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

合集下载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十三: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_含解析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十三: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_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三)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东汉崔寔的《政论》记载:“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

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

”材料中描述的农具是()解析:选A从“教民耕植,其法三犁共一犁,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可知描述的农具是兼具开沟和播种功能的耧车,故A项正确;B项曲辕犁发明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是隋唐水利灌溉工具筒车,故C项错误;D项是东汉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D项错误。

2.(2018·盐城月考)晚唐诗人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耒耜,农书之言也,民之习,通谓之犁。

冶金而为之者曰犁镵,曰犁壁;斫木而为之者曰犁底,曰压镵,曰策额,曰犁箭,曰犁辕,曰犁梢,曰犁评,曰犁建,曰犁槃。

”文中记载的生产工具()A.属于二牛三人耦犁农具B.可以自由调节犁耕深浅C.魏晋时推广到江东地区D.将开沟与播种紧密结合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此工具是曲辕犁,此工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深浅,故选B项;曲辕犁只需一人一牛,隋唐时期,出现在江东地区,故A、C两项错误;D项描述的是耧车。

3.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

据此可知当时() A.纺织技术日臻完善B.生产工具来源多样C.陶器制造十分发达D.手工行业分工细致解析:选B材料中体现的是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说明来源比较丰富,故B项正确。

4.我国古时以“春为岁首”,立春是开年元日。

这一天,皇帝和皇后要携领京城文武百官举行“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

各地州郡也要举办各种春祭庙会活动,传达朝廷旨谕,传播农桑新法。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古代社会以农为本B.政府注重精耕细作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各地民俗趋向一致解析:选A材料中“‘皇帝亲耕、皇后亲蚕’的仪式”是用至高无上的皇权来“传播农桑”,故A项正确。

201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3分)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3分)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3分)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3分)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7.(3分)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1)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1)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江苏卷精编版)【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A. 农具________B. 礼器________C. 食具________D. 货币2.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A.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________B. 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C. 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________D. 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3.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A.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________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________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4.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5. 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A. 天人合一________B. 诗画合一________C. 情景合一________D. 知行合一6. 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

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 贫富不均________B. 莠民作乱________C. 民性懦弱________D. 吏治败坏7. 《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9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包含各市)

2019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包含各市)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KG9〗〖WB〗〖KG9〗〖WB〗〖KG9〗〖WB〗〖KH-1D〗A. 井田制度松动B. 世袭制度解体C. 抑商政策弱化D. 礼乐制度崩坏2.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3.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 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 全面复兴旧学B. 排斥西方新学C. 新学消解旧学D. 崇尚“中体西用”7. 清末《卖宁波脚带》云:“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2019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2019年江苏卷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9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江苏卷·前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题,每题3 分,合计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要一项最契合标题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运营手艺业获得财富和方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 13块犁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典礼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准则松动B.世袭准则崩溃C.抑商方针弱化D.礼乐准则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背叛,小者不轨于法。

”呈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施察举准则B.独尊儒家学说C.实施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高贵,而他“收支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泣诉。

两人的阅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准则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掠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平4.宋时,平和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贩子交易,稍稍茂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首要来历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约束C.政府活跃扶持市镇经济展开D.宋代市镇经济现已恰当兴旺5.有学者以为,“传统上人们对赤贫抱有品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置疑赤贫是短视和懒散的作用” 。

这种现象呈现的首要原因是A.新式资产阶层寻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产品经济展开导致社会价值观改动C.贫富分解和品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维成为其时社会干流思维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靖(北宋教育家胡安靖)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头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挤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美观,脚背高起一大段。

怎么脚带竟知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含解析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试题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含解析

课时检测(十)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这一思想()A.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后来发展成“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C.后来发展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成为“求同存异”主张的理论基础解析:选C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题目中“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相符,故C项正确。

2.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

”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选A“另起炉灶”的含义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中的要求独立自主相吻合,故A项正确。

