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1章

合集下载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章节题库-第11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章节题库-第11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圣才出品】

第11章 总需求Ⅰ:建立IS-LM模型一、判断题1.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 )【答案】T【解析】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在手边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这时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

2.在IS-LM模型中,IS方程中的利率与LM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 )【答案】F【解析】在IS方程中的利率是实际利率,因为决定投资的是实际利率,在LM方程中的利率是名义利率,因为名义利率与货币供给与需求相联系。

3.货币交易需求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 )【答案】T【解析】交易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故反映了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

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有三种类型:交易需求、预防需求、投机需求。

4.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 )【答案】F【解析】实际货币供给m=M/P,这里M是名义货币供给,M增加时m是增加的。

但是,当价格水平P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m减少。

5.在不存在所得税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同时转移支付等量减少,则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量即为政府增加的购买量( )。

【答案】T【解析】政府购买乘数为:1/(1-MPC),转移支付乘数为:MPC/(1-MPC),政府购买增加与转移支付等量减少,则ΔY=ΔG/(1-MPC)-ΔG·MPC/(1-MPC)=ΔG。

6.如果在一个新的联邦预算中的人均政府购买提高了100美元,并且通过一项新的每人100美元的居民人均税支付它,这样政府赤字没有改变,中央银行使利率保持不变,这样GDP也不会改变。

( )【答案】F【解析】平衡预算乘数是1。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习题详解(第1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

任保平《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均衡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试说明对外净投资与贸易余额的关系。

答:对外净投资是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额()S I -。

贸易余额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一般用NX 表示。

对外净投资和贸易余额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关系分析如下: 由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Y C I G NX =+++,可以得到:Y C G I NX --=+同时,S Y C G =--,因此,S I NX =+,即S I NX -=。

这个等式表明了国家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本流动()S I -与国家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之间的关系。

国外净投资对应该恒等式的()S I -部分,它是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余额。

在开放经济中,国内储蓄无须和国内投资相等,因为投资者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贷出或借入资本。

贸易余额对应恒等式NX 部分,它是出口和进口的差额。

这样,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表明,国家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和国家间产品与服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2.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名义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即一国货币用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在现实中看到的一般是名义汇率,它随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它不能反映两种货币实际价值的变化。

实际汇率有时被称为贸易条件,是两国产品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能反映不同货币实际购买力水平,并可用来衡量两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力。

在间接标价法下,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之间的关系是:实际汇率=名义汇率×物价水平的比率,即()/e P P ε*=⨯,其中ε是实际汇率,e 为名义汇率,P 为国内物价水平,P *是外国物价水平。

布兰查德 宏观经济学 第11章

布兰查德 宏观经济学  第11章
YNf KNF NK,1 In words: Higher captital per worker letads to higher outputt per worker.
© 2006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Macroeconomics, 4/e
Olivier Blanchard
IS
SsY
It sYt
© 2006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Macroeconomics, 4/e
Olivier Blanchard
8
Investment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The evolution of the capital stock is given by:
Macroeconomics, 4/e
Olivier Blanchard
12
Dynamics of Capital and Output
K t 1 K t NN
= s f K N t
change in capital from year t to year t+1
▪ investment during year t
If investment per worker is less than depreciation per worker, the change in capital per worker is negative: Capital per worker decreases.
© 2006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 2006 Prentice Hall Business Publishing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圣才出品】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2版)章节习题精编详解-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圣才出品】

第11章货币、利息与收入一、判断题1.IS曲线代表的是产品市场的均衡,而LM曲线代表的是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答案】F【解析】IS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LM曲线是指将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

2.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将使LM曲线向右移动。

()【答案】T【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使i下降,从而使投资需求增加,使得收入增加,于是LM曲线向右移动。

3.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答案】F【解析】LM曲线是右上方倾斜的,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右移,会增加收入,同时提高利率。

4.当物价下降时,LM曲线会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F【解析】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物价的下降将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LM 曲线向右上方平移。

5.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利率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后,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

()【答案】T【解析】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货币的需求主要取决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其中,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有利时机而在手边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利率不大可能继续下降,也就是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不太可能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这时流动性偏好趋于无穷大,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

6.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提高,会使LM 曲线变得更陡峭。

()【答案】F【解析】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系数h 越大,LM 曲线的斜率/k h越小,LM 曲线越平缓。

