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9.实验碱和盐的性质教案
分组实验碱和盐的性质完整PPT
中生成的 BaCO3 能溶于稀硝酸,而 D 中生成的 BaSO4 既不溶
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答案】 A
第三页
【例 2】 现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钠、硫酸钠、碳酸
钙和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想确定其组成成分,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分分组组实 实验验::碱碱和和按盐盐的的如性性质质图 1.6-5 所示步骤进行了如下实验(各步骤中加入的试剂均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分组实验:碱和为盐的足性质量),请回答:
分组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分组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分组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图 1.6-5
分组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分组实验:碱和(盐1的)固性质体粉末中肯定在的物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白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分组实验:碱和盐的色 性质沉淀部分溶解的原因:________。
(2)如何判断固体粉末中是否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简述实验
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页
【解析】 (1)取固体粉末加水搅拌充分溶解,得到澄清溶液,所以 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碳酸钙,加入氯化钡会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 淀部分溶于硝酸,所以沉淀中含有碳酸钡和硫酸钡,固体粉末中一 定含有硫酸钠、碳酸钠,固体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不会影响题 中的实验现象,所以固体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钡和硝酸反 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的化学方程 式为 BaCO3+2HNO3===Ba(NO3)2+H2O+CO2↑。 (2)要检验可能含有的物质氯化钠,可以用硝酸银检验,但是氯化钡 会引入氯离子,对氯化钠的检验会造成干扰,需要先加硝酸钡检验 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并除去,再加硝酸银检验氯离子,实验步 骤:取澄清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 硝酸银溶液,若能观察到沉淀产生,就可以确认固体中有氯化钠存 在,否则就不存在氯化钠。
初中化学酸碱盐实验的教案
初中化学酸碱盐实验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盐的性质及特点。
2. 学会用通用试纸进行酸碱中和实验。
3. 观察并记录不同酸碱溶液之间的反应现象。
教学准备:1. 盐酸、氢氧化钠、食盐等实验用品。
2. 通用试纸。
3. 玻璃容器、玻璃棒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引入:1. 谈论酸、碱、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提出问题:你知道酸和碱的特点吗?二、实验操作:1. 将盐酸倒入一个玻璃容器中。
2. 用通用试纸浸泡盐酸,记录试纸的颜色。
3. 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另一个玻璃容器中。
4. 用通用试纸浸泡氢氧化钠溶液,记录试纸的颜色。
5. 将盐酸和氢氧化钠倒入同一个容器中,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三、实验结果分析:1. 盐酸呈酸性,通用试纸变红。
2. 氢氧化钠呈碱性,通用试纸变蓝。
3. 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
四、实验总结:1. 酸具有酸性,碱具有碱性,在中和反应中会产生盐和水。
2. 实验中通用试纸的运用能够直观反映出不同溶液的酸碱性质。
五、课堂练习:1. 以下哪个物质是酸:A. NaOH B. HCl C. KOH2. 以下哪个物质是碱:A. H2O B. H2SO4 C. NaOH六、课后作业:1. 总结酸碱盐实验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步骤。
2. 根据实验结果,写一篇文章谈谈对酸碱中和反应的认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酸碱盐的特性并能进行简单的中和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比较、归纳、构建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掌握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②能运用酸碱盐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②通过典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乐趣。
②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对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归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演示两个趣味实验引入课题,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魔术:1、“白酒”变“红酒”;2、自制“汽水”。
二、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设计意图】通过构建酸碱盐的知识网络图,使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常用的科学方法,请把下列各类物质能反应的用“——”连接,完成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并按照示例写出化学方程式,指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示例:①酸 + 盐新酸 + 新盐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复分解反应)小组合作、思考交流:1、上述反应哪些属于酸的化学性?哪些属于碱的化学性质?哪些属于盐的化学性质?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哪些?2、你认为在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中需注意什么问题?3、对本部分知识你还有什么困惑?三、学以致用【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景,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典例分析: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
初中化学碱和盐的比例教案
初中化学碱和盐的比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碱和盐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特点。
2. 学习碱和盐的量的比例关系,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碱和盐的概念及化学性质。
2. 碱和盐的量的比例关系的计算。
