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测试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B.且.焉置土石(况且)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成为)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皇帝)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造)始一反.焉(往返)D.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来,将要)天子为.动(被感动)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汉书》,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二、句子默写5.根据提示默写。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境。
(6)《春望》一诗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说明“望”的内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后测试题两份合集附答案
2019年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后测试题两份合集附答案《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新疆青少年出版社)阅读测试题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精品愚公移山测试题(答案版)
《愚公移山》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分数1、 A.方.七百里 / 方.其出海门B、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C、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D、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2、 A、河曲智叟亡.以应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至于负.者歌可途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D、面.山而居/ 能面.剌寡人之过者3、 A、杂然相许. / 高可二黍许B、寒暑易.节/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举一反.三D、何苦.而不平/ 苦.不堪言4、 A、甚矣,汝之不惠./ 多谢惠.顾B、而山不加.增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C、吾与汝毕.力平险/ 众妙毕.备D、面山而居./ 居.庙堂之高5、 A、聚室而谋. / 肉食者谋.之B、曾不若.孀妻弱子 / 若.听茶声然C、寒暑易节. /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河曲智叟亡以应. / 杀之以应.陈涉二、解释加点的字(20分)1.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2.惩.山北之塞(苦于)3.何苦.而不平(愁)4.一厝.朔东(通“措”放置。
)5.帝感.其诚(被……所感动)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7.其妻献疑..曰(提出疑问)8.投诸渤海之尾(之于)9.无陇.断焉(通“垄”高地)10.杂然..相许.(纷纷)三、翻译句子(30分,每小题6分)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4、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
四、简答题(30分)1、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愚公移山测试及答案
《愚公移山》检测题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0分)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智叟.()雍.南()朔.东()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2分)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 ) 河阳..之北( ) ( ) 而山不加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8分)(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8分)(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3)杂然相许()曳屋许许声()(4)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5、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6、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7、填空:(6分)(1)《愚公移山》选自__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和___ 。
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其如土石何?(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甚矣,汝之不惠9、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
(5分)(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而言的。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愚公移山》测试题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分) (2)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2分)
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 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测试题含答案
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测试题含答案1、在“愚公移山”的典故中,愚公移的是哪两座山?()A.长白山B.太行山C.五指山D.王屋山E.峨眉山正确答案:BD2、下列哪些属于“元代四大爱情剧”?()A.《墙头马上》B.《拜月亭》C.《西厢记》D.《汉宫秋》E.《倩女离魂》正确答案:ABCE3、下列句子中不是出自《论语》的有()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E.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正确答案:BC...4、长江三峡的“三峡”分别指()A.瞿塘峡B.巫峡C.龙羊峡D.西陵峡E.三门峡正确答案:ABD5、下列作品中作者不是白居易的有()A.《望岳》B.《与元九书》C.《琵琶行》D.《赋得古原草送别》E.《山居秋暝》正确答案:AE【解析】《望岳》的作者是杜甫,《山居秋暝》的作者是王维。
6、宋代确立了科举考试的三级考试制,分别是()A.童试B.地方试C.礼部试D.吏部试E.殿试正确答案:BCE7、下列官署中,设置于唐朝时期的是()A.崇文馆B.国子学C.弘文馆D.国子寺E.太学正确答案:AC8、下列思想主张的提出与老子无关的是()A.无为B.仁政C.道D.性善论E.性恶论正确答案:BDE9、下列人物传记属于《史记》的有()A.《列女传》B.《项羽本纪》C.《张淳传》D.《高祖本纪》E.《吕不韦列传》正确答案:BDE10、请问,下列哪些神话传说佐证了我国古文字线条取之于祖先抽象符号组合的事实?()A.伏羲画卦B.大禹治水C.精卫填海D.神农结绳E.后羿射日正确答案:AD11、我国古代关于围棋的著作有()A.《仙机武库》B.《忘忧清乐集》C.《幼学琼林》D.《石室仙机》E.《增广贤文》正确答案:ABD12、下列哪些作品不属于草书作品?()A.王献之《中秋帖》B.张旭《肚痛帖》C.颜真卿《祭侄文稿》D.王羲之《兰亭序》E.怀素《自叙帖》正确答案:CD【解析】C项《祭侄文稿》与D项《兰亭序》13、我国古代为活字印刷术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A.毕昇B.周必大C.祖冲之D.王祯E.黄道婆正确答案:ABD【解析】C项祖冲之的主要成就是数学和天文学方面,E项黄道婆的主要成就在纺织方面。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2019)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章节测试习题(1)