7.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答案】F【解析】实际货币供给/m M P ,这里M 是名义货币供给,M 增加时m 是增加的。

但是,当价格水平P 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m 减少。

8.在IS -LM 模型中,IS 方程中的利率与LM 方程中的利率都是指名义利率。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与汇率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与汇率
∑Pi=E∑Pai; 3、绝对购买力平价定理的假设条件:
(P338第2段)
(1)不存在自然的贸易壁垒,如运输与 保险费用;
(2)不存在人为的壁垒,如关税与进口 配额;
(3)所有产品都是可贸易产品;
(4)国内和国外价格指数所包含的产品 品种相同,且各种产品的权重相同;
4、相对购买力平价定理:指在一定时期 内,汇率变动与该时期两国物价水平的 相对变化成比例。(P338第4段第1行)
二、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在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将不干 预外汇市场的汇率。
经济萧条→央行实行放松性的货币政策→在公 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放出基础货币→ 形 成过度的货币供给→ 过多的本币购买外币→ 外币供不应求→本币贬值→本国出口增加,进 口减少;
结论1:在小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净出口增 加使总产出增加,并使经济回到充分就业的状 态下。总产出增加使货币需求增加,净出口增 加使外汇供给增加,最终抵消货币市场中过度 的货币供给。
结论:当资本项目受到管制的固定汇率制下, 人们只有通过经常项目赤字来消除过度的货币 供给,一直到过度的货币供给余额消失时为止。
2、资本不可自由流动下的浮动汇率
央行实行放松性的货币政策→在公开市 场上买进政府债券→ 放出基础货币→ 形成过度的货币供给→ 国内利率下降→ 公众手中的实际货币余额持有需求增加 →投资与消费增加→收入水平增加→进 口增加→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外币供不 应求→本币贬值,汇率上升→出口增加, 进口下降,一直到经常项目逆差消失时 为止;
第一节 汇率制度的变迁
一、汇率与货币的可兑换性
1、汇率:指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兑 换比率。(P324倒第6行)
(1)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 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 示方法。(P324倒第6行)

宏观经济学第11章 理性预期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第11章 理性预期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劳动总供给曲线和劳动总需求曲线的向上 移动导致总供给曲线ES的向上移动,直到 ES曲线与垂直线y和总需求曲线AD´相交于 E2时,才会形成合乎理性预期的产值和价格 水平的均衡。
11.3.4 理性预期的政策含义


当政府在经济衰退时期和高涨时期反复交 替使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和收缩性的经济 政策时,人们会对未来的政府行为产生理 性预期。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经济政策的效力将受 到人们预期的制约,政府的经济政策不能 达到预定的目标。
11.3.2理性预期条件下的总需求曲线

理性预期条件下的总需求曲线和没有考虑 预期因素的总需求曲线一样,都是向右下 方倾斜的曲线,但理性预期的总需求曲线 的移动划分为预料之中的移动和预料不到 的移动。
11.3.3理性预期条件下产值和价格水 平的均衡

假定总需求发 生了预料之中 的变化,使总 需求曲线从AD 移向AD´,但 按照理性预期 的分析方法, E1不是均衡点。
第10章 产值和价格水平的均衡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理性预期的概念,能够解释理性预期对经 济分析的影响以及对经济政策决定的影响。

本章关键词
外推法预期 适应性预期 理性预期 理性预期 条件下的总供给函数 理性预期条件下的总需 求函数
11.1 理性预期的含义



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是指与数学 期望值相符合的主观预期。 主观预期(subjective expectation)是对未来 事件的预测。当人们作出主观预期的时候, 他们往往不能精确地说明这种预期的具体 原因,他们只是感觉到一般来说未来的事 件将像他们估计的那样变化。 数学期望值是指根据已掌握的信息所作出 的预测。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金融当局,它统筹 管理全国的金融活动,实施货币政策以影响 经济。一般认为,中央银行具有以下三个职 能: (1)发行国家货币。 (2)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具有 两大功能:一是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另一 重要职能是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同时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 业务。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支出和税收以影 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在短期 内,财政政策主要影响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这是刺激或减缓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 。 (一)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将财政收入进行分配和使用 的过程。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政府 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在经济高涨时期或通货膨胀情况下,中 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收缩贴现的数量,减少 商业银行的储备金,从而限制商业银行发放 的贷款,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 总需求,达到消除通货膨胀的目的。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经常采 用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利率上升,紧缩信贷 。但这时企业感到有利可图,仍愿增加贷款 ,扩大投资,商业银行也愿扩大放贷,这使 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直接减少社会总需求
减少政府支出 经济繁荣时期 增加政府税收 抑制私人消费和投资 抑制消费和投资
图11-2 紧缩性财政政策
《经济学原理》 主编:刘笑诵、丁勇
除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还有一种财政政策叫中性财政政策。它是 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以保持社会总 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LM模型-)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第11章总需求Ⅱ:应用IS LM-模型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货币传导机制(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答:货币传导机制也称货币传递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一个过程。

