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 第2章 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网与传统电信网的比较
电路交换的电信网 传统电信网向用户(即电话机)提供的服务质 量有保证。 连接在传统电信网上的电话机几乎没有智能, 因此全部的服务质量由电信网完成。
电信网
电信网向用户话机提供信息可靠交付
因特网的设计思路
一般而言,通信必须是可靠的。但应当由谁负责 可靠交付?因特网和传统电话网的思路不同。 严格地讲,计算机通信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 程序之间的通信。所以实现可靠通信最终应当是 让计算机应用程序(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可靠。 因特网认为,IP 协议没有必要提供可靠服务 (这样做可以使网络简单、灵活性好、价格便 宜),但如何解决可靠通信的问题呢? 办法:在计算机网络中增加 TCP 协议,这样就 可以实现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
OSI的层功能
层名称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主要层功能 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 数据格式的转换 会话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 端-端经网络透明的传送报文 分组交换、寻址、路由选择 和流量控制 在网络上无差错的传送帧 经物理媒体透明地传送 比特流 通俗含义 做什么 对方看起来像什么 轮到谁讲话、从何处 讲 对方在何处 走哪条路可达到该处 每一步应该怎么走 对上一层的每一步应 该怎样利用物理媒体 数据单元格式
2.2.2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4)
两个结点之间进行协议通信的实质
如下图所示,两个结点之间的通信体现为两个结点对等 层(结点A的N+1层与结点B的N+1层)之间遵从本层协议 的通信。 结点 A 结点 B 各层的协议由各层的实 N+1 层协议 N+1 实体 N+1 实体 N+1 层 体实现,通信双方对等层中 接口 N 层协议 完成相同协议功能的实体称 N 层 N 实体 1 N 实体 2 N 实体 1 N 实体 2 为对等实体。 接口 对等实体按协议进行通 N-1 层 信,所以协议反映的是对等层的对等实体之间的一种横向关系, 严格地说,协议是对等实体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协 议中的格式和语义只有对等实体能够理解。
分组交换的因特网
带有 TCP 协议的计算机 向用户程序提供可靠交付
TCP 协议
TCP
因特网
TCP
丢弃
丢弃
丢弃
分组交换的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你会思考吗?
IP、TCP等协议是以何种方式工作的? 一个网络协议包含哪些要素? 不同协议的作用范围如何界定? 各种协议之间是孤立的还是保持一定的依赖关系? 网络协议生存的基础是什么?
送和接收信息的任何对象,包括终端、应用软件 和通信进程等。
2.2.2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2)
网络中的两个系统中实体间的通信是一个十分复 杂的过程,为了减少协议设计和调试过程的复杂 性,大多数网络的实现都按层次的方式来组织。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表述: 每一层只完成一定的功能,每一层又都建立 在它的下层之上。不同的网络,其分层的数量、 各层的名字、内容和功能不尽相同。然而,在所 有的网络中,每一层都是通过层间接口向上一层 提供服务的,同时把这种服务实现的细节对上层 加以屏蔽。
2.2.3 OSI体系结构
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SNA、DNA等多种网络体系 结构,使得不同公司的网络之间很难实现互通。针对 这一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吸取了SNA、DNA 以及ARPA网等网络体系结构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著 名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 所谓“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 可 以与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这同一标准的其 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所以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是个抽象的概念。 开放系统互连的目的:将不同的网络互连成一个更大 的网络,解决异种网络互连的兼容性。
协议分层思想示意具体包含以下几个含义:
第N层实体在实现自身定义的功能时,只使用N-1层提供的服务。 N层向N+1层提供服务,此服务不仅包含N层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还包括由下层提供的功能总和。 最低层只提供服务;最高层只是用户;中间各层既是下一层的用户 又是上一层服务的提供者。 仅在相邻层间有接口,且下层服务的实现细节对上层完全透明。
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2)
OSI的结构化分层
OSI 模型
应用层(7)A 高层 表示层(6)P 主机层,保证主机之间 会话层(5)S 数据的无差错传输 中间层 传输层(4)T 网络层(3)N 低层,又称介质层,控制网络中 数据链路层(2)DL 信息的物理传输 物理层(1)PH
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3)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 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 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 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任何网络体系结构都是一个从需求目标开始的、过程
2.2.2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
网络协议分层的思想不是TCP/IP特有的,而是 一种被广泛认可的通用思想。著名的OSI模型也 采用了分层结构。 协议的实现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硬件模块和软 件模块上,在网络中将这些实现特定功能的模块 称为实体(Entity)。 网络中的通信是指在不同系统中的两个实体之间 的通信。因此,更具体地说所谓实体,是指能发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第1章 通信网概论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
局域网协议与技术 因特网协议与技术 IP广域网的路由与QoS控制 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
ຫໍສະໝຸດ Baidu
第2章
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
IP网络的重要特点 TCP/IP协议模型
2.1 2.3
2.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
2.1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下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可以划分为面向连接和无连 接两大类别。
