有机会将自己的情感倾诉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例如,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和不满,并积极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亲和力的发挥,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成长。
此外,教师的亲和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情感认知是指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情感的觉察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帮助他们提高情感认知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自己和他人的情感表达,帮助他们理解情感的产生和变化。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各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和背后的原因。
通过这样的亲和力的发挥,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和与他人的关系。
综上所述,教师的亲和力在学生情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教师的亲和力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情感投入和关爱的体现。
浅谈教师的亲和力
浅谈教师的亲和力教师亲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高低。
那么教师亲和力来源于哪些方面呢?一、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高尚的人格不仅表现在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无比挚爱,还表现在对学生无比的钟爱。
教师的亲和力主要就是来源于这样一颗火热的爱心:以博大的师爱去包容、谅解每一个学生的行为。
感化、督导学生,使之在正确的人生轨道上健康成长。
久而久之,无论是听话的孩子还是调皮的孩子,都会在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有厌学倾向的张海瑞同学,经父母的耐心劝说又回到了学校,意在叩开高一的大门。
事与愿违,任性、调皮的他,总是面带孩子恶作剧成功后那种得意的微笑端坐在座位上,时而优哉游哉地望着窗外,时而伏桌小睡,时而不经意的做几道小题。
这令他的任课教师们深感棘手。
班主任的多次教导、批评及与家长的配合等策略均已失效。
满怀师爱,不肯轻易放弃的我总是面带阳光般灿烂的笑脸。
我深知,要想转变这名学生的学习观念,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抓住契机,有的放矢,并适当借助集体的力量来教育他,帮助他。
利用一次讲改作业的机会,我对全班同学对他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严肃的气氛,肺腑之言的流露,令全班学生陷入了深思。
见到时机成熟,我立即声情并茂的说:“张海瑞同学,你真的就这么没心了吗?又对其他同学说:“你们能成为同学不容易,你们应该多提醒张海瑞,多帮助他,让他像你们一样努力学习,成为一名好学生。
张海瑞,老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你要对自己有信心。
”只见张海瑞把头深深地埋在书堆里。
从此以后,终于拨动了他那根学习的心弦。
可是这个孩子认真学习了几天后又恢复了原来的坏习惯。
我们都很失望,可是却不能放弃!我又找他私下里谈心。
这次谈心发现这个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基础太差又不知道怎么学。
于是我就教他一点一点进步的方法。
从此以后这个孩子真的比以前爱学习了。
这例教育个案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乌申斯基所说的“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所蕴含的道理。
浅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亲和力
浅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亲和力摘要语文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拥有一双慧眼,认真研究新时代的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适当掌握流行文化的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探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新渠道,做学生的贴心人。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让他们在笑声中受到教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幽默风趣的话语;教师的亲和力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常常通过风趣幽默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在给人以莫大的愉悦感、美的享受和诗意的熏陶的同时,把学生带进知识殿堂。
语文教师在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时,要绘声绘色、细致刻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他随口而出的一句格言,一首古诗,一个典故,一条成语,甚至他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种语气,都能透露出其诗性的文化素养,都能打动学生的心坎,都能成为学生课下效仿的经典。
语文教师应以开放的心态拥有一双慧眼,认真研究新时代的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需求,适当掌握流行文化的表达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探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新渠道,做学生的贴心人。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让他们在笑声中受到教益,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讲台上已不再需要永远板着脸孔、充满匠气的老师形象。
语文教师应该在敞开心扉的交流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以年轻、宽容的心态大胆汲取时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甚至学一些“Q言Q语”。
教师还应该运用新课程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用生动活泼、幽默风趣的语言以适合学生的口味,填平师生间的心理“代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师生间精神的和谐共处与语言的雅俗共赏达到辩证的统一。
这样,在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的同时,让教师的语言魅力大放异彩。
情感:多一些亲和力,少一些霸气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
教师情感态度与亲和力提升
教师情感态度与亲和力提升引言:作为教育者,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
而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亲和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师情感态度与亲和力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方法来提升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亲和力。
