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科学选科PPT课件

新高考背景下如何科学选科PPT课件
案例四:小丽同学,擅长文科,喜欢历史和地理,但数学成绩一般,选科时选择了历史、地理和生物。
案例一:小明同学,擅长理科,喜欢物理和化学,但数学成绩一般,选科时选择了物理、化学和生物。
案例启示
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充分发挥个人特长,提高学习效率。
01
考虑未来职业规划:根据未来职业规划,选择与职业相关的科目,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演讲人
目录
CONTENTS
01
新高考政策解读
04
选科注意事项
02
选科策略分析
03
选科案例分析
政策背景
新高考政策出台的背景:教育改革,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01
新高考政策的主要内容:选科制度,等级赋分制
02
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时间:2018年秋季开始实施
03
新高考政策的影响:学生自主选择,提高综合素质
04
学校教学方式改变:学校需要调整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考试制度改革:新高考政策下,考试制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社会评价体系改变:新高考政策下,社会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学科特点
历史:注重历史事件和历史背景的分析
物理:逻辑性强,注重推理和计算
03
关注选科指导:听取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选科方案
04
做好生涯规划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
结合未来职业规划,选择与职业相关的学科
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选择有利于综合发展的学科
关注学科难度和竞争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难度和竞争程度
结合学校资源和师资力量,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学科

广东新高考改革政策及选科、生涯规划学生会议ppt课件

广东新高考改革政策及选科、生涯规划学生会议ppt课件
方案分为四个部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加 强管理”和“保障措施”。其中,重点内容在第二部分。
概括来说,与现有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五大变化——
1、高考分两次:春季高考(1月,专科为主、本五科为辅) 夏季高考(6月,本科为主、专科为辅)将分
2、考试科目组合变化:夏季高考“3+1+2”
3、计分方式变化:“3+1+2”的“2”采取等级分
2)“3+1+2”中,“1+2” 为选择考科目, “1+2”共有12种组合提供给考生选择。
二、主要任务
组合 "1"
"2"
组合 "1"
"2"
12
1 物理 化学、生物
7
历史 地理、政治
种 组
2 物理 化学、地理
8
历史 地理、生物

3 物理 化学、政治
9
历史 地理、化学

4 物理 生物、地理 10 历史 政治、生物
4、招生录取方式变化:招生按“物理生”和“历史生”分数线 录取志愿按“院校专业组”
5、学业水平考试变化:考试分合格考和选择考两种
一、总体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合理成才作为改 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学生成长、 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
2.到2021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 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步 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 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 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 机制。
二、主要任务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4、一些关键解读 1)考试范围:合格性考试范围为必修内容,选择性考试范围为 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注:2018年、2019年入学的高一级学生使用

关于高考的ppt课件免费

关于高考的ppt课件免费

定期复习
定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点,巩 固记忆,防止遗忘。
模拟考试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 和流程,提高应对能力。
心理状态的调整
保持积极心态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
成绩。
减轻压力
学会合理释放压力,如 进行适当的运动、听音
乐等。
避免过度焦虑
不要过度担心高考结果 ,相信自己的努力会有
回报。
高考改革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高 考改革,旨在完善选拔机 制,提高教育质量。
高考的意义与影响
选拔优秀人才
高考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 门槛,为高校选拔了大量 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 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提高教育质量
高考的存在促使学校和学 生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和综 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了整 体教育水平。
社会分层与流动
高效利用时间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减少无效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掌握学习方法
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分类记忆、联想记忆等,提高学习 效果。
成功的备考经验
模拟考试与反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及时调整备考策略

心态调整
02
保持积极心态,遇到挫折时及时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
张。
合理休息与饮食
高考成绩通常在考试结束后的一段时 间内公布,考生可通过相关网站或电 话查询自己的成绩。同时,高校也会 根据考生的成绩进行录取工作。
04
高考后的选择与规划
高考后的升学选择
国内大学
选择适合的大学和专业,考虑学 校的综合实力、专业排名、师资
力量等因素。
留学深造
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政策 、申请流程和费用,选择适合自

