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岩石力学边坡

岩石力学边坡
蔡路军 4
a
b
c
d
图1-1
2007-06-12
e
f
斜坡块体运动主要类型示意图
蔡路军 5
a.山崩(崩塌);b.滑坡;c.错落;d.倾倒;e.坍塌;f.岩体深层蠕变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滑坡动态图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6
青 海 化 隆 至 循 化 公 路 危 岩 体
WUST
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福建八尺门互通3#滑坡全貌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33
WUST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08滑坡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34
WUST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K152滑坡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35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20
WUST
二郎山隧道西引道滑坡张裂缝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21
WUST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砂泥岩高边坡滑坡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22
WUST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K259三箐公隧道进口滑坡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台湾某地的边坡整治效果图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55
水利水电工程-小湾水电站右岸局部边坡
2007-06-12 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系 蔡路军 56
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工程局部边坡
WUST
黄河李家峡水电站2#滑坡

7岩石力学-岩石边坡工程资料

7岩石力学-岩石边坡工程资料

得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的力学性能很不 相同,其边坡破坏模式的差别也十分显
分 著。

15
岩石力学
16
岩石力学
7.2 边坡的破坏形式和影响因素
17
岩石力学
一、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
岩石边坡的变形以坡体未出现贯通性 的破坏面为特点,但在边坡体的局部区 域,特别在坡面附近可能出现一定程度 的破裂与错动。
边坡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松动和蠕动。
蠕 动 变 形
24
岩石力学
二、边坡岩体的破坏模式
(一)、崩塌 崩塌--高陡的边坡岩体突然发生倾倒崩落, 岩块滚落堆积于坡脚的现象。 山崩--大规模的岩体崩塌,可达数千万甚至 上亿立方米。 坠石--小规模的崩塌,一般仅数立方米或数 十立方米。 坚硬岩体中发生的崩塌也称岩崩,土体中发 生的则称土崩。崩塌下来的岩块碎石大小混杂 堆积于坡脚,称为崩积物。
39
岩石力学
7.3 边坡稳定性分析计算
40
岩石力学
一、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一)、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分类 目前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大体上可 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大类。 定性分析方法:工程类比法、赤平极射投 影法、实体比例投影法、摩擦圆法等; 定量分析方法:极限平衡法、数值分析法 (有限元,边界元,离散元等)及可靠性分析 方法(蒙特卡洛法和随机有限元法等)。
S C tg
S C ( u)tg
式中,C、C′分别为滑动面的粘结力
和有效粘结力;Φ 、Φ ′分别为滑动面 的内摩擦角和有效内摩擦角;u为滑动面 孔隙水压力。
46
岩石力学
一、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2、稳定系数F(安全系数)的定义为沿最危 险破坏面作用的最大抗滑力(或力矩)与下滑 力(或力矩)的比值。即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重点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重点

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第一章高等数学第一节空间解析几何第二节微分学第三节积分学第四节无穷级数第五节常微分方程第六节线性代数第七节概率与数理统计第一章普通物理第一节执学八、、4第二节波动学第三节光学第二章普通化学第一节物质结构与物质状态第二节溶液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第五节有机化学第四章理论力学第一节静力学第二节运动学第三节动力学第五章材料力学第一节拉伸与压缩第二节勇切与挤压第三节扭转第四节截面的几何性质第五节弯曲第六节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第七节组合变形第八节压杆稳定第/、、流体力学章第一节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第二节流体动力学基础第三节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第四节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恒定流第五节明渠恒定流第六节渗流、井和集水廊道第七节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第七章电气与信息第一节电磁学概念第二节电路知识第三节电动机与叟压器第四节仁号与彳口息第五节模拟电子技术第六节数字电子技术第七节计算机系统第八节信息表示第九节常用操作系统第十节计算机网络第八章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冋法第五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六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七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八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九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十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九章工程经济第一节资金的时间价值第二节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第三节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第四节财务分析第五节经济费用效缶:分析第六节不确定性分析第七节方案经济比选第八节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第九节价值工程第十章土木工程材料第一节材料科学弓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第二节材料的性能和应用第十章工程测量第一节测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水准测量第二节角度测量第四节距离测量第五节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第六节控制测量第七节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第八节建筑工程测量第十一章职业法规第十二章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第一节土石方丄社与桩基础丄柱第二节钢筋混凝土工程弓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第三节结构吊装丄程与砌体丄程第四节施工组织设计第五节流水施工原理第六节网络计划技术第七节施工管理第十四章结构力学第一节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第二节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与特性第三节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第四节超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与特性第五节结构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第十五章结构设计第一节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节钢结构第三节砌体结构弟十八早岩体力学与土力学第一节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方法第二节工程岩体分级第三节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第四节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第五节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第六节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第七节土的抗男强度第八节特殊性土第九节土压力第十节边坡稳定分析第十节地基承载力第十七章工程地质第一节岩石的成因和分类第二节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第三节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第四节岩体结构和稳定性分析第五节动力地质第六节地下水第七节岩土工程勘察与原位测试技术第十八章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第一节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第二节岩体力学在岩基工程中的应用第三节浅基础第四节深基础第五节地基处理。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第八章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一)岩质边坡的应力分布特征由有限元法分析的结果知,形成边坡后,岩体中的应力有如下变化特性:1.由于应力重新分布,边坡周围的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其总的特征为愈靠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1σ)愈接近平行临空面。

2.坡脚附近最大主应力(相当于临空面的切向应力)显著增高,且愈近表面愈高;最小主应力则显著降低,于表面处降为零,甚至转为拉应力。

3.坡缘(坡面与坡顶的交线)附近,在一定的条件下,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的切向应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形成张力带。

4.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的直线变为近似圆弧形,弧的凹面朝向临空方向。

5.坡面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不考虑坡面走向方向的2σ)向内渐变为两向(若考虑2σ则是三向)应力状态。

