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0年代的剧作

合集下载

(完整word)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专升本填空

(完整word)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专升本填空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1、“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2、“戏剧改良"走了两条不同的探索道路:一是曾得到过梁启超赞许的:汪笑依式的旧剧改良,一是春柳社在日本演出的新派剧和上海春阳社等以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称为“文明戏”。

3、梁启超是本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他的“新文体”的成就足以囊括一时代,立一界碑。

4、章太炎等的革命派散文,与“新文体"一样依赖现代传播媒介来宣传自己的主张。

5、五四时期,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辞《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6、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2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他明确提出“三大主义”,把文学改革运动推向高潮。

7、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激烈地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他与刘半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以引起社会的重视。

8、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沦》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此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9、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在另一篇文章《平民文学》中进而提出“为人生的文学”的口号.10、1918年5月,鲁迅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新青年》4卷5号)。

11、胡适、沈尹默、刘半农进行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新青年》第4卷第1号),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12、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推出《易普生专号》,主旨在反传统、反专制、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的作品《娜拉》、《国民公敌》,恰好和五四精神相吻合,形成了巨大影响.13、五四文艺团体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三十年代戏剧

三十年代戏剧

3、黄省三:小职员,贫病交加、毒死亲儿。
——曹禺《雷雨· 序》
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 既奴性十足,又阴险狡诈。
3、浓烈、明丽、精确传神而又极富个 性化的语言。《雷雨》人物语言个性 化。 “舞台提示”、潜台词渲染奇特 的舞台气氛.
戏剧结构紧凑
序 幕 在教堂附属医院的一间特别客厅内。 ——冬天的一个下午。 十年前,一个夏天,郁热的早晨。 ——周公馆的客厅内(即序幕的客厅,景与前大致相同) 景同前。 ——当天的下午。 在鲁家,一个小套间。 ——当天夜晚十时许 周家的客厅(与第一幕同) ——当天半夜两点钟。 又回到十年后,一个冬天的下午。 ——景同序幕
《雷雨》人物关系
二、《雷雨》的艺术成就
1、独具匠心的艺术结构。《雷雨》的结构紧凑 、精巧,戏剧冲突紧张激烈,环环相扣,高潮 迭起。 2、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雷雨》中的人物形 象,无论主次,都具有充满矛盾的性格和错综 复杂的情感。
《雷雨》人物
1、周朴园: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文明的化 身。 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冷酷、专横、自私、虚伪。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凤 贵 凤 贵
凤 贵 凤 贵 凤 贵
四凤,别--你爸爸什么时候借钱不还帐?现在你手上方便,随 便匀给我七块八块好么? 我没有钱。您真是还帐了么? 我跟我的亲生女儿说瞎话是王八蛋! 您别骗我,说了实在的,我也好替您想想法。 真的?--说起来这不怪我。昨天那几个零钱,大帐还不够, 小帐剩点零,所以我就耍了两把,也许赢了钱,不都还了么? 谁知运气不好,连喝带赌,还倒欠了十来块。 这是真的? 这可一句瞎话也没有。 那我实实在在地告诉您,我也没有钱!。 凤儿,你这孩子是什么心思?你可是我的亲生孩子。 亲生的女儿也没法把自己卖了,替您老人家还赌帐啊? 孩子,你可明白点,你妈疼你,只在嘴上,我可是把你的什么 要紧的事情,都处处替你想。

三十年代戏剧

三十年代戏剧

• (5)周萍: 是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造就的 自私懦弱的畸型儿,也是中国第二代资产 阶级的代表。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其抛 弃蘩漪,一是迫于社会舆论与封建道德伦 理规范的压力,二是基于“对不起父亲” 的良心谴责。
• (6)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 是“夏天里一个春梦”。其对社会现实还 缺乏起码的理解,还生活在飘渺的憧憬和 梦幻之中。 • (7)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但尚不成熟。(他体现着作家的社会理想) • “雷雨”: 作者在《雷雨·跋》中说: 《雷雨》的结果“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而是残忍。” • 《雷雨》中写偶然性的地方很多,所以使 剧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 1933年大学毕业后,曹禺入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 专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 教。 • 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 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 的罪恶社会。 • 1936年曹禺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剧作 《原野》。 • 抗日战争爆发后,曹禺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 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 编剧等职。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 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 本,
• (二)几个重要的戏剧作家 • 洪琛、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 奠基人”。 • 洪琛(1894-1955):名洪达,字浅哉,江苏武 进人。1916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戏剧,是中国 到国外专攻戏剧的第一人。回国后从事戏剧工作, 他创立了中国话剧的正规表演、导演体制。作品 有:《赵阎王》、农村三部曲(《五奎桥》、 《香稻米》、《青龙潭》)。洪琛的戏剧创作思 维侧重理性化,具有概念化倾向。
• 4. 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三种截然 不同的文化,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 方式极其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 荒谬性。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雷雨》解读中的几个问题
一、命运问题 二、周冲——乌托邦问题 三、周朴园——有没有爱? 四、蘩漪的独特性——恶魔性因素
思考与练习
1、分析周朴园形象。 2、分析蘩漪形象。 3、《雷雨》的思想主题 4.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 5.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6.比较《雷雨》和《日出》的结构艺术。
双重的打击与痛苦,使她成为一个忧郁阴鸷性格 的女性, 在“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性格交织中, 她的内心向变态发展,爱变成恨,倔强变成疯狂。 她绝望中的反抗,充满着一个被压迫女性的血泪 控诉,表现出对封建势力及其道德观念的勇敢蔑 视与反叛。 作者要肯定的,不是乱伦,而是她反叛封建道德 的勇气。她的“雷雨”式的激情摧毁了封建家庭 秩序,也毁灭了自己。这一悲剧形象,是曹禺对 现代戏剧的一大贡献,深刻地传达彻 着受到五四个性解放 思想影响的一代妇女 的抗议与追求的呼声。 在这个女性身上,闪 烁出曹禺艺术才华的 独特光辉。
剧中,她在双重的悲剧冲突中走完她心灵 的全部历程。 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她家庭生活中 陷入了周朴园封律专制主义精神折磨与压 迫的悲剧;周萍背弃爱情的行径,又使这 位要求摆脱封建压迫的女性在爱情追求中 遭受抛弃,再一次陷人绝望的悲剧。
曹禺与《雷雨》
一、曹禺生平及创作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是一 位对 现代戏剧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剧作 家。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1922年,曹禺考人南开中学,参加《国民 公敌》、《娜拉》、《悭吝人》等戏剧的 演出。 1928年,进人南开大学,1929年转学清华, 专攻西洋文学,大量接触新文学及西方戏 剧家作品。
二、《雷雨》
1、思想内容 写出了封建家庭不合 理关系所造成的罪恶 和悲剧,剖析了人性 中爱与恨的深刻交织。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 30年代戏剧

