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集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集](https://img.taocdn.com/s3/m/6c44de8f941ea76e59fa0431.png)
一、电荷的概念1、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1、用绸子摩擦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把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3、基本性质: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三、验电器1、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例2] 已知验电器带正电荷。
用一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验电器的箔片先闭合后又分开,则物体一定( B)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无法判断四、电荷量(电荷)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2、电荷的单位:库仑(C)简称库;五、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e=1.60×10-19C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1、原因: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2、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生了电,而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得到电子的带负电;例:摩擦过的玻璃棒为什么带有正电荷?丝绸上应该带何种电荷?为什么?如果它们摩擦后,再使它们接触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绸摩擦的玻璃棒失去了电子。
玻璃棒上带的负电荷数少于正电荷数,所以玻璃棒带有正电荷。
丝绸上应该带负电荷,因为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时,玻璃棒失去的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丝绸上负电荷多于正电荷,所以丝绸上带负电荷。
将摩擦后带电的玻璃棒和丝绸相接触,玻璃棒和丝绸又都恢复为不带电状态。
因为玻璃棒和丝绸接触时,丝绸上多余电子又回到玻璃棒上,发生了电荷的中和现象,二者都不带电。
七、导体和绝缘体1、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2、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塑料等;3、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溶液靠正负离子导电;4、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八、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能够供电的装置叫电源。
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64f8e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c.png)
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与磁知识点总结如下:
1.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电路是导体和电源连接成闭合路径的装置。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符号是I。
2.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符号是R。
电阻率是物质本身的电阻程度,是一个材料的特性。
3. 电压和电动势:电压是电流在电路中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V),符号是U。
电动势是电源提供给电路的电能,单位也是伏特(V),符号是E。
4. 串联和并联:串联是将电器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相等,电压相加;并联是将电器同时连接在一起,电压相等,电流相加。
5. 电功和功率:电功是电流通过电路产生的功,单位是焦耳(J),符号是W。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电功,单位是瓦特(W),符号是P。
6. 磁场和磁力线:磁场是磁体周围的力场,磁力线是表示磁场的线条。
磁力线从南极指向北极,不会相交。
7. 磁力和电流:安培定则说明电流会产生磁场,电流越大磁场越强;洛伦兹力定律说明磁场会对电流产生力,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确定。
8. 电磁感应和发电机:电磁感应是通过磁场的变化产生电压和电流的现象,法拉第定律说明感应电压和磁场变化率成正比;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9. 电磁铁和电动机:电磁铁是利用电流在导线中产生磁场的原理,使铁芯具有磁性;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10. 右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于确定磁场、电流和力的方向;右手法则用于确定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
初中物理 中考总复习 (教材基础知识点梳理 常考易考点整理)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初中物理 中考总复习 (教材基础知识点梳理 常考易考点整理)第15章 电流和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fe64ddd4102de2bd9605888f.png)
类型3 按要求连接电路 5. (2016永州30题3分)请根据下表中给出的信息,用
类型2 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
3. (2016岳阳5题3分)与实物图对应的
电路图是
( A)
【解析】从实物电路可知,电流从电源正极回到电源 负极有两条支路,故灯泡L1与L2是并联的,开关在干 路上.与之对应的电路图应该是 A.
4. (2015永州30题4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物图,在虚 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命题点5 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
1.(2016益阳8题3分)如图所示,能直接测量通过灯L2电流的
电路是
()
【解析】电流表和被测用电器串联,电流要正进负出,而 且要选取合适的量程.A图电流表测量的是两个灯泡的总 电流.即干路电流, A错误;B中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 反,B错误;C中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L2的电流,而且电 流正进负出,C正确;D图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L1的电流, D错误. 【答案】C
【解析】由图知,电流表指针偏向了0刻度线的左侧, 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也就是电流从导线a进入了 电流表;此时电流表选择的是0~3 A的量程,对应的分 度值为0.1 A,此时的示数是0.4 A;为测量准确并且读数 误差较小,需要改变进入电流表的电流方向,改接小量 程,所以需要将导线a与标有“0.6”的接线柱相连,b与 标有“-”的接线柱相连.
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图补充连接成完整电路.
