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流行特点分析
结核病疫情特点五高一低
![结核病疫情特点五高一低](https://img.taocdn.com/s3/m/b62af64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7.png)
结核病疫情特点五高一低1.结核病感染人数多(感染率高):目前全国已有4亿多人感染了结核菌。
在被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中,其中10%的人将发生结核病。
如果流行与感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今后10年间,感染人群将会增加到8亿人,这是一个极大的潜在性威胁。
2.现患肺结核病人多(患病率高):全国现有500万肺结核病人,占全球结核病人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0万。
75%的肺结核病人年龄在15~50岁之间,是劳动力产出的年龄段,而且病程长,病人身体损害严重,这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由于结核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大量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存在于人群中,以至新病人不断发生。
据专家分析,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结核病防治措施,十年内结核病人数将超过3,000万。
3.结核病死亡人数多(死亡率高):解放前我国结核病流行猖撅,素有“十痨九死”之称。
数十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的开发和联合化疗,使结核病的病死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因结核病死亡每年仍有15万,其死亡人数超过其他所有传染病死亡人数总和。
4.耐药结核病人多(耐药率高):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人须接受至少6个月的药物治疗才能治愈。
据调查,结核病人中因经济困难而中断治疗者近50%。
如果病人得不到规范化的治疗,会导致耐药病人的逐年增多,而耐药菌的传播,又产生新的耐药病人,用现有的抗结核药物治疗,难以奏效,而且费用十分昂贵,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给个人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我国的结核病耐药情况十分突出,耐药率高达46%。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世界38个国家和地区的结核病耐药监测资料中,中国被列为“特别引起警示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5.农村结核病人多(农村疫情高于城市):结核病是一个贫困病,越是贫困的地区,结核病发病人数越多。
我国80%的结核病人在农村,老、少、边、穷地区更这严重。
结核病已成为农村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个主要传染病。
6.传染性肺结核病疫情仍居高不下(低递降率):十年来,全国传染性肺结核病患病率无明显改变,为157.8/10万,尤其是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高达197/10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疫情呈蔓延趋势。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a8eeb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9.png)
肺结核的结核病的疫情分析与防控措施肺结核(Tuberculosis)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由于其高传染性和致死率,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肺结核的疫情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肺结核的疫情分析肺结核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很常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000万人患上肺结核,其中约有150万人因此而死亡。
1.1 肺结核患病率据统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肺结核高发地区,而在发达国家,由于医疗条件的进步,肺结核的患病率已经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乙类肺结核病人占总病例的33.68%。
1.2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进而通过吸入感染。
此外,结核菌也可通过粪便、尿液等不常见的途径传播。
1.3 影响结核病传播的因素结核病传播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感染性、聚集性、接触频率和接触时间的长短等。
此外,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如HIV感染者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结核菌的传播风险更高。
二、肺结核的防控措施针对肺结核的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下面将重点介绍目前常见的防控措施。
2.1 疫苗接种卡介苗是一种有效预防结核病的疫苗,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患结核病的风险。
卡介苗接种在许多国家都是强制性的,并且已被证明是一项成功的预防措施。
2.2 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早发现肺结核病例并进行适当的治疗对控制疫情至关重要。
对于疑似结核患者,应进行痰液培养和结核菌鉴定,以确认诊断。
并及时开展抗结核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3 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各国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结核病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这包括制定防控策略、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建设、提供经济支持等措施,以确保结核病得到有效防控。
2.4 教育和宣传加强公众对肺结核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防控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https://img.taocdn.com/s3/m/9cce2d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c.png)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要有效防控肺结核的传播,首先需要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高危人群的情况。
本文将针对肺结核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高危人群进行探讨。
一、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包括发病率、年龄分布、性别差异、季节变化等方面。
1. 发病率:肺结核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约有数百万人感染结核菌,其中数百万人患上活动性肺结核。
据统计,2019年全球共有约1040万人感染结核菌,导致约142万人死亡。
2. 年龄分布:肺结核虽然可以发生在各个年龄段,但以15-59岁的成人为主要发病人群。
青壮年的免疫力相对较强,但由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因素,容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3. 性别差异:男性在肺结核的发病率方面明显高于女性。
这与男性职业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相关,例如男性常从事多人共享空间的工作,如矿工、建筑工人等。
4. 季节变化:肺结核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发病趋势,但总体上冬春季节为高发季节。