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递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二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

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M r I E Y→→→→。

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

与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

货币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实际货币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这一过程可用符号表示为:→→。

M E Y2.庇古效应(Pigou effect)答:庇古效应又称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水平变化引起实际货币余额变化,而实际货币余额是家庭财富的一部分,从而直接影响消费、总需求和产出。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 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以上的经济周期分类可以用表11-1来进行概括。
表表11-1 经济周期的类型
类型
周期长短
平均长度
发现的年代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朱格拉周期 基钦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 熊彼特周期
长周期(长波)
加量, w用以表示加速系数。
代入宏观经济均衡公式,得:
Yt Ca b Yt1 Ia w(Ct Ct1)
(11-10)
式(11-10)表明,任何时期的总收入或总产出等于自主性消费Ca与自主性投资Ia之和, 加上由边际消费倾向b决定的引致消费部分和由加速数w决定的引致投资部分。如果我们知道 了任一时期中自发性消费和自发性投资以及当期消费和前期消费,给定边际消费倾向b和加速 数w,那么就能通过对上式的代换,决定任一时期的收入和产出。
表示,所以又有:
It w(Yt Yt1)
(11-4)
式(11-4)表明,该期的净投资等于该期产量的变动值乘以资本—产量比率。当然,净
投资可以为正、负或0,这主要取决于Y 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Y 。总之,在w既定的情况
t
t 1
下,当期净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
因为总投资=该期的净投资+该期的更新投资,所以只要在式(11-4)两端加上更新投
引致投资I
0 500 500 250
0 125 125 62.5
缪尔森提出的,故此模型也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注:
下表各行数字这样得出,例如第3期,由于第2期收入为2000,故第3期 Ct b Yt1 0.5 2 000 1 000。 第3期投资 It I0 I I0 w(Ct Ct1) 1 000 1 (1 000 500) 1 500, 第3期收入 Yt Ct It 1 000 1 500 2 500 。

深大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1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深大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1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财政政策(cái zhènɡ zhènɡ cè)与货币政策一、判断题√1、流动性陷阱指LM曲线呈水平状,此时(cǐ shí)财政政策最有效。

×2、当经济(jīngjì)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时,可采取紧缩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就业。

√3、如果LM曲线是完全垂直(chuízhí)的,那么财政政策在增加就业方面是无效的。

×4、内在(nèizài)稳定器仅指累进所得税制。

×5、政府支出增加时,可能会使私人支出减少,这一效应称为替代效应。

×6、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敏感性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

√7、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8、在凯恩斯主义出现后,财政政策不以实现收支平衡为目标,而是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

×9、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会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10、一般说来,货币政策的决策要比财政政策的决策迅速。

二、选择题C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LM曲线和IS曲线都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都平缓;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D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曲线和IS曲线都一样陡峭;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B 3、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C、支出乘数较小;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C 4、在下述何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A、非充分就业;B、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C、投资对利率的敏感度较大;D、现金持有率较低。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1章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1章

