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在流体中运动_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 在流体中运动_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孩子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化教学法,通过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有趣的游戏,引导他们理解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能够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理解流体阻力的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流体阻力的概念。
难点:流体中物体运动规律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球、水槽、滴管、塑料尺、毛巾。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纸。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水中的浮力球,引导他们发现浮力球在水中会上下浮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实验操作:让孩子们用滴管向浮力球上滴水,观察浮力球的运动规律,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让孩子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浮力球的运动规律,引导他们理解流体阻力的概念。
4. 游戏化教学:设计“浮力球比赛”游戏,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流体阻力的概念。
活动难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孩子们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但可能在数据分析方面给予孩子们的指导不够,下一步需要加强。
拓展延伸: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尝试用家中的材料进行类似的实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设计注重了孩子们的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流体阻力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它们是理解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掌握流体阻力的概念、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10.1在流体中运动
教案:10.1 在流体中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十章的第一节。
本节主要学习了在流体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包括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浮力等概念。
具体内容包括: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及其影响因素;3.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4. 物体在流体中的平衡状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能够描述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2. 让学生掌握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概念,了解影响阻力的因素;3.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能够计算浮力的大小;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的大小计算,物体在流体中的平衡状态判断;2. 教学重点: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浮力计、小船、气球等;2.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情况,如游泳、划船等,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力;2. 理论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3. 阻力概念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讲解阻力的影响因素;4. 浮力概念讲解: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流体中的浮力,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5. 物体在流体中的平衡状态:讲解物体在流体中如何保持平衡,引导学生理解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6. 例题讲解:运用所学的知识,讲解一些实际问题,如小船过河、气球升空等;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六、板书设计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及其影响因素;3.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4. 物体在流体中的平衡状态。
七、作业设计1. 简述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解释物体在流体中的阻力及其影响因素;3. 计算一个物体在流体中的浮力大小;4. 描述物体在流体中的平衡状态。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一节,主要讨论了在流体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及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流体中物体的运动状态3. 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浮力4. 浮力产生的原因及计算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能够描述流体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使学生掌握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浮力,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并能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流体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浮力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浮力实验器材。
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游泳、划船等场景,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及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
2. 知识讲解:讲解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阐述流体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介绍浮力的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浮力公式的运用。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浮力公式。
六、板书设计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流体中物体的运动状态3. 浮力产生的原因及计算方法4. 浮力公式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体积为200cm³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根据浮力公式F浮=ρ水gV排,其中ρ水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V排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代入数据得F浮=1.0×10³kg/m³×10N/kg×200×10⁻⁶m³=2N。
2. 题目:一个质量为200g的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2N,求物体在空气中的浮力。
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10..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法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制作“鸟翼模型”,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了解历史,加深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器材】硬纸、吸管、两张活页纸、硬币一枚、纸条、多媒体教学视频【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5分钟)引入:我要飞得更高,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是人类千百年来的一个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类一直在不断的努力,那你知道依据鸟儿飞翔的原理而设计第一个滑翔机的人是谁吗?学生回答问题,若可以回答,教师做必要的补充;若不能回答,教师在图片的引导下,介绍奥托·李林达尔。
奥托·李林塔尔 0tto Lilienthal(1848-1896)为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
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是世界上公认的“滑翔机之父”。
现在航空设计师已经掌握了这项让大型客机升空的技术,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项技术吗?那就同老师一起学习这一节课《在流体中运动》学生了解到滑翔机之父——李林达尔。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小实验:实验一,取两张活页纸,手握两张纸,让纸自然下垂,如果在两张纸中间向下吹气,你猜两张纸将怎样运动.试试看。
