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阅读附答案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文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文全国甲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
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
“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文/语文李寨主对于大观园中的一个亭子,有人题名为“翼然”,贾政等人题名为“泻玉”;贾宝玉题名为“沁芳”。
不少读者认为“沁芳”最佳,“泻玉”居中,而“翼然”最差。
然而,我认为审美不必细分高下,不管是直接移用、借鉴化用,还是情境独创,都各有千秋,完全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或有人言,此言差矣!大观园中的该处亭子,最终被命名为“沁芳”,就是情境独创为最佳的证明!或许,以命名结果而言,此说有一定道理。
然而细究过程,其实不无漏洞。
且不说曹公赋予宝玉身上的主角光环,就说回大观园省亲的元春对宝玉文字的偏爱,也会让宝玉的提名“更胜一筹”。
因此,不可因大观园最终命名结果,就认为情境独创在审美上胜过直接移用、借鉴化用,要看到三者各自的独到之处。
直接移用,是“拿来主义”,既简洁又高效,在日常审美中颇为常见。
朱自清先生从典籍文字“董安于性缓,故佩弦以自急”中拿来“佩弦”二字,为自己取字;柳如是从辛弃疾诗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当如是”中拿来“如是”二字,为自己改名。
这么做,其实都是直接移用,然而,“佩弦”与“如是”,都妙不可言,其美无比。
选择题-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微解
选择题1 .下列对《乡土中国》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代地下去,不太会有变动。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
B.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
C.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说(中国古代)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凡是拉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
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
其根源是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
D.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乡村封建依附关系的严格”错误,主要考查中国自然经济的内容。
中国古代社会的典型特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导致中国人不需要太多的对外交流,从材料“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不太会有变动”,说明土地限制了人口的流动,并没有反映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B项,“这表明‘礼’和‘法’都是依靠权力机构推行的”错误,“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说明“法”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是依靠传统来维持的,而传统不是依靠权力机构。
C项,“以君权神授为基础的理论体系”错误,应该是“以宗法血缘为依据的贵贱有序”,故错误。
D项,正确。
故选D。
2 .下列有关《乡土中国》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中,人们聚村而居,村与村之间的关系是熟悉的,由此形成熟人社会。
各美其美_美人之美__美美与共_天下大同_(作文评讲)_130327
所以说,美人之美,故能就自身之美。但是, 美人之美,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如纳 兰、孝文帝,甚至那颗钻石一样,让他人的光芒照 亮了自己,在于眼见其美。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眼灭。”他才华
颜色 横溢,足智多谋,却因为嫉妒孔明的才能落得个可
笑的结局。周瑜他看到了孔明的光芒,但是少了一 份宽广的胸怀。都说眼是心灵的窗户,当面对他人 的美,光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还要有一颗包容 的心,而狭隘的内心,只是不自信的表现,最终成 为自己的毒药。莫言,就是一个有包容之心的人, 他将生活所见融入写作之中,创作了一部魔幻现实 主义的大作。美人之美,在于心系其美。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周汝昌在红 学的光芒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丰子恺在弘一法师的指点中找 到了人生的平台……这些伟人为我们阐述了成功并非一定要靠 自己孤独打拼,学会借鉴学习才能在人生这条道路上独辟蹊径。
约瑟夫曾说:“当水流经管道时,管道是什么形状,水就
颜色 是什么形状,当生命之泉流经你时,你的思想是什么形状,你
歌德当街而立,向王室马车脱帽致礼,贝多芬却对
此嗤之以鼻,胡适受逊帝溥仪之邀与这位十七岁的寂寞 少年谈心,却被鲁迅抓住题材大加挖苦,坦白说,歌德 彬彬有礼而胡适仁爱并非谄媚奉承,不能用欣赏的眼光 看待别人的光芒,而是一味的挑剔,挖苦,这样的错误 即使是贝多芬、鲁迅这样名人都尚且会犯,又何况我们
颜色 这些芸芸众生的一个普通人。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所谓
颜色 石呢。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乏领导世界的领头人,他们优秀、 成功甚至是完美,他们成为这个时代领跑者和英雄,而这 些也恰恰引来了别人的嫉妒,他们极尽一切之能事,泼脏 水抹黑这些英雄,殊不知这份过度拔高的自尊,往往彰显 了弱者的姿态。
2021高三联考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
2021高三联考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2021高三联考作文“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原题解析及优秀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古今贤文》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王符《潜夫论》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刘向《说苑》以上是最高领导人曾经引用过的名言警句,读后,你有怎样的想象与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想象与联想。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详解】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
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
