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中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探究中考数学中,经常通过折叠操作类问题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题目灵活多变,趣味性强,更为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与生活相联系中激发兴趣,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质上是轴对称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准折叠前后的两个全等图形。

确定其中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

折痕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

下面分几个类型来探索这类问题的解答思路。

一、折叠求角度类此类问题往往利用折叠中的对应角相等,再通过邻补角、平行线性质等得到各角度的数量关系。

此类问题通常难度较低。

例1.将五边形abcde纸片按如图1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点e,d分别落在e′,d′。

已知∠afc=76°,则∠cfd′等于()a.31°b.28°c.24°d.22°分析:根据题意,由邻补角的关系求得∠afd=∠afd′=180°-76°=104°,则∠cfd′=104°-76°=28°,故选b。

例2.如图2,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a.50°b.55°c.60°d.65°二、折叠求线段类此类问题多通过折叠中的全等图形,确定对应线段的等量关系,再运用勾股定理或相似比寻求线段间数量关系,构建方程,从而求解。

方程建模思想的应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思路。

三、折叠求坐标类此类题目中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较多。

求坐标一般要通过求线段长来解决。

但有些题目中适当运用三角函数比运用相似图形解答会更便捷。

四、折叠求面积类此类问题的解答一般要借助线段长的求解,但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所求图形的形状,再求面积;若图形是非规则图形,则要通过其他规则图形的面积关系转化求解。

九年级数学中考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九年级数学中考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专题10图形折叠问题 姓名_________折叠型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三角形或矩形)绕某一点或沿某一条线折叠,通过折叠后满足的条件图形求某一条线段的大小或最小值,折叠问题的解题突破点:1.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关于折痕成轴对称(即折痕是对称轴,对画图很重要);2.遇到折叠问题,寻找等量(即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3.折叠问题中的计算,一般会用到分类讨论、勾股定理和方程思想;4.确定折叠后的对应点可以用画圆(画弧)和对称的方法.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为BC 边上一动点,将△ABE 沿直线AE 折叠,点B 的对应点落在点F 处,若△CFD 恰为等腰三角形,则BE 的长为_________. (32-4或332)2.如图,在Rt △ABC 中,∠C=90°,AC=3,BC=4,点E ,F 分别在边AC ,BC 上,连接EF ,将△ABC 沿直线EF 折叠,点C 的对应点D 恰好落在边AB 上,若△BDF 是等腰三角形,则CF 的长为_______.(231048-或 或1312)3.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的长AD=4,宽AB=1,点E 在边AD 上,点F 在BC 边上,将四边形ABFE 沿直线EF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D 的三等分点G 处,则EG 等于_______.(48732425或) (如果把条件“三等分点”改为“中点”又该怎么做呢?答案:45)4.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8,AD=12,点E 是AD 的中点,点F 是AB 边上的一个动点,将△AEF 沿EF 所在的直线折叠,得到△A ′EF ,连接A ′B ,若△A ′FB 为直角三角形,则AF 的长为_________(6或3)5.如图,在Rt △ABC 中,∠C=90°,∠B=30°,AB=4,点M ,N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动点,沿MN 所在的直线折叠∠B ,使点B 的对应点始终落在边AC 上,若△MNB ′为直角三角形,则BN 的长为_______.(3343或)6.如图,在Rt △ABC 中,∠C=90°,AC=12,BC=10,D 是BC 的中点,E 是AC 上一动点,将△CDE 沿DE 折叠到△C ′DE ,连接AC ′,当△AEC ′时直角三角形时,AE 的长为_________(7326或)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AD=4,点F 为BC 边的中点,点E 为AB 边上一动点,将△ADE 沿ED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点A ′,则A ′F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4-102)8.如图,Rt △ABC 中,∠C=90°,AC=3,BC=4,点D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把△ABD 沿直线AD 翻折,点B 的对应点为点B ′,连接B ′C ,当△B ′CD 为直角三角形时,BD 的长为________(251或)9.如图,在△ABC中,∠C=90°,∠A=30°,BC=3,P是AB上的一动点,PE⊥AC于E,沿PE将∠A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D,若△BPD是直角三角形,则PA=_________(2或4)10.(2013河南)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BC边上一点,连接AE,把∠B 沿AE折叠,使点B落在点B′处.当△CEB′为直角三角形时,求BE的长。