一、教师情感态度的重要性1.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情感态度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教师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待学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3. 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通过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互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增强教师的影响力:教师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而增强教师的影响力。
二、亲和力的提升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努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亲和力的基础。
可以通过多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困惑等,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2. 表达关爱与尊重: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被认可。
在评价学生时要注重用积极的语言和方式,避免伤害学生情感。
3. 提供支持和鼓励: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 倾听和理解: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在解决学生问题时,教师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给予学生合理的回应和解决方案。
三、情感态度与亲和力的影响因素1. 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师应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宽容和正义感等良好的个人素质,这些素质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情感态度与亲和力。
2. 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会对教师的情感态度产生影响。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包容不同的文化和教育背景。
3. 心理技巧与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相关心理技巧来增强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亲和力。
浅谈如何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
浅谈如何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身边总会有一群孩子围绕在身边,孩子喜欢亲近她,有空就喜欢抱着她,喜欢听她讲故事。
她总能成为孩子的焦点。
而另一个她,也是一名幼儿教师,可是孩子一看见她就会鸦雀无声,乖乖地坐在凳子上,只会听她的命令进行活动,也没有孩子敢主动地亲近她。
这两名教师在比较之下,前者则具有亲和力。
“亲和力”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是互相作用的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
教师的亲和力在幼儿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
”教师拥有了亲和力,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就会融洽,就会赢得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说教师的亲和力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好坏。
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做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献出自己的爱。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源于对教育事业执著的热爱,对孩子们毫无保留的无私的爱,是一种童心的爱。
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孩子,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做到彼此间的接受和理解。
比如:孩子今天吃得好吗?衣服穿的多吗?还是少了?为什么今天孩子会哭闹?为什么不想参与某些活动?在与孩子接触中要常给自己打个问号,关心孩子的生活,这就是爱的点滴表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里对老师也会产生敬爱之情,愿意接近老师,把老师当成第二个妈妈。
例如: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中的霍懋征老师、皱有云老师、黄静华老师、盘振玉老师和林崇德老师,他们就是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孩子,而孩子不但喜欢亲近他们,成为他们的朋友,而且还用成绩回报了他们。
二、做到平等与尊重。
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
把自己当成孩子般的人,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尊重孩子的人格,才能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只有这样,教师才易于把握孩子的真实需要和兴趣,为孩子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浅谈教师语言的亲和力
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教师要用和谐、亲切的语言,创设学生学习的氛围与环境。
近年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重视这点。
新课程理念表明,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沟通”“合作”的过程。
那么教师就不应当以“一言堂”的权威意志支配学生、支配课堂,而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沟通。
课堂辅导也应用真诚友善的评议给学生以帮助和开导,使学生能从教师亲切的语言中感到一种温馨,一种鼓励,从而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和体验。
1、亲和的语言有利于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很不稳定,易受很多方面的影响。
加上每班有几十个学生,各自的心态千差万别。
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能集中精力上课是很难的,加上由于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的欠缺,课堂上会经常出现一些破坏学习氛围的非正常现象,或突发事件。
前者如学生讲闲话,相互间打闹等,后者如学生突然提问。
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某些不规范行为时,任课老师若不加理睬,任其发展,则会影响课堂学习环境的和谐;任课老师若加以制止和指责,则有可能招致学生的不满,甚至抵触,而影响课堂学习环境的和谐。
所以,当课堂上出现上述现象时,任课老师巧妙运用教学口语,对学生及时加以引导,既指出学生的错误,又不至于导致学生不满,真正营造出一种和谐有序,和善可亲的学习氛围,这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既有利于教师本人在心情舒畅的条件下进入最佳的教学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又有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驱使下最大限度地投入学习,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例如:有一次,班级演讲赛上,一同学演讲完毕,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可另一位同学刷地站起来,说:“老师,她的演讲稿我在作文书上见过!”顿时,全班哗然,学生都瞪着眼看我如何收拾这个场面。