这是因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干燥,人体免疫力下降,易使结核菌扩散。
二、肺结核的高危人群肺结核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个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结核菌。
这类人群包括HIV/AIDS感染者、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
2. 结核菌感染者的亲属和密切接触者:肺结核是一种空气传播病,与病患长时间密切接触的亲属、同事、室友等也容易感染结核菌。
3. 疟疾和糖尿病患者:疟疾和糖尿病等疾病可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增加感染肺结核的风险。
4. 长期住院患者和监狱人员:长期住院患者和监狱人员由于生活环境封闭拥挤,容易形成结核菌传播的条件。
5. 营养不良和贫困人群:营养不良和贫困人群由于生活条件差,容易患上肺结核。
而肺结核患者也更容易因病情加重而陷入贫困。
结语肺结核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高危人群的情况非常重要。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5f9f0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4.png)
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依然在继续流行,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很大风险,给政府和医疗卫生部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对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结核病的传播情况和病因,还可以为进一步治疗和控制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重点分析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结核病的发病率,发展趋势,感染率和传播途径等情况。
调查的背景是因为近年来结核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造成大量的人员感染和死亡。
同时由于结核病病原菌的变异性和人群的流动性,使得结核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扩大了传播的范围和难度。
所以,加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二、发病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结核病的发展情况是各不相同的。
总的来说,结核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
其中,20-40岁人群的患病率最高,达到40%以上。
另外,农村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高于城市,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结核病的发病率更高。
这提示我们在控制结核病时,要特别关注这些高发地区和人群的趋势,及时开展宣传教育和针对性控制。
三、感染途径分析结核病的传染途径非常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食品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由调查可知,结核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空气传播,占比最高,达到80%以上。
其次是食品传播和血液传播。
这提醒我们在预防结核病的时候,空气传播是最为关键的途径,可以采用保持室内通风、隔离孤立等措施,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感染的风险。
四、病因分析结核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细菌的毒力、宿主的免疫因素和外界环境等。
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肺部结核病的感染率较高,其中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而且,过分使用抗生素和较长时间的化疗,会加速病原体的变异和扩散,对治疗不利。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肺部结核病的积极治疗,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和诊断手段,及时防止病原体的变异。
五、控制策略建议结核病的传染性强,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了威胁。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81a266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a.png)
肺结核在我国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发和流行的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面临着严重的肺结核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
一、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状况1. 流行趋势我国自1990年代以来,肺结核病例数一直处于高位。
一些地区的高病率和高死亡率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结核病病例数为72,000例,死亡人数为1.5万人。
2. 分布情况我国结核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西部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东部地区。
而阿拉善盟、四川南部、云南等部分地区的发病率居全国之首。
3. 性别和年龄我国肺结核患者中男性较多,其次是女性以及儿童。
年龄方面,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青少年和儿童的肺结核病例数逐年下降。
二、肺结核流行的影响因素1. 疫苗接种不足疫苗是控制结核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我国疫苗接种率不高,部分贫困地区甚至没有接种疫苗的条件。
2. 贫困和营养不良研究显示,贫困和营养不良是影响我国肺结核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之一。
贫困地区的人群健康水平较低,很难获得必备的医疗和保健资源,导致结核病流行。
3. 环境污染我国的环境污染程度较高,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在恶劣环境中易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感染结核分支杆菌。
4. 个人行为个人行为也是影响肺结核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吸烟、过量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结核分支杆菌的风险。
三、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从肺结核在我国的流行趋势、分布情况、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探讨,旨在唤起公众对肺结核问题的关注。
我们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和个人健康素质,同时加强环境治理,减少肺结核病例。
新疆石河子地区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
![新疆石河子地区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cc484dbe1e650e52ea99de.png)
另有 1 0 . 4 %来 源于疆 外农 民工。② 各年
龄 组 中, 男性 病 例 构 成 比 均 高 于 女 性 , 两
cH{ NEsE c0M M I J N| TY 0( ) GT O Rs
防 保廉 复
新 疆 石 河 子 地 区肺 结 核 的 流 行 病 学 特 征 及 分 析
张 砚 检验 。 医 院
结 果
在本组资料 中 , 老年继发性肺结核所 占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 , 且易合并呼吸系
性别构成 差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 X 2=6 .
