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自行消毒灭菌腔镜器械流程质量控制标准
腔镜器械消毒灭菌流程
![腔镜器械消毒灭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aeb114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1a.png)
腔镜器械消毒灭菌流程是确保医疗安全和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详细的消毒灭菌流程:
一、预处理
在使用完腔镜器械后,首先要彻底清洗器械表面的血迹、污渍等残留物,避免污渍残留影响消毒效果。
使用流动的清水或专用的清洗剂进行初步清洗,去除器械表面的大部分污渍。
二、浸泡消毒
将初步清洗后的器械浸泡在含有消毒剂的溶液中,如含氯消毒剂或戊二醛等,浸泡时间根据消毒剂种类和浓度而定,一般不少于30分钟。
浸泡过程中要确保器械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避免部分器械暴露在空气中,影响消毒效果。
三、清洗
从消毒液中取出器械后,再次使用清水或清洗剂进行彻底清洗,去除器械表面的消毒剂残留。
清洗过程中要注意使用软毛刷或海绵等柔软工具,避免对器械表面造成划痕或损伤。
四、干燥
清洗后的器械应使用无菌毛巾或纸巾擦干,避免水分残留导致细菌滋生。
对于无法擦干的部位,可以使用吹风机或干燥箱进行干燥。
五、灭菌
将干燥后的器械放入灭菌器中,选择合适的灭菌程序进行灭菌处理。
灭菌过程中要确保灭菌器内的温度和压力达到规定要求,以保证灭菌效果。
六、存储
灭菌后的器械应存放在无菌的器械柜或容器中,避免再次污染。
器械柜或容器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总之,腔镜器械消毒灭菌流程包括预处理、浸泡消毒、清洗、干燥、灭菌和存储六个步
骤。
每一步都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从而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制度、清洗流程
![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制度、清洗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4d458d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7.png)
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制度、清洗流程膀胱镜器械管理制度
1(着装要求:
着装:防渗透工作外衣(或防水围裙),口罩、帽子、袖套、手套等,工作人员操作时穿戴整齐,注意保护. 2(清洗液:含酶洗液(多酶)、75,乙醇。
3(清洗流程:
膀胱镜器械清洗、消毒流程
检查后清点器械流水冲洗多酶洗剂浸泡清洗注射器冲洗管腔器械
检查使用铺无菌盘打包 2%戊二醛浸泡灭菌干燥
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淋病等膀胱镜手术器械清洗、消毒流程
检查后清点器械流水冲洗 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洗多酶洗液浸泡、清洗
检查中使用铺无菌盘打包 2%戊二醛浸泡灭菌干燥注射器冲洗管腔器械4(清洗要求:
4(1 彻底清洗内镜各部件,管腔用注射器彻底冲洗,可拆卸的部分必须拆开清洗。
4(2 器械的轴节部、弯曲部及管腔内用软毛刷彻底刷洗,注意防止划伤镜面。
4(3 清洗用的纱布一次性使用,清洗刷一用一消毒。
5(灭菌与储存:膀胱镜器械使用完毕,全部经手工清洗,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30,45min,再用清水冲洗、擦干、上油、储存。
6(生物监测:每月监测一次.作好监测结果的记录与保存。
合格标准为:无菌生长。
xx市第x人民医院泌尿科OO二五年一月一日。
手术室器械消毒与灭菌规范
![手术室器械消毒与灭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99e7a6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4.png)
手术室器械消毒与灭菌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手术室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工作能够科学、规范进行,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和医疗质量,订立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手术室器械的消毒与灭菌工作,包含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和储存等环节。
第三条本规范的内容包含手术室器械在清洗消毒前、消毒中、灭菌后的要求及管理方法,以及职责分工、操作流程、检测监控等方面的规定。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手术室器械消毒与灭菌的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加强培训和监督,不绝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卫生意识。
第二章:手术室器械消毒要求第五条手术室器械在使用前,应进行必需的清洁处理,包含去除可见污物、清洗、漂洗和除垢等操作。
清洁处理后的器械应置于干燥、清洁的架子或容器中待用。
切忌使用腐蚀性物质进行清洗。
第六条手术室器械的消毒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和药剂进行,确保消毒效果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消毒方法包含热消毒、化学消毒、辐射消毒等,具体方法由手术室管理人员依据器械特点和临床需要确定。