几何中的折叠问题(解析版)--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突破

几何中的折叠问题(解析版)--2024年中考数学压轴突破

几何中的折叠问题一、单选题1如图,在菱形ABCD中,AD=5,tan B=2,E是AB上一点,将菱形ABCD沿DE折叠,使B、C的对应点分别是B 、C ,当∠BEB =90°时,则点C 到BC的距离是()A.5+5B.25+2C.6D.35【答案】D【分析】过C作CH⊥AD于H,过C 作C F⊥AD于F,由菱形性质和正切定义求出HD=5,HC=25,再由折叠证明∠BED=∠B ED=135°,得到∠EDC=∠EDC =45°,从而得到△CHD≌△DFC ,则C F= HD=5,则问题可解.【详解】解:过C作CH⊥AD于H,过C 作C F⊥AD于F,由已知,AD=5,tan B=2,=2,∴CD=5,tan∠CDH=HCHD∴设HD=x,则HC=2x,∴在Rt△HDC中,HC2+HD2=CD2,2x2+x2=52,解得x=5,∴HD=5,HC=25,由折叠可知,∠BED=∠B ED,∠EDC=∠EDC ,CD=C D∵∠BEB =90°,∴∠BED=∠B ED=135°,∵AB∥DC,∴∠EDC=180°-∠BED=45°,∴∠EDC=∠EDC =45°∴∠CDC =90°∵∠CHD =∠C AD =90°,∴∠CDH +C DF =90°,∵∠CDH +∠HCD =90°,∴∠C DF =∠HCD ,∴△CHD ≌△DFC ,∴C F =HD =5,∴点C 到BC 的距离是C F +CH =5+25=3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性质、图形的折叠以及正切定义的应用,解答关键是根据折叠的条件推出∠BED =∠B ED =135°.2如图,将△ABC 折叠,使AC 边落在AB 边上,展开后得到折痕l 与BC 交于点P ,且点P 到AB 的距离为3cm ,点Q 为AC 上任意一点,则PQ 的最小值为()A.2cmB.2.5cmC.3cmD.3.5cm【答案】C【分析】由折叠可得:PA 为∠BAC 的角平分线,根据垂线段最短即可解答.【详解】解:∵将△ABC 折叠,使AC 边落在AB 边上,∴PA 为∠BAC 的角平分线,∵点Q 为AC 上任意一点,∴PQ 的最小值等于点P 到AB 的距离3cm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等知识点,掌握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如图,在▱ABCD 中,BC =8,AB =AC =45,点E 为BC 边上一点,BE =6,点F 是AB 边上的动点,将△BEF 沿直线EF 折叠得到△GEF ,点B 的对应点为点G ,连接DE ,有下列4个结论:①tan B =2;②DE =10;③当GE ⊥BC 时,EF =32;④若点G 恰好落在线段DE 上时,则AF BF=13.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分析】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利用三线和一以及正切的定义,求出tan B ,即可判断①;过点D 作DK ⊥BC 于点K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E ,判断②;过点F 作FM ⊥BC 于点M ,证明△EM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设EM =FM =x ,三角函数求出BM 的长,利用BE =BM +EM ,求出x 的值,进而求出EF 的长,判断③;证明△AND ∽△CNE ,推出∠ENC =∠ECN ,根据折叠的性质,推出EF ∥CA ,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得出结论,判断④.【详解】解:①过点A 作AH ⊥BC 于点H ,∵BC =8,AB =AC =45,∴BH =12BC =4,∴AH =AB 2-BH 2=8,∴tan B =AH BH =2;故①正确;②过点D 作DK ⊥BC 于点K ,则:四边形AHKD 为矩形,∴DK =AH =8,HK =AD =BC =8,∵BE =6,∴CE =2,∵CH =12BC =4,∴CK =4,∴EK =CE +CK =6,∴DE =EK 2+DK 2=10;故②正确;③过点F 作FM ⊥BC 于点M ,∵GE ⊥BC ,∴∠BEG =90°,∵翻折,∴∠BEF =∠GEF =45°,∴∠EFM =∠BEF =45°,∴EM =FM ,设EM =FM =x ,∵tan B =FM BM =2,∴BM =12FM =12x ,∴BE =BM +EM =12x +x =6,∴x =4,∴EM =FM =4,∴EF =2EM =42;故③错误;④当点G 恰好落在线段DE 上时,如图:设AC 与DE 交于点N ,∵▱ABCD ,∴AD ∥BC ,∴△AND ∽△CNE ,∴EN DN =CE AD =28=14,∴EN DE =15,∴EN =15DE =2=CE ,∴∠ENC =∠ECN ,∴∠BEN =∠ENC +∠ECN =2∠ECN ,∵翻折,∴∠BEN =2∠BEF ,∴∠BEF =∠ECN ,∴EF ∥AC ,∴AF BF =CE BE=26=13;故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折叠问题,同时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本题的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是中考常见的压轴题,熟练掌握相关性质,添加合适的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C 是⊙O 上一点,将劣弧BC 沿弦BC 折叠交直径AB 于点D ,连接CD ,若∠ABC =α0°<α<45°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A.sin α=BC AB B.sin α=CD AB C.cos α=AD BD D.cos α=CD BC 【答案】B【分析】连AC ,由AB 是⊙O 的直径,可知∠ACB =90°,由折叠,AC 和CD 所在的圆为等圆,可推得AC =CD ,再利用正弦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连AC ,∵AB 是⊙O 的直径,∴∠ACB =90°,由折叠,AC 和CD所在的圆为等圆,又∵∠CBD =∠ABC ,∴AC 和CD 所对的圆周角相等,∴AC =CD ,∴AC =CD ,在Rt △ACB 中,sin α=AC AB =CD AB,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圆周角定理和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弦、余弦定义,解答关键是通过折叠找到公共的圆周角推出等弦.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 在x 轴正半轴上,OC 在y 轴正半轴上,以OA ,OC 为边构造矩形OABC ,点B 的坐标为8,6 ,D ,E 分别为OA ,BC 的中点,将△ABE 沿AE 折叠,点B 的对应点F 恰好落在CD 上,则点F 的坐标为()A.3213,3013B.3013,3213C.3013,2013D.2013,3013【答案】A【分析】先求得直线CD 的解析式,过点F 作FM ⊥CE 于点M ,过点F 作FN ⊥OC 于点N ,设点F m ,-32m +6 ,在Rt △EMF 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得到关于m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详解】解:∵点B 的坐标为8,6 ,四边形OABC 是矩形,D ,E 分别为OA ,BC 的中点,∴C 0,6 ,D 4,0 ,E 4,6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EF =BE =4,设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6=b 4k +b =0 ,解得:k =-32b =6 ,∴直线CD 的解析式为y =-32x +6,过点F 作FM ⊥CE 于点M ,过点F 作FN ⊥OC 于点N ,设点F m,-32m+6,则MF=CN=6--32m+6=32m,EM=4-m,在Rt△EMF中,EM2+MF2=EF2,∴4-m2+32m2=42,解得:m=3213或m=0(不合题意,舍去),当m=3213时,y=-32×3213+6=3013,∴点F的坐标为3213,30 13,故选:A.【点睛】本题是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题,考查了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勾股定理,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中点的性质,熟练掌握知识点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6综合与实践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以矩形纸片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对折,折痕为EF,再把点A折叠在折痕EF上,其对应点为A ,折痕为DP,连接A B,若AB=2,BC =3,则tan∠A BF的值为()A.33B.3 C.32D.12【答案】A【分析】先证明EF=AB=CD=2,CF=BF=DE=32,∠DEA=90°,∠A FB=90°,AD=A D=3,可得A E=A D2-DE2=32,AF=2-32=12,再利用正切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矩形纸片ABCD对折,折痕为EF,AB=2,BC=3,∴EF=AB=CD=2,CF=BF=DE=32,∠DEA=90°,∠A FB=90°,由折叠可得:AD=A D=3,∴A E=A D2-DE2=32,∴A F=2-32=12,∴tan ∠A BF =1232=33.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求解锐角的正切,熟记轴对称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7如图,矩形ABCD 中,AB =2,BC =3,P 是边BC 中点,将顶点D 折叠至线段AP 上一点D ,折痕为EF ,此时,点C 折叠至点C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os ∠BAP =45B.当AE =53时,D E ⊥AP C.当AE =18-65时,△AD E 是等腰三角形D.sin ∠DAP =45【答案】C 【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计算判断即可.【详解】∵矩形ABCD 中,AB =2,BC =3,P 是边BC 中点,∴BP =12BC =32,∠B =90°,∴AP =AB 2+BP 2=22+32 2=52,∴cos ∠BAP =AB AP =252=45,故A 正确;∵矩形ABCD ,∴AD ∥BC ,∴∠DAP =∠APB ,∴sin ∠DAP =sin ∠APB =cos ∠BAP =45,故D 正确;设DE =D E =x ,根据题意,得AE =AD -DE =3-x ,sin ∠DAP =45,∵D E ⊥AP ,∴sin ∠DAP =D E AE =x 3-x =45,解得x =43,∴AE =AD -DE =3-x =53,故B 正确;当D E =AE 时,∴x =3-x ,解得x =32;此时D ,A 重合,三角形不存在,不符合题意;当D E =AD 时,过点D 作D N ⊥AD 于点N ,则AN =NE ;∵矩形ABCD ,∴AD ∥BC ,∴∠DAP =∠APB ,∴cos ∠DAP =cos ∠APB =3252=35,设DE =D E =x ,根据题意,得AE =AD -DE =3-x ,D E =AD =x ,∴AN AD =AN x =35,解得AN =35x ;∴AE =AD -DE =3-x =2AN =65x ,解得x =1511;∴AE =65×1511=1811;当AE =AD 时,过点D 作D H ⊥AD 于点H ,设DE =D E =x ,根据题意,得AE =AD =AD -DE =3-x ,∴D H =AD sin ∠DAP =453-x ,AH =AD cos ∠DAP =353-x ,∴HE =AE -AH =3-x -353-x =253-x ,根据勾股定理,得HE 2+D H 2=D E 2,∴253-x 2+453-x2=x 2解得x =65-12;∴AE =3-x =15-65;综上所述,AE =15-65或AE =1811,故C 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函数,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AB 为半圆O 的直径,点O 为圆心,点C 是弧上的一点,沿CB 为折痕折叠BC 交AB 于点M ,连接CM ,若点M 为AB 的黄金分割点(BM >AM ),则sin ∠BCM 的值为()A.5-12B.5+12C.5-14D.12【答案】A【分析】过点M作MD⊥CB,垂足为D,延长MD交半⊙O于点M′,连接CM ,BM′,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CMB=∠CM′B,BC⊥MM′,从而可得∠BDM=90°,再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可得BMAB =5-12,然后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得∠ACB=90°,从而证明A字模型相似三角形△DBM∽△CBA,进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MAC=BMAB=5-12,最后根据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以及平角定义定义可得:∠A=∠AMC,从而可得CA=CM,再在Rt△CDM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解:过点M作MD⊥CB,垂足为D,延长MD交半⊙O于点M′,连接CM ,BM′,由折叠得:∠CMB=∠CM′B,BC⊥MM′,∴∠BDM=90°,∵点M为AB的黄金分割点(BM>AM),∴BMAB =5-12,∵AB为半圆O的直径,∴∠ACB=90°,∴∠ACB=∠MDB,∵∠DBM=∠CBA,∴△DBM∽△CBA,∴DMAC =BMAB=5-12,∵四边形ACM′B是半⊙O的内接四边形,∴∠A+∠CM′B=180°,∵∠AMC+∠CMB=180°,∠CMB=∠CM′B,∴∠A=∠AMC,∴CA=CM,在Rt△CDM中,sin∠BCM=DMCM=DMAC=5-1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黄金分割,解直角三角形,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圆周角定理,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并结合图形添加适当的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9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折叠,折痕为EF,折叠后,EC的对应边EH经过点A,CD的对应边HG交BA的延长线于点P.若PA=PG,AH=BE,CD=3,则BC的长为.【答案】43【分析】本题考查了矩形与折叠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连接PF ,设BC =2x ,AH =BE=a ,证明Rt △PAF ≌Rt △PGF HL ,求得FA =FG =FD =x ,由折叠的性质求得BE =12x ,在Rt △ABE 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求解.【详解】解:连接PF ,设BC =2x ,AH =BE =a ,由矩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知FG =FD ,∠G =∠FAP =90°,AB =CD =3,AD =BC ,∵PA =PG ,PF =PF ,∴Rt △PAF ≌Rt △PGF HL ,∴FA =FG =FD =12AD =12BC =x ,由矩形的性质知:AD ∥BC∴∠AFE =∠FEC ,折叠的性质知:∠FEA =∠FEC ,∴∠FEA =∠AFE ,∴AE =FA =x ,由折叠的性质知EC =EH =AE +AH =x +a ,∴BC =BE +EC =a +x +a =2x ,∴a =12x ,即BE =12x ,在Rt △ABE 中,AB 2+BE 2=AE 2,即32+12x2=x 2,解得x =23,∴BC =2x =43,故答案为:43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AD =6,M 为AD 的中点,N 为BC 边上一动点,把矩形沿MN 折叠,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连接AA '并延长交射线CD 于点P ,交MN 于点O ,当N 恰好运动到BC 的三等分点处时,CP 的长为.【答案】1或5【分析】分两种情况:①当CN =2BN 时.过点N 作NG ⊥AD 于点G ,则四边形ABNG 为矩形;②当BN =2CN 时,过点N 作NG ⊥AD 于点G ,则四边形ABNG 为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得GM =AM -AG =1.再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OM =90°,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①当CN =2BN 时.如图1,过点N 作NG ⊥AD 于点G ,则四边形ABNG 为矩形,∴NG =AB =3,AG =BN =2.∵M 为AD 的中点,∴AM =3,∴GM =AM -AG =1.由折叠A 与A 对应,∴∠AOM =90°,∵∠MAO +∠APD =90°,∠MAO +∠AMO =90°,∴∠AMO =∠APD ,即∠GMN =∠APD .又∵∠NGM =∠ADP =90°,∴△ADP ∽△NGM ,∴NG AD=GM DP =12,解得DP =2,∴CP =CD -DP =1.②当BN =2CN 时,如图2,过点N 作NG ⊥AD 于点G ,则四边形ABNG 为矩形,∴NG =AB =3,AG =BN =4.∵M 为AD 的中点,∴AM =3,∴GM =AG -AM =1.由折叠A 与A 对应,∴∠AOM =90°∠MAO +∠AMO =90°,∠MAO +∠APD =90°,∴∠AMO =∠APD ,即∠GMN =∠APD .又∠ADP =∠NGM =90°,∴△ADP ∽△NGM ,∴NG AD=GM DP =12,解得DP =2,∴CP =CD +DP =5.综上,CP 的长为1或5.故答案为:1或5.【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1如图,DE 平分等边△ABC 的面积,折叠△BDE 得到△FDE ,AC 分别与DF ,EF 相交于G ,H 两点.若DG =m ,EH =n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GH 的长是.【答案】m 2+n 2【分析】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S △BDE =S △FDE ,∠F =∠B =60°,从而可得S △FHG =S △ADG +S △CHE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可证△ADG ∽△FHG ,△CHE ∽△FHG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S △ADG S △FHG =DG GH2=m 2GH 2,S △CHE S △FHG =EH GH 2=n 2GH 2,然后将两个等式相加即可得.【详解】解:∵△ABC 是等边三角形,∴∠A =∠B =∠C =60°,∵折叠△BDE 得到△FDE ,∴△BDE ≌△FDE ,∴S △BDE =S △FDE ,∠F =∠B =60°=∠A =∠C ,∵DE 平分等边△ABC 的面积,∴S 梯形ACED =S △BDE =S △FDE ,∴S △FHG =S △ADG +S △CHE ,又∵∠AGD =∠FGH ,∠CHE =∠FHG ,∴△ADG ∽△FHG ,△CHE ∽△FHG ,∴S △ADG S △FHG =DG GH 2=m 2GH 2,S △CHE S △FHG =EH GH 2=n 2GH 2,∴S △ADG S △FHG +S △CHE S △FHG =m 2+n 2GH 2=S △ADG +S △CHE S △FHG =1,∴GH 2=m 2+n 2,解得GH =m 2+n 2或GH =-m 2+n 2(不符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m 2+n 2.【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12在矩形ABCD 中,点E 为AD 边上一点(不与端点重合),连接BE ,将矩形ABCD 沿BE 折叠,折叠后点A 与点F 重合,连接并延长EF ,BF 分别交BC ,CD 于G ,H 两点.若BA =6,BC =8,FH =CH ,则AE 的长为.【答案】92【分析】连接GH ,证明Rt △FHG ≅Rt △CHG (HL ),可得FG =CG ,设FG =CG =x ,在Rt △BFG 中,有62+x 2=(8-x )2,可解得CG =FG =74,知BG =254,由矩形ABCD 沿BE 折叠,折叠后点A 与点F 重合,得∠AEB =∠FEB ,可得∠FEB =∠EBG ,EG =BG =254,故EF =EG -FG =92,从而得到AE =92.【详解】连接GH ,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C =90°,∵将矩形ABCD 沿BE 折叠,折叠后点A 与点F 重合,∴BF =AB =6,AE =EF ,∠BFE =∠A =90°,∴∠GFH =90°=∠C ,∵GH =GH ,FH =CH ,∴Rt △FHG ≅Rt △CHG (HL ),∴FG =CG ,设FG =CG =x ,则BG =BC -CG =8-x在Rt △BFG 中,BF 2+FG 2=BG 2∴62+x 2=(8-x )2,解得:x =74,∴CG =FG =74,∴BG =8-x =25x,∵将矩形ABCD 沿BE 折叠,折叠后点A 与点F 重合,∴∠AEB =∠FEB ,∵AD ⎳BC ,∴∠AEB =∠EBG ,∴∠FEB =∠EBG ,∴EG =BG =254,∴AE =92,故答案为:92.【点睛】本题考查矩形中的翻折变换,涉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及应用,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23,CD =6,E 是AB 的中点,F 是线段BC 上的一点,连接EF ,把△BEF 沿EF 折叠,使点B 落在点G 处,连接DG ,BG 的延长线交线段CD 于点H .给出下列判断:①∠BAC =30°;②△EBF ∽△BCH ;③当∠EGD =90°时,DG 的长度是23 ④线段DG 长度的最小值是21-3;⑤当点G 落在矩形ABCD 的对角线上,BG 的长度是3或33;其中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答案】①②③【分析】利用正切函数的定义即可判断①正确;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推出∠HBC =∠BEF ,可判断②正确;推出点D 、G 、F 三点共线,证明Rt △EAD ≌Rt △EGD HL ,可判断③正确;当点D 、G 、E 三点共线,线段DG 长度的最小值是21-3,由于F 是线段BC 上的一点,不存在D 、G 、E 三点共线,可判断④不正确;证明△BGE 是等边三角形,可判断⑤.【详解】解:连接AC ,∵矩形ABCD 中,AD =23,CD =6,∴tan ∠ACD =AD CD=236=33,∴∠ACD =30°,∴∠BAC =30°,故①正确;由折叠的性质知EF 是BG 的垂直平分线,∴∠HBC +∠BFE =90°=∠BEF +∠BFE ,∴∠HBC =∠BEF ,∴△EBF ∽△BCH ,故②正确;由折叠的性质知∠EGF =∠ABC =90°,∵∠EGD =90°,∴点D 、G 、F 三点共线,连接DE ,在Rt △EAD 和Rt △EGD 中,AE =BE =EG ,DE =DE ,∴Rt △EAD ≌Rt △EGD HL ,∴DG =AD =23,故③正确;∵AE =BE =EG ,∴点A 、G 、B 都在以E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DE =23 2+32=21,∴当点D 、G 、E 三点共线,线段DG 长度的最小值是21-3,但F 是线段BC 上的一点,∴D 、G 、E 三点不可能共线,故④不正确;当点G 落在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时,由折叠的性质知BE =EG ,∵E 是AB 的中点,由①知∠BAC =30°,∴BE =EG =EA ,∠BAC =∠EGA =30°,∴∠BEG =∠BAC +∠EGA =60°,∴△BGE 是等边三角形,∴BG 的长度是3;由于F 是线段BC 上的一点,则点G 不会落在矩形ABCD 的对角线BD 上,故⑤不正确;综上,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与折叠问题,正切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4如图,将矩形ABCD沿BE折叠,点A与点A 重合,连接EA 并延长分别交BD、BC于点G、F,且BG=BF.(1)若∠AEB=55°,则∠GBF=;(2)若AB=3,BC=4,则ED=.