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方案修改

合集下载

2024年中学本课堂教学变革实验阶段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本课堂教学变革实验阶段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本课堂教学变革实验阶段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学本课堂教学变革实验旨在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方案旨在对2024年中学本课堂教学变革实验进行详细规划,确保其顺利实施。

二、实施目标1.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开展各类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提供培训和资源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创新能力。

三、实施内容1.构建个性化教学模式(1)建立学生学情档案:通过学生个人信息和学习成绩等数据,建立起学生的学情档案,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2)开展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学习特点,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提高学习效果。

(3)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通过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教学工具,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2.推行跨学科教育(1)整合课程资源:将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重组,开展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跨学科项目学习: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跨学科地进行研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3.开展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1)设立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各类校本课程,如创客、艺术、体育等,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经验。

(2)成立社团组织:鼓励学生组建各类社团,如科技、艺术、运动等,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交流平台,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提供教师培训和支持(1)组织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2)开展教师培训:邀请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

2024年中学课程整改实验方案

2024年中学课程整改实验方案

2024年中学课程整改实验方案____年中学课程整改实验方案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中学课程的整改实验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本方案旨在探索中学课程的整改方向和实施方法,提供实验性的创新举措,并通过实验评估和调整,逐步完善中学课程体系。

一、整改目标: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2. 强调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综合能力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推进教育公平,减少课业负担,增加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4. 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二、整改内容:1. 优化课程结构(1)精简核心课程内容,减少冗余知识,突出基础与重点,提高学习效率和深度;(2)加强跨学科融合,通过课程整合和项目跨学科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引入新兴学科和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可持续发展等,培养学生的未来职业技能和科学素养。

2.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1)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验、实训、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课堂知识;(2)推行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培养,通过创新实验、创业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3. 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2)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评价,减少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3)推行信息技术教育,提供教育技术支持和资源,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实施步骤:1.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1)组织专家研讨,明确整改目标和实施方案;(2)制定整改计划,包括时间节点、实施步骤和责任分工;(3)制定教材改革方案,开发新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实验中学课改实施方案

实验中学课改实施方案

实验中学课改实施方案(试行)
【理念】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

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

【教学策略】
①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5分钟,一般在10-12分钟左右,保证学生每节课至少有25分钟自学或当堂训练的时间。

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

该少讲的不多讲,但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③学生自谋自学策略。

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教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

⑤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集体备课】
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1。

2024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重点围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展开,特别强调跨学科融合和实际应用。

首先,强化学科知识结构的建设,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度。

在语文、数学、英语等主干学科中,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扎实应用,同时注重知识的延伸拓展和跨学科的内在联系。

为了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将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实训和实践活动。

通过涉足实际和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校本课程还将强调学生的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团队项目等方式,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还将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总的来说,2024年初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将通过系统化、实践化和合作化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未来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引言中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其课程设置和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起着重要影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我们制定了2024年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旨在提供更加全面、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

二、核心课程设置1. 语文课程语文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

我们将加强对语文课程的研究和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同时,引入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著作,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2. 数学课程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将重视数学教学的启发性和趣味性,通过实际问题、数学模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3. 英语课程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一门必修的国际通用语言。

我们将通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拓宽教学资源,引入更多国际化的学习材料和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4. 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社会科学综合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

我们将整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关心。

5. 自然科学综合课程自然科学综合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核心课程。

我们将整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

6. 艺术与体育课程艺术与体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身体素质的重要课程。

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和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三、跨学科课程设置1. 科技创新课程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们将引入科技创新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程将涵盖科学发现、科技应用和科技创新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方式。

中学2023-2024学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中学2023-2024学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

XXXX中学2023-2024学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一、工作目标本学年度课程改革实验旨在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结合学校实际和新课程改革等时代背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努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人机共育”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从而在打造新目标、新素养、新课程、新方式、新评价等新型教育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力。

具体目标:建立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逐步推行学科交叉和跨学科课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打造优秀的课程资源库。

二、工作机制由学校领导牵头,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年度课程改革计划,并组织相关部门和教师参与到课程改革工作中来。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三、责任主体学校领导负责统筹规划和决策,各学科组负责课程设计和教学改革,教师负责实施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

四、工作举措1 .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时代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

制定校长和教师培训计划。

开展校长和教师的课程规划与实施培训,提高课程建设和实施能力。

邀请专家和行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制定课程规划和实施的指导意见和标准,明确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要求和标准。

