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学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特点- 学会将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法则教学大纲:1. 科学计数法的介绍- 解释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作用- 展示科学计数法在科学和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解释如何将大型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示范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换为标准数值形式3. 科学计数法的运算法则- 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中的运算规则- 提供实际例子和练,以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4. 应用练- 提供一系列练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计数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解答练题,强化他们的运算技能和应用能力5. 总结和评估- 对所学的科学计数法知识进行总结和回顾- 进行小测验或问答活动,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教学资源:- 幻灯片投影仪及相关课件- 教科书和练册- 白板和白板笔教学评估:- 练册上的作业完成情况及准确性- 小测验的成绩和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学生在应用练中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活动:- 在展示科学计数法的介绍时可以利用幻灯片和图表进行说明- 在教授转换和运算法则时,通过示范和实例进行讲解- 在应用练中,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解答问题,促进合作研究和互动交流教学方法:- 讲授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说明来传授科学计数法的知识和技能- 练方法:提供练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评估方法:通过作业、小测验和回答问题,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理解程度备注:本教案适用于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科目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学生起点状况分析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内容之后,安排了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大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感。

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学信息进行合理的处理的过程中,学会用简便的方法表示大数,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学习内容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

大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手段实施教学能突出本课特色,同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

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并为今后学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和巩固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方法.2.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过程与方法1.通过科学记数法的学习让学生从各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2.通过微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难点:掌握10的幂指数特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全国总人口约为1370000000人2.地球半径约为6400000m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m/s以上有简单的表示方法吗?应用微课教学二、复习(微课教学)师:我们先来看这几个问题.1.指名回答什么叫做乘方,并让学生说出103, -103,(-10)3,a n等的底数、指数、幂。

2.计算:101,102,103,104,105,106,1010。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由第3题计算: 105=100000, 106=1000000, 1010=1 0000000000左边用10的n次幂表示简洁明了,且不易出错,右边有许多零,很容易出现写错的情况,读的时候也是左易右难,这就使我们想到用10的n次幂表示较大的数,比如一亿、一百亿等。

一等奖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一等奖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一等奖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作用;2.学会将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字转化为科学计数法;3.能够进行科学计数法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转化;2.科学计数法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乘除运算。

四、教学准备:1.课件、录像资料等辅助教学工具;2.实物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作用;3.练习题和作业。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入科学计数法的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一些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例子,如宇宙中的星辰数量、细胞的数量、细菌的数量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些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量进行表示和计算。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展示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基本规则,如以10为底数,幂为整数,表示较大或较小的数;2.声明科学计数法的作用,即简化大数和小数的表达和计算。

三、科学计数法的转化(20分钟)1.通过一些示例,讲解如何将一个较大或较小的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2.引导学生独立实践,进行一些实例的转化练习;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转化过程中的疑问。

四、科学计数法的加减运算(15分钟)1.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加减运算规则,即底数相同,幂相加减;2.通过示例演示加减运算的步骤和计算方法;3.引导学生进行加减运算练习。

五、科学计数法的乘除运算(25分钟)1.探索科学计数法的乘法规律,即底数相乘,幂相加;2.通过示例演示乘法的步骤和计算方法;3.引导学生进行乘法练习,帮助他们掌握乘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探索科学计数法的除法规律,即底数相除,幂相减;5.通过示例演示除法的步骤和计算方法;6.引导学生进行除法练习,帮助他们掌握除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六、课堂练习和总结(10分钟)1.给学生一些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包括转化、加减乘除运算等;2.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的作用和应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一些科学计数法的作业题,包括练习题和思考题;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和扩展习题的学习意义。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和小数的表示,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的运用,包括大数和小数的表示。

3.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用。

2.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3. 案例分析:运用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用。

4. 练习: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反思:1. 讲解科学计数法时,要清晰地阐述概念,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2. 在案例分析环节,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运用。

3. 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 拓展环节,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思考。

6.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注重难度的适中,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提高数的运算能力,并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提问、练习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的运用能力和应用水平。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数的数量级及表示方法。

2、掌握科学计数法及转化方法。

3、理解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清数的数量级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科学计数法及转化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卧谈式提问,如下:(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很大或者很小的数,请举例说明。

(2)这样的数怎么读?(3)如果不借助计算机或器具,如何短时间内读出这样的数?2、讲解(20分钟)(1)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通过地图、地震、天文、人口等实例,让学生认识生活中所接触的大数和小数,并介绍表示大数和小数的方法。

