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验二指导书

合集下载

ArcGIS 10.2实验指导手册

ArcGIS 10.2实验指导手册

实验一ArcGIS 10.2软件基本功能介绍及地理数据浏览一、实验目的1.认识ArcMap图形用户界面。

2.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4.掌握GIS两种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

5.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

二、实验准备1.软件准备:ArcGIS 10.22.数据准备:huadong.mxd华东地区矢量数据(包括行政区界、河流、公路、铁路、省会等多个矢量图层)三、实验内容1. 启动ArcMap执行菜单命令:开始->所有程序->ArcGIS->ArcMap。

当出现ArcMap对话框时,点击"一个新的空地图" 单选按钮,然后点击OK,确定。

如果你的ArcMap界面与上面的图看起来不一样,也不用在意,这不会对练习的结果产生影响。

当你在ArcMap中进行各种操作时,你的操作对象是一个地图文档。

一个地图文档是存储在扩展名为.mxd文件中。

2. 检查要素图层执行菜单命令File->Open。

浏览到包含有你下载的练习数据的文件夹,然后点击huadong.mxd,点击Open按钮。

打开地图文档huadong.mxd后,你会看到中国华东地区的地图。

地图显示以图层表示的几种类型的空间实体。

在ArcMap窗口的左边区域称为图层控制面板(TOC),它显示的是图层列表。

窗口的右边区域显示的是图层控制面板中各图层的图形内容。

例如,所有油炸圈饼店是点实体(以房屋符号表示)且被组合成名为Donut Shops图层。

名为Land use的图层表示Redlands市土地利用现状,在这个图层中,根据多边形的地类将其组合成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多边形。

3. 显示其它图层4. 查询地理要素在“工具”(Tools)工具栏上,点击查询按钮。

如果看不到“工具”(Tools)工具栏,在菜单“帮助”(Help)的右边的菜单栏上点击右键,然后点击“工具”(Tools)选项。

【最新文档】arcgis实习指导书-范文模板 (11页)

【最新文档】arcgis实习指导书-范文模板 (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arcgis实习指导书篇一:ArcGIS-DEM实习指导书DEM实习指导书实习一基本目标1、熟悉ArcGIS软件的基本操作2、重点熟悉ArcGIS软件中的3D Analyst模块3、掌握高程数据构建DEM的方法4、掌握不同格式DEM数据相互转换方法实验数据本次实验所需要的数据存放于Practice\BaseData1和Practice\BaseData2文件夹中,主要包括: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进行DEM三维表面的创建,以及常用DEM数据之间的转换方法。

DEM三维表面模型是通过对区域内不同位置的采样点进行插值而获取的,目的是实现对真实表面的近似模拟。

利用ARCGIS三维分析模块可以从现有数据集中创建新的表面,它允许以规则空间格网(栅格模型)或不规则三角网(TIN模型)两种形式来创建表面以适合于某些特定的数据分析。

创建栅格表面模型主要通过插值法实现。

ArcGIS提供的插值方法包括:1. 反距离权重插值2. 样条函数插值3. 克里格插值4. 自然邻域插值(点插值成面)创建三角网表面模型,可以用矢量要素生成不规则三角网(包括硬或软断线、集群点等等),也可通过向现有表面中添加要素来创建。

在ARCGIS中,还可以实现栅格表面和TIN表面的相互格式转换。

基本要求1、以Elevation_Point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点状高程数据创建Grid-DEM和Grid-DEM转换为TIN-DEM的方法2、以Elevation_Point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点状高程数据创建TIN-DEM的方法3、以Arc_Clip本次实验为基本数据源实验线状高程数据创建TIN-DEM和TIN-DEM转换为Grid-DEM的方法4、分析以上各创建方法中参数的意义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启动ArcMap 并单击Tools|Extensions激活三维分析模块3D Analyst2、在ArcMap工具栏中添加3D Analyst 工具条3、在ArcMap 中添加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步骤1——创建Grid-DEM表面ArcGIS中创建Grid-DEM表面的插值方法包括:反距离权重插值(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IDW)、样条函数插值(Spline)、克里格插值(Kriging)和自然邻域插值(Natural Neighbors)。

GIS二次开发实验指导书(实验2图层添加和删除)

GIS二次开发实验指导书(实验2图层添加和删除)

GIS⼆次开发实验指导书(实验2图层添加和删除)实验2 图层添加和删除⼀、图层删除1、打开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新建项⽬。

