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调节方法的研究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5篇)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优秀5篇)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篇一当代中学生处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加上他们生理、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的特殊性(独生子女),常常会使他们产生这样那样的不良心理,因此,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如何疏导学生不良的心理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新的体育课程改革下,我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体育课上学生不良心理状况及成因: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不良因素主要有:①害怕心理;②逆反心理;③依赖心理;④焦虑心理;⑤孤独心理;⑥自责心理;⑦过敏心理;⑧冲动心理;⑨反感心理;⑩异性心理。
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体质和学习成绩以及不良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缺陷。
如有的学生身材矮小、肥胖,体弱或有某些方面的残疾等,他们在练习中因怕做不好动作被别的同学讥笑而产生对运动的恐惧感,导致心理失衡,或怨天尤人,或自抱自弃,从而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
又如:在考核或成绩评定时,总觉得教师给别的同学的分数与评价比自己的高,怀疑教师不公正、有偏向,在进行集体项目的比赛时,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对取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突出自己,表现自己为中心,这样做又往往得不到教师的肯定。
而对这些内心无法平衡,又难以从正常途径宣泄,从而造成在学习时心理极不稳定。
有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基础差,或者学习动作时接受、掌握动作的能力差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在平常学习时,与那些身体素质好、成绩好的学生比较时,总觉得自己既使再努力也技不如人,无法赶上其它学生,从而在练习时放不开思想包袱.显得胆小、怯懦、缩手缩脚,结果导致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有些学生虚荣心强,爱出风头。
喜欢在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其它学生的注意,爱表现自己。
遇到一些自己力不从心的动作时,知道自己完不成,也要为了“面子”硬撑着去做,结果失败。
久而久之,这种挫折失败的阴影会使其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班主任如何调整班级学生的不良情绪
现代生活快节奏,各种思潮的影响,使年龄处于过渡时期的现代中学生常常无绪的起伏波动较大。
长期激烈的学习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来自家庭、社会的各往导致一些中学生的情绪处于一种不良状态,表现为紧张、焦虑、愤怒、忧郁、惊绝望等。
那么如何防止和克服班级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健康活泼地发展呢?一、情绪性紧张(一)情绪性紧张及表现情绪性紧张是情绪反应时的一种持久的内部激动状态。
它能激起并维持有机体有机体感到被推动去攻击使他受挫折的障碍物,逃离危险物或激动地跳起来。
也可一种伴随着需要满足或需要受阻的情绪状态。
当个人的需要获得满足时,情绪就会快状态;反之,则情绪处于紧张状态。
情绪性紧张的人常处于一种心神不宁、精神的状态,甚至有些人感到异常的压抑和绝望,随时都会产生悲观厌世或自杀念头等不仅影响一个人的精神活动,而且还会影响生理功能。
当人的情绪处于过度的紧张以引起肌肉的收缩、两手发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胸部紧张、周身疲劳、胃肠功能紊乱和昏厥。
严重者可引起胃溃疡、背部及胸口痛、高血压、心脏弱等疾病。
所以,这些生理反应和疾病又成为学生情绪紧张的客观指标。
情绪性紧张对中学生来说,主要表现在学习上。
曾发现过这样的学生日记:“我枯燥了,整天与书本、作业打交道。
学校课课有提问,三天一测验,五天一小考,的试。
回家里,为了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家庭教师又来教英语、物理、数学…业不到晚上十一二点别想睡觉,太紧张了。
我真是太累太烦了。
”这种情况,在中学生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这种学习紧张的情绪随着文凭身价的提减,久而久之就导致学习紧张症。
由于家庭过高的期望,学校和社会的舆论压力,必要的紧张气氛,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因此,有些学生便出现吃不香、梦频频、记忆力减退、学习效率低的情况;有些学生还会出现腹泻、腹痛,甚至因而出现逃学现象。
个别学生由于考试不理想,经受不了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而离家出生。
学生忍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身心健康遭到损害,严重时还会造成心理变态、行为异常。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调节技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调节技巧中学阶段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变化以及身体上的变化。
为了帮助中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情绪调节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一、认识自己的情绪首先,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日记、情绪日志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和触发情绪的事件。
通过这些记录,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不同事件的反应,并找到引发情绪变化的原因。
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影响学习和与他人的交流。
二、积极主动寻求支持中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情绪困扰时,应学会积极主动地向他人寻求帮助和支持。
他们可以与家长、老师或者亲近的朋友进行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得到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更可以减轻内心的焦虑和困惑。
此外,一些学校还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学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师的帮助,了解自己的情绪问题,并得到有效的指导。
三、学会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中学生可以尝试一些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不良情绪。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1. 深呼吸和放松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深呼吸和放松训练来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他们可以尝试深吸气数秒钟,然后缓慢地呼气,重复几次。
此外,一些放松训练,如温水浸泡或瑜伽,也可以帮助他们放松身心,降低压力。
2. 运动和健身:体育锻炼被证明对情绪调节非常有益。
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如慢跑、太极拳或者篮球等。
通过运动,他们可以释放内心的不良情绪,增加身体活动量,同时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3. 结交亲密朋友:中学生需要拥有亲密而支持性的友谊关系。
他们可以积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心情和经历。
有一个良好的支持网络可以帮助他们减轻压力感,并提供情绪上的支持。
4. 培养兴趣爱好:中学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和调节情绪。
如何处理中学生的情绪失控
如何处理中学生的情绪失控情绪失控是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当中学生情绪失控时,他们可能表现出焦虑、愤怒、沮丧或情绪低落等不同的情感。
这种情况不仅会对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造成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他们与周围人的关系紧张。
因此,理解中学生情绪失控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这种情况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了解中学生情绪失控的原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青春期,中学生面临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在寻找自我身份和独立性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压力。
此外,学业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以及社交媒体等外部因素也可能使他们情绪失控。
因此,教师和家长需要与他们保持沟通并尝试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其次,为了处理中学生的情绪失控问题,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可以被采用。