新高考政策解读年夏季培训新高考 新挑战 新机遇——山东新高考政策解读(共81张PPT)

新高考政策解读年夏季培训新高考 新挑战 新机遇——山东新高考政策解读(共81张PPT)
➢ 提出: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 考试的功能;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实行以高考为主的多元录 取机制。
➢ 这一目标定位在2020年。
山东省考试招生改革的顶层设计 “1+1+11”的制度体系
A
《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实施方案》2016年3月5日印发
B
《山东省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方案》(2018年3月23日)
➢ 2.分散了统考压力。取消了原来的综合科目的统一考试,减少了统考 科目,使统考内容减少,压力减轻;
➢ 3.外语一年两考,增加了考试次数,提供考生更多机会,缓解了集中 备考的压力。
关于命题形式改革
➢ 国务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从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 命题试卷的省份。
➢2015年,有3个省高考恢复使用了全国卷。 ➢2016年,又有7个省份使用了全国卷,至此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已达26 个,仍保持分省命题的省份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山 东6个省份。
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坚持问题导向:
一是充分尊重并切实回应全社会对教育公平的高度关切,坚定保障教育公 平的改革方向。(区域公平、城乡公平、规则公平)
二是充分正视并切实解决全社会对克服“应试教育”顽疾的热切期盼,坚 持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文理分科、应试、能力立意)
三是充分尊重并积极响应全社会对高校招生尊重人才选拔规律的强烈呼唤, 坚持有利于科学选才的改革方向。(招生自主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
➢数学:由于取消了文理分科,改为统一命题,所以数学的难度相对来 说将会有所下降。
➢外语:在新高考的改革中,可以看出听力是单独考试,在未来还要加 入口语的测试,听力与口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例如:北京的听力和 口语将会提高到50分,也就是说卷面成绩只有100分了)。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对高考改革的启示PPT课件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兴衰对高考改革的启示PPT课件
❖ 5.“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 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 的制度。”
9
(二)科举制的类别 ❖ 常科与制科、文举与武举
常设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 字、明算
10
❖ (三)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1.确立 2.历史沿革 ❖ 宋代:确定殿试制度;设置“别头试”;建立糊名
7
(一)定义 1.“分科举人”说。“科举制盖取分科目而举士
之义。” 2.“按科取士、考试进用”。 3.“三要素”说。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
投牒自进;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第三, 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
8
❖ 4.“广义狭义”说。广义:分科举人,即西汉 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甄试人才授予官职; 狭义:指进士科举,即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 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
考试方法上有“锁院”、“弥封”、“誊录” 等防弊制度;在制.对古代教育与选拔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贡 献 就学校教育而言,起到了检测学生学业水 平,考察、督促教学的作用;选士制度而言,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的公平竞争、择优录 取是科举制的核心。 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兴衰对 高考改革的启示
1
内容提纲
❖ 一、中国古代考试的形态变迁 ❖ 二、制度形态——科举制 ❖ 三、科举与高考制度形态的异同 ❖ 四、对科举制的思考与评价对新高考改革的
启发
2
一、中国古代考试的形态变迁
3
(一)前制度形态 ❖ 特征:主观性、经验性、随意性
4
(二)准制度形态 ❖ 定义:是指考试已经超越了原始的经验和个
19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教育培训公司PPT宣传课件)

高考招生改革方案(教育培训公司PPT宣传课件)

“三位一体” 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 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 合成绩的50%。
5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统一高考招生
新高考招生考试方案
必考 科目
科目 语文、数学
英语
满分 各150分
150分
选考 科目
从物理、化学、生 物、政治、历史、 地理、技术(信息 技术、通用技术) 7门中选3门
21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某地市全体高一学生选考调研结果(11944人)
3314, 10% 4822, 15%
4370, 13% 5168, 16%
6245, 20%
3567, 11% 4983, 15%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技术
22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湖州一中全体高一学生选考调研结果(362人)
10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录取
考生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按分数分段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录取参考。
《公布2017年拟在xx招生普通高校专业(类)选考 科目范围的公告》(xxxx.2.28)
11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组长学校 海宁高级中学 杭二中 温州中学 xx师大附中 效实中学 嘉兴一中 镇海中学 天台中学 瑞安中学
13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责任
(二)学校层面
A1类课程:必修基本要求,为学考打好基础 A2类课程:必修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为选考
1、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年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幻灯片PPT