另外,应注意到,以上特征只能使用于均质各向同性的岩体中,如果边坡内存在大的断层或层状岩体,则应力分布必有较大的差异。

影响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原岩应力状态、岩坡形态、岩体的变形特征和结构特征等。

其中,以原岩应力状态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特征岩质边坡中未出现贯通性破裂面之前,坡体的变化特征属变形特征;出现贯通性破裂面后的坡体特征属破坏特征。

其发展过程是:坡面及附近岩体松动(又称松弛张裂)-岩体蠕动-加速蠕动-破坏。

其中,前三步的特征均属变形特征,最后一步的特征才是破坏特征。

1.变形特征在边坡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卸荷作用,岩体内的应力重新分布,使边坡表面及其附近岩体发生松动,形成表面张开裂隙,包括:回弹裂隙,坡面、坡顶张裂带裂隙,坡脚应力集中带的张开裂隙。

岩坡发生松动后,降低了岩体的强度,在外力(主要是自重)作用下,岩体向自由面方向缓慢变形,称之为岩坡的蠕动。

如果坡体中的应力小于岩体的长期强度,坡体的蠕动逐渐减速,最后趋于稳定;反之,坡体蠕动加速,最终导致破坏。

2.破坏特征由于边坡的破坏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破坏后的形态和作用也极不一致,因而岩坡破坏形式的分类也是各种各样的。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第八章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边坡岩体中的应力分布特征 边坡岩体的变形与破坏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质边坡的加固措施
边坡岩体中的应力分布特征
斜坡(slope)统指地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 体,包括天然斜坡和人工边坡。 天然斜坡(简称斜坡)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形成未经 人工改造的斜坡。 人工边坡(简称边坡)是指经人工开挖或改造形成 的斜坡。 研究目的:研究边坡变形破坏的机理(包括应力分 布及变形破坏特征)与稳定性,为边坡预测预报及 整治提供岩体力学依据。其中稳定性计算是岩体 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核心。
(Ti j ) Tn
i 1
ji
折线滑动法又叫不平衡推力传递法、传递
系数法、剩余推力法。
当滑动面为折线形时,可用折线滑动法。
山区土坡往往
覆盖在起伏变化 的基岩上,土坡 失稳多数沿这些 界面发生,形成 折线滑动面,对 这类边坡的稳定 分析可采用传递 系数法。
假定条间力的合力与上一土 条底面平行,根据各分条力 的平衡条件,逐条向下推求, 直至最后一条土条的作用力
稳定系数折减:
Ri

cbili
(Ni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i ) tanbi
K
Xi

csi di
(Ei
Pwi ) tansi
K
X i1

csi 1d i 1

(Ei1 K
Pwi1
) tansi1
Ei1 mi Eini Pia
Sarma法可以用于评价各种破坏模式下边坡 稳定性,如平面破坏、楔形体破坏、圆 弧面破坏和非圆弧面破坏等。的而且条 块的分条是任意的,条块边界无需垂直, 从而可以对各种特殊的边坡破坏模式进 行稳定性分析。

033013(030027)《岩体力学》同济大学教学大纲(含教学内容,使用课本等)

033013(030027)《岩体力学》同济大学教学大纲(含教学内容,使用课本等)

《岩体力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30137 学分:3 总学时:51+13(0.75周)实验:大纲执笔人:沈明荣大纲审核人:石振明本课程有配套实验课030027《岩体力学实验》,0学分,13(0.75周)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本课程属地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为限定选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岩石、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能,了解岩石的动力学特性,熟练掌握有关的强度理论,岩体分类的基本方法,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及其规律,了解初始应力状态的测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岩体力学在峒室工程、边坡工程、岩基工程中的应用。

二、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有关岩石、结构面、岩体的力学特性,能够熟练应用岩石、结构面、岩体的强度理论,对其进行评价,并应用这些基本理论,评价峒室的二次应力状态和掌握围岩压力理论及其围岩的松动压力、形变压力的计算,初步了解新奥法的基本概念,了解边坡的破坏机理和稳定性评价的基本方法,熟悉岩基的破坏模式及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三、课程基本内容(一)绪言介绍岩体力学的定义及其不关的基本概念、简介目前常用的岩体分类方法,并根据岩体力学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要求掌握学习、研究岩体力学的方法。

(二)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介绍岩石的基本物理、水理性质。

岩石在拉伸、单向压缩、剪切、三向压缩应力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以及有关岩石常用的几种强度理论,简单叙述在各种应力作用下的试验方法及其相应各参数的求解方法。

(三)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能介绍描述结构面的方法,结构面在正应力、剪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常用的评价规则、不规则齿形结构面的抗剪强度理论及其正确地运用这些强度理论,评价具有结构面的岩体强度、以及由于结构面的存在,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四)岩石的动力学基础简单介绍波动方程和超声波波速及其影响因素。

(五)工程岩体分类介绍工程岩体分类的基本原则以及分类的基本方法,熟悉几个简单的分类和我国的分类标准。

岩石力学张永兴答案

岩石力学张永兴答案

岩石力学张永兴答案【篇一:《岩体力学》教学大纲】t> 撰写人:学院审批:审批时间:年月日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课程编号: 01z20044b英文名称: rock mass mechanics学时:总计 32 学时,其中理论授课32 学时,实验(含上机)0 学时学分: 2.0学分面向对象: 2008 级及以后年级的土木工程与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土木工程概论》、《材料力学》、《普通地质学》、《弹性力学》、《工程地质》、《计算机文化基础》等。

教材:《岩体力学》,沈明荣,陈建峰编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07 月,第三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或资料:1.《岩体力学》,阳生权,阳军生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09 月,第一版。