建立课程评价机制,通过课程评价,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建设和实施。

选派优秀教师开展课程研究,不断推动课程建设和实施。

建立课程研究成果的推广机制,通过教育论坛、教育展览等形式,向社会推广校本课程建设的理念和实践经验。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时代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建立跨学科课程体系。

制定课程目标和内容,明确教学内容和方法。

实施个性化、特色化课程。

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实施个性化、定制化的课程。

推进特色课程建设,如STEM教育、艺术教育等,提升学校的特色和知名度。

建立校本化课程实施机制,通过教学大纲、教材策划等形式,确保课程实施符合学校的特色和需求。

2024年中学课程整改实验方案

2024年中学课程整改实验方案

2024年中学课程整改实验方案一、引言中学课程的整改,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本方案旨在探索、实验中学课程的全面改革,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背景分析1.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单一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更加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现行课程问题:现行的中学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目标设定1.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

2.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4.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实验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方案1.课程设置(1)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课程,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增加综合实践课程,如工程实践、科学实验等,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实验探究。

(2)拓展课程:增加生态环境学、信息技术、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发展。

同时,设置科技创新实践、社会实践等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创新项目。

(3)个性化发展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个性化发展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

2.教学方法创新(1)项目制学习:引入项目制学习模式,在课程中融入实际问题和项目任务,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2)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总结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3)多元评价:改变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方式,引入多元评价的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

2024年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应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本方案旨在提出2024年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旨在为中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二、总体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及相关教育政策法规要求,制定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健康身心、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课程设置调整与优化1.核心课程的设置(1)语文、数学、英语作为中学校本课程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国际交往能力。

(2)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中学校本课程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社会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体育与健康、艺术与美育作为中学校本课程的核心课程,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拓展课程的设置(1)科技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人文艺术与美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审美情操和艺术表达能力。

(3)社会实践与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素质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创新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依托中学校本课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核心价值观,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2.拓宽文化教育内容增加中国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交流能力,加强对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3.增加实践教育的时间和比重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增加实践教育的时间和比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五、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1.推行项目化教学引入项目化教学,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摘要】本文是对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的详细介绍。

该方案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施该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

【前言】中学是学生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校本课程是中学教育的核心。

本方案将在2024学年开始实施,旨在完善中学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学生。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的领导潜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为核心,加强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数学: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加强数学应用和实用技能的培养。

3. 英语: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核心,加强英语交流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4. 科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为核心,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 历史与社会: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和社会意识为核心,加强历史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6. 地理: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环境意识为核心,加强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技术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7. 美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加强美术技能的培养和艺术表达的能力的培养。

8. 音乐: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为核心,加强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培养。

9. 体育: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为核心,加强体育运动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10. 信息技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信息安全的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中小学2024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中小学2024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中小学2024年校本课程规划方案一、课程定位我们需要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定位。

它不是国家课程的简单补充,而是要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课程体系。

例如,城市学校可以侧重科技与创新,乡村学校则可以强调自然与生态。

二、课程内容1.创新思维:通过开设创新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2.环保教育:结合当前环境问题,让学生参与到环保实践活动中,培养环保意识。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锻炼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艺术修养:通过音乐、美术等课程,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三、课程实施1.教师队伍:建立一支专业的校本课程教师队伍,定期进行培训与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网络课程、教学软件等。

3.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管理1.课程审批:成立校本课程审批小组,对课程设置进行严格把关。

2.课程调整:根据教学反馈,定期对课程进行调整,确保课程质量。

3.教师激励:对在校本课程建设中作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4.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校本课程的建设,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五、课程成果1.学长: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2.教师成长: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学校特色: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

在规划这份校本课程方案时,我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我相信,在这份方案的指导下,我们的学校将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力量。

随着思绪的流转,我笔尖的墨水在纸上跳跃,一份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逐渐呈现在眼前。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本方案旨在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思想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导向。

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经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设置1.必修课(1)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2)生活技能:包括生活常识、交往技巧、心理健康与情商培养等。

2.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选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文学与写作、科学与实验、艺术与文化、体育与健康、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等。

四、课程实施1.优化教学资源(1)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素质,鼓励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

(2)加强教育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

(3)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2.创新教学方法(1)注重问题导向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推行多元评价体系,鼓励学生通过项目制、展示性评价等方式展示其学习成果。

(3)鼓励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和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3.拓宽课程内容(1)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

(2)加大创新创造教育力度,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实践和创新项目。

(3)注重艺术教育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健康意识。

(4)加强社会实践课程的设置,提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社会责任感。

五、课外活动1.社团活动加强对学校社团的支持和管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团队意识。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义工活动等,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

3.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科技、艺术等竞赛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