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
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材料提供了三句名言警句,首先,准确理解这些名言警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出自《古今贤文》。
意思是只有一支花朵开放,不能算是春天,只有百花齐放的时候,满园都是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旨在表达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主题。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这句古语出自汉代思想家王符的《潜夫论?释难》,意思是说,大鹏翱翔,靠的不是一根轻盈的羽毛;骏马驰骋,靠的不是一只脚的力量。
体现的是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意思是:世间万物如果保住根本就能生长,而一切事情只要符合道义就能成功。
“本”“道”的现代意义其实就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就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是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顺应了当今世界的“本”和“道”,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才能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
命题提示我们“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过的名言警句”“你有怎样的想象与联想”,我们要在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基础上,从国家发展等更为广阔的视角展开自己的想象与联想,也可以结合自身,结合现实生活来谈论。
美美与共(高中阅读)
美美与共费孝通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
唐朝的时候,国家昌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引起了邻国日本的关注,派人来学习,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浙江省宁波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宁波市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材料一:近期,某国际大牌推出了一款黑色中长半身裙,售价高达29000元人民币,但有网友发现,这款裙子神似中国的马面裙。
该品牌强调其采用了“标志性的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却只字未提“马面裙”。
尽管国内质疑该品牌文化抄袭的声音四起,但品牌官方至今没有表态,只是在中国市场内默默下架了这款新品,国外的网站上这款裙子在继续售卖。
有媒体认为,这波操作难以被界定为抄袭,只能冠以“文化挪用”。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人被科普了马面裙的概念:马面裙,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两两重合,侧面打裥,裙腰多用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以绳或纽固结。
马面裙的风格由明代的清新淡雅到清代的华丽富贵,再到民国的秀丽质朴,其结构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此前,也有不少国际大牌借鉴中国元素,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出现在巴黎、米兰、伦敦的时尚舞台上,1981年戴安娜王妃曾经穿过红色的马面裙,当时的新闻稿写的是中式刺绣裙。
这些借鉴参考,在文化领域并不少见,是对中国文化元素的喜爱和推广,为国人所乐见。
要想让我们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就需要主动去发现。
在此之前,许多国人并不了解马面裙。
争议事件发生后,众人才知道,这种款式不仅凝结了古人的实用智慧和审美情趣,更具有十足的现代感,只需稍加改良点缀,便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时尚单品。
文化交流与元素借鉴本来就是一种双向奔赴,“韩国端午祭申遗”等文化抢注事件一直让国人耿耿于怀,此次“被挪用”则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
不过,与其停留在口头的“抗议”,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投入到民族文化的整理中来,寻找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传播的方法。
(摘编自张晓涵《文化挪用,应让公众更关注传统文化守护》)材料二:文化挪用是指处于一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将其他不属于自己文化中的元素进行符号特征挪用的行为。
根据内涵的不同,文化挪用可被归为“实物挪用”与“非实物挪用”,前者通常是指对有形物体的占有,而后者更为抽象,通常表现为内容挪用和主题挪用。
高一下册《美美与共》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高一下册《美美与共》同步练习A基础部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读音正确的是()A.瘙.痒难耐(sào)斟.酌(zhēn)胴.体(dóng)便笺.(jiān)B.拙.见(zhúo)烘焙.(bèi)扶恤.(xù)捕.获(pǔ)C.载.体(zǎi)相.机行事(xiàng)妥帖.(tie)拘禁.(jìn)D.禅.让(chán)惊魂甫.定(fǔ)解剖.学(pāo)聚氨.酯(ā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A.江山易改难言之隐聒噪节骨眼B.箫索舶来品白璧微瑕分庭抗礼C.恢谐终生制韦编三绝搬师回朝D.综合症作壁上观亲睐以逸待劳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是()(1)国家总理朱镕基在反腐时期曾说过:我们还是要提倡来信_______。
要严格规定,对打击报复的,不但要让他丢官,还要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2)我一直都相信:只要______深,铁杆磨成针。
只要艰苦奋斗,终究会有收获。
(3)本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________本刊。
A.署名工夫征定B.留名工夫订阅C.署名功夫订阅D. 留名功夫征定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是()A.批量生产、加工流程模式化制造,靠的是管理。
2013年,河北衡水中学有104 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这所学校实行无死角管理,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10点10 分,时间安排具体到分钟。
成绩、德行、卫生全部纳入量化管理,包括“男女生频繁交往”、发呆、吃零食等都属扣分范畴。
B.看不透是你失落的魂魄,小红听到这首歌后,就爱上了这首歌。
这句歌词就成了小红的座右铭。