热消毒应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机或电热消毒柜进行,应确保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符合消毒要求。
消毒后的器械应放置在消毒柜中待用,保持清洁干燥。
第八条化学消毒应选择经国家认证的消毒药剂,并依照说明书指引使用。
消毒过程中应注意药液浓度、接触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确保彻底杀灭病原体。
消毒后的器械应进行清洗、漂洗和除药残等处理,再次放置在消毒柜中待用。
第九条辐射消毒应在特定设备中进行,操作人员应熟识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依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
消毒后的器械应严密包装,放置在指定区域存放,确保不受外界污染。
第十条医院应定期对手术室器械消毒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检测内容包含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病原菌的检测,检测结果应记录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三章:手术室器械灭菌要求第十一条手术室器械的灭菌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确保灭菌效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灭菌方法包含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气态灭菌、紫外线灭菌等,具体方法由手术室管理人员依据器械特点和临床需要确定。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ba0f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a.png)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标题: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概述: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手术室的质量控制标准对于手术安全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的相关内容,匡助医院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手术室,提高手术质量。
一、手术室环境控制标准1.1 温度和湿度控制:手术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应该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温度应该在20-24摄氏度,湿度在45%-60%之间。
1.2 洁净度要求:手术室应该保持高度洁净,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手术环境无菌。
1.3 空气质量控制:手术室内的空气应该经过过滤净化处理,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呼吸道不受污染。
二、手术室设备控制标准2.1 设备维护保养:手术室内的各种设备应该时常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2 设备标准化:手术室内的设备应该符合标准化要求,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3 设备更新换代:手术室内的设备应该及时更新换代,采用最新的技术设备,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三、手术室人员控制标准3.1 人员培训要求: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能。
3.2 人员配备标准: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协调和顺畅。
3.3 人员健康管理: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避免传染疾病。
四、手术室流程控制标准4.1 手术流程规范:手术室内的手术流程应该严格规范,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4.2 手术安全控制:手术室内应该建立完善的手术安全控制机制,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4.3 手术质量评估:手术室应该定期进行手术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五、手术室卫生控制标准5.1 消毒灭菌要求:手术室内的器械和环境应该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确保无菌环境。
5.2 废物处理规范:手术室内的废物应该按照规范进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5.3 空气净化要求:手术室内的空气净化系统应该定期维护,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度。
(完整版)手术室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
![(完整版)手术室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f0c0956ad51f01dc281f1ff.png)