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试行)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要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按照必修课程统一安排、选修课程自主选择的基本思路,构建具有吉林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1.科学性原则。

遵循教育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基础教育改革实际出发,按照不同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特点和必修、选修的具体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和安排课程内容。

2.系统性原则。

全面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整体构建普通高中阶段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的课程,整体设置和安排必修和选修课程,构建相互衔接、层次递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3.均衡性原则。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在达到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学有所长,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在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呈现办学特色。

4.实效性原则。

充分考虑我省不同地域学校在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从普通高中的整体水平和大多数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普通高中在新课程实验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普通高中均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实效。

二、培养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应全面落实国家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特别强调以下具体培养目标:1.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3.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自觉行使公民的权利,履行公民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具有社会责任感;34.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5.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6.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2023年实验中学课堂教学课改工作方案 (汇编5份)

2023年实验中学课堂教学课改工作方案   (汇编5份)

2023年学校课堂教学课改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一些传统教育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同样学校教学也跟着时代步伐不断进步,体育课改革也势在必行,体育教学也要改革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建立能够充分体现我校:“和谐、扬长、互助、发展”个性特点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二、课程性质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寓思想品德教学,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我们学校将要把体育教学定位在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发展性,从学生出发,充分体现我校所倡导的“追求科学、发展个性、创造卓越”建设具有实验特色的体育课程,我们将突破传统的思路,建立宏观大体育观,我们将体育教学实施健康教育,淡化竞技,注意健身,运用启发式、自主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将自选“套餐”式教学模式代替传统式教学。

三、教学目标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体育意识。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挖掘潜能,增强责任感。

3、掌握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并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及理论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积极的竞争意识、自我超越的精神及自我评价感,树立自尊、自信。

4、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及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意义1、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先进资源,在课余时间各项场馆向学生全面开放。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身发展特点,及学校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年级界限,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

2024学年中学校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本课程教育实施方案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设置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本学年中学校本课程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和体育等主要学科。

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将开设科学实验、信息技术和创新教育等选修课程。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实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心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和服务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实施问题导向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2. 运用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3. 强调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验思维;4.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五、评价方法1. 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质量、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等方面;2. 引入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道德品质;3. 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课外科研活动,通过竞赛成绩和科研成果评价学生综合能力。

六、师资培训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将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借鉴和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和经验。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专家和行业人士为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和讲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七、家校合作学校将积极与家长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和互动,共同努力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

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精选5篇)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实施方案(篇1)教学目的: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

(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

)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

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

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

组词:闷雷。

读音:è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方案修改

吉林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方案修改

吉林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而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它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

其特点是:“以校为本,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载体”。

“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在以学校为本体课程的体现,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得以具体化、操作化、度量化的重要依据。

是基于学校的大文化素养培养而设计、编制的“课程超市”,充分而鲜明的显示出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素养的价值取向。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我校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文化传统,课程文化资源丰富,学校以“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建社会信任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秉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生负责”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了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人才”的育人目标。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享誉省内外的优秀团队,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成就斐然。

学新开发校本课程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学校课程创新。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三年左右的实践,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出一套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实现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整合。

探究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自身特长开发校本课程,朝研究型教师方向迈进。

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成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其他力量合作而编制出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它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补充作用。

其特点是:“以校为本,以学生需求、兴趣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载体”。

“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在以学校为本体课程的体现,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得以具体化、操作化、度量化的重要依据。

是基于学校的大文化素养培养而设计、编制的“课程超市”,充分而鲜明的显示出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素养的价值取向。

一、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我校有着悠久和辉煌的历史文化传统,课程文化资源丰富,学校以“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建社会信任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宗旨,秉持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生负责”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了培养“基础扎实、特长明显、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勇于实践、善于创新的对社会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人才”的育人目标。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享誉省内外的优秀团队,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成就斐然。

学新开发校本课程能够与时俱进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实现学校课程创新。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三年左右的实践,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课程,开发出一套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协调发展的校本教材,实现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体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机整合。

探究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总结提炼出校本课程开发、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自身特长开发校本课程,朝研究型教师方向迈进。

使尽可能多的教师成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以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着力点,立足于面向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全球一体化对人的素质要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学会共同生活,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方法的实践,科学技术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创造思维能力、探究与发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中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设置的理念及特点1.校本课程理念倡导发现学习,侧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核,即动手能力、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学校文化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熏陶和感染力。

