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新编版)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2024年)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其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3. 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运行规律,促使其发展积极的社会行为;4.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家庭、学校、社区和国家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身边的小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培养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2. 与人为善: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3. 公民意识:介绍社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培养公民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
4. 劳动与奉献:教授学生勤俭节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和为社会作贡献的意识。
5.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举例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其良好的品德观念。
2. 案例分析法:引入真实的案例,分析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3. 观察法: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4.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和交流。
四、教学时序:1. 第一周:身边的小事(如何礼貌地提问、感谢、道歉等)2. 第二周:与人为善(如何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3. 第三周:公民意识(社区的结构和功能,社区服务的意义)4. 第四周:劳动与奉献(勤俭节约的意义,为社会作贡献)5. 第五周:团队合作(小组活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五、教学评估:1. 每周安排小组活动,并对学生的参与度、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
2. 设计情景模拟和案例分析题,查看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教师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服务机构,感受社区服务的重要性。
三年级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3篇
三年级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 (2)三年级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和道德意识,形成积极向上、民主和平等的思维模式。
2.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思品方面:(1)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包括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劳上进等。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等。
(3)开展典型事例分析,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2.社会方面:(1)介绍不同职业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介绍社会组织和社会规则,让学生了解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
(3)让学生通过参观、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进步。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演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正确的思品与社会行为。
2.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践探究法:通过实地考察、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
评价方式:1.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表现,评价他们的思品与社会行为是否符合要求。
2.作业评价:布置一些与思品与社会相关的作业,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小组评价:通过小组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对彼此进行评价和反思,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
教学资源:1.教科书:根据教材编写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
2.多媒体设备:使用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实践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等活动,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三年级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 (2)精选3篇(二)【课程名称】思品与社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思品与社会是三年级的综合性学科,包括了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科学、品德与艺术等内容。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2. 增强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的认识和理解;3. 培养学生的基本社会交往能力;4. 开发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1)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提倡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品德;(2) 培养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规范,提倡文明礼貌的行为;(3) 培养学生勤劳、自律、诚实、守时等良好的生活习惯;(4) 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思想情感。
2. 社会教育:(1)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认识和责任感,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家庭活动;(2) 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识和归属感,培养学生校园文化意识;(3) 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
2.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实践式教学法:通过参加社区活动、参观博物馆等实际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社会文化。
四、教学过程:1. 第一节:品德教育(1) 教学内容:a. 通过小故事、漫画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讨论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表现;b. 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明礼貌的行为,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c. 设计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不浪费食物等;d. 通过讲述英雄事迹,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情感和价值观。
(2) 教学方法:a.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故事情境和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表达;b. 互动式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增强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c. 实践式教学法:通过小活动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身体力行。
2. 第二节:家庭教育(1) 教学内容:a. 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并让学生思考每个人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b. 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如帮助父母收拾房间、洗碗等,培养他们的家务意识;c. 设计小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家庭活动,并组织班级家庭活动。
2023最新-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4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4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
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优秀4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篇一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他们的养育之恩,热爱家庭、尊重父母长辈,以恰当的方式孝敬长辈。
(二)能力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参与集体生活。
(三)知识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及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3、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良好行为。
四、教学难点: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物理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五、课时划分:(4课时)时间周次课时教学内容月第一周、认识周围的邻居____月第二周、邻居之间怎样相处"____月第三周3、共建邻里好环境____月第四周4、介绍我们的学校____月第五周5、感谢您,老师____月第六周6、学校的发展变化____月第七周7、不同的生活环境____月第八周8、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____月第九周9、公共场所的文明____月第十周0、献出我们的爱心____月第十一周、家庭安全不能忘____月第十二周、交通安全不能忘____月第十三周3、公共安全多提防____月第十四周复习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二)第一学期单位一:友谊与合作(4周)1. 探讨友谊的重要性(1周)-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朋友和友谊故事。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范文篇11、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和原则,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2、现状分析(1)四年级学情分析本年级共有150名新入学儿童,他们个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
他们懂礼貌,文明习惯较好;经第一天培训后发现,绝大多数孩子不仅识字量大,而且非常乐于助人,理解能力也较强。
学生是非常喜欢《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以及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教师力争减少一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相信在品社课上,他们会认真听课,收获更多的好习惯及更好的品德行为。
期待他们的进步!(2)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本教材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由三个单元组成。