年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幻灯片PPT
值得注意的是: 学考科目由10科增至13〔14〕科,新增“艺术〔或音乐、美术〕 〞 “体育与安康〞和“通用技术〞3〔4〕科目;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科目由10科减至9科,“信息 技术〞不再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
2.学考成绩的使用
以往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A、B、C、D四个等第和实际分数记录,按等 第公布。考核结果纳入普通高中学生开展报告,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
根据前期的研究,我们认为其中的“高考招生 模式〞“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招生政策〞“高校 加分工程和分值〞“分层走班教学〞 等五项, 是我们当前亟待重点研究的具体内容。

高考综合改革要点分析及应对建议
1、高考考试招生模式的主要变化 2、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3、关于高考自主招生政策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4、关于高考加分政策的变化及应对建议 5、关于选课走班教学与生涯规划指导
➢〔2〕今年来局部省市高考英语的改革举措

听力改革或一年多考或取消

降低英语考试分值

英语考试社会化探索

➢〔3〕高考英语科目改革的政策建议

匡正观念,理性对待改革

完善监视体系,出台配套政策

防止急功近利,给予充分缓冲
2、减少高考科目 探索高考文理不分科
文理不分科必须坚持的三个“有利于〞原那么 〔1〕有利于学生知识构造的优化 〔2〕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
3、国家高考改革时间表
〔上海、浙江〕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内容
1、外语实行一年多考,退出统一高考 2、减少高考科目,探索高考文理不分科 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取消百分制,学完即考 4、高考招生录取拟综合参考会考成绩 5、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

浙江高考改革ppt

浙江高考改革ppt

例子
假设:高一的小明擅长 、 、 。那么他就 可以选择历史、技术、物理作为专业科目。也就是说 他升高二后会主修这三门科目。
那么,他的高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技术、物理。语数 英每科150分,另外三门每门100分,总分750分。
学考还是要考
不管是学考科目还是选考科目,考生都可以参加。成绩按等级赋分,每门满 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 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
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大海
1.自选科目使得部分考生陷入迷茫,有的以原先成绩为依据选择自 身成绩较高的科目,有的以兴趣为依据选择感兴趣的科目。 出现的问题: 以成绩为依据的考生,有一部分在之后的学习因科目难度提高未能 跟上进度,而有没有兴趣支持更加选择的科目失去兴趣陷入恶性循 环; 以兴趣为依据的考生,有一部分没有考虑到自身能力和科目的基础 难度,导致后期的学习尽管很认真但成绩无法进入顶尖行列。 此外,因不同科目本身难度不同,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考试的不公 平。有些高校则因本身问题,不能完全像大学一样走读,只能形成 半走读型的学习方式。
录取流程
根据实考人数的一定比例,按照考生高考总分(含政策加分, 下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1. 分段办法。分三段,分别按实考人数的 20% 、 60% 、 90% 确定。 2. 志愿设置。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 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 80 个志愿。 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 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 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 (类)未完成计划的,经学校申请,可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