为了不至于让这个女生太难堪,以免伤及她的自尊心,于是我说:“你是说这篇激情洋溢的文章你曾读过?哦,我想这位同学肯定和你一样也读过。
浅谈教师的亲和力
浅谈教师的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亲近学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的一种能力指标。
具有良好亲和力的教师能与学生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在情感上认同了老师,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结果。
教师良好的亲和力是教育活动的催化剂,教师应如何培养自身的良好亲和力呢?一、良好的亲和力来源于对每一个学生由衷而终极的关爱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的伟大之处在于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充满感情、充满人性的。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就如同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更高的境界。
这种关爱,是建立在“人”之上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
因此,它是民主、平等、无私的,对“人”的终极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热爱儿童。
”一个教师能从心灵深处接纳每一个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聪明的,还是愚钝的,那么学生必然会对你产生强烈的依恋,教师的音容笑貌在他们看来是那么迷人神奇,这位教师就会具有良好的亲和力。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牢记的真理。
二、良好的亲和力要求教师具有宽容的美德完美的人,应该是心胸宽广、充满仁爱之心、具有宽容美德的人,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人,教师首先要做这样的人。
宽容是以理解、尊重为前提的,具有宽容美德的教师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不管是对幼稚的原谅、对错误的包容,还是对冒犯的宽容,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说:“任何坏人也不是出于本人意愿成为坏人的。
”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小的时侯没有受到父母和教师的正确引导。
孩子由于年幼无知,经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应该对他们严格管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教师亲和力
摘要: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隐性的资源,是教师在教书育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情感、语言行为与学生的融合水准,是教师在身教、言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及信赖感,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悉心塑造师表品格和综合素质,持续提升自己的亲和力,才能适合当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合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师亲和力
在词典中“亲和力”的解释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这本是一个化学术语,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已经被教育界普遍使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亲和力是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感情、语言行为与被教育者的融合水准,是教师在身教言教等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及信赖感,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把来自不同环境、千差万别的对象匡正到培育“四有”新人的大熔炉里,协助引导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以适合新的生存方式,启发他们从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东西,完善自我。
而这些任务的完成,与学生对老师的接纳水准,学生对老师的身体力行的精神层面的感悟,与学生对老师语言和非语言交往中感受到的育人氛围的整体力量有着重要的关系。
在这个育人环境中,教师亲和力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及信赖感持续提升,学生对教师的接纳度就会持续增强,学生就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教育磁场的和熙春风、浓浓爱意及整体力量,从而持续汲取知识营养和激发向上的精神。
所以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
当一个你所亲近或崇敬的人,他表扬你时你会欣喜不已,他批评你时你会格外愧疚。
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也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讨厌他的课。
成语“爱屋及乌”也有此意。
所以,提升教师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如何提升教师的亲和力
教师的亲和力是一个隐性的资源,有了这个前提,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呢?
1、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平等宽松的情境。
世界著名教育家赞可夫以前说过:“当教师把一个学生理解到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的人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确实如此,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尊严,不尊重学生的个性,无法提升自己的亲和力。
不过“师道尊严”给我们带来了多少负面的影响,这些无疑给学生心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也违背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宗旨,使学校教育在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留下不良的印象。
有一位教育学专家说过这样有意思的话:在今天中国的教室里,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这种局面恰恰打了个颠倒——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之位,而坐着的学生的躯体内,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跪着的灵魂。
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教师难以做到尊重和信任学生,往往无视学生的人格,扼杀了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将学生纳入单纯应试的轨道,这样所建立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互相抵触的,教师的亲和力更是无从谈起。
