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单元检测(附答案详解)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单元测试(二)+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必修4第三单元训练卷语 文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拿去主义“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
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
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
“来而不住,非礼也。
”中国人是礼义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
其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
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
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
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
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
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2024年高中语文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本大题共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国粹.(cuì)自诩.(xǔ) 剔.除(tī)残羹冷炙.(zhì)B.冠.冕(guàn) 譬.如(pì) 罪孽.(niè) 休戚.相关(qī)C.凝合....(duō)..(níng) 辜.负(gǔ) 履.行(lǚ) 盛气凌人D.俯瞰.(kàn) 面临..(bīn) 推衍.(yǎn) 归根结蒂.(dǐ)解析:B项,“冠”应读“guān”;C项,“辜”应读“ɡū”;D项,“蒂”应读“dì”。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丰盈频繁嘻戏堂而皇之B.相像想象消受归根结底C.吝啬贴近提炼稍纵即失D.躁动急燥检索盛气凌人解析:A项,“嘻戏”应为“游戏”;C项,“稍纵即失”应为“稍纵即逝”;D项,“急燥”应为“急躁”。
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运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魂牵梦萦....的问题,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却是关乎民心的大事。
②网络文学南北对话论坛上,作家们围绕“走向新生态:网络文学的深耕与广拓”的主题,畅谈新时代的网络文学如何为文艺旺盛添砖加瓦....。
③社会发展的事实表明,越南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情和亲密关系是永恒的、颠扑不破....的,是任何人不能离间和阻挠的。
④日本“神钢事务”反映了当今“日本制造”的商家,为了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选择孤注一掷....地赌押输赢,以次充好来降低成本的现象。
⑤文章称,对美国许多指责者而言,特朗普可谓撕下了美国的面具,露出这个世界大国充溢疑虑,肆无忌惮....,且自私自利的真面目。
⑥群山逶迤,竹海莽莽,茶树连片,幢幢红顶白墙的阁楼各分秋色;走进安吉县余村,水渠水塘景观摩肩接踵....,让你目不暇接。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学业水平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三单元学业水平检测(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大到人类文明的宏大背景,寻求文明发展的轨迹,就会发现青花瓷展开的契机和过程,与16世纪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时空巨变有着紧密联系。
16世纪,一边是白银货币化,货币经济需求日益增长,引发了整个社会的急剧变化;另一边是市场经济加速萌发,使得瓷业生产达到一个高峰,青花瓷由此得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
嘉靖朝以后,伴随晚明社会变迁,人们的主流审美取向发生了由单色釉向彩色釉主体转化的改变。
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大量生产和流行,逐步取代了单色釉瓷市场的份额,占据了瓷器的主流地位。
而至万历时大批量生产,由海外市场所激发,东南沿海新的青花瓷窑址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形成了青花瓷遍及全国的实态。
青花瓷的空间发展轨迹说明,在文明成长过程中,青花瓷完成了从地方向大一统国家的扩展,其成长不仅是自身的纵向繁衍,还在对域外的横向传播中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文明得到了域外的认识和交融发展。
在内外市场环境的互动作用下,青花瓷的展开,见证了世界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从传播范围来说,青花瓷达于亚、非、欧、美各地;就从事贸易的商船而言,包括中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船只。
从时间上看,16世纪是中西开始直接交往的世纪。
随中西的直接交往发生的是西传欧洲的享誉世界的瓷器交流。
迄今为止,学者普遍熟知青花瓷在日本、安南的大量仿制活动,也了解青花瓷传入欧洲后,促使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区大量仿造青花陶器的历程,更清楚地知道1710年德国迈森成功研制出瓷器。
但是,对于率先将青花瓷传入欧洲,开启了中国风的葡萄牙于17世纪初已产生了青花彩陶规模生产的事实,却鲜有了解——青花瓷出现在欧洲和美洲乃至世界各地人们的家庭餐桌上,替代了以往的银器、陶器和木器,这种事实本身就是史无前例的文明交流的革命。
