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资料讲解
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ppt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66b4d716fc700aba68fc37.png)
2.“先拐先平,数值大”
原则:在化学平衡图像中,
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
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
高或压强较大。
精选课件
3
三.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标、点、线、面”分析法
1.明确坐标轴的意义(横坐标、纵坐标、曲线)。 2.弄清曲线上点的意义,特别是某些特殊的点(拐点、 交点等)。 3.弄清曲线斜率大小的含义以及函数的增减性。 4.适当时可作“等温线”、“等压线”等辅助线。
pQ(g) △H < 0
,的
可逆反应在定温时N%与压强的关系如下图,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 A点时,V正> V逆 B. A点比B点的反应速率快
C. n>p
D. m+ n >p
精选课件
19
练习:
1.下图曲线是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反应:
2NO + O2
2NO2 △H < 0 ,中NO的转化率与
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上标有A、B、C、D、E五点
精选课件
13
练习: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可逆反应:
A(g) + B(g)
2C + D(g) △H =Q, 此反应符合下列两个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Q <0,C为固体或液体 B. Q<0,C为气体
C. Q>0,C为气体
D. Q>0,C为固体或液体
D%
0
D% P 精选课件 0
200℃ 600℃
的速率是0_._1_m_o_l_/(_L_•_m_in__) _。(mol0/.L4)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0.3
B
______2_A____2_B__+__C_______ 0.2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及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方法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及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128cd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7e.png)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及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方法一、化学平衡图像1、常见类型对于反应mA(g) + nB(g)pC(g)+ qD(g),若m+n >p + q 且△H > 0(1)v - t图像(2)c - t图像(3)c – p(T)图像(4)其他图像二、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1、可逆反应“不为零”原则可逆性是化学平衡的前提,达到平衡时应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状态,每种物质的量不为零。
化学平衡的定量问题一般可用极限分析法推断,即假设反应不可逆,则最多生成产物多少,有无反应物剩余,过量物质余多少。
这样的极值点是不可能达到的,故可以用确定某些范围或在某范围中选择合适的用量。
2、“一边倒”原则:可逆反应,在条件相同时(等温等容),若达到等同平衡,其初始状态必须能互变,从极限角度看,就是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要相当。
3、“不可混同”原则:不要将平衡的移动和速率的变化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是v(正)加快,v(逆)减慢;不要将平衡移动和浓度变化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不一定减少。
不要将平衡移动和反应物的转化率高低混同起来,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转化率不一定提高。
4、“过渡态”原则:对于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涉及体积与压强以及与平衡移动有关判断的问题时,可设计一些等效平衡的中间状态来进行求解。
这样能降低思维难度,具有变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的作用。
例1、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 + Y W + Z,当增大压强时,反应速率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X、Y、W、Z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是下列的()A. W、Z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 X、Y、Z是气体,W是非气体C. 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均为非气体D. X、Y是气体,Z、W中有一种是气体解析:由图像可知,在增大压强的时刻,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动。
因此,方程式左边的系数之和小于右边的系数之和,故A正确。
答案:A例2、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化学平衡图像题解法例析
![化学平衡图像题解法例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bcf5a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9a.png)
t
T1、P2
T1、P1
T2、P2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 N(g) R(g)+2L此反应符合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随堂测试:
1、正反应是 反应 (放热、吸热) m+n p +q (> = < )
v
0 t1 t2 t3 t4 t5 t6 t
0~t1、t2~t3、 t3~t4 、t5~t6
t1:升高温度,
A
随堂测试:
t3:使用催化剂,
t4:减小体系压强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 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 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 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 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qD(g)