手术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3、接触病人的麻醉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4、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以及肉眼发现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5、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拆除外包装并进行清洁处理,凡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及无菌物品,应严格进行检查、审核,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6、进入手术部无菌区域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区域;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应设有无菌敷料室,专为存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均注明消毒、灭菌日期。
二、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存放七天,过期则不可再用,应重新灭菌。
三、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的物品,存放时间只限24小时。
四、已打开包皮的物品和容器等,只限24小时内存放手术间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敷料室。
五、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擦拭柜架和地面1~2次,定期消毒作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 500个/m3,以免污染无菌物品。
六、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物品充足可靠,打开的肠线浸泡于75%酒精中,30分钟后使用。
七、每月无菌物品监测一次,使灭菌合格率达100%。
八、对特殊病人污染的敷料、器械,应双消毒,再放入无菌室。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1.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4]。
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的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30min,如需灭菌必须浸泡>10h,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一般要求>1.5%)。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71258b4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6.png)
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概述腔镜手术在现代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保证手术过程中器械的清洁卫生,需要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及灭菌处理。
手术室自行消毒灭菌腔镜器械流程质量控制标准
![手术室自行消毒灭菌腔镜器械流程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790bf9ccbff121dc3683b8.png)
;
’. 手术室自行消毒灭菌腔镜器械流程
1、着装规范,做好个人职业防护。
2、拆卸后流动水冲洗。
3、多酶清洁剂浸泡。
4、刷腔刷刷洗,高压水枪冲洗管腔。
5、多酶清洗剂加超声洗涤8分钟。
6、高压水枪冲洗管腔。
7、用流动水冲洗。
8、用压力气枪及暖风干燥。
低温等离子消毒:
9、打包:用封包机将单个器械按要求封包,包内放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卡;用无纺布将成套器械打包,包内放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卡,外包布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胶带。
10、消毒灭菌
卡式消毒锅消毒灭菌:
9、将器械放入消毒锅内,锅内放置3M化学指示卡。
10、消毒灭菌。
低温等离子体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标准:
1 、物理监测:锅内温度低于60℃
2、化学指示胶带:(1)外包布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胶带变色达对比色(2)包内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卡达到对比色
3、生物学监测:由本科室消毒人员每周进行生物监测阴性
卡式消毒锅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标准:
1、物理监测:锅内温度达136℃以上达3min30S
2、化学监测:锅内3M化学指示卡变色达到对比色
2、生物学监测:由感控办每次进行生物监测阴性。
手术室器械消与灭菌规范
![手术室器械消与灭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6e1cd9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f.png)
手术室器械消与灭菌规范手术室作为医院内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器械的消毒与灭菌显得尤为关键。
良好的消毒与灭菌规范不仅可以保障病人手术安全,也是医护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科学规范的器械消毒与灭菌制度显得尤为必要。