r LM1 LM2
To keep r constant, the central bank increases M to shift LM curve right. r2 Results: r1
Δr = 0
© 2008 Worth Publishers Macroeconomics, European Edition
© 2008 Worth Publishers Macroeconomics, European Edition Mankiw • Taylor 8 of 43
The central bank’s response to ΔG > 0
• Suppose the government increases G. • Possible central bank responses: 1. hold M constant 2. hold r constant 3. hold Y constant • In each case, the effects of the ΔG are different:
2.
r2
1.
IS2 IS1 Y
Y1 Y2
3.
Mankiw • Taylor
© 2008 Worth Publishers
Macroeconomics, European Edition
5 of 43
A tax cut
Because consumers save (1−MPC) of the tax cut, the initial boost in spending is smaller for ΔT than for an equal ΔG… and the IS curve shifts by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1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第11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二个步骤是,在利率的变动影响到总需求的时候 发生的。
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 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
表11-1 传递机制
(1)
实际货币 供给的变动
表(11-21)传递机制(3) (4)
资产组合的调整 引起资产价格与 利率变动
根据利率变动 根据总需求 调整支出。 的变动调整产出
LM曲线垂直时,给定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对收 入水平的影响最大。
由图可知,当LM曲线垂直时,移动IS曲线确实 不能影响收入水平。
因此,当LM曲线垂直时,货币政策对收入产生 最大的效应,而财政政策对收入无影响。
本章表明财政政策的变化如何移动
经济萧条时,央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从 而增加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增加; 经济过热时,央行增加法定准备金率,从而减 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降低投资水平。
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 策。
在公开市场操作中,联邦储备系统以货币购 买债券,从而增加货币存量,或者出售债券, 收回债券的买者所支付的货币,从而减少货 币存量。
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LM0 LM1
IS0
Y0 Y1 Y2
Y3
Y
LM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当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越平坦,货币 政策效果越小,反之,货币政策的效果 越大
古典主义情况
与水平的LM曲线完全相反的是垂 直的LM曲线。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完 全无反应时,LM曲线是垂直的。
表11-1概括了传递机制各个阶段的要点。在实 际余额的变动对收入的最终影响之间有两个关 键性联系。
第一,由于资产组合出现了不均衡所产生的实际余 额变动,必然导致利率的变动。
第二,利率的变动必然使总需求发生变动。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1-12章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1-12章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 (产出) 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 (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二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而且曲线的变动趋势相同。

(2)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为此, 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3)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4)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 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 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例如, 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宏观经济学11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11经济周期理论

11.4.2 战后经济学家对经济长波时期的划分
战后,有许多经济学家从事长波研究的结果表明,从1789年到1973年间的184年中,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四个长周期。如表所示。
康德拉季耶夫 (1922)A
B
德沃尔夫(1929)
范·西里西亚旺特里 普(1936)
熊彼特(1936)
第一次长波谷峰
1789
11.1.4 经济周期的类型
西方经济学按照经济周期时间的长短即两次谷底(或两次波峰)间的时间 间隔,把经济周期分为以下几种期限类型: 1. 朱格拉周期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一般 称之为“朱格拉周期”,汉森称其为主周期。由于这种波动与设备投资有关, 有人称其为设备周期。与其他周期类型相比,这种中等长度的又被称为中周期。 2. 基钦周期
现在西方经济学家多不再使用“危机”这个词,而是用衰退和扩张 两个阶段划分法来代替传统的四个阶段,并且将经济周期两个阶段相互 交替的转折点分别称为“波峰”和“谷底”。“波峰”和“谷底”是时 点概念,通常是以某个月为标志。
11.1.3 经济周期的判断与衡量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是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问题。实际GNP的周期性波 动常常能够代表总体经济活动的周期波动。判断和衡量经济周期所依据的 最主要的指标是实际国民收入、实际GDP或实际GNP,考察它们的绝对规模 变动,或增长率变动。
时曾指出,投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多倍的增加。可见,一方面,投资的变动会
引起国民收入成倍的变动;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引起更大的投资变
化。萨缪尔森便用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1.3.1 乘数—加速数模型
在三部门经济(家庭、企业和政府)条件下,总支出为消费、投资和政府购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

在本章中,我们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例展开分析(一)公开市场业务对均衡收入的影响初始均衡点为E1,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增加了市场上的名义货币供给量。

在物价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名义货币增加即为真实货币增加。

这使得LM曲线向右移至LM2。

新的均衡在较低的利率和较高的收入上实现(即图中E2)。

均衡收入提高的原因是,央行在公开市场购入债券,降低了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

1.LM曲线斜率与收入变化的关系LM曲线越陡峭,均衡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

即h越小,均衡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

2.货币扩张的调整过程央行购买债券增加了真实货币供给增加,从而形成当前利率水平下的过量货币供给;公众对此的反应是,设法通过购买其它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