C.“济南弃婴岛”被遗弃6岁女孩裤兜里缝了一张红色纸条,纸上写着女孩的出生日期,2008年3月5号中午12点10分。
在女孩口袋里还留有2600元现金,用塑料袋包着,一袋换洗的衣服,几板旺仔牛奶。
女孩一直在熟睡中未醒来,目前不知孩子身体有无病患。
云南省大理州2024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云南省大理州2024届高三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
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
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这100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
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没有完成。
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力量的上升远远超过战争因素的增长,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
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
霍金先生提出关于“平行宇宙”的猜想,希望在地球之外找到第二个人类得以安身立命的星球。
这个愿望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还是个未知数。
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
瑞士联邦大厦穹顶上刻着拉丁文铭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们要为当代人着想,还要为子孙后代负责。
(摘自《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二:近二三百年来,西方思想在世界学术界起着主导作用,但在面对全球问题的时候,西方的一些基本思路,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又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
河北正定中学2015年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
河北正定中学2015年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6】75字五、写作(60分)1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第五次月考语文答案1.【答案】B【解析】理解错误,该项表述中心是“人与世界的关系”,强调“人与世界不一定产生审美关系”。
2.【答案】A【解析】与原文不符。
根据文意,缺少“环绕这一感性意义形象”这个“自由想象和联想”的前提。
3.【答案】D【解析】根据原文,“任何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不可能是先在的、固定的、现成的”强调的审美关系生成的条件或前提,和“审美活动很难建立和发生”没有必然的联系。
4. B徇:巡行示众。
5. A6. A “陶、奭二人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概括不正确,应是“赵概借斩杀容州驻地逃归的士卒,趁机查办了陶、奭二人”。
7.⑴陛下当初还当面训示郭申锡不要表面顺从,现在要罢免他,(这样的话,陛下)拿什么向天下人解释呢?(“面从”1分,“黜”1分,“何以示天下”宾语前置句1分)⑵等欧阳修有了讼案(官司),只有赵概一个人向皇帝上奏章认为欧阳修无罪,说他是被仇人诬陷,不能让天下法律(因判罚不当而)被人报怨。
(“狱”1分,“明”1分,“为”表被动1分,“可以”1分)【译文】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
年少时勤奋学习能自力,器量见识宏远。
中进士,任集贤校理、开封府推官。
在殿中奏事,(因才干突出)仁宗当面奖赐他金银锦帛。
赵概从京城到洪州任职,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泛滥的忧患,赵概筑河堤长二百丈,高五丈,用阻挡河水的冲击,章江水患得以解除。
属官郑陶、饶奭把持郡里事务,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们。
洪州的归顺士兵,都是以前的强盗。
饶奭编造流言说:“士兵得到的饷米都是陈旧腐烂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给更换好米,士兵将要生变。
耕道养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模块一测试1.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一群天才扎堆出现,这一时代就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为后人所公认和推崇的()A:史前时代B:古代高度文明时代C:轴心时代D:科技时代答案:C2.轴心时代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中国所研究的问题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神之间的关系C:人与事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答案:D3.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变成()社会的转折点。
A:封建B:原始C:半殖民地半封建D:殖民地答案:C4.孔子学院是()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
A:教育部B:外交部C:文化部D: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答案:D5.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闭关锁国B:和而不同C:固步自封D:兼容并蓄答案:BD6.哪一个不是东方三圣贤?()A:老子B:佛陀C:孔子D:孟子答案:C7.轴心时代的轴心指的是()A:空间轴B:时间轴和空间轴C:时间轴D:其余选项均不对答案:B8.西方三圣贤是指?()A:亚里斯多德B:柏拉图C:雅思贝尔斯D:苏格拉底答案:ABD9.长城是哪两种文化冲突的结果()A:游牧文化B:农耕文化C:海洋文化D:传统文化答案:AB10.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指的是对世界文明要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
()A:错B:对答案:B模块二测试1.总结学校百年历史的专著是()A:《花庄物语》B:《百年史略》C:《豳风基础》D:《蚕桑浅要》答案:B2.《奏定学堂章程》,又称《辛亥学制》,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A:错B:对答案:A3.哪一年云南省农业学校动物专业师生到达荒无人烟的小哨再创学校办学新天地?()A:1904B:1958C:1936答案:B4.1911年9月9日,朱德参加推翻清政府的昆明“重九起义”。