1. 消毒液的选择消毒液的选择是影响消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常见的消毒液有醋酸乙酯、过氧乙酸、氯己定等。
在选择消毒液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器械材质做出合理选择,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操作流程消毒的操作流程应遵循规范操作步骤,包括清洗、消毒、清水冲洗等环节。
在清洗器械时,要保证清洗干净,不留死角;消毒时,应保持一定时间,确保全部消毒到位。
3. 灭菌操作规范灭菌是另一个重要的消毒手段,可以更好地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常见的灭菌方式有高压蒸汽灭菌、化学灭菌等。
在进行灭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完全灭菌。
4. 器械包装的选择在消毒与灭菌完成后,器械包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包装可以有效地隔绝外界污染,保持器械的消毒状态。
因此,在选择器械包装时,应选用合适的无菌包装袋,确保器械包装的完整性。
5. 消毒与灭菌记录为了追溯消毒与灭菌的过程,应当建立详细的消毒与灭菌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消毒液浓度、消毒时间、灭菌方式等,确保每一批器械都可以追溯到相关的消毒与灭菌记录。
综上所述,建立科学规范的手术室器械消与灭菌制度对于保障患者手术安全、医护人员健康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消毒与灭菌规范,才能确保手术室内的器械洁净无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希望医院手术室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确保手术室器械消与灭菌规范得到严格执行,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手术环境。
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实施细则
![腔镜器械的消毒灭菌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5cbaf244b35eefdc8d3331e.png)
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实施细则1.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方法清洗是消毒和灭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清洗能去除器械90%以上的病原体。
目前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有人工和使用超声自动清洗机两种方法。
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人工清洗法,采用的程序是:酶泡 清洗 消毒 清洗 干燥 灭菌。
手术完毕后,立即将腹腔镜器械放在含酶清洗剂里浸泡30min,因酶可迅速分解蛋白质和有机物,使残留血液、有机物、粘液等不至于凝固而吸附在器械上,从而易于清洗。
并将所有能拆卸的部件全部取下,分开放置,各套管芯拔出,充分浸泡。
然后用流动自来水认真清洗每一部件,带有管腔的器械应用高压水枪注入清水冲洗,再用柔软的毛刷反复洗刷,以两端见刷头为准,彻底清除所有的组织碎片,同时去除其他有机物。
清洗干净后将各部件、各关节、各钳叶打开,气腹管及有管腔的器械用注入95%乙醇使其充分干燥,横放或悬挂在阴凉干燥的专用贮存柜内备用。
注意清洗时要防止腹腔镜器械各附件的缺失,由于腹腔镜器械精密复杂,很多器械都配有小的附件,因此在拆卸清洗时,刷洗槽内最好铺有过滤网,以防冲入下水道丢失。
另外冷光源和摄像镜头连线在清洗及消毒过程中,不可打折,盘旋的角度应成钝角,以免损伤光导纤维。
2、我科常用消毒灭菌方法:⑴戊二醛浸泡法2%碱性戊二醛消毒液是一种高效广谱消毒剂。
戊二醛消毒液对腔镜器械无腐蚀作用,对蛋白质无凝聚作用,而且适合所有的腔镜器械。
消毒时,须将器械的各关节、各部件完全浸泡,管腔内均应贮满消毒液。
每次使用前后至少用2%戊二醛浸泡30min,特殊感染时浸泡60min,浸泡10h可杀死芽胞达到灭菌。
⑵戊二醛熏蒸法我院用戊二醛熏蒸消毒法代替传统的甲醛熏蒸。
使用戊二醛蒸汽消毒柜。
戊二醛蒸汽消毒需维持3—5小时。
器械及其他物品取出后,需用无菌蒸馏水彻底擦净,否则残留的戊二醛会损害人体组织,可能造成医源性盆腔粘连。
腹腔镜管道导线较多,如单、双极电凝线、二氧化碳气腹管、冲洗吸引管等,由于这些导线不能耐高温,我们采用戊二醛熏蒸法,每周一次生物监测,每月细菌培养。
手术室自行高压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标准
![手术室自行高压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cca2746960590c69fc376e6.png)
手术室自行高压消毒灭菌
器械及物品流程
1、着装规范,做好个人职业防护.
2、冲洗:将有锈的器械除锈,无锈的用流动水冲洗.拆卸的部件与螺丝拆开分别清洗,带腔隙的钳类器械用流动水冲洗的同时作加闭与松开交替动作.
3、超声清洗:将器械用蓝筐盛放,置于超声清洗机内超声洗涤8min,机内为多酶清洁剂,超声机加盖,防止气溶胶和噪音污染,器械应置于液面下2cm.
4、刷洗:用塑料刷在水面下刷洗器械的齿部、槽部及内外表面注意防止气溶胶和水滴飞溅,器械的齿部槽部及内外表面清洁要达到无污迹和锈迹,关节缝隙外需撑开反复刷洗.
5、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或在水面下浸泡防止水滴飞溅,应无清洁剂残留.
6、润滑:将器械浸泡于润滑防锈剂溶液30s,注意防止器械再次污染。
9、干燥:用暖风机吹干器械。
达到器械无水垢、无污物、无锈迹、关节灵活.
