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提纲
“生产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教案讲义
1. 什么是问题? 2. 生产现场有哪些问题? 3. 寻找浪费的4M方法
PROBLEM PRIORITY
8
什么是问题?
公司目标
实际进展
9
生产现场有哪些问题?
传统的看法 材料、报废、退货、废弃物
现代的定义
10
生产现场有哪些问题?
原材料
库存是万 恶之源!
成品运给客户
生产线不平衡
库 计划性差 质量问题
……
1.2 0.8
1
1
1
11
2
2
2
1
2
1
2
1
1
1
1
11
…… … ……………… …… … ………………
11
2
1
1
80 297 458 35 28 10 15 12 55
38
插头焊接缺陷调查表
序号
项目
频数
A 插头槽径大 3367
B 插头假焊
521
C 插头焊化
382
D 插头内有焊
201
E
锡
156
F
绝缘良
生产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
(Excellent handout training template)
生产现场问题 分析与解决
2
What Shall We Talk…?
内容安排
1、生产管理目标与职责 2、生产现场有哪些问题 3、现场改善的基本流程 4、解决问题方法与案例
3
1、生产管理目标与职责
1. 客户要求与企业目标 2. 现场管理者的六大职责 3. 现场管理者的三个好习惯
从已有统计报表中得到1-3月份共有不合格品数128件,逐件统计不合格缺 陷的种类和数量,形成了XX制品缺陷统计表和排列图。
课程大纲《生产现场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
安全生产现场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课程背景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部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战斗前沿,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
全面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及时发现与解决问题是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同时,生产现场管理又是一项有一定难度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不断加强对其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提高组织者和参与者对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责任落实到每一名员工,以此来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进展,不断完善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硬件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实践证明,生产现场管理工作好坏,与班组成员个人素质、知识水平、业务技能的增长,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成本意识、效能意识、文化意识、集体意识等的加强有直接关系。
更取决于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因此,提高班组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现场管理人员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培养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确保企业安全根基稳固呢?本课程结合数十家国内外生产企业案例,总结归纳出检查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体系,希冀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企业做出有益尝试,为您的企业实现安全、优质、高效提供一臂之力。
课程收益■帮助班组长澄清角色误区、做好角色定位,解决企业基层管理岗位职责不清的问题。
■培养积极阳光的职业心态,提升一线班组长职业素养,建立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双赢模式。
■培养班组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提升班组长创新意识,为企业精益管理夯实基层人才队伍。
■学会工作教导的方法与技巧,提升效率,降低材料损耗。
■促进团队和谐,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工作绩效。
课程特色1. 训练体系标准化、训练方法条理化、复制推广简单化2. 将现场问题和实习素材带入教室,将理论学习和实操指导引入现场3. 相比知识更强调技术;相比“应知”更重视“应会”4. 好懂,有趣,触感,易行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企业中基层管理人员课程方式: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世界咖啡、圆桌会议等课程大纲第一讲:管理者的角色一、管理基础1. 管理与管理阶层划分2. 管理各阶层功能二、现场管理1. 现场与现场管理者1)认知现场2)现场管理者3)现场管理者的特点4)现场管理者的职责与角色5)影响现场管理者的环境因素2. 现场管理要素1)现场管理者的工作2)现场管理者所需技巧3)顾客满意五要素4)生产成本5)成本与费用之关系6)现场与管理3. 顾客满意世界咖啡:中(基)层管理者的现状第二讲: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一、合格的管理人员基本工作要求1. 各层级人员的不同要求2. 管理者应具备的三个基本要求3. 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圆桌会议:什么样的管理者不合格?二、班组长基本工作要求1. 班组长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 班组长工作基本守则团队共创:我的班组长素质是否需要提升?哪些地方可以有效提升?第三讲:基础管理(上)一、质量改进1. 质量再认知2. 质量改进的概念3. 不合格品的三大区别类别4. 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原因5. 质量改进方法1)早会2)DMAIC质量管理法3)工序质量管理流程4)QC工作法5)降低库存情景设置:质量改进与行军的比拟二、生产线平衡1. 