4 6 ; P< 0 . 0 5 ) 。( 不 同 年 龄 各 类 型 肺 结
核 构成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3 3 . 9 5 ,
P<0 . 0 5 ) 。④3 5 7例肺 结核 患者 中合 并
症 位 居 前 四位 的 是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8 6例 、
结核的误诊率 、 漏诊 率 。
糖尿病是肺结 核 常见 的非 呼吸 系统 合并症。近期 研 究 结 果 进 一 步 提 出 J : 血糖控制不 良是发生结核病 的危险 子 。 而且有研 究 示 , 糖尿 病 与 多耐 性 相
关。本组资料中 , 合 并 糖 尿 病 的肺 结 核 患 者4 0例 , 以中老 年为 主, 其 中有 2 3例 患 者 血糖 控 制 不 理 想 。上 述 数 据 间 接 提 示 , 中老年人群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 , 以及 『 I I 【 糖控制不理想 , 在 结 核 病 的流 行 特 征 方 面 将 产 生 一 定 的 影 响 。凶 此 , 在 糖 尿 病 患 者 中, 尤 其 是 在 血 糖 控 制 不 良 的患 者 中 进 行
肺结核疾病特点、好发部位、病灶、结节表现、影像学CT诊断等总结
![肺结核疾病特点、好发部位、病灶、结节表现、影像学CT诊断等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b5fe3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fc.png)
肺结核特点、好发部位、病灶、结节表现、影像学CT诊断肺结核宝典总结!结核病影像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楚和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肺结核的CT特点:三多三少(多灶性、多态性、多钙化性、少肿块性、少结节堆聚性、少增强性)。
肺结核的CT特点概括为:1、好发部位。
肺结核好发于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可能因为人直立时,这些部位的血压相对低,血液循环差,巨噬细胞减少,导致局部抵抗力低。
并且,这些部位氧气多,结核是需氧菌,在上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聚集。
2、病灶多形态。
很多结核,特别是典型的肺结核,往往是很多种形态。
大叶性肺炎,表现为斑片状阴影;肺癌,表现为肿块,或者结节;金葡菌肺炎,常出现空洞。
但肺结核常常有条索状阴影,有大小不等的结节,有空洞,有实变,有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等,多种形态的病灶混合在一起!3、多部位。
早期肿瘤、大叶性肺炎等,常常局限在某一个肺叶生长。
但很多典型的肺结核常常侵犯多个肺叶或者肺段。
4、常有结节。
肺结核反映在CT上就是常常有大小不等多发结节,肺结核多发结节,一般偏小。
假如结节偏大,分布不均匀,则要考虑转移性肺癌。
5、结节一般不会堆积在一起。
肺结核特征多个结节堆积,肺结核的小结节常常分散在两肺6、少肿块。
肺结核很少形成肿块,肺穿刺活检提示肉芽肿,也不能轻易诊断肺结核,而要考虑肺癌。
7、少增强。
肺结核因干酪性坏死,增强CT强化一般不明显!但有些肺结核在增殖阶段,生长活跃,没有形成明显坏死,有可能显著增强。
肺癌生长需要血供,常常显著强化。
无强化:强化CT值<10Hu;轻度强化:强化CT值达10~20Hu;中度强化:强化CT值达20~30Hu;重度强化:强化CT值≥30Hu。
也可这样这样分类:轻度强化:CT值上升<20HU;中度强化(CT值上升20~40HU),明显强化(CT值上升>40HU)。
就是增强CT上病灶越白,强化也明显,肿瘤、一般细菌感染引起炎性结节常常明显强化,肺结核强化不明显。
我国肺结核的流行趋势
![我国肺结核的流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21974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a2.png)
我国肺结核的流行趋势
我国肺结核的流行趋势在过去几年有所下降。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自2000年以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9年,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为66.4/10万人,较2018年下降了4.4%。
这一趋势反映了我国在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方面所取得的一定成果。
我国针对肺结核的控制工作主要包括广泛的结核菌感染筛查、规范的治疗和监测,并加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管理。
此外,我国还加强了病例报告和追踪,加大了对结核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公众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然而,肺结核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仍需继续加强预防控制工作。
另外,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艾滋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增加,相关高风险人群的肺结核感染率可能会有所上升,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控制工作,提高病例的及时发现和治疗率。
肺结核
![肺结核](https://img.taocdn.com/s3/m/ac724f5e3c1ec5da50e27085.png)
实验室 检查
四、其他检查:
活动性肺结核的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 沉)可增快,但对诊断无特异性价值,血 沉正常也不能排除活动性肺结核。
二、肺结核病的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结核病分类 020101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结核病的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卫生防疫、医 疗保健机构对结核病的诊断、治疗、预防。
肺结核病的确诊
⒈结核病防治结构和定点医院是肺结核病确 诊的专业机构。 ⒉涂阴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在确诊前应由县 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认的诊断技术小组 讨论会确认;
难诊断的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诊断一般不难,但随着流行病学的 变化以及临床特征的某些改变,近年来经常 见到一些诊断相当困难的肺结核病,故临床 上迫切需要提高对本病不典型表现的认识 和警惕.