2、打开新建项⽬对话框,选择“Windows窗体应⽤程序”,输⼊项⽬保存位置和项⽬名称。

3、设置窗体名称和⼤⼩。

4、在窗体中拖⼊MapControl控件、LicenseControl和TOCControl控件。

5、设置MapControl的Dock属性为Left并调整其⼤⼩。

6、设置MapControl的Anchor属性为Top, Bottom, Left, Right。

7、按步骤5和6设置TOCControl,其中Dock属性设置为Right,Anchor属性设置为Top, Bottom, Right。

8、设置好后界⾯如下图。

9、选中MapControl,点击右键,选择属性。

10、打开“属性”对话框,设置地图⽂档。

11、按照步骤10打开TOCControl的“属性”对话框,设置“Buddy”属性。

12、在⼯具箱中拖⼊“ContextMenuStrip”。

13、在设计界⾯下⽅选中ContextMenuStrip控件,在窗体上⽅会出现该控件的设计界⾯。

14、在“请在此处键⼊”单击,输⼊菜单名称,其中(&D)为该菜单的快捷⽅式,确定。

15、选中该菜单,修改Name属性。

16、选中TOCControl,在“属性”对话框中现在事件按钮。

17、在“OnMouseDown”上双击,打开代码窗⼝。

18、在代码窗⼝的private void axTOCControl1_OnMouseDown(object sender,ESRI.ArcGIS.Controls.ITOCControlEvents_OnMouseDownEvent e){}中输⼊如下代码。

19、在输⼊代码前需要输⼊引⽤。

20、在输⼊引⽤时,输⼊“using ESRI.ArcGIS.Geodatabase”时找不到,解决办法:①在“解决⽅案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引⽤”,单击右键,选择“添加引⽤”,打开“添加引⽤对话框”,②在对话框中选择“.NET”标签,选中“ESRI.ArcGIS。

ArcGIS实验

ArcGIS实验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学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任课教师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0实验地点:日期:2017年3月31日一)实验内容绘制土地使用现状图,介绍GIS制图和编辑方法二)关键步骤1、创建地图文档2、创建GIS数据3、加载数据4、编辑几何数据5、编辑属性数据6、符号化表达数据内容7、为图面添加文字标注8、制作图纸实验一ArcGIS软件操作入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三)实验结果土地使用现状图是编制城市规划的首要工作,土地现状图的规范Q 逗購可8潭鼻叭日如F 彌闻5苗«Z>BlHA 他Wrll itaHanjl ■匚归I VftiHlLea 林Q 玛twsI ■口iR£J«t 口力噬4巾□ ML-MI11 □ hUZMBiDR2J&4MIHE.口曲戦綁J 田0離0SLTfffd —Ji 也rt ::J £羁汨BAMS 锐4tl!S □島*2匕虫A D 麗::>H 9■•k 口■A ■dSt囲和口叫"33Vvm —卜二yT>=h-im4a |W*fcka某某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使用与否直接关乎到城市规划规范性。

(四)实验分析本实验是ArcGIS的入门基础,根据ArcMap应用步骤即可轻松绘制土地使用现状图,并掌握土地使用现状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二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实验地点:日期:2017年4月7日一)、实验内容1、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析1.1交通便捷性评价1.2环境适宜性评价1.3城市氛围评价1.4地形适宜性评价2、栅格叠加运算3、划分适应性等级4、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二)、关键步骤1、单因素适宜性评价1.1计算缓冲区1.2综合缓冲区1.3转换成栅格数据2、栅格叠加运算2.1打开栅格叠加工具2.2设置加权总和对话框3、划分适宜性评价3.1重分类3.2对结果图层作类别符号化3.3统计面积4、层子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4.1启动yaahp4.2创建决策目标4.3创建中间层要素4.4连接各因子,构造层次联系4.5创建备选方案4.6构造判断矩阵4.7计算三)、实验结果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直接关乎到城市总体规划能否顺利进行。

arcgis上机实验二:缓冲区分析

arcgis上机实验二: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1、点要素的缓冲区彼此独立的缓冲区启用,激活data frame1,本练习要求产生离开公园1000m同心圆的效劳范围,双击data frame1,打开数据框属性,进入常规选项,确认“地图”和“显示”单位均为米,主菜单当选用“地理处置-环境…”,进一步设置:图1设置环境从主菜单中调出ArcToolbox,在ArcToolbox中,分析工具-领域分析-缓冲区,显现以下对话框,对其进行设置:图2彼此独立的缓冲区设置按确信,ArcToolbox按上述要求计算,产生离开公园1000m缓冲区多边形,自动加载,图层名为Buffer1,彼此独立,有交叉、重叠(图3)。

图3彼此独立的缓冲区结果重叠部份归并的缓冲区在ArcToolbox中,分析工具-领域分析-缓冲区,产生单环状缓冲区对话框:图4重叠部份归并的缓冲区设置按确信,ArcToolbox产生离开公园600m缓冲区多边形,共有8个,交叉重叠的位置被归并,如图5中D和1的缓冲区归并为一个多边形。

图5重叠部份归并的缓冲区结果按要素的属性产生缓冲区不同的公园能够产生不同的缓冲区,要求如下:表1不同的公园能够产生不同的缓冲区公园名称邻近距离A750B500C1000D1000E750F500G750H500I750打开公园的属性表,添加字段,继续输入:名称:Distn类型:短整型精度:4(字段宽度)按确信,属性表添加了Distn字段。

打开编辑器工具条,编辑器-开始编辑,选择公园,依照表1的要求添加临近距离的值,完成输入后选择停止编辑并保留。

在ArcToolbox中,分析工具-领域分析-缓冲区,继续输入:图6按要素的属性产生缓冲区设置按确信,ArcToolbox产生离开公园不同距离的缓冲区多边形,有远有近,大小不同,交叉、重叠处被归并,见图7。