开关状态
闭合S,断开S1、S2 闭合S、S1,断开S2 闭合S、S2,断开S1 断开S,闭合S1、S2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汇总大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汇总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199d1a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c.png)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汇总大全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就可以轻松的将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B.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有同种电荷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答案:D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并没有创造电荷,故A错误;B.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另一个物体得到电子,所以它们带有异种电荷,故B错误;C.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故C错误;D.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时,消耗了机械能,产生静电,所以本质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甲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闭合。
用绝缘手套选取以下哪种材料连接两验电器的金属球,可以观察到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A.干木条B.橡胶棒C.玻璃棒D.石墨棒答案:D验电器甲金属箔张开,说明甲带电。
连接两验电器的金属球,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乙金属箔张开,说明验电器乙带上了电,所以连接甲乙的物体应该是导体,干木条、橡胶棒、玻璃棒都是绝缘体,石墨棒是导体,故ABC 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分别为()A.1.2 A,0.3 AB.0.32 A,1.28 AC.1.28 A,1.6 AD.1.28 A,0.32 A答案:A灯泡L1与灯泡L2并联,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量灯泡L2的电流,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说明电流表A2选择大量程,读数为1.5A,电流表A1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3A,即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3A,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2=1.5A-0.3A=1.2AI1=I总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48a24b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9.png)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一、电流和电路1.电荷和电流:电荷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移动过程中形成电流;2.电流的计量单位:安培(A),1A等于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1库仑(C);3.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形成一个完整的通路;4.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电流分流,电压相同;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压;5.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高电位)到负极(低电位)的方向。
二、电压和电阻1.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指导体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2.电路的电压:电源的电压决定了电路中电荷移动的推力;3.电阻和电阻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称为电阻,单位是欧姆(Ω);4.电阻的大小: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和长度有关,与截面积成反比;5.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满足欧姆定律,即V=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三、电阻的特性和应用1.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指电阻小、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是指电阻大、难导电的物质;2.电阻的温度特性: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由于导体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3.变阻器的原理和用途:变阻器是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值的电器元件,用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4.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随光强变化;5.利用热效应的应用:热敏电阻可用于温度传感器、恒温器等,利用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四、电路中的能量转换与运用1.电功和功率:电功是电压乘以电流再乘以时间,表示电路中能量的转化,单位是焦耳(J);2.电功率: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表示单位时间内的能量转换速率,单位是瓦特(W);3.单位时间内的电能计算公式:电能等于电压乘以电流再乘以时间,单位是瓦特秒(W·s);4.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和电流大小: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按电阻大小比例分配,电流大小相同;5.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分配和电压大小:并联电路中电流分配按电阻大小的倒数比例分配,电压大小相同。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be915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5.png)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x
一、电流
1、电流:电路中电流是指电子经过导体时的流动,即电子以一种恒定速率从一端流向另一端的过程。
2、电流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指电子流动的方向,也就是称作的“正”方向。
一般以“由正极指向负极”为电流的方向。
3、电流强度:电流的强度是指电子流动的速度,通常用单位安培来表示电流的强度。
4、电解质:电解质是一种材料,它可以把电连接起来,从而形成电路。
常见的电解质有水、汞、酒精等。
二、电路
1、电路:电路是电子组件连接起来形成的一个完整体,它可以控制电子元器件的运行和信号传递。
2、回路:回路是指电子组件以有序的形式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的电路的一部分,并且回路中的电流可以在里面来回流动。
3、电路元器件:电路元器件是指任何能改变或影响电路过程的元件,它包括电阻、电容器、二极管等。
4、电路电压:电路电压是指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就是指电路中的电位差。
它可以通过测量电路连接端的电压来测试电路的电压。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df1c5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8.png)
九年级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同学们不知道有没有学习好课程相关的内容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下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三物理九年级全册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第1节两种电荷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17c9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2.png)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本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本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本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挤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元电荷e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假如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局部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1.形成:电荷的定向挪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挪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挪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挪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挪动的方向相反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电路为通路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初中物理 电流和电路 完整版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 电流和电路 完整版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1003b6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6.png)
联
系
(1)某些情况下,用电器被短接是允许的,但电源短路绝对不允
许发生。
(2)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时,如果该用电器被短接,闭合开
关,就一定会造成电短路。
第三节
串联和并联
知识点(一)串联和并联
1、实验探究:让两个灯泡发光的方法
(1)提出问题:用一个电源、两个灯泡、一个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电路,
要想让两个小灯泡都发光,可以有几种接法?