由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调整十分迅速,经济体的状态立即从E1调整到E′,并使货币市场达到出清。

但在E′Y下,存货被降低到合意的库存水平之下,即商品市点,经济体存在过量的商品需求,在收入水平1场供不应求。

对此,经济体内各厂商的反应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会导致实际的收入水平上升。

实际收入水平上升带动货币需求的增长,利率也将从i'逐渐上升,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变动轨迹大体是沿着LM2曲线。

最终,经济体在E2点实现新的均衡。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对经济体产生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真实余额变化,资产组合失衡;资产组合调整,利率水平变动; 第二阶段:利率水平变动,投资支出调整;需求发生变化,调整产出规模。

上述阶段又可分解成四个步骤: 1.真实货币供给变动;2.资产组合调整,引起资产价格和利率水平的变化; 3.利率水平变化,引起投资支出即总需求的变化; 4.根据新的总需求水平,调整产出规模。

(三)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表明,利率水平调整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环节。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1~13章【圣才出品】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10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11~13章【圣才出品】
3 / 9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边际消费倾向增加,则消费会相对增加,直接导致收入增加,同时使得政府购 买以及投资乘数增大,间接导致收入增加。
12.边际进口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 【答案】T 【解析】四部门模型中,投资乘数的表达式为:kI=1/[1-MPC(1-t)+γ],因此, 边际进口倾向 γ 越高,乘数越小。
圣才电子书

A.产品市场均衡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货币市场均衡
C.劳动市场均衡
D.国际收支均衡
【答案】A
【解析】IS 曲线指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组合点的轨迹。当产品市
场实现供求均衡时,有投资等于储蓄,即 I=S,因而称为 IS 曲线。
2.一般而言,位于 IS 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属于( )。 A.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B.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 C.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D.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的非均衡组合 【答案】A 【解析】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中,位于 IS 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组合 意味着存在超额产品需求,即投资>储蓄。
1 / 97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4.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是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达到。 ()
【答案】F 【解析】实际货币供给 m=M/P,这里 M 是名义货币供给,M 增加时 m 是增加的。 但是,当价格水平 P 提高时,实际货币供给 m 减少。
5.在不存在所得税的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同时转移支付等量减少,则国民生产总 值的增加量即为政府增加的购买量( )。
【答案】T 【解析】政府购买乘数为:1/(1-MPC),转移支付乘数为:MPC/(1-MPC),政 府购买增加与转移支付等量减少,则 ΔY=ΔG/(1-MPC)-ΔG·MPC/(1-MPC)=ΔG。

宏观经济学第11章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11章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问题,所以,在本章我们暂时假定价格不变。
LS曲线的含义:
r
LS曲线,代表产品和服务市场
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一条线,它反映
某些相关经济变量(或指标)相互
联动的情况。I代表投资,S代表储
蓄。
r3
r2
r1
O
LS
y1
y2
LS曲线
y3
y
LS曲线的推导
✓ 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是指 :
CI CS
✓ 经济均衡的条件是 : I=S
➢ 收入增加到Y2,实际货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位至L2, 产生新均衡点为E2。
针对所有收入水平,完成同样的操作,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
LM 曲线。
令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供给:
可得到:
M
kY hr
P
1
M
r kY
h
P
LM曲线的斜率和变动
➢ LM曲线上的三个区域
✓ 假定消费函数为:C
Y
✓ 均衡收入决定的公式:Y
( I)(
/ 1 )
✓ 若计划投资与利率的线性函数关系为:
最终得到均衡收入的公式: Y
I e dr
e dr
1
LS曲线的推导
使用投资函数曲线和凯恩斯主义交叉图
来推导IS曲线
使用投资函数曲线和储蓄函数曲线图推
区域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I S ,有超额产品供给
L M 有超额货币供给

I S ,有超额产品供给
L M 有超额货币需求

I S ,有超额产品需求
L M 有超额货币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原理是:
货币供给增加,使得货币供大于求,货币的价格-利 率就会一直下降到货币市场达到新的均衡点为止。 而较低的利率刺激了计划投资,这就增加了计划支出、