图7按要素的属性产生缓冲区结果2、线要素的缓冲区激活data frame2,线状图层铁路为缓冲区的分析对象。

假设依照本地的要求,沿铁路双侧20m、40m范围内,进行环境整治、植树,需要提供专题地图,进入data frame2,,打开数据框属性,进入常规选项,确认“地图”和“显示”单位均为米。

ArcGIS应用与实践指导教程2

ArcGIS应用与实践指导教程2

ArcGIS系统简介ArcGIS 9.x版本软件是ESRI最新推出的为企业构建完整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GIS软件平台。

ArcGIS 9是ArcGIS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版本。

ArcGIS 9将主要在地理处理,三维可视化和开发工具等方面来扩展现有的平台。

ArcGIS家族是建立在工业标准上的完整的GIS软件产品体系,不仅易学易用,而且功能强大。

ArcGIS 体系的建立,是ESRI软件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它除了具有地图生产、高级特征建构工具、动态投影、将矢量和栅格数据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中等基本特征外,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还使ArcGIS拥有了许多绝无仅有的特性。

ArcGIS家族的体系结构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系统需求量身定制。

ArcView、ArcEditor和ArcInfo(众所周知的ArcGIS Desktop产品)拥有相同的核心应用程序和用户界面,因此,无论是单用户还是全球性企业,ArcGIS允许根据每一个用户的需求进行伸缩定制。

本章中将着重介绍ArcGIS的结构体系、数据模型等内容,及ArcGIS 9的安装与卸载过程。

✎ArcGIS的结构体系;✎ArcGIS的数据模型;2.1 ArcGIS简介ArcGIS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ESRI)开发的新一代软件,是世界上应用广泛的GIS软件之一,是一个全面的、完善的、可伸缩的GIS软件平台,无论是单用户,还是多用户,无论是在桌面端、服务器端、互联网还是野外操作,都可以通过ArcGIS构建地理信息系统。

从1978年第一个Arc/Info产品诞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GIS技术的不断成熟,ESRI的GIS产品不断更新扩展,形成适应各种用户和机型使用的系列产品。

1999年推出的ArcInfo 8和2000年推出的ArcGIS 8整合了GIS与数据库、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其他多方面的计算机主流技术,大大拓展了在GIS方面的功能。

GIS实验二

GIS实验二

实验二:数据采集与处理一、实验目的了解数字化仪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掌握对扫描地图进行采集、数字化地图的修改、地图拼接、拓扑关系建立的操作方法,并且在实验中进一步的了解和学习Arcgis软件。

二、实验内容运用ARCGIS9.3软件对地图进行数字化修改、地图拼接、拓扑关系的建立。

三、实验原理在Arcgis9.3的环境下,对图像进行拼接、数字化等一系列操作,并且利用该软件对河流、公路等线状地物进行拼接,使其连接起来,以及对一副图像建立拓扑关系,对图像的连接处进行检测,使图像更加可信。

四、实验过程1 将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地图进行拼接为西南三省边界。

运行Arcmap,然后点击,加载云南、四川、贵州边界,结果如下所示:然后点击tools,打开Editor toolbar:然后点击Editor|start Editing,此时进入编辑状态;点击,选中地图然后点击Edtor|union,将不同图层的三省合并一起:这样就完成了将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地图进行拼接为西南三省边界的任务。

2 将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公路进行拼接继续点击加载四川公路、云南公路、贵州公路到窗口中,结果如下:点击Edtor|start Editing开始编辑,然后选中整个图像,点击Editor|Union 进行拼接,结果如下:这样就完成了对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公路的拼接。

3拓扑规则检查首先利用中国1:400万的数据裁剪出了一幅内江市、宜宾、仁寿的图:然后点击Arcgis打开ArcCatalog—ArcInfo得到对话框在Data文件夹上右键单击,然后New| New Personal Geodatabase建立一个数据库,并命名为拓扑检查,然后在该数据库上右键单击,依次New|Fearure Dataset命名为拓扑,点击下一步,然后选择Import,添加文件中国地周界_clip1,然后点击下一步,点击下一步,最后点击Finish,完成了建立。

ARCGIS10.2实验二实验报告

ARCGIS10.2实验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园林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1401班马晔军20140640301031.阐述基本原理和概念(要素类、要素数据集)1)要素类:是ArcGIS中具有相同的几何特征的要素集合,如点的集合,表现为shapefile或者是Geodatabase中的feature class。

2)要素数据集:在ArcGIS中表现为geodatabase中的feature dataset,在一个数据集中所有的feature class都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一般也是在相同的区域。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