生产线平衡的计算2. 生产线的平衡损失率3. 生产线平衡的改善方法4. 减少机器停机时间5. 减少设备损失1)设备的七大损失2)设备管理的误区3)设备的七大损失与设备综合效率的关系4)减少设备损失的改善方法5)设备切换效率改善a四种切换形态b快速切换的4个阶段c快速切换的改善思路d快速切换的实施法则7. 减少空间三、提升工作责任意识1. 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2. 管理者应具备的心态与认知世界咖啡:所在组织成员的工作责任意识状态?第三讲:基础管理(下)一、问题的问题1. 问题的定义2. 问题的表现3. 问题意识4. 现场管理问题与水准圆桌会议:我们现场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二、6S管理1. 6S管理内容2. 6S的作用3. 对6S的错误认识小组讨论:为我们的6S管理进行诊断?三、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1.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2. 消除浪费1)浪费的表现形式2)消除浪费的方法a寻找不规律化b改善劳累的工作圆桌会议:现场有哪些浪费可以消除?3. 现场目视管理群策群力:现场有哪些目视管理可以加强?第四讲:有效管理一、PDCA管理循环1. PDCA来源2. PDCA循环作用3. PDCA循环的4个明显特点4. PDCA循环的8个步骤二、有效信息传递1. 有效信息传递要素2. 建立共同语言和文化3. 数据、图表表达4. 有效沟通技巧5. 全方位沟通要诀三、有效的目标管理1. 目标管理的原则2. 目标管理的实质3. 实施自上而下的管理推进4. 辅导下属提升绩效圆桌会议:哪些是我们有效提升的薄弱环节?如何提升?。
生产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
生产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1. 引言生产现场是企业核心的运营环节,也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场所。
然而,很多企业在生产现场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存在一些困难。
本文旨在通过培训,帮助企业员工提升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能力,增强生产效率和质量。
2. 问题分析在生产现场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生产设备故障、工艺问题、人员失误等。
这些问题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解决。
然而,许多企业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上存在以下几个困难点:2.1 缺乏问题意识许多员工对生产现场中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敏感性,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缺乏主动性。
这导致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处理,进而造成生产延误和质量问题。
2.2 问题分析不深入当问题发生时,很多员工只是停留在对问题表面的观察和描述,缺乏对问题根本原因的深入分析。
这使得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暂时性的,问题可能会反复出现。
2.3 解决方法单一许多员工在解决问题时只依赖于经验,而忽视了科学的问题解决方法。
这导致问题的解决效率不高,也容易出现问题的间歇性。
3. 培训内容为了帮助企业员工提升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以下培训内容:3.1 提高问题意识通过培训,引导员工对于生产现场问题的认知和重视,增强他们对问题的敏感性。
培养员工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问题的习惯,以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
3.2 深入问题分析培训员工运用系统性的问题分析方法,从表象问题推演出根本原因。
通过培训,学习常用的问题分析工具,如5W1H分析法、鱼骨图等,以提升员工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3.3 科学解决问题通过培训,介绍员工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
培养员工遵循科学的问题解决流程,不仅快速解决问题,还能有效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
3.4 案例分析通过培训,向员工展示一些实际生产现场问题的案例,引导员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让员工获得更加具体的问题解决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训效果评估为了评估培训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4.1 考核测试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员工进行考核测试,考察他们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 - 讲义
为了发现问题
➢“目标” 的确认 ➢“现状” 的掌握
≪定量信息≫ 用数字表达的信息,商务信息要用定量信息表述。 • 例:大幅度减少→减少了○○% • 増加了相当程度→增加了△△元
≪定性信息≫ 用词语表达的信息,适于表述感性的事物 • 例:大幅度下降了、大得很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各种图表的应用
折线图是用来表示某种现象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或者某种现象随另一种
人们没有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一个果断的人是一个能有效决策的人,而不是一定要很快
作决策。 你越努力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你就会得益越多。
学会思考
改善跟踪,防止再发
防止再发
已经发生过的问题不允许第二次发生。
保证工序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是健全生产活动的基础。但是,就算很努力地想保 证工序的稳定状态,还是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事故发生,防止再发是绝不允许同样 的错误第二次发生。