知识与技术的传递与融通汇聚于这一过程中。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精校打印版
高一语文必修四校本作业第三单元测验 A卷(测试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撰稿:审校:班级姓名成绩一、语文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吝啬.(sâ) 玄.虚(xián) 国粹.(cuì) 譬.如(pì) B.蹩.脚(biã) 孱.头(càn) 自诩.(xǔ) 掘.墓(juã) C.磕.头(kē) 糟.粕(cáo) 冠冕.(miǎn) 残羹.(gēng) D.存膏.(gāo) 茅厕.(câ) 徘徊.(huái) 鱼翅.(zhì)2.选出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A半身不遂(suí)咀嚼(juã) 驯(xún)鹿B令人作呕(ōu) 暖和(huō) 蜿蜒(yán)C海市蜃(shân)楼耷(dā)拉巉(chān)岩D 吮(shǔn)吸窒(zhì)息加冕(miǎn)3.为下列加线字注音:⑴骸骨()⑵鲦鱼()⑶窒息()⑷踉跄()⑸吹毛求疵()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自恋(liàn)孪生(ruán) 诞生(dàn) 涎( xián)皮B.烫手(tàng) 熨帖(wâi) 乳汁(zhī ) 家什(shí)C.赢得(yíng) 羸弱(lěi) 依赖(lài) 水獭(lài)D.罪孽(niâ) 分蘖(niâ) 履行(lǚ) 颠覆(fù)5.下列词语中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残羹冷灸(ɡēnɡ)冠冕(miǎn)脑髓(suǐ)吝啬(lìnɡ)B.礼上往来(shànɡ)自栩(xǔ)蹩进(biã)鱼翅(chì)C.发扬国光(yánɡ)国粹(cuì)玄虚(xuán)磕头(kē)D.佳节大典(jiā)孱头(chàn)摩登(mó)针灸(jiǔ)6.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诞dàn生刹shà那撕sī碎缺陷xiànB.凝níng聚依赖lài 典型xíng 履lǚ行C.求援yuán 专横hâng 辜gū负罪蘖niâD.仁慈cí嬴yíng得渊yuān源秩zhì序7.下列加点的成语,有误的一项是()A.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高一语文必修四练习:第三单元综合测试 Word版含答案.doc
第三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文化艺术比较兴盛,尤其是绘画艺术,在封建社会里也是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绘画高手和大量精品力作。
其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极大特点的、不可多得的绘画长卷。
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在北宋画院供职。
他的作品没有那种士大夫气,而多取材于民间生活。
《清明上河图》以汴梁为中心,描绘市民生活,社会经济状况,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
这幅画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尤其是他以大量的笔墨、篇幅,描绘了数以百计的民众,表现其生活与生产劳动的场面。
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是不多见的,也是作者的可贵之处。
展开这幅长卷,犹如步入八个世纪之前的繁华都市。
画家以精细的手笔和入微的生活观察,刻画每一位人物、道具。
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
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丝不苟。
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严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
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再看城郊,树木苍苍,古河交纵,新枝吐绿,生机盎然。
而整个都市街景,社会活动,繁而不乱,多而有序,并有疏密的节奏变化,反映出画家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
据解放后对开封宋城的部分遗迹发掘考证,画中的许多地方,如虹桥、鼓楼、中心街道等,都是互有对证、表现准确的。
尽管对“清明”的概念(是时令还是街坊地名等问题)还时有争论,但作品所蕴涵的巨大信息量是无可置疑的,也是在古代绘画中不多见的。
《清明上河图》不但显示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而且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引人入胜。
它有界画的工整、准确的优点,又发挥了半工半写人物画的生动活泼,称得上妙笔神工。
北宋、南宋均设有画院,这种专业创作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美术事业的大发展。
宋代绘画与唐代相媲美,已是一般艺术史学界无争的事实。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综合测评(A)(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A)(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挑.选/挑.拨假.借/假.期椎.骨/椎.心泣血B.灯泡./泡.沫压.顶/压.轴肖.像/惟妙惟肖.C.磨.坊/磨.损创.伤/创.造落.枕/落.叶归根D.绷.直/绷.脸夹.袄/夹.杂藤蔓./蔓.草难除解析:A项分别读tiāo/tiǎo,jiǎ/jià,zhuī/chuí;B项分别读pào,yā,xiào;C项分别读mò/mó,chuāng/chuàng,lào/luò;D项分别读bēng/běng,jiá/jiā,wàn/màn。