2. 《岩石力学》,徐志英编著,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年 07 月,第三版。

3. 《岩石力学》,张永兴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年 03 月,第二版。

4.gb 50218 —9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5.gb 50021 —20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6.《岩土工程手册》,岩土工程手册编委会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岩体力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是属土木工程专业任选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岩石、岩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地下洞室、岩质边坡和地基工程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基本的设计方法,并了解岩体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掌握常用试验、测试的原理与方法。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理解并掌握岩石基本参数的概念,影响因素,试验方法;掌握莫尔强度理论和格里菲斯强度理论;对工程中一般岩体力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如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坝基稳定性分析等.同时,学生具有正确进行数字计算的能力,掌握测量岩石主要参数的操作能力,具有分析试验数据和编写报告的能力。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之一)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之一)

第十五讲第十七章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第一节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之一)一、内容提要:本讲主要讲述岩质边坡应力分布特征;边坡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以及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因素二、重点难点:边坡应力分布特征、边坡变形和破坏斜坡系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

它包括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两种。

前者是在一定地质环境中,在各种地质营力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如山坡、海岸、河岸等。

后者则是由于人类某种工程、经济目的而开挖的,往往在自然斜坡基础上形成,其特点是具有较规则的几何形态,如路堑、露天矿坑边帮、运河(渠道)边坡等。

斜坡具有坡体、坡高、坡角、坡肩、坡面、坡脚、坡顶面、坡底面等各项要素(图17-1-1)。

斜坡在各种内、外地质营力作用下,不断地改变着坡高和坡角,使坡体内应力分布发生变化。

当组成坡体的岩土体强度不能适应此应力分布时,就产生了斜坡的变形破坏作用。

尤其是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使自然斜坡发生急剧变化,斜坡的稳定程度也变化极大,往往酿成灾害。

斜坡的变形与破坏,实质上是由斜坡岩土体内应力与其强度这一对矛盾的发展演化所决定的。

由于斜坡变形破坏,给人类和工程建设带来的危害在国内外不乏其例。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所制约,斜坡地质灾害分布广泛,活动强烈,危害严重。

由于斜坡变形破坏对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和生命财产的危害较大,所以它是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也是环境地质学和灾害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例题1】决定斜坡的变形与破坏的主要因素是()。

A.斜坡类型B.斜坡要素C.斜坡种类D.斜坡岩土体内应力与强度答案:D【例题2】下列不属于斜坡要素的是()。

A. 坡高B.坡顶C.坡角D.坡腿答案:D一、岩质边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的变形与破坏,取决于坡体中的应力分布和岩体的强度特征,了解坡体中应力分布特征,对认识斜坡变形与破坏机理很有必要;对正确评价斜坡的稳定性,制定合理的设计和整治方案有指导意义。

岩土工程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

岩土工程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摘要:岩土工程勘察在20世纪60年代由欧美国家提出,是根据土木工程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技术体制。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成熟,尤其在露天矿边坡的治理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结合对以往所发生过的滑坡事件研究,发现很多露天矿边坡实际治理过程中虽然实施了治理工程,但施工结束后再次发生滑坡,因为该滑塌体位于采场边坡的上部,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为此,本文通过研究岩土工程勘察在露天矿边坡治理中的作用,致力于通过岩土工程勘察,充分与岩土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与边坡回填、内排压脚、排水以及减压等措施相结合,共同实现露天矿边坡治理。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露天矿;边坡治理;作用近年来由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经常会出现露天矿边坡失稳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在露天矿边坡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通过岩土工程勘察,确定露天矿边坡治理的难易程度指标,从而制定边坡回填方案,必须满足边坡的表面平整度达到20度。

再通过岩土工程勘察进行内排压脚,致力于为露天矿边坡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在露天矿边坡治理中的作用1.1制定边坡回填方案首先,通过岩土工程勘察结果构建露天矿边坡地质模型,从而确定露天矿边坡治理的难易程度指标,并根据具体指标制定边坡回填方案。

基于岩土工程勘察构建的露天矿边坡地质模型。

岩、泥岩、煤层以及排序物分别为影响露天矿边坡治理效果的四大因素。

本文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制定的边坡回填方案,必须满足边坡的表面平整度达到20度。