(2)科学计数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找出其中科学计数法的规律,进一步引入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及规则,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写法和读法,同时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化方法。

(3)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天文问题、科学实验等。

3、练习(25分钟)(1)学生进行一定数量级的数字读写和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2)通过教师给出的示例,让学生思考并解答数字相关的问题。

4、归纳(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明确本节掌握的知识点。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练习,要求学生在复习同时,加强科学计数法的练习。

四、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2、布置的作业后及时检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程度,及时进行强化巩固。

3、期中及期末考试时,将本单元的内容纳入考试题目范畴,考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教师可适当扩充实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2、多举生活例子,让科学计数法与学生日常生活建立联系。

3、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练习,检测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能力。

4、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背景。

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3.能够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4.能够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5.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将普通数转化为科学计数法表示。

3.将科学计数法表示转化为普通数。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计算问题。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和计算。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话题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当数字很大或很小时该如何表示呢?”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应用背景。

Step 2 探索科学计数法1.向学生提问:“如何表示较大的数?”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如何表示较大的数。

2.介绍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可以用一个十进制数乘以10的幂的形式表示。

”3.给出一个例子,比如:650,000,000可以表示为6.5 x 10^8,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Step 3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1.带领学生分析和探讨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向学生解释: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中,允许基数(即 6.5)小于10,但大于等于1,并且指数(即8)是整数。

Step 4 科学计数法的练习1.让学生完成一些基于科学计数法的数转换练习,例如:写出下列数的科学计数法表示:0.000001,50000000,12500。

2.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

Step 5 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1.介绍科学计数法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

2.以实例演示如何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例如:将2.5 x10^7乘以3.2 x 10^4。

3.引导学生自己尝试进行一些实际计算的练习题,例如:(8.3x 10^6) ÷ (1.2 x 10^3)。

Step 6 小结与归纳总结和归纳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能够将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能够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二、教学准备•当前教材相关章节的教学资料•课堂计算题题目•实物或图片展示科学计数法的应用场景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是一种用于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字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底数为10的指数来表示,以便简化数字的表达和理解。

科学计数法的标准形式如下:\[a \times 10^n\]•其中a是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被称为尾数;•n是一个整数,被称为指数。

2. 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使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一个数字,需要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尾数a。

•对于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数字,尾数a就是该数字本身;•对于一个小于1的数字,尾数a是该数字的绝对值,并把小于1的几次方转换为大于1的分数。

步骤2:确定指数n。

•对于大于1的数字,通过将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使得左边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确定指数n为移动的位数的负数;•对于小于1的数字,通过将小数点向右移动n位,使得左边只剩下一个非零数字,确定指数n为移动的位数的正数。

步骤3:将尾数a和指数n结合起来写成科学计数法的形式,即\[a \times 10^n\]。

3. 将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为了将一个普通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需要进行如下步骤:步骤1:如果该数字等于0,则它的科学计数法表示为\[0 \times 10^0\]。

步骤2:如果该数字大于0,则进行以下步骤:•将该数字除以10,得到一个大于等于1且小于10的尾数a;•计算除法产生的商的小数位数,记为小数位数d;•将小数点向左移动d位,并将尾数a乘以10的d次方,得到科学计数法表示。

步骤3:如果该数字小于0,则再次进行以下步骤:•将该数字除以10,得到一个小于1且大于-1的尾数a;•计算除法产生的商的小数位数,记为小数位数d;•将小数点向右移动d位,并将尾数a乘以10的-d次方,得到科学计数法表示。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大数与小数的简便运算。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难点: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以及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2.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计数法,提出大数与小数运算时的不便之处。

2. 讲解:讲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用。

3. 实践:让学生进行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练习。

4.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的应用实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科学计数法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互换练习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通过课后作业,收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在大数与小数运算中应用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PP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示例。

2. 练习题库,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互换和应用题目。

3.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课堂板书和强调重点。

4. 计算器,用于演示和验证计算过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科学计数法概念和表示方法。

2. 第二课时:练习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计数法的互换。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标题:科学计数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

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

3. 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大数的表示方法,了解大数的表达存在的不便之处。

2. 提出问题:“如何简洁地表示一个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知识讲解:3. 解释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用途,强调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4. 教授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将一个数表示为一个介于1到10之间的数与一个指数的乘积。