短 短距离移动
动作经济 4原则
同 同时作业
乐 轻松作业
动作经济意识
动作意识十手法
① 无行走 ② 无手的大距离移动 ③ 无由下往上拿的动作 ④ 无转动身体的作业 ⑤ 无改变方向
⑥ 无X字形动作 ⑦ 无神经疲劳作业 ⑧ 无对位置调整 ⑨ 无位置不定 ⑩ 无临时作业
现场问题的挖掘
目标
应有的情况 希望的状态 期待的结果
解决问题的步骤
5. 制定执行计划
– 真正可以执行了么? – 完成计划时,该问题真的可Hale Waihona Puke 解决么? – 思考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问题解决的逻辑思维方法
归纳法:归纳法是对观察、实验和调查所获得的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 一种思维方式和推理形式,其主要环节是归纳推理。 ➢ 完全归纳法-考察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然后做出概括,得到结论。 ➢ 简单枚举法-根据几个事例的枚举,进行推理。 ➢ 判明因果联系的归纳法-
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
制作程序 (续):
步骤⑤ 求各组之中心值
51.5 53.5 55.5
各该组之上组界(较大境界值)+各该组之下组界(较小境界值)
管制图
定义:是一种以实际产品品 质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所判 明的制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 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 示者。
所以,一般管制图纵轴 为制品的品质特性,以制程 变化的数据为分度:横轴为 制品的群体号码,或制造年 月日等,以时间顺序、制造 顺序将点绘在图上。
管制图示例:
上管制界线 中心线
下管制界线
层别时勿将两个以上角度 混杂分类。
尽量将层别观念溶进其他 手法,如查检表、柏拉图、 推移图、直方图、散布图、 管制图等。
层别后应进行比较(或检 定)各作业条件是否有差。
散布图
定义: 在分析独立数据时,用直 方图、柏拉图就可找出改善着眼点, 但如要解析两个变量X、Y之间的相 关性时,就需使用散布图,将X与Y 的两组数据绘在方格纸上,可看出X、 Y之间相关情形的图谓之散布图。
地面沉陷
进刀太快 料放置太多
法
料
人
料变形
疲惫操作
料太软
老员工 放料倾斜
经验不足
横 档 端
喷涂 后料 加厚
新员工
面 铣
未培训上岗
压不紧 气压 不足
刻度值设 置错误
?
削 尺 寸
不
进刀太慢
靠山倾斜
合
铣刀位置偏差
格
放料间 隙太小
靠山未 牢固
问题发现与解决技巧培训(现场管理)
二、解决问题的技巧
2.1 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忌讳一遇到问题不深 入分析,就立刻采取对策的态度,这种态度不 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容易偏差问题的根本点。
• 那么解决问题的正确基本态度是什么呢?
– 解决问题的正确基本态度之一就是:要有话直说。 我们要摈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针对问 题,对事对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说出问题;
详细阐述
•确定小问题
•列出所有假设,
利用
•决策
–行业内人员想 •确定分析的
法
广度
–自己的想法 –简单的案
–同事的想法
例
•和项目小组成员 –复杂的证
讨论
明
–修改假设
–重新调整,分
清轻重缓急
关键步骤
??
???
???
...
...
...
...
.
.
资料来源 负责人/时间 最终成果
•资料来源阐 •职责分明,
明了可能的 谁获取数据 数据来源, ,谁进行分 用于分析 析
1.6 问题的来源
问题来源--------现场管理的五要素
4M1E
机
人
Man
料
问题
来源
人机 物
Machine Material
方法 Mothod
法
环境
环境 Environment
1.7 发现问题的行动方式
走动管理
• 到工作现场去,在工作现场来回走动, 是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方 式。所有的现场管理一定是走动管理。
1.3 问题的分类
救火类 发生型
发现型
预测类 发掘型
看得见的问题、已经发生的问题
《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课程大纲
《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课程大纲一、课程背景:当今世界质量已成为各行业生存之根本,为企业之尊严,但在现实当中,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经常显得非常迷茫、无处下手或已付出非常多的时间精力和投入去解决,但改善效果甚微,此已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体验感、投诉和增加失败成本等,同时已成为制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系统解决此问题,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小组,通过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训,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能通过科学有效的对问题进行把握,运用适合的工具对问题存的根本原因有效分析及系统解决,从而为提升客户满意度、预防失败成本和为企业可持续发奠定基础.二、课程收益:1.认识到训练有素的个人及优秀的团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重要性;2.掌握头脑风暴的基本原理、四个原则和八点要求;3.如何从众多问题点选定适合的整改主题和设定能达到的整改目标;4.科学系统的理解和掌握5Why、鱼骨图、FTA、FMEA工具的方法和如何运用到工作当中;5.掌握问题整改思路和如何进行整改效果有效跟踪。
6.获得培训证书.三、受训对象:企业中各部门的工程师、中高层管理者及对《问题分析与解决》课程感兴趣者四、课程时间:2天(9:00~16:30),具体培训日期及时间依据双方约定。
五、培训风格:•开放式沟通,故事式引导,深入浅出,在轻松氛围中学习;•大量实战案例讲解,过程中讲师与学员互动,培训过程中激发学员兴趣和活力;•各组学员间比武、演练成果、听课心得分享、过程中讲师及时点评,无形中理解和掌握课程核心内容及精髓;六、授课方式40%故事分享和案例讲解+30%理论讲解+30%课程中互动七、学员要求1.100%心思到课堂,课前安排好工作、带着疑惑和信任进入课堂;未经授权或无重要事情不得随便进了培训室、不得在培训室内接听电话及全程参与课程;2.积极参与课程的演练和支持所在组别的所有活动;3.主动、及时分享课程的演练成果和心得。