新高考综合改革研究课件

新高考综合改革研究课件

四、完善高考综合改革的研究
1.完善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 2.高考统考科目改革研究 3.完善综合改革的政策建议
1.完善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
新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新一轮高考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 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当务之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 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
顶层设计 构架完整
试点先行 逐步推进
关联度高 互为条件
9
2014年在上海、 浙江启 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 海南试点扩大, 探索“可复制、可推广” 的改革模式
高中与大学,考试改革与
课程改革,招生与教学紧
密联动、相互支撑,高考
制度进入教、考、招综合
改革新阶段
2024/4/11
二、高考综合改革面临的新挑战
新高考科目设置给大学中 学带来新问题
选课走班制实施情况因校 而异,对薄弱学校带来挑 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安排对 教学秩序与管理提出挑战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分的计分 转换方式尚需探索完善
统考和学考内容改革需深入研究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参考价值尚未完全显现
三、完善高考综合改革的研究
激发了高校招生工作的主动性
推进了高中学校现代化进程
消除了志愿录取不同批次的等级 壁垒
保障了考试内容和课程改革的有效 衔接
提升了学校和学生的获得感
二、高考综合改革的成效与挑战
实践了多元评价的高校招生改革实践模式 从单一评价向多元综合评价拓展
浙江省的统一高考 招生、高职提前招 生、单独考试招生、 “三位一体”招生
级性考试的命题要求
二、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所取得的成效
提升了学校和学生的获得感

高考改革PPT(文字版)ppt课件

高考改革PPT(文字版)ppt课件
9
(三)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1、 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项目。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 试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保留对 长期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报考省属院校 理工、文史类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10分;对农村户口独 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考生,报考省属院校理工、文史类 专业,录取时文化课加5分的地方性加分项目。同时,对 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考生,采取专项计 划、定向招生等政策予以照顾。
5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促进中小学入学机会公平。 1、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义务教育阶段免 试就近入学。取消任何形式的小学入学测试,严禁采取 或者变相采取考试、考核等形式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 竞赛成绩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入学的条件和编 班的依据。义务教育招生不能产生大班额。
6
2、严格落实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规定,试行学区 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完善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就学和就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和综合素质评价。完善中考体育、艺术、实验实践能力等 测试办法。
对贫困地区高考招生倾斜力度,通过积极争取并落实教育 部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扩大省属高校招收农村学 生 专项计划,实施高校农村单独招生专项计划、省内高 职(专科)院校在贫困县单独测试招生和中职应届毕业生 推荐直升招生计划,使更多贫困地区学生有机会接受高 等教育。扩大省内高职院校在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规模,宽 进严出,探索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职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 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8
3、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分类考试和招生,拓宽人才多 元化成长渠道。逐步扩大高职院校省内单独测试招生计划 和专业,扩大“专升本”招生计划和专业,适度提高高职 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 (学)校毕业生的比例。 4、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高考统考科目继续使用全国 统一命题试卷。

江苏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解读PPT(最新版)

江苏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解读PPT(最新版)

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江苏省教育厅
2019.4.23
第一部分
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要求、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背景、要求
江苏高考综合改革背景、要求
第二部分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研制过程
第三部分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特点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特点
第四部分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
方案的核心内容
我省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主要模式
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
每门150分。

2021年开始,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
每门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
择2门
每门100分,以等级分计入总分
(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统考科目选择性考试
科目
体育、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考试,除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考试外,也要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等学校招生选科要求,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1
统考科目
(四)改革高考招生录取模式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为
物理化学生物
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为
物理化学生物
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为
物理化学生物
统考科目
选考科目为
物理化学生物1
2
谢谢大家!。

高考改革PPT

高考改革PPT

□新中国高考 中国从1952年起,结合高等教育布局 调整,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了全国 统一招生考试。 文革时期1966年6月18日《人民日 报》发表社论,宣布“废止现行的高 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1966年到 1971年,大学停止招生。采取“自愿 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 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学员。至此, 招生的基本原则遭到破坏,导致了 “读书无用论”的盛行。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 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 人才的春天。
形 势 与 政 策 第 四 小 组
【 高 考 的 改 革 】
苏 成王 雅 员 婷秦 : 王田 雪 雨梅 吴汪 人 川钰 肖王 雅 楠丹 谢王 锦 玉婷
选才制度的演变
□古代的科举制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 三百年,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 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 的现象,以整顿吏制。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 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 一些消极的影响。由于统治者改 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 分子思想的枷锁,考八股文,压 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 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 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 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 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潜在压力
来源三
考试安排密集,复习节奏被打乱
传统高考在6月,学考安排在每个学期的期末。而现在为了错 开6月必考科目时间,学考选考被安排在每年的4月和10月开考,恰好 是在每学期的期中。许多高中生考完学考选考,紧接着又要准备期中 考,感觉考试总也停不下来。这种疲劳感,无形中也增加了考生的压 力。 许多老师的焦虑,也是因为原先复习的节奏被打乱。 最后,也是最最主要的压力,来自于考试的次数。 新高考为有需要的考生提供第二次考试机会,除语文和数 学之外,其余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假如考生每一个事关高 考成绩的考试机会都不放过,高中三年参加的高考场次达10 场——3门选考科目各2场;英语2场;语文、数学各1场。 如果再加上同样有2次机会的学考,即语数和其他4门学考 科目各2场,那么学考加选考的场次最多可以达到22场。 三年考22场!这样的考试密度更让考生和家长,甚至老 师倍感压力。