例如:1.23 × 10^6 表示为 1,230,000。

示例练习:5. 给出一些科学计数法的示例,让学生尝试将其转换为标准形式。

例如:3.45 × 10^4 转换为标准形式为 34,500。

练习与巩固:6. 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 将标准形式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 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标准形式。

- 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拓展应用:7.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解决。

例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约为 1.496 × 10^11 米,如果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100 公里,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太阳?总结与评价:8. 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要点和转换方法。

9. 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科学计数法。

教学资源:- 教科书或教学课件- 纸张和铅笔- 练习题集- 实际问题的应用题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科学计数法的应用领域,如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

- 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增加他们对科学计数法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转换科学计数法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记忆规则。

-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 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操作和思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科学计数法初中教案

科学计数法初中教案

科学计数法初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能将大数和较小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体会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计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大数和较小数的例子,如我国的人口数量、太阳的半径、光速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便地表示这些数。

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发现科学计数法的基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学生进一步分析,得出科学计数法中指数n与整数位数之间的关系:n的值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三、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并尝试将一些大数和较小数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四、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和较小数,如我国的耕地面积、中学生平均身高等。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强调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有关科学计数法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科学计数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科学计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理解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2科学计数法(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2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的转换方法,包括将常规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科学计数法之间的数值运算;
-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天文、物理等领域的数值表示;
-通过科学计数法进行数值比较、估算和简化计算。
举例:重点讲解如何将一个较大的数(如5,600,000)转换为科学计数法(5.6×10^6),以及如何进行科学计数法之间的加、减运算(如3.2×10^3 + 4.5×10^3)。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的方法,形式为a×10^n(1≤a<10,n为整数)。它在数学、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我们要表示奥运会金牌含金量为0.999...,可以写作9.99...×10^-1。这个案例展示了科学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简化数值表示。
2.培养学生通过科学计数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培养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素养;
4.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讨论、分享科学计数法的应用,提升合作交流与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及其表示形式:a×10^n(1≤a<10,n为整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和计算较大或较小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数的表示方法,如整数、小数、分数等。

(2)提出问题:当我们遇到非常大或非常小的数时,如何简便地表示和计算呢?2.知识讲解(1)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一种表示较大或较小数的方法,其基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

(2)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规则①当原数绝对值大于等于10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位数减1。

②当原数绝对值小于1时,n的值为原数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加1。

③科学计数法中,a的取值范围为1≤|a|<10。

(3)举例讲解以光速为例,光速为299,792,458米/秒,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2.99792458×10^8米/秒。

3.实践操作①0.000000②③0.0000456(2)每组派代表分享结果,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4.拓展应用(1)讲解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等领域。

(2)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计数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提出疑问。

6.课后作业①0.000000789②987654321③0.00000321(2)查阅资料,了解科学计数法在某个领域的具体应用,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讲解时要尽量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解释。

2.在举例讲解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课后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重点: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及其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在描述很大的距离,比如从地球到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大约有4.37光年,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太大,我们该如何简便地记录和交流这样的信息呢?生1:我们可以用公里,但是数字还是很大。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3章《科学计数法》。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科学计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科学计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3. 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2. 掌握科学计数法的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3. 学会将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互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

难点:科学计数法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大数与小数的科学计数法互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组数据的精确值。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将这组数据表示为1.23456789×10^9,从而引出科学计数法的概念。

2. 讲解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讲解科学计数法的定义、位数和有效数字的计算方法。

3. 讲解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通过PPT展示科学计数法与普通记数法的互换方法,讲解如何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如何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1: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出示例题2:将科学计数法1.23456789×10^9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练习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科学计数法:表示方法:a×10^n位数:n有效数字:a的位数互换方法:普通记数法→科学计数法:a×10^n科学计数法→普通记数法:a×10^n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将普通记数法转换为科学计数法,以及将科学计数法转换为普通记数法。

实践性教学的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实践性教学的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实践性教学的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应用。

2.掌握科学计数法的计数和运算方法。

3.通过练习能够熟练使用科学计数法,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运用。

二、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科学计数法相关的练习材料和实验器材(如计算机、计算器、实验耗材等)。

2.学生需要有足够数量的笔、纸、计算器等教具。

三、教学过程1.引言教师首先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计数法的重要性,并提出本次实践性教学的教学目标。