10、打包:在器械包内放置3M化学指示卡,按标准包好器械,包外贴3M灭菌指示标签。
11、消毒灭菌:将器械包放入高压锅内按消毒锅使用流程消毒50min。
质量控制标准:
1 、物理监测:锅内温度达121.3℃,持续20分钟灭菌
2、化学指示胶带:(1)包外3M指示胶带变黑(2)包内3M指示卡变色
3、生物学监测:由感控办每月进行生物监测阴性。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7a9715c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6.png)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手术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质量控制对于手术室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手术室的质量控制达到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标准和要求。
1. 环境卫生标准- 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干燥和无尘的环境,以确保手术操作的无菌性。
-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天花板和设备等。
- 废弃物应妥善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 设备和器械标准- 手术室应配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和器械,以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手术设备和器械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 手术室应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和器械,以应对突发情况。
3. 无菌操作标准- 手术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无菌操作的要求和程序。
- 手术室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帽子和无菌衣,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手术室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流程,包括手术准备、器械摆放和手术结束后的清洁等。
4. 感染控制标准- 手术室应建立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术室环境的消毒、手术器械的高温灭菌和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等。
-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感染监测和评估,以及对感染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 手术室人员应接受感染控制的培训,了解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5. 人员培训和管理标准- 手术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手术操作、无菌操作和急救处理等。
-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人员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达到要求。
- 手术室应建立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职责、轮班安排和绩效考核等。
6. 术后病人护理标准- 手术室应提供优质的术后护理服务,包括病人的监护、疼痛管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等。
- 手术室应建立完善的病人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手术记录、护理记录和医嘱执行等。
- 手术室应与其他科室密切合作,确保病人的连续护理和康复。
以上是手术室质量控制的一些常见标准和要求,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可以确保手术室的质量和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满意度。
腔镜器械的消毒
![腔镜器械的消毒](https://img.taocdn.com/s3/m/bbd21d2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0.png)
腔镜器械的消毒、使用与术后清洗保养及管理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微创技术渐渐被人们所接受。
腔镜的消毒清洗保养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内镜是贵重、精密的仪器,应有熟悉仪器性能并懂得仪器消毒保养配合使用者进行保管,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1 消毒1.1 腔镜手术的器械物品均可使用低温消毒柜(即环氧乙烷)消毒、万福金安(2000mg/L)浸泡、甲醛熏蒸、也可使用等离子灭菌。
其中低温消毒柜需40分钟,万福金安30分钟灭菌,10分钟消毒,甲醛10小时灭菌。
1.2 所有金属类腔镜器械均可高压蒸汽灭菌,但是带有塑料成分的器械,切勿用高压蒸汽灭菌。
1.3 二氧化碳管、光源线、冲洗管道及超声刀线、Ligasure均可用甲醛熏蒸及等离子灭菌,其中二氧化碳管可高压,其他消毒方式均不可使用,如有污染,可使用一次性保护套。
1.4 电子腹腔镜可高压及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普通镜子只可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或者甲醛熏蒸。
1.5 浸泡时应将各种器械轴节打开,管腔应充满消毒液,各种电源接头勿沾上消毒液或水,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无菌纱布擦干后使用。
2 使用2.1 器械护士手术开始前应仔细检查各项器械的功能及螺丝有无松动,尤其是气腹针的弹性、电凝分离钳的方向转动及有无电凝连接。
内镜的清晰度及有无模糊裂痕,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应根据光源线选择合适的镜子,根据电刀选择合适的电凝线。
2.3 安装好各种腔镜器械,仔细检查其功能及有无缺少。
安装时应仔细,各种螺丝口应对准拧紧,trocar及吸引器上的弹簧片及弹簧应小心安装。
2.4 贵重器械如超声刀、Ligasure应现用现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轻拿轻放。
2.5 传递手术器械时应将器械处于功能位递与手术医生,超声刀、Ligasure、双极应先调好功率大小,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再递与手术医生。
2.6 内镜使用时,器械护士递与医生接住后放可松手。
2.7 台上各种管道,尤其是光源线不得打折,监督台上医生使用情况。
手术室器械及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
![手术室器械及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76a30f42cc58bd63186bd31.png)
手术器械和用品等消毒灭菌要求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无菌;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3、接触病人的麻醉器具及物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4、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以及肉眼发现可见污垢的器械、敷料和物品不得使用;5、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拆除外包装并进行清洁处理,凡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及无菌物品,应严格进行检查、审核,灭菌合格后方可使用;6、进入手术部无菌区域和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设备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
