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专题PPT课件
初中语文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 课件(28张PPT)
• 中心论点: C
分论点:A.B.D
9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了。《怀疑与学问》 自己归纳,结合文中关键语句
上文的论点是: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础。
13
(二)怎样分析、补充论据
14
论据 证明论点的材料
1.辨别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
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
(概括:人+事)
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 道理论据 言警句、民间谚语以及公认的
事理等
中心论点: 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
12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 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 “ 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 疑的精神。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古代有三 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 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 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 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
翻开中外历史画卷,不难发现.大凡有过卓越成就的人,都与“思 索”结下不解之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牛顿提出了天体运动方面 的定律之后,经过自己反复思索和实验,终于创立了震惊世界科坛的 “狭义相对论”。爱迪生在试制电灯的过程中,经受了上千次的失败, 终于,他成功了。他的成功就是思索的结晶。很难想象,他在每一次 失败之后,停止了思索,而最终还能发明电灯来造福人类。 《论语》 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思索是何等的重要。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课件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课件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 (2)1.2 议论文在中考中的地位与作用 (3)2. 议论文结构分析 (4)2.1 议论文基本结构 (5)2.2 正文的常用篇段结构和写作方法 (6)2.3 结尾的书写要领 (7)3. 理解议论文核心思想 (8)3.1 分析议题,抓住关键词 (9)3.2 辨析作者立意,识别主旨 (10)3.3 推导逻辑关系,理解文章论证 (12)4. 阅读议论文技巧 (13)4.1 通读全文,获取整体脉络 (15)4.2 重点阅读论据段落,理解作者观点 (16)4.3 捕捉关键词和成语短语,理解深层意蕴 (17)5. 答题策略 (19)5.1 审题技巧,准确把握意图 (21)5.2 主题段落分析,找出论证重点 (22)5.3 理解作者用词意图,避免理解偏差 (23)5.4 写作规范,结构合理,表达清楚 (24)6. 阅读练习及分析 (25)6.1 精选中考高频议论文,进行分析讲解 (26)6.2 示范答题步骤,讲解常见错误及改错方法 (28)7. 复习总结 (29)7.1 重点总结议论文结构、理解技巧和答题策略 (30)7.2 模拟考场练习,提升实战能力 (31)1. 内容简述本课件旨在帮助初中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技巧,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课件主要围绕议论文的特点、结构、写作手法以及阅读策略展开,并通过一篇典型初中语文中议论文的阅读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论证方法、情感态度和语言运用以及文章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1.1 议论文的定义与特点议论文是指以阐述观点、论证论点为主要目的的文章体裁。
它的主要特点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展开,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使读者信服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引论,即引出论点,通常以一个问题、一个小故事或一个有争议的观点等方式来吸引读者注意力,为接下来的论证铺垫。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课件(共65张PPT)
②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 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
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 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
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 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
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 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
论据的类型:分清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据。 道理论据:名言、格言、谚语、科学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作用:
事实论据:用事实增强说服力,事实胜于雄辩。 道理论据:用名言增加权威性,增强说服力。
方法技巧
【技法点拨】
1.文章开头事例或故事的作用:
a.引出中心论点
b.充当论据
c.引出论题
d.引起读者的兴趣
2.如何补充事实论据:
(1)列举所掌握的名人事例;
(2)巧改有联系的名人事例(同一事例从不同角度叙述可证明不同的观点);学课文的分析
方法。
3.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叙述事件(一般只要概括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结果),作为事实论据,为议论服务。
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
点明所描写人物、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答题技巧
从以下两方面把握: (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①题目 点明,②开头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 /直接提出/引用提出),③结尾总结,④ 文章中间。 (2)句式: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 能转换为判断句。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A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是 作者论述的对象和原因;(论题可能不是 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虽然是完整的句子但 是疑问语气。)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技能训练(共22张PPT)
模板应用
● 提问:(九.上《敬业与乐业》“思考探究”)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 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案:作者举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吃饭和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是运用了举例论证;在论述 “要敬业”这个分论点时,既从正面说“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 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又从反面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 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是运用了对比论证;引用庄子、孔子、朱熹、曾国藩等人的话,是运用了道理论证; 在说到职业趣味时,用赛球作比,是运用了比喻论证。这些论证方法的运用,把材料与观点 紧密联系起来,对观点起到支撑作用。
● 答题模板
公式: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作用