针对堆场内含有砂岩、泥岩、煤层以及排序物边坡主要为碎石土组成的土质边坡,露天矿边坡治理难度为一级。

必须利用基于岩土工程勘察得到的露天矿边坡地质模型逐层治理,对设有多层内支撑挡土体系的基坑,应按设计确定开挖深度,不许超深开挖。

挖土机械、运输车位于基坑边时,宜采用搭设平台,铺设走道板等措施支撑承重设备,以减少边荷对挡土结构的侧压力。

在进行深基坑喷锚施工时,一旦遇到边坡为回填土或者暗浜出现时必须注浆加固,掺水泥或石灰换填。

7.1-2 岩石力学与工程 岩石边坡工程解析

7.1-2 岩石力学与工程 岩石边坡工程解析

7.2 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1)边坡岩体的变形特征 1.岩石边坡的变形以坡体未出现贯通性的破 坏面为特点,但在坡体的局部区域,特别 在坡面附近也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破裂与 错动,但整体而言并未产生滑动破坏。 2.边坡变形的主要形式
1)松动
坡体表面出现一系列与坡面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
开裂隙,被这些张开裂隙切割的岩体便向临空面 方向松开、移动,这种过程和现象称为松动。
2017/5/12
10
(2)边坡岩体的破坏形式
1.崩塌 1)定义 崩塌是指块状岩体与岩坡分离向前翻滚而下的一 种破坏方式。 2)现象 在崩塌过程中,岩体无明显滑移面,同时下落岩 块未经阻挡而直接坠落于坡脚,或经过斜坡面上 滚落、滑移、碰撞后堆积于坡脚。 3)原因 岩体在重力与其他外力共同作用下超过岩体强度 而引起的破坏现象。这里所说的外力是指由于裂 隙水的冻结而产生的楔开效应、裂隙水的静水压 力、植物根茎的膨胀压力以及地震引起的坡体晃 动、雷击等的动力载荷。
20
(3)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不连续结构面的影响因素 岩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结构面,它们降低了岩体的 整体强度,增大了岩体的变形性能和流变性质,加 深了岩体的不均匀性、各向异性和非连续性。 2.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 风化作用使边坡岩体强度减小,坡体的稳定性降低, 促进边坡岩体变形与破坏。 3.水对边坡岩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岩体中的水形成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于岩 体,成为一种推动岩体向下滑动的力。
1. 滑动面为圆弧形或近似圆弧形; 2. 条块侧面的垂直剪力 Yi Yi1 tan i 0
(3)力学分析与计算公式
1. 条块的力学分析 滑块的条块上的作用力有:重力 W ;作用在 条块上的上部外载荷 Qi ;作用在条块上的水平 Q ;条间作用力的 作用外载荷(如地震作用) 水平分量 X i ;条间作用力的垂直分量 Y ;条块 底面的抗剪力 S i ;条块底面的法向力 N 。

岩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岩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岩体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岩体力学学科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它与工程实践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必将会推动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 本文简要介绍了岩体力学的发展情况, 然后从学科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程的步骤, 阐述了当前的进展并付以工程实例和新的理论,最后对今后岩体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展望.标签岩体力学; 工程实践; 分析方法;试验手段前言岩体力学作为岩土工程三大基础学科(岩体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学) 之一,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 岩体力学问题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岩体力学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工程开发的深度和广度.1 岩体力学的发展岩体力学的发展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一) 连续介质岩石力学阶段. (二) 裂隙岩体力学阶段. (三) 岩体结构力学阶段. (四) 地质工程岩体力学阶段.而今的岩体力学与地质研究工作密切相关, 必须是多学科协同操作, 方能有所作为. 因此岩体力学的发展进入地质工程岩体力学阶段.2 岩体力学的几种模型要解决具体的岩体工程问题都得建立相应的模型.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与不连续介质模型是岩体力学中并存的两大模型, 两者均反映了岩体的不连续性, 但对岩体的不连续性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与不连续介质模型是从对岩体产状的处理方式来分析的. 而从岩体的力学性质角度来看, 则需要建立力学模型, 即本构关系. 岩体的力学性质可以用弹性、塑性、粘性或三者之间的组合, 如粘弹性、弹粘性、弹塑性、粘弹塑性、弹塑粘性等来表示.值得注意的是, 出现了一种岩体的自适应本构模型. 其中的岩体本构关系表达不借用传统的数学公式和力学基本定律, 而是靠神经网络的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功能直接从离散的试验数据中提取和存贮岩体行为的知识来实现.岩体的本构关系实质上就是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的关系. 对于自适应本构模型来说, 输入层可以是部分应力分量和部分应变分量, 而输出层也可以是另一部分应力分量和另一部分应变分量. 输入和输出什么要根据已有的知识而定, 同时也要考虑用这一模型解决的问题.自适应本构模型的输入与输出模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通过网络的连接权值表达的, 因此, 它可以表示线性和非线性本构模型; 自适应本构模型有自学习功能, 因此, 随着知识的积累, 它的可能性和适用性将越来越高; 岩土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的建立, 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 自适应本构模型将为这一领域的开拓提供有效手段.3 试验手段更新对岩体力学及实际工程的影响无论什么岩体力学理论, 都是基于岩体本身的性状来模拟的. 而对于岩体的性质研究有赖于实际工程的积累和试验手段的更新. 如本构模型的研究要求进行岩石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测试, 裂隙岩体在拉应力状态下的开裂机理分析要求进行岩体断裂韧度测试, 边坡岩体卸荷带范围划分及岩体性质“弱化”程度研究要求采用声波等综合测试技术等.4 地应力——岩体工程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岩体力学与具体工程的结合, 除了考虑岩体本身的力学性质与产状外, 另一个无法忽略的因素是地应力.地应力是各种作用和各种起源的力, 它主要由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组成, 有时还存在流体应力和温差应力等. 地应力状态与岩体稳定性关系极大, 它不仅是决定岩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而且直接影响各类岩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 在岩体高应力区, 地表和地下工程施工期间所进行的岩体开挖, 常常能在岩体中引起一系列与开挖卸荷回弹和应力释放相联系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使工程岩体失稳.当然, 地应力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利的. 如岩体中具有较高天然水平应力时, 对有压隧洞围岩稳定有利.总之, 岩体的地应力状态, 对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合理利用岩体地应力的有利方面,根据岩体地应力状态, 在可能的范围内合理地调整地下洞室轴线、坝轴线以及人工边坡走向, 较准确地预测岩体中重分布应力和岩体变形, 正确地选择加固岩体的工程措施.5 计算机技术在岩体力学中的应用随着对岩体力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为岩体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同时, 其它各学科的发展也为岩体力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为岩体力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先进的理论与手段.有限元法、无单元法、边界元法、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以及一系列的程序设计为岩体力学问题的解决和掌握提供了便利, 如: 本文第二节提到的基于BP 网络的自适应本构模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6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在岩石力学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 其难题之一是工程岩体的力学参数的合理确定. 该原因涉及到工程岩体的连续性问题, 即一方面人们认为工程岩体是非连续性介质, 另一方面所用的力学理论又属于连续介质力学, 这是一个棘手的矛盾. 要想合理的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参数, 首先要解决上述矛盾.建立工程岩体连续性的概化方法.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微观力学和细观力学介质的连续性判别, 也适合于宏观工程岩体的连续性问题. 在此基础上, 提出的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即根据室内完整岩块实验参数, 结合野外工程岩体结构特点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 从而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的新方法, 它展示了新理论、新方法的广阔应用前景.7 岩体力学的展望当今, 岩体工程中的各种课题如工程选址、设计、施工及运营等方面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岩体力学的发展与完善必须重视对众多已建岩体工程实例的分析与归纳总结, 加强现场判断研究,并逐步建立便于推广应用的切合实际的专家系统. 岩体力学在工程上应用的经验总结及专家系统建立将是本学科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今后, 岩体工程进一步发展, 必然要求数值分析迅速发展. 但应指出, 数值分析方法的发展,一方面要求计算技术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求大规模的实验提供数值分析的发展基础. 加强学科渗透; 促进理论更新, 这是今后应用科学发展的一个趋势.总之, 随着人们对岩体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其它学科手段的进步, 岩体力学将不断完善; 同时, 也将推动人们的工程实践的不断深化。