教科书在设计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贴近现实社会,将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儿童的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第一单元《我们在一起》第二单元《成长不烦恼》第三单元《聪明的消费者》,各单元的设计围绕课程标准的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本教材以学生生活为主线,设置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主题,体现教科书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性。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一、教学目标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使其具备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规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互助合作。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其学会尊重、关心他人,并建立友好的人际交往模式。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5. 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常识,了解社会的运转机制,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人际交往、社会规范、安全教育和社会常识等方面的内容。
1. 道德教育a. 学会坚持真理、善良、美好和正义的价值观念。
b. 培养正直、诚实、友爱、守信等良好品德。
c. 学会尊重师长、长辈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人际交往a. 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b. 学会尊重不同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c. 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培养团队意识。
3. 社会规范a. 理解和遵守学校和社区的规章制度。
b. 学会礼貌待人,懂得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
c. 培养环保意识,学会节约资源。
4. 安全教育a. 学会交通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
b. 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可能的危险。
c. 学会正确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急能力。
5. 社会常识a. 了解国家的基本情况、国旗、国徽等标志。
b. 了解社会的各行各业,培养对社会的认知和尊重。
c. 学会维护公共秩序,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教学重点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适应能力,重点内容包括:1.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友爱精神。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沟通、合作和分享等。
3.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规范的意识,包括校园规章制度和公共行为规范等。
4.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包括交通安全和防范自然灾害等。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最新6篇)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最新6篇)篇一: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总目标:《品德与社会》学科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主要内容:1、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共产党的热爱。
2、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3、要学生明白,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
以及它所带来的生活的变化,这些虽然学生并不注意,但是确确实实能感受得到的。
4、了解我国的经济开放的政策、历程,以及现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国际组织。
三、重难点: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
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学生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
它的综合性非常强。
涉及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
同样的内容后续年段重复出现,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1)学会为别人着想,与邻居和睦相处。
(2)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3)从小养成合理、文明消费的习惯。
四、学生情况分析中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五、教学措施:(一)、将社会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朗及其合作者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
这里的“真实问题背景”大部分是指实际生活或者模拟的实际生活。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好奇。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24年)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和社会行为规范。
2. 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1)培养学生的礼貌与公德意识,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礼仪、交往礼仪等方面的学习与实践。
(2)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开展学生互助、诚信考试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3)开展学生对传统美德的了解与感悟,推动学生将传统美德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4)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开展义务劳动、关爱环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2. 社会教育(1)开展社区参观活动,了解社区的组成与职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2)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志愿者服务、慈善捐助等,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4)开展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例如购物、交通规则、垃圾分类等,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3. 信息素养教育(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信息检索与处理方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
(3)开展与信息相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制作电子资料、编辑小报等,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分享思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促进知识与行为的内化。
四、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法: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了解他们的品德行为表现。
2. 任务评价法:根据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评价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社会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一、品德教育1. 传统美德故事欣赏:通过讲述传统美德故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关注他人:培养学生关注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
3. 诚实守信: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
4. 尊重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尊重自我和他人,增强自尊心和他人之间的平等意识。
5. 礼貌待人:培养学生礼貌待人的习惯和意识。
6. 遵纪守法:培养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和社会法律的意识和自觉性。
7. 爱护环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二、社会教育1.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和班级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社会规则:了解社会中的常见规则和道德准则,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3. 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识别危险,并掌握自我保护方法。
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观企业、了解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认知和实践能力。
5. 文明礼仪: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和社交礼仪。
6. 传统节日:介绍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7. 健康与饮食: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维护健康身心。
【教学方法】1. 讲述法:通过讲述优秀品德故事,引导学生对正确品德的理解和认识。
2. 观察法: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和行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通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评价方式】1. 观察记录: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行为。
2. 作品展示:学生通过绘图、写作和表演等形式展示他们对品德和社会教育的理解和体验。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本(二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本一、指导思想: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为指导,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为主,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意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使孩子们形成开朗自信大方宽容有爱心,有理想,有目标的合格小学生。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浅显的认识,养成了的好的习惯,社会生活范围的,认识社会和品德的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学生乐于本课程的学习,能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材分析:本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让学生在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发展自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道德判别能力,为成长为具备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1、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懂得规则、法律社会公共生活的意义。
3、尝试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的判断和选择。
4、学生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方法:1、把握课程,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多种教学活动,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学生已经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有机起来,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向社会延伸。
2024年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篇)
2024年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B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树立良好的品德和社会道德意识;2.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功能,培养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心;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a. 尊重他人:学习如何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培养学生的礼貌、谦虚和包容心态。
