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讲力运动和力分层训练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7章 力 综合练习

第7章力综合练习一、单选题1. 关于重力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所以物体的重力是由物体的质量产生的B. 重力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C. 放在支撑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撑面向下的D. 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2. 甲、乙、丙三个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其中甲同学体重最大,乙同学手臂最长,丙同学手臂最粗。
当他们两臂张开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A. 三个同学都一样大B. 手臂长的同学C. 体重大的同学D. 手臂粗的同学3. 如图是投掷飞镖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飞镖按图示虚线方向投出,可击中靶上的P点B. 将飞镖按图示虚线方向投出,可击中靶上的P点上方C. 将飞镖按图示虚线方向投出,可击中靶上的P点下方D. 只要姿势标准,将飞镖按图示虚线方向投出,一定可击中靶上的P点4. 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B. 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D. 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运动5.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B.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C. 马向前拉车,同时车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D. 从空中匀速降落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6.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B. 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 测量力的大小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7. 学校物理实验室里,直接用来测量力的仪器是( )A. 秒表B. 天平C. 量筒D. 弹簧测力计8. 下列叙述中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A. 用手将排球打出去B. 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C. 手将石块举高D. 手将铁丝弄弯9. 以下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B. 托起一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0.5NC.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 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中心位置10.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重力和质量关系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11. 用球拍击打球时,是球拍与球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梳理与练习--力与运动的关系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梳理与练习9.3 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梳理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3.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条件是物体受非平衡力。
(1)合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合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3)合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2018年5月21日,遵义市教育系统第二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馆开幕。
关于羽毛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大于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C.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阻力的作用D.击球后,羽毛球离开球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越大,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B.大型载重汽车增加轮胎数量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爬杆运动中,从杆顶下滑的过程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D.用手把玻璃杯握住停在空中,增大手对玻璃杯的压力,玻璃杯受到的摩擦力增大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C.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D.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状态不改变4.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
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5.下列情景中,处于受平衡力的是( )6.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7.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8.如图所示,A 物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 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D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9.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力课件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____形__变_______,也可 以使物体的___运__动__状__态____产生改变。 3. 力的三要素:力的____大__小_______、___方__向________和 __作__用__点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 4. 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__牛__顿______,简称_____牛________ ,符号为____N_________。手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 _______1______N。
考点3 重力
1. 重力的定义:由于__地__球__的__吸__引_______而使物体受到的
力,叫做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
地球
2. 施力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____________。
3. 重力的大小: 重力
质量
(1)物体所受的_____________跟它的__________成正比
思路点拨: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第一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 把指针调节至零刻度线处,读数时视线与指针所在刻度线相垂 直。
4. 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__力__的__大__小_____的仪器。它是利用 弹簧在___弹__性__限__度____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__伸__长__量_______就越___长___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 之前,要先视察弹簧测力计的_量__程_____和___分__度__值______,并 调整指针在零刻度线的位置上。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轴线 的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_在__同__一__条__直__线__上___。 如图1-7-9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2_._4_____N。
1. 下列物体中,运动状态没有产生改变的是_③__⑥__⑦__⑩_____; 仅运动方向改变,使运动状态产生改变的是___①__⑨_______; 仅速度大小改变,使运动状态产生改变的是_②__⑤__⑧________;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改变,使运动状态产生改变的是 ___④_________。 ①随地球一起做圆周运动的同步卫星 ②正从树上竖直下落的苹果 ③沿直滑梯匀速下落的小朋友
2025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7讲运动和力

基础知识·回顾概括
(6)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①增大摩擦的方法:__增__大__压__力__、_增__大___接触面的_粗__糙__程__度___、变滚 动为_滑__动___; ②减小摩擦的方法:__减__小__压__力__、_减__小___接触面的_粗__糙__程__度___、变滑 动为__滚__动__(滚动轴承)、使接触面__彼__此__分__开__(加润滑油、气垫、磁悬 浮等).
基础知识·回顾概括
考点3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6年6考 1.伽利略的观点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__改__变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 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__阻__力__的作用.
基础知识·回顾概括
2.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 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静__止___状态或_匀__速__直__线__运__动___状态 (新教材: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 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注意: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 物体,不管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基础知识·回顾概括
3.(RJ八下P6图7.2-1)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通过撑竿被撑起, 其所受的弹力是由__撑__竿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运动员在任一时刻所受 的重力方向都为__竖__直__向__下__.