再用已知的带足够多正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①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则被检验物体所带电荷为正电荷。
②如果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小或先闭合后张开,则被检验物体所带电荷为负
电荷。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常用方法
方法
现象
带电情况
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
能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
物体的性质
不能吸引轻小物体
不带电
可能是两物体带异种电荷
注:在电荷转移的过程中,电荷总量是保持不变的,一个物体失去几个电子,
另一个物体就得到几个电子,两个物体一定带等量异种电荷。
4、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式
方式
操作过程方式
摩擦起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电
接触带
电
实质
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体,则此物体也会带上
电子的转移
电,如验电器
知识点(四)导体和绝缘体
1、实验探究: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初中生家长
②电路中有电源不一定有电流,电路中有电流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源。
知识点(三)电路图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2、常用的电路元件及其符号
实
物
灯泡
符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e474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d.png)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1、带电体:带了电的物体。
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电荷(1)正电荷: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负电荷: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1)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泊片不动,说明物体不带电;泊片张开,说明物体带电);检验物体带电多少(泊片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物体所带电荷越多);检验物体带何种电荷(先让验电器带上已知电荷,待检验物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若泊片张角变大,说明与验电器带同种电荷;若泊片张角变小或闭合,说明物体与验电器带异种电荷)。
(3)带电体接触验电器,验电器与物体带同种电荷。
第二节摩擦起电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
2、原子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或对外不显电性,因为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
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原子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强弱不同,束缚能力较弱的原子核将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荷,束缚能力较强的将得到电子,因有了多余的电子带负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单位:库仑——库——C5、电子叫做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
e=1.6×10-19C。
其它带电体所带电荷量是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
第三节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之所以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举例: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靠正负离子)、自来水等。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之所以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举例:干木头、陶瓷、沥青、塑料、橡胶、玻璃、油、纯净水等。
注意: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
譬如,玻璃在常温下是绝缘体,当用火烧至红炽状态时,玻璃是导体。
初中物理之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之电流和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65ed94aa00b52acfc7cafb.png)
初中物理之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①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②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3.两种电荷:正电荷的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的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
单位:库仑(C)6.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7.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是1.6×10-19 C;(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8.摩擦起电的实质:电荷的转移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
9.导体和绝缘体①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溶液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②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③“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4.电路(1)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2023年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2023年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e737e5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9.png)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1. 带电体旳性质: 吸引轻小物体2. 使物体带电旳措施: 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③感应带电: 由于带电体旳作用, 使带电体附近旳物体带电。
3. 两种电荷: (1)正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旳玻璃棒所带旳电荷。
(2)负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旳橡胶棒所带旳电荷。
4.电荷间旳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 验电器: (1)作用: 检查物体与否带电。
(2)原理: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6. 电荷量:(1)定义: 电荷旳多少叫电荷量, 简称电荷。
(2)单位: 库仑(C)(3)元电荷(e): 电子旳电荷量最小, 最小旳电荷叫做元电荷。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旳整数倍。
7.原子构造: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类似太阳系)原子核带正电, 电子带负电, 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 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质。
8. 摩擦起电旳实质:电子旳转移。
不一样物质旳原子核束缚电子旳本领不一样. 摩擦时, 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旳物体得到电子;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旳物体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旳物体就带负电, 失去电子旳物体就带正电。
9. 导体:善于导电旳物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水容液等。
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旳物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旳界线, 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二、电路1. 构成: 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 电路各部分旳作用:(1)电源旳作用:提供电能。