2.Geodatabse 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特点:1)Geodatabase 空间几何数据与属性数据保存在同一个表(要素类)中2)Geodatabase 在要素类和数据集中对空间参考信息进行了完整的定义3)Geodatabase 的拓扑关系管理机制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a、用户可自行定义哪些要素类将受拓扑关系规则约束b、多个点、线、面要素类(层)可以同时受同一组拓扑关系规则约束c、提供了大量的拓扑关系规则d、用户为自己的数据可以自行指定必要的拓扑关系规则e、拓扑关系及规则是在符合工业标准的DBMS(数据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可支持多用户并发处理f、用户可以局部建立或检查拓扑关系,以提高生产效率3.1:M 空间查询的实现原理及应用实例。

1)创建公交站点到公交线路一对多的关系(1:M):右键选择地理数据库-Yunnan.mdb,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关系类>,对以下内容进行设定,其它设置接受默认选项即可。

图-1 图-2 图-3图-1 图-2图-32)选择关系类型为一对多关系,这样可以建立公交站点到公交线路一对多的关系,因为经过一个公交站点的公交线路有多条,这样,在我们从公交站点分布图是查询某个公交站点时就可以查询经过这个站点的所有公交线。

图-4图-4点击下一步,直到完成关系类的定义图-5 图-6图-5 图-63)以上步骤完成后,ArcCatalog中就可以看到,在地理数据库Yunana.mdb中,有一个要素集(Kunming),其中包含一个要素类(公交站点)、一个数据表(公交线路)、一个关系类(公交站及公交线1:M)图-7图-74)最后可以对1—M关系进行查询4.比较连接(Join)和关联(Link)关系的区别和应用。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ArcGIS是一款集成了地图制作、空间分析、数据管理等多种功能的GIS软件。

其中,空间数据库管理和属性编辑是ArcGIS常见的功能之一,可以用来存储、管理和编辑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

下面,我们将介绍ArcGIS实验二中有关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的具体内容。

一、实验目的1. 了解ArcGIS中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和属性编辑功能;2. 掌握ArcGIS中的要素类和要素集的概念及其属性编辑方法;4. 了解ArcGIS中的地理数据库和文件数据库的区别及其管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 要素集的创建和属性编辑要素集是ArcGIS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存储和管理一组相关的要素类。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从要素集创建、要素类添加和属性编辑三个角度来介绍要素集的使用方法。

2. 属性表设计与查询属性表是存储要素类属性信息的表格,对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设计属性表,并学习查询属性表中的数据。

3. 地理数据库管理地理数据库是一种用来存储地理数据的关系数据库,与传统的文件数据库相比,具有更好的数据结构和查询效率。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介绍地理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方法。

三、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新的要素集要素集创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ArcCatalog的工具栏,在空间数据库中新建要素集并设置相关属性;另一种是在ArcMap中使用“创建要素集”工具创建。

(2)添加要素类要素类是指一组具有相同要素结构和属性类型的要素,可以是点、线、面、多点等类型。

要素类的创建方式和要素集类似,也可以使用ArcCatalog或ArcMap中的“创建要素类”工具,创建完成后再将其添加到要素集中。

(3)属性编辑要素属性是描述空间要素特征的信息,例如点的名称、线的长度、面的面积等。

属性编辑可以在ArcMap的属性表中直接进行,也可以在ArcCatalog中进行。

ARCGIS 空间分析 实习二说明

ARCGIS 空间分析 实习二说明

投影转换与最短路径提取1.背景路径分析是网络分析中的重要内容。

但是,在进行数据组织时,由于数据来源不同,往往会涉及投影变换、数据拼接等处理工作。

本实习主要练习如何把不同背景的数据整合,以及进行相应的网络分析操作。

2.数据某地部分区域道路数据为road_north.shp,另一部分为road_south_dl.shp。

其中:road_north为之前已有的数据,为高斯克吕格投影;road_south_dl为补充测得的数据,为地理坐标。

3.要求将南北道路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下(高斯克吕格投影),保持数据间完全结合;并就下图所示的起点和终点,提取它们之间的最短路径。

4.工作流程将南北道路数据统一到同一坐标系,合并后建立数据集;将未连通的道路线进行接合,其中可拓扑检查剔除悬挂点;对接边后的道路数据集构建网络,使用追踪分析查找两点间的最短路径。

工作流程如图所示:5.操作步骤⑴投影变换。

因为最短路径分析会涉及到道路长度等信息,所以在进行分析前需要将数据统一转换为平面坐标系,以便度量。

打开【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Projec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feature】|【project】工具,打开工具对话框如下图所示:输入数据集或要素: road_south_dl;输入坐标系: 依据输入要素的投影信息而定输出数据集或要素类:(设置为)road_south_GK;输出坐标系:通过导入road_north文件的坐标系,及高斯投影坐标系获得。

通过上述操作,得到与road_north统一的坐标系文件road_south_GK.⑵合并road_north和road_south_GK数据,将两个图层合并为一个图层。

打开【ArcToolbox】|【Data Management Tools】|【General】|【Merge】工具,打开对话框如图。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2-ArcGis的基本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2-ArcGis的基本操作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2-ArcGis的基本操作昆明理⼯⼤学信息⼯程与⾃动化学院学⽣实验报告⼀、实验⽬的学习使⽤ArcMap,掌握⼀些基本技巧。