高考改革改了什么课件

高考改革改了什么课件

改革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一些地区,优质教育资 源有限,高考改革可能会 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 配。
考试公平性
如何确保高考的公平性, 避免地域歧视、加分项等 问题,是改革面临的挑战 之一。
学生压力问题
高考改革可能会增加学生 的学业压力,如何有效缓 解学生压力也是改革需要 考虑的问题。
改革对教育公平的促进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
评价标准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参加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活动纳入评价体系。
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 ,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03
高考改革的影响
04
高考改革的展望
未来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01
02
03
更加注重素质教育
未来高考将更加注重考查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 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团 队合作等。
学科均衡发展
高考科目设置将更加均衡 ,注重文理交融,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
考试形式多样化
未来高考将采用多种形式 ,包括笔试、面试、作品 集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 能力。
教育公平的追求
现行高考制度存在地域差异、城乡差 异等问题,影响教育公平,需要进行 改革。
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
建立更加科学、公平、公正的高 考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
原则
坚持科学性、公平性、导向性、 可操作性等原则,确保改革顺利 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
02
高考改革的内容
考试科目的改革
科目设置
取消文理分科,采用“3+3”或 “3+1+2”模式,其中“3”指语文 、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1” 指物理、历史二选一,“2”指化学 、生物、地理、政治四选二。

高考改革PPT幻灯片

高考改革PPT幻灯片

高中教师
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析、针对性指导
小明乐于助人,但平时 需加强锻炼···
材料使用
高校招生
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11
实行分类考试 多元录取
分类考试出现前的教育形势
分 类
学生上大学难的 问题得以解决
考 试
高等学校
1999年 加速扩大
招生规模
此后 招生量和在校 六年 生规模保持较
大增幅
近10 年间
持续增长,高 等教育达到大 众化水平
主要考察: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掌握情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等。 重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 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 成果等。
学业水平
身心健康
主要考察: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 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 质等。 重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 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 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付困难和挫折 的表现等。
9
为啥评
让小明更好的了解自己,规划未来,主动 发展,参与实践,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使高校人才选拔从只看“冷冰冰的分” 到关注“活生生的人”,为高校科学选 拔人才提供参考。
思想品德
主要考察: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 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 守法等。 重点: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公益劳 动、志愿服务等。
高考改革政策解读
培训部
1
新高考改革历程
2014
增加使用全国统一 命题试卷的省份。
2015
9月4日上午,中国政府网公 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浙江、上海率先试点
2016
北京、山东、天津、 海南4省(市)进入 高考改革试点
2018