所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认真地了解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对直爽开朗、不拘小节、课堂上大胆发言的同学,我们要着力表扬,当然也要明白无误地点出他(她)存有的问题;对倔强刚毅、勇于吃苦、喜欢质疑的同学,尤其需要多加鼓励,从而树立良好的学风;对脸皮薄、沉默寡言、自信心不足的同学,一定要点拨精当,不能因答错一题而横加指责,要找出其身上闪光点,让他(她)确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自负傲慢、不求甚解、夸夸其谈的学生,要在承认其“勇气可嘉”的同时,抓住其不足之处,着力剖析,以不可置疑的事实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学无止境”的道理,从而使他确立更高的目标……
尊重学生的个性,就要爱护学生:当学生的作文中流露出对家庭亲情的渴求时,老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去了解其家庭的变故;当学生在生活上有困难时,老师要尽力给予必要的协助,并鼓励他……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主要需要“爱与受尊重的需要”满足以后,人就会迸发出强劲的动力去自我实现,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实力、水平等,就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当教师的爱心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时,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尊重迁移到教
师所教的学科上来,激发起求知欲和上进心,就会乐于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就会按照老师的“旨意”去思考、生活,教学效果也必定会事倍功半。
2、燃烧自己的激情热情真情,架接情感交流的桥梁。
泰戈尔说:“激情是鼓满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只就无法航行。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
”俄国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表达情感的人,就不能做教师”。
看来一个教师在教学时情感很重要,没有激情很难带动学生。
教学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教师的激情能迅速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在充满激情的教学活动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情感是亲和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一个情感丰富的教师,他与学生的亲和力就强。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师的情感是通过语言交流体现出来。
有人说教师要集语言家的用词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密、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情感丰富于一身。
也有人说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具有相声的幽默,小说的形象,戏剧的冲突,诗朗诵的激情。
这些都是对教师语言要求的高度概括。
“良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远比冷冰冰的指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取心、荣誉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教师的情感来自哪里?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来自对事业的热爱,来自对学生的热爱。
在教育教学中,如果一个教师对生活、对事业、对学生充满热爱,他就会去认真挖掘情感之渠,用热情、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就会以最大的耐心、细心,做到人心对人心,真情对真情,时时以一颗真诚之心、细致之心、平和之心、忍耐之心对待学生,就会转变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偏激失信的态度,努力克服讽刺、蔑视、挖苦、抱怨、打击以及不讲平等、不讲民主等有失教师形象和亲和力的不良言行。
如果一个教师以真诚之心和敬业的精神,持续提升语言表现水平,锤炼语言风格,就能够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情语动人、作用于心灵的策人奋发的艺术效果,从而使学生在教师情真意切的亲和力的感召下,从心理感情上和行为上焕发出激励效应,增强上进的信心。
3、塑造师表品格和综合素质,做到学高身正铸师魂。
教师的亲和力要有高尚的师表品格和优秀的综合素质作底蕴。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
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和措施去影响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则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接受教育的影响,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养成一定的品德和个性品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成员。
教师持续增强师德建设、提升综合素质是时代和事业的要求。
师德对于受教育者具有很广、很深的穿透力。
德是师之本,德是师之魂。
师德的主要内涵是品德高尚、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开拓创新。
高尚的师德品格包涵无私的敬业精神,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素养、严谨的生活作风,熟练的教育技巧。
师德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的重任,要做到既塑造健全人格,又促动个性发展。
所以教师要塑造师德、垂范师表,以自己饱含着人生智慧的学识和充盈着人格魅力的德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高尚情操和人格,以优良的德行吸引学生,获得学生敬重和爱戴,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是最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影射力。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
提升教师的亲和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育创新的动力,是建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应有内容。
教师的亲和力无论它是通过行动上还是语言表情上发出的教育信息,其内在本质和落脚点是亲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亲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让教师的言行融人学生的受教育活动及情感生活,使学生增强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依恋感,减少受教育过程中的畏惧心理、逆反心理及不合作态度。
教师的亲和力是沟通师生关系间的“润滑剂”,是促动学校教育的“试金石”,是教育成功潜力无穷的隐性资源。
教师的亲和力是教书育人环境中的一股清泉,它是自然流淌的,不能有任何污泥浊水;教师的亲和力是教师人格魅力的自然表现,不应有半点粉饰伪装、矫揉造作;教师的亲和力是学校育人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它需要教师个体努力、群体铸就。
作为教育工作最前线的教师,只有形成对学生强烈的亲和力,才能适合当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才能适合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