⼆、实验内容使⽤⼿册练习3-5三、所⽤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软件)PC机⼀台(Xp操作系统)、ArcGis软件四、实验⽅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练习3:操作表1.新建数据框1.必要的话,切换到布局视图(单击View,单击Layout View选项)。

单击Insert。

2.单击Data Frame。

3.在内容表中,右击New Da ta Frame2,单击Properti es 。

4.单击G en era l 选项卡,在N am e ⽂本框中输⼊“Population Density”。

5.单击Size and Position 选项卡。

6.设置X 位置值为9,Y值为2.5。

7.单击OK。

从ArcCatalog中添加数据1.单击ArcMap 标准⼯具条上的ArcCatalog 按钮来启动ArcCatalog,调整ArcMap 窗⼝和ArcC at alog 窗⼝的位置,将ArcMap 窗⼝置于ArcCatalog窗⼝之后,但仍可见。

2.在ArcCatalog 中,指向已安装教程数据的本地驱动器上的Map ⽂件夹(缺省的安装路径是C:\ArcGIS\Arc- Tutor\Map)。

3.单击Map ⽂件夹旁的“+”,列出其内容。

4.单击a irport 地理数据库图标,在窗⼝右边的⾯板上显⽰其内容。

5.在右边的⾯板中,单击arterials。

6.按住C trl 键,单击tr ac ts 和a ir po rt_ar ea ,同时选中它们。

图层被选中后会⾼亮显⽰。

7.指向a rterials,按住⿏标左键,将其拖曳到ArcMap 布局视图中(任何地⽅都可以)。

8.释放⿏标,三个图层均被添加到了新的数据框中。

9.关闭ArcCatalog。

10. 在ArcMap内容表中单击tracts,仅使其⼀个图层被选中。

GIS原理实习二操作指南

GIS原理实习二操作指南

---------------------------------------------------------------最新资料推荐------------------------------------------------------GIS原理实习二操作指南实验三、空间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领会其用途。

2. 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熟悉 ArcGIS 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4. 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ArcToolbox 是 ArcGIS Desktop 中的一个软件模块。

内嵌在 ArcCatalog 和 ArcMap 中,在 ArcView、ArcEditor 和ArcInfo 中都可以使用。

ArcToolbox 具有许多复杂的空间处理功能,包括的工具有:数据管理数据转换的处理矢量分析地理编码统计分析空间间数据处理是基于已有数据派生新数据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实现的。

是基于矢量数据进行的,包括如下几种常用的操作:融合,剪切,拼接,合并(并集),相交(交集)。

地理坐标系(Geogrpahic Coordinate System )地理坐标系使用基于经纬度坐标的坐标系统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处的位置。

某一个地理坐标系是基于一个基准面来定义的。

1 / 16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

椭球体长半轴 a (米)轴短半轴 b (米) Krassovsky (北京 54 采用) 6378245 6356863.0188 IAG 75 (西安 80 采用)6378140 6356755.2882 WGS 84 6378137 6356752.3142 在 ArcGIS 中基于这三个椭球,建立了我国常用的三个基准面和地理坐标系:基于 WGS84 基准面基于北京 1954 基准面基于西安 1980 基准面) 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 )投影坐标系使用基于X,Y 值的坐标系统来描述地球上某个点所处的位置。

arcgis 实验2_ArcMAP基础应用word精品文档6页

arcgis 实验2_ArcMAP基础应用word精品文档6页

实验2 ArcMAP基础应用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1)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进行组织及基于“图层”进行显示的。

2)认识ArcMap 图形用户界面。

3)通过浏览与地理要素关联的数据表,你可以了解地理数据是如何与其属性信息进行连接的。

4)掌握GIS两中基本查询操作,加深对其实现原理的理解。

5)初步了解设置图层显示方式-图例的使用2、实验要求1).查看ARCGIS电子文档,了解ARCGIS基础知识。

2).掌握ARCMAP的基本操作和图形编辑。

三、上机准备1、实验室安装ArcGIS9.0。

四、实验内容预备知识:l 理解 GIS的三种角度1. GIS就是空间数据库: GIS 是一个包含了用于表达通用 GIS 数据模型(要素、栅格、拓扑、网络等等)的数据集的空间数据库。

2. GIS就是地图:从空间可视化的角度看:GIS 是一套智能地图,同时也是用于显示地表上的要素和要素间关系的视图。

底层的地理信息可以用各种地图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这些表现方式可以被构建成“数据库的窗口”,来支持查询、分析和信息编辑。

3.GIS是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工具集:从空间处理的角度看,GIS 是一套用来从现有的数据集获取新数据集的信息转换工具。

这些空间处理功能从已有数据集提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最终将结果导入到数据集中。

这三种观点在 ESRI ArcGIS Desktop 中分别用 ArcCatalog(GIS 是一套地理数据集的观点)、 ArcMap(GIS 是一幅智能的地图)和 ArcToolbox(GIS 是一套空间处理工具)来表达。