八、课程大纲与课程时间安排:1.课程大纲仅为指引,未全部列出,具体会根据讲师课程思路及培训教材进行详细讲解;2.课程中途会在上午和下午各休息一次,每次15分钟,具体根据课程进度定.。
张玉讲师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大纲
领导者的优势思维张玉讲师——快速问题分析与解决――对于每日如履薄冰的领导者而言,应该如何处理各种层出不穷的问题(尤其是突发性问题)?如何才能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来顺利做出正确的决策?本课程针对领导者不断面临的种种困扰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其提供的理性思维流程能帮助领导者找出关键的问题并集中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这套颇有价值的思维工具能帮你完成并强化问题分析、解决、计划和决策的基本质量。
领导者可能经常要面临决策失误的压力和风险!一个决策有时会决定一个项目、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公司的生死命运。
针对各领域和职能部门不断面临的种种困扰,本课程能提供强有力的方法来帮助其更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
【课程目标】通过培训,可以使学员掌握以下技巧:1. 关注关键目标,排除不确定因素的干扰;2. 面对复杂或简单的问题、决策和规划,团队和个人均能开展更快捷有效的工作;3. 在基于事实(并不是猜测或假设)的基础上解决所关注的事件并澄清错误信息;4. 找出情况不佳或表现良好的真实原因,并确定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5. 通过出色的风险管理来更加有效地实施解决方案及改进措施;6. 可以更加清晰地进行交流,从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人力和时间。
【适合对象】1. 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高级专业人员2. 如果某企业的多位人士参加本课程并进行实际问题的讨论,则效果最佳。
【授课方式】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演练、模拟体验等。
【授课方式】12课时。
【课程主要内容】“领导者的优势思维”共分为四个大的步骤:情景分析→原因分析→决策制定→计划分析。
对于每一个大的步骤,参加者将学习和实践理性思维流程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将其应用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中。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问题解决的流程,在每一个大的步骤中,我们更加详细的区分了四个小的步骤,帮你完成洞察、分析、计划和决策的全部流程。
1、情景分析:帮您从大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中发现关键的问题。
积极主动地工作意味着将精力集中在那些对成功有最大影响的事项上。
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提纲
目录
一、导论 ..................................................... 1 二、问题的定义 ............................................... 4 三、问题的种类 ............................................... 5 四、正确地认识【问题】 .......................................7 五、职场的 3 个问题类型 .......................................8 六、问题点显出化 .............................................9 七、问题发掘与解决实例研讨 ...................................18 八、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19 九、VIQ 解决问题的方法 .......................................20 十、IE 解决问题的步骤与要领 ..................................21 十一、IE 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法 ................................24 十二、提高生产性对策 .........................................28 十三、以【3U MEMO】解决问题实施改善之方法 ...................29 十四、QC 式解决问题之步骤 ....................................33 十五、QC 改善历程的步骤与要领 ................................35 十六、QC 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法 ................................39 十七、设定型的问题解决 .......................................45 十八、VA/VE 式解决问题步骤 ..................................47 十九、创造性思考法 ...........................................48 二十、KJ 法简介 ..............................................55 二十一、KT 法简介 ............................................59 二十二、企业如何推选问题解决的改善活动 .......................62 附表.........................................................67
精选制造现场问题分析与改善培训教材
定义并验证根本原因以及忽略点
预防再发生
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企业内推动8D应注意事项
1、仅仅在企业内推动8D是不够的,应考虑将供应商、经销商 共同纳入,建立共同解决问题的标准手法,才能事半功倍.2、企业必须先订出构成产品问题的基本条件,让全体相关 部门人员充分了解什么样的问题才需要使用8D.否则会 浪费人力、时间解决一些“不是问题的问题”.3、必须指定一个专责单位负责整个企业内8D的P-D-C-A.4、让全体员工深刻感觉到来自最高管理层推动8D的决心及必要的支援,包括人力、财力等.