教学难点:1. 碱和盐的量的比例关系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氯化钠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碱和盐的概念,复习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碱和盐在化学反应中的比例关系吗?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实验一:氢氧化钠与硫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步骤:1) 取一只试管,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1mol/L)。
2) 用滴定管滴加硫酸溶液(浓度为0.1mol/L),边滴加边搅拌,直至氢氧化钠完全反应。
3) 观察并记录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1) 初始时,氢氧化钠溶液为无色。
2) 滴加硫酸溶液后,溶液颜色变为淡黄色,表明发生了中和反应。
2. 实验二: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沉淀反应实验步骤:1) 取一只烧杯,加入适量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1mol/L)。
2) 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1mol/L),边加边搅拌。
3) 观察并记录沉淀生成的过程。
实验现象:1) 初始时,氯化钠溶液为透明。
2) 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表明发生了沉淀反应。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讲解碱和盐的概念,回顾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特点。
2. 讲解碱和盐的量的比例关系,介绍相关的计算方法。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 在实验一中,氢氧化钠与硫酸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2) 在实验二中,氯化钠与氢氧化钠的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2. 完成以下计算题:1) 实验一中,如果滴定过程中加入了5滴硫酸溶液,求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例。
初中化学区分碱和盐教案
初中化学区分碱和盐教案
主题:区分碱和盐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碱和盐的性质,并能够准确地区分它们。
教学目标:
1. 理解碱和盐的定义。
2. 掌握碱和盐的性质。
3. 能够通过实验方法准确地区分碱和盐。
教学步骤:
一、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问问题引入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你知道碱和盐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二、学习碱和盐的定义(10分钟)
1. 介绍碱和盐的定义。
2. 通过示意图或实例来说明碱和盐的特点。
三、探究碱的性质(15分钟)
1. 给出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实验试剂,让学生进行实验。
2.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碱的性质。
四、探究盐的性质(15分钟)
1. 给出氯化铵和硫酸铜的实验试剂,让学生进行实验。
2.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盐的性质。
五、实验归纳(10分钟)
根据实验现象,让学生总结碱和盐的区别,并检查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
六、反思(5分钟)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对碱和盐的区分有更深入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归纳碱和盐的性质,并写出实际生活中碱和盐的应用。
八、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让学生对碱和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教 学过程 一、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根据已学的碱的共性知识,设计探究 Ca (OH)2=化学性质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操 作,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 1. 氢氧化钙与指示剂反应,使石蕊变蓝色。酚酞变红色。 2 氢氧化钙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3 与盐溶液反应。如硫酸铜、氯化铁、碳酸钠等。 4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课本习题:. P27 页 硝酸钾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黑火药的重要成分(“一硝二 硫三木炭”的硝就是硝酸钾),硝酸钾还是一种重要的肥料,既是钾肥,又是氮 肥。你知道硝酸钾是由哪种酸与哪种碱发生中和反应后获得的?分析
3
4
课题 1.4 几种重要的盐
课型 新课 课时 第 2 课时
5
教学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盐的溶解性,了解复分解反应,了解盐的制取, 2、过程与方法:运用直观图揭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编写顺口溜熟记溶 解性,采用边学边练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间的反应,
归纳:碱+盐→新碱+新盐。条件:反应物两者均可溶,生成物中有沉淀。
㈢盐+盐
7
☆活动: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写出有关
的化学方程式。现象:产生白色沉淀;Na 2 C O3+Ca Cl2=== Ca C O3↓+ 2Na Cl ☆活动: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将 氯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
程式。现象:产生白色沉淀;Na 2 C O3+Ca Cl 2=== Ca C O3↓+ 2Na Cl 【分析】从离子角度分析,碳酸钠与 Ca Cl2 反应的实质是两种可溶性盐相互 交换离子,生成两种新盐的过程。 ⑴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 ⑵复分解反应的一般形式:AB+CD=== AD+CB
《碱和盐的性质》学案
《碱和盐的性质》学案班别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复习Ca(OH)2 、NaCO 3的化学性质。
2、熟悉SO 42-、Cl -的检验方法。
二、实验过程:1、探究Ca(OH)2的化学性质2、探究盐的化学性质(1)BaCl 2与H 2SO 4、CuSO 4、Na 2CO 3的反应。
实验归纳1:SO 42- 的检验方法:滴入几滴__________,出现白色沉淀,再滴入___________,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表明物质中含有SO 42-。