首先,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对于帮助中学生控制情绪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一个宽松、理解和支持的氛围,以便中学生感到安全和受到鼓励。
其次,中学生需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可以通过教授他们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技巧来实现,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等。
此外,学校可以开设一些课程,如情绪管理或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情绪失控的问题。
除了上述方法外,中学生在情绪失控时也需要得到支持和指导。
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了解中学生的需求,并提供适当的帮助。
情绪支持小组、个人咨询以及家庭支持计划等都可以为中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此外,与中学生的互动也应注重倾听和理解,以便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中学生情绪失控问题的解决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耐心。
教师和家长应该与中学生保持沟通,并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
及时发现并处理中学生的情绪失控问题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处理中学生情绪失控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通过了解情绪失控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提供支持和指导,我们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控制和处理自己的情绪,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方法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方法为了达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就必须克服心理压力,掌握自我调节机制的形式,但需记住自我调节的关键在于自身因素。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一个人的提高与发展是在自我认识与自我作用中产生的。
1.认清有压力的先兆有压力必然产生某些先兆,但并非像我们希望的那样一目了然,因此要提高自己对消极压力的警惕性。
比如情绪波动、睡眠不稳、体重迅速下降等,都是有压力的先兆。
2.积极参加锻炼和保持良好的膳食习惯不能低估锻炼身体对调节情绪的作用,因为锻炼可以使体内释放内啡呔,它与人的信心和自尊有直接关系,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3.寻找产生压力的根源首先,看看自己与家人、同学、老师、朋友等的关系是否融洽,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往往容易造成消极的压力反应。
其次,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常对自身提出无理要求,如要求自己各方面都优秀,希望自己永不犯错误或不允许自己失败。
要知道,人应该学会在不失去自我价值的情况下去承受,即使失败时也通过回顾过去的成绩来增强成就感,把失败看作人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视之为成功之母,并且要学会审时度势地去夺取目标或减少失败。
再次,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是个爱妒忌、爱追忆不愉快的事的人。
妒忌可以无谓地耗尽有限精力,为了自己、为了重新振作,应从充满敌意、对抗和报复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4.当面临压力时,学会放松中学生应果断采取行动,不顾一切地去排除造成压力的原因。
当感到压力时,应使自己坐下来10-15分钟,集中精力于呼吸上,记数每一次的呼和吸,这样可以放松全身,减少压力感。
5.寻找有益的伙伴在与人交往中,应做到对他人来说是有益的,并且自己也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与支持,人们的友好接触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和增强自我激励。
6.对不当情绪的控制消极的爆发性情绪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由活泼开朗突然沉默寡言,由温柔文静突然狂言乱语,出现暴饮暴食,焚书毁物等行为变态,便应引起高度警觉,要采取有效方法,或劝慰,或解释,进行控制。
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调节方法的研究【精选文档】
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调节方法的研究问题的提出情绪在日常生活当中非常重要,它是表达人的感觉的无声语言.情绪的好坏决定处理事物的结果.在健康的情绪状态下解决问题时,其结果另人满意。
相反,在心情郁闷、厌烦、紧张、愤怒的状态下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过激的行为,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其行为更容易受情绪的控制,在不良情绪状态下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可见,了解中学生情绪的特点,探索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研究中学生不良情绪矫正的途径和方法,就更彰显出它的重要性了。
一、中学生情绪的特点情绪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但客观事物本身不直接决定情绪,而是通过人的主观需要产生的。
1.情绪的变化易受环境的影响刚出生的婴儿和幼儿的情绪常表现为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平静和爆发交替出现,内部情感和刺激情境不可分离.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主、客观世界逐渐分清,11岁以后,已完全能认识到情绪是内在的个人的。
到了中学时代人的自我意识强烈,自尊需要迫切,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十分珍视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
因此,当意识到有某些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马上会生气、愤怒,对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非常强烈,对家长、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
2.中学生属于青春期时期,意识开始参与调节和控制情绪。
青春期的情绪虽较成人易消易生,但比起少年时代,则能主动地用意识控制情绪.如欲望得不到满足,儿童多发怒、啼哭,而青春期的孩子则能根据当时的情境控制情绪,或怒不形于色,或怒而不争。
这时会有内心情绪和表情以及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出现.为了需要,能在某种程度上掩饰自己的情绪。
3.情绪强度大,易变化。
少年时期人的情绪对刺激的反应不敏感,有时还比较迟钝,故而情绪变化不是很激烈.中学生时期,非常敏感、好胜,易狂喜、狂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急,去得快,于是、遇事好激动,忽冷忽热,往往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则垂头丧气。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研究
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策略研究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且较为敏感。
作为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级学生的情绪,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一、初中学生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他们的情绪具有以下特点:1、强烈性初中学生的情绪往往表现得较为强烈,如喜悦时欢呼雀跃,愤怒时暴跳如雷。
这种强烈的情绪反应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判断。
2、波动性情绪容易起伏不定,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而高兴或沮丧,缺乏情绪的稳定性。
3、内隐性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开始学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表面上可能风平浪静,内心却波涛汹涌。
影响初中学生情绪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业压力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逐渐加重,考试频繁,成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2、家庭环境家庭关系是否和谐、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3、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相处是否融洽,在班级中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的重要性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积极稳定的情绪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反,消极的情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习兴趣。