章节测试题【答题】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因为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人们进进出出要绕很远的路,很不方便。
【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解答】答案就在第一自然段。
【答题】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七岁小孩来帮忙的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分析】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七岁的小孩子都来帮忙可以看出愚公移山的行为得到很多人的支持。
通过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容可以看出愚公移山坚定的决心。
【答题】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答案】相同点:都表现了主人公顽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精神;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不同点:《愚公移山》属于寓言故事,《精卫填海》属于神话传说;愚公移山的故事交代了具体结果,精卫填海则没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
【解答】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分析出,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的相同点在于都表现了主人公顽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勤劳勇敢的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不同点在于《愚公移山》属于寓言故事,《精卫填海》属于神话传说;愚公移山的故事交代了具体结果,精卫填海则没有。
1.【答题】下面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炎帝之少女”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 送孟浩然之广陵B.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 久而久之D.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之”字的辨析。
【解答】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之”字熟练掌握。
炎帝之少女中“之”的意思为“的”。
A 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之”的意思为:往、到达。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之”的意思为:指知识和道理。
C久而久之中“之”的意思为:虚用,无所指。
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中“之”的意思为:的。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24 《愚公移山》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愚公移山》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文中人物(包括天神)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同的。
找出相关语句,简析他们的态度。
参考答案:二、这则寓言记叙了一件“改天换地”的事,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
熟读并背诵课文,想一想它的寓意是什么。
和同学讨论交流。
参考答案:【示例一】这则寓言通过写愚公坚持不懈移山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示例二】只有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怕艰难困苦,坚持奋斗,才能够改造客观世界。
三、翻译句子,体会智叟和愚公两人对话背后的心理。
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参考答案:1.译文:你也太不聪明了!就凭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智叟的心理:愚公大概是老糊涂了,竟然想凭着这把年纪和这点力气把山移走,这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办到的。
聪明如我,怎么可能去做这样的蠢事?2.译文:子子孙孙没有穷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挖不平吗?愚公的心理:我虽然年迈,但我还有众多的子孙,他们还会有他们的子孙,这样一代一代坚持挖下去,总有可以挖平的一天!智叟竟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真是枉称一个“智”字!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年且.九十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且.焉置土石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何苦.而不平4.帝感其诚.必先苦.其心志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参考答案:1.将近况且2.制止仅,只3.愁苦。
这里指担心痛苦,这里是“使……痛苦”的意思4.诚心真正,确实五、从下面两个场景中任选其一,以课文相关内容为基础,发挥想象,写一个片段。
不少于200字。
1.愚公一家和邻家小儿“移山”2.愚公与智叟辩论参考答案:【示例】愚公与智叟辩论河曲有个智叟,听说愚公要移山,便跑来阻止,说:“你怎么这么傻呀!人都这么老了,又没有什么力气,就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拔不动,还想对付那些山石?”愚公擦了擦额上豆大的汗珠,笑了笑说:“大山不移,乡亲们出入不便啊。
愚公移山测试
把划线句子翻译成古代汉语:
1.我班同学,年龄将近15岁。
2.同学们每天上学都饱受学习压力之苦。
3.我班班长说:“我们要尽全力夺得运动会第一名,可以吗?”班里同学纷纷赞成。
隔壁班同学笑着制止他们说:“你们太不聪明了。
凭借残兵伤将的力量,连14班都打不败,又能把体育生怎么样呢?况且别的班也在锻炼啊。
”
班长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
即使我们班男生少,但是一个男生当两个用,两个当十个用,就是没有穷尽的。
”隔壁班同学没有应对的话。
4、某某同学学习语文刻苦,胡老师被他的诚心感动。
尽管他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但语文总评,胡老师还是给他评为“优”。
把划线句子翻译成古代汉语:
1、我班同学,年龄将近15岁。
2、同学们每天上学都饱受学习压力之苦。
3、我班班长说:“我们要尽全力夺得运动会第一名,可以吗?”班里同学纷纷赞成。
隔壁班同学笑着制止他们说:“你们太不聪明了。
凭借残兵伤将的力量,连14班都打不败,又能把体育生怎么样呢?况且别的班也在锻炼啊。
”
班长长叹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
即使我们班男生少,但是一个男生当两个用,两个当十个用,就是没有穷尽的。
”隔壁班同学没有应对的话。
4、某某同学学习语文刻苦,胡老师被他的诚心感动。