实验二,把一张小纸条放在嘴边,从纸条上方沿纸条吹气,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动手操作,并回答:两张纸向一起靠拢,纸条居然飞了起来(这里和他们日常生活中以为只要吹气活页纸就会分开,纸条向下方运动不同,引起学生好奇);要得出两个小实验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我们来探究一下纸条上方的流速和压强;探究实验: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试验:学生自主进行硬币跳高实验学生根据引导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提问: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出流速和压强有什么样的关系?吹硬币上方,导致硬币上方的流速比硬币下方的流速大;硬币上升,说明纸条上方的压强比下方小;硬币上方的流速大、压强却小,说明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讨论得出: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中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流速较小的位置,压强较大.三、启发引导,归纳总结(10分钟)气体由于具有流动性所以具备流速变化的条件,那液体呢?那应该如何完善我们刚才所得出的结论呢?伯努利原理——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学生自己用逻辑的语言阐述自己的结论,并和书上的结论对照。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以“在流体中运动”为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们能够理解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幼儿们生活中常见的流体运动为切入点,引导他们观察、思考和探索。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们对物理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同时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物理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能够:1. 观察和描述不同流体中物体的运动情况;2. 理解流体中物体运动的规律;3. 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们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流体中物体的运动情况。
难点:帮助幼儿们理解流体中物体运动的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沙子、小车、气球等。
学具:每人一辆小车,一杯水,一些沙子。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让幼儿们观察教室里的空气流动,引导他们注意空气流动时物体表面的变化。
2. 实验一:让幼儿们用小车在沙子上行驶,观察小车在沙子上的运动情况。
引导幼儿们描述小车在沙子上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3. 实验二:让幼儿们将小车放入水中,观察小车在水面上的运动情况。
引导幼儿们描述小车在水中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4. 实验三:让幼儿们将气球放入水中,观察气球在水面上的运动情况。
引导幼儿们描述气球在水中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们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流体中物体的运动情况。
难点:帮助幼儿们理解流体中物体运动的规律。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我相信幼儿们能够对流体中物体的运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让幼儿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情境导入:在情境导入环节,我让幼儿们观察教室里的空气流动。
10.1 在流体中运动 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 在流体中运动教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压强与流体流速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压强知识体系。
由于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联系密切,能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从而产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等基础知识储备,对本节联系生产、生活的内容有好奇心, 由于学生感性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对本节部分内容的理解有困难。
【教学目标】(1)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应用;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法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分析推理法探究飞机的升力是怎么产生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自然界的奇妙和人类的伟大,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
【教学器材】分组器材:水槽、小船、蜡烛、注射器、漏斗、乒乓球、自制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仪器【教学说明】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体现“以生为本,科学施教”的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学结构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为只有遵循认知规律的教学才是有效的、高效的教学,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和关怀。
我安排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先通过科技视频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再讨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这种安排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定性到定量,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第二、学习方式的选择——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
因为知识的构建过程伴随着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的参与,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应用PK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使学习过程变得生动、灵动、有趣,能深深吸引学生全程投入到学习中。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的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
本节主要介绍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重点研究流体阻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1. 流体阻力的定义2. 流体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3. 流体阻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4. 减小流体阻力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阻力的概念,知道流体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形状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流体阻力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形状的关系。
2. 教学重点:流体阻力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小车、吹风机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如游泳比赛,引出流体阻力这一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流体阻力的定义,介绍流体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形状的关系。
3.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体会流体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流体阻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形状的关系。
5. 知识拓展:介绍减小流体阻力的方法,如飞机的机翼设计、鱼类的体型等。
6.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流体阻力定义:流体对物体运动阻碍的作用影响因素:物体运动速度、物体形状关系:流体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形状有关2. 减小流体阻力的方法设计合适的物体形状增大物体运动速度使用润滑剂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结合实验现象,分析流体阻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形状的关系。
2. 答案:流体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呈正比关系,与物体形状有关,形状越适合流体运动,阻力越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掌握了流体阻力的概念及其与物体运动速度、形状的关系。
《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过程,体会伯努利原理的推理过程。
(2)通过对鸟翼和机翼的观察和探究,认识升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了解历史,加深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交流讨论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对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认识“升力”。
三、教具:乒乓球两个、漏斗、两张纸、纸片、水槽、水、水杯,吸管两支、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件1)引入:同学们看过特工007系列电影吗?有的同学可能看过,咱们来共同看其中一个电影片段,看一下片段中,007和敌人作战时的一个镜头。
(1)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看完后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哪一个镜头,(人被“吸”进飞机的螺旋桨内)。
(2)、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可能是飞机螺旋桨那里空气流动快的缘故。
师:空气流动快,就可以把人“吸”进去了吗?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知识殿堂。
引入今天的课题“在流体中运动”。
