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交往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社交焦虑,指的是人们在面对社交情境时感到紧张、害怕、尴尬或不自在的心理状态。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社交焦虑问题。

社交焦虑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解决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并阐述可行的干预措施。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1.1 人际关系压力大学阶段是人际交往的高峰期,大量的社交活动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他们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新的社交环境,担心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出丑,这种压力导致了社交焦虑的产生。

1.2 自我意识过强大学生普遍存在对自己形象的过分关注,他们担心自己的外貌、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会遭到他人的评价和批评,进而导致社交焦虑的出现。

1.3 性格特点有些大学生天生性格内向、害羞或敏感,这些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社交中更加害怕和担忧,导致社交焦虑的产生。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措施2.1 心理辅导大学校园内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师的帮助。

心理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指导他们应对社交情境中的困难和焦虑。

此外,心理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放松和缓解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2.2 培训课程大学可以开设一些社交技巧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等内容,以帮助学生克服社交焦虑问题。

2.3 同侪支持大学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具有类似问题的学生们互相支持和鼓励。

通过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大学生可以感到自己并非孤单,从而减轻社交焦虑的压力。

2.4 暴露疗法暴露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适用于解决社交焦虑问题。

该方法通过逐渐暴露个体于害怕的社交情境中,帮助他们逐渐适应和克服焦虑感。

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真实社交情境的模拟训练,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安全和支持的环境中进行社交练习,从而减少社交焦虑。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研报告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对于社交场合或社会交往产生的情感不适或痛苦感。

社交焦虑在中国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本文通过对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进行调研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调研概况调研对象为中国大学生群体,包括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的学生。

问卷以匿名方式发放,共收回有效问卷1000份。

调研内容包括个体社交焦虑水平的评估以及产生社交焦虑的原因等。

二、社交焦虑水平评估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中国大学生群体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

其中,37%的学生表示经常或者经常出现社交场合不适的情况,而54%的学生偶尔存在社交不适的经历。

只有9%的学生表示几乎从不感受到社交焦虑。

三、社交焦虑的原因在调研中,我们还针对社交焦虑的原因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主要源自以下三个方面。

1. 自我形象不自信约占4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外貌、智力水平、才华等方面存在负面的自我评价。

这导致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容易感到紧张和压力。

2. 对他人评价过度关注约占30%的学生表示对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过于在意,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会被他人评价和评论。

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对社交场合感到不安和压力。

3. 社交技巧不足约占25%的学生感到自己的社交技巧不足,不擅长与他人主动交流和沟通。

他们在人际互动中缺乏自信,害怕出现尴尬和误会。

四、解决社交焦虑的方法为了帮助中国大学生缓解社交焦虑,减少焦虑对于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建议方法。

1. 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学生们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接受自己的个性和外貌等方面的特点。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减少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关注。

2. 学习社交技巧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参加社交技巧培训班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主动参与社团活动或志愿服务等,增加与他人的接触机会。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干预措施目•结论与建议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焦虑情绪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焦虑情绪可能会引发其他心理问题,如抑郁、自卑等,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自杀。

因此,调查大学生的焦虑情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调查目标与研究问题调查目标探讨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研究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大学生焦虑情绪?如何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针对某大学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数据来源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数据,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80份。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02大学生焦虑情绪现状本次调查采用匿名问卷形式,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样本,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内的数据。

调查样本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者占到60%,其中轻度焦虑占40%,中度焦虑占20%,重度焦虑者仅占10%。

总体状况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总体状况不同年级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比较调查显示,一年级学生相对其他年级更容易感到焦虑,这与他们适应新环境、新人际关系以及课程压力等因素有关。

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的适应后,焦虑情绪相对缓解。

但面临课程压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多重任务,仍需关注。

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积累,多数已经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因此焦虑情绪相对较低。

三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面临就业和考研等选择,焦虑情绪较之前有所上升。

但相较于其他年级,仍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年级学生男生调查结果显示,男生中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为55%,略低于女生。

这可能与男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倾向于自我调节和释放有关。

女生女生中存在焦虑情绪的比例为65%,这可能与女生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表现出情绪化有关。

同时,女生在学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期望也相对更高,增加了焦虑的可能性。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研报告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研报告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恐惧和不安,常常伴随着害怕被他人拒绝、评价和否定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日益突出,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都构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究。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共计调查了500名大学生。

问卷调查主要涵盖了个人基本信息、社交情况、社交焦虑程度等方面的内容,访谈则采用半结构化的方式进行,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原因和应对策略。