尽管他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但语文总评,胡老师还是给他评为“优”。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含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含参考答案(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5分)(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2)杂然相许.()(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5)入则无法家拂.士()2.翻译下列语句。
(3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00分)))(2)行拂乱其所为。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面对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塑造了愚公的光辉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通过摆事实和正反两方面分析,归纳出了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并告诉我们“逆境出人才,忧劳兴国家”的道理。
C.《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的故事都表现了远古人民改造自然的坚毅精神。
D.纪昀是唐朝学者、文学家。
4.语文实践活动。
(9分)2013年2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
为此,学校开展了“提倡‘光盘’,告别浪费”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有关任务。
【材料一】早在1996年,我国政府就提出,粮食自给率必须保持在95%以上方能保证粮食安全,但现在这个“红线”已经被冲破。
在2012年前11个月中,我国对三大谷物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粮食自给率勉强维持在90%。
【材料二】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按2011年提高后的贫困标准(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中国还有1.28亿的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材料三】2013年日照市“两会”期间,会场内外没有摆放鲜花,没有铺设红地毯,没有彩球标语,简约朴素的会风赢得广泛好评。
《愚公移山》小测试及答案
《愚公移山》小测试及答案1.年(且)九十[单选题]*A.况且B.将近(正确答案)C.而且2.面山而(居)[单选题]*A.停留B.居住(正确答案)C.处于,处在3.(方)七百里[单选题]*A.区域,地方B.方圆(正确答案)C•将,将要D.才,刚刚4.聚(室)而谋日[单选题]*A.家(正确答案)B.室内5.吾与汝毕力(平)险[单选题]*A.平坦B.铲平(正确答案)C.平常D.公平6.达于汉阴“阴”在句中的含义是[单选题]*A.山之南B.水之北C,山之北D.水之南(正确答案)7.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单选题]*A.停止B.阻止(正确答案)C.只是,仅仅8.杂然相(许)[单选题]*A.表约数B.上下,光景C.赞同(正确答案)D.答应9.寒暑(易)节[单选题]*A.容易B.更替(正确答案)C.书名,《周易》的简称10.甚矣,汝之不(惠)[单选题]*A.恩惠B.同“慧”,聪明(正确答案)1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单选题]*A.本来B.巩固C,坚固D.顽固(正确答案)1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单选题]*A.负荷B.承担C.重荷D.肩负,扛(正确答案)1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单选题]*A.贫穷B.生活困难C.穷尽(正确答案)D.极1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单选题]*A.庄稼B.草C.草木(正确答案)15.惧其不(已)也[单选题]*A.已经B.停止(正确答案)C,罢了16.曾不若孀妻(弱子)[单选题]*A.弱小的孩子B.小儿子C.幼儿,小孩(正确答案)1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单选题]*A.惩山北之塞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C.虽我之死(正确答案)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18.今天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我非子,固不知子也(固)B.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至于负者歌于途(负)(正确答案)C.杂然相许潭中鱼可百许头(许)D.而山不加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加)19.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O [单选题]*A.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若)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以)(正确答案)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归)D.乃记之而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2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A.年且九十(且:将要)B.杂然相许(许:赞同)C.河曲智叟亡以应(亡:丢失)(正确答案)D.飞来山上千寻塔(寻:古代长度单位)21.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A.出淤泥而不染(正确答案)B.面山而居C. 一怒而诸侯惧D.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2.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单选题]*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正确答案)C ,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23.下列句子中没有省略现象的一项是()[单选题]*A.告之于帝B.操蛇之神闻之(正确答案)C.跳往助之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4.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其如土石何?()[单选题]*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正确答案)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25.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愚公移山文言文对比阅读测试
愚公移山文言文对比阅读测试一、(2020·浙江台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年且.九十( )(2)毕.力平险( )(3)虽.我之死( )(4)惧其不已.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答案】1.将近尽、全即使停止2.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
且:将近;(2)句意为: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毕:尽,全;(3)句意为:即使我死了。
虽:即使;(4)句意为:怕他不停地干下去。
已:停止。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语:遂:于是。
率:率领。
荷:扛的意思。
夫:成年男子。
箕畚: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
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尾:边。
二、(2021·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测试 (含答案)
第24课《愚公移山》同步测试(含答案)愚公移山基础积累1.文学常识填空。