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企业内推动8D应注意事项
8、将所有相关工程师/经理/主管名单单列出,由审核小组按 产品问题种类做跨部门职能分组,先将各组的组长和成员名单订出,并据此运作。9、及时结合实绩进行奖励.鼓励杰出的8D团队是维持8D活动,保持活力的催化剂。10、最高管理层应明示:各主管除本职绩效外,其部属参与8D团队的业绩亦为主管考核的重要项目。
不速之客某些电话某些信件与报告某些会议
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持续改善,永无止境
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现场改善的金科玉律
问题发生时,要先去现场。检查现场(有关的物件)。应当场采取暂行处置措施。发掘真正原因并将之排除。成果标准化以防止再发生。
4
制造不良的浪费
制造不良品以及随后的返修、检测
5
加工的浪费
与产品价值不相关的加工与作业
6
动作的浪费
步行、取放、寻找
7
等待的浪费
人、机器、部件发生的各种不必要的等待
8
管理的浪费
管理失误及事后管理
版权所有,请勿复制
没有改善,就不是管理。没有改善,就没有进步。
《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教材
21
Version 1.1
描述问题
问题描述的标准
一个有效的问题描述不能 暗示原因
在问题描述中暗示原因可能误导解决问题;
例子: 我们公司在零件运送前,文件批准耽搁时间, 导致比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在交付零件的流程 上平均多花10天以上的时间。
• 设定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 (1)目标必须要与课题相对应; • (2)目标必须明确,用目标“值”表示; • (3)要说明设定的依据; • (4)目标要有挑战性,通过小组努力能够实现。
测定成果的现水准, 导出潜在Xs
通过分析导出关键Xs
设定对关键Xs的最佳条件( 方案) ,适用及效果的确认
为了维持成果,构筑管理 体系
主要活动
项目选定
项目定义 现水准确认
导出潜在 Xs
数据收集计划 数据收集 分析
DOE
对策方案选定 树立管理计划 成果的 显示 标准化
问题的记述
具体(Specific)
任务记述
可以观测(Observable)
可以测定(Measurable)
可以管理(Manageable)
18
Version 1.1
任务记述
效果问题记述的禁止事项
责难 原因
对策
19
Version 1.1
描述问题
问题描述的标准
具体的:
它明确地解释了有什么不对,并从类似的问题中找出不足;
4
Version 1.1
问题类型之二
• 谋求进步的问题:探索型、改进型 -凭意识性及主观性创造出的差距 -探究范围,除了原因之外,还包括目标 -包括“改善”问题及“强化”问题 -例:如何提高 A 产品的质量;能否加强现有的组 织体系
生产现场质量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
责任部门填 写改善报告
临危受命,提升 成绩突出的
27
品质管理的思路QC
1. 培养意识: • 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 • 零缺陷质量 • 品质是制造出来的
2. 过程控制: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 3. 及时反馈:越早发现问题,质量成本越少。 4. 团队协作:让一线工人参与、掌握相关工具。
备注
可以运用反转法, 由找要因变换为找 对策方法
1.决定改善目标 2.明了改善的效果 3.掌握重点分析
能够以前几项为改 善的要点,可忽略 最后几项,即常说 的“前三项”原则
1.日常管理用 3.
帮助每个人在最短 时间内完成必要之 数据收集
31
比较作用
层 别 法
相关易懂
散 布 图
趋势明朗
管 制 图
了解品质
人为缺陷 使用Poka-yoke方法
整改措施:
如何让人们不需要担心会出差错呢?