这三部分是组成一个完整 GIS 的关键内容,并被用于所有 GIS 应用中的各个层面。

ArcMap 是 ArcGIS Desktop 中一个主要的应用程序,具有基于地图的所有功能,包括制图、地图分析和编辑。

主要原理:查询数据(两种最基本的查询)根据位置查询要素属性或通过属性来查询要素的功能是每个桌面 GIS 软件必须提供的功能。

arcgis实验报告2

arcgis实验报告2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一.打开Arcgis软件,连接到我们需要的文件夹,选择添加数据。

二.按照属性选择我们需要的“金顶西街”(注意:此步骤“name”需要按两下,“金顶西街”在“获取唯一值”按键下“金顶西街需要按两下”)每一个图层都有其对应的属性,按照属性我们可以筛选我们想要的值。

·选择好后按确定键,“金顶西街”在图上如图显示,在这时,“金顶西街”成为所选要素。

三.设置缓冲区。

为了更好的在我们需要的区域内体现我们需要的要素,我们先要设置缓冲区,圈定范围,以便之后的选择在区域内进行。

(注意:融合类型要选择“all”,因为金顶西街是由21条小道路组成的,如果不选择“all”,就会出现以下图二情况。

选择“all”,则是下面图三的情况)。

图一图三四.按照位置将此次我们拆迁范围内的居民地选择出来,并在地图上显示。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看在此范围内的居住地的面积,拆迁补偿款。

1.选择区域。

2.打开属性表,在表的下方,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选择的区域内居民地的数目,范围内的居住地在表中有蓝色的标注。

3.创建面积和补偿款的字段。

5.通过计算几何工具和字段计算器,算出面积和赔偿款金额。

(注意:此时计算的赔偿款,都是按照居住用地计算的)6.重新计算商业用地的赔偿款金额。

我们刚刚是将商业用地化为了居住用地,但实际上,因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赔偿款的计算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将商业用地赔偿款重新计算。

(1)因为商业用地是指无人居住的用地,所以我们按照人口数量进行筛选,选择“RK>0”的部分,之后再反向选择。

(2)我们利用公式,计算商业用地拆迁补偿款的金额。

五.汇总数据,导出数据。

1.我们以社区为单位,用汇总的方式,将数据汇总。

2.利用arctoolbox中的转换工具,将汇总后的.dbf格式的文件,转换成excel格式输出,并保存在文件夹内。

输出结果如图所示。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一、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

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

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GIS 数据。

管理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

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或SQL Server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在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中,可以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一个图层对应这样一个数据表。

ArcGIS实验二指导书

ArcGIS实验二指导书

实验二GIS应用系统简例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掌握ArcCatalog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空间数据的基本操作。

3.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GIS应用系统,初步了解GIS应用概念。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1)ArcCatalog 简介ArcGIS桌面系统主要由ArcCatalog、ArcMap、ArcToolbox三部分组成。

ArcMap是ArcGIS 桌面系统的核心,提供空间数据编辑、查询、显示、分析、报表和制图等功能。

ArcToolBox 包含了ArcGIS地理处理的大部分分析工具和数据管理工具。

ArcCatalog类似于Windows中“资源管理器”,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数据。

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

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结构和设计●管理ArcGIS Server(2)图形输入图形的输入是将各种地图信息数据进行数字化或转换,以获得ArcGIS的基本图形数据。

随数据源的不同可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扫描矢量化输入或其它标准数据格式转入,如AutoCAD的(.DXF和.DWG)、MapInfo的(.TAB)、Intergraph的(.DGN)数据等。

在ArcMap中,可利用绘图工具条进行图形输入与编辑,要点为:●正确设置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单位●设置控制点坐标●图形的输入与编辑本实验主要练习图形的输入与编辑,投影方式、控制点的设置在实验三中学习。

(3)Editor工具条ArcMap提供的绘图工具条,如图2-1所示。

对图层进行编辑,首先要从“Editor”按钮的下拉菜单中选择“Start Editing”,然后设置“Target”为要编辑的图层。

地理信息ARCGIS实验二地形图的配准与影像校准

地理信息ARCGIS实验二地形图的配准与影像校准

实验报告二地形图的配准与影像校准
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掌握地形图的配准与影像校准
三、实验内容:
(一)地形图的配准
(二)坐标配准
四、实验数据:
五、实验步骤:
(一)地形图的配准
先打开矢量数据
再打开栅格数据
(二)ArcMap 坐标配准
1、打开需要配准的图
2、将Georeferncing工具条的Georeferncing菜单下Auto Adjust不选择。

3. 读取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如公里网格的交点).
4、增加所有控制点后,在Georeferencing菜单下,点击Update Display,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

六、实验心得:
用矢量数据配准的时候容易将底图的方向弄反。

在进行地理坐标配准的时候,易产生一些操作失误。

配准只是实验的基础,掌握好才能学好之后的内容。

GIS二次开发实验指导书(实验4、5)

GIS二次开发实验指导书(实验4、5)

实验四鹰眼图的制作1、打开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新建项目。

2、打开新建项目对话框,选择“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选择位置,输入名称后单击确定。