岩石力学基础教程 作者 侯公羽 第8章 岩石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岩石力学基础教程 作者 侯公羽 第8章 岩石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8.1 边坡示意图
8.1.1 边坡应力状态
边坡形成前,岩体中应力场为原始应力状态。边坡成坡过 程中,临空面周围的岩体发生卸荷回弹,引起应力重分布和应力 集中等效应。边坡成坡后,岩体的应力状态较成坡前发生以下几 个主要方面的变化:
(1)坡体中主应力方向发生明显偏转(图8.2)。坡面附近的最 大主应力 1 。与坡面近于平行,其最小主应力 3 与坡面近于正交; 坡体下部出现近于水平方向的剪应力,且总趋势是由内向外增强, 愈近坡脚处愈强,向坡体内部逐渐恢复到原始应力状态。
坡面几何形态是影响坡体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表示坡面几何形态 的主要要素是坡角。坡角增大时,坡顶及坡面张力带的范围扩大(图8.2); 坡脚应力集中带的最大应力也随之增高。谷底岩土体将因谷坡岩土体向 下滑移的趋势而呈挤压状态,应力增高,变形加剧。谷坡的这种状况主 要表现在坡脚附近。
边坡变形与破坏的首要条件,在于坡体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脆弱结 构面,其影响尤以岩质边坡最为显著。边坡岩体的结构特征对坡体应力 场的影响相当复杂。其主要表现是,由于岩体的不均一和不连续,沿脆 弱结构面周边出现应力集中或应力阻滞现象。因此,它构成了边坡变形 与破坏的控制性条件,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边坡变形与破坏的机理。
8.2 岩质边坡变形与破坏类型
8.2.1 边坡变形的类型
边坡变形按其机制可分为拉裂、蠕滑和弯折倾倒三种基本形式。 ① 拉裂。 在边坡岩土体内拉应力集中部位或张力带内,形成的张裂隙变形形
式称拉裂。这种现象在由坚硬岩土体组成的高陡边坡坡肩部位最常见, 它往往与坡面近于平行,尤其当岩体中陡倾构造节理较发育时,拉裂将 沿其发生、发展。拉裂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上宽下窄,以至尖灭;由坡面 向坡里逐渐减少。拉裂还可能由岩体初始应力释放而发生的卸荷回弹所 致,这种拉裂通常称为卸荷裂隙。

岩石力学---第六章 边坡工程

岩石力学---第六章  边坡工程

抗滑力 C L W cos p U P sin p V sin p tg F 下滑力 W sin p P V cos p
2 1 Z 2 W H 1 ctg p ctg f H 2
3 、坡面上由于侧向压 力近于零,实际上为二 向应力状态;而向岩体 内部逐步变为三项应力 状态。
4 、在坡面或坡顶的某 些部位,由于水平应力 明显降低而可能出现拉 应力,形成张力带。
(三)、影响边坡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1、初始原岩应力状态 2、边坡坡形 3、岩体性质及结构特征
(四)、边坡失稳基本形式
1 H Z U wZw 2 sin p
1 2 wZw 2 H Z L sin p V
w : 水的容重; Z w : 岩体平均容重
(一)、圆弧滑坡计算 1、费勒纽斯(Fellenius)法
2、毕肖普(Bishop)法
3、简布(Janbu)法
4、萨尔玛(sarma)法
1、边坡变形Leabharlann 型 ①拉裂 ②蠕滑2、边坡破坏类型 ①塌落 ②倾倒(崩塌) ③滑坡 ④岩块流动 ⑤岩层曲折
平面剪切滑坡形式
旋转剪切滑坡形式
四、边坡稳定性计算
(一)、平面滑坡计算
平面滑坡发生条件: 1 、滑坡面走向一边 坡走向平行。
2 、滑坡面倾角小于 坡面角;但大于坡面 的摩擦角。
3 、滑体两侧的解离 面对滑体的阻力很小, 可忽略不计。
第八章 一、基本概念
边坡:是指由自然或人工 形成的斜坡。
岩石边坡工程
二、边坡分类
1、按形成原因分: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 2、按组成物质分:土质边坡和岩质边坡。
三、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岩体力学-第6讲-岩石边坡工程

岩体力学-第6讲-岩石边坡工程

几个概念提法
• 岩质边坡 土质边坡 • 岩石边坡 岩质边坡 • 露天矿边坡 路堑边坡 路堤边坡 坝坡 岸坡
边坡工程与经济建设
• 边坡与露天矿工程
维持边坡稳定、增大坡脚、减小采方
• 边坡与水利水电工程
近坝边坡的永久稳定性 库岸边坡的变形失稳与地质灾害
• 边坡与交通工程
路堑边坡和路堤边坡变形失稳
• 边坡与房屋建筑工程
平面滑动
平面滑动
平班水电站进 场所公路滑坡
云荞水库趾 板边坡滑坡
千将坪滑坡
洪家渡水电站进 场公路滑坡
楔体滑动
• 当两个软弱面相交,切割岩体形成四面 体时,就可能出现楔形滑动 • 如果两个结构面的交线因开挖而处于出 露状态,不需要地形上或结构上的解除 约束即可能产生滑动。
楔体滑动
青兰山边坡
锦屏库区
N1 N 2 W cos S cos sin 2
j
2 1
2
1 2
FS
sin t an j ( ) 1 t an S sin 2
FS
( N1 N 2 ) tan j W sin S
2 1
tan j sin(90 ) tan j 2 2 2 sin 1 tan S 2
边坡稳定影响因素
• 2、坡形坡率变化
• 河流、水库及湖海的冲刷及淘刷,使岸坡外形发生变 化。当侵蚀切露坡体底部的软弱结构面,使坡体处于 临空状态,或侵蚀切露坡体下伏软弱层的顶面时,使 坡体失去平衡,最后导致破坏。 • 人工削坡时未考虑岩体结构特点,切露了控制斜坡稳 定的主要软弱结构面,形成或扩大了临空面,使坡体 失去支撑,会导致斜坡的变形与破坏。
平面破坏分析