生产和收入Y

货币政策: M 增加 1. M > 0 使LM 曲线向下移动(或向右移动) 2. 使利率下降 3. 将刺激投资, 使产出和收入增加.
利率 r
LM1
税收增加而货币供给不变 税收增加利率不变 税收增加收入不变
利率 下降
• •
IS2
LM2
IS1
收入、产出 Y
利率下降
利率 r
LM
利率 r
LM2 LM1
• •
IS2
收入 减少 IS1
收入 减少


IS1 IS2
收入、产出 Y 总 需 求 Ⅱ
收入、产出 Y
四、IS-LM模型的冲击

除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导致IS曲线,或LM曲线 移动外,还有一些其它因素(分为两类)也会引起 两曲线的移动: 一类是对IS曲线的冲击。对IS曲线的冲击是产品和 需求的外生变动-产生于投资者的本能或消费品需 求的变动 另一类是对LM曲线的冲击。对LM曲线的冲击产生 于货币需求的外生变动
LM2 LM1
利率 r
LM
利率 r
• •
IS2
收入、产出 Y
• •
IS1 IS1
收入、产出 Y 总 需 求 Ⅱ
练习: 用 IS-LM 模型分析经济冲击




用IS-LM 模型分析以下冲击的效应: 1、股票市场的繁荣(牛)使消费者更富有. 2、信用卡欺诈潮后,消费者使用更多现金完成交易. 对于以上每一个冲击: 1、用IS-LM 图来表示其对 Y 的 r 的效应 . 2、分析对C, I, 以及失业率的影响.

LM 曲线描述了货币市场均衡情况.
M P L(r ,Y )

两者的交点意味着两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 Y 和 r 的 组合.
IS-LM 模型用于政策分析
Y C ( T ) I (r ) G Y
M P L(r ,Y )


政策制定者可以影响宏观经济变量: •财政政策: G 和/或 T •货币政策: M 我们可以利用 IS-LM 模型来分析这些政策的经济效 应.
二、短期和长期的IS-LM模型

图11-7a(P280)显示了三条曲线: IS曲线、LM曲线和代表自然产出率的垂直线。

a图中的LM曲线是以固定的物价水平得出的。K为短 期均衡点。 K点的产出低于自然产出率,即需求不足

低需求会导致物价下跌,而由M/P知,物价下
跌增加了实际货币余额,从而使LM曲线向右 移动,并与LRAS曲线相交于C点,即长期均 衡。此时的短期物价水平固定在P2
r r3 r1
Y 0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

模型: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变量 (M, G 和 T ) 都是外生的


经济现实:
假定政府增加 T.央行可能的反应: 1. 保持 M 不变
2. 保持 r 不变
3. 保持 Y 不变

在每种情况下, T所带来的效应都不相同
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相互作用
△T×MPC/(1-MPC) 所以,对 r 与 Y 的影响比 增加等量的△G所带来的 影响要小。

二、货币政策如何使LM曲线移动并改 变短期均衡

当货币供给M增加时,实际货币余额M/P增加 (短期内P是固定的),导致利率下降。 LM曲线向下移动,使得利率下降,收入水平 提高

(图11-3,P271)
1、扩张的财政政策: (1)减税。目的是刺激消费者支出; (2)增加政府支出,包括拨款重建纽约和援救民航 业等。 这些措施推动IS曲线向右移动 2、联储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货币增长加速,利率下降, 从而推动LM向右移动
五、联储的政策工具是什么—货币供 给还是利率


联储选择利率作为短期政策工具


LM 冲击:
货币需求的外生改变. 比如: 信用卡欺诈潮将导致现金需求增加 更多的ATM机或Internet 将减少现金需求

IS—LM 模型的冲击
物品与劳务需求的外生变动(消费、投资)都可以冲击 IS 曲线 货币需求的外生变动(信用卡)可以冲击 LM 曲线
决策者可以采用适当的政策抵消这些经济波动

K
SRAS1

Y
C AD
SRAS2
收入、产出 Y
收入、产出 Y
IS—LM模型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
总 需 求 Ⅱ
IS 冲击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问题: IS 冲击如何由短期过度到长期
以下分别用几个阶段来表示过度: 起因、过程之一、过程之二和结束
起因:

IS 负冲击将使 IS 和 AD 左移, 导致 Y 下降.