1、增加自动检测装置
Poka-yoke方法
2、增加各类传感器 3、增加挡块
4、……
8
信任
9
10
质量保证体系现场操作
写
做
做
写
写
做
写
做
11
火炉原则
12
13
第二部分:质量管 理基础
14 14
质量检验阶段
15
品质观念的四个阶段
28 15
质量保证的思路QA
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找到原因,然后对4M进行事后控制或改善的 质量管理方法称为结果管理。对影响产品质量的4M进行分析,明确4M 和产品质量的关系,事先对4M进行控制和改善,从而防止质量问题产 生的管理方法称为要因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问题分析与解决培训提纲目录一、导论 (1)二、问题的定义 (4)三、问题的种类 (5)四、正确地认识【问题】 (7)五、职场的3个问题类型 (8)六、问题点显出化 (9)七、问题发掘与解决实例研讨 (18)八、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19)九、VIQ解决问题的方法 (20)十、IE解决问题的步骤与要领 (21)十一、IE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法 (24)十二、提高生产性对策 (28)十三、以【3U MEMO】解决问题实施改善之方法 (29)十四、QC式解决问题之步骤 (33)十五、QC改善历程的步骤与要领 (35)十六、QC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法 (39)十七、设定型的问题解决 (45)十八、VA/VE式解决问题步骤 (47)十九、创造性思考法 (48)二十、KJ法简介 (55)二十一、KT法简介 (59)二十二、企业如何推选问题解决的改善活动 (62)附表 (67)问题分析与解决一、 导论(一)企业经营的目的 经营的目的增加附加价值市场价值品质、交期、价格、开发力等之信用度(二)企业的动向与社会的动向企业发展与维持之交复运行(三)存在于企业中的问题点企业中体质不良之代表例1.只顾生产的毛病2.一意孤行的毛病3.不顾大局的毛病4.马马虎虎的毛病5.顺其自然的毛病6.本位主义的毛病7.不重视情报、不活用数据的毛病8.未发挥各人能力与潜力的毛病9.只听命行事的毛病10.不亲自发现问题的毛病1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毛病12.将问题推诿给部下的毛病13.几事被动的毛病14.未按计划行事的毛病15.不重视品质的毛病16.结果主义的毛病17.未能设身处地去思考的毛病18.依赖经验、直觉、胆识(KKD)的毛病19.半途而废的毛病20.仅只于应急对策的毛病21.满足现状不求改变的毛病22.推诿责任的毛病23.不向困难挑战的毛病24.不请求方法的毛病25.易于绝望的毛病(四)研讨列举本公司10大问题1.2.3.4.5.6.7.8.9.10.(五)干部的任务·干部是解决问题的人·维持改善创新1.何谓问题:所谓问题(problem),乃是“应有现象”和“实际现象”之偏差。
2.何谓偏差:所谓偏差(GAP)即进行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而来。
要纠正偏差,必须将变化找出,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因此,解决问题的意义,就是要纠正偏差,能够把发生变化之点找出,才能真正把问题解决。
3.问题的基本模式所谓问题是:1.现有问题与将来问题:◎现有的问题现象面所见的问题(看得到的问题)原因面所见的问题(看不到的问题) 应有的水准偏差:问题 现有的水准◎将来的问题 理想面所期待的问题(想出来的问题)想要达到的水准 偏差:问题现有的水准2.各问题的时间关系3.三种问题之意义4.举例4.1由现象面所见的问题例: ●品质上的问题 ● 成本上的问题● 交期、产量上的问题 ● 安全上的问题 ●4.2由原因面所见的问题● 人(作票者)的问题 ● 机器设备的问题 ● 材料的问题 ● 方法的问题 ● 量测的问题 ● 夹具的问题 ●能源的问题四、 正确地认识【问题】1.从你自己的工作中列举3个以上的问题练习2.对问题的看法(1)没有主体的问题(2)当然的问题(3)他人的问题(4)原因的问题(5)愿望的问题(6)未来的问题3.自己的【问题】4.以【自己的问题】为最优先五、职场的3个问题类型表职场的3个问题类型(例)六、问题点显出化1.