(2)AgNO 3与稀HCl 、NaCl 、NaCO 3 的反应实验归纳2:Cl- 的检验:滴加几滴__________溶液,如果能产生一种不溶于_________的白色沉淀,则该物质中就含有Cl-练习:1、只用一种试剂鉴别NaOH、Ca(OH)2和H2SO4三种无色溶液,可选用( )A.紫色石世局试液;B.碳酸钠溶液;C.氯化钡溶液D.无色酚酞试液2、区别O2、H2、C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将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3、证明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应选用的试剂是()A、烧碱溶液B、稀盐酸C、纯碱溶液D、石灰水4、下列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能闻到氨味的是()A、氯化钾B、硫酸钾C、尿素D、硫酸铵5、鉴别碳酸盐常用的试剂是()A、紫色石蕊试液B、盐酸和澄清石灰水C、无色酚酞试液D、PH试纸6、可用于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的试剂是()A、氢氧化钙溶液B、盐酸C、氯化钡溶液D、氯化钠溶液7、只给你酚酞请鉴别出NaOH、H2SO4、NaCl三种无色溶液?8、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溶液易变质,试用2种简单方法加以验证(要求说明实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和结论,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实验归纳1:AgNO3稀HNO3不溶解;实验归纳:BaCl2,稀HNO3。
九年级化学下册《碱及其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化学概念、定律和实验技能。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碱的性质及其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碱的深层次性质和实际应用仍存在模糊认识。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对碱的概念理解不透彻,容易与酸、盐等其他物质混淆;
(2)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结合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碱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
(1)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碱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验现象与结论: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5)实验反思:评价实验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实验技能。
4.拓展阅读:查阅资料,了解碱在环保、医药等方面的应用,撰写一篇短文,分享你的发现。
5.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碱的性质与应用的手抄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审美观念。
6.思考题:讨论碱的性质与酸的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尝试用化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7.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提前了解碱金属元素的性质,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主动与同学、老师交流,共同解决。期待大家在下一次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碱的定义及其分类;
(2)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反应规律;
(3)碱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碱与盐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碱与盐教学设计引言: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而化学的教学设计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初中化学教学中,碱与盐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碱与盐的性质与应用是学生必备的知识。
本文将围绕初中化学中的碱与盐这一话题,设计一节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 理解碱与盐的定义和特性。
2. 掌握常见的碱与盐的性质和用途。
3.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试管夹、滴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盐酸、苏打粉、食盐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起兴趣,例如:“大家平时在生活中都接触过哪些碱和盐呢?这些物质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二、学习碱(20分钟)1. 碱的定义和性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碱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碱的基本概念。
然后,通过实验展示石灰石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碱与酸的性质与反应。
2. 碱的种类和用途教师介绍常见的碱的种类和用途,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碱在清洁、中和酸性物质等方面的作用。
3. 实验探究碱的性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例如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观察产生的现象和变化,并让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碱与酸反应的现象和特点,加深对碱的认识。
三、学习盐(20分钟)1. 盐的定义和性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盐的定义和性质,帮助学生理解盐的基本概念。
然后,通过实验展示食盐与烧碱的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盐的性质与反应。
2. 盐的种类和用途教师介绍常见的盐的种类和用途,例如氯化钠、硫酸铜等,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它们在食物加工、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系统地讲授酸碱盐的基本性质、酸碱中和反应及复分解反应。
1.酸碱盐的定义及基本性质:我会通过PPT展示酸、碱、盐的定义,并列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它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我会讲解酸溶液的酸性、碱溶液的碱性和盐溶液的中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酸碱盐的性质。
2.酸碱中和反应:我会以醋和肥皂为例,讲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加深他们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化学世界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尊重实验事实,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了解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化学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九年级化学下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酸、碱、盐的定义,掌握其基本性质,如酸溶液的酸性、碱溶液的碱性以及盐溶液的中性。