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区域;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制度一、手术室应设有无菌敷料室,专为存放无菌物品,所有物品均注明消毒、灭菌日期。
二、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存放七天,过期则不可再用,应重新灭菌。
三、煮沸消毒和化学消毒的物品,存放时间只限24小时。
四、已打开包皮的物品和容器等,只限24小时内存放手术间使用,不可再放回无菌敷料室。
五、无菌敷料室应每日擦拭柜架和地面1~2次,定期消毒作空气培养,细菌总数不超过 500个/m3,以免污染无菌物品。
六、无菌敷料室应专人负责,物品充足可靠,打开的肠线浸泡于75%酒精中,30分钟后使用。
七、每月无菌物品监测一次,使灭菌合格率达100%。
八、对特殊病人污染的敷料、器械,应双消毒,再放入无菌室。
手术室无菌物品的管理1.无菌物品的有效灭菌手术物品的灭菌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对策之一,手术器械原则上用高压蒸汽灭菌,对于不能耐高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是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最佳消毒方法[4]。
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的消毒采用2%戊二醛浸泡>30min,如需灭菌必须浸泡>10h,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一般要求>1.5%)。
消毒供应室对手术腔镜器械的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室对手术腔镜器械的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8939834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5.png)
作者单位: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张彩虹:女,大专,主管护师消毒供应室对手术腔镜器械的质量控制张彩虹摘 要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中消毒供应室存在的问题,分析对手术腔镜器械的质量控制效果。
方法:我院自2008年9月至今实行对手术腔镜器械的质量控制,将胸腔镜、腹腔镜、宫腔镜以及脑室镜等500例手术腔镜器械灭菌后的发放以及手术的使用、手术后的接收等各项流程环节均行质量控制,对器械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腔镜手术器械的安全管理意识,不断改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与2008年9月之前未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的500例手术腔镜器械的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实施质量控制之前500例器械有15例未清洗干净引发感染,其感染率为3. 00%,而实施质量控制管理以后500例器械仅有1例未清洗干净引发感染,其感染率为0.20%,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消毒供应室对手术腔镜器械进行质量控制后,有效避免了器械管理过程中的疏漏,临床使用效果显著提高。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手术腔镜器械;质量控制 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05.054 随着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各项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消毒供应室作为向整个医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的中心科室,成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该环节的工作质量严重影响患者的安危,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因此,我们对医疗消毒供应室进行了调查,以便完善管理制度[1-3]。
随着现代微创手术的开展,内镜器械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但由于内镜精细,结构复杂,导致清洗难度大,若内镜清洗不彻底,则会导致手术部位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不利于患者康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
卫生部门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使各医院的腔镜器械的清洗流程和操作过程得到统一,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如何监测清洗环节质量的方法,无法严格监测器械上残留的细菌,无法降低感染率[4,5]。
医院手术器械消毒与质量控制制度
![医院手术器械消毒与质量控制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05179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6.png)
医院手术器械消毒与质量掌控制度1. 前言为了确保医院手术过程中的器械消毒工作能够符合规范,并确保手术安全与质量,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手术器械的消毒与质量掌控工作。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手术科室和相关操作人员。
3. 术语定义•手术器械:包含外科手术器械、内镜手术器械、介入手术器械等。
•消毒:指对手术器械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以杀灭或去除器械上的病原微生物。
4. 器械消毒流程4.1 准备工作•手术器械的清洗:依照相关规定和标准,使用清洗剂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去除器械表面的血迹、组织残留等污物,并使用清洗刷彻底清洗器械的每一个部分。
•器械分类:将清洗后的手术器械依照种类进行分类,便于后续消毒处理。
4.2 消毒处理•选择适当的消毒方法:依据不同的器械种类、材质和用途,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如高温高压灭菌、化学消毒等。
•执行消毒操作:依照消毒方法的要求和操作规程,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处理,保证消毒剂的充分接触器械表面,并使用专业设备进行消毒操作。
•确保器械完整性:在消毒过程中,严禁使用损坏或质量有问题的器械,确保器械完整性和可靠性。
4.3 消毒质量掌控•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对消毒处理后的器械进行微生物学检验,推断消毒效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记录与追溯:对每一次器械的消毒处理进行认真的记录,包含消毒日期、负责人员、消毒方法、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等信息,以便追溯。
•质量评估:建立手术器械消毒质量评估体系,在每年对手术器械消毒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为提高消毒质量供应依据。