发掘问题点的方法要点1.从工厂机能的五大要点着眼 品 质 Q 成 本 C产 量 D何者有问题呢?安 全 S 士 气 M 要点2.从4M 的途径查检之 作业者M a n 机 械 Machine材 料 作业方法 Method 要点3.从消除三呆着手浪 费查究有无 勉 强 之现象存在? 不 均三 呆职场中三种无效率、低效率的现象2.配合环境的变化以发掘问题3.发掘问题的步骤4.掌握问题点的方法问题点评价表7.目标取向型问题设定表七、问题发掘与解决实例研讨状况○堆高机驾驶员A君正在搬运长尺状圆钱棒前进中○作业员B君正在整理堆积物○有什么危险存在着呢?(因为~所以会~)○你认为该怎么办呢?八、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1.分析的途径(Analytical Approach)2.设计的途径(Design Approach)3.模拟的途径九、VIQ解决问题的方法以IE、QC、VA/VE解决问题其性质与步骤虽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其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的目的则一,如下图所示:图IE、QC、VA/VE问题解决一览表十、IE解决问题的步骤与要领1.IE式解决问题之一般步骤2.A公司解决问题之步骤(例)3.B公司解决问题之步骤(例)十一、IE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法(一)程序分析:以分析生产对象-(物)的变化过程,研究由原料转变成为制品的步骤中有否可资改善之处。
实施程序分析时系采用如:○代表操作或加工、□检验、♉搬运、D停滞、❒储存等符号为共通语言来做记录分析,常见的子手法有:1.操作程序图-以掌握(操作、加工)及(检验)等现象为主,由大处着眼。
2.装配程序图-以系统之层次展开掌握装配工作之制造程序,尤适用于装配生产工作。
3.流程程序图-以分析操作、检验、搬运、停滞、储存之每一细节,着眼于消除隐藏成本之损失。
4.流程图-以程序五符号将制造流程之实态绘于其有正确比例之工场配置图之相关位置上,使流程一目了然。
5.多产品程序图,多项产品之制造经路合并分析,以求得整体之最适化。
......等等程序分析尚有一些补助手法如加工分析、检验分析、停滞分析、余力分析等,必要时均可伴随于程序分析中一并实施。
(二)作业分析:以分析生产主体-(人)或(机)之作业状况为主,是以工作站为中心之分析。
常用的子手法有:1.人-机作业分析:以人与机之关系作业绘制成人-机图以便分析掌握人员、设备之负荷或余力。
复数机器-人操作分析原理亦同。
2.共同作业分析:多数人共同作业之整体掌握。
3.双手作业分析:掌握左右联合作业之有效性。
4.作业稳定性分析:研究作业步调之稳定度以发掘问题点。
5.作业者程序分析:以作业者为主体进行整个制程的各个活动细节之记录。
6.作业分析的同时亦可附带对作业台的配置作分析改善。
(三)动作分析:分析作业者的手、脚、眼等各身体部位的各别动作细节为主,以掌握身体各部动作之顺序与方法、了解各动作之相互关连,进而消除不必要的动作而获致改善。
动作分析有目视的方法及摄影的方法两大类,常用的子手法有:1.左右手动作分析:以分析左右手之作业的移动、持住、等待之四现象。
2.动素法:以therblig十八个动素符号进行分析。
3.MEMO动作分析:以约十秒钟左右拍摄一框,把动作浓缩拍摄下来,再以正常速度放映出去,据以分析掌握问题点。
4.VTR分析:以录影方法作动作分析。
(四)时间分析:对各程序、作业或动作其所需的时间予以记录分析,由时间之研究谋求改善。
常用的子方法有:1.马表时间分析:以马表测定作业单元时间从而作分析研判,是最常用的时间分析手法。
2.PTS法:以预定动作标准时间法进行分析动作与时间,其中MTM 及WF两大系统最为常用。
3.标准数据资料法,将共通且经常发生的作业单元预先制定标准数据资料,据以作分析及时间设定工作。
前后节述及的工作抽查及摄影的方法,也都可用来作时间分析的。
至于历史记录法(根据过去的实绩记录做估算分析)及经验估计法(由经验者作时间的分析研判)两种方法只宜作粗略的检讨,不适作正确的分析。
时间分析的同时,应对作业条件、作业熟练度、评比、宽放率、工作环境...等合并分析之。
(五)稼动分析:分析记录工厂中人员或机器设备之从事于生产性、非生产性的时间所占百分比,并可依需要将发生时间作更细的分类如加工、搬运、准备、等待、休息...等,以求算出稼动率或各非生产性之时间比率,使问题数字化。