()A:对B:错答案:B5.曾在我校担任体操教习的著名革命领袖是?()A:王德三B:杨文清C:朱德D:米文兴答案:C6.清华大学的校训是()A:会泽百家至公天下B:耕道养德理想开拓C:自强不息厚德载物D: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答案:C7.下列不属于四个自信的是()A:文化自信B:民族自信C:道路自信D:理论自信E:制度自信答案:B8.百年校史传承的是()精神?A:开拓创新B:家国情怀C:理想信念D:社会责任答案:ABCD9.二十大报告两个结合指的是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中国具体实际答案:BD10.学习校史是为了赓续血脉,传承学校精神,树立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1.“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出自于以下哪部典籍?()A:《孟子》B:《论语》C:《孝经》D:《中庸》答案:C2.中国最早的文化一词出自以下哪部典籍?()A:《荀子》B:《周易》C:《论语》D:《孟子》答案:B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体现了以下哪些?()A:融会贯通B:文化自信C:和而不同D:文化自觉答案:ABCD4.汉代的七经是在《诗》《书》《礼》《易》《春秋》五经的基础上,加上了哪两部经书的基础上形成的?()A:《论语》和《春秋繁露》B:《孝经》和《春秋繁露》C:《论语》和和《孟子》D:《孝经》和《论语》答案:D5.故宫既对中国公民也对世界其他国家公民开放,这体现了文化的()A:民族性B:符号性C:复合性D:共享性答案:D6.将人与动物界最终分开的是()A:弓箭的发明B:打造石器C:摩擦生火D:磨制石器答案:C7.以某种生物或无生物作为氏族徽号或象征符号的古代宗教崇拜称( )A:萨满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自然崇拜答案:C8.认为“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的思想家是( )A:王守仁B:朱熹C:张载D:陆九渊答案:A9.《论语》中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实际上是强调( )A:血缘伦理B:祭之以礼C:重德守本D:死,葬之以礼答案:ABCD10.伦理主义的作用在于( )A:约束人们的行为B:维系社会和谐与安定C:维系家族稳定D:形成家国情怀答案:ABCD11.齐史兄弟三人前赴后继书写“崔杼弑其君”,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A:中庸的公平、公正B:还原客观C:自强不息D:史官秉笔直书,写信史答案:ABCD12.春秋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包括以下哪几种?( )A:齐鲁文化B:秦文化C:三晋文化D:岭南文化答案:ABC13.“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语出自古代哪部典籍?( )A:《孟子》B:《论语》C:《潜夫论》D:《淮南子》答案:C14.宗法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A:嫡长子继承制B:分封制C:宗庙祭祀制度D:家国同构制答案:ABC15.古代天子坐北面南,宗庙与社稷坛的位置是左社右宗。
《乡土中国》概述部分基础知识填空练习题(含答案))
《乡土中国》概述部分练习题一、细读文本1.《乡土中国》“重刊序言”(P1)、“后记”(P116);2.《<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教评”》“助学”(P2-P15)。
二、填空题1.《乡土中国》出版于___________年,由_______篇文章构成,篇名依次是《乡土本色》______________《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______________《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______________《长老政治》______________《名实的分离》______________。
这14篇文章隐含的一条主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费孝通的说法,这本书是“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问题”,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土中国》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_________。
4.《乡土中国》在认知层面上的价值:①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
乡土社会的核心特征可以归为两点:作为潜在规则的______________和作为外在形态的______________;②有助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乡土社会种种弊病产生的原因。
费孝通认为,原因不在于礼教传统,不能让_____________发生根本变化,就无法根除礼教传统;③有助于我们对乡土社会的走向有更准确的认知。
中国社会的存在,建立于两个根基之上,一个是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地缘)。
改革开放以来,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乡土社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5.《乡土社会》在论证方法层面,主要采用__________,将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比较。
同时也能娴熟地运用事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式。
6.《乡土中国》中的论据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的材料:①作者本人的生活经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古今中外的文学典籍。
美美与共 费孝通阅读附答案
美美与共费孝通阅读附答案美美与共费孝通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抛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
唐朝的时候,国家昌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引起了邻国日本的关注,派人来学习,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马德华作文讲座
钻牛角尖,就是对任何事情,哪怕是 极细小的事情,都采取认真钻研的态 度。 搞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 搞科技“钻牛角尖”才有发明创造。 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 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科学的方法。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训练:仿句造句
(一个中心论点 + 3个分论点)
肩膀
肩膀装载着幸福,肩膀是亲情 的牵挂; 肩膀承载着快乐,肩膀是友情 的寄托; 肩膀搭载着甜蜜,肩膀是爱情 的相守。
勇敢
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心”就是有明确的目的; “有心”就是有正确的方法; “有心”就是有认真的态度和 创造精神。
①是/就是/意味着/包含着
常见句式
②因为/为了/源自/有利于 /可以/能够/才能/就会/ 让/使 ③要/需要/就要/就得
三套句式 (单纯使用/组合使用) 找准位置就是要不断超越 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成就辉煌的 事业 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不懈追求