2.2.2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6)
网络协议分层的好处:
有利于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简单的问题,从而分而治之; 独立性强——上层只需了解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什么服务 (黑箱方法); 适应性好——只要服务和接口不变,层内实现方法可任意改变; 有利于网络的互联,进行协议转换时可能只涉及某一个或几个 层次而不是所有层次; 分层可以屏蔽下层的变化,新的底层技术的引入,不会对上层 的应用协议产生影响; 有利于促进标准化工作。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及其所提供的服务 都有精确的说明。
2.2.1 网络协议及相关概念(3)
网络体系结构(Network Architecture)是指网络 的各层功能及其协议的集合。 建立网络体系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抽象地讨论 和研究网络技术,使网络的实现技术与网络的功 能发展能够相互独立地各自发展。 Network Architecture的主要任务是指导网络技 术设计,为研究人员提供在多种可选方案中进行 审慎选择的决策指导,从而试图保证这些技术决 策能在网络演进过程中保持一致性和连贯性。
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实现体现为协议的实现。 为了保证网络的各个功能的相对独立性,以及便 于实现和维护,通常将协议划分为多个子协议, 并且让这些协议保持一种层次结构,子协议的集 合通常称为协议簇。
2.2.1 网络协议及相关概念(2)
网络协议的分层:以因特网为例,TCP/IP协议族 中包含多个协议,它们之间并不孤立,那么设计们 又是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构建整个协议族的体系结 构呢?这就涉及网络协议的分层问题。 计算机通信网的协议包含的内容相当复杂,如何将 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明且有利于处理的问题, 实践表明,采用网络的分层结构最为有效。 采用分层次的体系结构是人们对复杂问题进行处理 的基本方法。网络分层主要是将复杂的通信问题分 成不同的功能块,由不同的层次通过本层的协议来 执行某个功能块。网络分层是基于透明性原则。
②面向网络的功能
包括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面向网络的传送功能,主要负责数据的传送。 更接近网络传送和硬件
实际上传输层是承上启下的中间层,传输层及其以上各层只存 在于网络之外的主机中,在网络内部的各个结点只包括下三层.
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5)
OSI七层模型→根据逻辑功能划分
原始数据+ 本层协议控制信息
上层数据+ 本层协议控制信息 上层数据+ 本层协议控制信息 报文段 分组 数据帧 比特流
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4)
OSI根据逻辑功能划分
①面向应用的功能
包括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 面向网络的应用,负责数据的处理和用户接口,主要进行 数据的处理 更接近网络应用和软件,只与终端用户有关
2.2.2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5)
网络协议的层间关系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地方,通 常称为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服务访问 点SAP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接 口,与通常所说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硬件并行接口或串行 接口是很不一样的。 如右图,N层实体实现的服务 是在N层SAP处提供给N+1层的, 即 N层SAP就是N+1层可以访问N 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 个能够唯一标识它的地址。
2.2.1 网络协议及相关概念(4)
Network Architecture的研究内容: 关于网络系统构成要素的研究 关于命名、编址和路由的研究 关于网络协议模块化方法的研究 关于网络系统中的状态和功能部署位置的研究
前后连贯的、各个认知阶段之间存在紧密逻辑关系的 系统概念,因此对任何网络体系结构的合理认知或研 究途径,都应该遵循“ 需求目标->设计原则->具体 实现”的路线。
2. OSI/RM的数据单元
OSI-RM于1984年5月被正式批准为ISO7498国际
标准。与此同时,ITU-T从通信系统的角度,进一步 研究了如何实现设备的兼容性要求,规定了ITU-T应 用OSI-RM、各层提供的服务以及开放系统中对等实 体间通信所必须遵循的规程——X.200系列建议。 X.200建议为了便于对不同系统的同层实体之间交换 的信息数据单元组成和同一系统的相邻层之间的信息数 据单元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规范化的描述,定义了如下 几种常用的信息数据单元:
(N)层协议控制信息(PCI) (N)层协议数据单元(PDU) (N)层服务数据单元(SDU)
2. OSI/RM的数据单元(2)
2.2.2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5)
网络协议的层间关系
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地方,通 常称为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服务访问 点SAP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逻辑接 口,与通常所说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硬件并行接口或串行 接口是很不一样的。 如右图,N层实体实现的服务 N+1 实体 N+1 层 是在N层SAP处提供给N+1层的, N 层 SAP 即 N层SAP就是N+1层可以访问N N 层层 N 实体 1 N 实体 2 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 N-1 层 SAP 个能够唯一标识它的地址。 N-1 层 层
2.2.2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3)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示意(下图需替换)
结点 A N+1 实体 N+1 层协议 结点 B N+1 实体 (N+1)PDU (N)SDU (N)PCI (N)PDU
N+1 层
N层
N 实体 1
N 实体 2
SAP
N 实体 1
N 实体 2
N-1 层
(N-1)SDU 图 2-2 协议实体间关系及数据单元
2.2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概述
2.2.1 网络协议及相关概念 2.2.2 通用的协议分层思想 2.2.3 OSI体系结构
2.2 计算机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概述
2.2.1 网络协议及相关概念
网络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的集合。 网络协议包括三个要素:
语法,规定了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语义,表明信息要表达的内容; 同步规则,涉及双方的交互关系和事件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