2、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不良情绪中,如焦虑、抑郁等,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班主任通过有效的情绪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排解负面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3、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一个充满积极情绪的班级,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关心、支持和鼓励,班级凝聚力更强,有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初中班主任班级情绪管理的策略1、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班主任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日常的谈心、班会等形式,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交流过程中,班主任要保持耐心和倾听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中学生如何发泄不良情绪
如何宣泄不良情绪(一)认识不良情绪的坏处:消极、忧郁、恐惧、心里障碍、精神病等(二)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1、为达目的2、摆脱压力3、消极感受(三)如何宣泄不良情绪:1、目标:形成喜怒有常、哀乐有度的良好心理素质。
2、情绪的宣泄方法(1)转移。
将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
遇到挫折、感到苦闷、烦恼、情绪处于低潮时,就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不要再去想这些苦闷、烦恼的事,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
多回忆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事情,以此来冲淡或忘却烦恼,从而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
其次可以自觉地改换环境。
转移到活动中,当你的消极心理使情绪极度低落时,越不愿学习,情绪也就越低落。
而情绪越低落,就越不愿意学习。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不良情绪加重,甚至厌社会、厌世。
如果参加一些适当有益的活动,如跑跑步、打打球、周末到田间和家人一起干干体力活,唱唱歌、跳跳舞,打一个软的枕头来出气等,就可以使郁积的怒气和不良情绪得到发泄,这样,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绪就可以改变。
(2)分离,分散你的烦恼,把它们各个击破。
不要把这个烦恼与别的烦恼联系起来。
不要自寻烦恼,人为地加以放大。
具体的烦恼,具体的解决,不要所有的不顺心的事都是针对自己。
(3)体谅生气,是因为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
原谅了别人也就饶过了自己。
另外,将对方看作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
要心理换位,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
通过心理换位,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
(4)解脱就是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从更深更广更高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它做出新的理解,以求跳出原有的局限。
使自己的精神获得解脱,以便把自己的精力转移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上来。
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就是经典的解脱思维。
(5)升华利用强烈的情绪冲动,并把它引导到积极的、有益的方向上去,使之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和价值。
学会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无我无私而无畏!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用爱心对待周围一切!(6)利用把坏事变成好事。
中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中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摘要:中学时期的学生其情绪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学习生活。
本文主要以中学生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为论点,从情绪管理以及环境为切入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自由;情绪;前言:学生情绪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对于其道德品质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道德的好与坏决定着国家的未来。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的关键。
一、中学生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中学时期是学生由少年期过度青年期的重要阶段,此时学生身体飞速成长,且性腺机能发生作用,学生的身体悄然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神经系统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发育趋向成熟化,这一时期的神经活动特征为兴奋度高,且不易被压制。
基于这一原因,中学生的情绪极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素质还处于低龄化,稳定性较差,主要表现特征为:容易动情,且情绪情感过于猛烈,情绪波动较大。
经常会因为一句话,一件细微小事,出现较强的情绪波动,例如:兴奋、感动、哭泣、愤怒等,若负面情绪过于强烈,还会滋生轻生的念头。
他们可以为社会道德以及正义做出让人们大为惊叹的行为,也具有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但也会因为一时的情绪波动而大动干戈,做出一些后悔不迭的事情。
同时,外界的评判、声音也会对他们的内心造成极大的影响,歧视、打击等会让学生出现封闭自己内心的状况,从而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基于此种原因,需要对中学时期的学生进行心理情绪调节,让他们可以健康成长。
二、协助学生做好情绪管理于成年人而言,在情绪管理方面充分结合自身体验,努力实行即刻达成控制情绪的目的。
但是,处于中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年龄依旧处于低龄化阶段,他们虽然具备了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但还不能正确的掌握调节情绪的力度。
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协助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管理自身情绪,避免他们出现情绪问题。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可以在轻松自由健康的环境中成长,以此来削减他们产生不良情绪的可能性,确保学生可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1]。
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研究报告
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研究报告摘要:情绪调节是指个体认识、理解和控制情绪的过程,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效果,以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导语:中学生期间情绪波动明显,由于身心发育和环境压力等因素,在情绪调节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培养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是当前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方法和效果。
一、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情绪调节能力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还对学习成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可以帮助中学生更好地解决困难和挫折,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状态。
二、培养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方法1. 健康的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培养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有利于情绪的平衡和调节。
2. 情绪管理技巧的培养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各种情绪,需要学会有效管理并调节它们。
培养中学生的情绪管理技巧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认识情绪:帮助中学生理解并识别各类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不同种类的情绪,并根据情绪的表现来进行合理的应对。
- 自我观察与反思:鼓励中学生自觉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并进行反思,寻找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策略进行调整。