【答案】40°/40度5-10/-10+5【分析】(1)先证明∠DEF=180°-2×55°=70°,∠BFG=∠DEF=70°,利用BG=BF,可得答案;(2)如图,过F作FQ⊥AD于Q,可得CF=DQ,FQ=CD=3,同理可得:∠BGF=∠BFG,∠DEG=∠BFG,而∠DGE=∠BGF,则∠DEG=∠DGE,设DE=DG=x,而BD=32+42=5,则BG=BF=5-x,CF=4-5-x=1,再求解EF=12+32=10,由折叠可得:A E=AE=4 =x-1,EQ=x-x-1-x,AF=10-4+x,利用cos∠BFA=cos∠FEQ,再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1)∵∠AEB=55°,结合折叠可得:∠AEB=∠A EB=55°,∴∠DEF=180°-2×55°=70°,∵矩形ABCD,∴AD∥BC,∴∠BFG=∠DEF=70°,∵BG=BF,∴∠BGF=∠BFG=70°;∴∠GBF=180°-2×70°=40°;故答案为:40°.(2)如图,过F作FQ⊥AD于Q,∴四边形FCDQ是矩形,则CF=DQ,FQ=CD=3,同理可得:∠BGF=∠BFG,∠DEG=∠BFG,而∠DGE=∠BGF,∴∠DEG=∠DGE,∴设DE=DG=x,∵矩形ABCD,AB=3,BC=4,∴BD=32+42=5,∴BG=BF=5-x,∴CF=4-5-x=x-1,∴EQ=x-x-1=1,∴EF=12+32=10,由折叠可得:A E=AE=4-x,∴AF =10-4+x,∵∠QEF=∠BFA ,∴cos∠BFA =cos∠FEQ,∴EQEF=A FBF,∴110=10-4+x5-x,解得:x=5-10,经检验符合题意;∴DE=5-10.故答案为:5-1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勾股定理的应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的利用以上知识解题是关键.三、解答题15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正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1)操作判断操作一:如图(1),正方形纸片ABCD,点E是BC边上(点E不与点B,C重合)任意一点,沿AE折叠△ABE到△AFE,如图(2)所示;操作二:将图(2)沿过点F的直线折叠,使点E的对称点G落在AE上,得到折痕MN,点C的对称点记为H,如图(3)所示;操作三:将纸片展平,连接BM,如图(4)所示.根据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①B,M,N三点(填“在”或“不在”)一条直线上;②AE和BN的位置关系是,数量关系是;③如图(5),连接AN,改变点E在BC上的位置,(填“存在”或“不存在”)点E,使AN平分∠DAE.(2)迁移探究苏钰同学将正方形纸片换成矩形纸片ABCD,AB=4,BC=6,按照(1)中的方式操作,得到图(6)或图(7).请完成下列探究:①当点N在CD上时,如图(6),BE和CN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当DN的长为1时,请直接写出BE的长.【答案】(1)①在,②AE⊥BN,相等;③不存在;(2)①BECN =23,理由见解析;②BE=2或165.【分析】(1)①E的对称点为E ,BF⊥EE ,MF⊥EE ,即可判断;②由①AE⊥BN,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得∠BAE=∠CBN,由AAS可判定△ABE≌△BCN,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证;③由AAS可判定△DAN≌△MAN,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M=AD,等量代换得AB=AM,与AB>AM矛盾,即可得证;(2)①由(1)中的②可判定△ABE∽△BCN,由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即可求解;②当N在CD上时,△ABE∽△BCN,由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即可求解;当N在AD上时,同理可判定△ABE∽△NAB,由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1)解:①E的对称点为E ,∴BF⊥EE ,MF⊥EE ,∴B、F、M共线,故答案为:在;②由①知:B、F、M共线,N在FM上,∴AE⊥BN,∴∠AMB=90°,∴∠ABM+∠BAE=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BCN=90°,AB=BC,∴∠CBN+∠ABM=90°,∴∠BAE=∠CBN,在△ABE和△BCN中,∠BAE=∠CBN ∠ABC=∠BCN AB=BC,∴△ABE≌△BCN(AAS),∴AE=BN,故答案为:相等;③不存在,理由如下:假如存在,∵AN平分∠DAE,∴∠DAN=∠MAN,∵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M⊥BN,∴∠D=∠AMN=90°,在△DAN和△MAN中,∠D=∠AMN∠DAN=∠MAN AN=ANN∴△DAN≌△MAN(AAS),∴AM=AD,∵AD=AB,∴AB=AM,∵AB是Rt△ABM的斜边,∴AB>AM,∴AB =AM 与AB >AM 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答案为:不存在;(2)解:①BE CN=23,理由如下:由(1)中的②得:∠BAE =∠CBN ,∠ABE =∠C =90°,∴△ABE ∽△BCN ,∴BE CN =AB BC=23;②当N 在CD 上时,CN =CD -DN =3,由①知:△ABE ∽△BCN ,∴BE CN =AB BC =23,∴BE =23CN =2,当N 在AD 上时,AN =AD -DN =5,∵∠BAE =∠CBN =∠ANB ,∠ABE =∠BAN =90°,∴△ABE ∽△NAB ,∴BE AB =AB AN ,∴BE 4=45,∴BE =165,综上所述:BE =2或165.【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及性质,掌握相关的判定方法及性质,“十字架”典型问题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6在矩形ABCD 中,AD =2AB =8,点P 是边CD 上的一个动点,将△BPC 沿直线BP 折叠得到△BPC .(1)如图1,当点P 与点D 重合时,BC ′与AD 交于点E ,求BE 的长度;(2)当点P 为CD 的三等分点时,直线BC ′与直线AD 相交于点E ,求DE 的长度;(3)如图2,取AB 中点F ,连接DF ,若点C ′恰好落在DF 边上时,试判断四边形BFDP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答案】(1)BE 的长度为5;(2)DE 的长度为113或83;(3)四边形BFDP 是平行四边形(理由见解析)【分析】本题利用了折叠的知识(折叠后的两个图形全等)以及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有关知识.(1)利用矩形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可推出BE=DE,设BE=x,则DE=x,AE=8-x,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2)设DE=m,则AE=m+8,设BE交CD于G,可证得△AEB∽△CBG,得出CGAB =BCAE,即CG4=8m+8,求得CG=32m+8,分两种情况:当PC=13CD=43时,当PC=23CD=83时,分别添加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3)由中点定义可得AF=BF,过点C 作C M∥AD交AB于点M,过点F作FN⊥BC 于点N,由矩形性质和翻折的性质可得∠C BP=∠CBP=12∠C BC,可证得△FC M∽△FDA,得出FMAF=C MAD,再证得△BFN∽△BC M,进而推出FM=FN,利用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得∠BC F=∠MC F=12∠BC M推出∠BC F=∠C BP,再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可得DF∥BP,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四边形BFDP是平行四边形.【点睛】点睛片段【详解】(1)解:∵AD=2AB=8,∴AB=4,∵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AD∥BC,∴∠ADB=∠DBC,由折叠得:∠DBC=∠DBC ,∴∠ADB=∠DBC ,即∠EDB=∠EBD,∴BE=DE,设BE=x,则DE=x,AE=8-x,在Rt△ABE中,AE2+AB2=BE2,∴(8-x)2+42=x2,解得:x=5,∴BE的长度为5;(2)设DE=m,则AE=m+8,设BE交CD于G,∵四边形ABCD是矩形,∴BC=AD=8,CD=AB=4,AD∥BC,∠A=∠BCG=90°,∴∠AEB=∠CBG,∴△AEB∽△CBG,∴CG AB =BCAE,即CG4=8m+8,∴CG=32m+8,当PC=13CD=43时,BP=BC2+PC2=82+432=4373,连接CC ,过点C 作C H⊥CD于点H,如图,∵将△BPC沿直线BP折叠得到△BPC ,∴CC ⊥BP,△BPC ≌△BPC,∴S四边形BCPC =2S△BPC,∴1BP⋅CC =2×1BC⋅PC,即12×4373CC =2×12×8×43,∴CC =163737,∵∠C CH +∠BPC =90°,∠PBC +∠BPC =90°,∴∠C CH =∠PBC ,∵∠CHC =∠BCP =90°,∴△CC H ∽△BPC ,∴C H PC =CH BC =CC BP ,即CH 43=CH 8=1637374373,∴C H =1637,CH =9637,∵∠C HG =∠EDG =90°,∴C H ∥AE ,∴∠GC ′H =∠AEB ,∴△C GH ∽△EBA ,∴GH AB =C H AE ,即GH 4=1637m +8,∴GH =6437(m +8),∵CH +GH =CG ,∴9637+6437(m +8)=32m +8,解得:m =113,经检验,m =113是该方程的解,∴DE =113;当PC =23CD =83时,BP =BC 2+PC 2=82+83 2=8103,连接CC ,过点C 作C H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H ,作C G ⊥AD 于点G ,如图,同理可得:CC =8105,同理△CC H ∽△BPC ,∴C H PC =CH BC =CC BP ,即CH 83=CH 8=81058103,∴C H =85,CH =245,∴DH =CH -CD =245-4=45,∵∠HDG =∠H =∠C GD =90°,∴四边形DGC H 是矩形,∴C G =DH =45,DG =C H =85,∵∠C GE =∠A =90°,∠C EG =∠BEA ,∴△C EG ∽△BEA ,∴EG AE =C G AB =454=15,∴AE =5EG ,∵AE +EG =AG =AD -DG =8-85=325,∴5EG +EG =325,∴EG =1615,∴DE =DG +EG =85+1615=83,综上所述,DE 的长度为113或83;(3)四边形BFDP 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点F 是AB 的中点,∴AF =BF ,过点C 作C M ∥AD 交AB 于点M ,过点F 作FN ⊥BC 于点N ,如图,则∠FC M =∠ADF ,∵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AB ∥CD ,∴C M ∥BC ,∴∠BC M =∠C BC ,由翻折得:∠C BP =∠CBP =12∠C BC ,BC =BC =8,∵C M ∥AD ,∴△FC M ∽△FDA ,∴FM AF =C M AD ,∴FM BF =C MBC ,∵∠BNF =∠BMC =90°,∠FBN =∠C BM ,∴△BFN ∼△BC M∴FN BF =C MBC ,∴FM BF =FN BF ,∴FM =FN ,又∵FM ⊥C M ,FN ⊥C B ,∴∠BC F =∠MC F =12∠BC M ,∴∠BC F =∠C BP ,∴DF ∥BP ,∴四边形BFDP 是平行四边形.17矩形ABCD 中,AB =6,AD =8,点E 为对角线AC 上一点,过点E 作EF ⊥AD 于点F ,EG ⊥AC 交边BC 于点G ,将△AEF 沿AC 折叠得△AEH ,连接HG .(1)如图1,若点H 落在边BC 上,求证:AH =CH ;(2)如图2,若A ,H ,G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求HG 的长;(3)若△EHG 是以EG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EF 的长.【答案】(1)见解析(2)HG =94(3)EF =103或4【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和翻折的性质证明∠ACH =∠HAC ,即可解决问题;(2)结合(1)的方法AG =CG ,解Rt △AEG ,Rt △HEG 分别求得EG ,HG ;(3)当△EHG 是以EG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分两种情况:①当EG =EH ,②当EG =HG ,结合(2)的方法,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DAE =∠ACH .∵△AHE 由△AFE 折叠得到,∴∠HAC =∠DAE ,∴∠HAC =∠ACH ,∴AH =CH ;(2)∵矩形ABCD 中,AB =6,AD =8.∴AC =10.当A ,H ,G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EHG =90°.同(1)可得AG =CG .又∵EG ⊥AC ,∴AE =12AC =5.∵∠AEH +∠HEG =90°,∠AEH +∠HAE =90°,∴∠HEG =∠HAC =∠CAD .∵在Rt △AEG 中,tan ∠EAG =EG AE =34,∴EG =34AE =154.∵在Rt △HEG 中,sin ∠HEG =HG EG =35,∴HG =35EG =94.(3)①若EH =EG ,如图3①设EF =EH =EG =x ,∵EF ⊥AD ,∴EF ∥CD ,∴△AEF ∽△ACD ,∴AE AC =AF AD =EF CD ∴AE 10=AF 8=x 6∴AE =53x ,AF =43x ,∴AH =AF =43x ,∵∠AHE =∠CEG =90°,∠HAE =∠GCE ,EH =EH ,∴△AHE ≌△CGE AAS ,∴AH =CE ,∴43x =10-53x ,∴x =103∴EF =103.②若HG =GE ,如图3②.(图3②)过点G 作GM ⊥HE ,设EF =a ,∵EC =10-53a ,∵∠AHE =∠CEG =90°,∠HAE =∠GCE ,∴△AHE ∽△CGE ,∴EG =34EC =3410-53a =152-54a ,∵∠GME =∠EHA ,∠MGE =90°-∠MEG =∠HAE ,∴△MGE ∽△HEA ,∴ME AH =EG AE ,∵AH AE =AD AC =45,∴AH =45AE ,∴ME =45EG =45152-54a =6-a ,∴HE =2ME =12-2a =EF ,∴12-2a =a ,∴a =4,∴EF =4,综上,EF =103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翻折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综合运用以上知识.18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张正方形纸片ABCD,组织同学们进行折纸探究活动.【初步尝试】把正方形对折,折痕为EF,然后展开,沿过点A与点E所在的直线折叠,点B落在点B 处,连接 B C,如图1,请直接写出∠AEB 与∠ECB 的数量关系.【能力提升】把正方形对折,折痕为EF,然后展开,沿过点A与BE上的点G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EF上的点P处,连接PD,如图2,猜想∠APD的度数,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在图2的条件下,作点A关于直线CP的对称点A ,连接PA ,BA ,AC,如图3,求∠PA B的度数.【答案】初步尝试:∠AEB =∠ECB ;能力提升:猜想:∠APD=60°,理由见解析;拓展延伸:∠PA B=15°【分析】初步尝试:连接BB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CE,BE=BE ,∠AEB=∠AEB ,BB ⊥AE,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B C=90°,推出AE∥CB ,即可得出答案;能力提升: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易证△AFP≌△DFP SAS,从而证明△APD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到答案;拓展延伸:连接A C、AA ,由(2)得△APD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PDC=30°,再结合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PAC=15°,∠ACP=30°,由对称性质得:AC=A C,∠ACP=∠A CP=30°,证明△AA B≌△CA B SSS,得到∠CA B=30°,再由∠CA P=∠CAP=15°,即可求出∠PA B的度数.【详解】解:初步尝试:∠AEB =∠ECB ,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B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CE,BE=BE ,∠AEB=∠AEB ,BB ⊥AE,∴BE=CE=BE ,∴∠EBB =∠EB B,∠ECB =∠EB C,∵∠EBB +∠EB B+∠EB C+∠ECB =2∠EB B+∠EB C=180°,∴∠BB C=90°,即BB ⊥CB ,∴AE∥CB ,∴∠AEB=∠ECB ,∴∠AEB =∠ECB ;解:能力提升:猜想:∠APD=60°,理由如下: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ADC=90°,由折叠性质可得:AF =DF ,EF ⊥AD ,AB =AP ,在△AFP 和△DFP 中,AF =DF∠AFP =∠DFP =90°FP =FP,∴△AFP ≌△DFP SAS ,∴AP =PD ,∴AP =AD =PD ,∴△APD 是等边三角形,∴∠APD =60°;解:拓展延伸:如图,连接A C 、AA ,由(2)得△APD 是等边三角形,∴∠PAD =∠PDA =∠APD =60°,AP =DP =AD ,∵∠ADC =90°,∴∠PDC =30°,又∵PD =AD =DC ,∴∠DPC =∠DCP =12×180°-30° =75°,∠DAC =∠DCA =45°,∴∠PAC =∠PAD -∠DAC =60°-45°=15°,∠ACP =∠DCP -∠DCA =75°-45°=30°,由对称性质得:AC =A C ,∠ACP =∠A CP =30°,∴∠ACA =60°,∴△ACA 是等边三角形,在△AA B 与△CA B 中,A A =A CA B =A B AB =BC,∴△AA B ≌△CA B SSS ,∴∠AA B =∠CA B =12∠AA C =30°,又∵∠CA P =∠CAP =15°,∴∠PA B =∠CA B -∠CA P =15°.【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9综合与实践数学活动课上,数学老师以“矩形纸片的折叠”为课题开展数学活动:将矩形纸片ABCD 对折,使得点A ,D 重合,点B ,C 重合,折痕为EF ,展开后沿过点B 的直线再次折叠纸片,点A 的对应点为点N ,折痕为BM . (1)如图(1)若AB =BC ,则当点N 落在EF 上时,BF 和BN 的数量关系是,∠NBF 的度数为.思考探究:(2)在AB=BC的条件下进一步进行探究,将△BMN沿BN所在的直线折叠,点M的对应点为点M .当点M 落在CD上时,如图(2),设BN,BM 分别交EF于点J,K.若DM =4,请求出三角形BJK的面积.开放拓展:(3)如图(3),在矩形纸片ABCD中,AB=2,AD=4,将纸片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折痕为BM,点A的对应点为点N,展开后再将四边形ABNM沿BN所在的直线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点P,点M的对应点为点M ,连接CP,DP,若PC=PD,请直接写出AM的长.(温馨提示:12+3=2-3,12+1=2-1)【答案】(1)BF=12BN,60°(2)2+2(3)4-23【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B=BN,BF=CF=12BC,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NF=30°,由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得结论;(2)由折叠得:BM=BM ,证明Rt△ABM≌Rt△CBM (HL),可知AM=CM ,∠ABM=∠CBM ,得△BFJ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分别计算BF=FJ=12BC=2+2,JK=2,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论;(3)如图(3),过点P作PG⊥BC于G,PH⊥CD于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DH=CH=12CD=12AB=1,由折叠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可得PG=CH=1,BN=BP=AB=2,∠NBP=∠ABN,设PL=x,则M L=2x,M P=3x,根据NL=233=NM +M L,列方程可解答.【详解】(1)解:由折叠得:AB=BN,BF=CF,∠BFN=90°,∵AB=BC,∴BF=12BN,∴∠BNF=30°,∴∠NBF=90°-30°=60°,故答案为:BF=12BN,60°;(2)由折叠得:BM=BM ,∵四边形ABCD是矩形,∴∠A=∠C=90°,∵AB=BC,∴Rt△ABM≌Rt△CBM (HL),∴AM=CM ,∠ABM=∠CBM ,∴∠ABM=∠MBN=∠NBM =∠CBM ,∴∠FBJ=45°,∴△BFJ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AB=BC,∴矩形ABCD是正方形,∴AD=CD,∠D=90°,∴DM=DM =4,∴MM =42,∵AM=MN=M N=CM ,∴CM =22,∴BC =CD =4+22,∴BF =FC =2+2,∵FK ∥CM ,∴BK =KM ,∴FK =12CM =2,∵△BFJ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F =FJ =12BC =2+2,∴JK =2+2-2=2,∴S △BJK =12⋅JK ⋅BF =12×2×(2+2)=2+2;(3)如图,过点P 作PG ⊥BC 于G ,PH ⊥CD 于H ,∵PC =PD ,∴DH =CH =12CD =12AB =1,∵∠PGC =∠PHC =∠BCH =90°,∵四边形PGCH 是矩形,∴PG =CH =1,由折叠得:BN =BP =AB =2,∠NBP =∠ABN ,Rt △BPG 中,∠PBG =30°,∴∠ABN =∠NBP =90°-30°2=30°,延长NM ,BP 交于L ,Rt △BNL 中,BN =2,∠NBL =30°,∴NL =2×33=233,Rt △M PL 中,∠M LP =90°-30°=60°,∴∠PM L =30°,设PL =x ,则M L =2x ,M P =3x ,∵NL =233=NM +M L ,∴3x +2x =233,∴x =433-2,∴AM =3x =3×433-2 =4-23.【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掌握折叠的性质和正确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新颖.20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以“矩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1)操作判断如图1,先用对折的方式确定矩形ABCD 的边AB 的中点E ,再沿DE 折叠,点A 落在点F 处,把纸片展平,延长DF ,与BC 交点为G .。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专题:漫谈折叠问题(二)一、折叠问题小技巧A 要注意折叠前后线段、角的变化,全等图形的构造;B 通常要设求知数;C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二、折叠问题常见考察点(一)求角的度数1.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 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150°B.210°C.105°D.7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70°,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D、C分别落在点F、E处(点F、E都在AB所在的直线上),折痕为MN,则∠AMF等于【】A.70° B.40° C.30° D.20°3. 如图,在等腰△ABC中,AB=AC,∠BAC=50°.∠BAC的平分线与AB的中垂线交于点O,点C沿EF折叠后与点O重合,则∠CEF的度数是__________.【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