3.(2018·无锡期中)“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据此,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发生在()A.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B.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上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D.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解析:选C由“周恩来的发言”“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可以判断这是美国方面对在处理印度支那和平问题时对中国方面的态度的回应,据此可知是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评价,故C项正确。

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0页)历史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 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 )A .井田制度松动B .世袭制度解体C .抑商政策弱化D .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 )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A .全面复兴旧学B .排斥西方新学C .新学消解旧学D .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
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
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

19江苏卷 历史

19江苏卷 历史

绝密★启用前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2019年江苏卷历史高考真题

2019年江苏卷历史高考真题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B.世袭制度解体C.抑商政策弱化D.礼乐制度崩坏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面推行郡县制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2019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含解析)

2019年高考真题历史(江苏卷含解析)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题,每题分,共计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 井田制度松动. 世袭制度解体. 抑商政策弱化. 礼乐制度崩坏【答案】【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用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有物品,说明土地私有制出现,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项。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实行察举制度. 独尊儒家学说. 实行郡国并行制. 全面推行郡县制【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项。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

高考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高考江苏卷历史真题试卷(解析版)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江苏卷)原卷+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2019•江苏)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答案】 A【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准买卖。

裘卫购买贵族矩的土地,说明井田制受到冲击,A选项符合题意。

世袭制度真正解体是在辛亥革命之后,B选项排除。

重农抑商政策是在商鞅变法时期确立的,C选项排除。

材料与礼崩乐坏无关,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井田制的准确把握,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准买卖。

裘卫购买贵族矩的土地,说明井田制受到冲击。

2.(2019•江苏)《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 C【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初年,由于刘邦错误的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根据材料“ 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可知体现的是诸侯威胁中央集权,这主要和汉初的郡国并行制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

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属于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

独尊儒术属于思想文化控制,B选项排除,全面推行郡县制在秦朝就已经开始,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汉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准确把握,汉朝初年,由于刘邦错误的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3.(2019•江苏)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2019 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全解全析12345678910D B B D B D D A C B11121314151617181920C B A B C B C B A C1.D【解析】A、C 项是西周分封制的作用,不符合商代政治特点;材料主要反映了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不能体现对国家观念形成的影响,故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商朝出现嫡长子继承制和初步分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奠定了西周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的基础,故D 项正确。

2.B【解析】材料反映出汉成帝因“皇天报应,神光并见”而下令减除徭役、赦免罪徒和减轻赋税,体现了西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该学说可以起到约束君主权力的作用,让君主实行仁政,故B 项正确,D 项错误。

无为而治是汉初的治国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重农抑商思想,故C 项不符合题意。

4.D【解析】由材料“不必有其对象,凭意虚构;用笔传神,非但不重形似,不尚真实,乃至不讲物理,纯于笔墨上求神趣”等信息可知,该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郑昶评价的应是文人写意画。

A、B 项是人物画,C 项是风俗画,D 项是文人画。

故本题选D。

5.B【解析】材料反映了军机处设立后,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发生变化,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军机处则掌握了军政大权,表明当时中央权力运作方式发生改变,故B 项正确。

A 项是军机处的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C 项中“威胁皇权”说法有误,军机处的设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由材料“军政大权均由军机处掌握”可知,D 项错误。

6.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损失大于日本舰队,北洋舰队损失五艘军舰,日军则无一舰被击沉,且中方人员伤亡数远高于日本,故《点石斋画报》对黄海海战的描述不符合史实,但对邓世昌的宣传符合史实,这表明应理性看待报刊的史实报道,历史研究应考证史料的真伪,D 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解析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

这一记载反映了A. 井田制度松动B. 世袭制度解体C. 抑商政策弱化D. 礼乐制度崩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用13块耕地……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可知土地成为可以交换的私有物品,说明土地私有制出现,土地国有的井田制度松动,故选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矩和裘卫之间的商业交易,没有涉及到世袭制度的变化和对商业的抑制,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才出现的,故排除BC项;矩和裘卫之间的交易和礼乐制度无关,故排除D项。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