5. 员工培训医院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手术器械消毒操作培训,包含消毒方法、操作规程、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和记录等内容。
培训过程中,还将进行消毒操作的模拟训练,加强操作技能和操作规程的掌握。
6. 制度执行•指定责任人:医院将指定专人负责手术器械消毒与质量掌控工作。
•监督检查:设立特地的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手术器械消毒与质量掌控工作开展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ba0aa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d.png)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手术室是医院中重要的治疗场所之一,为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制定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包括手术室设备、手术室环境、手术室操作规范等方面。
二、手术室设备标准1. 手术室应配备先进、可靠的手术设备,包括手术台、手术灯、手术器械等。
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2. 手术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手术台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调节性,手术灯应具备光照均匀、无眩光等特点。
3. 手术器械应按照规定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确保使用前的清洁度和无菌度。
三、手术室环境标准1. 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并能有效控制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 手术室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3. 手术室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应平整、无尘、易清洁,并且颜色应柔和,以减少眩光和反射。
四、手术室操作规范标准1. 手术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手术,包括手术准备、手术操作、手术结束等环节。
2. 手术室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并佩戴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以确保手术的无菌性。
3. 手术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术器械的使用和处理规范,包括正确选择和清洁手术器械、避免交叉感染等。
4. 手术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及时报告和处理手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五、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的监测和评估1.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应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2. 监测手术室设备的工作状态和维修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
3. 监测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度和无菌度,定期进行空气和表面菌落总数的检测。
4. 监测手术室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包括手术室人员的培训记录和手术过程的合规性。
六、结论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是保证手术安全和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设备配置、良好的手术室环境和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手术室手术流程中手术器械清洁与消毒的质量标准
![手术室手术流程中手术器械清洁与消毒的质量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32809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c.png)
手术室手术流程中手术器械清洁与消毒的质量标准手术室是进行外科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器械清洁与消毒是手术室工作的关键环节。
只有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质量,才能有效预防手术室感染,保证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本文将探讨手术室手术流程中手术器械清洁与消毒的质量标准。
一、手术器械清洁的质量标准手术器械清洁是指在手术使用前,将手术器械表面的污物、细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充分清除,以保证手术器械的干净和无菌。
手术器械清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度标准手术器械的清洁度标准是指手术器械表面应该没有任何可见的污物和油渍,外观要干净、光滑,无破损和锈蚀。
2. 灭菌前清洁效果标准手术器械在进行灭菌前,必须达到一定的清洁效果标准。
主要包括:外观无油脂、血渍、胶比、纤维等物质残留;光学清洁,无灰尘、霉斑、水渍等。
3. 清洁方法标准手术器械的清洁过程要遵循一定的清洁方法标准。
一般采用机器清洗和手工清洗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清洗剂或清洗液,根据手术器械的材质和特性进行清洗。
二、手术器械消毒的质量标准手术器械消毒是指对手术器械进行特定消毒处理,以确保手术器械表面的无菌状态,以防止术后感染。
手术器械消毒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杀菌剂选择和浓度标准手术器械消毒过程中使用的杀菌剂要选择适用的并按照规定的浓度使用。
常用的杀菌剂有酒精、氯己定、过氧乙酸等,不同的杀菌剂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手术器械。
2. 消毒时间标准手术器械在进行消毒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标准,以确保杀灭细菌的效果。
不同的手术器械有不同的消毒时间,需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操作。
3. 消毒方法标准手术器械的消毒可以采用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
物理消毒主要指高温和高压下进行的灭菌,如蒸汽灭菌;化学消毒主要是通过化学药剂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如过氧乙酸消毒。
三、手术流程中的操作规范除了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消毒的质量标准,手术流程中的操作规范也是确保手术室安全和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手术室灭菌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要点
![手术室灭菌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bca430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2.png)
观察结果判定
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 其他反应,判断灭菌效果 是否达标。
生物监测原理及实施步骤
01