其结果是增税没有引起衰退,但增加货币供给导致利率大幅下降, 从而使得经济中的资源配置被改变
较高的税收抑制了消费,而较低的利率却刺激了投资。两者相互 抵消,最终收入不受影响 (P272,图11-4c)

如果政府增加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应3: 保持 Y 不变
如果政府增加G, IS 曲线向右移动 为了保持 Y 不变, 央行将减少 M ,使LM 曲线左移. 结果(如图):
凯恩斯交叉图与流动偏好理论分析 IS—LM 模型表明货币 政策通过改变利率而影响 收入——货币传递机制
产出增加 投资增加
利率 r 支出 E
货币供给的增加
Y=E
计划支出
I
利率 r
供给
供给
Y1
Y2
收入、产出 Y
LM1 LM2
利率下降 r1 r2
M1/P M2/P
货币供 给增加
L(r,Y) M/P
r1 r2
第十一章 总需求Ⅱ
用IS-LM模型分析经济波 动以及与总供给和总需 求模型的关系
本章要点:


我们将利用 IS-LM 模型来分析:在短期中, 当价格水平P固定,政策与冲击如何影响收 入与利率 推导总需求曲线 探讨大萧条的各种解释
IS-LM 模型中的均衡

IS 曲线描述了产品市场均衡情况.
Y C ( T ) I (r ) G Y
案例研究:2001年美国经济的减缓

对IS曲线的两个冲击:
1、股票市场下跌,减少了家庭财富,从而减少了消费 者支出。同时,对新的技术可能获利的期望值下降导 致投资支出的下降。 由此导致了IS曲线的左移 2、恐怖袭击事件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和家 庭减少支出, 从而进一步将IS曲线左移

应对政策:
Y Y
练习:

分析 货币M变动的短期和长期效应
画出 IS-LM 和 AD-AS 图. 假设央行增加 M. 在图上作出短期效应. 画出从短期转换到长期的变化过程. 内生变量新的长期均衡值与初始均衡值相比有什么变化?
根据凯恩斯交叉图可知收入水平提高:

△T×MPC/(1-MPC)
如图11-2(P270) IS曲线向右移动△T×MPC/(1-MPC)

可见,减税增加了收入,提高了利率

因为消费者将税收减免额 中的一部分 (1-MPC) △T用 来储蓄, 初始增量将小于 △T ,也小于△G

IS 曲线移动量为:



经济波动是可以避免的,可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 去抵消--关键是恰当
IS-LM 模型中的冲击之一:


IS 冲击:
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出现外生变化. 比如: 股票市场繁荣(牛)或萧条(熊) 改变了家庭的财富 C 商业或消费者信心与预期的变化 I 和,或 C


IS-LM 模型中的冲击之二:
短期和长期的 IS—LM 模型
物价水平变动时, IS—LM 模 型中收入的变动表现为沿着总需 求曲线的移动
LRAS
利率 r
物价水平下降 增加了实际货 币余额 M/P LM曲线右移
LRAS
物价水平 P
LM(P1) LM(P2)
K

C

IS Y
短期均衡 物价水平 P1 不变 长期均衡 P2 物价有伸 缩性
利率的变动是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债券,从而 改变货币的供给,使LM曲线发生移动来实现目标的 (见P277) 如,央行要降低利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债券,从而 增加货币供给,使LM曲线向右移动,并降低均衡利 率 通过利率变动改变货币供给自动抵消了对LM曲线的 冲击,但该政策加重了对IS曲线的冲击


2、什么因素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当IS-LM模型中收入的变动是由物价水平变动引起的, 则这种变动是沿着总需求曲线的运动;而对于价格水 平固定而言,收入的变动就表现为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图11-6a/b, P279)
当价格P固定时,只要IS或LM曲线移动就会导致总需 求曲线AD移动

推导 AD 曲线
第一节 用IS-LM模型解释波动
一、财政政策如何使IS曲线移动并改变短 期均衡


1、政府购买的变动:
当政府购买增加△G时, 收入水平增加△G/(1-MPC)(图11-1,P269) IS曲线向右等量移动

可见,政府购买增加既增加了收入又提高了利率


其原理是:
政府购买增加引起经济的计划支出增加,而计划支出 的增加刺激了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这又引起总收入Y 的增加。 同时,由于经济的货币需求量取决于收入,总需求的 增加提高了每一利率上的货币需求量。由于货币的供 给不变,从而导致均衡利率r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