如何写好“3”
仿句造句 三个注意
做个正派的人
不要轻易说“不”(2008年广东题) 无论面对着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都 不要轻易说“不”。 要成功,就不要轻易说“不”。 要活得精彩,就不要轻易说“不”。 学会坚持,就不会轻易说“不”。 学会自信,就不会轻易说“不”。
诗意地生活(2007年湖南题)
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源自人们内心的和谐。 诗意地生活,需要从阅读中汲取养 料。 诗意地生活,需要让自然抚慰浮躁 的心灵。
新高考语文中“高中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的类型分析附解析
新高考语文中“高中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的类型分析附解析一、高中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观看湖口,我首选清浊亭——一座黄色穹顶的凉亭。
此处对于观赏湖口的游人来说,真是一个绝佳之地。
仰望,葱茏的树荫掩映红瓦粉墙,人便有寄居半空的错觉;俯视,下临千仞崖壁,看来往船只,不绝如缕;侧观,以石钟山为参照,绝壁森森,斧削刀劈,硬骨铮铮。
【乙】远望石钟山,上削下宽的山体,配上浑圆的山体曲线和山脚整齐的吃水线,的确像一座巨钟倾覆在水面上。
大江在身边旁若无人地流,两岸万物生生不息;【丙】鄱阳湖挟信、赣、修、抚、饶五水的蓄积将自己托付于长江,倾尽所有,还有什么样的馈赠能如此无私。
再仔细看,江湖融合处已无明显界线,水色调和,从此不再泾渭分明。
(1)文段中划线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B.掩映C.不绝如缕D.生生不息(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近年出土的晚周帛画、汉石刻人物画、这些文物表明中国传统绘画早就掌握了虛实结合的方法。
B. 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实行“仁政”,认为“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
C. 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如今人们已经没法弄清了。
D. “的确,”他回答说:“他是个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今年年初民间发起的“光盘行动”,成为“厉行勤传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之风中的一抹亮色,但也有人担心“光盘行动”能坚持多久?B. 阐述性说明文,着眼于对事物形成、发展等原理进行探讨,有着较深的内涵,如《“物种起源”绪论》《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C. 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明郭子章),“红云几万重”(宋邓肃)那样绚丽烂漫的动人景色了。
D.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费孝通:“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
“美美与共美美与共”费孝通费孝通先生《费孝通在2003》文明的话题探讨全球化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个新话题,也不是一个新现象。
今天我们经常说的“全球化”,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西方(主要是英国)主导的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之间的广泛接触和交往。
对这种广义的全球化趋势的关注与研究,也是从19世纪开始的,比如卡尔•马克思就关注过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和原始积累的过程。
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探索,一直是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诸多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这种对于全球化、文明、文化的研究,不仅仅是一种纯知识性的探索,它已经成了解决人们面临的严峻问题的一门科学。
当今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各种交融和冲突屡见不鲜,全球化造成的矛盾和问题,对我们构成了多种多样的挑战,对此,国际学术界和思想界做出了种种反应。
我本人近年来对“天人对立论”、“文明冲突论”等思潮的评论,就是对目前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问题所发表的意见。
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种思想或意识形态能够明确地、圆满地、有说服力地回答我们所面临的,关于不同文明之间该如何相处的问题。
不管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国家”,还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这个问题上,都同样受到严峻的挑战。
这不是哪个单一的国家、民族或文明遇到的问题,而是一个全人类都要共同解决的问题。
全球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各种“问题”的全球化。
时代的呼唤近二三百年来,西方思想在世界学术界起着主导作用,但在面对全球问题的时候,西方的一些基本思路,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在解决某些问题的同时,又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
比如,近百年来,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自我中心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里大大地膨胀起来,“西方至上主义”、“殖民主义”、“极端国家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等等思潮,成了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也是造成很多国际性问题的重要原因。
时至今日,世界上极端主义和以暴制暴所造成的种种事端,依然摆脱不掉“以我为中心”的影子。
因此,我觉得要更好地理解今天世界上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全球化与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超越现有的一些思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重新构建自我文明和他人文明的认识,只有当不同族群、民族、国家以及各种不同文明,达到了某些新的共识,世界才可能出现一个相对安定祥和的局面,这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挑战。
费孝通《“文化自觉”与中国学者的历史责任》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接触引起了人类心态的诸多反应,这些反应提出了这样的迫切要求,即人们要求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生活?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要知道我们各个文化是哪里来的,怎样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