常用的子手法有:1.连续记录分析法:系把观测对象的工作状况所发生的各段落时间,从头到尾没有间断作详细之记录。
再据以分析。
此法又称(生产研究)。
2.随机记录分析法(工作抽查法):系应用随机抽样的原理、将工作状况作随机观测,并利用统计方法求出样本数及精确度,其所得之观测结果在所设定的误差围,是一种极有效的分析方法。
(六)生产线平衡分析:将生产线每工作站之作业负荷,调查其时间长短,分析其是否均衡,进而重作编排、消除瓶颈,以提高平衡效率。
非成线生产之作业团体,其工作调度之合理化亦利用相同原理来做,是故此法日本企业有称为(作业编成)实较生产线平衡具有更广的意义。
(七)配置与搬运分析:配置的好坏影响生产效率甚大,搬运作业不产生附加价值,应特别重视调查分析,做配置、搬运分析的子手法:a、搬运程序分析b、搬运重量分析c、搬运成本分析d、搬运活性分析e、落空搬运分析f、搬运阻抗分析g、搬运高度分析......等均可从各角度对搬运作业之有效性作深入之探讨。
十三、以【3U MEMO】解决问题实施改善之方法三呆记事纸与IE手法之联用十四、QC式解决问题之步骤(QC Story)十五、QC改善历程(QC Story)的步骤与要领QC 改善历程(QC story)的步骤与要领QC改善历程(QC story)的步骤与要领QC改善历程(QC story)的步骤与要领十六、QC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法(一)QC7大手法1.柏拉图(Pareto Diagram)示重点·ABC分析·二八法则2.查检表(check sheet)一查现象查检表检核表3.特性要因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析因果类型-原因追求型-对策追求型绘法-大骨展开法-小骨汇集法4.直方图(histogram)一呈分析掌握分布状况制程能力解析5.管制图(control )一管异常计量值管制图X-R管制图X-R管制图X管制图计数值管制图Pn管制图p管制图C管制图U管制图6.层别法(stragification)-滤问题·分门别类深入过滤7.散布图(Scatter diagram)-看相关·相关分析·回归分析QC手法(7道具)的活用注:○表示可以用到(二) 新QC手法概要1.系统图—以目的~手段的体系来展开事项的,所以是属于静态.2.PDPC法—以线连结之展开事项系列,是从某种状态经过某个时间移转到另一个状态的情况,是属于时间系列性的排列,是动态.3.箭线图—虽同PDPC法,将事项做时间系列性地排列的方法,但其目的的原则上是种时间性的管理.且箭线图所针对的对象,是在比较确定状况下的事项.4.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失败模式与效应分析是以机能为中心,评价瓶上位体系之影响.5.FTA(Fault Tree Analysis)缺点树状分析是以出现的事象为中心,来解析至可采对策.6.FMEA的FTA也都设定在确定状况下的事象,而PDPC法不只可以运用于逻辑性的事象,也可以运用于根据新创意找出事象的场合.(三)解决品质问题的手段举例:十七、设定型的问题解决介绍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对设计技术方面所订的解决问题八步骤1.认清环境(Recognize)●科技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2.设定问题围与定义(Define)●产品围●部门领域●问题定位3.收集解决问题的创意(Search)●独造性思考法之运用4.评价比较(Evaluate)●经济性评估●技术性评估5.选择最佳方案(Select)●根据评价表●具体化6.初步设计(Preliminary Design)●CDR●IDR7.实地试验(Demonstrate)●实验室●试作8.继续追查研究(Follow Through)●问题点解决●改进十八、VA/VE式解决问题步骤VA/VE工作计划(Job Plan)十九、创造性思考法前人所开发出来帮助启发改善创意与创新构想的创造性思考方法有很多,兹列举部份如下:1.分析比较法2.5W2H检讨法3.脑力激荡法4.635法5.检核表(check list)法6.缺点列举法7.希望点列举法8.特性列举法9.高登(Gordon)法10.走·停法(Go-Stop)11.入出法(Input,Output)12.NM法13.焦点法14.形态分析法15.KJ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