基础知识·回顾概括
4.(BS八下P46图7-38)(双选)如图,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CD ) A.用力捏闸,增大闸皮与车轮之间的压力 B.在瓶盖上做出细条纹 C.在轴承中加滚珠 D.给车轮的轴加润滑油
实验探究·分层通关
(7)上述实验结论b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 的.下列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与其相同的是__C__.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用小磁针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试卷:运动和力

运动和力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B.公路上禁止汽车“超速”行驶C.汽车超载时,要卸下部分货物D.驾驶员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2.在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我们曾追随着物理学家的足迹,设计过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由静止开始滑下.(2)逐渐减小图中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滑行的,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就越,小车运动得越.由此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3)实验结果能证明.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考点二:二力平衡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髙速公路限速是因为车速越小惯性越小,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B.物体运动状态不改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汽车受平衡力作用D.拋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3.将重为G的物体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以大小为v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1>v2。
已知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F1可能大于G B.F2可能小于GC.F1一定大于F2D.F1一定等于F24.如图所示,杯子静止在水面桌面上,下列所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大于杯子受到的重力B.杯子受到的支持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杯子受到的支持力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杯子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5.人沿水平方向推装满沙子的车,如图,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车的作用力小于车对人的作用力B.人对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C.人对车的推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子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三:摩擦力1.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运动和力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处于静止状态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小球。
开始时小球静止在O 点,将小球向下拉到B点,释放小球,已知AO=OB,研究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则()A.小球运动到O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B.小球运动到A点时将停止运动并保持静止C.小球从B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增大D.小球从O运动到A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速度不断减小3.小明发现蹦极运动中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大小不变,而弹性绳的弹力是变化的。
蹦极运动的过程是利用弹性绳捆住人的脚,从高处p跳下,人到a处时刚好拉直弹性绳,人继续向下运动到最低点c后又返回向上运动,如此反复,最终停在b 位置。
在开始下降时,经过pa段、ab段、bc段的过程中,人的运动情况分析错误的是()A.pa段加速运动B.ab段加速运动C.bc段减速运动D.a点速度最大4.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5.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心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
一开始小球和装置一起沿某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装置突然停止,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6.利比亚当地时间2011年3月19日18时45分起,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开始对利比亚实施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军事打击.从一架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先后落下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在炸弹未落地之前,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和三颗炸弹的运动情况是A.B.C.D.7.如图,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到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8.下列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跳远运动员跳远时助跑B.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使松的锤头紧套在锤柄上C.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D.汽车驾驶员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9.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减速时惯性减小B.驾驶汽车要系好安全带,是防止车突然启动或刹车时具有惯性从而带来危害C.小华通过拍打衣服从而除去灰尘,是因为灰尘具有惯性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10.妈妈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
2020年河南省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7_第七章 力【教师专用】

河南真题
栏目索引
河南真题
1.(2019河南,15,2分)如图所示,当铁球摆到最高点A时,请画出它此时的受力示意 图。
答案 如图所示
河南真题
栏目索引
解析 铁球摆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只受重力和绳子拉力的作用,重力方 向总是竖直向下,拉力沿绳子向上。
河南真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栏目索引2.(2018河南,15,2分)如图所示,一物块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的受 力示意图。
命题探究
栏目索引
变式3-1 (2019湖南湘潭)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 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解析 装上回形针小鸟的重心降低,稳定性增强;小鸟的形状不规则,重心不在 其几何中心上,鸟嘴上并没有胶水,故A正确,B、C、D错误。
河南真题
栏目索引
4.(2013河南,19,6分)“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 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 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 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均为50 g的钩码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
命题探究
栏目索引
解析 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阻力和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足球在草坪 上滚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越滚越慢;被踩在 脚下的足球变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足球由运动 到静止,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C。
最新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与运动复习课 (共23张PPT)教育课件

倾斜”或“保持竖直”)。
易错警示 千万不能认为物体运动了就一定
有力拉着它!
习题精练
小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时,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
小,这样操作的错误是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不在水平方向上
;纠正错误后,应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例题解析
如果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 力的三要素相同,那么这个物体( D )
A. 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B.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一定改变运动状态
例题解析
匀速缓慢上升的气球下面悬挂着一个小石块,
当细线突然断了以后,石块的运动状态是( D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加速下降 C.匀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D.减速上升一段距离后加速下降
变(选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依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测摩擦力的大小,需“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故 必须在水平方向上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要熟悉二力 平衡的条件,一定要“共线”。
易错警示 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到的所有力为平衡力,但其中任意 两个力之间不一定满足二力平衡条件。
没
有
用
他
会
不
开
心
。
■
电
:
“
色
情
男
女
是
你
和
尔
东
升
合
导
的
?