(注: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学生电源、发电机。
干电池旳正极是碳棒, 负极为锌筒)(2)用电器作用:消耗电能, 把电能转化成其他能量。
(3)开关作用: 控制电路旳通断。
(4)导线作用: 连接电源、用电器和开关构成电路。
3. 三种电路:(1)通路: 到处接通旳电路。
(2)开路: 某处断开旳电路。
(3)短路: 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危害: 电源短路, 电路中有很大旳电流, 也许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旳绝缘皮, 很轻易引起火灾。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第一讲_电荷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第一讲_电荷](https://img.taocdn.com/s3/m/b5f67efe4693daef5ef73d6c.png)
电荷知识串讲一、摩擦起电 带电体2、摩擦起电的原因:a 、不同的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物体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得到电子而带等量负电。
B 、实质: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的转移。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 接触带电(将物体与带电体接触)二、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结果分析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例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轻小物体a ,a 被吸引过来,则a ()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1、如右图所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人们把这种起电的方式称为摩擦起电。
1、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会带上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
2、实验结果: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
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
例1: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2: 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用验电器来检验。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5.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
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初中物理知识点:电流和电路
![初中物理知识点:电流和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14b35a0ace2f0066f4332286.png)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欢迎使用本资料,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愿同学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早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网络构建 ⎧⎪⎧⎪⎨⎪⎩⎪⎪⎪⎨⎧⎪⎪⎪⎪⎪⎪⎪⎪⎪⎪⎨⎪⎪⎪⎪⎪⎪⎪⎪⎪⎪⎩⎧⎧⎪⎪⎨⎪⎪⎩⎪⎨⎪⎧⎪⎪⎨⎪⎩⎪⎩⎩带电方法: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荷量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原子核中子不带电检验物体带电的仪器--验电器原子结构常见导体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和绝缘体常见绝缘体绝缘体不易导电电荷的基本知识电流和电路的原因电电流流的概念33AmA μA 1A 10 mA 1mA=10 μA :,“”“”⎧⎪⎨⎧⎪⎪⎪⎪⎪⎪⎪⎨⎪⎪⎪⎪⎪⎪⎪=⎩⎧⎪⎧⎪⎪⎪+⎨⎪⎨⎪⎪⎪⎪⎩⎪⎪⎩⎩及方向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单位其他单位:换算:、工具电流表符号串联在被测电路中测量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一接线柱流出正确使用电流表所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组成分类:通路、开路(断路)、短路电路图定义串联电流特连接方式电路2X σ⎧⎪⎪⎪⎪⎪⎪⎪⎪⎪⎪⎪⎪⎪⎪⎪⎪⎪⎪⎪⎪⎪⎪⎪⎪⎪⎨⎪⎪⎪⎪⎪⎪⎪⎪⎪⎪⎪⎪⎪⎪⎪⎧⎪⎪⎪⎪⎧⎧⎪⎨⎪⎩⎨⎧⎪⎪⎪⎪⎪⎪⎨⎪⎪⎪⎪⎪⎪⎪⎪⎪⎪⎩⎪⎩⎨⎪⎩⎩点定义并联电流特点 高频考点透析○A4 电路图的画法★★★5串、并联电路的特点★★★6 电流表的使用★★★7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第一讲电荷、电流和电路知识能力解读(一)摩擦起电的定义和条件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条件: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由不同种物质构成;二是这两个物体要与外界绝缘。
(二)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常用符号“+”来表示。
质子和正离子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常用符号“-”来表示。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270f6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7.png)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电流和电路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它们是电学基础知识,也是理解电子设备和电力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初中物理中与电流和电路相关的知识点。
1.电流的概念: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有正负之分,正电荷流动的方向定义为正方向,负电荷则相反。
2.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电流在闭合导路中流动的路径,包括导线、电源、开关和各种电器元件等。
3.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引导电流流动的导体称为导线,常用的导体有金属、水和人体等。
4.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它的数学表达式为:I=V/R。
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5.稳恒电流的特点:稳恒电流指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不发生改变的情况。
在稳恒电流下,电阻和电压成正比,电阻越大,电压也会增大。
6.简单电路:简单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穿过电器元件的路径是连续的,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
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分成几个部分,分别进入不同的电器元件。
7.电阻的串联和并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Rt=R1+R2+R3+...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满足倒数之和的倒数关系:1/Rt=1/R1+1/R2+1/R3+...8.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量,用字母P表示,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IV。
其中,I表示电流强度,V表示电压。
9.简单电器元件:简单电器元件包括电源、电灯、电脑等。
电源是提供电流的设备,可以是电池、发电机或插座等。
电灯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装置。
电脑是一种使用电路来进行数据处理的复杂电器元件。
10.短路和断路:短路是指在电路中,电流在两个点之间直接流过,不经过其他电器元件。
断路是指在电路中,电流无法通过的情况,导致电路中断。
以上是初中物理中与电流和电路相关的知识点,对于理解电学基础和电子设备工作原理非常重要。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b743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a.png)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电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学物理中的一部分,主要涉及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电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电流和电路电流是指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用单位安培(A)表示。
电路是指电流在导体中的路径。