C%
t
T1
T2
1、T1 T2 ( > = < ) 正反应是 反应 (放热、吸热)
B%
t
T1
T2
2、T1 T2 ( > = < ) 正反应是 反应 (放热、吸热)
6
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像,压强p1>p2
C
(1)A、B、C、D、E五点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 (2)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在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同量的N2和H2,在不同温度下,任其发生反应,并分别在t秒时测定其中NH3的体积分数,绘图如右:
(1)看起点和终点
分清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或物质的量)减小的是反应物,增大的是生成物,生成物多数是以原点为起点。
【化学】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ppt课件
![【化学】化学平衡中的图像问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7481a82011ca300a7c39061.png)
⒉分析判别 ⑴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长短,结合化学反响速率实际判别温度 的高低或压强的大小; ⑵根据图像中量的变化判别平衡挪动的方向,结合平衡挪动原 理,分析可逆反响的特点〔是气体分子数增大还是减小的反响; 或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响); ⑶定一议二:假设图像中有三个量,要先固定一个自变量,再 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思想要全面,要留意变换定量与 变量,最后下综合结论。
一例、:浓度
-
时间图: 可用于:
1)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
c
C
A+2B 3C
A
A的转化率=33.3%
t 2)求反响物的转化率:
练:1)写出化学反响方程式:
0c.4
5A 3B+2C
0.3
B 2)求反响物的转化率:
0.2 0.1
A A的转化率=62.5%
C
0
t
浓度 - 时间图的关键: ①写出反响方程式 A、何为反响物、生成物 B、反响物、生成物计量数关 系 C、能否为可逆反响 ②计算反响物的转化率
0 t1
t 程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
反响方t2 向挪动,与图示相符;增大压强平衡
向正反响方向挪动,与图示不相符。故此题
中引起平衡挪动的要素是升高温度。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响mA(g)+nB(g) pC(g)+qD(g)有如 以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动要素 能够是什么?并阐明理由。
v
vv
•对于反响mA(g)+nB(g) pC(g)+qD(g)
常见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析讲解
![常见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析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f9247f531b765ce0408140a.png)
1、V-t 图像
例1 下图是可逆反应 A+2B 而变化的情况。
2C+3D ,随外界条件改变
反
v正
应
速 v正
v逆
率
v正
v逆 v逆
0
降温
加压
时间
由图可推断: ⑴正反应是 吸热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⑵若A、B是气体,则 C的状态是 气体 , D的状态是 液体或固。体
2、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n或c-t图)
B. 升高温度
C. 增大Z的浓度
D. 增大X的浓度
浓度
Z
Z
X
X t1 t2 t3
时间
3、速率-温度(V-T) 图像或速率 -压强(V-P) 图像
例4.可逆反应 mA(g) + nB(g)
pC(g) +qD(g)
V
V
V(正)
平衡点
V(逆)
平衡V点(正)
V(逆)
T
正反应是 吸热 反应
(放热、吸热)
P
m + n > p +q ( > = < )
C%
V
v正
a a
A.
b
B.
v逆
b
0
t
0
t
A%
V
v正
ab C.
0
a
b
v逆
D.
t
0
t
[小结:解题关键 ]
(1)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
(2)确定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计量数
(3)按要求作答
例3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X(g)+Y(g) Z(g) (正反应
为放热反应)在 t1时达到平衡, t2时由于条件改变平衡破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b6b70733d4b14e84246816.png)
1、确定t1、t2、t3时刻的操作: A、降温 B、加压 C、浓度减小
2、该反应正向是:啊
(吸、放)热反应。
啊气体物质的量
(增大、减小)的反应。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的 转
T1
化 率
T2
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
低压强时,画出化相学平关衡图像的专题v超详–细版t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 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
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逆
v正
由于v正、v逆均有不 同程度的增大, 引起平衡 移动的因素可能是 a. 升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 桥。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图象中 线的斜率。
⑤先拐先平,数值大。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 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高、 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 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例如做等温线、等压线。
t
判断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
正反应吸热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超详细版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B
的 转
P1
化 率
P2
t
判断m+n与p+q的关系?