第十四章30年代的剧作一、概况:上海五大剧社南国社(田汉);复旦剧社(洪深);上海戏剧协社(应云卫);辛酉剧社(朱襄丞);摩登剧社(陈白尘)“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与左翼戏剧运动1、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剧作:田汉的《洪水》;2、表现反帝斗争的剧作:3、初期左翼剧作的局限:4、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1)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2)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3)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

(曹禺、田汉、夏衍为代表)二、李健吾等作家的剧作:1.李健吾(1904—1982),笔名刘西渭,山西运城人。

1919年开始戏剧活动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特点:时代性不强,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自己的风格重人性分析,重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揭示,重艺术技巧和形式的探索;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趣味性较强。

贡献: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2、袁牧之的戏剧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

3、白薇的剧作:白薇(1894-1987),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情节多奇遇巧合。

三、曹禺的剧作(一)生平和创作概况:1、曹禺(1910年—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生于天津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籍湖北潜江。

万德尊养母薛咏南(家宝)南开中学南开大学政治系——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处女作《雷雨》。

1935年,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郭沫若赞扬“作者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

”1935年,在天津写出《日出》。

1936年,创作三幕剧《原野》。

1940年,又在江安写成了《北京人》。

1942年夏,将巴金的《家》改编成剧本。

《明朗的天》(1954年)、《胆剑篇》(1961年)、《王昭君》(1978年)。

1996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曹禺全集》,共7卷,300万字。

第15章 30年代的戏剧

第15章  30年代的戏剧

1928年考取南开大学政治学系; 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毕业前夕,即完成了处女作四幕剧《雷 雨》. 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1卷3期. 1935年4月,留日学生戏剧团体"中华话剧同 好会"在东京首演《雷雨》,以深邃的思想内 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引起剧坛震动,成为暴 露封建的资产阶级大家庭罪恶的优秀现实主义 悲剧.
二,本时期主要剧作家的剧作
4,袁牧之 ,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5,白薇 ,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压迫者与 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 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情节多奇 遇巧合. 遇巧合.
三,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1)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 2)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 抗日救亡剧作和" 国防戏剧" 大量涌现. ( 3)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 , ) 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 艺术上成就较高. 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 )
鲁贵: 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 趋炎附势 , 不知羞耻的奴才 , 既奴 性十足,又阴险狡诈, 性十足 , 又阴险狡诈 , 人性丧尽而 不知羞耻 鲁大海: 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工人 , 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 但尚不 成熟. 成熟.
"雷雨"——郁热 雷雨" 郁热
《雷雨跋》: 雷雨 跋 "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不是因果,不是报应, 而是残忍." 而是残忍. 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盾: 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盾: 既不满现实, 既不满现实,又找不到解 决问题的办法,只好用 "雷雨"这个好汉来轰击 雷雨" 些沉闷. 些沉闷.

雷雨简介文档

雷雨简介文档

雷雨简介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作家曹禺的一部经典作品,该剧于1934年首次演出,被广大观众和评论家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雷雨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展现了上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问题,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本文将针对雷雨的创作背景、剧情概要和主要人物进行介绍。

创作背景雷雨是曹禺创作生涯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表演生涯的转折点。

曹禺在创作这部戏剧之前曾从事过演艺界的工作,他的目击和亲身经历使得他能够深入了解旧社会的种种问题。

雷雨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正值中国处于战乱年代,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盛行。

这一时期对于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而雷雨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剧情概要雷雨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位于中国南部的小城市。

主要情节围绕着王思泉一家展开,王思泉是一个中等地主家庭的大儿子,他拥有一份相对舒适的生活。

然而,他与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之间的关系却非常紧张。

在这个家庭里,丈夫和妻子之间的矛盾和不满迅速加剧。

王思泉的妻子周红蕉极度不满自己的生活状况,然而,她也深爱着丈夫。

同时,王思泉的母亲王夫人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她对儿子的期望和对女儿的嫉妒心使得家庭关系变得复杂。