高考政治完善分配制度课件

高考政治完善分配制度课件

一.热点综述
1.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分配制度改革。 2 . 2006 年 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改革收入分 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召开会议。 胡锦涛就收入分配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 13个部委参与制订的《推进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的意见》;国务院颁发《公务员工资制 度改革方案》,拉开了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序幕。 3.六中全会《决定》确定形成合理有序的收 入分配格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 标之一。
二.热点分析: 1.收入差距拉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挑战。 从总体上看,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我国目 前的基尼系数为0.445。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主要表现在: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三个方面: (1)收入分配差距最主要是指城乡收入差距。 96-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倍数表
1996 1997 1998 1999
(一)选择题 1.2006年9月《半月谈》公布八省、市关于 和谐社会十大热点排行榜调查结果,“收入 差距扩大”列入榜首。专家评价“百姓关注 的,正是政府求解的。”这意味着我国政府 ①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办事 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③克已奉公,廉洁自律 ④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④
A
4.漫画:行业垄断“唱双 高”,是嘲讽垄断行业向上 级汇报唱科学发展观的“高 调”;在价格上唱步步上升 的“高调”的卑劣行为。这 种为行业利益而“唱双高” 的政绩观
①势必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是利益主体 多元化的反映 ③与集体主义价值观背道而 驰 ④违背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 部 地 区
西 部 地 区
省 市
工资 数额
天 上 浙 广 湖 津 海 江 东 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的高考,最早起源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 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 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 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 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 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分别在适当地点定期实行全部或局部高等学校联合或统一招生”。但由
于单独招考操作上的惯性,该年度的招考方式仍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既有校际的联合,又有 大区的统一,还有学校的单独招生。 195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招生继续沿用前一年度的 办法,而且统一招生要在单独招生之前举行。1952年教育部明确规定,自该年度起,除个别学 校经教育部批准外,其余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至此,统一高考制度基本形成。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高考制度遭到废除。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 下乡知青中招生。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又明令废除高考,高校招生要严格 坚持“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纪要》还提出“两个估计”——认为 建国后17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大多数教师的“世界观基本 上是资产阶级的”。“十六字”招生办法和“两个估计”由此成为金科玉律。 邓小平在
科举制度一经创立,便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也成了有 志人才飞黄腾达的契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来断 完善,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
高考制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从哪里来的?
4
之近现代高考
1949年,除北大、清华等少数几所高校实行非实质性的联合招生外,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仍沿旧 制,实行单独招生考试,招生的计划、条件和办法都由各校自行决定。单独招考造成高校招生 不足额和新生报到率低等问题,1950年5月26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发布了新中国第一份高 校招生考试文件《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五零年度暑期招考新生的规定》,要求各大行政区教育部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热点问题1 探讨
关于高考招生热点,我们的探讨方向
2
1.高考制度是从哪里来的? 2.高考制度有哪些好处? 3.高考制度经历了哪些改革? 4.高考制度为什么要改革? 5.最近一次高考改革改了哪些地方? 6.大家对于高考的一些个人看法。
高考制度是从哪里来的?
3
之原始的高考
“文革”后复出,他坚决否定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彻底推翻了“两个估计”,毅然 决策在当年恢复高考,结束了中国始于“文革”的十年废学局面。[评论] 1977年8月、10 月,北京先后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实行新的招生制度。 当年的12月11日—13日,全国570万青年开始争夺27万的大学生名额,录取人数是27.297万 人,考试录取比例只有29∶1。 1978年7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1978年春天和秋天,两 级学生走进大学课堂,这恐怕是高考史上的特例。“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
高考制度经历了哪些改革?
高考制度有哪些好处?
5
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扩大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省份、自主招生放在统一高 考之后、逐步取消高考录取批次、改革监管机制确保考试公平等等。另一个特点,是确立了试点先行、渐近、理性的改革策略,只在上海、浙 江两地开展试点,而且是在三年之后的2017年实行,从而稳定了大局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有利于高校优化人才标准和评价方式,科学甄别选拔合适人才;有利于引导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促进学生健康 成长;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保障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在内容设计上十分复杂,主要涉及入学考试、招生录 取和名额配置等关键环节,必须在坚持高考招生制度核心价值取向和基本框架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改革目标,针对现实问题,统筹进行设计。
6
高考制度经历了哪些改革?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 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 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 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1981年,理科中增加 了生物科 。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 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 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 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1985年以后, 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 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 送生的试点。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1994年,高考 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名义上是为学生减负,结果非但减不了负,还导致学生地理和 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 1996年, 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同年广东率先试行 “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 。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 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 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 扩招的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