(二)进行新课1、流体的定义:什么是流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如:空气、水等。
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作流体压强,空气和水流动时有快有慢,当流速变化时,流体的压强是否变化,如何变化?下面我们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2、科学探究活动———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2)(课件2)猜想与假设:猜想1: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大。
猜想2: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小。
猜想3: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不变。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我们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了猜想假设以后,接下来要做什么?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性。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次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次教学活动时,我以“在流体中运动”为主题,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流体的特性以及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流体的特性,知道流体对物体的影响;2.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情况;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流体对物体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流体演示器、物体模型、实验材料。
学具:记录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流体对物体的影响,引发他们的兴趣。
2. 讲解:我向孩子们讲解流体的特性,以及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3. 实验: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情况。
4. 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大家一起讨论流体对物体的影响。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活动难点:流体对物体的影响。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这次教学活动,认为孩子们在实验环节表现得非常积极,但需要在分享环节加强引导,让他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加入更多的实验,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流体对物体的影响。
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了观察和实验活动。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流体的特性以及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积极参与,通过实验和分享,他们更好地理解了流体对物体的影响和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在课后,我反思了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认为需要在分享环节加强引导,让孩子们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
10.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游戏在幼儿学习中的重要性。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10.1在流体中运动》时,我采用了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物理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简单的流体实验,让幼儿观察和体验流体在运动中的特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我还希望幼儿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到物理学的乐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流体在运动中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流体在运动中的基本特性。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流体运动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流体运动实验器材(如水、杯子、管子等)。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流体运动实验套件,包括水、杯子、管子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一个简单的流体运动实验引入,让幼儿观察流体在运动中的变化。
2. 讲解:向幼儿讲解流体在运动中的基本特性,如流动、阻力等。
3. 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流体运动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流体在运动中的基本特性。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流体运动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对流体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参与,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幼儿在理解流体运动原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计划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家庭流体运动实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关于流体运动的趣味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节课《10.1在流体中运动》时,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此外,我还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如分组讨论流体运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共识。最后,我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为什么游泳时要拍打水面?”、“流体运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升思维品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流体运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流体的概念,认识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让学生掌握流体运动的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流体现象。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流体运动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主要研究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流体运动是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对其本质的理解却有一定难度。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
首先,我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导入,如雨滴落地、游泳等,让学生感受到流体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接着,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运动的规律。例如,让学生在吹气球的过程中,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了流体对物体形状的影响。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如在探究流体运动规律时,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实验操作、问题解决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所在,以故事情境为主线,通过趣味盎然的游戏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流体中运动的物理原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以故事情境为主线,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理的魅力。
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流体中运动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物理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了解流体中运动的概念,掌握流体中运动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流体中运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难点:流体中运动的观察和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流体动力装置、浮力演示器、水槽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水槽、一些小石头、浮板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小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流体中运动的现象。
2. 探究:让孩子们观察流体动力装置,了解流体中运动的基本原理。
4. 讨论:分享实验心得,让孩子们探讨流体中运动的原因。
5. 应用:利用浮力演示器,让孩子们了解浮力在流体中运动中的应用。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流体中运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难点:流体中运动的观察和实践。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认真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在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