随着剧情的发展,周红蕉和王思泉的婚姻矛盾越发加深,周红蕉逐渐产生了对王思泉的厌恶和背叛的想法。

她和自己的情人连友信勾结,计划谋杀王思泉。

而与此同时,家族中的一些旁系亲戚也有所插手,他们利用这个机会试图夺取家产。

最后,王思泉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被杀,整个家庭陷入了混乱之中。

众人对王夫人、周红蕉和连友信等各怀鬼胎之人进行了抨击和谴责。

这样一个悲剧结局,揭示了整个社会的黑暗和道德沦丧。

主要人物王思泉王思泉是该剧的男主角,也是王家的儿子。

他本质上是一个善良和忠诚的人,但是他在家庭压力下逐渐变得软弱和没有原则。

他与周红蕉的关系经历了许多曲折和紧张,在剧中他被害死,成为这场家庭悲剧的牺牲品。

周红蕉周红蕉是王思泉的妻子,她是一个中等地主家庭出身并嫁入王家。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30年代话剧运动概述1、兴起原因2、戏剧团体①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运动3、特点:广场剧:(民间化、大众化)②苏区(解放区):红色戏剧运动1、特点:①+②=③→“国防戏剧”(1936年提出)2、代表作家:田汉、洪深3、剧作:“好一计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1、兴起原因:剧场剧:(职业化、商业化)曹禺、夏衍——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完美结合。

2、代表作家李健吾、袁牧之——不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醉心于人性的剖析,着重于戏剧艺术的探索。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教案P116;讲义下P78重点:周朴园、蘩漪形象p229-230 曹禺剧作的艺术成就及其对我国现代戏剧的贡献p240-242一、生平及创作青年时期的曹禺(一)早年的家庭生活对曹禺后来的戏剧创作的重要影响(二)中学时代的戏剧演出实践(三)大学时代融汇中西的戏剧研究(四)戏剧创作曹禺创作的部分剧本A、创作剧:B、翻译剧、改编剧:二、剧作创作分期晚年曹禺第一阶段:抗战爆发之前:(1933年—1937年):以《雷雨》1934、《日出》1935、《原野》1936为代表。

是创作生命的“郁热期”,——创作的都是一些“戏剧化的戏剧”,善于构织紧张剧烈而又充满情感的戏剧冲突。

第二阶段:抗战爆发之后:(1937—1949年)以《北京人》1940、《家》1942为代表。

创作生命的“沉静期”——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

第三阶段:建国后(1949年后):以《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王昭君》(1979)为代表。

由“命运剧”创作转向“社会剧”创作。

在当时图解政治、公式化、概念化的作品中仍然闪烁着作家杰出的艺术才华。

第二节命运悲剧--《雷雨》一、创作背景剧本《雷雨》及剧照二、故事情节《雷雨》剧照三、创作主旨--家庭悲剧——社会悲剧——命运悲剧(人类永恒的生存困境)1、首先是“郁热”。

2、其次是对"挣扎"和"残酷"的发现。

第十章 20、30年代戏剧

第十章  20、30年代戏剧
.
中国现代戏剧(话剧)初潮,是在中国近代民 主革命的推涌下产生的。与“诗界革命”、 “小说界革命”相呼应的,是晚清戏曲改良运 动。上海京剧名伶汪笑侬编新剧,创新声,演 出时事新剧。1904年陈去病、柳亚子创办的我 国第一个具有革新意义的戏剧刊物《二十世纪 大舞台》也应运而生。
中国最早的新剧演出,可 追溯到1899年上海圣约翰 书院学生演剧活动,1901 年上海南洋公学学生仿效 此,在校内演出自编的 《戊戌政变纪事》。此后 上海学生演剧蔚然成风。
写了两部历史剧《赛金花》
夏衍
和《自由魂》。
1937年夏衍《上海屋檐下》,三幕剧。以同一个舞台场景, 上海弄堂房子的一个横剖面,展示五户人家灰暗的生活和 “人生的零碎”。
夏衍的戏剧讲究结构艺术。《上海屋檐下》在同一时间,同 一地点,将五户人家的故事同时展开。
话剧《上海屋檐下》
曹禺,1910-1996, 祖籍湖北省潜江县, 生于天津,原名万 家宝,出生于一个 没落的官僚家庭。
20年代,为思想解放所激发,择取古事古诗 中的著名女性予以再评价,重塑人物形象成为 一种戏剧现象。与郭沫若的翻案剧同调,还有 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和《貂蝉》,袁昌英 的《孔雀东南飞》,和欧阳予倩的《潘金莲》 等。
丁西林(1893—1974)原 名丁燮林,字哭甫,出生 在江苏省泰兴县。
受清末民初“新学”的影 响夕他在中学时代就抱定
1917年《新青年》陆续发表戏剧改革文章。
1918年6月《新青年》出“易卜生专号”。 同年《新青年》出版“戏剧改良专号”。
1919年3月胡适发表独幕剧《终身大事》。
1921年 5月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新剧团体民 众戏剧社在上海成立。同年,上海戏剧协社 成立。
胡适的《终身大事》