模板:①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运用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通过阐述……道理(或“引用……名 言”),有力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③运用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说理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模板应用
● 提问:(七上《纪念白求恩)“思考探究”)默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要点, 说说课文段落之间的关系。
答案:第1段,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2段.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 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第3段,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4 段,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课文整体上是 “总—分—总”的结构: 先概括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再分别阐述对他精神品 格的理解,最后进行总结,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是白求 恩最突出的特质,所以放在第一点重点说;“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是 他国际主义精神的最好体现,所以紧接着说;对技术的精益求精是他具体业 务的追求,所以放在后边说,也体现出先政治、后业务的认识原则。
2024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课件
答题模版
1、材料可以作为第x段的论据。理由:这一材料 是……(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写出了……,突出 了……,与第x段论证的……观点相一致,所以应 该放在第x段 2、能。材料着力论证了……,与文中的观点一致 ,所以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 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 【答题模版】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事例 ),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 【答题模版】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论据 ),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吸 引读者阅读
分析论证思路的答题模版
1
首先通过……引出……的论点,然后用……事
例(名言)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2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分析议论文的段落作用 开头段
中间段
结尾段
开头段的作用(一)
结构上: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引出下文。 内容上: 1、针对现实中某种现象(或事例、观点)进行分析后, 提出论点或论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引用名言提出论点或论题,同时,名言又是证明论 点的论据。 3、由某个故事或事例引出论点或论题,同时,故事或 事例又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常见题型: 1、以下材料可以作为文章哪一段的论据?请说明理由 2、以下材料能否作为本文论据?请说明理由)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解题思路
1、通读文章,把握本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分析材料,明确材料所表达的观点。看材料是人物事迹
2、还是名言、谚语等,判断材料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 据,弄清其想表达什么意思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PPT优秀课件下载(35张)
——起 ——承 “层层深入式” ——转 ——合
议论文的语言主要有四大特点:
准确性(说理严密) 鲜明性(情感分明) 概括性(语言简明) 生动性(有感染力)
④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 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 人的心灵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牌上看到一个 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 书本,仿佛踏上一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途风 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 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 道的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觉得处处皆风景。
练一练
读书之法,贵在耐心细读。心急火燎是读不了书的, 粗枝大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读书须用“文火”,好似 老牛吃草,不慌不忙,细细咀嚼。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 之旅,拿到一本书看到书名时,就像在长途汽车站的站 牌上看到一个遥远的目的地,它意味着什么,暂时你还 不知道,你只是向往。然后,你打开书本,仿佛踏上一 段陌生而新奇的旅程。如果说,最幸福的旅行是那种沿 途风光无限、刺激浪漫的行程的话,那么,最幸福的阅 读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书本中向你次第展开。按高尔 基的说法,就是阅读向你“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 世界的窗户”。只是别忙,须从容读。从容读,你便会 觉得处处皆风景。
1.海伦· 凯勒,一个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摸索 的弱女子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凭借惊人的毅 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奇迹。 举例论证
2.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育我 们有一种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 PPT优秀课件下载(19张)
பைடு நூலகம்
我能发现论点
材料二: 谈乐趣
人人都需要有生活的乐趣和从中得到欢娱。我们需要 和寻求的是高尚的、有积极意义的乐趣,和从中得到使自 己为之激越振奋的那种欢娱。因为这种乐趣有利于健康、 有利于成长、有利于进步。千万不要被俗艳的欢娱之花所 迷惑。当你为各种各样的乐趣而心花怒放的时候,真应该 多想一想花朵的种子,并且预见到将要结成的是什么样的 果实才好。
我能判断论据、论证及作用
材料三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我不会有今天的成就。”霍金如是说。“如果 他不 生病,他可能不会这么专注,因为一个健康的人兴趣是广泛的。”他的母 亲 这样解释。一句话,专注、安静下来、丢弃广泛兴趣,是霍金取得巨大成 功的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纵观古今中外的科学大师,他们一个共同之处就 是对科学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和狂热的投入。 反观我们有些人,功利思想严重,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对一些域外 新知不愿做紧密的跟踪和钻研,对本土的科研难题不愿做踏实细致的研究。 即使是迫不得已要学习、钻研一点东西,也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结果对诸多学问都只能是一知半解,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科学 精神而言,他们所能达到的境界与霍金相差岂止“十万八千里”。
思考:这段材料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
我明白:
找出论点有规律:
◇ ◇ ◇ ◇
看题目 看开头 看结尾 看行文思路
我能判断论据、论证及作用
材料一