但也有部分孩子对流体中运动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巩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在流体中运动_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0.1. 在流体中运动_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在流体中运动”。
具体内容包括:1. 流体的概念及流体的特性;2. 流体阻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4. 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流体的概念及特性,知道流体阻力的影响因素;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物体在流体中运动的能力;3. 使学生掌握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阻力的计算以及浮力的大小计算;2. 教学重点:流体阻力的影响因素,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浮力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小船、气球、水等);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气球在水中会浮起来?为什么小船能够在水面上行驶?2. 知识讲解:介绍流体的概念及特性,解释流体阻力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讲解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阐述浮力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有关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以及浮力计算的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流体阻力、物体在流体中运动以及浮力的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流体及其特性2. 流体阻力及其影响因素3. 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4. 浮力及其计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
(2)解释流体阻力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3)分析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
(4)计算浮力的大小。
2. 答案:(1)流体是气体和液体的统称,具有流动性、不可压缩性和粘性等特性。
(2)流体阻力是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流体对物体表面的阻碍作用,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速度、流体的密度和粘度等因素有关。
(3)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取决于流体阻力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在流体中运动教案教案:在流体中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流体的性质和特点;(2)理解流体的运动规律;(3)了解流体的压强和压强差的概念;(4)掌握流体的运动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魅力和实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流体的运动规律;(2)了解流体的压强和压强差的概念;(3)掌握流体的运动原理。
2.教学难点:理解流体的压强和压强差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液体和气体的示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液体和气体可以流动?它们的运动规律有什么不同?”2.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对流体的特点和性质进行讲解,解释液体和气体能够流动的原因,并引入流体的压强和压强差的概念。
3.实验观察(30分钟)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流体的运动规律和压强的概念。
实验内容包括:(1)观察不同形状的容器中的液体流动情况;(2)观察顶碗塌陷的现象,解释原因;(3)观察吸管原理,并进行实验验证。
4.概念解释(10分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流体的运动规律和压强的概念。
解释为什么液体在容器中会升降,以及气体的扩散现象等。
5.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为什么水箱的水能够自动流出来?为什么飞机的翼面可以产生升力?6.小结与讨论(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观察和实验能力。
2.结合小组讨论的情况,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合作能力。
3.分析学生的问答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优秀教学案例10.1.在流体中运动
此外,本案例还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将流体力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如船舶设计、风力发电等,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增强对物理学实用性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流体力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讲解伯努利定理,并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飞机升力、隧道效应等。
2.流体中物体的阻力:介绍流体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影响因素,如物体形状、流速等。通过实验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小流体阻力,如流线型设计、泳衣等。
4.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中注重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实验中相互学习、交流。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5.反思与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本案例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教师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反思与评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运用实验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从实验现象中提决实际问题,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反思与评价
1.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鼓励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以促进自我提高。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在流体中运动-教案
教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 在流体中运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第十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2. 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3. 流体中物体的受力分析;4. 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能够描述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 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能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浮力产生的原因;2. 教学重点: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流体中物体的受力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塑料瓶、水、气球、尺子、实验桌;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塑料瓶中水的流动,引导学生思考流体的特点和性质。
2. 知识讲解:讲解流体的概念及其特性,介绍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流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
3. 实验演示:用塑料瓶、气球、尺子等教具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讲解与流体中运动相关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7. 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流体1. 概念:气体和液体2. 特性:流动、无固定形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1. 流速越快,压强越小2. 流速越慢,压强越大流体中物体的受力分析1. 重力2. 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1. 液体对物体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2. 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木块浮在水面上,已知木块的密度为0.6g/cm³,水的密度为1g/cm³,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答案: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即F浮 = G木= ρ木V木g = 0.6g/cm³ × V木× 10N/kg = 6N。
八年级物理下册《在流体中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流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伯努利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流体的定义和特性:介绍流体的概念,区分气体和液体,并讲解它们的基本特性,如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等。
2.浮力和阻力的概念:讲解物体在流体中所受的浮力和阻力,通过公式和图示,让学生理解这两种力的计算方法。