4. 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接A′C,则∠BA′C=__________度.5.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 ∠B=50°º.现将△ADE沿DE折叠,点A 落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点为A1,则∠BDA1的度数为__________°.【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的性质。

(二)求线段长度1.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将AB、AD分别和AE、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则EF的长为【】A.32 B.52 C.94 D.3【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精选全文

精选全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近年来,在各地中考数学命题时,十分重视对图形语言、文字语音、符号语言的理解运用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转化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

这样,图形的折叠问题就成为一个亮点,有关翻折的考题日趋增加。

翻折问题的解决方法,抓住翻折后与翻折的图形是以折痕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这一关键,并运用代数方程,一般均可求得。

下面我们以中考题为例,谈谈翻折问题的几例类型及解法,供大家参考。

一、以矩形为母体的翻折这种类型最多,以折痕的不同位置又可分下面几种:1、沿对角线翻折例1、(2000年山西省)已知:如图1,将矩形ABCD沿直线BD折叠,使点C 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求△BED的面积。

分析:因为BD是对称轴,∴∠CBD=∠C’BD,又AD∥BC,∴∠CBD=∠ADB,得:∠C’BD=∠ADB,∴ED=EB设ED=x,∴AD=8-x在Rt△ABE中,AB2+AE2=BE2,即42+(8-x)2=x2,∴x=5,∴ED=EB=5又BD=∴S△BED==10方法2:过E作EF⊥BD,垂足F,在得到BE=5,BD=4后,在Rt△BEF中,EF=,得S△BED=BD×EF=×4×=10方法3:∵Rt△BEF∽Rt△BDC’,∴EF:DC’=BF:BC’,得EF==(以下略)2、沿一直线翻折,使一顶点落在对边上例2、(2000年山东省)已知矩形ABCD的两边AB与BC的比为4:5,E是AB 上一点,沿CE将△EBC向上翻折,若B点恰好落在边AD上的F点,如图2,则tg∠DCF=______。

A、B、C、D、分析:因为CF=CB,∴CF:CD=5:4,得CD:DF=4:3,∴tg∠DCF==,应选(A)。

例3、(1998年台州市)如图3,矩形ABCD的长、宽分别为5和3,将顶点C 折过来,使它落在AB上的C’点(DE为折痕),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图形变换——折叠问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图形变换——折叠问题【含答案】

二轮复习:图形变换(一)—折叠图形变换历来是中考必考点之一。

考试大纲要求:会运用图形变换的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的作图与计算,并能解决相关动态需求数学问题,并能进行图案设计。

图形变换一般包括,折叠、平移、旋转、对称、位似和图形的探究。

在图形变换的考题中,最多题型是折叠、旋转。

在解决折叠问题时,应注意折叠前后相对应的边相等、角相等。

下面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讲述:三角形折折叠、特殊平行四边形折叠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形折叠三大类进行。

(一)三角形的折叠:题型1、一般三角形的折叠:1、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一角折叠,使点A落在△ABC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γ=2α+βB.γ=α+2βC.γ=α+βD.γ=180°﹣α﹣β2、(2019•江西)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的点,∠BAD=∠ABC=40°,将△ABD沿着AD翻折得到△AED,则∠CDE=°.3、如图,在△ABC中,AB=10,∠B=60°,点D、E分别在AB、BC上,且BD=BE=4,将△BDE沿DE所在直线折叠得到△B′DE(点B′在四边形ADEC内),连接AB′,则AB′的长为___.题型2、等腰或等边三角形的折叠:4、如图,在△ABC 中,AB =AC ,BC =24,tanC =2,如果将△ABC 沿直线l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C 的中点E 处,直线l 与边BC 交于点D ,那么BD 的长为_____.5、如图,D 是等边△ABC 边AB 上的点,AD=2,DB=4.现将△ABC 折叠,使得点C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且点E 、F 分别在边AC 和BC 上,则CF CE=_______.(利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AED 相似△DBF)题型3、直角三角形的折叠:6、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C=6,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将△BCD 沿直线CD 翻折至△ECD 的位置,连接AE .若DE ∥AC ,计算AE 的长度等于.7、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D为BC的中点,将△ABC折叠,使点A与点D重合,EF为折痕,则sin∠BED的值是(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折叠:题型1、矩形折叠:1、(求角).如图,将矩形沿对角线折叠,点落在处,交于点,已知,则的度为A. B. C. D.2、(求三角函数值)如图,将矩形ABCD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如果AB:AD=2:3,那么tan∠EFC值是.3、(求边长)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点E为BC的中点,将△ABE沿AE 折叠,使点B落在矩形内点F处,连接CF,则CF的长为4、(求折痕长)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若AB=4,BC=2,那么线段EF的长为5、(求边的比)如下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将△ABE沿AE折叠,使点B落在AC上的点B′处,又将△CEF沿EF折叠,使点C落在EB′与AD的交点C′处.则BC:AB的值为。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一、问题导读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