2.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并能运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了解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4.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酸碱盐的定义及其化学性质,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2.难点: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微观过程,以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规律。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八章 酸碱与盐教案
第八章酸碱与盐教案课时安排:本章内容拟安排为两课时,每节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酸碱与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掌握常见酸碱的鉴别方法;- 理解盐的形成机制以及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2. 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实验鉴别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 具备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酸碱与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常见酸碱的鉴别方法;- 盐的形成机制以及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2. 教学难点:- 酸碱中和反应的揭示和应用;- 盐的形成机制的理解。
教学内容与方法:一、引入新知1. 利用实验现象引入酸碱与盐的概念,引发学生对酸碱与盐的思考。
2. 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习并掌握酸碱的基本概念和性质1. 酸的定义和性质;2. 碱的定义和性质;3. 酸碱指示剂的鉴别方法。
三、学习并掌握盐的形成机制和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1. 盐的定义和性质;2. 盐的形成机制:酸碱中和反应;3. 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四、实验探究1.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针对不同酸、碱进行中和反应,并观察实验现象;2. 盐的鉴别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盐溶液的特点,进行鉴别实验。
五、梳理知识点1. 整理酸碱与盐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总结常见酸碱的鉴别方法;3. 归纳盐的形成机制以及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六、练习与拓展1. 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2. 小组讨论并展示关于酸碱与盐相关的生活实例。
教学资源准备:1. 实验器材和试剂:试管、试管架、酸碱指示剂、酸、碱、盐等;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3. 教学PPT和视频资料;4.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板书设计:----------------------------------第八章酸碱与盐一、酸的定义和性质1. 定义:- 酸是指能够产生H+离子的化合物。
初三化学碱和盐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碱和盐教学设计引言:化学是初中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实验。
碱和盐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对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以及中和和腐蚀等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初三化学碱和盐教学设计为题,探讨如何通过实验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碱和盐的概念以及相关实验原理。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碱和盐的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
二、教学内容1. 碱的概念、特性和性质。
2. 盐的概念、特性和性质。
3. 碱和盐的实验性质。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2. 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间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热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回忆碱和盐的概念,如肥皂、食盐等。
2. 碱的性质和实验(20分钟)a. 通过实验介绍碱的性质:将红色的酸性石蕊溶液滴入苏打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然后再将酸性石蕊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引导学生总结碱的性质。
b. 引导学生讨论碱的常见例子,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物质的外观和性质。
3. 盐的性质和实验(20分钟)a. 通过实验介绍盐的性质:将铁末状物质和酸性盐溶液混合,使用火柴点燃产生燃烧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盐的性质。
b. 引导学生讨论盐的常见例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并让学生观察这些物质的外观和性质。
4. 碱和盐的实验性质比较(15分钟)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比较不同碱和不同盐的实验性质,例如溶解性、酸碱指示剂的变化等。
并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解释。
5. 小结和延伸(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的形式进行小结,总结碱和盐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实验性质。
碱和盐混合溶液的实验教案:学习科学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技巧
一、实验目的1、了解碱和盐的化学性质2、掌握碱和盐的混合溶液制备方法3、探究碱和盐混合溶液的pH值变化4、了解酸碱中和反应二、实验原理碱溶液:指PH值大于7的溶液。
碱和酸中和可以产生盐和水。
盐溶液:指以酸和碱为原料制备出来的物质。
盐在水中溶解时会分离成正离子和负离子,并形成离子溶液。
混合溶液:是由两个或以上的不同物质所组成,形成一个均一的溶液体系。
三、实验材料1、氢氧化钠(NaOH)2、氯化铵(NH4Cl)3、蒸馏水4、实验玻璃器皿(量筒、比色皿)5、酚酞指示剂6、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称取0.1克氯化铵,加入100毫升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2、在一个烧杯中称取0.1克氢氧化钠,加入50毫升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3、将两种制备好的溶液倒入一个容器中进行充混合。
4、加入酚酞指示剂,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5、将混合溶液的pH值测试并记录。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要注意安全,操作过程要小心谨慎。
2、取药品时要使用电子天平称取准确量的药品。
3、用盐酸或碳酸氢钠进行皮肤或眼睛灼伤时,及时用清水冲洗,并就医治疗。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混合溶液的pH值为7.7,颜色变为了淡紫色。
