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古诗文背诵篇目《曹刿论战》素材
北京中考古诗文背诵篇目
古诗词背诵1、《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曹刿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论语》——孔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4、《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舟,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文言文阅读第4篇曹刿论战素材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文言文阅读第4篇曹刿论战素材
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
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报以实情。
曹刿说:“小信
”下视其辙
我发现他们的车轮轧出的痕迹混乱,军旗也倒下了,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文章把鲁庄公和曹刿的不同指挥方式作了对比描写:写鲁庄公,以“将鼓”
进;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他临阵从容,
曹刿: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爱国热情,善于进谏,在军事上,指挥从容镇定,胸有成竹,冷静【写作特色】)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庄公和曹刿的对话描写,反衬出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静。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四文言文阅读第5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素材
加粗内容
“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
自己(会比徐公美)
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
晚上躺着想这件事,
“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
的,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
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字,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意,用反问句表肯定的语气;妾的回答虽仍为反问语气,但少了肯: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劝齐王除弊纳谏。
【文章中心】本文生动地叙述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
)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妻、妾、客是三层,“期年之后”是三层。
思路清晰,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背诵篇目:曹刿论战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背诵篇目:曹刿论战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
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曹刿论战》中考题专练一、2007河南省(一)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公将鼓之鼓:(2)既克,公问其故克: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20.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分)答案:17.(1)击鼓(1分) (2)战胜(1分) (共2分)18.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
共2分)20.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曹刿论战
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之:《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编年体史书。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共200多年间的历史,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史书。
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二、语音、朗读:刿(ɡuì)孚(fú)辙(zhé)轼(shì)遂(suì)盈(yínɡ)靡(mǐ)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小惠未徧(biàn)弗(fú)敢专也可/ 以一战。
战/ 则请从。
小大/ 之狱,虽/ 不能察,必/ 以情。
夫/ 战,勇气也。
一鼓/ 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夫/ 大国,难测/ 也,惧/ 有伏焉。
吾/ 视其辙乱,望/ 其旗靡,故/ 逐之。
三、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四、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古义:案件。
今义:监牢。
2.牺牲玉帛古:古代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
今:为人民、为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3.齐师伐我古义:军队。
今义:老师。
4.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
今义:轻视,看不起。
5.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愿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
五、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六、重点字词解释:1. 又何间焉间:参与。
2.何以战:凭借什么作战。
以:用、凭。
对曰:回答。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个人专有。
4.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5.虽不能察:即使。
6.弗敢加也,必以信虚报//实情。
7.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8.公将驰:驱车追赶.9.既克,公问其故:已经。
//原因 10.遂逐齐师:追赶,追击。
11.一鼓作气:振作。
12.彼竭我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曹刿论战考点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曹刿论战考点《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
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刿间弗徧帛孚辙轼竭靡1、既克,公问其故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与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可以:可凭借4、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浅短5、望其旗靡。
靡:倒下6、公将驰之。
驰:追赶7、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8、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信服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的,担心他们会设下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你的。
3、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可凭借打一仗。
作战,就请允许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掌权的人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去参与呢?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及百姓,百姓不会听从您的。
8、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失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够战胜他们。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够深谋远虑。
11、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必定做到诚实可信。
1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尽了本职一类,可凭借打一仗,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初中中考语文文言文篇范文目:曹刿论战考点.doc
中考语文文言文篇目:曹刿论战考点一、作家作品:《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册。
这是一部特别宝贵的史书,中间保留了我国春秋期间很多重要的史料。