- 情绪表达与释放:鼓励中学生积极表达情绪,可以通过写日记、绘画等方式来减缓情绪积聚的压力。
- 情绪转移:引导中学生将注意力从不良情绪上转移到积极的事物上,例如参加兴趣小组、运动等活动,使情绪得到释放和调节。
3. 积极的心理辅导中学生在情绪调节方面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和挑战,所以积极的心理辅导非常重要。
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对有需要的中学生进行个体或小组辅导,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情绪问题,并提供应对策略和建议。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在中学学校教育中存在比较普遍。
最近,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调查发现,因“喜欢学习"上学的初、高中生分别仅占10。
5%和4.2%的比例,充分说明厌学在中学教育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其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令家长茫然、教师忧虑、教育界关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就我校现状来看,高二(12级)在高一入学时人数为870人,现在为660人,高一(13级)入学时人数为1140人,现在为1000人。
分析学生辍学原因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辍学不是因为家庭供给不起,也不是因为违纪被学校劝退或开除,而是因为他们从内心“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即产生厌学心理。
从我们在校学生来看,各班仍存在不少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消极,做作业拖拖拉拉,敷衍了事,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产生作业错误率上升、学习成绩差等后果.这些都是典型的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学生厌学是典型的心理疲倦反应,即是由于持续努力和精神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而引起的不适和厌倦状态。
一般认为,引起心理疲倦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精神紧张程度过高;二是长时间从事单调的工作;三是思想冲突、挫折、忧虑、惧怕等情绪的反应。
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要想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产生这种心态的内在和外在原因,然后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学生厌学外在原因分析第一,学习时间周期较长。
学习是种内化过程,不仅需要很大的心智努力,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
众所周知,适令儿童的基础教育需要九年的时间,如果升入高等院校需要更长的时间。
无论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干的时间长了都或多或少地会产生厌倦情绪,何况十几年的持续学习呢?第二,学习内容繁琐、教学方法呆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来激发,但实事求是地讲,学校采用的各科教材,无论怎样精心设计安排,其趣味性也无法与其他传递知识的媒介相比。
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自我不良情绪的疏导
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自我不良情绪的疏导当你闷闷不乐、忧心忡忡、坐立不安、烦躁苦恼的时候,不要任其发展下去,关键要找出原因,究竟是别人误会了你,还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是班干部落选了考试不理想,还是其他什么问题。
找出问题的症结后,想办法对付它。
如果找不出原因,那么你可能处于情绪周期的“低潮期”,女生还可以想到是否是“生理上的特殊时期”,也可能由于天气等环境的影响,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还有可能是睡眠质量不好,睡眠不足对情绪的影响极大。
找到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二、对策1.身体放松并转移注意力。
过分紧张、恐惧的时候,可通过身体的放松来缓解心理的紧张。
可以深深地呼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气,这个过程能使肌肉很快地放松。
同时不断地暗示自己“放松、放松”,可重复这几个步骤,直至缓解一些不良情绪。
同时把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事物上并停留一段时间,或推开窗向远处望去看看蓝天、绿树,闻闻花香,或是听音乐,不论是古典、民族还是流行音乐,都有助于你缓解紧张的情绪,如果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跳上几步,你的感觉会更好。
还可以给你的好朋友或家人写信,在信中将你所遇到的事情写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与对方的联系,同时你的紧张情绪也会随之而得到转移。
2.采用恰当方法适当地进行宣泄。
中学生正处在情绪变化比较激烈的时期,很容易为一些小事情怒气冲天。
强压怒火对身体有害,任其发泄有时会害人害己,不如暂且回避一下,让自己冷静下,然后去寻找一下更适合的解决办法。
如,当与同学产生矛盾时,不必整日将此事耿耿于怀,闷在心里面长吁短叹、自我责难,你尽可以去打打球、散散步、听听音乐、找人聊聊天或参加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轻松活动,使自己的情绪松弛下来,然后客观地分析事情的原因,是自己错了还是对方误会了自己,必要时可以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如果是竞选班干部失败,也不要感觉抬不起头来,怕同学老师看不起自己,应该想到也许自己不太胜任这份工作,同学们选择了他人,是为班级着想、负责的表现,不要爱面子,还可以主动将此事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交流一下,客观分析自己、正视自己。
中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自我调节
中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自我调节一、中学生常见的异常情绪(一)抑郁所谓抑郁就是人们常说的忧郁。
它是一种以情感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状态。
正常人也有抑郁的时候。
应该说,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然而,如果抑郁毫无原因,或虽有原因,但却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耿耿于怀,甚至不能自控地显得心事重重、愁眉苦脸的样子,则属于心理问题了。
作为心理问题的抑郁,其核心表现是一段时间内的郁郁寡欢。
当然,具体表现形式可因人而异。
在通常情况下,总是显得内心愁苦,缺乏愉快感,思维迟钝,主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动作缓慢,疲乏无力,常感到不顺心,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缺乏信心,有时还伴有失眠或昏睡、体重下降、饮食过多或过少等生理变化。
青少年的抑郁多半是由于学习或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烦恼造成的。
一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一旦暂时不能克服这些困难,摆脱挫折的影响,烦恼便会随之而来。
如有的人总是觉得“生不逢时”,有一种q怀才不遇”的感觉,于是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对一切都不顺心,不满意;有的人将个人的利害关系、荣辱得失看得过重,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整日患得患失,忧心忡忡,以至造成心理疲劳,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的人甚至“庸人自扰”、“杞人忧天”,担心这个,害怕那个,自寻烦恼。
二)焦虑所谓焦虑是指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
焦虑是应激状态下的人的一种最常见的情绪反应。
任何对人身心构威胁的情境都可以引起焦虑。
如,疾病的威胁;对个人自尊心的挫伤;超过个人能力限度的学习与工作上的压力;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生活中的挫折等等,都可以引起人的焦虑。
人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就会形成心理问题,对身心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
它会使人常处于持续紧张状态,终日惶恐、忧心忡忡、担心吊胆、坐卧不安,过分敏感、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事物缺乏兴趣。
有时还伴有失眠多梦、胃肠不适。
走出青春的雨季——浅谈中学生不良心理的自我调适
理、 生理发展随年级的变化有很大 的不同, 级和高二的学生问题行为明显增 多。
这 就造成 了问题行 为的年级 差异 比较 显
著 。 初 中三 年级 的学 业 不 良学 生 问题 行 为
参考文献 :
[ 1 ] 葛娟 . 学 业 不 良儿 童 问 题 行 为 与
初 三 - i 4 7 7 0 * 一 4 5 5 1 " 一 6 8 ¨ ★ 一 l 0 4 8 - 0 1 5 1 - 2 2 2 9 * 初 二 高 一 一 3 2 4 3 — 0 7 9 3 — 2 5 7 ( ) 一 3 2 n 1 1 4 4 2 一 l I M } 2 高 二 1 4 4 0 4 * 一3 81 1 -2 6 61 — 5 0 0 6 * 一1 8 5 1 —1 0 7 5
逐渐下降。因此 , 当我们对某种事物产生 恐惧时 ,尽可能地 重复接 触此类事 物 , 这
活, 勇敢 面对挫折 , 你就 能走 出阴晦 的雨 季, 迎来 多彩的花季!