口
罗
其
实
不
是
合
的
。
■电你是否有这样经历,当 你在做某一项工作 和学习的时候,脑 子里经常会蹦出各 种不同的需求。比 如你想安 心下来看2小时的书,大脑会 蹦出口渴想喝水, 然后喝水的时候自 然的打开电视。。 。。。。,一个小 时过去 了,可能书还没看2页。很多 时候甚至你自己都 没有意思到,你的 大脑不停地超控你 的注意力,你就这 么轻易 的被你的大脑所左右。你已 经不知不觉地变成 了大脑的奴隶。尽 管你在用它思考, 但是你要明白你不 应该隶属 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 有你的大脑,并且 应该是你可以控制 你的大脑才对。一 切从你意识到你可 以控制你 的大脑的时候,会改变你的 很多东西。比如控 制你的情绪,无论 身处何种境地,都 要明白自己所面临 的痛苦并 没有自己所感受的那么强烈 ,我们当前再痛苦 ,在目前这个阶段 自己也不是最痛苦 的人,尝试着运用 心智将注 意力转移到其他的地方,痛 苦就会自动消失, 在你重新注意到它的 时候,它不会回来。
河南省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第七章 力(无答案)

第七章力中考典例精讲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的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变式训练: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②④B.①②C.①②④ D.③④例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2)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3)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__.例3:小罗同学做探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关系的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弹簧的原长为 cm ;)如果用这根弹簧做成了弹簧测力计,那么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钩码重力G/N 0 2 4 6 8 10 12弹簧长度L/cm 3 4 5 6 7 8 8.5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3.如下图所示,一架重型运输直升机在执行救灾任务时,通过钢缆将一质量为9×103 kg的货物悬吊着往下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3 N B.直升机所吊货物的重量是9×104 NC.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D.货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4.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木块乙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 N,则甲、乙两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是( )A.甲为零,乙受向右的15 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 N的力C.甲和乙都受向左15 N的力 D.甲和乙都是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5.如下图所示,放在M、N两水平桌面上的P、Q两物体,分别在F P=5 N、F Q=3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C.P的质量一定大于Q的质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擦力6.如图所示,有一铅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铅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铅球的支持力.专题训练9: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下列数据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为220 V B.一个初中生所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00 NC.小红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20 m/s D.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功率大约200 W2.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3.飞船在圆轨道上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飞船中进行( ) A.用弹簧握力计测握力 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用弹簧测力计测摩擦力 D.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4.如右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5.有一只弹簧测力计,挂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线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测力计的挂钩,使测力计示数为4 N,则手拉挂钩的力是( ) A.4.2 N B.4 N C.3.8 N D.无法判断6.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是因为乘客受到惯性的作用②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③汽车拐弯时司机通过转动方向盘来改变汽车的运动状态④汽车行驶时尾部的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大⑤用力踩刹车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7.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B.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C.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9.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10.用弹簧秤在水平方向上拉动一个置于地面的物体,使它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示数为5 N,当弹簧秤示数为6 N时,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A.6 N B.5 N C.1 N D.11 N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因为重力方向是________,当重锤静止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________力,所以绳子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_. 12.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______________;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________(填“左”或“右”)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_(填“左”或“右”),大小是________N.13.如图甲所示,重量为4 N的正方形铁块,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9 N 的作用,铁块将沿着该平板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14.如甲图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 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乙图所示),则推力F2=______N.15.图中的水平桌面足够长,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 N,当物体B重为2 N时,物体A保持静止,这时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当物体B重为3 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一段时间托盘着地,此后物体A做________运动,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三、作图、实验探究题(16题2分,17题10分,18题18分,共32分)16.画出斜面上匀速上滑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G>f)17.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________.18.小明用如图甲、乙、丙的步骤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中,他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比较步骤________与_______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有关,且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较步骤甲与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________有关,且接触面越______,摩擦力越大.(3)小明在实验中还发现:在木块还没有被拉动的情况下,弹簧测力计仍然有示数,且示数逐渐增大,直到拉动木块为止.该现象表明:物体在静止时也可能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且该力的大小与________力的大小有关.(4)上学路上,小明看见一辆汽车陷进了泥坑里,司机将一些稻草塞进后轮底下,汽车很快就爬上来了,这是利用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2020中考中招总复习-章节复习-08运动和力

1第七章力运动和力1.1 知识精讲中招考点清单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日常现象中,运动的物体不受动力作用时会减速到停止运动,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常常是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无法通过实验证明,是在大量事实的基础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正确理解惯性(1)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2)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无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是惯性的量度;(3)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应说“由于惯性”.例1地球表面的物体因为受重力的作用,同样物体对地球也有引力的作用,但通常是我们会看到物体竖直下落,而不是看到地球上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课本图图中的滑雪爱好者在空中飞行是因为____,空中飞行时身体尽可能地向前倾,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例3(1)手使弹簧片弯曲——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弹簧片具有弹性势能。
(2)弹簧片击打金属片——弹簧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弹簧片对金属片有力的作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小球没有随金属片飞出——惯性。
(4)小球和金属片下落——受重力的作用,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4解释以下课本插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包含的物理知识二、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种状态叫平衡状态,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2.二力平衡: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时处于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叫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判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强调:必须是一个受力对象。
例5完成课本22页内容。
4.如何判定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判断,只要两个力“同体、等大、反向、共线”,则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判断,若物体在某一方向上受到一对力的作用而保持原来状态不变,则这一对力就是平衡力,反之则不是平衡力.(3)判断的本质是看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例6二力平衡和作用力与反作用的知识在实验应用中很多。
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章节分类考点讲解与训练第七章力(原卷版+解析)

第七章力(原卷版)知识导航知识点回顾1、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相互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图示和示意图:(1)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2)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选取标度,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知识点2:弹力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3)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使用和读数:(1)观察量程、分度值;(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5)待示数稳定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知识点3:重力1、重力:(1)重力: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符号是G;(2)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无论固体、液体、气体都受地球的吸引;(3)重力特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4)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物体。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第07讲运动和力(思维导图+考点精讲+例题精析)(原卷版+解析)

第07讲—运动和力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 力1. 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注意:关于力的概念的理解(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就是受力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4)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可以是接触的,也可以是不接触的.2.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
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3. 力的示意图(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考点2 弹力1. 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020河南物理中考名师大一轮复习(课件): 第7单元 压 强

(2)当压强计的探头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侧的液面应保持 相相平平 ,现在小涵却观察到 如图甲所示的情景,调节的方法是 BB (填“A”或“B”).