治疗
3.初治涂阴: 空洞、粟粒、病变累加超过1个肺野,HIV 阳性、合并糖尿病、合并矽肺、使用免疫抑 制剂治疗等病人,采用2HRZ(E)/4HR方案 治疗,其它病人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 实施工作指南》所规定的2H3R3Z3/4H3R3 方案 治疗。
治疗
对症治疗
1: 咯血:镇静及止血,可用安洛血,止血敏, 垂体后叶素等。 必要时可输血。
四、治疗
(三)抗结核药物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 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对氨水杨酸钠
及乙胺丁醇等。
(四)化疗方案。视病情轻重、痰菌有无 和细菌耐药情况,以及经济条件、药源供 应等,选择化疗方案。
四、治疗
全国统一化疗方案
⒈初治涂阳:2H3R3Z3E3/4H3R3 2HRZS(E)∕4HR ⒉复治涂阳:2H3R3Z3E3S3/6H3R3E3 3HRZSE/6HRE
结核病的流行和控制
![结核病的流行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6dfe8e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1.png)
(四)治疗管理的方式
肺结核病人管理方式包括全程督导、强 化期督导和全程管理。对初治和复治涂 阳肺结核病人采用全程督导化疗管理, 对涂阴肺结核病人采用强化期督导。
全程督导化疗管理指在病人治疗的全过 程中,病人的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或 接受过培训的志愿者督导员的直接面视 下服用抗结核药物,它是保证病人全程 规律用药最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在定 点医疗机构或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 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也应按照全程督导 化疗管理的要求进行治疗管理,并做好 记录工作。
即医疗机构病人报告率、病人转诊率、
病人系统管理率、结核病防治机构追踪 到位率和病人家属筛查率。要求到2010 年以省为单位、到2015年以县为单位前 “三率”超过95%,后“两率”超过 85%。
五、加强学校结核病的防治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员密度大、相互接 触较为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病疫情,如处理不 及时,易造成暴发流行。为了落实国务院领导 的指示精神,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控制 学校结核病重大疫情的发生,保障学校师生的 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卫生部 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校结核病防 治工作的通知》。
(二)掌握病人用药后有无毒副反应,并及时采 取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完成规定的疗程。
(三)督促病人定期复查,掌握其痰菌变化情况, 并做好记录。
(四)采取多种形式,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结核 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合作性和对 社会及家属的责任心。争取痰菌尽早转阴,减少 传播。
(五)保证充足的药品储备与供应。
(1)初诊肺结核病人,直接痰涂片镜检 2 次 痰菌阳性;
(2)一次涂片阳性加一次培养阳性; (3)虽一次涂片阳性,但经病案讨论或主管医
师确认,胸片显示有活动性肺结核阴影。
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
![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5187fd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1.png)
3、人口迁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由于生活 条件和卫生环境的差异,这些人更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增加肺结核的 发病率。
4、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的免疫系统功 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侵袭而引发肺结核。
四、肺结核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针对肺结核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肺结核的关键。注意保持 室内通风良好,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等生活用品。
2、疫苗接种:对于易感人群,特别是儿童和老年人,应当及时接种卡介苗等 预防性疫苗。这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风险。
我国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及 趋势
目录
01 一、肺结核的基本概 念和特点
02 二、我国肺结核发病 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
03
三、肺结核发病的原 因分析
04Biblioteka 四、肺结核的预防和 治疗措施
05 五、结论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本次演示将围绕肺结核发病的时间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展开讨论,通过阐述我 国肺结核发病的情况、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治疗措施,以期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的 认识和重视程度。
三、肺结核发病的原因分析
肺结核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卫生环境因素:卫生环境差、空气质量恶化是导致肺结核发病的重要原因 之一。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等因素使得结核分枝杆菌容易传 播。
2、社会经济状况:经济落后、生活贫困、营养不良等因素使得人们容易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从而导致肺结核的发病。
一、肺结核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
![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a9faf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7.png)
肺结核疾病研究报告肺结核疾病是一种传染病,属于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肺结核疾病的研究也在持续深入。
本文将围绕肺结核疾病的研究进展、疾病的流行状况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肺结核疾病的研究进展1.结核分枝杆菌的新治疗方案专家指出,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新疗法将能够有效地加速他们的死亡。
目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挑战之一,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因此而丧命,特别是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
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消灭最危险、最难治疗的分枝杆菌“The persister types”,从而消除所有引起从病人到病人传染的菌种。
2.定制化肺结核治疗专家通过发现多个产生肺结核的基因,并使用DNA测序,确认患者的遗传基因类型。
针对患者特定基因型的数据,做出最佳的药物耐药度分析,以实现定制化肺结核治疗。