15、第十四讲 20世纪30年代戏剧

15、第十四讲 20世纪30年代戏剧

2、生平经历
原名万家宝。 原名万家宝。 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 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 年入天津南开中学 1925年参加南开新剧团。 1925年参加南开新剧团。 年参加南开新剧团 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 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 年转入清华大学
3、创作历程
1933:《雷雨》 1933: 雷雨》 1935:《日出》 1935: 日出》 1936:《原野》 1936: 原野》 1938:《黑字二十八》/《全民总动员》 1938: 黑字二十八》 全民总动员》 1940:《蜕变》 1940: 蜕变》 1940:《北京人》 1940: 北京人》 1942:《家》(改编) 1942: 改编) 1954:《明朗的天》 1954: 明朗的天》 1961:《胆剑篇》 1961: 胆剑篇》 1978:《王昭君》 1978: 王昭君》
第十四讲
20世纪30年代戏剧 20世纪30年代戏剧 世纪30
一、“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 无产阶级戏剧” 红色戏剧” “国防戏剧”;“农民戏剧” 国防戏剧” 农民戏剧” 二、职业化、营业性的“剧场戏剧” 职业化、营业性的“剧场戏剧” (一)夏 衍 (二)李健吾 三、曹 禺
一、“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 无产阶级戏剧”
2、“红色戏剧”(共产党领导) 红色戏剧” 共产党领导) 为“巩固红军,巩固红色政权”服务。 巩固红军,巩固红色政权”服务。
宣传队——八一剧团——工农剧社,开 宣传队——八一剧团——工农剧社, ——八一剧团——工农剧社 办高尔基戏剧学校。 办高尔基戏剧学校。
3、“国防戏剧”(“918”之后) 国防戏剧” 918”之后) 之后 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争取中华民 强调“反帝抗日反汉奸, 族的解放”的主题。 族的解放”的主题。 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大 艺术形式上“提倡‘通俗化’ 众化’和方言话剧” 众化’和方言话剧”。

05.专题四现代话剧-曹禺与中国话剧的成熟.分解

05.专题四现代话剧-曹禺与中国话剧的成熟.分解
住周萍不放。 戏剧着力表现她不顾一切地追求周萍的 爱情,不顾一切地反抗与报复,对生活 与爱情热切渴望。在“最残酷的爱和最 不忍的恨”的交织中,爱变成恨,倔强 变成疯狂。这就对悲剧进行了更独特而 深入的发掘。 她绝望中的反抗,充满着一个被压迫女 性的血泪控诉,表现出对封建势力及其 道德观念的勇敢蔑视与反叛。
曹禺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 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 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 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 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 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 一。 1933年大学毕业后,曹禹入清华研究院,专 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 教。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 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 奉有余”的罪恶社会,曾获《大公报》文艺奖。 它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了曹禹在 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1936年曹禹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 他唯一的涉及农村阶级斗争的剧作《原野》。


结构特点:
戏剧集中于一天时间 (上午到午夜两奌 钟),两个舞台背景 (周家客厅、魯家住 房),从周朴园家庭 内、外各成员之间前 后30年的错综纠葛深 入进去,写出了封建 家庭中人性的悲剧。

人物塑造:
周朴园是《雷雨》的 中心人物。


周朴园形象的复杂性, 在周朴园对妇女与家 人的态度中被揭示得 淋漓尽致。
1930年8月,成立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简称“剧联”)。 1936 年开始的国防戏剧,是 30 年代 左翼戏剧运动的又一新潮。 “好一记鞭子”(《三江好》、 《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演遍大江南北。

曹禺 - 副本

曹禺 - 副本

三是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反内战、反饥饿的全国性学生运动热潮的高涨, 具有极强的政治的广场活报剧成为当时戏剧的主要形式。这时期,职业剧作家 创作的作品,陈白尘的《升官图》、吴祖光的《捉鬼传》、宋之的的《群猴》、 瞿白音的《南下列车》等,都具有广场戏剧的特点,也是学生剧团经常演出的 剧目。
二、关于现代话剧的发展简况
二、关于现代话剧的发展简况
5.剧场戏剧时期
剧场戏剧(即"大剧场"演出)以职业化和营业性为 特点,是中国话剧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标志,也是中国话 剧从幼稚期走向成熟期的标志。其必备条件有二,一是 必须是一种艺术,二是必须有票房号召力。而成功的关 键则在于剧本的创作。人们认识到这一点,是从1929年 开始的,但真正得以实现则是在1934年曹禺的处女作 《雷雨》面世之后,这就是《雷雨》对现代话剧的特殊 贡献:达到了文学性与舞台性、艺术性与欣赏性的高度 统一。剧场戏剧的重要作家除曹禺外,还有夏衍、李健 吾等。
二、关于现代话剧的发展简况
6.广场戏剧时期 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国话剧再次向"广场戏剧"倾斜,并出现了三次高潮。 一是抗战初期,组织救亡演剧队(抗敌演剧队)分赴各地成为当时戏剧演 出的主要形式,其演出形式主要有街头剧、广场剧、活报剧、茶馆剧、游行剧、 谐剧等多种样式,其中,被称为"好一计鞭子"的《放下你的鞭子》、《三江 好》、《最后一计》最为有名。 二是抗战中期,以延安为中心的敌后根据地(即"解放区"),以秧歌剧和 民族新歌剧以形式的广场戏剧最为活跃,其中,秧歌剧的代表有《兄妹开荒》、 《夫妻识字》等,民族新歌剧的代表则是《白毛女》以及《赤叶河》、《刘胡 兰》等。Biblioteka 二、关于现代话剧的发展简况
4.左翼戏剧运动时期

20世纪20~30年代,杂文创作的集大成者

20世纪20~30年代,杂文创作的集大成者

20世纪20~30年代,杂文创作的集大成者周作人《雨天的书》叶圣陶《倪焕之》,冰心《超人》、《繁星。

春水》,许地山《命命鸟》《春桃》,庐隐《海滨故人》,王统照《沉思》;创造社:郁达夫《沉沦》,郭沫若《女神》《屈原》,张资平,成仿吾……新月社:胡适,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一夜》,闻一多《红烛》《死水》茅盾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蒋光慈的《咆哮了的土地》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他和瞿秋白的杂文,丁玲、张天翼、叶紫等人的小说,田汉、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

最著名的要属鲁迅了他的散文小说等都是20年代的代表还有就是许地山《落花生》冰心-《寄小读者》,《往事》和冰心相提并论的有如卢隐《海滨故人〉30年代比较重要的有新感觉派如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还有老舍巴金。