高中化学 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学法指导
![高中化学 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学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db4a018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f.png)
平衡常见图像分析化学平衡图像询问题的综合性强,思维难度大,是很多同学感到困难的题型之一。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特征是以图像的方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习题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询问题,旨在考察同学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才能。
一、化学平衡常见图像及其分析图像I:图像分析:〔1〕假设a、b无断点,那么平衡挪动确信是转变某一物质的浓度导致。
〔2〕假设a、b有断点,那么平衡挪动可能是由于以下缘由所导致:①同时不同程度地转变反响物〔或生成物〕的浓度;②转变反响体系的压强;③转变反响体系的温度。
〔3〕假设平衡无挪动,那么可能是由于以下缘由所导致:①反响前后气体分子个数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
〔4〕假设在的上方,即平衡向正反响方向挪动;假设在的上方,即平衡向逆反响方向挪动。
图像II:图像分析:〔1〕由曲线的拐点作垂直于时间轴〔t线〕的垂线,其交点即为该条件下到达平衡的时间。
〔2〕由到达平衡的时间长短,推断与、与的相对大小〔关于此图像:、〕。
〔3〕由两平衡时,不同p、T下的量的变化可推断纵坐标y代表的物理量。
图像III:图像分析:〔1〕固定温度T〔或压强p〕,即作横坐标轴的垂线,观看分析图中所示各物理量随压强p〔或温度T〕的变化结果。
〔2〕关键是精确推断所作垂线与原温度〔或压强〕曲线的交点的纵坐标。
〔3〕y能够是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转化率、浓度、浓度比值、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等。
图像IV:图像分析:〔1〕温度为点为化学平衡点。
〔2〕温度段是随温度〔T〕上升,反响速率加快,产物的浓度增大或反响物的转化率增大。
〔3〕温度段是随温度上升平衡向吸热反响方向挪动的结果。
二、解答化学平衡图像询问题的技巧在解答化学平衡图像询问题时,要留意技巧性方法的应用。
1、“先拐先平,数值大”:在含量—时间曲线中,先毁灭拐点的,那么先到达化学平衡状态,说明该曲线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2、“定一议二”:在含量—温度〔或压强〕曲线中,图像中有三个变量,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争辩另外两个量的关系〔由于化学平衡挪动原理只适用于外界“单要素”的转变,导致的平衡挪动的分析〕,即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争辩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通常作一条横坐标的垂线〕,争辩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题方法 (1)(共19张PPT)
![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解题方法 (1)(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1a7a31bb68a98270fefa24.png)
化学平衡中图像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意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运用各种图像能直观地反映可逆反应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能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分析和研究变化的因素、方向
和程度。 二.方法: 1)分析图像:
一看面:即看清坐标所代表的量的意义。 二看线:看准线的走向变化趋势,增减性及量的变化 。
反应时间t的关系。
φ(C) a
φ(C) T1 ℃
φ(C)
a
T2 ℃
b
b
0甲 t
0 乙t
0 丙t
⑴若图甲中的a、b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
曲线 b _表示的是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催化剂一般是指正催化剂)。
⑵若图乙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100℃和200℃时的情况,则可逆反
应 __大的__正_于_反__T应2(是填吸“大热于”(或填““小吸于热””)或“放热”)反应。T1
=
.
(3)此平衡状态下,H2的转化率
为
.
(1)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 (2)(0.2/t1 mol·L1·min-1) (3)50%
练习1
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化学反应中M、N
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则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达到平
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为
。
2N M
6 :3
2 :1
75%
答案: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V-t曲线为:A、B为反
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时的增压、减压的情况;C、D为反应 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增加、减小时的情况。催 化剂对化学平衡不产生影响,但速率会发生变化,,图象 与C、D相同,一般选用正催化剂,C图。
化学平衡图像题解析(ppt 19页)
![化学平衡图像题解析(ppt 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5150525abed5b9f3f90f1ca1.png)
C、C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加
D、B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aA(g)+bB (g)
V
V逆 V正
0
T
cC(g)+dD (g) △H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 改变温度,测得反应速 率如图,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H>0 BC
B、 △H<0
C、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化学平衡图像题分析
速率-时间图
增 大 生 成 物 浓 度
速率-时间图
降
低
温
V放热
度 V吸热
速率-时间图
增 大 压 强
V气体体积减少 V气体体积增多
v V正
V逆
0
BC
右图表示容积固定的2L密闭 容器中进行的某可逆反应: A(g)+2B(g)= 2C(g) 以B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表 示的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已知v的单位是mol/L.s,则 t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表示 A、A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减少
A(g)+2B(g)
nC(g)
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
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结论
正确的是
A、p1>p2, n>3 C、p1<p2, n<3
A
的
转 化 率
B B、p1<p2, n>3
D、p1>p2, n=3
p1
p2
时间
【课堂练习】如图曲线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
反应: 2NO2
N2O4 ; △H <O 中,
NO2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上标有A、B、C、D、E 5点,其中表示
化学平衡图像题解析PPT课件( 19页)
![化学平衡图像题解析PPT课件( 19页)](https://img.taocdn.com/s3/m/3e885efc6137ee06eff918c4.png)
N2O4 ; △H <O 中,
NO2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上标有A、B、C、D、E 5点,其中表示
未达到平衡状态且ひ(正)>ひ(逆)的点是( B )
(A) A 或 E
(B) C
(C) B
(D) D
【课堂练习】可逆反应:
mA(S) + nB(g)
pC(g);△H<0
在一定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进行,B的体积分数 (VB%)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A(g)+2B(g)