3.流体动力学原理:以伯努利定理为例,通过动画和模型,形象地展示流体速度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流体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个沉在水中的物体,然后提问:“为什么这个物体会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受到了哪些力的作用?”通过这个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浮力知识,并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流体中的运动。
接着,我会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流体运动实例,如船只航行、飞机飞行、水流旋转形成漩涡等,让学生感受到流体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的必要性。通过这些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对流体力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和疑问,适时给予提示和解答。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道题目:
1.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
2.解释飞机飞行时产生升力的原理。
3.分析流线型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阻力较小的原因。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在流体中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流体现象,如游泳、划船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设计实验,如吹纸实验、水流动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流体流动的现象,引发学生对流体运动的兴趣。
3.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游泳、划船等,引导学生关注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飞机能够飞行?”等,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知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通过对流体现象的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服务生活的意识。
2.设计小组讨论题目,如“流体中物体的运动规律是什么?”、“如何减小阻力?”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4.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1、《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设计本节课《在流体中运动》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方法,旨在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流体运动的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知道流体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体运动的规律和原因。
2. 教学重点:让幼儿在实践中掌握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流体运动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画笔、实验报告表格。
四、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展示流体运动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流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因,为实践活动奠定基础。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自操作,观察流体运动的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让幼儿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流体运动的规律和原因。
6. 实践拓展: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流体运动装置,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流体运动的规律和原因。
2.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流体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环节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理论讲解环节,部分幼儿注意力有所下降,今后我将继续探索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幼儿的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流体运动的现象,如雨水、水流等,并将所学知识与家人、朋友分享,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实验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流体在不同情况下的运动过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运动的相关实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理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流体运动的相关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通过引入流体运动的日常现象,引起学生对流体运动的兴趣。
如水流、风的运动等。
2.讲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0分钟)讲解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流体的特性、流体的连续性方程、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等。
通过图示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3.进行实验观察(40分钟)选择一些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如水流的流速与流量、水流的压强分布等。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流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过程,并观察流体的相关特性和现象。
4.分析实验结果(20分钟)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和提出问题。
通过学生的思考和互动,加深对流体运动的理解。
5.总结与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板书和PPT:用于呈现流体运动的相关概念和图示,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流量计、水桶、水管等,用于进行流体运动的实验观察。
3.实验记录表和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五、教学评价方式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和分析等。
2.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提问,评价他们对流体运动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教师观察:通过课堂观察,评价学生对流体运动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进行实验观察、数据分析和问题提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流体中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了解升力是怎样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经历探究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过程,体会伯努利原理的推理过程。
(2)通过对鸟翼和机翼的观察和探究,认识升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日常生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了解历史,加深人文素养。
(3)培养学生交流讨论意识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对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认识“升力”。
三、教具:乒乓球两个、漏斗、两张纸、纸片、水槽、水、水杯,吸管两支、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件1)引入:同学们看过特工007系列电影吗?有的同学可能看过,咱们来共同看其中一个电影片段,看一下片段中,007和敌人作战时的一个镜头。
(1)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看完后说一说,你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哪一个镜头,(人被“吸”进飞机的螺旋桨内)。
(2)、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可能是飞机螺旋桨那里空气流动快的缘故。
师:空气流动快,就可以把人“吸”进去了吗?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知识殿堂。
引入今天的课题“在流体中运动”。
(二)进行新课1、流体的定义:什么是流体?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统称为流体。
如:空气、水等。
流体流动时的压强称作流体压强,空气和水流动时有快有慢,当流速变化时,流体的压强是否变化,如何变化?下面我们来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2、科学探究活动———研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提出问题:流体压强与流速有什么关系?(2)(课件2)猜想与假设:猜想1: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大。
猜想2: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越小。
猜想3:液体和气体流动越快,它的压强不变。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我们在探究过程中,提出了猜想假设以后,接下来要做什么?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为了验证上述的猜想是否正确,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物品动手做一做,你可以选其中一个来验证,做完后,可以选择其它的器材来探究。