1、《头发的故事》《头发的故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以“双十节”为线索,以N先生独白的方式,围绕着男人留辫子、剪辫子,女子剪发等“头发”问题组织故事。

通过头发问题所引起的反复曲折的风波,表达了作者鲁迅对中国普通民众的深深同情和对只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统治者或革命者的愤激。

小说通过人物独白叙事抒情,生动有感染力。

2、《风波》《风波》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

小说通过对在江南某水乡发生的一场由辫子引起的风波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了当时封建帝制还在统治着农村、农民愚昧落后、缺乏民主和自由思想的状况;并由此说明今后的社会革命若不彻底改变民众的观念就难以成功。

《风波》这篇小说围绕“辫子”的有无展开情节,事件的起伏跌宕。

人物的感情变化,在结构上完整地遵循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的程序演进,而且既突出主要人物,又“注彼而写此”,场面不大,个个人物鲜灵生动。

小说最后写“新近裹脚”的六斤一瘸一拐的样子,更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并且留下深长的余味,其精警深刻,发人深思。

3、《故乡》《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1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30年代的剧作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30年代的剧作

30年代的剧作一、概况: 1、反映人民困苦生活的剧作田汉的《洪水》 2、表现反帝斗争的剧作 3、初期左翼剧作的局限 3、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1)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2)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3)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4)戏剧艺术趋于成熟二、李健吾等作家的剧作 1.李健吾笔名刘西渭,1919年开始戏剧活动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

2、袁牧之独幕剧《一个女人和一个狗》3、白薇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人物众多,关系错综复杂,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中,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爱,情节多奇遇巧合。

三、曹禺的剧作(一)创作概况:原名万家宝,字小石,1910年9月24日(农历8月21日)生于天津的一个封建官僚家庭,祖籍湖北潜江(二)关于《雷雨》 1934年7月,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作品《雷雨》在《文学季刊》1卷3期的发表,它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三)《雷雨》的研究 1、87年之前主要是在社会历史批评的理论视野中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和批评意向侧重于《雷雨》人物形象的分析、作品思想的解说、艺术特点的概括。

(1)《雷雨》思想意蕴的阐释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血缘和性爱纠葛的情节,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悲剧,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

(2)人物形象的分析 A 周朴园的形象周朴园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冷酷、专横、自私、虚伪。

B、繁漪的形象丰满、富有个性外在特征忧郁、阴鸷、乖戾、孤傲、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尊严与作为女性的生命权力,她义无反顾地挣扎、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报复。

C、侍萍生活在底层善良的性格自我牺牲的母性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四凤单纯、朴实,善良,易于受骗周萍:自私,懦弱,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

绍剧名家陈鹤皋三十年代唱段

绍剧名家陈鹤皋三十年代唱段

绍剧名家陈鹤皋三十年代唱段陈鹤皋,1906 年出生于上海,是20世纪30 年代中国有名的“谐仔”歌唱家。

他擅长演唱“谐剧”,作品众多,数量多达几百首,有“清醇到趣味无穷”之称。

他在谐剧演唱上树立了一块不可磨灭的里程碑,成就不凡。

一、演唱作品1、《家把子》这是陈鹤皋最著名的演唱作品,曾被翻拍成影片,话语多样,用精彩的人物表演手法,发展出丰富的内涵,把几十年来留下来的传统谐剧发展至深刻逼真的水平。

2、《猢狲梦》此曲改编自清代剧版谐剧,选段时取材清朝《乾隆木樨园集》,历时十年,陈鹤皋将这部作品的其中某个梦想穿插其间,写出了一首有趣而脍炙人口的歌曲,极具创意性。

3、《蝶恋花》词曲曲风朴素优美,深沉而富有张力,陈鹤皋运用自己富有特色的歌唱技巧,把这首歌加以夸张甚至是易混,使其吸引力增加,令跳进出无穷,永不枯竭。

4、《陆游引》这首作品除了仙气四溢,宛转若梦之外,蕴藉着陆游精神思想,注入了勤学诚心、德行自强的内容,把金秋禽声的春光,娓娓道来。

二、陈鹤皋开创的谐剧演唱技法陈鹤皋先生善于运用唱腔来表现不同意境,避免了谐剧窗口口音拖沓而失去节奏,他把这种口音称之为清醇,是他的一大特点。

作曲时他不单思考剧情,更注重歌曲的流动感,实现歌曲的互动效果。

另外,他的歌曲一般采用四声唱法,特别是和声的掌握也非常好,这种陈式和声可以说是传统谐剧演唱的开创者之一。

三、学术贡献陈鹤皋的谐剧演唱确实独具音乐特色,且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他有着不可抵挡的声音魅力和演唱风格,成为传统谐剧演唱技术发展的一柱。

他唱出来的谐剧不仅充满苦乐趣,而且深刻反映着生活的真实;另一方面,他唱出来的音乐,体现出深层次的文化境界,有力宣扬了社会正能量。

他的精神为今后的谐剧演唱技术发展,在精神内涵和技术上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

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

第8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代戏剧代表:曹禺与《雷雨》、《日出》一、30年代戏剧(一)、30年代戏剧与20年代戏剧1.20年代戏剧春柳社,1910年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组建的“进化团”1914年,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职业化”剧团新民社等所谓“甲寅中兴”。

它以职业化、商业性为特色。

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强调艺术性)(《茶花女》),天知派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强调政治教化意义《血蓑衣》、《东亚风云》),新民社以家庭商业剧演出为主(追求商业性《恶家庭》)。