这部书特别擅长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期间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微小的鲁国战胜了强盛的齐国。
二、注意以下的注音:刿间弗徧帛孚辙轼竭靡三、要点词语解说:1、既克,公问其故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参加3、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能够:可依赖4、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眼光浅短5、望其旗靡。
靡:倒下6、公将驰之。
驰:追赶7、弗敢专也。
专:单独享有,单独专有8、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服气,服气四、要点语句翻译: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大国是很难估测的,担忧他们会设下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不过小信誉,不可以为神所服气,神灵是不会赐福你的。
3、能够一战。
战则请从。
可依赖打一仗。
作战,就请同意跟从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便不可以一一明察,也必定依据真相谨慎办理。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杂乱,军旗也倒下了,因此才命令追击他们。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掌权的人会策划这件事的,你又何须去参加呢?7、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恩小惠惠遍布百姓,百姓不会遵从您的。
8、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消逝了,我方的士气正旺盛,因此能够战胜他们。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敲鼓能抖擞土兵们的勇气,第二次敲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敲鼓时勇气已经消逝了。
10、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眼光短浅,不可以够深思熟虑。
11、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已经战胜了,庄公问他取胜的原由,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
”1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帛一类的东西,我素来不敢虚报数量,必然做到诚实可信。
13、忠之属也。
能够一战。
战则请从尽了本职一类,可依赖打一仗,作战,就请同意我跟着去。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曹刿论战》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曹刿论战》重点文言知识一、重要字词1.齐【师】伐我军队2.【肉食者】谋之吃肉的人。
这里指当权者3.又何【间】焉 jiàn 参与4.肉食者【鄙】/不以臣卑【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5.衣食所【安】,弗敢【专】业安:指安身专:独自享有6.【对】曰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7.小惠未【遍】遍及、普遍8.弗敢【加】也虚夸,夸大9.必以【信】实情10.小信未【孚】使信服11.虽不能【察】明察12.必以【情】诚,诚实。
这里指诚心13.【忠】之属也尽力做好分内的事14.战则请【从】跟随15.齐师【败绩】大败16.公将【驰】之驱车追赶17.【既】【克】既:已经克:战胜18.一鼓【作】气鼓起19.三而【竭】穷尽20.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21.难【测】也推测,估计22.惧有【伏】也埋伏23.望其旗【靡】倒下24.伐(1)齐师【伐】我攻打(2)【伐】薪烧炭/【伐】竹取道砍伐25.属(1)忠之【属】也类(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 "嘱",嘱托26.故(1)【故】克之因此,所以(2)公问其【故】缘故,原因27.从(1)战则请【从】跟随(2)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28.以(1)何以战?凭,靠(2)必以分人把(3)必以情按照29.之(1)代词: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公与【之】乘(代词,他,指鲁庄公) (2)结构助词,的:小大【之】狱二、古今异义1.【牺牲】玉帛 <古>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2.小大之【狱】 <古>指诉讼事件3.【可以】一战 <古>可:可以;以:凭借4.【再】而衰 <古>第二次三、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
赐福,保佑2.一【鼓】作气名词用作动词。
击鼓(进军)四、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何以战?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2.状语后置战于长勺。
即“于长勺战”3.省略句(1)省略主语:(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中考语文《曹刿论战》必背知识点归纳
中考语文《曹刿论战》必背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曹刿论战》必背知识点归纳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徧同:遍)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译文】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
”(等到)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进军(后),曹刿说:“可以了。
”(于是)齐军大败。
庄公将要下令追击,曹刿说:“不可以。
”曹刿从车马上下来查看齐国军队车轮辗出的痕迹,登上车马扶着车厢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说:“可以了。
”于是追击齐国军队。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其中的原因。
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
齐国这样的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担心有埋伏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辗出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释】1、曹刿:又名曹沫。
春秋时鲁国大夫。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师,军队4、伐:讨伐,攻打。
5、我:我,指鲁国。
鲁,在今山东省西南部。
《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7、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
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8、间(jiàn):参与。
9、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曹刿论战》
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曹刿论战》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曹刿论战》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fú)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
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译文赏析: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位高禄厚的人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
必背曹刿论战备战语文之必背古诗文6篇
《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fú)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注】①加粗标红字是易错字.②画线句是高考高频考查句。
①《曹刿论战》中,当国家面临危难时,曹刿以“, ”两句来反驳同乡“不在其位则不谋其政"的观点。
②《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③《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 ”。
④《曹刿论战》中为下文鲁庄公的目光短浅做铺垫,反衬曹刿聪明机智的句子是“,".⑤《曹刿论战》中体现鲁庄公“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的句子是“, "。
⑥《曹刿论战》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作者只用了“齐人三鼓"“"和“”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追击齐军的全过程.⑦《曹刿论战》中曹刿关于“士兵的勇气决定战争胜负”的经典论断是“,。
,, 。
, 。
”①【2016·课标全国Ⅲ卷】《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②【2015·四川卷】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