这些冒出来的问题就是我提出的“文化自觉”的要求。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
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
达到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然后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地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
10年前我曾提出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这句话也就是今天我提出的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赏。
这是处于分散、孤立状态中的人群所必然具有的文化心理状态。
“美人之美”就是要求合作共存时必须具备的对不同文化的相互态度。
“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进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和发展。
总而言之,这一文化价值的动态观念就是力图创造出一个跨文化界限的研讨,让不同文化在对话、沟通中取长补短,达到我们的老话“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一体。
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总是需要找到一个地方和一群人来发扬一种新风气。
我想,当前需要的新风气就是文化自觉。
最近一个时期的很多迹象都提示我们,现在世界上的各民族都开始要求自己认识自己的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负有答复这些问题的重大责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拋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因此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文化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
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阅读附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
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
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股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希望今天的中国学术界,能够彻底拋弃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或者妄自尊大、闭关排外的心理。
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
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方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
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因此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文化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
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
但是,当我们看到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选自《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费孝通,有删节)
1.下列对“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在文中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的心愿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但是要想达到这样的境界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B.面对今天的“信息爆炸”纷至沓来的形形色色的“异文化”,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而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
C.在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场文化观念上的变革中,我们要警惕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的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
D.“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是一种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的心态。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天下大同”即人类能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须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B.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中的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欺凌的
国家的民众,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C.我们今天不仅要欣赏本民族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会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今天形形色色“异文化”,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态度。
B.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往往妄自尊大,现在容易成为不了解世界大势的井底之蛙。
C.我们不只要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异民族文化的“优劣”,还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
D.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要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代价。
参考答案:
1.B
2.D
3.C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