答案:B2.(2014·安徽高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切蹉编纂归谬法满腹经纶循循善诱B.水榭巍峨紫禁城金碧辉煌美轮美奂C.暮霭霓虹雷震雨春风骀荡静水流深D.关隘戍守烽火台克敌致胜捷报频传解析:A项,“蹉”应为“磋”;C项,“震”应为“阵”;D项,“致”应为“制”。
答案:B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蔚县剪纸用色大胆浓艳,在的喧嚣中,传达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传统的蔚县剪纸,主要有花卉和戏曲人物两大类主题,其中尤以戏曲人物,囊括了不同时代的一两百出戏剧里众多不同的人物。
更为独特的是,蔚县剪纸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而是用刻刀刻出来的,也不独独是大红色,而是绮丽多彩,。
A.穷形尽相独树一帜五光十色B.浓墨重彩独具匠心五光十色C.浓墨重彩独树一帜五颜六色D.穷形尽相独具匠心五颜六色解析:“穷形尽相”是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浓墨重彩”是指用浓重的颜色描绘;根据前面的“用色大胆浓艳”,可知选“浓墨重彩”。
“独树一帜”是指有独特的风格,“独具匠心”是指有独特的构思;此处应指风格的独特,选“独树一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3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脑髓.(suǐ)蹩.进(bié))孱.头(càn) 给.予(ɡěiB.玄.虚(xuán) 刹.那(shà)幼稚.(zhì) 糟粕.(bō)C.吝啬.(sè) 专横.(hénɡ)牲畜.(xù) 苇.草(wěi)D.自诩.(xǔ) 譬.如(pì)履.行(lǚ) 倘.使(tǎ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国粹残羹冷灸磕头礼上往来B.罪孽咄咄逼人渊源归根结蒂C.撕碎休戚相关辜负稍纵既逝D.囊括燥动不安推衍风合日丽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B.春节快到了,李书记到学校看望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并且说:“辛苦了!老师们。
”C.“这次矿难事故的发生到底是因为矿工操作失误?还是因为安全管理出现纰漏?”他吼道。
D.这孩子看上去有十五、六岁的样子,本应该读书的他却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汉室西迁长安,一把大火,使得河洛焦土一片,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C.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D.突然有一天,马德兴拎着一瓶“贵州醇”找到王俊生,两人扺掌而谈....,杯酒释前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些曲调通俗甚至有些低俗的口水歌,却经过网络流传于大街小巷,被誉为“网络神曲”,而所谓“神曲”本身就是一种反讽。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一必修4单元质量检测(三)含解析
(A卷学业水平达标)(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自诩.(xǔ)狩.猎(shòu)剔.除(tī) 揣度.(duó)B.国粹.(suì) 栖.息(qī)着.数(zhāo) 囊.括(náng)C.孱.头(càn) 蹩.进(bié)雏.形(zhōu) 残羹冷炙.(zhì)D.广袤.(mào) 楔.形(qiè)作弊.(bì) 赋予.(yǔ)解析:选A B项,“粹”应读cuì;C项,“雏”应读chú;D项,“楔”应读xiē。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慰藉苇草和蔼礼上往来B.畜牲幼稚缘由枯燥无味C.赢弱树荫更迭咄咄逼人D.辩别厮打惋惜节外生枝解析:选B A项,上—尚;C项,赢—羸;D项,辩—辨。
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________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
②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________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
③字母________凭空产生的,________经过了两千年的孕育发展后诞生的。
A.鉴于囊括不是/而是B.鉴于包括不是/而是C.由于包括不仅是/而且是D.由于囊括不仅是/而且是解析:选A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由于: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包括:包含(或列举各部分,或着重指出某一部分);囊括:把全部包罗在内,常与“全部”搭配。
“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不仅是/而且是”表递进关系。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B.面对外来的东西,我们有些青年人糊涂了,是应该拿来呢?还是应该一把火烧毁呢?C.总之,我们要拿来。
最新2019年新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测试-附答案
必修四第三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bì)羹.汤(gēng)徘徊.(huí)承载..(zài)B.背鳍.(qí)玄.虚(xuán)刹.那(shà)专横.(hèng)C.阻.碍(zǔ)广袤.(mào)蹩.脚(bié)模.糊(muó)D.媒介.(jiè)雏.形(chú)乙烯.(xī)萝卜.(bo)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丰盈频繁嘻戏冠冕堂皇B.相像想象消受归根结底C.吝啬贴近提炼稍纵即失D.躁动急燥检索咄咄逼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事物的本来面目。
②人类的语言生活已经达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神话了。