A.将此时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调好后,将探头放入水中,并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同时比较每次探头的深度
(2)方向:总是 垂垂直直于于 被压物体表面而且指向被压物体的内部. (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 大小 、 受受力力面面积积 .
2.压强 (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 压压力力 的大小与 受受力力面面积积 之比.即物体单位 面积上受到的 压压力力 叫做压强.(比值定义法)
(2)公式: pp==FS
2.液体压强2.液体压强:p=ρ液gh
压强
3.应用:连通器
1.大气压的验证及测定
3.大气压强23..标大准气大压气的压影响p0=因1素.01×105 Pa
4.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4.流体压强特点: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考点一 压力与压强(6 年 6 考) 1.压力 (1)定义: 垂直 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如图是压力示意图.
(4)实验过程中,小欣同学在包装带下方挂了 2 个 50 g 的钩码,并测得包装带与橡 皮泥的接触面积为 250 mm2,则包装带对橡皮泥的压强是 44××110033 Pa.(g 取 10 N/kg)
【补充设问】 (5)如下图所示,另一个小组的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观察甲、乙两图后得出结 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此后,该组同学把小桌挪 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丙所示,通过对甲、 丙两图的比较,又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造 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前前后后两两次次受受力力面面的的材材料料不不同同 ;他们比较乙、 丙两图后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请对此结论作出简要评价: 该该说说法法是是正正确确的的,,因因为为不不同同的的材材料料其其抗抗压压本本领领不不同同,,故故其其自自身身的的形形变变情情况况不不同同 .
2024中考一轮复习物理-力学-第七讲-杠杆-原卷版

力学第七讲--杠杆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考点1:杠杆的基础知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可以是弯曲的)叫做杠杆。
注意:杠杆可直可弯但是必须在力的作用下不能变形。
2.杠杆的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用0表示)(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F1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F2表示)(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L1表示)(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L2表示)3.力臂的画法要正确画出杠杆上各力的力臂,首先要明确力臂的概念---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阻力作用线的距离,这是解决杠杆问题的关键。
通常按下述步骤即可画出力臂:(1)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如图所示。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有时需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从支点0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要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勾出,在旁边标上字母1或h,分别表示动力臂或阻力臂。
可以用简单的顺口溜记住:先找点,后延线,过支点,引垂线。
【能力拓展】(1)杠杆的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一定是硬的,不能是软的。
(2)无论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是使杠杆向相反方向转动,要明确阻力始终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3)动力和阻力方向:同侧异向,异侧同向(动力和阻力在支点同一侧时,方向大致相反;动力和阻力在支点两侧时,方向大致相反)(4)力臂有时在杠杆上,有时不在杠杆上,力的作用线过支点时力臂为零,该力对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
(5)力臂是点(支点)到线(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点(支点)到点(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
动力臂和阻力臂之和不一定等于杠杆长 考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1.定义: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2.3.(1②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杆两侧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所受的重力。
河南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讲力运动和力分层训练

第7讲力运动和力课时1一、填空题1.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所示方式粘合在一起做“纸杯船”.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当水不再喷出时,船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第1题图2.关于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图的装置来探究:随着α角的改变,悬线OA与水平面的夹角将保持不变,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的,当小球A吊在空中静止时,小球A所受重力和绳子对小球A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选填“平衡”或者“相互作用”)力.第2题图3.(2019玉林改编)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受到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__(选填“小球”或“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若某时刻小球的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上弹起”“沿桌面滚动”或“静止不动”).第3题图4.(2019陕西)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具有________并未随纸片一起飞出.假设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纸片将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第4题图5.(2019百色)汽车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_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但雨天行车时需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__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均选填“增大”或“减小”).6.(2019宜昌)消防员在紧急集合时,往往抓住一根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如果某消防员自身及装备质量共80 kg,当他抓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时,杆对人的摩擦力是________ N;接近地面时,他增大握力,则杆对手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 =10 N/kg)开放推理题7.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轨道从A点运动到B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轨迹________(选填“a”“b”“c”或“d”)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题图二、选择题8.(2019赤峰)下列情景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 气垫船脱离水面航行B. 运动员手上涂防滑粉C. 瓶盖上刻有条纹D. 刹车时用力捏车闸9.(2019宜昌)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A. 小明前排乘客身上B. 小明的身上C. 小明后排乘客身上D. 无法判断10.(2019北部湾经济区)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 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B.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C. 行车时要注意保持车距D. 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11.(2019济源模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了历史性的月背登陆,并成功释放了玉兔二号月球车,创造了数个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如图所示,是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两器互拍图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图A. “嫦娥四号”着陆器登上月球后,将失去惯性B. “嫦娥四号”着陆器静止在月球表面上时,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 “玉兔二号”轮子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减小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D. “玉兔二号”在月球上沿着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2.(双选)如图所示,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竖直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随其一起运动,忽略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2题图A. 小车做的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行驶中如果木块所受的一切外力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 木块所受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当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会马上向右倾倒三、作图题13.(2019永州改编)用力F将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第13题图14.(2019开封模拟)请在图中画出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第14题图15.(2019青岛)如图,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第15题图16.如图所示,小明带着一个箱子A站在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小明突然向前倾,箱子A仍静止在地板上,请画出此时箱子A的受力示意图.第16题图四、实验探究题17.(2019柳州)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7题图(1)每次让小车都从斜面上________高度自行滑下,使小车到达斜面底时的速度相同;取不同的水平表面进行实验,目的是使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运动时受到的________不同.(2)分析实验现象可得:水平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小车能滑行的距离就越大.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的速度将________.