3、重命名窗体名称。

4、设置窗体现实文字。

5、设置窗体大小。

6、在窗体中加入axMapControl1、axMapControl2和axLicenseControl1控件,并按下图布局地图控件。

7、在窗体中加入axToolbarControl1控件,选中axToolbarControl1,单击右键,打开右键对话框,选择属性。

8、打开属性对话框。

选中General标签,在该标签中设置Orientation属性为1-esriToolbarOrientationVertical。

设置Buddy属性为axMapControl1。

9、选中Items标签,单击Add按钮,打开对话框,选中Toolsets标签,在Toolsets中选中Map Navigation。

10、双击Map Navigation,添加相关工具,单击Close。

属性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11、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

12、设置axToolbarControl1的Dock属性为Left。

13、启动调试,窗口如下图所示。

14、在窗体中添加Button控件,设置name属性为ButtonOpen,Text属性为“打开地图”。

15、双击“打开地图”按钮,打开代码窗口。

16、在ButtonOpen_Click事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17、选中axMapControl1,单击事件按钮。

18、在事件框中双击OnExtentUpdated,打开代码窗体。

19、代码窗体中添加自定义获取颜色的方法。

20、在axMapControl2的OnExtentUpdated事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21、选中axMapControl2,在事件中双击onMouseDown事件,进入代码窗口。

22、在axMapControl2的onMouseDown事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GIS应用系统简例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掌握ArcCatalog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空间数据的基本操作。

3.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GIS应用系统,初步了解GIS应用概念。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1)ArcCatalog 简介ArcGIS桌面系统主要由ArcCatalog、ArcMap、ArcToolbox三部分组成。

ArcMap是ArcGIS 桌面系统的核心,提供空间数据编辑、查询、显示、分析、报表和制图等功能。

ArcToolBox 包含了ArcGIS地理处理的大部分分析工具和数据管理工具。

ArcCatalog类似于Windows中“资源管理器”,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数据。

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

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结构和设计●管理ArcGIS Server(2)图形输入图形的输入是将各种地图信息数据进行数字化或转换,以获得ArcGIS的基本图形数据。

随数据源的不同可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扫描矢量化输入或其它标准数据格式转入,如AutoCAD的(.DXF和.DWG)、MapInfo的(.TAB)、Intergraph的(.DGN)数据等。

在ArcMap中,可利用绘图工具条进行图形输入与编辑,要点为:●正确设置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单位●设置控制点坐标●图形的输入与编辑本实验主要练习图形的输入与编辑,投影方式、控制点的设置在实验三中学习。

(3)Editor工具条ArcMap提供的绘图工具条,如图2-1所示。

对图层进行编辑,首先要从“Editor”按钮的下拉菜单中选择“Start Editing”,然后设置“Target”为要编辑的图层。

编辑完成时,要选择“Save Edits”并“Stop Editing”。

图2-1 ArcMap的Editor工具条Editor工具条,从左到右依次为:编辑按钮、选择工具、绘制工具、任务类型、目标图层、截断线、旋转、属性表、草图属性(Sketch Properties)。

Task中的“Modify Feature”或者“Reshape Feature”,可对地图图层上的区域、折线、直线、圆弧和点进行修改和整形。

这个过程是通过移动、增加、和删除定义线段的点来完成的,也可通过复制和粘贴选择的节点来创建新的点、直线和折线。

编辑过程中还可使用分割、求交点、跟踪等辅助编辑功能。

属性表,可查看、编辑图形属性;草图属性,可查看、编辑选中要素的坐标。

在ArcMap中公共边的输入,可使用跟踪工具,以自动跟踪获取重复边界,避免重复数字化。

采用自动跟踪对象获取重复边界时,应注意重复边界的一致性,对形成的不一致重复边界应通过移动、增加、和删除定义线段的角点,进行修改,直到重复边界一致为止。

(4)ArcGIS文件格式ArcInfo常用数据有Shapefile、CAD、Raster、Coverage、Geodatabase,各种数据的组织形式不一样,其中Shapefile、Coverage、Raster、CAD为文件类型,Geodatabase为空间数据库。

本实验主要学习Shapefile文件的使用。

Shapefile是ArcGIS内部使用的一种空间数据格式,采用非拓扑结构的数据格式存储地理几何位置和属性数据的空间数据文件。

通常由以下几种文件组成:①空间数据文件(.shp):存储地理数据的几何特性,即坐标数据等,不存储拓扑关系;②空间数据索引文件(.shx):存储了地理数据几何特征的索引信息,即.shp文件中空间数据的存储方式,XY坐标的输入点在哪里,有多少XY坐标对等信息;③属性数据文件(.dbf):存储地理数据的属性信息的dBase表;③空间参考文件(.prj):存储了文件的空间参考信息,如坐标系、投影参数等;④元数据文件(.shp.xml):对元数据浏览后生成的xml元数据文件;⑤地理数据索引文件(.sbn,.sbx):这两个文件只有在进行空间关系查询、空间联接和对Shape字段进行索引时才存在的。