一是“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现实主义,要求戏剧在“当今社会里”取材,表现当时人们每日的生活,描写普通平常人,打破大团圆结局模式,如实反映现实。

力主建设“西洋式的新剧”。

因此,以《新青年》的“易卜生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

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问题——“爱美剧”(Amateur)(业余剧),强调非营业性质,追求艺术性的戏剧观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交通大学等学校纷纷成立业余剧社,并在特定的场合、特殊的时间演出新剧。

这即是所谓的“中国小剧场运动”。

由于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创作,因此培育了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作家。

20年代代表性剧作:《终身大事》(胡适),《幽兰女士》(陈大悲)、《泼妇》(欧阳予倩)、《道义之交》(蒲伯英),《赵阎王》(洪深),田汉的《名优之死》、《湖上悲剧》、《苏州夜话》,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等。

2.30年代戏剧30年代话剧的最大特点是在早期文明戏与“五四”新话剧发展中已经孕育的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

出现了以曹禺、夏衍为代表的成熟剧作家。

当时上海活跃着五大剧社: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应云卫领导的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与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社、陈白尘领导的摩登剧社。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剧团,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以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将戏剧大众化。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

南国社戏剧在内容上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由于
其成员多属小资产阶级青年,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往往 带有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形成南国社话剧那种以对现实 的不满和反抗为主调,而又带有忧郁色彩的抒情特点。它 的戏剧演出着眼于揭示内容和人物思想,在表演上摒弃文 明戏遗留下来的装腔作势的程式化演技,朴素自然,富有 生活气息。他们注意学习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采用简单 的舞台布置,不用硬景或绘景,而代之以布条制作的布景, 突出灯光的作用。1929年,南国社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演 出时,就在舞台的桌椅上覆上白布与黑布,配成一种黑白 相间的幕景,用蜡灯和煤油灯照明。演出《苏州夜话》时 则用一条横板并点上10多个烛头代替“脚灯”,革新了舞 台演出形式,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由、奔放而富有反抗的 精神。南国社戏剧活动较彻底地摆脱了对外国戏剧的模仿 并挣脱了文明戏的束缚,在中国话剧史上,起着承前启后 的重大作用。
田汉的后半生一直与安娥相伴,林维中未再嫁人。
1968年,田汉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致死,终年70岁。 1979年,田汉平反后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追悼会, 此时,安娥已经逝世,林维中在参加追悼会时,看到 田汉的骨灰盒里仅仅存放着田汉生前所用的一枚图章, 一枝钢笔,一副眼镜,一张《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和一本剧本《关汉卿》的时候,放声大哭。 1985年9月15日,林维中逝世,终年85岁。 2008年8月9日,田汉与林维中唯一的女儿田野逝世, 终年78年。
安娥擅长音乐和诗歌,著名电影歌曲《渔光曲》和《卖报歌》
是她的成名作。她还在田汉创办的《南国特刊》上发表了一篇 小说《莫斯科》,笔名苏尼亚。刚从莫斯科回来的安娥,因为 政治上的左翼倾向,安娥被人称为“左小姐”,容貌气质都很 出众。 这时候,田汉与林维中刚好在经济问题上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 事情。田汉在筹建南国社时,曾向林维中借了一些钱,在一次 通信中,因为一些小矛盾,林维中在信中提到了这笔钱,并措 辞过激,这引起了田汉的反感。在一篇文章中,田汉曾这样写 道: “我平日不大喜欢谈到钱,尤其诧异的在相爱的男女之间会如 此计较到钱,我对她开始幻灭。正当此时中国革命潮流高涨, 我认识了安娥,我转向了她。”——田汉《告白与自卫》1948 年2月4日、5日南京《新民报》。

曹禺作品集

曹禺作品集

曹禺曹禺:(1910-1996)30年代大师级的剧作家,原名万家宝《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经典剧作,使现代话剧剧场艺术确立扎根走向成熟。

一从《雷雨》到《原野》《雷雨》第一个戏剧生命,现代话剧经典成熟的标志。

剧本在一天的时间两个场景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的复杂矛盾纠葛。

所有的悲剧最后归结于罪恶的根源浓厚封建色彩资产阶级家庭家长的象征周朴园。

戏剧结尾强化对不公平社会的控诉力量。

基本阐释: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家庭和社会,生命编码:戏剧意象中内涵的人的生存困境。

1.郁热,这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同时暗示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

几乎每个人都陷入欲望与追求中,超常态的欲望与超常态压抑造成人的巨大精神痛苦引发极端交织残酷爱和恨的雷雨性格,白热短促雷雨式的力量。

2.挣扎与残酷的发现,包含人无论怎样挣扎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发现,又表明作者对宇宙间压抑人的本性并对无法把握力量的无名恐惧。

曹禺式的命题:残酷3.悲悯,剧作家精心设置了序幕与尾声造成了欣赏的距离将戏剧本事中的郁热愤懑与恐惧消解殆尽,达到类似宗教的效果悲悯的感情,作为一种远距离的理性审视的审美情感对剧作中激情的净化升华与超越。

重要特色:关注现实也超越现实追索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生命存在的奥秘。

《日出》:全新戏剧生命:关注与表现中心由传奇转向平凡由变态向常态,结构上借鉴印象派的散点技法用片段的方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阐明一个观念。

场景由家庭移向社会展现着现代大都市的两个典型环境:高级大旅馆与三等妓院。

不足者(简化悲剧命运)与有余者(强化漫画手法讽刺喜剧效果)两个对立的世界,在《日出》里开掘出人被捉弄的困境,一种宇宙的残酷,没有挣扎的悲壮之美只剩下人的愚蠢与卑琐的喜剧性。