3. 调研结果3.1 社交焦虑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在500名大学生中,有370名(74%)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表明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交焦虑的困扰。

3.2 社交焦虑原因根据访谈结果整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包括自我评价过低、对他人评价过于在意、过度思考他人的反应、缺乏自信和心理压力等。

3.3 社交冷漠现象调研结果还显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存在一定的冷漠现象。

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交活动浪费时间,或者觉得自己无法融入其中,因此选择避开社交,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交焦虑。

3.4 社交焦虑对大学生影响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困难、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方面。

大学生因为社交焦虑而无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组队合作等活动,造成学业受阻;同时,社交焦虑还给大学生带来了压力、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此外,社交焦虑也导致了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难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4. 应对策略4.1 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应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减少社交焦虑并提高自信心。

4.2 社交训练和实践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训练和实践活动,提供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社交平台,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交,增强社交能力和自信。

4.3 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交文化通过宣传教育和活动,倡导积极向上、友善包容的社交文化,减少大学生对社交的压力和焦虑感,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分享经验与感受。

高等学校学生社交焦虑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学生社交焦虑研究报告

高等学校学生社交焦虑研究报告【高等学校学生社交焦虑研究报告】引言: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景中感到过度紧张和担忧的一种心理状况。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与社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开始面临社交焦虑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等学校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社交焦虑的原因1.学术压力高校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术任务和竞争压力,如考试、论文和实验报告等。

这些压力常常使学生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中出现失误,因此产生社交焦虑。

2.人际关系困扰与同学、室友、教授和社交团体等人际关系的困扰,常常使学生感到不安和无力去应对,从而导致社交焦虑的产生。

3.自我形象不自信一些学生存在自身形象的不自信和自卑感。

他们担心自己在社交互动中的表现会被他人指责或嘲笑,进而使社交焦虑得以滋生。

二、社交焦虑的影响1.学业成绩下降由于社交焦虑的困扰,学生在课堂和考试中无法专注和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2.心理健康问题社交焦虑会增加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压力感,长期以往可能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3.社交能力受限社交焦虑会限制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交活动,影响他们与他人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应对策略1.心理咨询和支持学校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理解并纾解社交焦虑。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寻找社交支持网络,获得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与理解。

2.社交技巧培训学校可以组织社交技巧培训课程,教授学生面对社交场合时的自信、沟通和应对策略,从而提升其社交能力。

3.创造积极的社交环境学校和学生组织应营造积极支持的社交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交活动,提高他们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结论:高等学校学生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且具有重要影响的心理问题。

学校应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协助学生应对社交焦虑,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交场合,促进全面发展。

同时,学生也应主动寻求帮助和积极参与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能力与自信心。

大学生交往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交往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交往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为了解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的现状,探讨大学生的内外向程度与交往焦虑之间的相关关系。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与内外向程度评定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结果表明:1.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焦虑问题,在交往中容易出现紧张不安和自卑感;2.内外向程度与交往焦虑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表明越外向的人表现出越低的交往焦虑;3.不同年级在社交回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问题尤其严重。

[关键词]:大学生、内外向程度、交往焦虑1.前言心理学家马斯洛(Aaslow,A.H.)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即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失性的需要,否则,将使人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这就是人际交往。

交往焦虑表现在“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两个方面。

社交回避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是一种行为表现;社交回避与不能参与社交是不同的,它的反面是“不回避”,而不是社交参与,是一种主观的行为;社交苦恼指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是一种情感反应。

内--外向的概念[1]首先是荣格(C.G.Jung)于1913年在他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在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人的心理一般有两种指向,他称为定势。

一种定势指向个体内部世界,叫内向;另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叫外向。

内向性格是安静的、富于想象的、爱思考的、退缩的、害羞的和防御性的,对人的兴趣漠然;外向性格是爱交际、好外出、坦率、随和、乐于助人、轻信、易于适应环境。

荣格认为,纯粹内向或外向性格的人是很少的,只是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某种情境的影响而倾向于一种占优势的态度,大多数人是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的中间型。

“内外向程度”是指一个人表现出多大的外向倾向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往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没有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也无从规定。

高校学生社交焦虑调查报告

高校学生社交焦虑调查报告

高校学生社交焦虑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调查和分析高校学生社交焦虑的现象及其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社交焦虑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并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减轻这种焦虑,建议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社交需求,提供支持和资源。

1. 研究背景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紧张和担心他人评价的心理状况。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人际交往的多样化,高校学生社交焦虑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高校学生参与。