( 上接 第 7 1页
均 值差 异比 较( [ - j ) ( I ) ( J ) 总 问 题 行 违 纪 敌 意 品 行 攻 击 抑郁 阜 级 年 级 为 行 为 问 题 行为 焦 虑 初 二 8 6 8 2 I 3 5 4 3 9 5 . 6 * 1 9 7 8 1 2 1 7 f 1 1 9 7
二、 恐惧情绪的 自我调适
、
愤怒情绪的 自我调适
多从积 恐惧情绪 多产生于事情或环境的突然 能不为抑郁 所困。学会 自我调节 , 1 . 习惯 法。心理学研 究发现 , 人 的心 理 反应有一种 习惯化倾 向 , 指 的是 当某一
论初中学生情绪困扰原因及调节策略
论初中学生情绪困扰原因及调节策略情绪是指一个人内在的感受和反应,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
有学者指出,青春期是“心理断乳期”,心理上处于幼稚与成熟的混杂和交替时期。
这个时期人的生理、心理发展都日渐成熟。
其中生理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性的发育和成熟;在心理方面,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显著变化,中学生才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情绪状态,他们既令家长操心,也令教师担心,同时对于中学生自身来说,也时时刻刻“让我欢喜让我忧”。
初中生要承受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所带来的种种压力。
这些压力过多、过大、过强,很容易使初中生产生消极情绪,造成情绪困扰,严重的会导致情绪障碍。
一、初中生情绪困扰的原因导致初中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这个年龄阶段特有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一)生理因素情绪的产生以脑的活动、植物性神经活动为基础,并伴随着内分泌系统、内脏腺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这是情绪的生理方面。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初期阶段,身心发展的失衡,使心智能力无法控制身体成熟而产生的冲动,导致情绪不稳等。
此外,第二性征的出现也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困扰,容易出现自卑、交往恐惧等消极情绪。
(二)心理因素著名的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称之为“消极反抗期”。
随着自我意识的深入发展,许多学生开始了“自我追寻”,艾利克森称之为“自我统合”,开始从六个层面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1.我现在想要什么?2.我有何身体特征?3.父母如何期望我?4.以往成败经验如何?5.现在有何问题?6.希望将来如何?概括起来就是“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这两个问题。
但是统合并非易事。
对初中生来说,由于受到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常常陷入无力和无助的境地,所以容易出现烦恼、困惑、焦虑和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的混杂交织,出现挫折感。
这种内心的挫折感和心理冲突以及种种生活压力是初中生陷入情绪困扰的重要原因。
论中学生如何克服不良情绪
论中学生如何克服不良情绪肥城六中张翠高中生正处于青年期(14~19岁),这一阶段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的时期,学习、交友、恋爱等人生大事基本都在这一阶段完成。
高中生作为特殊群体,其生理基本成熟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的干扰。
他们对社会各种现象特别关注,对友谊与爱情比较执著,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学业和未来充满信心。
他们朝气蓬勃、积极进取,拥有许多积极情绪(增力情绪)。
高中存在着竞争与压力,这些竞争和压力如处理不当,也会给高中生带来负面情绪,影响高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因此说高中生的情绪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单纯到丰富的渐近过程,高中生得到全面发展,情绪是关键。
如何克服不良情绪呢?根据学生情绪变化的调查以及讨论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心理以及情绪变化受到大学生自身(如性别差异)、家庭因素(如生源差异)、年级差异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综合诸多因素考虑,中学生该如何调节不断变化情绪,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呢?情绪既然是健全心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面,我们对正常的情绪就不能过多压抑,而要加以宣泄。
当情绪发作时,人体内潜藏着一股能量,须借情绪的发泄来加以释放,否则积聚起来,将有害身心。
如果我们的情绪表达经常受到压抑或禁制,便易引起身心疾病。
一个在情绪上受到过多限制的人,个性通常不够开朗,而且可能产生不合作、不合群、甚至反群和反抗权威的行为,这自然会使他在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方面"大打折扣"。
1、适度宣泄适度宣泄就是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排解或释放紧张情绪的过程。
当你感到有情绪压力时,找一个自己所信任的人,老师,周围同学或亲友向他们倾诉,并接受他人的建议,通过自己充分表露感情与从外界得到的反馈,增加自我认识而改变不适当的行为。
与人产生矛盾,要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意见,解开疙瘩,消除误会,不要让怒气积压在胸中。
万不得已,在至亲好友面前大哭一场,述说心中的委屈痛苦,得到安慰和同情,心里也会好过一些。
学生学习情绪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
学生学习情绪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学生经常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引起内心课躁,烦闷,冲动,焦虑,思维不稳定等等,消极情环。
情绪问题的自我调节,主要就是指导学生掌握调适与消除消极情况的方法,保持情况的心态。
这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也能让其在考试中发挥最佳水平,并有助于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推护。
1.转移法。
转移法就是在不高兴时,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
当我们认识到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默默地忍受时,就要尽快、尽可能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去,转移到最能使你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上去。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尽量减少外界刺激的输入量,尽量减少它的影响和作用。
(如:考不好,上街散散心)2.沟通缓解法。
沟通不仅能交流思想感情,还能释放生活学习带来的紧张。
学生之间敞开心扉交流思想、倾诉烦恼,这会消除孤寂、紧张的心理,忘却失意,积极愉快地回到学习之中。
(如:受批评后与他人沟通,情绪烦恼可大大缓解)3.情绪疏泻法。
情绪疏泻法是指人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时,要有意识地采取合理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表达情绪体验和反应。
情绪疏泻法有以下几种:(1)倾诉法。
在内心充满烦恼和忧虑时;可以向朋友、家长、老师或心理热线倾诉心声,也可以通过写信、记日记等形式宣泄出心理的痛苦。
(2)哭泣法。
在极度悲伤时,可以寻找适宜的环境或场所尽情地痛哭一场,释放压抑感,以求精神上的轻松和平静。
(3)超量活动法。
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快速高声的喊叫等,有利于释放紧张情绪,消除产生的烦闷与压抑。
4.抵消法。
抵消法就是当某一刺激使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时,有意识地寻找另外的刺激,使之抵消原有的刺激的作用。