③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
④只要输入汉语拼音,以语词和词组等为单位,计算机就能自动成为汉字输出,不用任何字形编码。
A.接受境界消受转变B.辨别世界消磨变换C.接受境界消磨变换;D.辨别世界消受转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臂紧紧抱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C.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选择一组短语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使语意衔接连贯()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A.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B.谈吐学问风趣渊博C.谈吐风趣学问渊博D.谈吐风趣渊博的学问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3单元单元综合测评3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 三)( 时间: 100 分钟,分值:120 分)一、基础稳固 (16 分,每题 4 分 )1.填入下边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适合的一组是()【导学号: 91232079】跟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速,有人__① __开始号召“读首诗再睡觉”,各样公共微信、自媒体、微博__② __重现诗歌身影,诗歌的回归,在这个重物质轻精神的年月,突然成为一件豪侈品。
这类现象__③__让人感觉快乐,同时又感觉担忧,在我们鼓掌的同时,能否也应反思,在这个全民舆论爆炸的年月,诗歌__④ __起到舒缓我们精神状态的作用?在自媒体渗透传统媒体的同时,表达的便利和自由能否会产生成倍增加的垃圾文字?__⑤__诗歌的指向性与形式感能否会大打折扣?或许我们真切该关注的应当是时代与诗歌碰撞出的作品本身, __⑥ __雀跃一时的鼓噪之音。
①②③④⑤⑥A/不停不单/那么不是B终于纷繁既仅而而非C终于不停不单又或许或许D/纷繁也也/或许【分析】①处,“终于”重申的是期盼已久,用于此处适合,自然不填也能够。
②处,填“不停”“纷繁”均能够。
③处,依据后边“又”能够推测,此处填“既”最适合。
④处,依据语意,应填“仅”。
由此可清除A、C、 D三项,正确选项为B。
【答案】B2.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导学号: 91232080】①在毫无分歧的问题上,他惺惺作态地表示反对,既言而无物,又好为人师....,遇到了领导的责备,也遇到同事的嘲讽。
②莫言的才干的确令我们瞠乎其后,可是阅读应当是同等沟通的过程,读者不必对作者毕恭..毕敬,相反,倒需要一点怀疑精神。
..③李灿烂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政治家,他将东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现代法制、民主思想融合,创办了标新立异的新加坡发展模式。
....④获取修养的门路有很多种,比方阅读经典、求是问道、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虑的意识和能力则应当是我们着力培育和废寝忘食追求的东西。
新编人教版语文必修4: 第三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本考案共六大题,16个小题,满分为120分,用时120分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石学的兴衰与传承创新朱凤瀚金石学的“金”,主要是指青铜器及其铭文,“石”是指石刻而且主要是指石刻文字。
为求将文字资料保存永久而刻于石上,特别是铸于青铜器上,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文化传统。
在汉代时,存于简帛上的先秦文献已相当残缺,故商周青铜器铭文与东周以后的石刻文字资料已尤为珍贵。
但是这一类文献在北宋以前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
这种情况,直到北宋年间金石学的出现才得到较大改观。
研究古代青铜器与石刻能受到学者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金石之学不仅可以证经补史,而且有助于复原古礼,适应了北宋王朝鼓励经学、巩固统治秩序之需要。
另一方面,金石之学有实证研究色彩,为当时代表进步的史学与文字学发展趋势的学者所推重。
北宋时造纸、印刷与墨拓技术得到空前提高,也为金石学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代在康熙朝后,开始极力提倡儒家经典之学,推崇“朴学”以巩固其统治秩序。
而清初以顾炎武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经致用”,重视考据学及小学,遂将与小学密切相关的金石学推到当时学术高端的地位。
清代学者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上有不少建树,而石刻方面则着力更多,研究成果亦趋于系统。
但此时期被作为研究对象的青铜器等古器物及相当一部分石刻,仍然是零散出土的,且多属未知共存的器物。
同时,对古器物形制变化的脉络及其与铭文的关系始终未能厘清,对铭文虽有考证,亦由于未有科学的古文字学理论且囿于传统史观,故进展不大,且研究的路径与结论始终未能摆脱“证经”之套路。
金石学作为一门属于特定历史阶段、有特定内涵的学问,基本止步于二十世纪初,但对其研究的主要门类,即中国古代青铜器(及各种古器物)、金文与古代石刻的研究,则继金石学之后获得新生。
