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三者之关系?
对于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没有人才培养,不能称其为大学。科学研究首先源于教与学过程中的求知、探索、解惑、授业之需要,这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科学研究的副产品是服务经济社会,经济社会也会对学校加以足够的回报,学校从而能更好地开展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最终完成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不能脱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齐头并进,在学校内部只能有限程度的相对独立,不能人为制造割裂和对立。任何有意无意单独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狭隘和有害的。
首先,要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既对人才培养构成严重危害,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因此,推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其次,要建立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机制,确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并综合考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的教师业绩考核体系。一方面要彻底扭转以科研评价教师的片面做法,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质和量在教师业绩评估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要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必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的观念,鼓励教师重点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办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重视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成长,将教师的教学投入、师德、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等确定为教学评估考核的核心内容。
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实际工作,第一,要继承好聊城大学多年来重视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抓实常规教学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二,要弘扬好聊城大学崇教、尚学的精神,发扬好教师热爱教学、奉献教学的传统;第三,要把借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做强教师教育、国防生教育特色,发挥好文理工艺多学科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优势等;第四、抓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把建立起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拔尖人才与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落到教学过程之中;第五,正视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地方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教育质量在内涵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竞争的力度越来越大。我们的本科教学有良好的传统和历史积淀,但仍存在影响发展的问题:如我们能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总量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尚不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要求,少数学生存在悠闲迟到、旷课现象,少数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问题等,这些都对“学在聊大”形成冲击,需要通过改革与加强管理加以克服。
有人说,家长上孩子的第一人老师,还有人说什么样的家长会带出什么样还的孩子,孩子的性格....是家教问题,同样,在工作单位也是一样,好的老师带出的徒弟也是好的,刚从大学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需要重新塑型,塑造成,与家长是一样的,严师出高徒
认真的态度也是传承的一部分内容,科研的精神
传承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
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8-29 阅读:789次2012年8与23日,美国Arkansas大学信息科学系徐晓伟教授应研究生部丁老师之邀,做了
一场题为“社会网络中的数据挖掘”的精彩报告。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时下,已经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么在众多的信息中,数据一词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众多的科研单位所关注的对象。徐教授的报告内容,正是大家长期所关注的。下午两点,报告还未开始,会场已经座无虚席。
报告会上,徐教授首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及其实验室的研究与项目,之后徐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为大家介绍了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算法等相关知识。讲解过程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使得在场的每一个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一些同学也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时而低头记下笔记。时不时,会场上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报告结束,在Q&A时间,会场的研究生踊跃发言。针对每一位研究生的提问,徐教授都认真的聆听并给予详细的解答;对于在报告中出现的一些算法的设计部分,徐教授还和大家认真的进行探讨。讨论过程中,徐教授对所里研究生们严谨的科研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徐晓伟教授,是我所87届的毕业生,他在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的工程与科研领域中。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让同学们对数据挖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徐老师的近距离交流与沟通,让我们对徐老师积极探索、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所倾倒,并进一步激励了在读的研究生们勤奋学习,创新进取,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至此,此次报告会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
首页>> 各地>> 人文华东>> 华东学人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离不开对经典的传承——访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2014年01月08日1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记者张清俐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50
诸如《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如何体现学术价值?当代学术成果的“出产”往往“得益”于二、三手研究材料的再加工。学术原典在当代研究中的价值正在不断被削弱,而这样的快餐式研究方式究竟能为后世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近日,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应该被遴选为经典?
王建民:谈到“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话题,恐怕要先说说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尊为经典。我认为,能够在学术史上尊为经典的作品大致应具备这样一些品质:(1)开创了某一学科的先河,即作为拓荒之作,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某学科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使得任何踏进该学术园地的当代和后世学者必须在她面前驻足,甚至在围绕着她徘徊,绕过去是不可能的。(2)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提出了在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问题,即使没能解决之,但却向后世学者预示了继续前进的道路。顺便说,从推进学术进步的角度看,欲使众多学者走出在迷茫中徘徊的困境,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来得重要。(3)围绕该作品及其作者,在学术史上形成了有影响的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