明确探究目的,给定一些器材,由学生选择并设计实验方案,经历实验的过程,来探究流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东西,分组进行以下实验。
(课件3):比一比看谁做得好【实验一】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
【实验二】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
【实验三】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两只小船间喷射水流【实验四】两根吸管,一根一端竖直插在水中,一端露出水面,用另一根吸管水平向竖直管口吹气。
(课件)温馨提示:1、说出你要验证的猜想,在实验时你要改变哪个地方流体的流速?是如何改变流体流速的?2、由于这个改变,你观察到什么现象?3、通过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学生按照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分组讨论,并抽学生代表来阐述。
(5)交流与合作请每小组派一个代表就刚才的实验,到讲台上演示,说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课件)第一个实验的现象:两张纸向中间靠拢了。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吹气时,纸张内侧空气流动快,压强变小,纸张外侧空气流动慢,压强大,内外造成压强差,将纸张压在了一起。
结论: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
(课件)第二个实验的现象是:乒乓球好像被吸住一样。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往漏斗内吹气,漏斗内空气流速大,压强小,球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内外压强差把乒乓球托住。
结论:流动气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
(课件)第三个实验的现象是:分开的乒乓球靠在了一起。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冲水后,两球之间水流快,压强变小,两球外侧水流慢,压强大,因此内外的压强差将两船挤在了一起。
结论:流动液体的压强,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
(课件)第四个实验现象:水从吸管内上升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往管口吹气时,管口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水面上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因此压强差将水压出吸管。
总结: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归纳结论,并板书: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较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较大。
(三)伯努利原理(课件)同学们总结的这个规律,在1738年的时候,伯努利就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得出,我们将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规律称为伯努利原理。
3、解释升力产生的原因:师:现在我们用双手将一张纸条靠在嘴唇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纸的上方水平吹气,手中的纸会怎样?你能不能用伯努利原理来解释这个现象?学生分组做实验,并解释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为何小纸条会向上运动,而不是向其它方向运动?生:吹气时,纸片上方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变小,下方较大的压强将纸片"举"起来了。
师:对,我们发现,如果吹出的气越快,纸条会向上飘得越高,再次说明气流越快压强则越小。
鸟能飞翔在空中道理是否也是这样?鸟翼向上运动,肯定是有一个力作用在它上面了,而这个力呢,由于它有提升物体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升力”。
(4 )观察思考:(课件)观察与思考:鸟儿为什么能在蓝天上飞翔?提问: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你能解释升力是怎样产生的吗?学生交流后解释:鸟飞行时,鸟翼的形状决定了鸟翼上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是不同的,从鸟翼横截面的形状可知,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因此,鸟飞行时,空气和鸟做相对运动,相同时间,由于上方的空气比下方的空气走的距离要长,所以鸟翼上方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变小。
与其相对,鸟翼下方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上下的压强差造成了对鸟一个向上的升力。
(四)、生活中的应用:伯努利原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由它引起的现象也很多,下面请同学们走近生活,找出其中蕴含的物理道理。
首先同学们能想到和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的是?学生列举:飞机(1)解释飞机的设计原理飞机在天空像鸟一样飞翔,它和鸟儿有什么相似之处?也有一对翅膀。
如果你是飞机设计师,你该如何设计机翼的形状?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同学们画出的机翼和什么相似?生:和鸟翼相似,展示(课件)飞机与鸟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仿生的一个典型例子;几十吨重的飞机能腾空而起,它同样也需要升力,飞机的升力真有这么大吗?(课件)分析鸟和飞机翅膀的作用(课件):演示飞机起飞和飞机的机翼讨论交流:飞机升天的秘密引导学生总结: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凸下平的形状,其上方弯曲,下方近似于直线,因此,飞机飞行时,空气和飞机做相对运动,由于机翼上方空气走过的路程较远,空气流动比下方要快,压强要小。
与其相对,机翼下方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上下的压力差造成了对飞机一个向上的升力,并且,当飞机速度增大,升力也增大,当升力大于飞机自重时,飞机便起飞了。
师:在生活中,不仅空中飞翔的鸟类、飞机利用了升力,水中的这些物体也利用了升力。
展示(课件):水中:企鹅、海豚、鳐鱼、深水飞机。
它们也有翅膀,称为水翼。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这幅画面:(2)(课件):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 m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候车,这是为什么?学生分析:当列车经过时,高速行驶的列车带动周围空气的流动,靠近列车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如果人站得太靠近列车的话,人前方的压强较小,后方压强较大,人的前后方就有压强差,以至产生压力差,会把人推向列车,造成事故。
师: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走在马路上时,一定要注意什么?生:一定要沿路边走,不要靠车辆太近。
人走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同样,在水里,轮船航行时也要遵守航海规则,否则就会出现以下这样的事故。
(3)(课件):1912年秋天,远洋轮船“奥林匹克”号与较小的巡洋舰同向航行,但是当两船平行的时候,突然小船竟然扭头几乎笔直地向大船冲来,结果小船把“奥林匹克”的船舷撞了一个大洞。
是谁造成了这次意外事故,两船之间的“吸引”是磁力?还是不可知的“魔力”?师:同学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是什么力量驱使两船相撞吗?(课件):解释现象:两船之间水流速度快,压强变小,船外侧水流速度慢,压强大,船内外两侧的压强差使两船相撞。
师:所以,轮船在海上航行时,同向行驶的两船要注意什么?生:不要近距离同向行驶。
(课件)航海规则规定两艘轮船不能近距离同向航行展示(课件):护航军舰这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
(五)解决问题:师:刚才的例子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现象跟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只要我们能够认真学习,也能把科学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去,来解决一些问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一幅图片。
(课件):跑车跑车的车头呈流线型,当跑车跑得足够快时,你能想象它会怎么样吗?车会有什么危险?怎样避免这种危险?生:车会飘起来,发生事故。
启发学生:解决办法,安装一个什么形状的装置,使车不能向上飘起?启发学生能不能根据机翼的作用,用逆向思维的创造方法来思考。
(课件):汽车尾翼(气流偏导器)听了同学们设计的方案我很欣慰,因为你们做到了学有所用。
现在同学们能不能用伯努利原理解释开始上课时我们看到的电影中的片段?生:螺旋桨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人周围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压强差将人推进螺旋桨内。
(六)课堂小结:(课件):盘点收获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又到了我们盘点收获的时候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下面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组内交流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生:以小组为单位,回顾自己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谈收获和感悟。
五、拓展提升:1.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3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从而严重变形。
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2.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 ,当两船高速并排行驶时,容易发生_________事故.3、如图所示,粗细不均匀的水平水管下面,连接一个U形玻璃管,管内装有水银。
当水管中的水不流动时,U形管两管中的水银面是________的;当管中的水快速稳定流动时,U形管中__________管中的水银柱会上升(填“左”或“右”)。
4、想像一下,如果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A.飞机翅膀的截面形状应该翻过来B.两艘并列通向行驶的船不会相撞C.地铁、火车站的站台安全线不必设置D.喷雾器再怎么用力吹也喷不出雾来5、每当疾驰的汽车通过时,路旁的纸屑、细草等常常被吸向汽车,试说明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