实验中,氢氧化钠为强碱,氯化铵为弱酸,两者混合后,产生了酸碱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混合溶液的pH值会在7左右。
同时,酚酞指示剂会随着溶液的酸碱度变化而产生颜色变化,由于混合溶液的pH值在7左右,酚酞指示剂变为了淡紫色。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混合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制备混合溶液,测定了其pH 值并记录。
实验中探究了碱和盐的混合制备方法和酸碱中和反应,从而增进了我们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化学实验6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教案
化学组
主备人
执教人
课题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课型
实验课
授课时间
2020.4.20
教
学
目
标
1、了解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认识酸碱盐的重要性质
教学
重点
酸碱盐的重要性质
教学
难点
酸碱盐的重要性质
教法
学法
实验归纳
德育及法制渗透内容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了解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修订、增减
实验1用指示剂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步骤1:用3支试管分别取待鉴别的A、B、C3种液体少许,分别滴加1-2滴紫色石蕊溶液,振荡,观察液体呈现的颜色;
步骤2:清洗试管,再次取待鉴别的A、B、C3种液体少许,
分别滴加1-2滴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液体呈现的颜色;
步骤3:根据步骤1、2中的实验现象,确定A、B、C是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中的哪一种。
步骤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振荡;
步骤3:向试管中逐滴滴人已鉴别出的酸性溶液(盐酸),边加边振荡试管,直到溶液红色刚好褪去。
实验4 鉴别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步骤1:用药匙分别取少量固体D、E、F放入标号为D、E、F3支试管底部;
步骤2: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蒸馏水,振荡试管;
步骤3.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现象并作出
判断;
步骤4:向未鉴别出的溶液中,分别滴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判断。
课堂小结
1、用指示剂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
2、用PH试纸测定未知液体的酸碱度
3、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
4、鉴别氯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
初中化学盐碱讲解教案
初中化学盐碱讲解教案学科:化学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 掌握盐和碱的定义及性质;2. 了解盐和碱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3. 理解盐和碱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盐和碱的性质及应用;难点:理解盐和碱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试剂瓶等;2. 实验药品:氯化钠、氢氧化钠等;3. 教学媒体:PPT、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 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引入盐和碱的概念,激发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兴趣;2. 提出问题:你知道盐和碱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吗?二、学习盐的性质和应用1. 定义: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得到的化合物;2. 性质:盐可以溶于水,导电性强,可以形成晶体,具有独特的味道;3. 应用:食盐、工业原料、药物等。
三、学习碱的性质和应用1. 定义:碱是指碱性氧化物或碱性盐类;2. 性质:碱具有碱性、可以溶解油脂、可以中和酸等特点;3. 应用:肥皂、清洁剂、药物等。
四、化学反应中盐和碱的作用1. 盐的作用:在酸碱中和反应中形成盐和水;2. 碱的作用:在中和反应中起中和酸的作用,使溶液呈碱性。
五、实验演示1. 实验一:氯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2. 实验二: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六、总结和讨论1. 回顾盐和碱的定义及性质;2. 讨论盐和碱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3.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学生对盐碱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笔记;2. 仿照实验过程设计一道化学实验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生活应用,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盐和碱的性质及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1779.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实验:碱和盐的性质【教学目标】1、用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指导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探究2、通过实验认识常见的盐的一些性质3、学习含SO42-或含Cl-化合物的检验方法4、巩固试管和滴管的操作方法【教学重、难点】1、重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探究;认识常见的盐的一些性质;含SO42-或含Cl-化合物的检验方法。
2、难点:含SO42-或含Cl-化合物的检验方法。
【教学准备】①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银、石蕊、酚酞、硫酸铜、氯化铁、二氧化碳、碳酸钠。
②试管、滴管、瓷孔板等。
【设计说明】根据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要求学生设计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探究的实验方案,再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现象和结论)。
通过讨论加深对SO42-和Cl-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碱和盐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加牢固的掌握其内容,今天就请同学亲自试验体会一下。
二、新课教学(一)、根据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设计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探究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
(二)、认识盐的一些性质1、取3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在这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再往这3支试管里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后观察现象。