辛亥革命前后,伴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学术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先进的科学思想被引进,特别是“五四运动”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理论结合实际的科学方法,促进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4第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教实验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3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辨认流动频繁礼上往来咄咄逼人B. 度日归根结蒂丰盈饱满不足为奇C. 提炼枯躁无味节外生枝冠冕堂皇D. 撕碎勃然大怒瞬息万变残羹冷灸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与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诞dàn生刹shà那撕sī碎缺陷xiànB.凝níng聚依赖lài 典型xíng 履lǚ行C.求援yuán 专横hâng 辜gū负罪蘖niâD.仁慈cí嬴yíng得渊yuān源秩zhì序3.下列加点的成语,有误的一项是()A.后来幼儿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这时同母亲的关系就失去了一部分相濡以沫的重要性,而同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了。
B.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C.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D.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4.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浑浑噩噩针贬时弊狗苟蝇营贪脏枉法(B)脱颍而出繁文缛节回肠荡气不径而走(C)风声鹤唳纷至踏来积毁消骨穿凿附会(D)人才汇萃草菅人命风靡一时步履维艰5.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6.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
B. 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
C.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 这位只有高小文化的草包经理,交往面竟这么广,接触层次竟这么高,谢秋芳不可思议。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4课时作业:第三单元 单元检测卷 Word版含解析.doc
单元检测卷(三)(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京剧进课堂“京剧进课堂”消息传出,社会各界的争议一直不断。
这场争议本身的意义,远大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十省市共200所中小学试点京剧走进音乐课堂”本身,对探究包括京剧在内的民族传统艺术如何传承,对思考我们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应秉承何种态度,无疑都具有标本意义。
围绕京剧进校园的争议,大致有两类:一是京剧究竟该不该进校园,一是只有京剧进校园品种是不是单一。
有的家长闻听消息,首先担心的是“会不会增加孩子的课业负担”;有的学校则表示“我们的音乐老师根本不懂京剧,怎么教”;甚至有人说,孩子更喜欢流行音乐,哪怕学点交响乐也好,“让孩子学咿咿呀呀的京剧,这是把成人意志强加给孩子,恐怕适得其反”。
这类争议犹如“第一反应”,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京剧在当代的尴尬境遇,也映照出一些人潜隐的心理焦虑。
其实,京剧课只是纳入试点学校一至九年级原有音乐课程之中,没有增加学时,是考查而非考试科目;是让孩子们赏析,而非培养戏迷票友。
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会因此增加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倒要自问,在我们心中,是不是把应试教育看得比素质教育更重要?我们情愿每个周末带着孩子奔波于参加钢琴班、小提琴班,以期用“特长”促进孩子升学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孩子们是否真的喜欢钢琴和小提琴?如果京剧能算“特长”,学校以没有教师懂京剧为由不开这门课,有几个家长能答应?早在几年前,北京、上海、江苏、甘肃、黑龙江等地,就有中小学尝试了京剧进校园。
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学曾对120名上过京剧课的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课后仍对京剧没兴趣的学生极少,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可能不会去买票听戏,但很喜欢类似课程;还有30至40人表示,他们因这门课而喜欢上了京剧。
其他一些自主尝试的学校,也是效果良好,不曾引发争议。
武断指责让孩子们了解京剧是“成人本位”,说到底,是成人自己对这项民族文化瑰宝艺术缺乏了解,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自信。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习题:第3单元+单元综合测评3+Word版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三)(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6分,每小题4分)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导学号:91232079】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有人__①__开始呼吁“读首诗再睡觉”,各种公共微信、自媒体、微博__②__重现诗歌身影,诗歌的回归,在这个重物质轻精神的年代,忽然成为一件奢侈品。
这种现象__③__让人感到高兴,同时又感到担忧,在我们鼓掌的同时,是否也应反省,在这个全民舆论爆炸的年代,诗歌__④__起到舒缓我们精神状态的作用?在自媒体渗入传统媒体的同时,表达的便捷和自由是否会产生成倍增长的垃圾文字?__⑤__诗歌的指向性与形式感是否会大打折扣?或许我们真正该关注的应该是时代与诗歌碰撞出的作品本身,__⑥__雀跃一时的鼓噪之音。