2.校本课程设置的特点①自主性新课程应该实现一种回归:回归到课程的本源,回归到学生发展的需要。

回归的有效方式就是注重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自主性。

教师自主、学校统筹,开设校本选修课;自主设计,学生学习自主。

②关联性课程之间相互关联,课程与学校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区域文化、国家的文化乃至全球的文化相互关联。

课程与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相联系。

课程与社会、时代发展相互关联。

③时代性将时代的活水引入课程,让课程的设置与时俱进。

课程设置紧跟时代步伐和科技前沿,体现校本课程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多元性课程内容要多样化,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要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面向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⑤审美性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在美术、音乐等选修课,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⑥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对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

培养学会动手,引导学生掌握通用技术知识和技能。

⑦创造性学校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始终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地位,科技发明创造成果丰厚。

四、开发校本课程的一般流程1、开发校本课程的一般流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1)建立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课程决策结构,学校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校本课程设置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

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地推进,确保高水平的课程开发。

(2)需要评估。

需要评估是整个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形式,调查和分析学生的发展需要,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以及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并且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阶段性的调查,以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的需求和建议。

②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

③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的状况;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④学校的优势。

⑤家长对学校开发课程的愿望和建议等方面。

(3)确定目标。

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订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

(4)组织与实施。

①培训与申报。

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

②评议与审核。

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程(附课程介绍)进行审议。

审议通过后,发布在学校选修课网络平台。

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在网络平台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方可开课。

③宣传与推广。

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安排,在学生选课之前,组织“校本课程宣传周”活动,学校搭建“课程超市”,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在其中展示、宣传说明自身的课程,方便学生深入了解课程,选择课程,营造课程文化。

④评价。

包括课程的设计评价、实施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评价要贯穿在课程开发的各阶段。

通过这些评价,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学校课程的设计,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

2.做好学生选课指导工作。

学生选课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选修。

我校印制了《校本课程课选课手册》,手册中除介绍有关课程的内容、教学计划、考评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外,还附有选课指导等等。

我们建立了网上选修课平台,在网上为学生们提供有关选修课更为详细的资料。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详细了解课程情况后,征求老师、同学、家长的意见,也可通过“选修课咨询周”向授课教师详细了解课程情况。

还可以实行试听制度,第一次课的试听,在第二次上课之前,最后确定选择。

学生选课程序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选课要科学引导,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讲清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及学校安排中的实际困难,克服学生选课中的兴趣主义倾向,做到“指导不包办,放手不放任”。

3、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网络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1、以校为本: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以本校老师为主,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进行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必须反映学校的办学特点,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展示学校老师的教学特长,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2、以学生为本:校本课程是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是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满足全体学生个性要求的课程,必须与学生的年龄和求知能力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结合。

切忌开发没有实际意义或远离学生实际的课程。

3、以地域为本:校本教材要学校特色,就必须以自己的地域为中心,开发与地域经济发展和人文关怀相关的校本课程,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山水、民族、特产、经济等,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观念。

4、以整合为本: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互动、综合能力培养,促进师生合作,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课程发展。

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各个方面,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观念和综合实践能力。

5、以发展为本:校本课程的构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应具有时代性、实用性,根据构建的程度,适时地调整内容,改变策略,力求研究结果有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有助于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学校文化的形成。

(二)课题的创新点。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式根据我校教育资源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以下几种编写方式,以供老师参考.1、课程改编:对国内外某些国家级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通过增加,删减或改变顺序等方式加以修改,以便更好地适应本班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课程整合: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而共同关注的的问题,来安排校本课程的开发,特别是跨学学科科问题.3、课程新编: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开发.如乡土教材,地方人物,婚俗等.4、课程拓展:指以拓宽国家一级课程的范围为方式的课程开发活动.可根据学生的专长和兴趣开发,如数理化兴趣培养课程等.6、创造发明: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巧,小发明、小制作等为学习内容的课程开发。

7、知识论坛:立足社会时事政治事件,国际风云变幻,以讲座论坛的形式开发的课程。

8、体育活动:以健身、健美、竞技为核心的体育活动方式开发的课程。

9、文艺活动:以文学艺术为中心的各类活动课程的开发。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1、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同时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委员会一般由校长、主管副校长、教务处、教研室主任、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

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2、课程计划管理。

学校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并在每学年实施前递交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处。

每学年的8月底前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工作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学校进行需求评估调查、制定方案、培训教师等准备性工作,9月份正式实施。

3、课程实施管理。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

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4、教材管理。

校本课程领域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原则上不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

5、课程评价管理。

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必须审定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6、人员管理。

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要承担一门以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填写《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上报开发计划——教研室审核——老师编写——提交课程文本——学术委员会批准——教务处组织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