(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滑到水平面上不受阻力作用时,其最终速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18.(2019山西)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______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创新”小组在同一木板上,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8题图次数 1 2 3 4 5 6F压/N 2.0 3.0 4.0 5.0 6.0 7.0f/N 0.8 1.3 1.6 1.9 2.4 2.8(3)“牛顿”小组在桌面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图像.对比分析两组图像你的新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2一、填空1.(2019开封一模)用手可以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松手后钢片将塑料片打飞,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如图),这是因为小钢球具有________的缘故.第1题图2.(2019德州)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2题图3.(2019安顺)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 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F2=80 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一起做直线运动,则桌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______N.第3题图4.(2019苏州)如图所示,一氢气球用细绳系在玩具车上,静置于广场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当有匀速的风沿水平方向向右吹来,气球和玩具车在风力作用下向前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玩具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风吹离地面;一段时间后玩具车匀速前进,此时细绳________(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保持竖直”).第4题图开放推理题5.(全国视野创新题推荐·2019山西)小明是个科幻迷,他创作了一篇科幻题材的短篇小说——《我是超人》.小说中有这样的故事情节:超人小明上天入海无所不能,有次为营救小伙伴,情急之下让地球骤然停止自转,结果小伙伴却被甩向了天空.他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地球骤然停止自转,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二、选择题6.(2019岳阳)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B. 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C. 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D. 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7.(2019百色)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行驶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 汽车变速时具有惯性,匀速行驶时没有惯性C. 汽车转弯时须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 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员的惯性8.(2019赤峰)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5 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选项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第8题图A. 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B. 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与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C. 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与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D. 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9.(2019咸宁)如图所示,玩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第9题图A. 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 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C. 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2019长沙)如图所示,穿着旱冰鞋的小玲用手推墙后,她由静止开始向后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0题图A. 小玲后退的过程中,她的惯性逐渐变小B. 小玲后退的过程中,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玲推墙时,墙对小玲的作用力等于小玲对墙的作用力D. 小玲推墙时,墙对小玲的作用力和小玲对墙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11.(2019说明与检测)(双选)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11题图A. 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 a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等C. 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D. 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2.(2019潍坊)(双选)如图所示,用水平推力F将质量为m的木块A、B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2题图A. 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B. 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 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D. 若增大力F,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三、作图题13.(2019淄博)如图是小明起跑时的情景,请画出小明所受重力(点O为重心)和右脚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第13题图14.(2019丹东)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静止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悬线为绝缘体,画出乙球受力的示意图.第14题图15.如图所示,人乘坐扶梯匀速向上运动,请画出此时人所受力的示意图(O点为人的重心).第15题图16.(2019说明与检测)如图所示,物体A放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运动.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第16题图四、实验探究题17.(2019梧州)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请问:第17题图(1)实验时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2)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4)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将要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同学完成课本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后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一个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丙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丁所示.由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参考答案及解析第7讲力运动和力课时11.相互的运动状态【解析】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水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空气给水一个向前的力,故纸杯船就会前进;当水不再喷出时,由于船受到了阻力,船会慢慢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竖直向下平衡【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如图装置中小球一直静止,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绳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平衡力桌面静止不动4.惯性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用尺子快速击打纸片,纸片在力的作用下飞出,而鸡蛋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随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5.增大减小【解析】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下雨天路面光滑,在压力一定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较小,为了安全要减速慢行.6. 800 增大【解析】G=mg=80 kg×10 N/kg=800 N,因沿着杆匀速下滑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f=G=800 N;当增大握力时,手对杆的压力增大,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故杆对手的摩擦力将增大.7.c原来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消失,物体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此时运动方向为水平向右,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小球将沿着图中c轨迹做匀速直线运动.8. A9. B 【解析】掉落前餐巾纸和小明一样,都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当餐巾纸失去支持力而掉落时,水平方向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与动车相对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下落在原来位置的正下方,即小明的身上.B正确.故选B.10. B 11. B12. AC 【解析】木块竖直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随其一起运动,由于小车表面光滑,故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忽略空气的阻力,此时木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木块和小车之间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故小车一定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行驶中如果木块所受的一切外力消失,则木块不再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小于拉力F,故小车将加速运动,B错误;木块所受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时,由于小车表面光滑,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忽略空气的阻力,木块仍然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向右倾倒,D错误.故选AC.13.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14.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15.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16.