目前已经有一种叫TB-CARE的针对个体化治疗的计划,目前正在进行试点,预计2020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3. 免疫存在与否对结核病发生的影响目前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的存在和水平对于肺结核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一项研究中,与肺结核患者相比,未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人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更高的免疫功能水平。
此外,人们发现结核菌感染与肥胖有关,而肥胖可能已经伤及机体免疫系统。
二、肺结核疾病的流行状况肺结核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种常见疾病。
针对2018年全球公共卫生政策趋势报告指出,2017年全球新结核病患者为1060万人,其中中国的肺结核新增病例为870136例,致死率降至4.4%。
从疾病流行情况分析,肺结核疾病主要流行在亚洲和非洲,这也是因为这些地区受到严重的营养不足、感染和卫生条件不佳等因素的影响。
三、肺结核疾病的防治措施针对肺结核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免疫接种肺结核疫苗是预防结核的主要手段之一。
我国的卫生部门一般会在宝宝出生后不久进行结核疫苗注射。
结核病流行状况
![结核病流行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057a84d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3.png)
结核病流行状况结核病流行状况结核病,又称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它主要在肺部发生,但也可能出现在其他部位,例如淋巴结、骨骼、关节、脑膜和肝脾等。
结核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因此,研究和了解结核病的流行状况非常重要,这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
结核病的流行状况有很大的地域差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19年,在全球范围内有1030万人感染结核杆菌,其中1.32万人因结核病而丧生。
此外,据估计,全球有102 万儿童患有结核病。
然而,结核病的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人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高收入国家中,结核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例如,根据欧洲流行病学网络(European Centre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的数据,2019年,欧盟和欧洲经济区的结核病发病率为每10万人年龄标准化率3.2例,死亡率为每10万人年龄标准化率0.3例。
同样,美国的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
这得益于这些国家的健康系统、预防措施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的改善。
然而,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结核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WHO的数据,2019年,印度、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结核病负担最大的三个国家,它们共占全球结核病负担的约40%。
除此之外,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例如南非、巴西和秘鲁等,也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
这些国家的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这可能与它们的经济、社会和卫生条件有关。
另外,结核病的流行状况还受到一些人群、环境和行为因素的影响。
例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营养不良者、贫困人群、接触结核病患者的人群、居住在拥挤、空气污染或不卫生的环境中的人群等,都更容易感染结核病。
在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方面,有很多有效的措施。
例如,结核病疫苗(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和发病,但该疫苗的保护力和覆盖面存在局限性。
2016—2020年河北省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6—2020年河北省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39ce08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7.png)
2016—2020年河北省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2016—2020年河北省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引言: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作为全球结核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分析2016至2020年间河北省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一、总体概述在2016至2020年期间,河北省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0万例。
年均报告率约为50/10万,其中男性占比约为60%。
报告率在这五年间保持稳定,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年龄分布上,15-64岁人群占据了大多数,占比超过80%,说明中青年人是肺结核的主要患病人群。
二、性别特征河北省肺结核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在五年的数据中,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报告率约为80/10万,女性约为20/10万。
这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男性的劳动强度以及男性尤其在农村常年外出务工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年龄分布年龄分布上,15-64岁人群是河北省肺结核的主要患病人群。
这个年龄段的占比超过80%。
其中,25-34岁人群的报告率最高,占比约为30%。
随着年龄增长,肺结核的报告率逐渐下降。
这一特征表明,在职业活动和生活方式变化引起的压力和风险因素下,中青年人群更易受到肺结核的侵袭。
四、地理分布河北省各地市的肺结核病例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
石家庄、保定和邢台是报告率较高的地区,占据了总体病例数的一半以上。
其中,石家庄的报告率最高,接近100/10万。
这一差异可能与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等因素有关。
五、结核菌感染途径通过分析河北省肺结核的感染途径,可以得知结核杆菌主要由空气飞沫传播。
接触患者或潜在传染者的频率和接触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就越大。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空气质量不佳等因素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结论:通过对2016至2020年河北省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1. 河北省肺结核的报告率在过去五年间保持相对稳定,没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与防治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3e1a9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1.png)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与防治肺结核(Tuberculosis,TB)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它主要影响到肺部,但也可以侵犯其他部位,如骨骼、淋巴系统和神经系统。