nC(g)
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
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结论
正确的是
A、p1>p2, n>3 C、p1<p2, n<3
A
的
化学平衡图像的解题技巧
![化学平衡图像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ed6de1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f.png)
化学平衡图像的解题技巧一、考点知识网络建构1.解化学平衡图像题三步曲1看懂图像:看图像要五看;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趋势;三看点,即看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拐点、原点、极值点等;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2联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3推理判断:结合题中给定的化学反应和图像中的相关信息,根据有关知识规律分析作出判断;2二个原则1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一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2定一论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3.有关化学平衡图像的知识规律1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压强越大,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在压强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2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改变到达平衡所需时间,但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3同一反应中,末达平衡前,同一段时间间隔内,高温时其他条件相同生成物含量总比低温时生成物含量大;高压时其他条件相同生成物的含量总比低压时生成物的含量大;4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增加,但生成物的浓度、质量分数以及反应物的转化率不一定增加;4.解答图像类题目的注意事项1注意物质的转化率与其百分数相反;2注意图像的形状和走向是否符合给定反应;3注意图像是否过愿点;4注意坐标格的数据,也可由它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里的系数,或据此求反应速率;5注意抓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判断图像正确与否,可加辅助线,常在横坐标上画垂直线为辅助线来判断图像是否合理;二、常见的平衡图像例析1. 以v-t图像描述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例1已知合成氨的反应为: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现升高温度使平衡发生移动,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正、逆反应速率v变化的是2. 以物质的量浓度-时间nc-t图像描述可逆反应达平衡的过程例2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n随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C、D.3.由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特点,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判断有关图像的正误,即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例3反应X气+3Y气2Z气+热量,在不同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Z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应为;4. 以物质的量转化率-时间nR-t图像描述温度或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例4 2000年北京测试题已知某可逆反应aA气+bB气cC气+Q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混合气中B的质量分数w 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4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T2, P1<P2, a+b >c, Q<0>T2, P1<P2, a+b <c, Q<0C. T1<T2, P1>P2, a+b <c, Q<0D. T1>T2, P1>P2, a+b >c, Q>05. 以转化率体积分数-压强、温度R-p、T图像判断平衡状态例5 如图,条件一定时,反应2正反应为放热中NO的与T变化关系曲线图,图中有a、b、c、d4个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的点是A. aB. bC. cD. d6. 根据R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p、T图像判断反应特征例6 已知反应,A的转化率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正反应吸热,B. 正反应吸热,. 正反应放热,7. 由v-pT图像描述平衡移动时正逆v的变化例7 下列反应符合下图p-v变化曲线的是A. 2HIgB.C. 4NOg+D. COg+Cs 2COg8.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温度压强图像例8可逆反应2A+B2Cg+>0随T℃变化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A和B可能都是固体B. A和B一定都是气体C. A和B可能都是气体D. 若B为固体,则A一定为气体9. 由体积分数—温度图像判断平衡进程例9在容积相同的不同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同量的,在不同温度,任其发生反应,在第7秒时分别测定其中的体积分数,并绘成下图曲线;1A、B、C、D、E中,尚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2此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热反应;3AC段曲线是增函数曲线,CE段曲线是减函数曲线,试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角度说明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v 正_____v逆。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优秀课件
![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68c887be23482fb5da4c88.png)
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
Sn2+(aq)+
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D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0
D.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练习: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
2NH3(g),
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 c处反应达到平衡
3、反应方程式aA+bB
cC+dD各物质化学计量数的确定。
a: b : c : d
=Δn(A): Δn(B): Δn(C):Δn(D)(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
=Δn(A): Δc(B): Δc(C):Δn(D)(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量之比)
=v(A):v(B):v(C):v(D)(反应速率之比)
做题方法:列三行
A、T1>T2,△H>0 B、T1<T2,△H>0 C、T1>T2,△H<0 D、T1<T2,△H<0
练习:已知某可逆反应:aA (g) + bB (g) cC (g)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 下,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 )
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第四讲 【化学平衡图像】知识点总结
![第四讲 【化学平衡图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9fac0eb5901020206409c06.png)
第四讲 化学平衡图像一、解答化学平衡图像题的一般方法化学平衡图像题,一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图像;二是以压强或温度为自变量的图像。