“不断”“纷纷”均可以。
③处,根据后面“又”可以推断,此处填“既”最合适。
④处,根据语意,应填“仅”。
由此可排除A、C、D三项,正确选项为B。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91232080】①在毫无分歧的问题上,他装腔作势地表示反对,既言而无物,又好为人师....,受到了领导的批评,也遭到同事的嘲笑。
②莫言的才华确实令我们望尘莫及,但是阅读应当是平等交流的过程,读者无须对作者毕恭..毕敬..,相反,倒需要一点质疑精神。
③李光耀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政治家,他将东方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现代法制、民主思想融合,创立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发展模式。
④获得教养的途径有许多种,比如阅读经典、求是问道、社会实践等,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则应该是我们着力培养和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
⑤大学毕业后因收入低而聚居在城乡接合部,这些人被称为“蚁族”,其实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全国买不起房的家庭还有很多。
⑥信息技术在各学科中的应用虽已成为新常态,但不可操之过急,要做到循序渐进、亦步亦...趋.,让技术有机融合到日常教学中。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检测题总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36分,每题3分)一、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bì)羹.汤(gēng)徘徊.(huí)承载.(zài)B.背鳍.(qí)玄.虚(xuán)刹.那(shà)专横.(hâng)C.阻.碍(zǔ)广袤.(mào)蹩.脚(biã)模.糊(muó)D.媒介.(jiâ)雏.形(chú)乙烯.(xī)萝卜.(bo)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丰盈频繁嘻戏冠冕堂皇B.相像想象消受归根结底C.吝啬贴近提炼稍纵即失D.躁动急燥检索咄咄逼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事物的本来面目。
②人类的语言生活已经达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神话了。
③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
④只要输入汉语拼音,以语词和词组等为单位,计算机就能自动成为汉字输出,不用任何字形编码。
A.接受境界消受转变B.辨别世界消磨变换C.接受境界消磨变换D.辨别世界消受转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臂紧紧抱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C.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选择一组短语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使语意衔接连贯()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A.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B.谈吐学问风趣渊博C.谈吐风趣学问渊博D.谈吐风趣渊博的学问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精选(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测试(有标准答案)
必修四第三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譬.如(bì)羹.汤(gēng)徘徊.(huí)承载..(zài)B.背鳍.(qí)玄.虚(xuán)刹.那(shà)专横.(hèng)C.阻.碍(zǔ)广袤.(mào)蹩.脚(bié)模.糊(muó)D.媒介.(jiè)雏.形(chú)乙烯.(xī)萝卜.(bo)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丰盈频繁嘻戏冠冕堂皇B.相像想象消受归根结底C.吝啬贴近提炼稍纵即失D.躁动急燥检索咄咄逼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事物的本来面目。
②人类的语言生活已经达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神话了。
③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将它打发、,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
④只要输入汉语拼音,以语词和词组等为单位,计算机就能自动成为汉字输出,不用任何字形编码。
A.接受境界消受转变B.辨别世界消磨变换C.接受境界消磨变换;D.辨别世界消受转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对这次活动,同学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有的主张改期,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B.秋雨湿透了衣衫,她双臂紧紧抱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C.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提出,必将激励全国人民处心积虑地努力奋斗,昂首阔步....地走向未来。
5.选择一组短语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使语意衔接连贯()这位老先生头发斑白,衣着朴素,,,留给我的印象太深了。
A.风趣的谈吐渊博的知识B.谈吐学问风趣渊博C.谈吐风趣学问渊博D.谈吐风趣渊博的学问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