做到“心系一处”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韧性。世界 著名 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五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 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40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有 人问他成功的原因,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 参 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 几 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三次咨询会议,他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科学 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 连续四五天不睡觉,他的专心致志使得他的实验获得成功。很 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但丁先生却说:“绝对不是,我的 最 大特点是比较专心。”
九年级中考复习语文课件:议论文阅读专项 (共20张PPT)
考
1.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 、 2.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 、
考
你
论证
。 道理论据 比喻论证
、 论据 。ຫໍສະໝຸດ 道理论证 3.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引用论证) 、 、 对比论证 。
4. 基本论证思路的语言表述形式: 首先......然后......接着......最后...... 5、议论文的结构: 总分式 、 、 并列式。 递进式 6.论证的方式: 7、议论文的语言具有 、 立论 。
考点二:论据P133
• • 论据类型: •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实、 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 • 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俗语、名言警句、诗句、 原理、定理等。 • 论据的作用:都是为了“论证……的观点” 常见题型: 1、本文(本段)用的是什么论据?有什么作用? 2、为本文或某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决胜中考——知己知彼
中考议论文常见考点:
1.提取、概括中心论点(2分) 2.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补写论据 (2-3分) 3.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2-3分) 4.开头段的作用 (2分) 5.理清论证思路 (3分) 6.语言赏析 (2分) 7.结合文章,联系生活, 谈启迪和感悟 (2
分)
学习目标
1、分清楚论据类型,以及如何补充论据 2、学会辨别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方法作用
纠正习题,完善答案
2、道理论证
3.对比论证,突出有力的论证了国际法早已认定“地 理邻近”不是解决领土归属的国际法原则。 3、具体真切地论证了“要跟自己比”的观点 (或者写具体真切地论证了“不能盲目地跟别人 比较”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指导PPT优秀课件下载(31张)
人物﹢思想行为﹢结果
2.根据论点来选择或补充论据
选择 (1)充分理解论据的内容,把握它的作用。
(2)回扣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的衔接,有针
对性地选择。 补充 (1)紧扣论点(论据要有针对性、典型性)
(2)道理论据事实论据 Nhomakorabea直接引用名言警句
事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快速寻找论据的方法:
• “古今中外我材料联想法”。
二、看位置:根据论点在文章中的位 置确定论点
1.题目就是论点. 2.论点在文章的开头。开宗明义、开门 见山亮出观点。 3.论点在文章的末尾。归纳全文,篇
末点题,揭示中心。卒章显其志。
4.在文章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句子,有 总起作用的句子.
三.看论据:通过找出全文的论据, 再根据论据倒推文章的论点. 1.找出所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四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根据马列主义经典的科学论断或名人名言 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常用引号标明。 • 作用:这种方法体现着理论的力量和文章 的思想深度,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 明论点,可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 服力。 • 格式:引用-----,有力地证明了----, 使论证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 (2)道理论证:根据公认正确的科学原理,
四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3)对比论证:是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 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论证 • 论点的方法。正反对比论证法的标志大 致有两种:一是反义词的前后运用,二是“反 之”“但是”之类的词语转换,都是明显的语言 标志。 作用:1、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鲜明 的对比,是非曲直更为明确,给人以更鲜明深刻 的印象。(往往强调了正确的一方面论点) 格式:将---与---进行对比,强调(突出)了-----,给人以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共22张PPT)
判断方法
备战练兵
之四论证思路
1、先弄清文章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是什么2、结合文章对论点的具体内容,分析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即分层次)3、弄清文章使用了什么(或论据)论证方法4、弄清文章论证角度,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常见的典型思路是:⑴首先提出……的论点;⑵然后用……论证方法证明论点;⑶最后得出……结论。
思路点拨
专题试做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
之一论点
先分清:论点和论题的区别
思路点拨
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1)敬业与乐业( )(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
概括事实论据
思路点拨
1)补写的论据要能证明观点。2)补写论据时表述要简明、概括。3)补写的论据一定要有真实性、典型性。(一般选用名人事例,有时也可选用凡人事例)
思路点拨
补写事实论据
备战练兵
之三论证方法
找准观点
表达效果
思路点拨
举例论证:作者举……(概括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作者引用名言警句/俗语谚语/公式定理,证明了……的论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比喻论证:作者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本文(段)……的论点,通俗易懂,容易让人接受。对比论证:作者把……与……对比,突出(强调)了… …的论点,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课件(共26页)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
(一)走进“非遗”: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抵达
①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传统文化传播频现高潮。看哈利•波特、哆啦A梦,也看孙悟空 、水浒英雄长大的一代年轻人,开始主动走向“非遗”,走向传统文化,实现着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抵 达。
②“非遗”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盒,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文章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为标题,新颖别致,给人以无限遐想,起到了吸引读者、激发阅读 兴趣的作用。
B.文章第⑧段,作者提到人的一生与艰巨、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的目的,是想表达正确认识和 对待磨难,生命才会演绎得更精彩。
C.司马迁认为,中国历史上这些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都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起初这些文 化先贤没有遭受磨难,恐怕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