人的身心是紧密联在一起的,形神是相互影响的。
一个人感到高兴时就会微笑;反过来,当一个人心里不大高兴时,如果微笑,那也会改变自己的内在情绪。
在人们激愤、感情冲动的时候,很想发作,就会产生一种采取行动的潜在需要,如拍桌子、摔东西、从椅子上站起来、捶胸顿足等。
“心理调控”运动处方矫治中学生不良情绪的实践思考
百花园地2013-01“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新课程的重要教育教学理念,也是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调控,善于利用运动疗法调整中学生的不良情绪。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时期,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导致他们的情绪不如成年人那样好控制和容易自我控制。
下面就谈谈“心理调控”策略对学生不良情绪调整的思考。
一、“运动疗法”对情绪调控的作用中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习任务,学习压力很大,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发展,所以很多中学生出现烦恼和忧愁的情况。
运动疗法是一种很有效的调节情绪的方法,分散学生对忧虑和挫折的注意。
可以宣泄心中的消极情绪,提高自我调整的效能,增强活动胜任感等作用,而且在活动中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互相交往。
二、采用“运动疗法”调整中学生情绪的措施1.强化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阶段人生中的一个大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特别是一些中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情绪失控,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出现一些很可怕的后果。
一些恶性事件都是因为学生情绪焦躁没有得到调控而出现的,那些惨痛的教训,使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都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是即生理健康之后,又一个重要的生命指标。
为此,各级各类学校都遵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心理健康老师。
应该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需要我们努力寻找出更为有效的解决方式。
运动方式调控中学生的心理情绪,成为一个重要的理念和方法,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2.案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心理健康教学是需要利用大量的案例进行问题分析和讨论的,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从中领悟到一些观点和知识,并能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但是,有时教师在教学中列举的案例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了距离和陌生,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那些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有真实可信的感觉。
利用运动疗法调整学生的不良情绪,教师更应该选择恰当的案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激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兴趣。
中学生“不良情绪”的心理学探析及疏导
中学生“不良情绪”的心理学探析及疏导中学生“不良情绪”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
学生这方面的心理问题是影响我国中小学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广大教师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要对中学生“不良情绪”进行心理学分析与疏导,首先要找对问题和原因。
一、造成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分析(一)主观原因1.学生自身人格因素造成的。
心理学家罗特提出控制点理论,将人分为外控型和内控型两种人格倾向。
外控型的人性格活泼、开朗,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自己有了烦心事,会对知心的同学倾诉,烦恼随之排解。
这种类型的人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而内控型的人性格相对孤僻,不善于和别人交往,遇到困难就害怕,这类性格的学生往往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
2.学生自身素质造成的。
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由于自我意识发展程度不同,他们认为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教师课上得好,很少主动反思自身学习的能动作用;而自己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往往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老师教得不好,知识太难。
尽管进入初中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发展,学生能逐步客观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行为,大部分学生能客观进行自我分析。
但人的自身素质不一样,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能完成,有的人不能完成,而且会产生自卑心理,出现不良情绪。
(二)客观原因1.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
家庭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有不良情绪的学生更多地生活在父母关系比较不融洽的家庭中。
家长们经常吵闹,甚至发生互相谩骂、肢体冲突等等,对孩子没有一点关爱。
这样家庭的孩子容易胆小怕事、学习上容易自卑,对待他人会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孩子内心对父母、他人的爱、对世界的美好感受会慢慢被损害。
因此这类孩子会厌恶学习、不喜欢父母,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失去自信心。
这些消极的不良情绪,往往都会导致中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涣散,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2.教师的态度和评价。
(1)忽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每个学生自身的素质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帮助学生解决情绪问题
帮助学生解决情绪问题心理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情绪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时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自我认同等多方面挑战,加上外界因素的干扰,很容易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和困扰。
本文将从学生情绪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法以及相关资源分享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帮助学生解决情绪问题提供一些建议。
学生情绪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学业压力是主要的情绪问题来源之一。
学生需要面对学习任务的繁重和竞争压力的增加,往往在成绩上的差异和物质奖赏的加剧下,感到焦虑和不安。