岩体力学与岩体工程(七)(新版)

岩体力学与岩体工程(七)(新版)

(四)地质条件对自重应力的影响地质构造对自重应力也有影响。

如图19-49所示为背斜褶曲的影响,在褶曲两翼显示出应力增大,而在褶曲中部则应力降低。

也可以预测,在向斜的两翼会浮上应力降低,而在向斜核部显示出应力增大的现象。

如图19-50所示为断层对自重应力的影响。

因为断层两侧的岩块形成了应力传递,使上大下小的楔体A产生了卸荷作用,致使地应力降低;而下大上小的楔体B产生了加荷作用,致使地应力升高。

同时也产生了山峰处地应力低、沟谷处地应力高的现象。

(五)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岩体温度对地应力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地温梯度和岩体局部受温度的影响。

地温梯度的影响:各地区地温梯度不相同,但普通为3℃/100m,岩体的体膨胀系数约为,而岩体的弹性模量普通为l0GPa,因而岩体的温度应力约为可见,岩体温度应力为压应力,并随深度H的增强而增强。

在相同深度情况下,温度应力仅为重力垂直应力的1/9左右,实际在许多情况下,温度应力是应该考虑的。

六、地壳浅部地应力的变化逻辑从目前现有实测资料来看,3000m以内地壳浅层地应力的变化逻辑,大致可归纳如下几点(但是也应该指出,随着实测资料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地应力的认识,将会不断的得到深入)。

(一)地应力是个非稳定应力场岩体中原始应力绝大部分是以水平应力为主的三向不等压的空间应力场。

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是随着空间和时光而变化的,它是个非稳定应力场。

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在时光上的变化,就人类工程活动所延续的时光而言是缓慢的,可以不予考虑。

但在地震活动区,它的变化仍相当大,应该引起注重。

(二)实测垂直应力σz基本等于上覆岩层重力γHBrown和Hoek(1978年)汇集了世界各地原岩应力的实测结果,经收拾统计分析出原岩应力的一些重要逻辑,扩散体现于图19-51中。

有关垂直应力资料表明,在深度为2700m范围内,m呈线性增长,大致相当于按平均重度γ=27kN/ma计算出来的重力γH,见图19-51。

Hoek-Brown分析法在软岩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中的应用研究

Hoek-Brown分析法在软岩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中的应用研究

Hoek-Brown分析法在软岩边坡岩体力学参数选取中的应用研究王迎晓【摘要】岩土体力学参数取值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重点之一,参数取值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边坡工程的安全及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如何在特殊工况条件下相对合理地对岩土体力学参数进行估值至关重要,参数取值仍需结合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实验数据及临近既有工程参数取值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Hoek-Brown准则对节理裂隙发育-很发育的破碎岩体及软岩边坡工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该研究结论适用于自然环境恶劣(如高寒地带)导致难以采用综合勘察手段而又缺乏试验数据的特殊工况.【期刊名称】《铁道勘察》【年(卷),期】2017(043)001【总页数】4页(P53-55,63)【关键词】高切坡;物理力学参数;Hoek-Brown强度公式;地质强度指标(GSI)【作者】王迎晓【作者单位】(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3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软岩边坡的稳定性是边坡工程勘察设计的重点。

软岩具有易风化、强度低、变形大、遇水易软化崩解、工程力学性质较差等特征,而这些性质往往是软岩边坡开挖后不能自稳的主要因素。

正是因为软岩性质特殊,使得岩土参数的时空变异性表现得十分突出,不同岩性、不同风化程度的软岩自身力学参数离散性也较大,取样困难,力学参数分析时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故而对软岩岩体力学参数的选取较其他岩体更为困难。

另外,特殊环境条件导致综合勘察技术手段难以全面开展,如高寒冰川地区的边坡勘察,因气候环境恶劣,机械设备难以进场,取样数量受限。

此种情况下,评价软岩边坡稳定性采用估值方法计算较为有效。

结合某铁路边坡实例分析,利用Hoek-Brown准则对软岩、节理裂隙发育—很发育的破碎岩体高边坡工程进行力学参数估值计算,并讨论准则的适用性。

某铁路隧道洞门边坡由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夹页岩与崩坡积堆积物组成,上部为碎石土,下部为志留系下统罗惹坪组泥质粉砂岩夹页岩,均属软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一)岩质边坡的应力分布特征由有限元法分析的结果知,形成边坡后,岩体中的应力有如下变化特性:1.由于应力重新分布,边坡周围的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其总的特征为愈靠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1σ)愈接近平行临空面。

2.坡脚附近最大主应力(相当于临空面的切向应力)显著增高,且愈近表面愈高;最小主应力则显著降低,于表面处降为零,甚至转为拉应力。

3.坡缘(坡面与坡顶的交线)附近,在一定的条件下,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的切向应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形成张力带。