电流和电路是电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1. 电流强度(I):电流强度的单位是安培(A),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荷量。
2. 电流方向: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
3. 电流计算:电流的大小可通过电流计测量,也可以通过电流的定义公式I=Q/t(Q为通过导线的电荷量,t为通过导线的时间)进行计算。
二、电压和电势差电压(U)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获得的能量,也可以理解为电荷之间的压强差异。
电压又被称为电势差,它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1. 电动势(E):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从负极到正极的能量变化,它是电压的特殊形式。
2. 电压计算:电压的大小可通过电压计测量,也可以通过电压的定义公式U=W/Q(W为电场对电荷的做功,Q为电荷量)进行计算。
三、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指电流在电路中的障碍程度,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现象。
电阻率是电阻与导体材料本身特性有关的物理量。
1. 电阻(R):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2. 电阻和导体材料: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决定了导体的电阻大小。
3. 电阻计算:电阻的大小可通过电阻计测量,也可以通过电阻的定义公式R=U/I(U为电压,I为电流)进行计算。
四、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流过,而并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平行连接在电路中,电流会分成多条路径流过。
1. 串联电路: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电阻相加,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2. 并联电路:电器元件平行连接在电路中,电阻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f40173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8.png)
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初中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电流的基本概念1. 电流的定义:电流(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流的单位:安培(A),符号表示为I。
3. 电流的分类:直流电(DC)和交流电(AC)。
- 直流电:电流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 交流电:电流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二、电路的基本组成1. 电源:提供电压和电流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等。
2.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如铜、铝等。
3. 负载: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灯泡、电动机等。
4.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
5. 保护元件:如保险丝、断路器等,用于保护电路免受过载或短路的损害。
三、电路的基本类型1. 串联电路:电路元件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 并联电路: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3. 分支电路:并联电路中的一个特殊类型,电流在分支点处分流。
四、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公式:V = IR- V:电压(伏特,V)- 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2. 电阻的定义: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3. 电阻的单位:欧姆(Ω)。
4. 电阻的计算:R = ρ * (L / A)- ρ:电阻率,物质的固有属性- L:导体长度- A:导体横截面积五、电路的工作状态1. 闭合电路:电路中的开关闭合,电流可以流通。
2. 开路:电路中的开关断开,电流无法流通。
3. 短路:电路中的电流不经过负载直接从电源的两极返回,可能导致电流过大和危险。
六、电路中的能量转换1. 电能与热能:如电热水壶、电炉等。
2. 电能与光能:如灯泡、LED灯等。
3. 电能与机械能:如电动机、电风扇等。
七、安全用电常识1. 不接触裸露的电线和电器。
2. 不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电器。
3. 使用合适的保险丝,避免过载。
4. 定期检查电路和电器的完好性。
八、实验操作与测量1.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
2. 按照电路图正确搭建实验电路。
3.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使用绝缘工具。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超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047364cf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0.png)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小綦在学习了“简单电路”之后,明白了手机屏幕“密码解锁”“指纹解锁”“人脸解锁”功能的实质就是相当于三种开关,这三种解锁方式中使用任意其中一种就能打开并点亮手机屏幕。
他分别用S1代替“密码解锁”,S2代替“指纹解锁”,S3代替“人脸解锁”,小灯泡L代替手机屏幕设计了一个手机解锁电路。
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A.B.C.D.答案:B由题意知,三个开关任意一个闭合,手机屏幕能工作,所以三个开关应并联后再与小灯泡L串联。
A.图示电路中,三个开关都闭合,灯泡才能工作,只闭合任意一开关,电路处于开路,故A不符合题意;B.图示电路中,三个开关并联后再与灯泡串联,故B符合题意;C.图示电路中,只闭合任一开关,电路处于开路,须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或S2和S3灯泡才能工作,故C不符合题意;D.图示电路中,须同时闭合开关S1和S3或S1和S2灯泡才能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
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B.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D.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答案:AA.塑料勺经过摩擦带了电,带电体吸引胡椒粉这样的轻小物体,故A正确;B.若塑料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得到电子,故B错误;C.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D.摩擦起电不能说明物体是导体,塑料小勺是绝缘体,故D错误。
故选A。
3、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带电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小球()A.带负电B.带正电C.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D.无法判断答案:B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因此带电轻质小球带正电,故B 符合题意;故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
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①摩擦起电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1e=1.6×10-19C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
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
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
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
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
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
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Ⅰ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
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
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1、 组成:
分类 ①电源 定义:能够提供电流的装置,或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作用: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以持续对外供电
化学电池
干电池 蓄电池 充电时,电能—→化学能 供电时,化学能—→电能
光电池
发电机 光能→电能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