折叠型问题立意新颖,变幻巧妙,对培养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

这类问题的解法思路,常常会困扰同学们,同样是翻折类题目,条件不一样,问题不一样,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遇到这类题目,如何找到突破口,如何用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来解答,继而发现这类问题特有的解题思维模式。

二、典例精析类型1 直角三角形的翻折或翻折后产生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例1.(2018秋昌平区期末)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 折叠,使点A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分析】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BN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D是BC的中点,∴BD=3,在Rt△NBD中,x +3 =(9﹣x),解得x=4.即BN=4.故选:A.例1变式1.(2018秋平度市期中)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AC=6,BC=8,将△ABC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A.25/4 B.22/3 C.7/4 D.5/3【解析】由题意得DB=AD;设CD=x,则AD=DB=(8﹣x),∵∠C=90°,∴AD﹣CD=AC ,(8﹣x)﹣x=36,解得x=7/4;即CD=7/4.故选:C.例1变式2.(2018秋瑞安市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AB=4,AD=6,点E为BC 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得到△AEF,点H为CD上一点,将△CEH沿EH折叠得到△EH G,且F落在线段E G上,当G F=G H时,则BE的长为_____.【解析】由折叠可得∠AEH=1/2∠BEC=90°,进而得出Rt△AEH中,AE+EH2 =AH,设BE=x,则EF=x,CE=6﹣x=E 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方程x+4 +(6﹣x)+(6﹣2x)=(2x﹣2)+6 ,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BE的长.BE的长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连接AH构造直角三角形AEH,这种折叠问题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方法策略模式:在折叠后产生的直角三角形中,把某条边设成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完整版)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完整版)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DE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为了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空间想象能力,近几年来中考中常出现折叠问题。

几何图形的折叠问题,实际是轴对称问题。

处理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搞清折叠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变,折叠后有哪些条件可利用。

所以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即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相等。

有时可能还会出现平分线段、平分角等条件。

这一类问题,把握住了关键点,并不难解决。

例1 (成都市中考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EM 、FM 为折痕,折叠后的C 点落在'B M 或'B M 的延长线上,那么∠EMF 的度数是( )A 、85°B 、90°C 、95°D 、100°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了有关折叠的知识。

由题意可知:∠BME=∠'EMC ,∠CMF=∠'FMC ,''180BMC CMC ∠+∠=°,又'C M 与'B M 重合,则∠EMF=∠'EMC +∠'FMC =''11()18022BMC CMC ∠+∠=⨯°= 90°,故选B 。

例2 (武汉市实验区中考题)将五边形ABCDE 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折痕为AF, 点E 、D 分别落在'E 、'D 。

已知∠AFC=76°,则'CFD ∠等于( )A 、31°B 、28°C 、24°D 、22°分析与解答:本题同样是考查了折叠的知识。

根据题意得:'AFD AFD ∠=∠=180°-76°=104°,则'CFD ∠=104°-76°=28°,故选B 。

例3(河南省实验区中考题)如图,把矩形纸片OABC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 、OC 分别落在x 轴、y 轴上,连结OB ,将纸片OABC 沿OB 折叠,使点A 落在点'A 的位置,若1tan 2BOC ∠=,则点'A 的坐标为 。

九年级数学折叠问题

九年级数学折叠问题

精典专题十一折叠问题一.考情分析中考分值在近年中考中,有考察。

考查方式此知识点在各种题型中都可以进行考察,其它城市的中考中,考察的次数也很多。

相信在以后的中考中,此知识点必将重点考察。

二.知识回顾折叠就是将图形的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º,使它与另一部分图形在这条直线的同旁与其重叠或不重叠,其中“折”是过程,“叠”是结果.折叠问题的实质是图形的轴对称变换,折叠更突出了轴对称问题的应用,所以在解决有关的折叠问题时可以充分运用轴对称的思想和轴对称的性质.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以得到:(1)折叠重合部分一定全等,折痕所在直线就是这两个全等形的对称轴;(2)互相重合两点(对称点)之间的连线必被折痕垂直平分;(3)对称两点与对称轴上任意一点连接所得的两条线段相等;(4)对称线段所在的直线与对称轴的夹角相等.折叠的对象有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在中考中,折叠问题一般分为以下几类:①求角度②求线段长或者图形的周长③求重叠面积④求折点位置(坐标)三.重点突破(一)求角的度数A)【典型例题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ABCD的纸片,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上,若EFG55∠=o,求∠1、∠2的度数.〖搭配练习〗(A)1、如图,D E ,分别为ABC △的AC ,BC 边的中点,将此三角形沿DE 折叠,使点C落在AB 边上的点P 处.若48CDE ∠=°,则APD ∠等于( )A .42°B .48°C .52°D .58°(A)2、如图4,Rt △ABC 中,∠ACB =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在边CB 上A ′处,折痕为CD ,则A DB '∠=( ) A .40° B .30° C .20° D .10° (C )3、(1)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 AB AC >沿过点A 的直线折叠,使得AC 落在AB 边上,折痕为AD ,展开纸片(如图5);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 和点D 重合,折痕为EF ,展平纸片后得到AEF △(如图6).小明认为AEF △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2)实践与运用.将矩形纸片ABCD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折痕为BE (如图7);再沿过点E 的直线折叠,使点D 落在BE 上的点D '处,折痕为EG (如图8);再展平纸片(如图9).求图10中α∠的大小.(二)求线段的长度或图形的周长ACDB 图5ACD B图6FEED C FB A 图7ED C AB F GC 'D 'ADECB F G α图8图9(B )【典型例题3】如图,将边长为8cm 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D 落在BC 边中点E 处,点A 落在点F 处,折痕为MN ,则线段CN 的长是( ). A .3cm B .4cm C . 5cm D .6cm (C )【典型例题4】问题解决如图11,将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当12CE CD =时,求AM BN 的值. 类比归纳 在图11中,若13CE CD =,则AM BN 的值等于 ;若14CE CD =,则AM BN 的值等于 ;若1CE CD n=(n 为整数),则AM BN 的值等于 .(用含n 的式子表示)联系拓广如图12,将矩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CD 边上一点E (不与点C D ,重合),压平后得到折痕MN ,设()111AB CE m BC m CD n=>=,,则AM BN 的值等于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搭配练习〗(A )1、如图,已知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BC 纸片,点E 在AC 边上,点F 在AB 边上,沿EF 折叠,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D 的位置,且ED ⊥BC ,则CE 的长是( ).(A)31224- (B)24312- (C)18312- (D)31218-(A )2、在△ABC 中,AB =12,AC =10,BC =9,AD 是BC 边上的高.将△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A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则△DEF 的周长为( ) A .9.5 B .10.5 C .11 D .15.5(B )3、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1,M 、N 分别是AD 、BC 边上的点,将纸片的一角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使A 落在MN 上,落点图12N A B CD EFM图11A BCD EFMN记为A′,折痕交AD于点E,若M、N分别是AD、BC边的中点,则A′N = ; 若M、N分别是AD、BC边的上距DC最近的n等分点(2n≥,且n为整数),则A′N= (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B)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边AD上,以BE为折痕,将三角形ABE翻折,点A正好落在CD上的点F处,若三角形FDE周长为8,三角形FCB周长为22,则FC的长为.(B)5、如图,将长8cm,宽4cm的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A与C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_____cm.(四)折点位置(坐标)(B)【典型例题6】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矩形OABC沿OB对折,使点A落在A1处,已知OA=3,AB=1,则点A1的坐标是()A.(,)3232B.(,)323C.()3232,D.(,)1232〖搭配练习〗如图,把一个矩形纸片OABC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OA、OC分别落在x轴、y轴上,连结OB,将纸片OABC沿OB折叠,使点A落在A’的位置上.若OB=5,21=OCBC,求点A′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图20M四.复习建议要学好此部分知识点,最为重要的是深入理解折叠的4个性质。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图形的折叠问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图形的折叠问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图形的折叠问题(附参考答案)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的边AD=5,OA∶OD=1∶4,将矩形ABCD沿直线OE折叠到如图所示的位置,线段OD1恰好经过点B,点C落在y轴的点C1处,则点E的坐标是( )A.(1,2) B.(-1,2)C.(√5-1,2) D.(1-√5,2)2.如图,将矩形纸条ABCD折叠,折痕为EF,折叠后点C,D分别落在点C′,D′处,D′E与BF交于点G.已知∠BGD′=30°,则∠α的度数是( )A.30°B.45°C.74°D.75°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BC=2√5,E是BC的中点,将△ABE沿直线AE翻折,点B落在点F处,连接CF,则cos ∠ECF的值为( )A.23B.√104C.√53D.2√554.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两次折叠,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BEF.若BC=1,则AB的长度为( )A.√2B.√2+12C.√5+12D.435.如图,在Rt△ABC中,∠ACB=90°,AC=4,BC=3,点D,E分别在AB,AC 上,连接DE,将△ADE沿DE翻折,使点A的对应点F落在BC的延长线上.若FD平分∠EFB,则AD的长为( )A.259B.258C.157D.2076.如图,在Rt△ABC中,∠C=90°,CA=CB=3,点D在边BC上.将△ACD沿AD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连接BC′,则BC′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7.如图,在Rt△ABC纸片中,∠ACB=90°,CD是边AB上的中线,将△ACD沿CD折叠,当点A落在点A′处时,恰好CA′⊥AB.若BC=2,则CA′=_______.8.如图,点E在矩形ABCD的边CD上,将△ADE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边BC 上的点F处.若BC=10,sin ∠AFB=45,则DE=_____.9.如图,在扇形AOB中,点C,D在AB⏜上,将CD⏜沿弦CD折叠后恰好与OA,OB 相切于点E,F.已知∠AOB=120°,OA=6,则EF⏜的度数为________;折痕CD 的长为_______.10.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AD=4,M是边AB上一动点(不含端点),将△ADM沿直线DM对折,得到△NDM.当射线CN交线段AB于点P时,连接DP,则△CDP的面积为______;DP的最大值为_______.11.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7,动点P在矩形的边上沿B→C→D →A运动.当点P不与点A,B重合时,将△ABP沿AP对折,得到△AB′P,连接CB′,则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线段CB′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2.如图,DE平分等边三角形ABC的面积,折叠△BDE得到△FDE,AC分别与DF,EF相交于G,H两点.若DG=m,EH=n,用含m,n的式子表示GH的长是______.13.如图,在Rt△ABC中,∠ABC=90°,CD平分∠ACB交AB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将△DEC沿DE折叠得到△DEF,DF交AC于点G.若AGGE =73,则tan A=______.14.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过点C作射线CD⊥BC,点M,N分别在边AB,BC上,将△ABC沿MN折叠,使点B落在射线CD上的点B′处,连接AB′,已知AB=2.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CN+NB′为定值;②当BN=2NC时,四边形BMB′N为菱形;③当点N与C重合时,∠AB′M=18°;④当AB′最短时,MN=7√21.2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填序号)15.将一个矩形纸片OABC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0,0),点A(3,0),点C(0,6),点P在边OC上(点P不与点O,C重合),折叠该纸片,使折痕所在的直线经过点P,并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Q,且∠OPQ=30°,点O的对应点O′落在第一象限.设OQ=t.(1)如图1,当t=1时,求∠O′QA的大小和点O′的坐标;(2)如图2,若折叠后重合部分为四边形,O′Q,O′P分别与边AB相交于点E,F,试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O′E的长,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3)若折叠后重合部分的面积为3√3,则t的值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直接写出两个不同....的值即可)16.如图,已知△ABC,AB=AC,BC=16,AD⊥BC,∠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且DE=4.将∠C沿GM折叠使点C与点E恰好重合.下列结论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BD=8;②点E到AC的距离为3;③EM=103;④EM∥AC.17.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正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有一位同学操作过程如下:操作一:对折正方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操作二:在AD上选一点P,沿BP折叠,使点A落在正方形内部点M处,把纸片展平,连接PM,BM,延长PM交CD于点Q,连接BQ.(1)如图1,当点M在EF上时,∠EMB=________;(填度数)(2)改变点P在AD上的位置(点P不与点A,D重合)如图2,判断∠MBQ与∠CBQ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D 2.D 3.C 4.A 5.D6. 3√2-3 7.2√3 8.5 9.60°4√6 10.10 2√511.-2 12.√m2+n2 13.3√7714.①②④15.(1)∠O′QA=60°点O′的坐标为(32,√32)(2)O′E=3t-6,其中t的取值范围是2<t<3 (3)3或103(答案不唯一,满足3≤t<2√3即可) 16.①④17.(1)30°(2)∠MBQ=∠CBQ,理由略。