《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原文、译文及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曹刿论战》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译文: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
鲁庄公准备应战。
曹刿请求拜见。
他的同乡说:“都是得高官厚禄的人,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上朝去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呢?”庄公说:“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拿它来分给一些臣子。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于老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的。
”庄公说:“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凭着一片至诚,告诉神。
”曹刿回答说:“这点儿小诚意,不能被神信任,神不会赐福的。
”庄公说:“轻重不同的案件,我既使不善于明察详审,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要打仗,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
《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原文及赏析《曹刿论战》这是一篇记叙战争的短文,但重点不是记叙战争的经过,而是着重写曹刿的“论战”,凡是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枝节就尽量省略。
中考文言诗文重点篇目《曹刿论战》考点整理
2017中考文言诗文重点篇目《曹刿论战》考点整理一、按原文填空庄公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
作战前,中,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认为(彼竭我盈)之时是的反攻时机,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之时则是追击的时机,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
本文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
鲁庄公的答复中最符合曹刿“取信于民”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齐军大败后,鲁庄公“将驰之”,曹刿说:“未可。
”曹刿阐述理由的句子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本文涉及到的战争,指的是我国古代的战例之一 (齐鲁长勺之战)。
这场战争中.鲁国取胜的原因是(取信于民),(知己知彼)、(把握战机)(1 分,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爱国热情 ) 和 (深谋远虑 ) 。
有两个成语出自上文,它们是:( 一鼓作气 ) (辙乱旗靡)选段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通过(语言、)描写和(_动作)描写刻画了曹刿卓越军事家的形象。
联系全文看,本文所写的事件是(长勺之战),发生的时间是(鲁庄公十年),地点在(长勺)。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编。
《曹刿论战》叙述了中国历以弱胜强的战例: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
中考语文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十六曹刿论战素材北师大版
第1层: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第2层:写曹刿和鲁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zhé),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式考查。
原文呈现
段层精解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写作特色】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通过鲁庄公和曹刿的对话描写,反衬曹刿的深谋远虑,从容镇静。
【现实意义】执政者要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取信于民,从而获得人民的支持。
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经过,表现了曹刿的睿智、冷静。
第1层:写作战经过。突出战机的把握。“三鼓”为下文“彼竭我盈”作铺垫。
第2层:写追击过程。突出曹刿对敌情的了解。“视”“望”为下文“辙乱”“旗靡”作铺垫。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fú)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第三段:战后总结。照应上文,显示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全文中心】本文通过写曹刿对长勺之战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表现了曹刿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说明了只有取信于民和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把握好作战时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最新年中考语文 第35篇 曹刿论战复习素材(考试必备)
第35篇 曹刿论战❶重点词语解释①齐师伐..我(师,军队。
伐,攻打) ②又何间.焉(参与) ③肉食者鄙.(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养。
专,个人专有) ⑤对.曰(回答) 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帛,丝织品。
加,虚报) ⑦必以信.(实情) ⑧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⑨虽.不能察.(虽,即使。
察,明察) ⑩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⑪忠.之属也(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⑫公将鼓之..(鼓,击鼓进军。
之,音节助词,不译) ⑬齐师败绩..(大败) ⑭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⑮下视其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⑯遂逐..齐师(遂,就。
逐,追击,追赶) ⑰夫.战,勇气也(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⑱一鼓作.气(振作) ⑲三而竭.(竭尽) ⑳彼竭我盈.(充满。
文中指士气正旺盛) ○21夫大国,难测.也(揣测,估计) ○22望其旗靡.(倒下) ❷通假字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❸一词多义①故⎩⎪⎨⎪⎧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彼竭我盈,故.克之(连词,所以) ②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小大之.狱(助词,的)公将鼓之.(音节助词,不译)公将驰.之(代词,代齐军)③以⎩⎪⎨⎪⎧何以.战(介词,凭借)必以.分人(介词,把)必以.情(介词,按照、根据)④从⎩⎪⎨⎪⎧民弗从.也(动词,听从)战则请从.(动词,跟随) ⑤加⎩⎪⎨⎪⎧弗敢加.也(动词,虚报)万钟于我何加.焉(名词,好处) ⑥师⎩⎪⎨⎪⎧齐师.伐我(军队)可以为师.矣(老师) ⑦伐⎩⎪⎨⎪⎧齐师伐.我(攻打)伐.薪烧炭南山中(砍伐) ❹古今异义①又何间.焉 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②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卑鄙,道德品质恶劣 ③忠.之属也 忠⎩⎪⎨⎪⎧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 ④小大之狱.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 ⑤必以情.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⑥衣食所安.安⎩⎪⎨⎪⎧古义:有“养”的意思今义:安全 ⑦牺牲..玉帛 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 某种利益⑧可以..一战 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⑨再.而衰 再⎩⎪⎨⎪⎧古义:第二次今义:指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⑩弗敢加.也 加⎩⎪⎨⎪⎧古义:虚报今义:增加 ⑪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❺词类活用①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②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
中考语文 第35篇 曹刿论战复习素材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 习 资 料 专 题第35篇 曹刿论战❶重点词语解释①齐师伐..我(师,军队。
伐,攻打) ②又何间.焉(参与) ③肉食者鄙.(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安,养。
专,个人专有) ⑤对.曰(回答) 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帛,丝织品。