原理:利用对特定微生物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培养基,在灭 菌前后进行培养,通过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评价灭菌 效果。
02
实施步骤
03
1. 选择合适的生物指示剂,如芽孢杆菌等。
04
2. 在灭菌前将生物指示剂放置在待灭菌物品中。
积极接受相关监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和监 督,借助外部力量推动手术室灭菌操作的持续改 进和提高。
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积极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教训, 共同推动手术室灭菌操作水平的提高。
06
总结:提升手术室灭菌操作水平,确保患 者安全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手术室灭菌操作规范
强调了手卫生、环境 清洁、无菌技术操作 等关键环节的规范执 行。
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强调了医学领域技术更新迅速,需要
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鼓励学员关注行业最新动态,积极参 与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
提升实践能力的建议
建议学员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手术 室灭菌操作规范,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水平。
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质量控制工作,发 现问题及时报告并改进,共同提升手 术室灭菌质量。
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存在于手术室环境中的一 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彻底杀灭,使手术室 达到无菌状态的过程。
重要性
手术室是医院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其环境清洁度直 接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因此,严格的灭菌操作规范是 保障手术成功、减少术后感染、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之一。
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流程
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和反馈,不断优化和改进质量控制流程,提高其 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d1c09f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2.png)
手术室质量控制标准手术室是医院中进行手术和其他医疗操作的关键场所,质量控制是确保手术室安全和有效运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术室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以确保手术室的操作符合最高的质量标准。
一、手术室设备和环境要求1. 设备要求:手术室应配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和仪器,如手术台、手术灯、麻醉机、监护仪等。
这些设备应定期维护、校准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 环境要求:手术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并控制温度和湿度。
手术室地面应平整、无尘,并保持清洁。
墙壁和天花板应易于清洁,无裂缝和积尘。
二、手术室操作规程1. 术前准备:手术室应在每次手术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手术台、手术灯、麻醉机等设备。
手术室内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应及时清理和处理。
手术室人员应穿戴干净的手术服、手套和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2. 术中操作:手术室人员应按照手术室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包括正确佩戴手套、口罩和帽子,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手术室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言语和活动。
手术室内应定期检查和更换消毒剂、药品和器械,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术后处理:手术室人员应及时清理手术室,包括废弃物和污染物的处理,手术台、设备和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手术室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确保下一次手术的安全和无菌环境。
三、手术室人员培训和质量评估1. 培训要求:手术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包括手术室操作规程、无菌操作原则、设备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培训应定期进行,并记录培训内容和参与人员。
2. 质量评估:手术室应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手术室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评估内容包括手术室设备的运行情况、手术室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手术室环境的清洁程度等。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手术室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手术室感染控制1. 感染控制措施: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术室人员的手卫生、器械的消毒和灭菌、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自行消毒灭菌腔镜器械流程
1、着装规范,做好个人职业防护。
2、拆卸后流动水冲洗。
3、多酶清洁剂浸泡。
4、刷腔刷刷洗,高压水枪冲洗管腔。
5、多酶清洗剂加超声洗涤8 分钟。
6、高压水枪冲洗管腔。
7、用流动水冲洗。
8、用压力气枪及暖风干燥。
低温等离子消毒:
9、打包:用封包机将单个器械按要求封包,包内放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卡;用无纺布将成套器械打包,包内放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卡,外包布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胶带。
10、消毒灭菌
卡式消毒锅消毒灭菌:
9、将器械放入消毒锅内,锅内放置3M化学指示卡。
10、消毒灭菌。
低温等离子体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标准:
1 、物理监测:锅内温度低于60 C
2、化学指示胶带:(1 )外包布贴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
学指示胶带变色达对比色(2)包内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化学指示卡达到对比色
3、生物学监测:由本科室消毒人员每周进行生物监测阴性卡式消毒锅消毒灭菌质量控制标准:
1、物理监测:锅内温度达136C以上达3min30S
2、化学监测:锅内3M化学指示卡变色达到对比色
2、生物学监测:由感控办每次进行生物监测阴性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