4.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的直线变为近似圆弧形,弧的凹面朝向临空方向。

5.坡面处于单向应力状态(不考虑坡面走向方向的2σ)向内渐变为两向(若考虑2σ则是三向)应力状态。

另外,应注意到,以上特征只能使用于均质各向同性的岩体中,如果边坡内存在大的断层或层状岩体,则应力分布必有较大的差异。

影响应力分布的主要因素有:原岩应力状态、岩坡形态、岩体的变形特征和结构特征等。

其中,以原岩应力状态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特征岩质边坡中未出现贯通性破裂面之前,坡体的变化特征属变形特征;出现贯通性破裂面后的坡体特征属破坏特征。

其发展过程是:坡面及附近岩体松动(又称松弛张裂)-岩体蠕动-加速蠕动-破坏。

其中,前三步的特征均属变形特征,最后一步的特征才是破坏特征。

1.变形特征在边坡形成的初始阶段,由于卸荷作用,岩体内的应力重新分布,使边坡表面及其附近岩体发生松动,形成表面张开裂隙,包括:回弹裂隙,坡面、坡顶张裂带裂隙,坡脚应力集中带的张开裂隙。

岩坡发生松动后,降低了岩体的强度,在外力(主要是自重)作用下,岩体向自由面方向缓慢变形,称之为岩坡的蠕动。

如果坡体中的应力小于岩体的长期强度,坡体的蠕动逐渐减速,最后趋于稳定;反之,坡体蠕动加速,最终导致破坏。

2.破坏特征由于边坡的破坏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破坏后的形态和作用也极不一致,因而岩坡破坏形式的分类也是各种各样的。

从破坏的力学特征看,将常见的边坡破坏形式分为岩石崩塌、平移滑动、旋转滑动、岩块流动和岩层曲折五类(见图8-1 a,b,c,d,e )。

图8-1 边坡破坏形式分类(1)崩塌(图8-1a)岩坡前缘的部分岩体被陡倾角的破裂面分割,以突然的方式脱离母体,翻滚而下,岩块相互撞击破碎,堆积于坡脚而形成岩堆,称为崩塌。

崩塌产生的原因:①由于风化减弱了节理面间的粘结力;②由于雨水渗入张裂隙中,造成了裂隙水的水水压作用于向坡处的岩块上;③岩石受到冰胀,风化和气温变化的影响,从而减弱岩体的抗拉强度和松动了岩块,造成了岩石崩落的条件。

(2)平移滑动(图8-1b)平移滑动是一部分岩体沿着地质软弱面,如层面、断层、裂隙或节理面的滑动。

其特点是块体运动沿着平面滑移。

它的产生是由于这一平面上的抗剪力与边坡几何形状不相适应。

这种滑动往往发生在地质软弱面的产状往坡外倾斜的地方。

由于坡脚开挖或者某种原因(如风化、水的浸润等)降低了软弱面的内摩擦角,这就使的地质软弱面以上的部分岩体沿此平面而下滑,造成了边坡破坏。

(3)旋转滑动(图8-1c)旋转滑动的滑面通常成弧形状,岩体沿此弧形滑面而滑移。

在均质的岩体中,特别是均质泥岩或页岩中,滑面近圆弧形。

但在非均质的岩坡中,滑面很少是圆弧形的,因为它的形状受层面、节理裂隙的影响。

这时,滑面是由短折线组成的弧形,近似于对数螺旋曲线或其他形状的弧面。

滑体沿着弧面上滑动,使滑体好像是以某一半径围绕某中心而作旋转运动,使的滑体顶面往后倾斜。

这种滑动的表面形态通常是成马蹄形的。

在滑体的后部往往产生许多张裂隙。

在雨后,雨水贯进裂隙中,减弱了滑面的抗剪强度,又促使滑体滑动。

(4)岩体流动(图8-1d)岩体流动通常发生在均质的硬岩层中,这种破坏类似于脆性岩石因最高应力点上的破碎而使岩层全面崩塌那样的情况。

因而它的成因首先是在岩层内部某一应力集中点上的岩石遭到高应力的作用而开始破裂或破碎。

于是,所增加的荷载传给邻近的岩石,从而又使邻近岩石受到超过某本身强度的荷载,又导致了进一步的破裂。

这一过程的不断进行,直至岩层出现全面破裂而崩塌为止。

这样,岩块像流体一样的沿坡面向下流动,而成岩块流动。

其破坏面极不规则,没有一定形状。

并由于岩块流动,使的岩体发生相应的内部变形。

(5)岩层曲折(图8-1e)有时,边坡破坏也可因坡面节理岩层的曲折引起,也有称溃曲。

当岩层成层状沿坡面分布时,由于岩层本身的重力作用,或由于裂隙水的结冰作用,增加了岩层的荷载,而使坡面岩层曲折,导致岩层破坏,岩体沿坡向下崩落。

(三)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可以概括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

其中,内在因素包括地貌条件、岩石性质、岩体结构与地质构造等。

外在因素包括水文地质条件、风化作用、水的作用、地震及人为因素等。

内因在边坡的变形中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外因起促进作用;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中,应在研究各因素的基础上,找出它们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进而评价其稳定性。

1.地貌条件地貌条件决定了边坡形态,对边坡稳定性有直接影响。

对于均质岩坡,其坡度愈陡,坡高愈大则稳定性越差。

对边坡的临空条件讲,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平面呈凹形的边坡较呈凸形的边坡稳定。

2.岩石的性质岩石性质的差异是影响边坡稳定的基本因素,就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而论,不同的地层岩组有其常见的变形破坏形式。

一般来说,岩石强度越低,完整性越差,抗风化能力越低,亲水性越强,边坡的稳定性越差。

3.岩体结构与地质构造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产状及其与坡面的关系是岩体边坡稳定性的控制因素。

(1)结构面的倾角与倾向:同向缓倾边坡的稳定性较反向坡要差;同向缓倾边坡中结构面的倾角愈陡稳定性愈差。

(2)结构面的走向:结构面走向与坡面走向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失稳边坡岩体运动的临空程度,当倾向不利的结构面走向和坡面平行时,边坡的稳定性最为不利。

