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

教学要求

1.把握弱势群体的内涵,了解各种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其中的同龄人的境遇。

2.知道同情、尊重、帮助弱势人群是人人应该遵守的社会公德。

3.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知识要点

1.我国现阶段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弱势群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同时受历史、自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发展方面还有较大的困难。

2.弱势群体的特征及其包括的人群。

(1)弱势群体,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维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社会群体。

(2)弱势群体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其一,社会弱势群体是其个人及家庭生活达不到社会认可的最基本标准的群体;其二,社会弱势群体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目前的弱势地位;其三,要改变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需要国家和社会力量给予帮助或支持。

(3)在我国,弱势群体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以及遭遇灾祸的人群等。在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在城市收入水平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居民,他们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主体;在城市,农民工背井离乡,他们面临着社会保障、权益保护、子女就学等诸多问题和困难。他们是弱势群体。一些身患疾病和身有残疾的人,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在遭遇自然灾害后,不少人抵御灾害的能力很弱,成为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经济和精神支持的弱势群体。

3.在我们同龄人中也有弱势群体。

(1)我们的一些同龄人,还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

(2)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许多少年儿童生活在困境中。疾病、失学、贫穷、战火等是导致他们困境的原因。

第八课日月无私照

教学要求

1.认识到从具有天赋的平等权利,每个人的人格尊严和权利都应得到同样的尊重。

2.理解平等的真谛,了解我国政府为实现平等做出的努力。

3.知道平等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正确看待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弱势群体,

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知识要点

1.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

(2)人人生而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在种族、民族、性

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但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权利和人格尊严。

(3)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现实的境遇,不能成为一个人获得人格尊严的条

件。人格尊严的获得,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

2.维护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既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使社会每一

个成员享有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只有维护这些权利,才能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3.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平等做出了巨大努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人民当家做主提供了政治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通过政治制度、宪法、法律等手段维护公民的各项权利,使全体人民都能够表达自身意愿,维护自身权益。

4.我国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

虽然我国公民在基本权利的享有上是平等的,国家也在为公民实现这些权利创造着各种条件,但受到自然和历史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之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因此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还存在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不均衡。这种现象在一段时期内还将继续存在。

5.我国当今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三个方面的效应:(1)市场竞争要“优胜劣汰”,这样就使一部分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强势人群和富裕者,而另一部分人成为失败者和贫困者。(2)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迫使一些国有企业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在分配上拉开档次和差距,使得一些职工的收入水平降低而成为社会弱势群体。(3)市场经济要求社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那些在没有竞争力的产业中工作的职工,在调整过程中成为低收入者,甚至成为下岗职工。

6.正确认识我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策略。

平等不等于平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带动和帮助其他相对落后的个人和地区,携手共进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体现了一个健全社会所应具有的平等内涵,也反映了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社会公平、公正具有重大意义。

在我国人民生活总体已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这为每个公民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创造了一个日益公平、

公正的社会环境。

8.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

平等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但平等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我国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实现人类不懈追求的理想——平等,任重而道远。

第九课共享阳光

教学要求

1.知道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2.了解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为帮助、扶持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正而做出的努力。

3.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处境,从自身做起,积极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

知识要点

1.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既是政府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大家一起来关心弱势

群体,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

2.我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弱势

群体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性支持。

(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政府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

发展的进程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

(2)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政府促进社会平等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大

力发展教育事业,力求通过教育尽可能地消除因家庭、地域、遗传、性别等客观因素所造成的不平等,使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保障有特殊困难的青少年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

(3)近年来,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