”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 实行察举制度B. 独尊儒家学说C. 实行郡国并行制D. 全面推行郡县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

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

排除B。

材料只涉及到科举考试这一个方面,并没有体现中央对宗室特权的剥夺,排除C项。

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A. 商税成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需求,由此证明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政府的收入来源情况,不能证明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打破坊市限制和官府对商业的扶持,故排除BC项。

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明代时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故选B项;明代还没有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故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人们对待贫穷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社会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的问题,故排除C项;反正统思想在有明一代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故排除D项。

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

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

”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 全面复兴旧学B. 排斥西方新学C. 新学消解旧学D. 崇尚中体西用【答案】D【解析】根据“体用贵兼通……两端执乎中”可知该学校校歌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既不丢弃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学习使用西方外来文化,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故选D项;全面复兴旧学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复兴旧学只反映了题意的部分内容,故排除A 项;校歌主张学习西方新学,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故排除B项;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用新学消解旧学,故排除C项。

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

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

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

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 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 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 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

8.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

”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A. 1840—1894年B. 1895—1911年C. 1912—1945年D. 1946—1949年【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上海出现了日本驻中国大使馆,有日本人的活动,再根据“我国的大国民”可知该车夫的民族意识增强,所以这种情况应该出现在辛亥革命以后,故选C项;根据“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可判断应该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后,AB项都是清政府被推翻以前,故排除;1946年抗日战争已经胜利,日本战败,上海不再有材料中类似日本人的活动,故排除D项。

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下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A. 夫唱妇随赴战场B. 抗战流血不流泪C. 国共北伐齐协力D. 解甲归田喜而泣【答案】B【解析】根据“1940年”可判断当时应该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不许戎衣有泪痕”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奔赴抗日战场的情形,即抗战流血不流泪,所以“不许戎衣有泪痕”,故选B项;漫画反映的是妻子送丈夫上战场,而不是夫唱妇随上战场,故排除A项;国共北伐和漫画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不许戎衣有泪痕”是指奔赴战场,而不是解甲归田喜极而泣,故排除D项。

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

在他看来A. 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C. 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为前提D. 民族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答案】D【解析】根据“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的地位”可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可以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有限度的发展,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发展,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故选D项;“没有发展空间”的说法与“有某限度的蓬勃”不符,故排除A项;“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的说法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民族独立为前提,而不是民族独立以民族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为前提,故排除C项。

11.1949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发表张乐平的新闻漫画《大旗招展全球》(见下图),对这幅漫画所含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A. 新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B. 国民党政权统治已被推翻C. 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D.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世界处于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时期,而中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方,因此国际社会普遍认可新中国的说法是错误的,D选项符合题意。

ABC选项说法是符合史实的,排除。

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A. 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 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 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D. 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选项符合题意。

我国的工业化完成按照规划要到2020年才会完成,A选项排除。

1952年底,我国的国民经济恢复基本完成,C选项排除。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不会导致轻重比例协调发展,D选项排除。

1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

”当时的“世界环境”是A. 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B.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D.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政治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出现,因此中美关系缓和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影响,C选项符合题意。

中国重返联合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苏对峙的格局,不能说改变,A选项排除。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基本矛盾基本消除的说法明显错误,B选项排除。

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虽然处于美苏两极对峙时期,但是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且中国也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决定国际关系,D选项排除。

14.“以前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

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

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

”这意在说明雅典A. 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B. 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C. 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D. 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承担国家公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B选项符合题意。

国家官员不履行管理职责的说法明显错误,A选项排除。

梭伦改革时期通过财产等级制度就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国家事务最终由公民大会决定,C选项排除。

材料未涉及公民教育与处理公务之间的关系,D选项排除。

15.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 推崇罗马神权统治B. 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 否定天主教会教义D. 主张灵魂自我救赎【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文主义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主要目的是通过宗教来表述对人性的解放和人的尊严的肯定,B选项符合题意。

推崇罗马神权统治的说法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A选项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