2、取3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在这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硝酸银,观察其现象。
再往这3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三、课堂小结:①Cl-的鉴定:加入硝酸银,再滴加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说明存在Cl-.②SO42-的鉴定:加入硝酸钡,再滴加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说明存在SO42-.四、课堂练习讨论:1、检验一种溶液是否呈碱性,可以用哪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2、若某溶液中既有Cl-又有SO42-,若要检验两者的存在应如何检验?3、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五、板书设计实验:碱和盐的性质1、氢氧化钙化学性质。
碱和盐教案
教学主题:探索碱的性质与盐的性质教学目标:了解碱的定义,掌握碱的通性,知道常见的碱及其性质;掌握盐的通性和个性,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重点难点:碱的通性与个性;盐的通性与个性一、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1、NaOH①可以使酚酞变红色,使石蕊变蓝色。
②和酸反应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③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SO2+2NaOH=Na2SO3+H2OCO2+2NaOH=Na2CO3+H2O④和盐反应2NaOH+CuCl2=Cu(OH)2↓+2NaCl蓝色溶液蓝色沉淀3NaOH+FeCl3=Fe(OH)3↓+3NaCl黄色溶液红褐色沉淀2、Ca(OH)2①可以和使酚酞变红色,使石蕊变蓝色②和酸反应Ca(OH)2 +2HCl=CaCl2+2H2OCa(OH)2 +H2SO4=CaSO4+2H2O③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O2+Ca(OH)2 =CaCO3↓+H2O④和盐反应Ca(OH)2+CuCl2=Cu(OH)2↓+CaCl2Ca(OH)2+Na2CO3=CaCO3↓+2NaOH三、碱的通性①可以和使酚酞变红色,使石蕊变蓝色②碱+酸=盐+水―――――――――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实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③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④碱+盐=新盐+新碱四、碱的个性1、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和苛性钠)物性: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热,有腐蚀性,易潮解——作干燥剂不可以干燥CO2、SO2等气体。
(为什么??)可以溶解动物的毛发。
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潮解,还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使得NaOH 质量增加。
氢氧化钠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也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2、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和消石灰)其水溶液叫石灰水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有腐蚀性。
Ca(OH)2+2HCl=CaCl2+2H2O——反应没现象Ca(OH)2+H2SO4=CaSO4+2H2O——变浑浊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壁有很多的白色固体,用稀盐酸洗。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优秀教案
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2 、熟悉物质的分类;3 、初步学会物质的变质的分析,熟悉碳酸根离子的鉴定。
教学重点: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实验的设计;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归纳;3、生活与化学的联系。
教学难点: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归纳;2、对实验的分析归纳。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实验仪器:试管药匙、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点滴板、玻璃棒、胶头滴管实验用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硝酸银溶液。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化学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
现在,我们来当小侦探,根据我们现学的知识,我手上有两瓶无色的溶液,蒸馏水和食盐水,哪位同学帮我想办法,将其区分出来呢?(学生回答)利用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即可。
(过渡)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呢?(提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
(过渡)那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再次来熟悉和复习酸、碱和盐之间的化学性质。
下面分组实验,第一组,第二组同学做实验一、实验二;第三组、第四组同学做实验三;第五组、第六组同学做实验四;第七组、第八组同学做实验五。
所有同学考虑本组实验的问题和生活中的应用,做完实验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活动一:(学生汇报1)酸和碱之间的反应,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活动二:(提问)这说明那些物质之间的反应呢?(学生汇报2)酸与金属氧化物能反应生成盐和水。
(思考)在金属除锈时,要注意什么呢?在生活中如何获取较多的铁元素呢?实验活动三:(注意)此时的氢氧化铜必须新制,否则容易变质。
(思考1)如果碱性溶液(比如氢氧化钠)粘在皮肤上,能否用稀硫酸处理?为什么?实验活动四:(思考2)如何判断这个反应的终点?实验活动五:对氢氧化钙性质的探究(思考)实验室中未用的石灰水已经浑浊,请你猜测其变浑浊的可能原因?(过渡)如果药品保存不当,就会变质,并且也是中考中的热点,那么我们就通过氢氧化钠的变质之旅,来学习物质的变质分析。
初中化学碱和盐的用途教案