其次,人际关系问题也是学生情绪问题的重要原因。
学生处于社交圈子中,与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相处可能会面临挑战和冲突,这些负面经历会导致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产生。
此外,个人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也是学生情绪问题的来源。
学生在追求自我认同、建立自尊心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自我怀疑、自卑等情绪问题。
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情绪问题呢?首先,学校和家长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情绪问题。
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情绪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家长也应该积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给予关心和支持。
其次,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也是解决情绪问题的关键。
学校可以开设情绪管理课程,帮助学生学会应对压力、管理情绪的方法,并提供相关资源和工具。
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兴趣班、运动俱乐部等课外活动来放松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学校和家庭的关怀,社会资源的共享也对解决学生情绪问题至关重要。
社会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领域的关注和投入,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询服务和资源。
同时,互联网平台也可以成为学生获取心理帮助的重要渠道。
例如,可以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社群或者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24小时的在线咨询服务,让学生随时随地得到心理支持和指导。
在实际行动中,解决学生情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调节方法的研究问题的提出情绪在日常生活当中非常重要,它是表达人的感觉的无声语言。
情绪的好坏决定处理事物的结果。
在健康的情绪状态下解决问题时,其结果另人满意。
相反,在心情郁闷、厌烦、紧张、愤怒的状态下解决问题时,往往出现过激的行为,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
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其行为更容易受情绪的控制,在不良情绪状态下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可见,了解中学生情绪的特点,探索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研究中学生不良情绪矫正的途径和方法,就更彰显出它的重要性了。
一、中学生情绪的特点情绪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但客观事物本身不直接决定情绪,而是通过人的主观需要产生的。
1.情绪的变化易受环境的影响刚出生的婴儿和幼儿的情绪常表现为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平静和爆发交替出现,内部情感和刺激情境不可分离。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主、客观世界逐渐分清,11岁以后,已完全能认识到情绪是内在的个人的。
到了中学时代人的自我意识强烈,自尊需要迫切,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十分珍视荣誉,尽一切努力保护自尊心。
因此,当意识到有某些威胁自尊心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马上会生气、愤怒,对别人的嘲笑、蔑视反应非常强烈,对家长、教师的忽视、压制、不公平对待非常敏感。
2.中学生属于青春期时期,意识开始参与调节和控制情绪.青春期的情绪虽较成人易消易生,但比起少年时代,则能主动地用意识控制情绪.如欲望得不到满足,儿童多发怒、啼哭,而青春期的孩子则能根据当时的情境控制情绪,或怒不形于色,或怒而不争。
这时会有内心情绪和表情以及行为不一致的现象出现。
为了需要,能在某种程度上掩饰自己的情绪。
3.情绪强度大,易变化。
少年时期人的情绪对刺激的反应不敏感,有时还比较迟钝,故而情绪变化不是很激烈。
中学生时期,非常敏感、好胜,易狂喜、狂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急,去得快,于是、遇事好激动,忽冷忽热,往往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则垂头丧气。
成年人则冷静得多。
有时候,成年后,回忆起青年时的大喜大悲的情绪,会觉得当时是多么幼稚、单纯。
4.情绪逐渐趋于稳定。
少年时期,人对自己的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相对差些,情绪的波动性更为明显,不善于使自己的情绪适合不同的时间、场合。
到了青春期,情绪逐渐内隐、文饰和曲折,控制能力随知识、智力、意志力的发展而提高,并逐渐与前途、理想交织在一起,显得比较稳定、持久,善于自我控制和调节。
根据以上四点得出结论:中学生的情绪易受环境影响、情绪起伏较大、情绪不稳定时自己能够控制和调节。
作为教师特别是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了解和分析中学生时期的情绪特点,是非常必要的。
对分析中学生不健康心理情绪所产生的原因和找到调试中学生不健康心理情绪的途径方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这两方面又分为若干层次。
主观原因1.自身性格造成的。
人的性格有内向型、外向型和介于内向外向之间的性格。
外向型性格开朗、活泼,喜欢倾诉和语言表达,自己有了不顺心的事喜欢和朋友一吐为快,这种人不容易产生不良情绪。
内向型的人经常自我剖析,做事谨慎,深思熟虑,疑虑困惑,交往面窄,害怕困难,等等。
这种性格的人往往会出现各种不良情绪。
介于内向外向之间的性格,如果内向性格占了上风,结果和内向型的人一样,会出现不良情绪。
2.自身素质造成的。
自身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
因身体素质差,同样一件事情同龄人能做的而自己由于身体原因做不了,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出现不良情绪。
因文化素质低,认知程度差,遇到某件事情不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总往坏处想,又不愿意和人交流,这样就出现了不良情绪。
3.自身兴趣爱好造成的。
中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差异也会影响情绪的波动。
比如,有的学生兴趣广泛,他们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这些兴趣进行调节,而兴趣少,甚至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的学生,他们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不快,这样长期下去,就可能产生不良的情绪。
客观原因:1.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国外研究表明:如果父母自己有不良行为习惯;文化教育水平较低;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缺少关怀与支持;婚姻破裂或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那么孩子更可能形成不良行为。
现在的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自私,在生活中不能自理,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使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
自私是不健康的自我观念,同时又是其他异常心理和行为的根源。
部分父母希望能“棒槌之下出孝子”。
对子女教育非常严厉。
孩子一旦做错丁点儿事情。
不是打就是骂,甚至挨饿。
这样的教育使孩子不是懦弱、自卑,便是冷漠、攻击。
还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特别是那些经商的父母,常年在外,只是及时的满足、充裕孩子的生活花费,却缺少交流,使孩子缺少约束,缺少关爱,缺乏对别人的理解。