(3)结构面的组数和数量:结构面组数多,密度大造成岩体破碎;边坡整体性差,块体滑动的机会多,失稳可能性大。

(4)结构的连续性、粗糙度、充填物性质和厚度等等都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4.风化作用岩石风化愈深,边坡的稳定性愈差,稳定坡角愈小。

5.水的作用水对边坡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包括软化作用、潜蚀、冲刷作用、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还有浮托作用等。

6.地震强烈地震时,由于水平地震力的作用,常引起山崩、滑坡等斜坡破坏现象;由于强烈地震的振动,使地震带附近岩体结构松动,给边坡稳定带来潜在威胁。

7.人工因素人工因素包括如下几方面:(1)爆破作用;(2)人工削坡;(3)施工方法;(4)工程作用等。

(四)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岩体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大体上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

其中定性评价包括工程类比法和图解法;定量分析法包括数值分析法、极限平衡和可靠度分析法。

极限平衡法是简单、实用、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是要求我们重点掌握的内容。

极限平衡法中的关键内容有两个。

(1)剪切滑动破坏面的强度准则。

一般采用库仑准则φστtg c +=,式中c 、φ分别是滑动面的内粘聚力和内摩擦角;τ、σ分别是滑动面上的剪应力和正应力。

(2)边坡的稳定系数k 。

k 被定义为阻止滑动的总力与致滑总力之比,当k>1.时,边坡稳定;当k<1时,边坡不稳定;k=1时,极限平衡状态。

1.单平面滑动体稳定性评价如图8-2所示,为岩坡,坡顶水平,坡角i ,可能造成岩坡破坏的面为AB ,其倾角为β。

设岩体的容重为γ;滑动面的内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c 、φ。

当1=K 时,岩坡的极限高度为:()()φβββ--=sin sin cos sin 2i i r c H 对单面滑动体,还应该注意如下两种情况:(1)在坡顶面出现张拉裂缝如图18-14所示,张拉裂缝CE 的理论深度为:⎪⎭⎫ ⎝⎛+=245tan 200φγc Z 所以,实际滑动一般不是ABD 而是AECD 。

(2)考虑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地震动力等附加荷载时,岩坡的稳定系数的计算 首先作如下假设:①滑动面走向和张性断裂走向都与边坡面走向平行。

②张性断裂是竖直向的,并注满水,水深为W Z 。

③水沿着张性断裂的底部进入滑面,并沿着滑面渗透。

特别是在大气压力下进行渗透。

这里,滑面在边坡内显示出水压力,如图8-3表示了张性断裂中水的存在引起的压力分布以及沿滑面的压力分布情况。

④各个力W (滑块的质量)、U (浮力,这是由于水压力加在滑动面上产生的)和V (由于水压力在张性断裂中产生的力),都通过滑动体的形心起作用。

因此破坏仅仅是由于滑动造成的。

对于大多数实际边坡,这一假设可能不是完全真实的,但是,由于力矩的存在而引起的误差很小,可以忽略。

⑤滑面的抗剪强度是由粘结力和内摩擦角ϕ确定,符合库仑方程ϕστtan +=c 。

⑥所考虑计算厚度为单位厚度,并假定在破坏的侧面边界上对滑动没有阻力。

这样,所得稳定系数将会保守些。

图8-3 边坡上部具有张性断裂的边坡计算图从图8-3可得稳定系数:()ββφββcos sin tan sin cos V W V U W CA K +--+= 式中: ()βcsc Z H A -=()βγc s c 21Z H Z U w w -=w w Z V 221γ= 对于上部边坡表面中的张性断裂,有⎪⎩⎪⎨⎧⎪⎭⎪⎬⎫-⎥⎥⎦⎤⎢⎢⎣⎡⎪⎭⎫ ⎝⎛-=i H Z H W cot cot 12122βγ 当边坡的几何形状和张性断裂中的水深度为已知时,稳定系数K 的计算是一简单的事情。

可是,有时需要把一系列边坡几何形状、水的深度和不同抗剪强度的影响加以考虑。

则上式的解法可能变的很复杂。

为了简化计算,方程式可以重新整理成下列无因次的形式:()[]βϕβγcot tan cot 2RS Q S P R Q P H c K ++-+⎪⎪⎭⎫ ⎝⎛= 式中: βcsc 1⎪⎭⎫ ⎝⎛-=H Z P ⎪⎩⎪⎨⎧⎪⎭⎪⎬⎫-⎥⎥⎦⎤⎢⎢⎣⎡⎪⎭⎫ ⎝⎛-=ββsin cot cot 12i H Z Q HZ Z Z R w w γγ= βsin HZ Z Z S w ⨯= P ,Q ,R 和S 皆是无因次的参数,这意味着它们取决于几何形状,而不取决于边坡的大小。

因此,在粘结力c=0的情况下,稳定系数K 不再取决于边坡的大小。

2.双平面滑动体稳定性评价如图8-4所示,滑体abc 为一刚体,它可能沿ab 和bc 平面滑动。

其中bc 称为主滑面,ab 为辅助面,并有:(1)作用滑体上的外力为R (包括自重、地震力、滑动面上的孔隙水压力),分解为x,y 两个分力。

(2)ab 面上的抗滑力1S 和正压力1N(3)bc 面上的抗滑力2S 和正压力2N其中,滑动面上的抗滑力包括表面摩擦力和滑动面的内摩擦力,并考虑稳定性系数K ,即Kabc N S 1111tan +=ϕKbc c N S 2221tan +=ϕ 图8-4双平面滑动体受力图 式中:11,c ϕ和22,c ϕ分别是ab 面和bc 面的内摩擦角和内粘聚力; ab 和bc 分别是ab 和bc 边的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