从知识载体角度看,其一判断化学平衡特征;其二应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过程;其三逆向思维根据图像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特征;其四综合运用速率与平衡知识进行有关计算。
①确定横、纵坐标的含义。
②分析反应的特征: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气体体积是增大还是减小或不变、有无固体或纯液体物质参与反应等。
③分清因果,确定始态和终态;必要时可建立中间态以便联系始、终态(等效模型)。
④关注起点、拐点和终点,分清平台和极值点,比较曲线的斜率,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抓住“先拐先平数值大”。
⑤控制变量: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⑥最后检验结论是否正确。
二、常见化学平衡图像归纳:例:对于反应 mA (g)+nB (g) ⇌ pC (g)+qD (g),若 m+n >p+q 且ΔH >0。
1.v-t 图像增大反应物浓度,V 正>V 逆,平衡正向移动。
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m+n >p+q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加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减小到达平衡的时间。
2.v-p (T )图像由于m+n >p+q ,在平衡时继续加大压强,V 正>V 逆。
由于ΔH >0,在平衡时继续升温,V 正>V 逆。
3.c-t 图像先拐先平数值大,P 1斜率大,说明C 1的速率大,先拐说明先平衡,P 1>P 2。
先拐先平数值大,T 1斜率大,说明C 1速率大,先拐先平衡,T 1>T 2。
控制变量,正反应吸热,同一压强下,T1温度下C的浓度大于T2温度下C 的浓度,所以T1>T2。
控制变量,m+n>p+q,同一温度下,P1压强下C的浓度大于P2压强下C的浓度,所以P1>P2。
平衡移动图像解析
![平衡移动图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b730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2.png)
练习:
1.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中,当 其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B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D)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n>p+q
如可逆反应aA(g)+ bB(g)=dD(g)+eE(g)+Q在一
定条件下达平衡状态时,A的转化率与温度、压
强的关系如图2-29所示。则在下列空格处填写
“大于”、“小于”或“等于”。
(1)a+b_____c+d; (2)Q___0。
看任一曲线,可知温度升高, A的转化率变大,这说明升 温使平衡正移,故正反应为 吸热反应,即Q<0。 再 垂直于横坐标画一直线,可 知:温度相同时,压强越大, A的转化率越小。这说明增 大压强使平衡逆移,即
为系数,且m+n>p。分析下列各图,在平衡体系中A的质量 分数与温度t℃、压强P关系正确的是( B )
2.物质百分含量——时间曲线
mA(g)+nB(g) pC(g)+qD(g) ΔH=Q
C%
答问 1、T1>与TT22的高低 案题 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0 t1
T2C T1C
t2 时间
看图技巧: 先拐先平衡, 先平衡则速率 快,速率快则 温度高。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M(g)+N(g) R(g)+2L,在不同条件下R的百分 含量R%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正反应吸热,L是气体 B、正反应吸热,L是固体 C、正反应放热,L是气体 D、正反应放热,L是固体或液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二. 教学目标了解各类图像题的特点;能用一定的方法审视解决化学平衡图像问题。
三. 教学重点、难点审视解决化学平衡图像问题的方法及技巧四. 教学过程: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以及条件对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用数学上坐标轴的方法表示条件对反应速率、转化率、产率以及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等相互关系的图像,称为化学平衡图像。
说明: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方法进行分析:①看图像,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所谓看图像,是指:一看轴(即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意义),二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和终点),三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温度、浓度、压强、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的变化趋势)等,这是解题的基础。
②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热还是放热,体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等。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关系,注意图像的走向是否符合给定的反应,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也可以根据坐标的数据,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在方程式中的系数,或据此求反应速率。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注意图像是否经过“原点”,即是否有“0”项,尤其是特殊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
⑤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
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一个条件的改变,所以图像中有多个变量时,先固定一个量,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
⑦注意图像题中物质的转化率与百分含量的关系:某物质的转化率与其“百分数”相反。
【典型例题】几种常见的图像:1、浓度-时间图像:说明:解这类题的关键是:①何为反应物、生成物②反应物、生成物的计量数关系③是否为可逆反应例1. 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C、A、B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A的转化率。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A、B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减少,但没有完全反应,而C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增加,因此,该反应是由A、B生成C的可逆反应,再由图像可知,每消耗1份A的同时,消耗2份B和生成3份C,则反应的方程式为:A+2B 3C则A的转化率为:已反应的A的量/原有A的总量×100%=1/3×100%=66.7%答案:反应的方程式为:A+2B 3CA的转化率为66.7%例2. 今有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s后达平衡,在t2s时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s时又达平衡,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分析从t2到t3时曲线改变的原因是()A、增大了X或Y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D、升高了反应温度解析:①水平线代表平衡状态②各物质的Δc呈反应系数比③达到平衡前,一般反应物浓度减小,产物浓度增大综上所述,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为Z,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该反应的方程式为:X+Y Z;t2到t3时,Z的值减少,X、Y的值增加,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改变的条件为:升高温度。
答案:反应物为X和Y;方程式为:X+Y Z;改变的条件为D。
2、速率-时间图像:说明:解这类题的关键是:①看清起点、拐点、终点;②理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关系,注意图像的走向是否符合给定的反应,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③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