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不是对子女过分放纵、溺爱,就是对孩子随意打骂,使孩子缺少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
2.学校教育的不均衡。
由于中考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很多学校往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少学校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健康教育,或者开设了健康教育课,也往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有的学校随便指定一名教师做心理咨询工作,缺乏必要的系统的专业知识,咨询工作缺乏科学性。
还有的学校在教育上采取严加惩罚,简单粗暴的方式,致使一部分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恶化了他们不健康行为。
对问题学生未采取必要、有效的措施,使这部分学生找不到归宿感。
比如:吸烟、喝酒、敲诈、经常旷课、夜不归宿,甚至少部分学生在校还参加打架斗殴、。
而学校对这些学生只是采取简单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几乎为零。
导致他们自暴自弃,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这种被家长打骂、被老师指责、被同学孤立的孩子,没有归属感,致使他们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的学生几乎每个学校都有。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如:内容不健康的书籍、影视、街头聚赌、勒索,还有舞厅、酒吧、网吧、电子游戏厅、卡拉OK厅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大众媒介的不正确导向也潜移默化的使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以上三点是学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的客观因素也是重要因素。
三、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措施认识青少年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根据原因找出调节中学生不良情绪的措施。
研究者从两大方面入手进行不良情绪的调节。
从主观原因(中学生的自身因素)入手寻找调节措施1.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心理咨询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情绪变化的规律。
掌握了这个规律,可以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或调节不良情绪。
分析导致这些情绪的原因时写出和这些情绪有关的事情、情景或人,有时不能把情绪归因为一件事或一个人,可以写出原因不详。
两周之后,根据记录资料分析自己的情绪,分析的内容包括我的日常生活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百分比各是多少;积极情绪体验和消极情绪体验的时间的百分比各是多少;情绪反应是否适当,高兴和生气是否有理由;有多少情绪是无意识的原因引起的;每隔多久改变自己的情绪,情绪变化幅度有多大等等。
分析时重点考虑愤怒、恐惧、嫉妒、焦虑、抑郁、叛逆、自卑、自残等不良情绪产生的时间和原因。
得出以上结果以后,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归因方式,是内归因还是外归隐,已归因方式给本人带了的益弊。
2.中学生要敢于面对不良情绪。
逃避引起消极情绪的境地,是人之常情,但一味的逃避,对消除不良情绪毫无帮助,只会加剧不良情绪的体验。
比如厌恶学习,采取旷课逃避,这种方式可以快乐一时,快乐过后是更多更强烈的焦虑和紧张。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找到厌恶学习的原因,请求同学或老师的帮助,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逐一落实。
3.中学生应进一步认识影响自己情绪波动的情景,修正认知结构。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情景本身不决定情景的性质,是对刺激情景的认知决定情绪的性质。
例:两个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受到老师的批评,其中一个同学很快认识到是自己做得不好,决心改正,情绪很快恢复了平静。
另一个同学则不然,他认为自己倒霉,运气不好,老师偏心等等。
并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久而久之这个同学就成了不受老师同学欢迎的人了。
这种外归因造成他事事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人际关系也随而紧张,人际关系近而又影响到他的情绪,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究其根本原因是要改变其归因方式、认知结构,才能从根本预防或者缓解不良情绪。
4.中学生不良情绪产生时,要学会合理的宣泄。
不良情绪是不能完全预防和消除的,那么当不良情绪产生时,能够合理的宣泄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亲人亡故,投入的哭泣可以缓解痛苦;告知父母和或好友“我今天难过极了”,在倾诉过程中释放痛苦;找个山顶用尽全力大声呼喊。
也可以释放压抑的心情。
5.学会放松。
找个安静地方,从头部开始,依次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脚,让每一块肌肉紧张再放松。
仔细体会放松的感觉,每天10分钟训练。
不仅可以缓解紧张还有利于身心健康。
6.利用“阿Q”精神。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种酸葡萄心理,可以作为权宜之计。
冲淡内心的痛苦,使心理平衡。
但这种方法不宜过多使用,心理平衡之后,应积极主动进取,使心理达到真正的平衡。
7.学会幽默。
幽默是精神的消炎剂,能使人更好的适应环境。
不良情绪到来时用幽默去抵挡,你会觉得不良情绪退之千里之外,好情绪悄然而至。
8.学会精神转移法。
情绪不好时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如看电影、听音乐、健身、参加自己喜欢的公益活动,会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从客观原因(外界环境影响的原因)入手寻找调节措施1.学校(尤其是中学)是干预青少年不良情绪产生的主阵地,学校要确实落实心理健康课,选拔业务骨干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定期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和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
在做好心理咨询、建好心理信箱、出好心理专版、开好心理讲座工作等基础之上,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实行师生结对制度,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二是注重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三是开展抗挫折教育。
心理咨询教师除为心理咨询学生排忧解难外,还要定期找个别学生谈话,个别生是指思想不求进取,精神萎靡不振、纪律散漫、不刻苦学习、父母离异心理压力比较大、家庭经济困难、思想负担重及青春期心理……等。
心理咨询教师要为咨询者建立咨询档案并做好纪录和实例分析,期末综合总结,形成科研论文,以便交流推广。
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知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作为教师要利用文章引导学生。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人生中的的各种困难。
学生在中学时代,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但他们却时常不能正确对待人和事。
作为教师,不能教会学生去正确对待所有的各种大事小事,不妨引导学生多阅读为人处事的文章,让他们从书本上获取一些经验之谈或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