如答图所示第16题答图17. (1)同一阻力(2)慢不变(3)不相同【解析】(1)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取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进行实验,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2)由题图可知,小车在玻璃表面运动的距离最长,其次是木板表面,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短,说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滑行得距离就越长.由此可以推断当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时,小车的速度将不变一直匀速运动下去;(3)小车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当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作用时,小车的速度不变,所以最终速度不相同.18.(1)匀速二力平衡(2)同一木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3)如答图所示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第18题答图【解析】(1)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一定要使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根据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题图乙可知,在同一木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3)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如答图所示,可以发现其斜率和“创新”小组所测量的结果图像斜率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一定时,由二者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可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即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课时21.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解析】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在力的作用下钢片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钢片将塑料片打出,塑料片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说明小钢球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2.水平向左不变【解析】长木板向左运动,则木块A相对于木板向右滑动,木块A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木块A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速度变大时,因为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则测力计示数不变.3.50 50 【解析】甲图中推力作用在B上,以B为研究对象,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平衡,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50 N,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B对它向右的摩擦力及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物体A匀速运动,因此二力大小相等;乙图中推力作用在A上,此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所以A所受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仍为50 N.4.运动状态不可能保持竖直5.人具有惯性地球上的汽车等物品也会被甩向天空6.B 【解析】足球在空中划出弧线、篮球改变运动方向和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都是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CD均不符合题意;运动员压弯跳板,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B正确.故选B.7.C 【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AB错误;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正确;系安全带不能减小惯性,但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D错误.故选C.8.B 【解析】小明水平向右推木箱未推动,木箱处于平衡状态,则水平方向上,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和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正确.故选B.9. D 【解析】惯性的影响因素只有质量,A不符合题意;滑板底部装有滚轮可以减小摩擦,不是为了增大压强,B不符合题意;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属于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人和滑板由运动到静止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故选D.10. C 【解析】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由于小玲的质量不变,则小玲的惯性不变,A错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是小玲在后退的过程中,仍受摩擦力的作用,因此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人推墙时,手对墙的作用力与墙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C正确;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没有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错误.故选C.11. BC12.BC 【解析】由图可知木块B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B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木块A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A、竖直向下的B对A的摩擦力f1和竖直向上的墙壁对A的摩擦力f2的作用.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对B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f=mg;对A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分析:f2=mg+f1,即f2=2mg.综合分析可知AD错误,BC正确.故选BC.13.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14.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15.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解析】人随扶梯一同匀速上升,人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人受到平行于扶梯(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同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扶梯向上的支持力,过人的重心作出各个力并标上相应的字母.如答图所示.16.如答图所示第16题答图17. (1)光滑(2)相等相反(3)同一直线上(4)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5)错误【解析】(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小车受桌面的摩擦力对二力平衡实验的影响,应选用较光滑的桌面;(2)图甲中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再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4)为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当把小车换成硬纸片,当硬纸片平衡时,用剪刀从中间剪断硬纸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砝码都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5)用一根细线将小球悬挂起来,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小球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可以说明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力运动和力课时1一、填空题1.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所示方式粘合在一起做“纸杯船”.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当水不再喷出时,船会慢慢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第1题图2.关于重力的方向可利用如图的装置来探究:随着α角的改变,悬线OA与水平面的夹角将保持不变,据此可知,重力方向总是________的,当小球A吊在空中静止时,小球A所受重力和绳子对小球A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选填“平衡”或者“相互作用”)力.第2题图3.(2019玉林改编)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受到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桌面对小球的支持力是由于________(选填“小球”或“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若某时刻小球的重力突然消失,则小球将________(选填“竖直向上弹起”“沿桌面滚动”或“静止不动”).第3题图4.(2019陕西)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具有________并未随纸片一起飞出.假设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纸片将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状态.第4题图5.(2019百色)汽车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_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但雨天行车时需减速慢行,因为积水的路面会________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均选填“增大”或“减小”).6.(2019宜昌)消防员在紧急集合时,往往抓住一根竖直的杆从楼上滑下.如果某消防员自身及装备质量共80 kg,当他抓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时,杆对人的摩擦力是________ N;接近地面时,他增大握力,则杆对手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 =10 N/kg)开放推理题7.如图所示,小球沿弧形轨道从A点运动到B点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小球将沿轨迹________(选填“a”“b”“c”或“d”)运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题图二、选择题8.(2019赤峰)下列情景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A. 气垫船脱离水面航行B. 运动员手上涂防滑粉C. 瓶盖上刻有条纹D. 刹车时用力捏车闸9.(2019宜昌)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A. 小明前排乘客身上B. 小明的身上C. 小明后排乘客身上D. 无法判断10.(2019北部湾经济区)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 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B.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C. 行车时要注意保持车距D. 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11.