肺结核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流行病学研究和综合防治措施对于控制和消除肺结核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肺结核的流行病学肺结核的流行具有地域特异性,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将从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以及风险因素等方面介绍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
1. 感染源:感染来源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者和未被诊断出或未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
特别是多重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肺结核患者更容易成为传播源。
2.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说话甚至呼吸时,将结核分枝杆菌排出,并被其他人吸入。
3. 易感人群:肺结核的流行受到个体免疫力状态的影响。
HIV/AIDS患者、接触者和有共同生活环境的人员易受感染。
此外,长期暴露在高风险环境中的职业人群(如医护人员、监狱囚犯)以及营养不良、贫困等社会弱势群体更容易患上肺结核。
4. 风险因素:肺结核具有多种危险因素。
常见的包括接触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注射毒品等。
二、肺结核的防治策略为了有效控制和消除肺结核,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治策略。
以下将从早期诊断和监测、隔离隔间、治疗服务以及预防控制四个方面介绍肺结核的防治策略。
1. 早期诊断和监测:早期诊断肺结核对于控制其传播至关重要。
通过推广采用X光和蛋白聚糖抗原检测方法,可以提高病例的早期发现率。
有效监测患者的治疗进展并实施追踪,有助于确保患者遵循治疗方案。
2. 隔离隔间:将肺结核患者收治在隔离隔间或专门设立的结核病区,是防止其传播的重要手段。
这些区域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减少感染他人的风险。
3. 治疗服务:建立完善的肺结核治疗服务体系是肺结核防控工作的基础。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课件
![国内外结核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731e4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b.png)
结核病防治的典型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一
北京市朝阳区结核病防治 项目
背景
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市结 核病高发地区之一,政府 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结核 病防治工作。
策略
加强患者发现、治疗和管 理,开展健康教育,提高 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预 防意识。
结核病防治的典型案例分析
结果
北京市朝阳区结核病发病率和死 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为其他地区
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典型案例二
上海市浦东新区结核病防治项目
背景
上海市浦东新区也是结核病高发 地区之一,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
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
结核病防治的典型案例分析
策略
加强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预 防意识。
结果
上海市浦东新区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和 经验。
诊断与治疗水平不足
在一些地区,由于医疗资源有 限,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未能跟上疾病的发展,导致患 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
社会经济因素
贫困、拥挤的居住条件、不良 的卫生习惯等社会经济因素为 结核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
全球范围内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缺乏足够的协作与沟通,导致 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执行效果有 限。
4 预防与控制并重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将有更多新型药物和技术应用于 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
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与意识
01
02
03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结核病 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 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和 重视程度。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增 强体质等,以降低感染结 核病的风险。
分析肺结核的疾病特点及其传播预防对策
![分析肺结核的疾病特点及其传播预防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c43a0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4.png)
分析肺结核的疾病特点及其传播预防对策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特点是引起肺部病变,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影响其他器官,并且具有很高的传染性。
以下将对肺结核的疾病特点以及传播预防对策进行分析。
肺结核的疾病特点如下:1. 健康状况下的感染者可能没有症状: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部分人的免疫系统能够很好地控制病原体,导致没有任何症状出现,但仍有可能在未来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
2. 慢性咳嗽和咳痰:肺结核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和咳痰,持续时间超过3周。
咳嗽可以伴有痰血。
3. 乏力和体重减轻:肺结核感染会导致乏力和食欲不振,长期持续会引起体重减轻。
4. 胸痛和呼吸困难:肺结核可以引起胸痛和呼吸困难,尤其在病变较严重的情况下。
5. 具有高传染性:肺结核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释放的病原体可以被他人吸入而感染。
肺结核的传播预防对策如下:1. 接种BCG疫苗:BCG疫苗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可以减轻感染者的症状和传染性。
2.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亲密接触等。