b. 诚实守信:明确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质。
c. 勇于负责:鼓励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承担责任,培养他们的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
d. 友善相处:培养学生善良、友好的品质,鼓励他们与他人友好相处。
2. 社会教育:a. 家庭与社会:了解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学习如何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b. 学校与社会:认识学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责任心。
c. 职业与社会:介绍一些常见的职业,让学生了解职业的分类和特点,促进他们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和思考。
3. 生活教育:a. 安全教育: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了解常见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方法。
b. 环境保护: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c. 健康生活:学习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情境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锻炼他们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视频教学:使用适当的视频和图片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社会现象和问题。
4. 案例教学: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评价方法:1. 日常表现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项目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3篇)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____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公德心、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友爱互助。
3.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1.1 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培养- 爱国主义教育:根据时间节点,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线索,教育学生珍爱祖国,热爱祖国。
- 尊重与友善: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学会友善交往。
- 诚实与守信:教育学生要讲诚信、守信,做到说到做到。
1.2 社会公德培养- 爱护环境: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
- 社会公德: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包括排队、文明用语等。
- 乐于助人:教育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乐于与他人分享。
1.3 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 自律:教育学生自律,做到早睡早起,爱护自己的健康。
- 自我约束:教育学生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 社会教育2.1 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法: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和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安全出行:教育学生学会选择安全的出行方式,并培养安全出行的习惯。
2.2 灾难防护与应急处理- 灾害知识:教育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基本知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 应急处理:教育学生学会常见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2.3 社区文化与社会活动- 文化传统:教育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参与社会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举办的文体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互动式教学: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动力和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教学计划了。
好的教学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1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有学生50名,其中三(1)班有23名,三(2)班有27名,年龄大多在9-10岁。
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在内容上共设计了三个主题单元。
在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从“让校园更美丽”入手,培养他们爱校护校的精神。
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在这一单元中,还贯穿了学习辨方向和学画平面图的基本知识面。
然后将学生的视角由学校扩展到社区,开始引导他们认识了解一个更大的社会生活环境—温馨的社区生活。
最后安排了“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这一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让校园更美丽”。
在学生认识了解学校生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护学校环境、保护学校设施的思想品德教育,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平面图的知识,让学生画画自己生活的学校,对学校的位置和环境有所认识,并进一步让学生画画上学的路线图。
读图、识图和画图是人们生活中一个基本的生活技能,人们常说“一张地图在手,走遍天下不愁。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2024年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略)一、教科书编写的目的及编写指导思想1.使学生充分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
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即以“学会做人”为中心,发展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使自己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帮助教师克服传统教学观念的惯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主体人格发展,从而使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落实。
2.使学生成为从社会生活出发实现知识整合的过程。
从学生社会生活的原型出发,多视角(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角度)地分析,探究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活,以便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参与社会的能力。
3.使学生成为在实践、体验、感悟中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帮助学生掌握体验,感悟建构的学习策略,关注思维过程及其体验,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帮助教师超越,以知识直接传承,思维单一路径为特点的传统教学方式,实现从直接传授转向间接传授,从简单呈现结论转向关注过程体验,从信息单向传输转向多向交流和多元选择的教学策略的转变,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实践体验,感悟中,通过自己的建构实现发展的过程。
一、教科书的主要特点1.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为基本要素整合学习内容。
2.采用跨学科的编写方式,体现同时学习的原则。
3.具有充分的活动性,弹性和延展性。
二、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和体例1.教科书的体系结构总的框架结构:各大单元下均包若干单元(长单元,短单元结合)。
本套教科书所含单元的次序主要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生活经验为依据,再考虑逻辑次序。
因此,每一年级教科书包含从个人到世界的8个单元。
学习信息的呈现结构:文字、图像、学习活动三个系统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形成生活情景——问题线索——参考信息——行动方案——方法建设(工具使用)的内容呈现结构。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探索与身边人的关系- 学习如何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如何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 学习尊敬师长、关心父母、爱护同学等。
2. 学习法律常识- 介绍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法律、法规等。
- 学习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如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法等。
-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3. 学习社会规则和公共礼仪- 学习社会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规则等。
- 学习公共场合的礼仪,如用餐礼仪、交往礼仪等。
4. 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社会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等。
-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志愿服务等。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的重要性。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活动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观察实践法:组织学生观察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安排第一周:探索与身边人的关系- 学习目标:了解如何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学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 教学内容:- 如何尊敬师长,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 尊敬父母,关心家人。
- 教学活动:- 观看相关教育片和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身边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学生的实际经验和问题,老师给出指导和建议。
第二周:学习法律常识- 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法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 教学内容:- 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规。
- 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如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法等。
- 教学活动:- 通过讲故事和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 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最新6篇)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教学计划(最新6篇)篇一: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学生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这些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都比较强,大部分都积极向上,勤奋刻苦,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探讨问题,勤于思考,勇于发言,都能听从老师指导,遵守学校纪律,遵守课堂常规,有了错误能虚心接受,积极改正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话说社区”“生我养我的地方”“东西南北中”“人类共同的家园”。