李石清处于中间的性格复杂性,出卖灵魂获得狡黠狠毒与卑琐的失败强化了被捉弄感与残酷感。

现代大都市的产物与象征陈白露,习惯的桎梏来于生活的残忍是人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剥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
1930年8月,以艺术剧社为基础,联合辛酉、 摩登、南国社等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 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实践着 “演剧大众化”的口号,强调演剧是“一种政 治的辅助工作,所以是武器底艺术,斗争艺 术”。(叶沉:《演剧运动的检讨》)推动了 戏剧的大众普及。话剧走入农村,突破了话剧 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开始进入工 厂、农村,走入民众的生活。
B、繁漪的形象 、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爱与恨交织、互生。 爱与恨交织、互生。 忧郁、阴鸷、乖戾、孤傲、 忧郁、阴鸷、乖戾、孤傲、 疯狂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 为了捍卫自己的个性自由、 尊严与作为女性的生命权 她义无反顾地挣扎、 力,她义无反顾地挣扎、 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 搏击,不顾一切的反抗、 报复。(周朴园、周萍) 。(周朴园 报复。(周朴园、周萍)
无产阶级戏剧
1、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 1929年, 、 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年 上海艺术剧社(上海部分左翼戏剧家策划成立, 上海艺术剧社 ( 上海部分左翼戏剧家策划成立 , 成员有冯乃超、郑伯奇、夏衍、 钱杏邨等, 成员有冯乃超 、 郑伯奇 、 夏衍 、 钱杏邨等 , 郑 伯奇任社长) 的成立, 伯奇任社长 ) 的成立 , 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无产 阶级戏剧的主张。 阶级戏剧的主张 。 戏剧由社会运动与艺术运动 的二元态度转向了一元化的左倾。 的二元态度转向了一元化的左倾 。 开始了中国 共产党对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 共产党对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 , 使中国的现代 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侍萍 、
生活在底层 善良的性格 自我牺牲的母性 不可摆脱的悲剧命 运 四凤单纯 朴实, 单纯、 四凤单纯、朴实, 善良, 善良,易于受骗
周萍: 周萍:
自私,懦弱, 自私,懦弱, 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 。
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 夏天里一个春梦” “ 夏天里一个春梦 ” 。 其对社会现 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 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 , 还生活在飘 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
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 以二十年代初的社会为背景,通过 好周、 好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血缘和性 爱纠葛的情节, 爱纠葛的情节,描写了一个带有浓 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中的悲 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剧,不仅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 展示了畸形的具有强烈封建性的资 产阶级家庭的罪恶。 产阶级家庭的罪恶。
剧本
(二)关于《雷雨》 关于《雷雨》
1934年7月,曹禺 年 月 的第一部话剧作品 雷雨》 《雷雨》在《文学 季刊》1卷3期的发 季刊》 卷 期的发 表,它是中国现代 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话剧史上的里程碑。
双元中心的网状 式结构。
2.主题结构 A.表层结构:社会矛盾冲突——新旧思想冲突,阶级 利益冲突 B.深层结构:对人性的探究,对“人生之谜”的索解 ――爱情纠葛,亲情冲突,性格矛盾,命运安排
(2)人物形象的分析 )
A 周朴园的形象
1.
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 两重性,冷酷、专横、 两重性,冷酷、专横、 自私、虚伪。 自私、虚伪。 逼蘩漪“喝药” 逼蘩漪“喝药” 淹死民工发昧心财, 淹死民工发昧心财,指 使警察打死罢工的工人
主导性格以外
2\真诚、温和,忏悔中 透出人性的善良。 与侍萍恋爱,令周萍认生母,医院忏悔。 把握人性的真实。
创作思路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人生困惑)—(现实罪恶)—理智失控—重塑人格