(2019济源模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了历史性的月背登陆,并成功释放了玉兔二号月球车,创造了数个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如图所示,是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的两器互拍图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1题图A. “嫦娥四号”着陆器登上月球后,将失去惯性B. “嫦娥四号”着陆器静止在月球表面上时,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 “玉兔二号”轮子的表面积较大,目的是为了减小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D. “玉兔二号”在月球上沿着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2.(双选)如图所示,小车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竖直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随其一起运动,忽略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2题图A. 小车做的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行驶中如果木块所受的一切外力消失,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 木块所受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当小车突然减速时木块会马上向右倾倒三、作图题13.(2019永州改编)用力F将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第13题图14.(2019开封模拟)请在图中画出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时的受力示意图.第14题图15.(2019青岛)如图,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物体B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第15题图16.如图所示,小明带着一个箱子A站在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小明突然向前倾,箱子A仍静止在地板上,请画出此时箱子A的受力示意图.第16题图四、实验探究题17.(2019柳州)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第17题图(1)每次让小车都从斜面上________高度自行滑下,使小车到达斜面底时的速度相同;取不同的水平表面进行实验,目的是使小车在不同水平表面运动时受到的________不同.(2)分析实验现象可得:水平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或“慢”),小车能滑行的距离就越大.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它的速度将________.(3)如果分别让小车从斜面上不同高度滑下,请你推理:当小车滑到水平面上不受阻力作用时,其最终速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18.(2019山西)同学们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1)实验中,应在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________直线运动;根据________________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2)“创新”小组在同一木板上,测量了不同压力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根据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8题图次数 1 2 3 4 5 6F压/N 2.0 3.0 4.0 5.0 6.0 7.0f/N 0.8 1.3 1.6 1.9 2.4 2.8(3)“牛顿”小组在桌面上也做了同样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中描点作出图像.对比分析两组图像你的新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时2一、填空1.(2019开封一模)用手可以将弹性钢片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松手后钢片将塑料片打飞,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如图),这是因为小钢球具有________的缘故.第1题图2.(2019德州)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是________,拉动速度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2题图3.(2019安顺)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50 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块上,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N;若将F2=80 N的水平力按如图乙所示作用在A物块上,它们一起做直线运动,则桌面对A物块的摩擦力为______N.第3题图4.(2019苏州)如图所示,一氢气球用细绳系在玩具车上,静置于广场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当有匀速的风沿水平方向向右吹来,气球和玩具车在风力作用下向前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玩具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风吹离地面;一段时间后玩具车匀速前进,此时细绳________(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保持竖直”).第4题图开放推理题5.(全国视野创新题推荐·2019山西)小明是个科幻迷,他创作了一篇科幻题材的短篇小说——《我是超人》.小说中有这样的故事情节:超人小明上天入海无所不能,有次为营救小伙伴,情急之下让地球骤然停止自转,结果小伙伴却被甩向了天空.他这样幻想的科学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地球骤然停止自转,你认为可能发生的现象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二、选择题6.(2019岳阳)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A.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B. 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C. 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D. 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7.(2019百色)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行驶时具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B. 汽车变速时具有惯性,匀速行驶时没有惯性C. 汽车转弯时须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D. 乘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员的惯性8.(2019赤峰)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5 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选项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第8题图A. 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B. 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与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C. 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与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D. 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9.(2019咸宁)如图所示,玩滑板是青少年比较喜欢的一种运动,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第9题图A. 人和滑板滑行的速度越快,惯性越大B. 滑板底部安装有滚轮,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C. 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人和滑板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0.(2019长沙)如图所示,穿着旱冰鞋的小玲用手推墙后,她由静止开始向后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0题图A. 小玲后退的过程中,她的惯性逐渐变小B. 小玲后退的过程中,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玲推墙时,墙对小玲的作用力等于小玲对墙的作用力D. 小玲推墙时,墙对小玲的作用力和小玲对墙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11.(2019说明与检测)(双选)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11题图A. 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B. a受到的摩擦力与拉力F大小相等C. 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D. 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2.(2019潍坊)(双选)如图所示,用水平推力F将质量为m的木块A、B压在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2题图A. 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FB. 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C. 木块A受到墙面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D. 若增大力F,则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变大三、作图题13.(2019淄博)如图是小明起跑时的情景,请画出小明所受重力(点O为重心)和右脚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第13题图14.(2019丹东)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的带电小球静止时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悬线为绝缘体,画出乙球受力的示意图.第14题图15.如图所示,人乘坐扶梯匀速向上运动,请画出此时人所受力的示意图(O点为人的重心).第15题图16.(2019说明与检测)如图所示,物体A放置于小车上随小车一起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运动.当小车遇物体B受阻停止后,物体A在小车上仍向右运动,且速度越来越慢,请在图中画出这一过程中物体A在水平方向受力的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第16题图四、实验探究题17.(2019梧州)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请问:第17题图(1)实验时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2)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F1、F2的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4)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将要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同学完成课本的实验后,提出了一个问题后猜想: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也能保持平衡状态.为了验证猜想,他将一个小球用一根细线悬挂起来,如图丙所示,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如图丁所示.由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参考答案及解析第7讲力运动和力课时11.