加,虚报) ⑦必以信.(实情) ⑧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⑨虽.不能察.(虽,即使。
察,明察) ⑩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⑪忠.之属也(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⑫公将鼓之..(鼓,击鼓进军。
之,音节助词,不译) ⑬齐师败绩..(大败) ⑭公将驰.之(驱车追赶) ⑮下视其辙.(车轮轧出的痕迹) ⑯遂逐..齐师(遂,就。
逐,追击,追赶) ⑰夫.战,勇气也(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⑱一鼓作.气(振作) ⑲三而竭.(竭尽) ⑳彼竭我盈.(充满。
文中指士气正旺盛) ○21夫大国,难测.也(揣测,估计) ○22望其旗靡.(倒下) ❷通假字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❸一词多义①故⎩⎪⎨⎪⎧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缘故)彼竭我盈,故.克之(连词,所以)②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公与之.乘(代词,代曹刿)小大之.狱(助词,的)公将鼓之.(音节助词,不译)公将驰.之(代词,代齐军) ③以⎩⎪⎨⎪⎧何以.战(介词,凭借)必以.分人(介词,把)必以.情(介词,按照、根据) ④从⎩⎪⎨⎪⎧民弗从.也(动词,听从)战则请从.(动词,跟随) ⑤加⎩⎪⎨⎪⎧弗敢加.也(动词,虚报)万钟于我何加.焉(名词,好处) ⑥师⎩⎪⎨⎪⎧齐师.伐我(军队)可以为师.矣(老师)⑦伐⎩⎪⎨⎪⎧齐师伐.我(攻打)伐.薪烧炭南山中(砍伐) ❹古今异义①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 ②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目光短浅今义:卑鄙,道德品质恶劣 ③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④小大之狱.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⑤必以情.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 ⑥衣食所安.安⎩⎪⎨⎪⎧古义:有“养”的意思今义:安全⑦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 某种利益⑧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⑨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指表示将要重复的动作⑩弗敢加.也加⎩⎪⎨⎪⎧古义:虚报今义:增加⑪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❺词类活用①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②公将鼓.之(名词作动词,击鼓)。
《曹刿论战》其他素材
其他素材:一、曹刿论战全文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
”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答道:“打仗,是要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二、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1、“淝水大战”是东晋击败前奏大将苻坚的著名战役。
公元383年,前秦荷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军队,大举南下。
东晋宰相谢安命谢玄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大破秦军.谢玄乘胜攻占洛阳、鼓城等地。
苻坚逃至关中,后为姚苌所杀。
2、官渡之战建安四年六月,袁绍精兵10万战马万匹,南下进攻许昌试图依靠军力优势,打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双方各有胜负于官渡对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一篇文章,出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后人所起。
本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
长勺之战发生在公元前684年,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左传》,是春秋时期的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年(前453年),记载这一时期(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尤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把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作,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并不全是为解经而作,而是从历史家的角度,采取《春秋》的大纲,再参考当时的许多史籍而写成的。
因此,《左传》大大丰富了《春秋》的内容。
有些内容与《春秋》的记载是一致的,有些则与《春秋》不一致,并比《春秋》多写了十三年。
《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译文注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伐:攻打,攻占。
【3】师:军队齐师:齐国的军队。
齐,在今山东省中部。
我,指鲁国。
鲁,在今山东西南部。
《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4】公:鲁庄公。
【5】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
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6】肉食者:居高官位,享高厚禄的人
【7】间(jiàn):参与。
【8】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9】乃:于是,就。
【10】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以:介词,用,凭,靠。
【1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
安,这里是‘养’的意思。
弗,不。
专,独自专有
【12】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3】对:回答。
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
【14】徧:通“遍”,遍及,普遍。
【15】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玉,玉器;帛,丝织品。
【16】加:虚报,以少胜多的意思.
【17】必以信:一定如实禀告神。
信,实情。
【18】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
孚,为人所信服
【19】福:名词作动词,保佑。
【20】狱:诉讼案件。
【21】察:明察。
【22】情:实情。
【2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属,类
【24】可以一战:“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2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
之,指曹刿。
【27】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莱芜东北。
【28】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
【29】败绩:大败。
【30】驰之:驾车马追赶齐军。
【31】辙(zhé):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32】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此指车前的横木。
【33】逐:追赶、追击。
【34】既克:已经战胜。
既,已经。
【35】故:原因,缘故。
【36】夫(fú)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37】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作,振作。
【38】再:第二次。
【39】盈:满。
这里指士气旺盛。
【40】测:估计,预料。
【41】伏:埋伏。
【42】靡(mǐ):倒下。
【43】公将鼓之:之,语尾动词。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进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高官位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高官位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上朝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到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从来不敢(对神)虚报夸大,一定如实(禀告神)。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曹刿说:“这是尽了职责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与您一同前去。
”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军被打得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殆尽而我们的士气正旺,所以打败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轮印混乱,望见战旗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