⑴列子,名__________,__________前期__________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__________代表人物。
后被道教尊奉为“__________"。
⑵《列子》又名《__________》,是__________家重要典籍。
2.根据文章内容默写句子。
⑴投诸渤海之尾,______。
⑵汝心之固,______,曾不若孀妻弱子。
⑶表现愚公移山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⑷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⑸愚公移山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⑹愚公移山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⑺愚公移山的信心(反驳智叟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⑻愚公移山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惩山北之塞⑵出入之迂也⑶且焉置土石⑷汉之阴⑸始一反焉“_____”通“_____",意思为“”⑹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通“_____”,意思为“"⑺一厝朔东“_____”通“_____",意思为“”⑻汝之不惠“_____"通“_____”,意思为“"⑼无陇断焉“_____”通“_____",意思为“”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⑴其:①其如土石何②惧其不已也⑵苦:①何苦而不平②苦其心志⑶惩:①惩山北之塞②惩前毖后⑷且: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5.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⑴指通豫南古义:;今义:。
⑵河阳之北古义:;今义:。
⑶达于汉阴古义:;今义:。
⑷荷担者三夫古义:;今义:。
6.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语并释义。
⑴面山而居“_______"_______用作_______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_______"_______用作_______ “”⑶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_"_______用作_______ “”⑷惩山北之塞“_______"_______用作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愚公移山》单元测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句子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
B.箕畚..(jībēn)运于渤海之尾。
C.河曲智叟亡.(wán)以应。
D.一厝.(cuò)朔东。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B.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面:向着,面对着)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C.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新鲜的,滋味美好的)D.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古:古老)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弱子。
②可以调素琴,阅。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益清,亭亭净植。
④工之侨闻之,叹曰:“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A.丧妻净经香远悲者B.孀妻金经香远悲哉C.丧妻金经香苑悲者D.孀妻净经香苑悲哉5.“聚室..而谋”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是( )A.聚集在屋子里B.全家人聚在一起C.把全家人聚在一起D.聚集人的房屋6.与课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B.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D.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
7.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8.将《陋室铭》中语句按课文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③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⑤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⑦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⑧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⑨孔子云:何陋之有?A.③⑥⑤⑦①④②⑨⑧B.⑥①③②④⑧⑦⑤⑨C.⑧④①⑤③⑦②⑥⑨D.⑧④①③⑤②⑦⑥⑨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铭”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愚公移山
中考复习专题——文言文过关测试17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A.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将近 / 况且)B.曾.益其所不能 /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通“增”增加 / 连……都……)C.河曲智叟亡.以应 /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通“无”没有 / 逃亡,逃跑)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吾义固.不杀人(顽固,固执 / 坚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思想真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3.文中交代“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的用意是什么?文中使用了同样写作方法的地方还有吗?请归纳出其中的一处来。
(2分)表明了移山劳动的艰巨,对突出愚公移山的决心,显示出愚公过人的气魄和坚韧的毅力起对比烘托的作用。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运土路程遥远;“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一家人少力微;“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移山方法原始,工具简陋等等,都能起相同的作用] 例如: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从侧面衬托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 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 )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9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