2.导入任务教师将学生分组,并给出实际问题和场景,例如:A组:某个化学品的质量为1.32kg,需要将它进行科学计数法的处理。

B组:计算一下火星的半径,需要使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

C组:假设你在某个国际大赛中获得了10亿美元的奖金,如果将这笔钱直接换算成人民币,需要使用科学计数法计算。

3.小组实践学生在小组内,分别运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计算实践,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问题,让老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指导和解答。

4.总结归纳每个小组在完成实践任务后,让他们将步骤和结果进行汇报,让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和总结,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

5.扩展应用让每个小组根据自己掌握的科学计数法知识点,设计一道实际问题,鼓励其他的小组进行实践和解答,让班级内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氛围。

四、教学评价在实践性教学完成后,教师需要进行问卷、测验、作业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以了解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以及对实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小结实践性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科学计数法这一难点知识点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的应用更是能够让学生在锻炼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中,更好地掌握科学计数法知识点。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

科学计数法教案一、学生起点状况分析科学记数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内容之后,安排的一节与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尤其是大数)相关的数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大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又通过对较大数据的简单处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科学记数法的引入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要让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并能够熟练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同时,通过具体数据的分析,让学生体会科学记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课程目标1. 理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

2. 能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3. 通过具体数据的学习,体会科学记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通过科学记数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能够熟练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领会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2. 投影仪3. 教学软件:PPT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生活中较大的数。

2. 新课学习:讲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并通过具体实例解释其意义和应用。

3. 巩固练习:给出一些数据,让学生尝试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4. 归纳小结:回顾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总结其特点和优势。

5.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方法和策略1. 讲解法:通过讲解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其基本概念和应用。

2. 示范法:通过具体实例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数的方法。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的训练,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科学计数法》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通过以下过程与方法,培养以下能力:
1.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科学计数法的规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数学软件或计算器进行科学计数法的操作,培养信息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科学计数法应用于生活,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基础知识巩固题:主要包括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转换以及基本运算。此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提高解题能力。
例题:
(1)将下列数值转换为科学计数法:560000、0.00004、8750000。
(2)计算:3.2×10^3 × 2×10^2,(5×10^4) ÷ (2×10^3)。
3.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例如,我会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学校到月球表面的距离是多少吗?”这个问题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让学生意识到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我会简要介绍科学计数法的概念,以及它在表示较大或较小数值时的优势。这样的导入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题:
讨论科学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组选取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提交作业时,要求书写工整,表述清晰。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

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推荐五篇]第一篇: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科学计数法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2、能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大的数一、能力目标:1、借助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感受生活中的大数,增强数感,积累数学经验。

2、会用简便的方法——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创意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实践,再与他人交流学习方法,并从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的特征,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自主交流——探索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提出问题师:上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认识了100万有多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书写下面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3)地球离太阳约为150000000千米(4)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些数太大了,不好记。

比100万都大。

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书写这些较大数据的科学的方法,(引出课题)师:现在我们不知道怎样写这些数简便,那我们寻求一下计算器的帮助。

计算器就算是容纳的数字再多,也得有个极限是吧?平时我们用的计算器最多能容纳多少位?生:8位或10位师:当计算器计算到大于8位或10位的数时,它是怎么显示的?你们试试看,你是怎样操作的?(学生自己操作,汇报结果。

老师写出最后形式,讲评后,举出课本上小明用计算器表示大数的方法。

最后计算器显示出1×的形式。

这一部分用课件展示)师:1×是小明通过怎样的运算得到的呢?(生:可能回答是1000经过两次平方得到的。

师:实际上就是1000的几次方?生:1000的4次方。

那么1×应该表示什么数?生:1000即1000000000000)师:计算器显示屏上的“12”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表示10的指数师:这里出现了指数的概念,我们曾经在‥哪一部分学到了指数?生:乘方运算师:先来回顾一下什么是乘方。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教案设计一、教材参考本教案参考了《初中数学7年级》教材中的数学计数法相关内容。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计数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并提高学生对数学计数法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目的1.了解计数法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能够正确掌握计数法中的进位和退位方法。

3.能够熟练使用计数法进行数值的转换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1.知识点呈现教师通过课件、黑板等形式呈现数学计数法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数法、计数法的原则、计数法的转化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教师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计数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难易适中的计数法例题进行讲解,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分析。

3.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增加学生对计数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讨论主题可以包括计数法的应用场景、计数法解题技巧等方面。