2025年四川省聚焦中考数学必备考点透析-第7章 图形及其变化微专题六 图形的折叠问题

2025年四川省聚焦中考数学必备考点透析-第7章 图形及其变化微专题六 图形的折叠问题
故 CE 的长为3.
答案:3
返回目录
5
方法点拨:解决三角形折叠问题的技巧主要包括利用轴对称及全等
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方程思想的运用以及数形结合的方法.这些技
巧不仅适用于解决折叠问题中的线段长度求解,还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折
叠问题中的几何关系和变化规律.
返回目录
6
【热身演练1】
(2023·凉山中考)如下图,在Rt△ ABC 纸片中,∠ ACB =90°, CD 是
涉及如何利用折叠前后图形的全等性、对称轴的性质以及如何通过构造
直角三角形和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问题,而且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好
题材,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返回目录
3
专题讲练
(2024·甘孜中考)如下图,在Rt△ ABC 中,∠ C =90°, AC
=8, BC =4,折叠△ ABC ,使点 A 与点 B 重合,折痕 DE 与 AB 交于点
处,则 cos ∠ CEF 的值为()
例3
A.
7
4
B.
7
3
3
C.
4
5
D.
4
返回目录
15
分析:∵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 AD = BC =8,∠ B =∠ C =∠ D =90°,
∴∠ CEF +∠ EFC =90°.
∵把△ ADE 沿 AE 折叠,点 D 恰好落在 BC 边上的点 F 处,
∴ AF = AD =8,∠ AFE =∠ D =90°,





∴ EF = BD = ×8=4.∵ EF ⊥ AO ,∴∠ OME =90°,∴ S△ OEF =




中考数学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

中考数学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

折叠问题涉及6种题型梳理一、问题导读折叠型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通常是把某个图形按照给定的条件折叠,通过折叠前后图形变换的相互关系来命题。

折叠型问题立意新颖,变幻巧妙,对培养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有效。

这类问题的解法思路,常常会困扰同学们,同样是翻折类题目,条件不一样,问题不一样,用到的知识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遇到这类题目,如何找到突破口,如何用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来解答,继而发现这类问题特有的解题思维模式。

二、典例精析类型1直角三角形的翻折或翻折后产生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例1.(2018秋昌平区期末)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 折叠,使点A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分析】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BND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D是BC的中点,∴BD=3,在Rt△NBD中,x+3=(9﹣x),解得x=4.即BN=4.故选:A.例1变式1.(2018秋平度市期中)如图,在Rt△ABC中,直角边AC=6,BC=8,将△ABC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CD的长为()A.25/4B.22/3C.7/4D.5/3【解析】由题意得DB=AD;设CD=x,则AD=DB=(8﹣x),∵∠C=90°,∴AD﹣CD=AC,(8﹣x)﹣x=36,解得x=7/4;即CD=7/4.故选:C.例1变式2.(2018秋瑞安市期末)如图,矩形ABCD中,AB=4,AD=6,点E为BC 上一点,将△ABE沿AE折叠得到△AEF,点H为CD上一点,将△CEH沿EH折叠得到△EH G,且F落在线段E G上,当G F=G H时,则BE的长为_____.【解析】由折叠可得∠AEH=1/2∠BEC=90°,进而得出Rt△AEH中,AE+EH2=AH,设BE=x,则EF=x,CE=6﹣x=E 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方程x+4+(6﹣x)+(6﹣2x)=(2x﹣2)+6,解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得到BE的长.BE的长为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连接AH构造直角三角形AEH,这种折叠问题常设要求的线段长为x,然后根据折叠和轴对称的性质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线段的长度,选择适当的直角三角形,运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答案.方法策略模式:在折叠后产生的直角三角形中,把某条边设成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

2024年中考数学考点必备方法必备09几何综合题的三类折叠问题(解析版)

2024年中考数学考点必备方法必备09几何综合题的三类折叠问题(解析版)