初中化学碱和盐的用途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碱和盐的定义及特点;2. 掌握碱和盐的常见性质;3. 了解碱和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碱和盐的定义及特点;2. 碱和盐的常见性质;3. 碱和盐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碱和盐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2. 碱和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2. 实验室用具和试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酸的性质和应用;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酸的性质和应用,那么碱和盐有什么不同呢?它们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和应用呢?二、探究碱的性质和应用(15分钟)1. 介绍碱的定义和特点;2. 实验室演示碱的常见性质,如腐蚀性、吸水性、脱水性等;3. 引导学生思考碱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制造药物、除锈、清洁等;4. 提问:为什么碱能用于制造药物?除锈?清洁?三、探究盐的性质和应用(15分钟)1. 介绍盐的定义和特点;2. 实验室演示盐的常见性质,如溶解性、电离性等;3. 引导学生思考盐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作为调味品、化肥、建筑材料等;4. 提问:为什么盐能作为调味品?化肥?建筑材料?四、总结和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碱和盐的性质和应用;2.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2.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碱和盐的产品,了解它们的用途和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酸的性质和应用,引出碱和盐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室演示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了解碱和盐的性质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碱和盐的性质和应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具体应用。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初中酸碱盐化学性质教案
初中酸碱盐化学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酸、碱、盐的定义及化学性质;2.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3. 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基本性质和使用方法;4. 能够根据给定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 酸、碱、盐的定义及化学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3. 酸碱指示剂的基本性质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2.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及使用。
四、教学内容1. 酸、碱、盐的定义及化学性质;2. 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3. 酸碱指示剂的基本性质和使用方法;4. 化学方程式计算。
五、教学方法1. 讲解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 提倡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究;3. 配合多媒体技术展示实验过程。
六、教学过程及步骤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一种常见的酸碱中和反应,引发学生对化学性质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及性质,进行相关实验验证;3.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 学习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使用方法,进行示范实验;5. 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练习;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好知识的复习。
七、教学资料1. 《初中化学》教材;2. 实验器材:试管、酸碱指示剂、酚酞等;3. 多媒体教学辅助。
八、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学习内容,准备随堂测验;2. 完成课后习题,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做好知识储备。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祝教学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用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指导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探究
2、通过实验认识常见的盐的一些性质
3、学习含SO42-或含Cl-化合物的检验方法
4、巩固试管和滴管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探究;认识常见的盐的一些性质;含SO42-或含Cl-化合
物的检验方法。
2、难点:含SO42-或含Cl-化合物的检验方法。
【教学准备】
①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硝酸、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银、石蕊、酚酞、硫酸铜、氯化铁、二氧化碳、碳酸钠。
②试管、滴管、瓷孔板等。
【设计说明】
根据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要求学生设计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探究的实验方案,再进行操作,并认真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现象和结论)。
通过讨论加深对SO42-和Cl-离子的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碱和盐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加牢固的掌握其内容,今天就请同学亲自试验体会一下。
二、新课教学
(一)、根据已学的碱的一些共性知识,设计对氢氧化钙化学性质探究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填写相应的实验报告。
(二)、认识盐的一些性质
1、取3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在这3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少
量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再往这3支试管里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后观察现象。
2、取3支试管,分别倒入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在这3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
滴硝酸银,观察其现象。
再往这3支试管中各滴入几滴稀硝酸,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三、课堂小结:
①Cl-的鉴定:加入硝酸银,再滴加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说明存
在Cl-.
②SO42-的鉴定:加入硝酸钡,再滴加稀硝酸,若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说明存
在SO42-.
四、课堂练习
讨论:
1、检验一种溶液是否呈碱性,可以用哪些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便?
2、若某溶液中既有Cl-又有SO42-,若要检验两者的存在应如何检验?
3、某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是?
五、板书设计
实验:碱和盐的性质
1、氢氧化钙化学性质。
2、SO42-的鉴定:加入硝酸钡,再滴加稀硝酸。
3、Cl-的鉴定:加入硝酸银,再滴加稀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