3. 提高公众的认知和宣传教育:加强肺结核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特别是注意早期症状,及时就医。
4. 早期诊断和隔离:有咳嗽和咳痰超过3周的人应及时就医进行结核病的检查,确诊后要积极治疗,并在传染期进行隔离。
5. 使用呼吸面罩和保持通风:在与感染者接触时,应使用口罩进行保护,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较高的疾病,具有潜伏期长、症状多样化等特点。
为了防止肺结核的传播,需要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只有全面落实预防控制策略,才能有效地降低肺结核的传播风险。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763b9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4.png)
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措施肺结核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人体的呼吸系统。
它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了重大威胁,并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了解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是控制和减少该疾病传播的关键。
一、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点1. 高风险人群:在发展中国家,贫困、艾滋病感染者、饮食不足、低免疫力人群等都是易受感染的高风险人群。
此外,长期与患有肺结核者密切接触,如同居或工作在相同环境中,也容易感染结核菌。
2. 传播途径:肺结核可以通过空气中带有分枝杆菌排出物的飞沫传播,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到空气中。
其他人吸入这些污染空气就有可能被感染。
此外,摄入感染的食物(尤其是牛奶)、经皮肤传播以及罹患器官移植等方式也可能导致结核病的发生。
3. 社会因素:贫困、不卫生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与肺结核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缺乏基本的卫生和健康保护措施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感染,而贫困也导致很多人无法获得适当的治疗,从而进一步加剧疾病的传播。
4. 多重耐药性:随着时间推移,耐药性结核菌株在全球范围内出现。
这些耐药菌株对主流抗结核药物产生抵抗力,使得治疗方法更加困难并增加了治愈率降低或复发率增加的风险。
二、肺结核的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BCG疫苗是肺结核最常用和有效的预防措施之一。
在很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儿童接种BCG疫苗是常规做法。
BCG疫苗能够有效减少肺结核的发生率,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非常重要。
2. 防止感染传播:为了防止肺结核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患有结核病的患者应该积极接受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完成全程药物治疗。
此外,他们应该坚持咳嗽礼仪,使用纸巾或肘部捂住口鼻,以减少飞沫传播。
另外,在封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保持呼吸道卫生也很重要。
3.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对肺结核的宣传教育可以帮助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度。
人们应该了解通过正确获取和分享信息、定期检查身体并寻求早期治疗来预防肺结核的重要性。
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与控制对策分析
![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与控制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aff1ceff00bed5b8f31d4d.png)
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与控制对策分析目的探讨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与控制对策。
方法研究本地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肺结核流行病情况,依据其发病人群、时间等情况做汇总分析。
结果在发病年龄上,主要集中在25~44岁以及65~74岁人群,占比56.74%;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占比64.33%;职业中农民群体发病率最高,占比78.37%;发病季节方面一年四季均有;平均发病率为每年 4.13%。
结论针对本地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对其高发群体做针对性的防治工作开展,提升疾病的诊出率和治疗管控效果,避免疾病的扩散。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berculosis and control measures.Methods Local in January 2012~December 2014 period of tuberculosis epidemiological situation,according to their incidence of people,time,and so do the meta-analysis.Results In age,mainly between 25 to 44 years and 65 to 74 year-olds,accounting for 56.74%;males than females,accounting for 64.33%;the highest occupational incidence of farmer groups,accounting for 78.37%;the incidence of seasonal aspect throughout the year are;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4.13%.Conclusion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berculosis in the region for its high incidence of targeted groups do prevention work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rate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effect,to avoid the spread of disease.Key words:Tuberculosis;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ontrol measures肺结核主要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所致,临床表现为盗汗、乏力、消瘦、食欲降低、低热、咳痰、咳嗽、咯血于胸痛等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病流行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对住解放军第309医院的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的流行特点及进行分析,为控制部队结核病疫情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9-2010年某医院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
结果2009-2010年门诊及住院治疗结核病例共207例,平均发病年龄32岁,60岁以上占12.57%,男女比11.94:1。
92.75%来自驻京部队,战士占65.70%,干部占23.67%,军队离退休未交地方人员占10.63%。