方法必备09几何综合题的三类折叠问题题型一:翻折与几何基本图形题型二:翻折与隐形圆题型三:翻折与二次函数题型一:翻折与几何基本图形1.(2024·山东泰安·一模)如图,把平行四边形纸片ABCD 沿BD 折叠,点C 落在点C 处,BC 与AD 相交于点E .求证:EB ED 【答案】见详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折叠得性质证明ABE C DE ≌ ,即可证明结论成立.【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 C ,AB CD ,∵沿BD 折叠,点C 落在点C 处,∴C C A ,C D CD AB ,在ABE 和C DE 中AEB C ED A C AB C D∴ ABE C DE AAS ≌,∴EB ED .2.(2023·江苏泰州·二模)如图1,将 Rt 90ABC A 纸片按照下列图示方式折叠:①将ABD △沿BD 折叠,使得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M 处,折痕为BD ;②将BEF △沿EF 折叠,使得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③将DEF 沿DF 折叠,点E 落在点'E 处,展开后如图2,BD 、PF 、DF 、DP 为图1折叠过程中产生的折痕.(1)求证:DP BC ∥;(2)若'DE 落在DM 的右侧,求C 的范围;(3)是否存在C 使得DE 与MDC 的角平分线重合,如存在,请求C 的大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见解析;(2)030C ;(3)不存在,理由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由第二次翻折可得EF 垂直平分BD ,由第一次翻折可得EF EP ,证出四边形PBFD 是菱形,则可得出结论;(2)设ABD ,求出BDF ,902ADP FDM C ,当DE 落在DM 的右侧时,902 ,求出30a ,则可得出答案;(3)设ABD ,902ADP FDM C ,2MDC ,得出902 ,求出45 ,0C ,则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由第二次翻折可得EF 垂直平分BD ,由第一次翻折可得EF EP ,PF 与BD 垂直且互相平分,四边形PBFD 是菱形,DP BC ∥;(2)解:设ABD ,∵四边形PBFD 是菱形,PB DF ∥,BDF ,902ADP FDM C ,当'DE 落在DM 的右侧时,902 ,30a ,90230 ,030C ;(3)解:不存在.若存在C 使得DE 与MDC 的角平分线重合,设ABD ,902ADP FDM C ,2MDC ,902 ,45 ,0C ,不存在C 使得DE 与MDC 的角平分线重合.3.(2023·吉林松原·三模)如图①,在Rt ABC △中,90ACB ,60A ,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点E 为射线CA 上一点,将ADE V 沿DE 折叠,点A 的对应点为点F .(1)若AB a =,直接写出CD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2)若点E 与点C 重合,连接BF ,如图②,判断四边形DBF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DF AB ,直接写出CDE 的度数.【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叠问题,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023·广东茂名·二模)如图,正方形ABCD中,E是边BC的中点,将ABE沿AE折叠,得到AFE,延长EF 交边CD于点P.(1)求证:DP FP;AB ,求CP的长.(2)若6连接AP,∵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 AB,B D5.(2023·广西贵港·二模)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老师准备了若干张正方形纸片ABCD ,组织同学们进行折纸探究活动.【初步尝试】把正方形对折,折痕为EF ,然后展开,沿过点A 与点E 所在的直线折叠,点B 落在点B 处,连接 B C ,如图1,请直接写出AEB 与ECB 的数量关系.【能力提升】把正方形对折,折痕为EF ,然后展开,沿过点A 与BE 上的点G 所在的直线折叠,使点B 落在EF 上的点P 处,连接PD ,如图2,猜想APD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拓展延伸】在图2的条件下,作点A 关于直线CP 的对称点A ,连接PA ,BA ,AC ,如图3,求PA B 的度数.【答案】初步尝试:AEB ECB ;能力提升:猜想:60APD ,理由见解析;拓展延伸:15PA B【分析】初步尝试:连接BB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 CE ,BE BE ,AEB AEB ,BB AE ,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90BB C ,推出AE CB ∥,即可得出答案;能力提升: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易证 SAS AFP DFP ≌,从而证明APD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到答案;拓展延伸:连接A C 、AA ,由(2)得AP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得出30PDC ,再结合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15PAC ,30ACP ,由对称性质得:AC A C ,30ACP A CP ,证明 SSS AA B CA B ≌,得到30CA B ,再由15CA P CAP ,即可求出PA B 的度数.【详解】解:初步尝试:AEB ECB ,理由如下:如图,连接BB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BE CE ,BE BE ,AEB AEB ,BB AE ,∴BE CE BE ,∴EBB EB B ,ECB EB C ,∵ 2180EBB EB B EB C ECB EB B EB C ,∴90BB C ,即BB CB ,∴AE CB ∥,∴AEB ECB ,∴AEB ECB ;解:能力提升:猜想:60APD ,理由如下:理由:∵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 AD ,90ADC ,由折叠性质可得:AF DF ,EF AD ,AB AP ,在AFP 和DFP △中,90AF DF AFP DFP FP FP,∴ SAS AFP DFP ≌,∴AP PD ,∴AP AD PD ,由(2)得APD △是等边三角形,∴PAD PDA APD ∵90ADC ,∴30PDC ,又∵PD AD DC ,∴12DPC DCP ∴PAC PAD DAC 由对称性质得:AC 6.(2023·吉林长春·模拟预测)如图1,平面上,四边形ABCD 中,4AB ,6CD ,BC 3DA ,90A ,点M 在AD 边上,且1DM .点P 沿折线AB BC 以1个单位速度向终点C 运动,点A 是点A 关于直线MP 的对称点,连接A P ,设点P 在该折线上运动的时间为 0t t .(1)直接写出线段BP的长;(2)如图2,连接BD.的度数,并直接写出当A 、M、A共线时t的值;①求CBD②若点P到BD的距离为1,求tan A MP 的值;t 时,请直接写出点A 到直线AD的距离(用含t的式子表示).(3)当04∵PM 平分A MA ,90PMA ,∴PM AB ∥,DNM DBA △∽△,DN DM MN ,3sin 5AD DBA BD,153sin 5PQ BP DBA ,90PQB CBD DAB ∵,90QPB PBQ DBA ,PQB BAD △∽△,,PQ QB PB 即,PQ QB PB 由A PE MA F ∽,7.(2023·河南周口·模拟预测)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正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1)操作判断操作一:如图(1),正方形纸片ABCD,点E是BC边上(点E不与点B,C重合)任意一点,沿AE折叠ABE到△,如图(2)所示;AFE操作二:将图(2)沿过点F的直线折叠,使点E的对称点G落在AE上,得到折痕MN,点C的对称点记为H,如图(3)所示;操作三:将纸片展平,连接BM,如图(4)所示.根据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①B,M,N三点(填“在”或“不在”)一条直线上;②AE和BN的位置关系是,数量关系是;③如图(5),连接AN,改变点E在BC上的位置,(填“存在”或“不存在”)点E,使AN平分DAE.(2)迁移探究苏钰同学将正方形纸片换成矩形纸片ABCD,4BC ,按照(1)中的方式操作,得到图(6)或图(7).请AB ,6完成下列探究:①当点N在CD上时,如图(6),BE和CN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8.(202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问题情境:如图1,在ABC 中,1730AB AC BC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如图2,将ABC 的两个顶点B ,C 分别沿,EF GH 折叠后均与点D 重合,折痕分别交,,AB AC BC 于点E ,G ,F ,H .猜想证明:(1)如图2,试判断四边形AEDG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问题解决;(2)如图3,将图2中左侧折叠的三角形展开后,重新沿MN 折叠,使得顶点B 与点H 重合,折痕分别交,AB BC 于点M ,N ,BM 的对应线段交DG 于点K ,求四边形MKGA 的面积.∵1122CHG S CH HG ∴154302CG HE,9.(2023·内蒙古通辽·中考真题)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正方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有一位同学操作过程如下:操作一:对折正方形纸片ABCD ,使AD 与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平;操作二:在AD 上选一点P ,沿BP 折叠,使点A 落在正方形内部点M 处,把纸片展平,连接PM 、BM ,延长PM 交CD 于点Q ,连接BQ .(1)如图1,当点M 在EF 上时,EMB ___________度;(2)改变点P 在AD 上的位置(点P 不与点A ,D 重合)如图2,判断MBQ 与CBQ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0.(2023·辽宁大连·中考真题)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每人发了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探究折叠的性质.已知,90AB AC A ,点E 为AC 上一动点,将ABE 以BE 为对称轴翻折.同学们经过思考后进行如下探究:独立思考:小明:“当点D 落在BC 上时,2EDC ACB .”小红:“若点E 为AC 中点,给出AC 与DC 的长,就可求出BE 的长.”实践探究:奋进小组的同学们经过探究后提出问题1,请你回答:问题1:在等腰ABC 中,,90,AB AC A BDE △由ABE 翻折得到.(1)如图1,当点D 落在BC 上时,求证:2EDC ACB ;(2)如图2,若点E 为AC 中点,43AC CD ,,求BE 的长.问题解决:小明经过探究发现:若将问题1中的等腰三角形换成90A 的等腰三角形,可以将问题进一步拓展.问题2:如图3,在等腰ABC 中,90,4,2A AB AC BD D ABD .若1CD ,则求BC 的长.∵AB BD,∴AM MD,ABM ,∵2BDC ABD,∴BDC DBM∥,∴BM CD,∴CD AD又CG BM,∴四边形CGMD是矩形,则CD GM,在Rt ACD△中,1CD ,11.(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4的菱形,60A ,点Q 为CD 的中点,P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现将四边形PBCQ 沿PQ 翻折得到四边形PB C Q .(1)当45QPB 时,求四边形BB C C 的面积;(2)当点P 在线段AB 上移动时,设BP x ,四边形BB C C 的面积为S ,求S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12.(2023·重庆·中考真题)在Rt ABC 中,90ACB ,=60B ,点D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连接CD .(1)如图1,若9AC,BD ,求线段AD 的长.(2)如图2,以CD 为边在CD 上方作等边CDE ,点F 是DE 的中点,连接BF 并延长,交CD 的延长线于点G .若G BCE ,求证:GF BF BE .(3)在CD 取得最小值的条件下,以CD 为边在CD 右侧作等边CDE .点M 为CD 所在直线上一点,将BEM 沿BM 所在直线翻折至ABC 所在平面内得到BNM .连接AN ,点P 为AN 的中点,连接CP ,当CP 取最大值时,连接BP ,将BCP 沿BC 所在直线翻折至ABC 所在平面内得到BCQ ,请直接写出此时NQCP的值.∵F 是DE 的中点则DF FE ,FH FG , ∴ SAS GFD HFE ≌,∴H G ,∴EH GC ∥,在CD 取得最小值的条件下,即CD 设4AB a ,则2BC a ,23AC a∵S 是AB 的中点,60ABC∴SC SB BC ,∴BCS △是等边三角形,则60PCB ,∴30PCA ACB BCP ,∵2BC a ,4AB a ,∴PU AR ∥,P 是AN 的中点,∴1NU NP UR PA即PU 是ANR 的中位线,同理可得PT 是ANR ∴54NU UR PT a,12PU AR AT ∵BCS △是等边三角形,将BCP 沿BC 所在直线翻折至∴2120QCP BCP【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圆外一点到圆上距离的最值问题,垂线段最短,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熟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题型二:翻折与隐形圆一、单选题1.(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如图,菱形ABCD 的边AB =8,∠B =60°,P 是AB 上一点,BP =3,Q 是CD 边上一动点,将梯形APQD 沿直线PQ 折叠,A 的对应点A ′.当CA ′的长度最小时,CQ 的长为()A.5B.7C.8D.13 22.如图,菱形ABCD边长为4,∠A=60°,M是AD边的中点,N是AB边上一动点,将△AMN沿MN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A′MN,连接A′C,则A′C的最小值是()A .B C .2D .3【点睛】本题考查翻折变换、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突破点是正确寻找点3.(22-23九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是正方形ABCD 内的动点,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且EAB EBC .连结AE ,BE ,PD ,PE ,则PD PE 的最小值为()A.2 B.2C.2D.2作正方形ABCD关于直线BC对称的正方形则点D的对应点是F,连接FO交BC于P,交半圆O于根据对称性有:PD PF,则有:PE PD PE PF,二、填空题4.(2022·广东汕头·一模)如图,在△ABC中,∠C=90°,AC=8,AB=10,D是AC上一点,且CD=3,E是BC 边上一点,将△DCE沿DE折叠,使点C落在点F处,连接BF,则BF的最小值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圆的性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该题涉及的最值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5.△ABC 中,AB =AC =5,BC =6,D 是BC 的中点,E 为AB 上一动点,点B 关于DE 的对称点B 在△ABC 内(不含△ABC 的边上),则BE 长的范围为.②如图所示,当点B 恰好落在由题意,BD DB DC ,∴DBB DB B ,DB ∴DBB DCB DB22综上,BE长的范围为9 5故答案为:95 52BE.【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等,能够根据题意准确分析出动点的运动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6,E是AB边的中点,F是线段BC上的动点,将ΔEBF沿EF所在直线折叠得到ΔEB'F,连接B'D,则B'D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210 2.【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B 'D 的值最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22-23九年级下·江苏宿迁·阶段练习)如图,矩形ABCD ,4AB ,8BC ,E 为AB 中点,F 为直线BC 上动点,B 、G 关于EF 对称,连接AG ,点P 为平面上的动点,满足12APB AGB ,则DP 的最小值.【答案】21022【分析】由题意可知,90AGB 上,(要使DP 最小,则点P 要靠近蒂点∴90AGB ,∵12APB AGB ,即1452APB AGB ,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8,点E,F分别是边CD,BC上的动点,且∠AFE=90°(1)证明:△ABF∽△FCE;(2)当DE取何值时,∠AED最大.9.(2022·天津河东·二模)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形OABC,M为线段OC上的动点,将AOM沿直线AM对折,使O点落在O 处.(1)如图①,当30OAM 时,求点O 的坐标;(2)如图②,连接 CO ,当CO AM ∥时.①求点M 的坐标;②连接OB ,求AO M △与AOB 重叠部分的面积;(3)当点M 在线段OC (不包括端点)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线段O C 的取值范围.由①得:tan AO AMO OM 设,CE x 则3,ME x O ¢=-()()222332,x x \=-+解得:6,5x =(不符合题意的根舍去)当,Q O ¢重合时, CO 取得最小值,此时226662,6,AC AQ AO =+===626,CO ¢\=-所以 CO 的取值范围为:626CO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轴对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几何应用,圆的基本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熟练的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几何图形面积问题,利用圆的基本性质求解线段长度的最小值是解本题的关键.10.(2022·重庆·三模)在ABC 中,90ACB ,CA =2CB .将线段CA 绕点C 旋转得到线段CD .(1)如图1,当点D 落在AB 的延长线上时,过点D 作DE AD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若BC =2,求DE 的长;(2)如图2,当点D 落在CB 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D ,过点C 作CF ⊥AB 于点F ,延长CF 交AD 于点E ,连接BE ,求证:AB CE BE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将ACF △沿AC 翻折得到ACF △,M 为直线AD 上一个动点.连接BM ,将BDM 沿BM 翻折得到BMD △.当D F 最小时,直接写出F D FF 的值.由题意得,D ¢在以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当设1CB ,∵2CA CB ,∴2CA .∵90ACB ,1CB ,2CA ,∴225AB CA CB ,sin CAB ∵CF ⊥AB ,90ACB ,题型三:翻折与二次函数1.(21-22九年级下·湖南株洲·开学考试)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y ax ax c 经过 2,0A , 0,4C 两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P 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接CP ,CP 的延长线与x 轴交于点Q ,过点P 作PE y 轴于点E ,以PE 为轴,翻折直线CP ,与抛物线相交于另一点R .设P 点横坐标为t ,R 点横坐标为s ,求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连接RC ,点G 在RP 上,且RG RC ,连接CG ,若45OCG ,求点Q 坐标.根据题意得:212EF CE t ∴2142OF OE EF t t ∵点R 的横坐标为s ,∴点R 的坐标为21,42s s s∵45OCG ,PE CE ,∴45EIC .∵45EIC GCP CPE ∴4545RCH GPE .∴RCH GPE .2.(2023·天津河西·三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14y x bx c 与x 轴交于 30A ,, 4,0B 两点,在y 轴正半轴上有一点C ,OC OB .点D ,E 分别是线段AC ,AB 上的动点,且均不与端点重合.(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①,连接BD ,将BCD △沿x 轴翻折得到BFG ,当点G 在抛物线上时,求点G 的坐标;(3)如图②,连接CE ,当CD AE 时,求BD CE 的最小值.∵BCD △与BFG 关于x 轴对称,∴DG AB ,DM GM ,∵3OA ,4OB OC ,∴4tan 3OC CAO OA ,设 0OM a a ,则3AM a ,DM GM AM 4连接EQ 、CQ ,∵AE CD ,∴AEQ CDB ≌,∴EQ BD ,当C ,E ,Q 三点共线时,过点C 作CH AQ ,垂足为H ∵OC OB ^,4OC OB ,∴45CBA ,42BC .∵180CAH CAB EAQ 2523.(2023·广西贵港·三模)抛物线222y x 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且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 32D ,为抛物线上一点,且直线CD x ∥轴,点M 是抛物线上的一动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与A、B两点的坐标.,,,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此时点M的坐标.(2)若点E的纵坐标为0,且以A E D M沿CM翻折,点N的对应点为N ,则是否存在点M,使点N (3)过点M作直线CD的垂线,垂足为N,若将CMN则恰好落在x轴上?若存在,求出此时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段理由.当AD 为边时,11AE M D Y ,此时1M 和点C 重合,23AM E D Y 时,点2M 的纵坐标和点D 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21322,22x x 341,2x 32341341,2,,2,22M M 由折叠知,CNM CN M ∵90NCN ,∴四边形CNMN 是矩形,∵CN CN 时,∴矩形CNMN 是正方形,∴CM 平分NCN ,。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初中数学中的折叠问题一、矩形中的折叠折叠后BG 和BH 在再过点A ′折叠使边与对角线BD 重形中根据勾股定合,然后再沿着则∠DFB 等于的位置,已知重合部分是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理清在每一个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8.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 的边长为8,将其沿EF 折叠,则图中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的周长之和为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9.如图,将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沿着折痕EF 折叠,使点B落在边AD 的中点G 处,求四边形BCFE 的面积注意折叠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对应边与对应角相等 10.如图,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点B 落在边AD 上 不与A 、D 重合.MN 为折痕,折叠后B ’C ’与DN 交于P .(1)连接BB ’,那么BB ’与MN 的长度相等吗?为什么?(2)设BM =y ,AB ’=x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3)猜想当B 点落在什么位置上时,折叠起来的梯形MNC ’B ’面积最小?并验证你的猜想. 二、纸片中的折叠11.如图,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按图折叠,则∠α的度数等于( )C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及对称的性质,折叠的角与其对应角相等,和平角为180度的性质,注意△EAB是以折痕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12.如图,将一宽为2cm的纸条,沿BC,使∠CAB=45°,则后重合部分的面积为在折叠问题中,一般要注意折叠前后图形之间的联系,将图形补充完整,对于矩形(纸片)折叠,折叠后会形成“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即重叠部分是一个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13.将宽2cm的长方形纸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那么折痕PQ的长是注意掌握折叠前后图形的对应关系.在矩形(纸片)折叠问题中,会出现“平行线+角平分线”的基本结构图形,即有以折痕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PQ 14.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本题考查图形的翻折变换,解题过程中应注意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由题意知∠DEF=∠EFB=20°图b∠GFC=140°,图c中的∠CFE=∠GFC-∠EFG15.将一张长为70 cm的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称轴EF折叠成如图的形状,若折叠后,AB与CD间的距离为60cm,则原纸片的宽AB是()16.一根30cm、宽3cm的长方形纸条,将其按照图示的过程折叠(阴影部分表示纸条的反面),为了美观,希望折叠完成后纸条两端超出点P的长度相等,则最初折叠时,求MA的长三、三角形中的折叠实践与运用:(1)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由于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角的对称轴,所以在三角形中的折叠通常都与角平分线有关。