A、舍弃求爱——盟誓 、舍弃求爱 盟誓——婚变的情节结构 盟誓 婚变的情节结构 切取一个横断面, 切取一个横断面 , 重点表现其中的某一 环节。 作品从遗弃的结果写起, 环节 。 作品从遗弃的结果写起 , 中间用 “ 回顾法 ” 交代三十年前的恩怨 , 造成 回顾法”交代三十年前的恩怨, 紧张强烈的悬念和气氛。 紧张强烈的悬念和气氛。 B、人物关系设计错综复杂 、 侍萍和周朴园, 侍萍和周朴园,繁漪和周萍
《雷雨》的创作模式图示 雷雨》 雷雨
A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 景物描
周公馆 罪恶之地 教堂医院 再生之地 惩罚 善 忏悔
B剧情设计 剧情设计 C意念设计 意念设计
原罪与现实罪恶 恶
(2)用原型理论解读 )
中国文学典型的“ 痴心女子负心汉” 中国文学典型的 “ 痴心女子负心汉 ” 模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西厢记)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西厢记) 《原野》之母子媳——爱的伤害原型 原野》之母子媳 爱的伤害原型 (寒夜)无法承受的爱,支柱与工具 寒夜)无法承受的爱, 周萍介于负心汉中“全恶型” 周萍介于负心汉中“全恶型”与“悔过 型”之间。 之间。
强调中国戏剧运动要以唯物论的立场、 强调中国戏剧运动要以唯物论的立场 、 无 产阶级的意识, 阐明社会的矛盾, 产阶级的意识 , “ 阐明社会的矛盾 , 引 导大众发生一种革命的热情来反抗奋斗, 导大众发生一种革命的热情来反抗奋斗 , 达到革命的目的” 叶沉: 达到革命的目的”。 (叶沉:《演剧运 动的检讨》 创造月刊》 卷第6期 动的检讨 》,《 创造月刊》第 2卷第 期 卷第 (1929年1月)) 年 月
典型意义
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压抑、 揭露了带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压抑、 践踏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罪恶, 践踏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罪恶,激起 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 人的地位、尊严、权利的深沉思考, 人的地位、尊严、权利的深沉思考,把 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 反封建家庭的罪恶与个性解放联系起来, 使剧本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使剧本具有崭新的时代内容。
“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洪琛、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 的三个奠基人”。 洪琛(1894-1955):名洪达,字浅哉, 江苏武进人。1916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学 习戏剧,是中国到国外专攻戏剧的第一 人。回国后从事戏剧工作,他创立了中 国话剧的正规表演、导演体制。
农村三部曲
作品有:《赵阎王》、农村三部曲(《五 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洪琛的戏剧创作思维侧重理性化,具有 概念化倾向。 洪琛积极倡导“国防戏剧”,创作有剧本 《走私》、《咸鱼》、《飞将军》、 《鸡鸣早看天》等作品。
首先, 首先,通过周朴园等人物揭示了人 性的罪恶,包括原罪与本罪。 性的罪恶,包括原罪与本罪。 其次, 其次,揭示了人性中善与恶的矛盾 对立与剧烈冲突,展现了人类生命 对立与剧烈冲突, 本体内在运动的过程。 本体内在运动的过程。 再次, 再次,还通过周朴园的忏悔张扬了 劝善及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 劝善及人类自我救赎的主题。
三、曹禺的剧作
(一)创作概况: 创作概况: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1910年9月24日 农历8月 日 ( 农历 月 21日 ) 生 于天津的一个封建官 僚家庭, 僚家庭 , 祖籍湖北潜 江
父亲为军人,曾留学日本,任过黎元洪秘书等职,能 善诗书。曹禺幼年丧母。继母基督教教徒。1923年入 南开中学,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开始了他的戏剧 生涯。在导师张彭村指导下,在易卜生戏剧《娜拉》、 《国民公敌》中扮演娜拉等角色而崭露戏剧才华。 1928年中学毕业保送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 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3年毕业进入清华研究院。 1934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雷雨》,同年9月回天 津在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外文系任教。1936年发表《日 出》,同年8月到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1937年发表 《原野》。
3、白薇 、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 白薇,原名黄彰、黄鹂,别号黄 素如,湖南资兴人。 素如,湖南资兴人。 打出幽灵塔》 人物众多, 《 打出幽灵塔 》 人物众多 , 关系 错综复杂, 错综复杂 , 在压迫者与被压迫者 的矛盾中, 的矛盾中 , 又穿插了两个三角恋 爱,情节多奇遇巧合。 情节多奇遇巧合。
第十四章 30年代的剧作 年代的剧作
概况: 一、 概况: 1、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 2、共产党领导地区的“红色戏剧”: 、共产党领导地区的“红色戏剧” 巩固红军, 巩固红色政权” 为 “ 巩固红军 , 巩固红色政权 ” 而产生的红色戏 3、国防戏剧“好一计鞭子” 、国防戏剧“好一计鞭子” 4\熊佛西主持下的 “ 农民戏剧实验 ” 熊佛西主持下的“ 熊佛西主持下的 农民戏剧实验” 河北定县) (河北定县)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会见社会人士时,赠言曹 禺“足下春秋鼎盛,好自为之”。有剧本《雷 雨》(1934年),《日出》(1936),《原野》 (1937)《蜕变》(1939)《明朗的天》 (1954),《胆剑篇》(1961)、《王昭君》 (1979)等剧本。解放后担任戏剧协会主席。 曹禺的戏剧创作受到莎士比亚性格悲剧、古 希腊命运悲剧和奥尼尔心灵悲剧的影响。
鲁贵: 鲁贵: 趋炎附势、不知羞耻的奴才, 趋炎附势 、 不知羞耻的奴才 , 既奴 性十足,又阴险狡诈, 性十足 , 又阴险狡诈 , 人性丧尽而 不知羞耻 鲁大海: 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工人 , 有坚定的斗争精神 , 但尚不 成熟。 成熟。
“雷雨” 雷雨”
《雷雨·跋》: 雷雨 跋 不是因果, 不是报应, “ 不是因果 , 不是报应 , 而是残忍。” 而是残忍。 说明作者当时的思想矛 既不满现实, 盾 : 既不满现实 , 又找 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只好用“ 雷雨” 只好用 “ 雷雨 ” 这个好 汉来轰击些沉闷。 汉来轰击些沉闷。
曹禺在话剧史上的贡献
1.中国话剧经验的集大成者:开创了我国现代话剧的新 时期 吸收外来戏剧经验——借鉴传统戏剧手法——鲜明的 民族色彩 2.开拓了我国悲剧的表现领域: 《雷雨》——中国 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
3.主要人物 A.周朴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怪胎——积攒原 始资本的残酷——封建家长的专横自私——人性的挣扎 和复归 [例1] 影视《雷雨》:周朴园与侍萍相见的片断 周朴园与侍萍相见时的语言、动作,并非“伪善”, 而是显现了他权衡现实的理智和潜在的人性的矛盾。 B.蘩漪:出走前的中国现代“娜拉”——个性解放和 爱的追求——封建桎梏中畸形的心态——雷雨式的性格 [例2 ] 影视《雷雨》 :蘩漪恳求周萍爱情的片断 雷雨之夜,周萍即将离家去矿上,蘩漪与周萍在周公 馆见面,恳请周萍不要抛弃她。人物间精彩的对白,充分 表现了蘩漪困于个性解放的畸形心态以及她爱恨交织的雷 雨式的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