原发性占0.97%,血行播散性占1.93%,继发性占73.91%,结核性胸膜炎占12.56%,继发性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占10.63%。
179例新发肺结核病例痰检率为77.10%,痰菌阳性率为18.12%,痰菌阴转率96.77%。
采用6~9月疗程进行化疗,202例完成化疗病例,治愈率98.51%。
结论某医院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以青年男性战士为主,以继发性肺结核为主,肺结核治疗以短程化疗为主,治愈率较高。
《2011年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显示,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死于结核病的人数已从2003年的180万减少到2010年的140万,在中国、巴西、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等国家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效果的情况下,全球结核病致死人口降到了10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0年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与2000年相比肺结核患病率、传染性肺结核患病率、肺结核死亡人数都明显下降。
但军队肺结核近10年的发病率一直在0.5 ‰波动,虽然发病率的升高不明显,但在军队传染病构成中所占比例明显升高。
排位也从第3位逐渐跃到第1位,成为军队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1]。
对部队官兵肺结核病的流行特点分析,对军队肺结核的防控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现对2009—2010年某医院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旨在能为军队制定结核病防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来源于2009-01-01/2010-12-31,在医某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部队官兵肺结核并且已经停药的肺结核病例。
1.2 研究方法用Excel 2003软件对部队官兵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部队官兵肺结核患者情况作出分析。
2 结果
2.1一般状况2009-01-01/2010-12-31,某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部队官兵肺结核病例共207例,其中2008年登记的43例、2009年登记的78例、2010年登记的86例。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季节分布全年均有发病。
春季73例,占总病例数的35.27%;夏季54例,占26.09%;秋季为46例,占22.22%;冬季34例,占16.43%。
春夏季发病占61.37%。
2.2.2人群分布
2.2.2.1性别年龄分别患者平均年龄32岁,20~2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全部发病人数的6
3.77%,50~5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少,占全部发病人数的1.45%,60岁以上合计占12.57%。
患者男性191例,女性16例,男女比11.94:1(表1)。
2.2.2.2 部职别分布207例病例中92.75%来自驻京部队,7.25%来自外地。
192.例驻京部队肺结核病例中,驻京总直部队占44.27%,北京军区占39.06%,海军占4.17%,空军占12.50%。
207例病例中干部占2
3.67%,战士占65.70%,军队离退休未交地方人员占10.63%。
2.2.2.3肺结核病患者发现及管理方式207例患者中,新发病例占86.47%,复发病例占1
3.53%。
因症就诊发现占82.61%,体检发现17.39%。
8
4.54%的患者管理方式为住院+门诊
管理,门诊管理方式占15.46%。
2.2.2.4 肺结核分型及痰菌情况原发性占0.97%,血行播散性占1.93%,继发性占7
3.91%,结核性胸膜炎占12.56%,继发性合并结核性胸膜炎占10.63%。
继发性肺结核中9.71%伴有空洞。
181例肺结核病例中菌阳肺结核占17.13%,菌阴肺结核占70.17%,未查痰菌者占27.07%。
179例新发肺结核病例痰检率为77.10%,痰菌阳性率为18.12%,痰菌阴性率81.88%,痰菌阳性者占所有新发肺结核病例的13.97%。
2.2.2.5合并症有合并症者占27.05%,合并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咯血、心脏病、高血压、肿瘤、肝炎、糖尿病、上感、肾结石、胆囊结石等。
其中有两种及以上合并症者占12.56%。
2.2.2.6 化疗方案与治疗效果新发肺结核治疗:一般采用6~9个月短程督导化疗方案2HRZE/4HR(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痰涂片找抗酸杆菌阳性、空洞、病灶范围较广泛的病例疗程延长至9个月(3HRZE/6HRE)。
复发肺结核治疗:既往未使用含利福平的治疗方案者,仍可使用新发肺结核短程化疗方案。
既往已规范使用含利福平的治疗方案者,可选用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治疗,强化期至少3个月,巩固期12个月左右。
207例病例中有3例迁出,1例复员,1例死于肺癌。
202例完成化疗病例,199例治愈,治愈率98.51%。
31例菌阳肺结核中30例阴转,阴转率96.77%。
3讨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疗程长的特点。
部队肺结核疫情一方面受地方疫情影响,另一方面部队人员居住集中、生活紧张、训练强度及体力消耗大,容易因抵抗力下降而引起肺结核。
本组调查显示,肺结核发病具有季节性,春季发病高,夏秋季其次,冬季发病最低,这与李升团调查资料基本一致[2]。
20~2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全部发病人数的63.77%,男女比11.94:1,战士占65.70%,说明部队肺结核病人以男性青年战士为主,战士为部队主要战斗力,且居住集中,一旦发生结核病容易造成传播和小范围的聚集,应当重视战士结核病的诊治及预防。
值得注意的是我院收治的部队60岁以上肺结核所占比例高达12.57%,军队离退休未交地方人员占10.63%,这一方面与驻京部队干休所较多,老年军队人口基数多有关,另一方面也提示要加强重视军队老年肺结核。
某院主要收治驻京部队肺结核,仅有极少数当地诊治不了的病例才会从外地转入北京,驻京部队肺结核病例中,驻京总直部队和北京军区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4.27%和39.06%,海军、空军分别占4.17%、12.50%,这和海军空军驻京人员数较少,轻型肺结核多在自己的医疗体系看病有关。
某医院肺结核病例以新发为主,发现方式以因症就诊为主,管理以住院+门诊管理方式为主。
与全军肺结核疫情监测资料[3,4]相比结核性胸膜炎略有上升,继发性与原发性略有下降,痰菌阳性率变化不大。
有合并症者占27.05%,有2种及以上合并症者占12.56%,合并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咯血、心脏病、高血压等。
某院部队官兵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率98.51%,痰菌阴转率96.77%,治愈率与痰菌阴转率都较高,这与部队肺结核治愈率相一致[5,6]。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疾病之一,也是影响部队官兵健康传染病。
军队结核病控制的目的是遏制结核病在部队的流行,最终消灭结核病。
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督导管理是确保病人规律治疗、完成规定疗程,达到高治愈率的唯一途经。
因此,病例发现与化疗督导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现代结核病控制的作用,做到“有病必查、查出必治、治必彻底”的目的。
部队结核病控制的重点是士兵,因此在新兵入伍时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补种卡介苗,强阳性者预防用药,该方法对减少结核病发病,控制结核病暴发流行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