例3. 对于反应A(g)+3B(g)2C(g)+D(g)(正反应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解析:由于v正、v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可能是: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
根据反应方程式,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与图示相符;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与图示不相符。
故此题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升高温度。
答案: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升高温度。
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说明:解这类题的关键是:①看清起点、拐点、终点;②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③遵循“定一议二”原则。
④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以及条件改变时对反应物的转化率(百分含量)的影响。
例4. 对于m A(g)+ n B (g) p C(g)△H=QKJ·mol-1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则:①P1与 P2的关系是;②m + n 与p的关系是;③T1与 T2的关系是;④Q与 0 的关系是。
解析:本题解答时应遵循两个原则:“先拐先平”“定一议二”原则。
在温度均为T1时,P2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短,因此P2>P1;压强越大,C的百分含量越大,说明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即m + n >p;在P2保持不变时,T1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短,因此T1> T2,温度越高,C的百分含量越小,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Q小于0。
答案:P2>P1;m + n >p;T1> T2;Q小于0。
4、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温度(或压强)图:说明:解这类题的关键是:①看清起点、拐点、终点;②先拐先平。
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度高、浓度大、压强高。
③遵循“定一议二”原则。
④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判断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的变化;以及条件改变时对反应物的转化率(百分含量)的影响。
例5. 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下图表示的是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判断:(1)正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2)m+n与p+q的大小.解析: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应固定一个量来分别讨论另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固定压强,讨论T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压强下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固定温度,讨论P与A的转化率的关系:同一温度下,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高,说明正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反应,即m+n>p+q。
答案: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模拟试题】1、下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L(s)+G (g)2R(g)(正反应吸热),则图中Y轴是指()A. 平衡混合气中R的质量分数B. L的转化率C.平衡混合气中G的质量分数D. G的转化率2、mA(s)+nB(g)pC(g);△H>0的可逆反应中,在恒温条件下,B 的体积分数B%与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m+n<pB. x点,v正> v逆,y点,v正< v逆C. n>pD. x点比y点反应速率慢3、往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H2和I2,发生反应H2(g)+I2(g)2HI(g)(正反应吸热),当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反应的某一条件(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不变),且造成容器内压强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容器内气体颜色变深,平均分子量不变B. 平衡不移动,混合气体密度增大C. H2转化率增大,HI平衡浓度变小D. 改变条件前后,速度图象为(如图)4、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气)+B(气)2C(气)+Q的正确图象是()5、对于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X+Y W+Z,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度(v)的变化如下图,分析可知X,Y,Z,W的聚集状态可能是()A. Z,W为气体,X,Y中之一为气体B. Z,W中之一为气体,X,Y为非气体C. X,Y,Z皆为气体,W为非气体D. X,Y为气体,Z,W中之一为气体6、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A(g)+3B(g)2C(g)(正反应放热)。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A. 图I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B. 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C. 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D. 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7、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 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在(t1+10)min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B. 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一定增大C. T℃时,若由0.4mol/L A、0.4mol/L B和0.2mol/L C反应,达到平衡后,c(C)仍为0.4mol/LD. (t1+10) min时,保持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对于反应m A(s)+n B(g) e C(g)+f D(g),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与T(温度)或p(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下面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 使用催化剂,平衡时C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增大B. 升温,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关系n<e+fD.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移动9、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气)+B(气)C(气)(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象判断:(1)升温,达到新的平衡的是(2)降压,达到新的平衡的是(3)减少C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4)增加A的量,移向新平衡的是(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10、密闭容器中mA(g)+nB(g)pC(g),反应达到平衡,经测定增大压强P时,A的转化率随P而变化的曲线如图。
则:(1)增大压强,A的转化率__ __,平衡__ __移动,达到平衡后,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m、n、p的正确关系是__ __,再加入B,则平衡________。
(3)当降低温度时,C的质量分数增大,则A的转化率___ _,正反应是____热反应。
【试题答案】1、C2、D3、AD4、A5、D6、AB7、C8、C9、(1)B (2)C (3)E (4)A (5)D10、(1)降低;逆向;降低(2)m+n>p;正向移动(3)增大;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