4.练习拓展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对刚刚学习的计数法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

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的基本情况,选取一些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进行发放。

5.学生反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程反馈。

学生反馈内容主要包括对上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教师和课程的评价,反馈内容应当全面、真实、客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数法的用途和原则;计数法的基本转化方法;计数法中的进位和退位方法。

教学难点:计数法的应用举例;计数法的实际计算。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例题讲解法3.小组讨论法4.课堂练习法5.学生反馈法六、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当知道什么是计数法,掌握计数法的基本原则和计算方法,熟练运用计数法进行数值转换和计算。

同时,在学习中注重思维启发和创新性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计数法的兴趣。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

初中数学科学计数法的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阅读和表达科学计数法的方法。

2.能够准确地进行科学计数法的转换。

3.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科学计数法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3.科学计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科学计数法的应用。

2.科学计数法的运算。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

2.课堂讲解法。

3.活动探究法。

五、教学内容1.科学计数法的概念科学计数法是用以表达过大或过小的数的一表示方法,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有效数字和指数。

例如:1000可以表示为10的3次方,1.5×10的-6次方则表示为0.0000015。

2.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为有效数字乘10的n次方,其中n是整数,而有效数字的个位为非零数。

例如:520000000可以表示为5.2×10的8次方,0.000003可以表示为3×10的-6次方。

3.科学计数法的转换将一个科学计数法转换为十进制数,只要把它的指数表示成10的n次方的形式,再将前面的有效数字和10的n次方相乘即可。

例如:3.6×10的7次方 = 3.6×10000000=36000000,0.85×10的-5次方 =0.85/100000=0.0000085。

将一个十进制数转换为科学计数法,只要把它表示成形如有效数字×10的n次方的形式,其中有效数字为非零数,且第一个数字是个位数,指数n为该数中小数点左移或右移的位数。

例如:3600000 = 3.6×10的6次方,0.0000085 = 8.5×10的-6次方。

4.科学计数法的运算在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中进行乘、除、加、减运算时,要先按照科学计数法的表示方法进行数据的变形,再进行运算。

在乘法和除法中,把指数相加或相减,有效数字相乘或相除;在加法和减法中,先把指数相等的分别相加或相减,再将其它位上的数附加上去,最后化为科学计数法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计数法教学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师版数学(七上)第二章第12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乘方的知识后安排的一节与现实生活中数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科学、方便的方式表示大数,这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一节中将得到运用,并且在实际生活及其他学科如理化中也将得到运用,同时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
本课时根据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状况确定教学难点,结合我校三学两评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以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自学能力与学习习惯,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身边数据进一步体会大数,培养学生的数感。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3.会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过程与方法目标: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方便看、读、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大数的背景知识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及节约环保意识。

4.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教学难点】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模式】三学两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组图片,给出几个看、读、写都不方便的数据,引起学生强烈认知上的冲突,激起学生想寻求一种方便、简洁的表示方式的欲望,引出课题让学生齐声朗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二、自主学习
为引导学生有的放矢的完成学习目标——掌握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特点及把一个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兴趣与效率,体会成功的喜悦,问题设置尽量通俗易懂。

学生阅读教材第64、65页完成下列问题
1.10的n次幂在1后面有【】个0。

如:(1) = (2) = (3)=
反过来,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
(1)100 = (2)1000 = (3)1 000 000=
2.什么叫科学记数法?下列记数方式是科学记数法吗?说明理由
(1)13×102(2)0.6×103(3)1.5×104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时,10的指数n与原数的整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如果一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是3.12 ×103,则原来的数是【】,原数的整数部分有【】位数,这里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

三、学生展学,教师导学
首先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展示他们自主学习的成果,暴露思维,教师捕捉学情,结合自己根据课标预设的精讲部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利用多媒体展示正确答案,学生修正。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800=
(2)1230=
(3)1 800 000=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是什么数?
(1)1×104=
(2)5.18×103=
(3)7.04×106=
四、课堂反馈
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3 210=
50 600=
10 000 000=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记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2×106 =
6.03×105=
5.002×104=
3.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1)地球离太阳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
(2)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为15万亿吨以上.
4.一天有秒,一年有365天,一年有多少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5、地球绕太阳转动(即地球公转)每小时约通过1.1×105k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每小时约通过1.2×106m,地球公转的速度与声音的速度哪个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