20、本文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3分) ①比喻论证:通过将富贵温顺比作利剑,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缺少磨难,沉迷富贵,人会缺少斗志、变 得软弱的道理。(1分) ②引用论证:通过引用古语,有力地表明安享富贵,最终会失去富贵,难有成绩的道理。(1分) ③举例论证:通过以清代八旗子弟为例,使论点更有说服力。(1分)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人。富贵温顺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 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 。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 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 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中考专栏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课件(共19张PPT)
3.第④自然段在论证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在文中有何 作用?并在横线上填出所学的古文名句。(5分) 4.第④、⑨自然段都谈到读书与交友,第④自然段重点 是说,第⑨自然段重点是说。(4分) 5.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⑿自然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6分)
1.请用自己的话表述作者的观点。(2分) 读书如择偶,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重大。 择书如择偶,要多读,才能学会选择。
对比论证,将“读好书交好友”和“读差书, 品位就可疑”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选择书 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讨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对比论证:
答题格式: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 了……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 的趣味性。
学贵质疑——
组外竞争:我出题,你来答
未雨绸缪——【拓展延伸】
1.文章开头有何作用? 2.文章题目有什么好处?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据?请再补充 一个论据。 4.本文的论证结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 围绕论点来展开论述的? 5.结合文意,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悟。
学有所获——
阅读议论文的步骤
1.分析论题,弄清论证方式 2.阅读全文,明确论点 3.精读文章,分析论据 4.辨析论证过程,分析论证结构 5.分析论证方法,理解论证的严密性 6.体会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②引用论证:
答题格式: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 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
③道理论证:
答题技巧: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④比喻论证:
答题技巧: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 由此及彼,深入浅出,使论证浅显易懂。
⑤、举例论证:
答题技巧:举……(概括事例)证明了……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或增强 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初中语文 中考复习《议论文阅读》指导课件(共29张PPT)
三、解题思路 1.态度要明确。 2.把握词义。 3.掌握语言的特点。
17
四、答题步骤 首先,表明态度,一般为“不能删除”;其次,解释清楚这
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接着,指出这个词语如果删除,句 子意思会有怎样的变化;最后,总结该词语的表达效果——表 达严谨、语言严密,使论证有说服力。 五、答题模板 1.释义(“××”词语的意思是……)+好处、作用(“××”词语准 确地论证了“……”论点,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2.表明态度(不能删除)+阐释原因(“××”词语准确地论证了 “……”论点,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严谨,如果删除 “××”这个词语,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过于绝对 化了)
3
二、常见题型 1.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文章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4.选择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对中心论点的 分析)
4
三、解题思路
1.明确中心论点的特点,根据特点提取或概括。论 点一般是由意思明确、结构完整的判断句来表述的, 所以它必须是明确性的、表态性的句子。标志是有判 断动词“是”“不是”或动词“应该”“必须”“要” 等。论点还具有正确、鲜明的特点。
14
四、答题模板 本文(通过……事例)提出“……”论点(或: 引出“……”论题),用……事例从正面(或: 反面、正反两方面)论证论点,从而得 出……结论(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15
考点五 品味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作用)
一、考点知识 议论文语言一般具有准确性(说理严密)、鲜明性(情感分明)、 概括性(语言简单)和生动性(有感染力)等特点。 二、常见题型 1.第×段中的加点词语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2.这句话中的“××”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3.在第×段中,作者认为“××”和“××”有什么区别? 请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二种类型。 答题要点:(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 分析作用。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
论点的关系,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就是证明与 被证明的关系。
•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 论据,
在文中证明了
的论点。
• 方法: • A、看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 B、看文章开头:多数文章在(第一段)便提出中 心论点。 • C、看文章结尾:有些文章在结尾归出中心论点。 • D、看文章中间:文章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就 是中心论点。 • E、自己归纳: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 终围绕 展开论述。
• 以前天子有七个议政官员,虽然天子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 法则,但是他还不会失去天下。诸侯有五个议政的官员, 虽然他不能掌握治理邦国的法则,但是他还不至于失去他 的国家。士大夫有三个议政的官员,虽然他不能掌握治理 封地的法则,但是他还不会失去他的封地。一个君子拥有 了会批评他的朋友,那么他一身都不会远离美好的名誉。 做父母的拥有会和自己争论的子女,那么做父母的就不会 陷入不符合义理的错误。所以当面对不符合义理的事情的 时候,做子女的就不能不和父母亲争论,做臣子的就不能 不和君王争论。所以当面对不仁不义的事情的时候,应当 要和父母亲争论,一味的顺从父母亲的意思,使得父母亲 陷入了不仁不义的错误之中,这样又岂能够称作孝顺?“
•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从两个角度:(1)语 言特点;(2)语体特点。 • 语言风格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 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 而语体特点,逻辑严密。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 例子进行分析。 • 答题技巧:(1)不能。(2)这个词在文中的意 思是…….(3)删除后的意思是……(4)这样表达 不严谨,语言不严密,使论证缺少说服力。
• 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 • B、总结上(全)文; • C、承上启下(过渡)。
3.品读全文,说说第8段中划线句子的内涵,请分 点回答。
•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 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 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 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 为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