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二、教学总目标: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 baihuawen.c baihua n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
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本年级情况分析:本年级共有学生三百多人,在以前的学习及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在本期的教学活动中,要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不断发展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教学内容以社区为中心,从社区的居民、设施入手,加深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社区的认识,由此拓展到对不同社区的了解。
从社区中共同问题的出现、解决,认识社区组织的作用,通过了解它的产生过程,建立初步的民主意识。
让学生以主人翁姿态考虑社区的发展,并且以恰当的方式付诸实践。
2.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以地图学习为基本线索,从画教室、画学校周围的地区,逐步拓展学生有关地图的知识及相应的技能,丰富合作的体验,并增强合作的能力。
3.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以商业活动为中心,从家庭日常购物入手,使学生认识不同的购物场所,思考其与人们生活的联系,了解商业工作者的劳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价格的形成及商业活动的道德问题。
认识货币的功能及发展,学习保护人民币的常识。
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念或结论。
2024年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守纪守法的品质;3. 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参与,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与友爱互助- 讲述诚实守信和友爱互助的故事,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模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2. 尊重与关爱- 学习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进行小组合作,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3. 文明礼貌与公共秩序- 学习城市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爱护大自然与环保教育- 参观本地公园或动物园,学习如何爱护大自然和动物;- 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活动,如分类垃圾等。
5. 历史与社会文化- 学习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品德与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社会活动。
四、教学步骤:1. 第一周:诚实守信与友爱互助- 讲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团队合作。
2. 第二周:尊重与关爱- 学习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进行小组合作,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3. 第三周:文明礼貌与公共秩序- 学习城市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第四周:爱护大自然与环保教育- 参观本地公园或动物园,学习如何爱护大自然和动物;- 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活动,如分类垃圾等。
5. 第五周:历史与社会文化- 学习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等。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品德与社会行为的表现;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3. 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小组合作活动的成果。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篇)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念和社会价值观。
2.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宗教和价值观。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
4.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正确的安全意识和紧急情况处理策略。
二、教学内容1.个人品德培养2.人际交往与合作3.文化多样性与尊重4.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5.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三、教学活动设计1.个人品德培养(1)通过故事和案例讲述,引导学生了解与个人品德相关的概念和重要性。
(2)进行个人品德价值观的探究和思考,并设计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开展课堂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举办个人道德模范评选和表彰活动,鼓励学生树立榜样。
2.人际交往与合作(1)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模拟真实的社交情景,培养学生积极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2)开展班级合作小项目,让学生互相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组织班级团队活动,如集体郊游、运动会等,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3.文化多样性与尊重(1)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2)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
(3)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邀请外籍学生或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士来讲述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故事。
4.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通过图片和实地参观,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
(2)开展垃圾分类和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行动的力量。
(3)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安全教育与应急处理(1)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2)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授学生正确过马路和乘坐交通工具的注意事项。
(3)开展自然灾害应急预防教育,教授学生地震、火灾、洪水等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新编版)Complete each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ork plan. The plan plays a role of supervision and supervision to prevent and correct devia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工作计划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MZ-SN-0111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新编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一】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册教材在“我在成长”教育主题统领之下,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和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用社会关系、社会活动、社会环境三条主线,贯穿个人、家庭、学校、社区(家乡)等四个不同范畴,并使四个范畴形成彼此互动的关系。
三、总目标要求:1、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积极进行自我概念与人格的建构。
2、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3、肯定自己和班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得好的经验,体验和共享学习成功的喜悦;知道成功的学习与个人多种良好素质的关系;获得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做学习小主人的经验与体会;体验时间的宝贵,逐步养成控制自己,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懂得学习不仅仅是学校中的学习,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做事进行学习,学习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初步养成多问、多想的思维习惯。
5、感知各类社会性活动中存在规则,初步体会规则的双重作用,经验规则的制定与修改过程,初步树立公民意识与民主观念。
6、知道常见的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意义,懂得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家人、他人和公众带来伤害,树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注意安全,平安回家。
7、学习日常生活中安全使用水、电、火、煤气等的意识,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健康安全地成长。
8、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
不迷恋游戏厅、网吧,不进入对儿童有危险、有伤害的场所,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懂得“我”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结构),初步理解什么是家庭,懂得尊敬父母长辈的一些礼节。
10、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长辈。
1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长辈)的养育。
12、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重要的日记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与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本册教材共四个单元,计十三课。
课时安排为每周两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学进度为每课时一课,并在每单元布置进行调查、活动等,在一单元学习内容完成后,安排一课时进行调查、活动等的小结,完成教材上的练习。
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1、我爱我的家(2课时)2、我们的学校(2课时)3、我生活的社区(2课时)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1、我学会了(2 课时)2、向“谁”(2课时)3、做学习的主人(2课时)4、大家都在学(2课时)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1、则在哪里(2课时)2、规则有什么用(2 课时3、我们给自己定规则(2课时)第四单元:我的角色与责任1、我是谁(2 课时)2、我的责任(2课时)3、我能做好(2课时)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二】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
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三、教学要求: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5、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四、具体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课时安排一周两课,其间也可安排一些劳动、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三】一、班级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目标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
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5、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