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 折叠问题

2023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课件: 折叠问题
第4题图
由(1)得∠AHG=45°,∴∠DHA=45°,∴∠DHF=90°,∴DH⊥BH,∵
∴,即Βιβλιοθήκη ,解得AG=,32 12 10
AG AB AB AE
9 10 10
AG 3 3 10
第4题图
∵S△ABE=
1 2
AE·BG= 1 AB·BE,∴BG=
2
AB BE 3 1 3 10
AE
10 10
(1)证明: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BE≌△AFE, ∴∠BAE=∠FAE, ∠AGF=90
第4题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AD=90°,∴∠BAE+∠FAE+∠FAH+∠
第4题图
(2)若AB=3,BE=1,求点D到直线BH的距离; (2)解:如图,连接D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由折叠的性质得,AB=AF,∴AD=
第2题图②
②求AE的长. ②解:由折叠的性质,得CH=BC=3,在Rt△CHD中,DC=2,∴DH=
CH 2 CD2 5 5
第2题图②
又∵∠HAE=∠CDH=90°,∴△HAE∽△CDH,

DH AE
CD ,即
HA
5 AE
2 3
5
,解得AE=
.
3 55
2
第2题图②
3. 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点P为AB边上 一点(不与A、B重合),将△ABC沿CP折叠后展开,再将∠C翻折,使点 C与点P重合,折痕分别为CP,MN,连接PM,PN.(1)若四边形PMCN 是正方形,求PC的长;
1
1
1
2
2
2

,∴NG= AB.
BF,∵∠A=90°,∴∠A=∠N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在中考数学中,折叠问题是一种常出现的问题,它主要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这种问题通常以一个二维图形经过折叠变为三维图形的方式出现,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解答。

折叠问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折叠前后的形状变化问题,另一类是折叠后立体图形的三视图问题。

前者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于空间图形的变换和对称的理解,而后者则更注重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对立体图形的认知。

解决折叠问题,首先需要理解折痕的含义。

折痕是二维图形折叠成三维图形时的痕迹,也是三维图形展开为二维图形时的路径。

在解决折叠问题时,需要找出图形中的对称点、线段和角度,并理解它们在折叠后的变化。

对于三视图问题,则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立体图形的各个面,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例如,一个长方形纸片折叠后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纸片,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来实现。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以及折叠过程中哪些元素发生了变化,哪些元素保持不变。

又比如,一个三角形纸片折叠后可以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性质进行深入的理解。

解决折叠问题时,首先需要明确问题的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

对于形状变化问题,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帮助理解;对于三视图问题,可以通过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方式来寻找答案。

同时,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一些类似题目的练习,以增强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中考数学中的折叠问题是一种考察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性质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性质去解决问题。

也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因此,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折叠最值模型是指将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使得折叠后的图形在直线的一侧,并且使得折叠后的图形在直线两侧的部分对称。

中考折叠问题

中考折叠问题

AHale Waihona Puke AD折 E叠
实质
轴 对 称F
D
B
FC
E
由折叠可得:
2.AE是DF的中
轴对称性质: 1.△AFE≌△AD
垂线
1.图形的全等性:折叠前E后的图形是全等形.
2.点的对称性: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折痕)垂直平分.
与折叠有关的计算常用性质:
1. 折叠问题的本质是全等变换,折叠前的部分与折叠后的 部分是全等图形; ①线段相等:C′D=CD,BC′=BC, ②角度相等:∠1=∠2,∠3=∠4, ③全等关系:△BC′D △BCD. 2. 折痕可看做垂直平分线(对应点之间的连线被折痕垂直平 分); 3. 折痕可看做角平分线(对应线段所在的直线与折痕的夹角 相等).
(4)若P为AB边上任意一点,四边 形PEFQ的面积为S,PB为x,试探究 S与x的函数关系,关求S的最小值.
探究型问题之“折叠问题”
将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顶点C与AB边上的点P 重合,折痕交BC于E,交AD于F, 边CD折叠后与AD边交于点 H.
(1)如果P为AB边的中点,探究△ PBE的三边之比.
是否发生变化?说明理由.
G
连接BM交EF于Q,
过F作FH⊥AB于
H,∵EF⊥BM , ∴ ∠ABM=∠EFH,∴△
Q
EFH∽ΔMBA
H
BE CF EH HF 1
AM AM AB 2

BE CF AM
的值不发
生变化.
延长PM交EA延长线于G,则△PDM≌△GAM,
△EMP≌△EMG.∴EP=EG=EA+AG=EA+DP.
图形分析
①连接BB′,
EF BB '

中考数学复习《折叠问题》

中考数学复习《折叠问题》
2 2 2
EF 6 72 ∴S△BEF=EG· S△BEG=10×24= 5
14.如图,已知在矩形 ABCD 中,点 E 在边 BC 上,BE=2CE,将矩形 沿着过点 E 的直线翻折后,点 C,D 分别落在边 BC 下方的点 C′,D′处,且 点 C′,D′,B 在同一条直线上,折痕与边 AD 交于点 F,D′F 与 BE 交于点 G.设 AB=t,那么△EFG 的周长为 2 3t .(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
1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
折叠到DF,延长EF交AB于点G,连结DG,求△BEF的面积. 【解析】由折叠和正方形的性质,在Rt△BEG中,由勾股定理求出AG后再 求△BGE的面积,最后由△BEF与△BGE的面积关系求△BEF的面积.
解:DF=DC=DA,∠DFE=∠C=90°,∴∠DFG=∠A=90°. 又∵DG=DG,∴△ADG≌△FDG(HL).∵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2, BE=EC,∴BE=EC=EF=6.设 AG=FG=x,则 EG=x+6, BG=12-x,在 Rt△BEG 中,由勾股定理,得 EG2=BE2+BG2, 1 1 即(x+6) =6 +(12-x) ,解得 x=4.∵S△BEG=2· BE· BG=2×6×8=24,
(1)求证:△DEC≌△EDA;
(2)求DF的值; (3)如图2,若P为线段EC上一动点,过点P作△AEC的内接矩形,使其顶
点Q落在线段AE上,顶点M,N落在线段AC上,当线段PE的长为何值时,
矩形PQMN的面积最大?并求出其最大值.
解:(1)由矩形的性质可知△ADC≌△CEA,∴AD=CE,DC=EA, ∠ACD=∠CAE.在△DEC 与△EDA 中, CE=AD, ∵DE=ED, ∴△DEC≌△EDA(SSS) DC=E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漫谈折叠问题(二)、折叠问题小技巧A 要注意折叠前后线段、角的变化,全等图形的构造;B 通常要设求知数;C 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

、折叠问题常见考察点 (一)求角的度数1.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 △KBC 纸片,点D E 分别是边AB AC 上,将△KBC沿着DE 折叠压平,A 与A 重合,若ZA=75°则△+£=【】【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B= AC, △BAO 50° △BAC的平分线与 AB 的中垂线交于点D. 75ABCC 中,虫=70°,将平行四边形折叠,使点D C 分别落在点F 、EC. 105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折痕为MN 则△KMF 等于【D . 20°3.如图,在等腰 △XBC 中,C沿EF折叠后与点Q重合,则©EF的度数是【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和性质。

4.如图,将正方形ABCD沿BE对折,使点A落在对角线BD上的A处,连接A'C,则5.如图,在△KBC中,D,、E分别是边AB AC的中点,ZB=5O°o现将△KDE沿DE折叠,点A落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的点为A i,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的性质。

(二)求线段长度1. 如图,正方形纸片ABCD勺边长为3,点E、F分别在边BC CD上,将AB AD分别和AE、AF折叠,点B、D恰好都将在点G处,已知BE=1,贝U EF的长为【【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

2. 如图,矩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矩形ABCD沿直线DE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BC的点F处•若AE= 5, BF= 3,则CD的长是【A. 7 B . 8 C . 9 D . 10【考点】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5 15+1A •2 B •2 C .3. 如图所示,矩形纸片 ABCD 中,AB=6cm BC=8 cm,现将其沿EF 对折,使得点 C 与点A 重合,则AF 长为【】4. 如图,矩形ABCD 边AD 沿拆痕AE 折叠,使点D 落在BC 上的F 处,已知AB=6, SBF 的面【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5.如图,矩形 ABCD 中, E 是AD 的中点,将△KBE 沿BE 折叠后得到△GBE 延长BG 交CD 于F 点,若CF=1, FD=2,则BC 的长为【 】A.3 2B • 2 ■ 6C .25D . 2.3【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和性质,勾股定理。

,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折叠对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6. 已知矩形 ABCD 中, AB=1,在BC 上取一点 E ,沿AE 将ZABE 向上折叠,使 B 点落在 AD 上25 25 cmcm A. 8 B.425cmC. 2D.8cm【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对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D7. 如图,在 Rt △KBC 中,ZC=90°,虫=30° BC=1,点D 在AC 上,将A\DB 沿直线BD 翻折后,将点A 落在点E 处,如果AD 丄ED,那么线段 DE 的长为 ___________________,折叠对称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 值,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8. 如图,在 Rt △XBC 中,ZB=90°,沿AD 折叠,使点 B 落在斜边 AC 上,若 AB=3 BC=4则(三)求图形面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沿DE 折叠长方形 ABCD 勺一边,使点C 落在AB 边上的点F 处,若AD=8且A\FD 的面积为60,则ZDEC 的面积为 .9•将矩形纸片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点A 、点C 恰好落在对角线 BD 上,得到菱形BD= ______________BEDF 若BC=6贝U AB 的长为菱形和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3. 把一张矩形纸片(矩形 ABCD 按如图方式折叠,使顶点 B 和点D 重合,折痕为 EF,若2AB= 3cm, BC = 5cm,则重叠部分 45EF 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______cm 。

(四)求周长1.如图,在矩形ABCD 中, AB=10, BC=5点E 、F 分别在AB CD 上,将矩形 ABCD& EF 折叠, 使点A 、D 分别落在矩形ABC [外部的点A 、D 处,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A.15B.20C.25D.30【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和折叠的性质。

2. 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勺对角线长为2』马,将正方形ABCD 沿直线EF 折叠,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A. 8 】 B . 4 】 C . 8 D . 62. 如图,在 虫BC 中,△= 90°将ZABC 沿直线MN 翻折后,顶点 C 恰好落在AB 边上的点D2 3,则四边形MABN 的面积是【】【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18 3 D24.3,折叠对称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A. 6 3 B . 12 3 C(五)求比值(含正切)1.如图,将矩形纸片 ABCD 沿 EF 折叠,使点B 与CD 的中点重合,若 AB=2, BC=3则 舉CB 与伯'DG 的面积之比为【】C. 4: 3D. 16: 92.如图,菱形纸片ABCD 中, △\=60°,将纸片折叠,CF3.小明在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发现,将如图所示的矩形纸片ABCD 沿过点B 的直线折叠, 使点A 落在BC 上的点E 处,还原后,再沿过点 E 的直线折叠,使点 A 落在BC 上的点F 处, 这样就可以求出67.5。

角的正切值是【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 和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

A. 2、、3B. 62 一3 1C. 6G 1D. 8【考点】翻折变换 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浙叠问题) ,菱形的性质, 平行的性质,折叠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点A 、D 分别落在A ' D 处,且A'D'经过B ,A. 9: 4 B . 3: 2A.B4.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B,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折痕为MN连MN结CN若△:DN的面积与△:MN的面积比为1 : 4,贝U 而的值为【】A. 2B. 4 C . 2 5 D. 2 6【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折叠的性质,矩形、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

AB 25. 如图,将矩形ABCD沿CE折叠,点B恰好落在边AD的F处,如果BC 3,那么tan A)CF【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翻折对称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六)多答案、多选项1.如图,在Rt△KBC中,“>900,少=300, BC=3点D是BC边上一动点(不与点B C重合),过点D作DEBC交AB边于点E,将伯沿直线DE翻折,点B落在射线BC上的点F处,当△KEF 为直角三角形时,BD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如图,将“ ABC纸片的一角沿DE向下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点处,且DE// BC , 下列结论:① / AED-Z C;A D A E② DB EC ;③ BC= 2DE ;④ S 四边形AD A E S B D A S E A C 。

个。

3. 长为20,宽为a 的矩形纸片(10v a v 20),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矩形宽 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一次操作);再把剩下的矩形如图那样折一下,剪下一个边长等于此时 矩形宽度的正方形(称为第二次操作) ;如此反复操作下去,若在第n 次操作后,剩下的矩形为正方形,则操作停止.当n=3时,a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飓作,正方形和矩形的性质,剪纸问题,分类归纳(图形的变化也是每一个人从小就经历的事,它是一种培养手指灵活性、 协调能力的游戏,更是培养智力的一种手段. 在折纸中,蕴涵许多数学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折纸验证数学猜想•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按照图 ①〜④的过程折叠后展开,请选择所得到的数学结论【 】A.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B.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o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D.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一次操作【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类)。

4.折纸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