二、选择题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 (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 (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 )四、问答题1.你最喜欢《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哪一篇?至少说出两条原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1.下列词句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万仞(rèn)穷匮(kuì)箕畚(jī)B.豫南(yù)冀州(jì)荷担(hè)C.孀妻(shuāng)魁父(kuí)亡以应(wú)D.始龀(chèn)垄断(lǒng)一厝朔东(x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B.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C.以残年余力以君之力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3.下列加粗字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惩山北之塞。
D.河曲智叟亡以应。
4.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我们以前学过的《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都出自《列子》。
B.《愚公移山》多处使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C.“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的北岸。
D.“始龀”指七八岁,“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耄耋”指一百岁。
6.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粗词。
(1)出入之迂也(_________)(2)其妻献疑曰(_________)(3)寒暑易节(_________)(4)惧其不已也(_________)7.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课文原句。
(1)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愚公移山的信心:___________________。
(5)愚公移山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结尾写天帝派遣两个大力神背走两座山,若愚公与智叟两人此时见面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检测题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0分)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智叟.()雍.南()朔.东()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2分)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 ) 河阳..之北( ) ( )而山不加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8分)(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8分)(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3)杂然相许()曳屋许许声()(4)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5、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6、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7、填空:(6分)(1)《愚公移山》选自__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和___ 。
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4分)(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其如土石何?(4)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5)甚矣,汝之不惠9、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
(5分)(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晋文张湛对本文曾有“屈其理而服其志也”的评点,这一评点是针对文中“______________”而言的。
10.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2分)⑴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⑵洛(洛河)阳 _____________;⑶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11.与“以残年余力”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C.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本文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13、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3分)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年且.九十() (2) 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且焉置土石 C 以君之力无陇断焉河曲智叟亡以应B 惧其不已 D 操蛇之神闻之其如土石何告之于帝18.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
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2分)【人物】【事例】【人物】【事例】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2分)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愚公移山[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③瓶:水瓶。
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②汝之不惠惠:③帝感其诚感:④越明年越: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富者/先帝不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11.翻译下面句子。
(3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14、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少于2个参考答案1、rèn hèjīběn shuāng chèn kuìsǒu yōng shuò2、赞同;苦于;哪里;愁;交换;黄河;水的北面;增高;并,还;通;即使;穷尽3、(1)反通返,往返。
(2)亡通无,没有。
(3)厝通措,放置。
(4)惠通慧,聪明。
4、(1)将近,况且。
(2)哪里,语气助词。
(3)赞同,拟声词。
(4)听说,听见的事情。
5、已,止;易,改变,变换;诸,之于;毕,完全,全部;诸,之于;已,止6、C7、B8、(1)《列子汤问》;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2)嘲讽、怀疑;语言、动作9、、(1)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3)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5)河曲智叟无以应。
11、D12、B 13、B【答案】16.(2分)(1)将近(2)正在(3)同“返”,往返(4)说(各0.5分)17.(2分)D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1分)(注意译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
(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21.(2分)【示例】匡衡凿壁偷光 / 孙康映雪照读 / 车胤囊萤读书等。
(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
各1分)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各1分)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