它们用于存储地物特征的索引;⑥关联文件(.ain,.aih):这两个文件只有在进行了表格间的关联(Links)操作时才存在。

它们用于存储进行关联的数据表或特征属性表的关联字段的索引。

⑦工程文件(.mxd):存储当前工程中各图层的文件路径,以及符号、颜色、标注等装饰信息。

通常情况下,对于Shapefile数据来说,空间数据文件(.shp)、空间数据索引文件(.shx)和属性数据文件(.dbf)是最基本的文件;当要进行叠加、投影变换等涉及到空间参考的操作时,需要有空间参考文件(.prj);为了保持图形符号、颜色、标注等装饰信息,需要保存工程文件(.mxd)。

数据准备:数据文件:世界地图Word,从ftp上下载。

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 9.x ---ArcCatalog三、实验内容及步骤第1步打开ArcCatalog打开ArcCatalog,界面如图2-2。

左侧显示目录树(Catalog Tree),显示该机器中存储的文件的层次结构。

右侧为数据显示窗口,包含三个选项卡——内容(Contents)、预览(Preview)、元数据(Metadata)。

图2-2 ArcCatalog界面第2步预览(Preview)在ArcCata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卡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

在目树中选中世界地图World中的任一图层,如世界行政区划图层WORLD_region,可预览该图层的图形数据,如图2-3。

图1-3 预览图形数据在此窗口下方Preview下拉框中,可选择预览的数据类型——Geography、Table。

若想预览属性数据,只需将该处选为“Table”。

如图2-4。

图2-4 预览属性数据第3步创建缩图,并查看元数据在目录树中,选择世界行政区划图层WORLD_region,切换到“预览视图”,点击Geography工具条上缩略图按钮,生成并更新缩略图。

图2-5 Geography工具条然后,切换到“内容”视图下,并在目录树中选择World文件夹,点击工具栏中按钮,将数据查看方式更改为“缩略图方式”。

比较其与生成缩略图前显示有何不同。

图2-6 缩略图点击“元数据”选项卡,查看当前图层的元数据,包括三项内容——Description、Spatial 和Attributes。

通过元数据可了解当前图层采用的坐标系,属性字段名称及类型等信息。

在元数据工具栏中,选择不同的样式(Stylesheet),可改变元数据显示的格式。

图2-7 元数据工具条点击元数据导出按钮,可以将元数据导出为多种格式,这里我们选择为“HTML”格式,确定后,元数据将被保存在指定路径下的.htm文件中,从资源管理器中,打开这个.htm 文件,查看导出后的元数据信息。

第4步创建Shapefile,并设置属性字段假设,新图层建立在“E:\GIS\实验二”文件夹下。

首先在目录树中单击选中“实验二”文件夹,点右键,出现右键菜单;选择“New”->“Shapefile”,出现新建图层对话框;填写图层名称,并选择图元类型,点击“OK”即可。

图2-8 新建图层对话框图层属性字段,在ArcCatalog中设置。

选中图层,右键选择“属性”,调出其属性窗口,选择“Fields”选项卡来设置属性字段。

添加字段,只需要在空白行左列中输入字段名,在右列中选择字段类型即可;修改字段,选中该字段,直接修改;删除字段,选中该行,按下键盘上的“Del”键。

新建图层的属性字段设置参照表2-1。

第5步在ArcMap中打开Shapefile打开ArcMap,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将新建的图层加入当前项目。

图2-9 添加图层第6步数据的输入和编辑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输入和编辑,均在ArcMap中进行。

打开ArcMap,通过工具栏中的工具,导入要编辑的图层。

通过菜单中的Tools->Editor Toolbar,调出Editor工具条,如图2-1。

●用鼠标作为图形输入工具,通过图形编辑模块,用Editor工具条输入由5个相邻接的地块组成的矢量图,图形形状大概如图2-12所示。

●通过工具栏中的工具,对每个图元输入属性,属性表见表2-1。

表2-1示例图的属性表第7步设置图形显示,并添加标注(1)为各图元填充不同的颜色在ArcMap左栏中选择要设置的图层,右键选择“Properties”,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选择“Symbology”选项卡。

在左侧栏中点击“Categories – Unique Values”,在“value filed”下拉框中选择“地块号”,“Color Ramp”下拉框中选择合适的颜色范围。

点击最下方按钮“Add All Values”,将所有的图元设为要填充的对象,如图2-10。

双击某行记录,可以修改其颜色。

图2-10 分别设置填充颜色(2)添加标注选择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的“Label”选项卡,设置其标注类型,如图2-11。

图2-11 设置标注第8步 保存工程文件完成后效果,如图2-12。

最后,在ArcMap 中,点击“File->Save ”,将该工程保存为以学号命名的.mxd 文件。

图2-12 效果示意图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工程文件保存的是数据文件的存储路径,为了在其他的电脑上也能顺利打开,应设置为保存相对路径。

可通过File->Document Properties ,调出文档属性对话框,点击窗口底部按钮,弹出对话框如图2-13,设置为第二项即可。

图2-13 保存相对路径四、作业上交数据:5个文件——.mxd ,.shp ,.shx ,.dbf 和.prj 文件。

101103105104 102压缩成“学号_姓名_作业1.rar”,上传至FT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