相互的运动状态【解析】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水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空气给水一个向前的力,故纸杯船就会前进;当水不再喷出时,由于船受到了阻力,船会慢慢停下来,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竖直向下平衡【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如图装置中小球一直静止,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在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即绳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平衡力桌面静止不动4.惯性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用尺子快速击打纸片,纸片在力的作用下飞出,而鸡蛋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随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杯中;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作用时,将保持原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5.增大减小【解析】轮胎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下雨天路面光滑,在压力一定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较小,为了安全要减速慢行.6. 800 增大【解析】G=mg=80 kg×10 N/kg=800 N,因沿着杆匀速下滑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f=G=800 N;当增大握力时,手对杆的压力增大,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故杆对手的摩擦力将增大.7.c原来运动的物体所受外力消失,物体将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B点时,此时运动方向为水平向右,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故小球将沿着图中c轨迹做匀速直线运动.8. A9. B 【解析】掉落前餐巾纸和小明一样,都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当餐巾纸失去支持力而掉落时,水平方向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与动车相对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作用下落在原来位置的正下方,即小明的身上.B正确.故选B.10. B 11. B12. AC 【解析】木块竖直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车上随其一起运动,由于小车表面光滑,故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忽略空气的阻力,此时木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又因为木块和小车之间相对位置没有变化,故小车一定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行驶中如果木块所受的一切外力消失,则木块不再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摩擦力小于拉力F,故小车将加速运动,B错误;木块所受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减速时,由于小车表面光滑,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忽略空气的阻力,木块仍然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其运动状态不变,即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会向右倾倒,D错误.故选AC.13.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14.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15.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16.如答图所示第16题答图17. (1)同一阻力(2)慢不变(3)不相同【解析】(1)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取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进行实验,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不同;(2)由题图可知,小车在玻璃表面运动的距离最长,其次是木板表面,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最短,说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车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滑行得距离就越长.由此可以推断当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时,小车的速度将不变一直匀速运动下去;(3)小车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当小车在水平面上不受阻力作用时,小车的速度不变,所以最终速度不相同.18. (1)匀速二力平衡(2)同一木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3)如答图所示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第18题答图【解析】(1)在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时,一定要使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根据二力平衡可得,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由题图乙可知,在同一木板上,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3)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如答图所示,可以发现其斜率和“创新”小组所测量的结果图像斜率不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一定时,由二者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可得,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即木板和桌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课时21.物体的形状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解析】用手将弹性钢片拉弯,在力的作用下钢片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钢片将塑料片打出,塑料片由原来的静止状态变为运动状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钢球不会随塑料片飞出,说明小钢球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2.水平向左不变【解析】长木板向左运动,则木块A相对于木板向右滑动,木块A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木块A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相互平衡,速度变大时,因为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则测力计示数不变.3.50 50 【解析】甲图中推力作用在B上,以B为研究对象,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其受到的推力F1与摩擦力平衡,此时B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为50 N,以A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受到B对它向右的摩擦力及地面对它向左的摩擦力,物体A匀速运动,因此二力大小相等;乙图中推力作用在A上,此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所以A所受桌面对它的摩擦力仍为50 N.4.运动状态不可能保持竖直5.人具有惯性地球上的汽车等物品也会被甩向天空6. B 【解析】足球在空中划出弧线、篮球改变运动方向和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都是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CD均不符合题意;运动员压弯跳板,是力使物体发生形变,B正确.故选B.7. C 【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AB错误;汽车在转弯时减速,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正确;系安全带不能减小惯性,但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D错误.故选C.8. B 【解析】小明水平向右推木箱未推动,木箱处于平衡状态,则水平方向上,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和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正确.故选B.9.D 【解析】惯性的影响因素只有质量,A不符合题意;滑板底部装有滚轮可以减小摩擦,不是为了增大压强,B不符合题意;人对滑板的压力和滑板对人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属于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人和滑板由运动到静止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故选D.10. C 【解析】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由于小玲的质量不变,则小玲的惯性不变,A错误;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但是小玲在后退的过程中,仍受摩擦力的作用,因此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人推墙时,手对墙的作用力与墙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C正确;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没有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错误.故选C.11. BC12. BC 【解析】由图可知木块B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B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的作用;木块A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A、竖直向下的B对A的摩擦力f1和竖直向上的墙壁对A的摩擦力f2的作用.这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平衡力的作用,对B物体在竖直方向上f=mg;对A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分析:f2=mg+f1,即f2=2mg.综合分析可知AD错误,BC正确.故选BC.13.如答图所示第13题答图14.如答图所示第14题答图15.如答图所示第15题答图【解析】人随扶梯一同匀速上升,人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人受到平行于扶梯(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同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垂直于扶梯向上的支持力,过人的重心作出各个力并标上相应的字母.如答图所示.16.如答图所示第16题答图17. (1)光滑(2)相等相反(3)同一直线上(4)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开(5)错误【解析】(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小车受桌面的摩擦力对二力平衡实验的影响,应选用较光滑的桌面;(2)图甲中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受到的拉力F1、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再将小车水平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4)为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当把小车换成硬纸片,当硬纸片平衡时,用剪刀从中间剪断硬纸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砝码都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5)用一根细线将小球悬挂起来,剪断细线后小球下落,小球不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可以说明只受一个力作用的物体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