问卷包括个人背景信息、社交焦虑程度量表和对社交焦虑影响的评价等内容,以了解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和相关因素。

3. 调查结果3.1 社交焦虑的普遍存在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高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

其中,约50%的学生表示有时感到不安和紧张,而约20%的学生则明显感到焦虑和恐惧。

3.2 影响学习和生活社交焦虑对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近60%的学生表示焦虑情绪影响了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约40%的学生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退缩和回避的行为。

3.3 社交媒体的影响近年来,社交媒体成为高校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调查发现,超过80%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经常感到焦虑和自卑。

他们担心自己的社交表现无法满足他人的期望,同时也受到他人的虚假形象和过度曝光的影响。

4. 解决方法4.1 校园支持机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支持机制,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社交焦虑。

此外,校园组织可以开展相关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

4.2 家庭关怀与支持家庭在对高校学生社交焦虑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长应关注子女的社交需求,提供情感支持和理解,并鼓励他们参与适当的社交活动。

4.3 培养社交技巧高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技能培训课程来提高自信和应对焦虑。

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交际技巧,减少社交不安和紧张。

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及思考

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及思考

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及思考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紧张、不安或忧虑的心理状态。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社交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着社交焦虑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状况,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大学生阶段是一个社交活动频繁的时期,他们需要与同学、老师、社团成员等多个群体进行交流。

然而,由于自我意识的提高、自我表现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大学生往往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失误或不合群会被他人评头论足,带来自尊心受伤;另一方面,他们对于他人的评价过于在意,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肯定。

社交焦虑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对学业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那些较为严重的社交焦虑者,他们可能会回避社交活动,选择独处或者躲避他人。

这不仅使得他们错失了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学习成长的机会,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孤独感和自我封闭。

面对大学生社交焦虑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大学生需要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的能力。

他们应该正视自己的社交焦虑问题,认识到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而非个人的缺陷或问题。

通过了解社交焦虑的原因和机制,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其次,大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来逐渐缓解社交焦虑。

一开始,他们可以选择参加一些小型的社交聚会或者课余活动,逐渐增加自己的社交经验和信心。

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群体来减轻社交焦虑。

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朋友之间的交流更加轻松和自然,能够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此外,大学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社交技巧培训或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交环境。

同时,社会也应该关注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普遍存在,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总之,大学生社交焦虑是一个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加强自我认知、逐渐参与社交活动以及寻求外部支持,大学生可以逐渐缓解社交焦虑,并在社交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调查分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调查分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症调查分析在当今社会,社交焦虑症在大学生群体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对于社交场景或与他人的互动感到极度不安和紧张。

它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症进行一项调查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80%的大学生承认他们在与陌生人交谈或社交活动中感到不安。

这种焦虑状况源于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现代社会的竞争与压力使得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学术、就业和未来发展的压力。

这种压力增加了他们在社交场合中被评价的焦虑感。

其次,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也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社交媒体上呈现的完美生活、成功经历和漂亮形象,给大学生带来了对比和不安全感。

另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症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50%的学生表示,社交焦虑症使他们避免参加社交活动,错过了许多交友和学习机会。

此外,有45%的学生承认他们在面对陌生人时无法自如地表达自己,导致他们在就业面试或展示个人才华的场合中处于劣势。

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症,有几种可行的对策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焦虑并恢复健康的社交能力。

首先,大学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

通过与心理咨询师交流,他们可以掌握应对社交焦虑的技巧,并逐渐减少对社交场合的恐惧感。

其次,大学生可以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并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

这样可以逐渐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社交经验,降低社交焦虑症的症状。

此外,大学和学校也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学生缓解社交焦虑症。

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组织社交训练和团队合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自信和社交技巧。

同时,在课程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让学生有机会与同学合作,进行展示和演讲等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克服社交焦虑的一种方法。

在大学生社交焦虑症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社交焦虑症在大学生中呈现普遍的趋势。

然而,学生和学校在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上有许多可行的对策。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思考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思考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思考社交焦虑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重大心理问题。

研究表明,随着社会转型,我国大学生的状态和特质焦虑水平逐渐提高,大学生都不同程度的产生社交焦虑,给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和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文章在论述当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表现和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措施。

一、社交焦虑的概念及当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表现(一)“社交焦虑”的概念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是指个体在一种或多种社交场合中持续感到紧张、害羞、害怕、忧虑的情绪反应,个体往往会回避他人的注视,害怕自己因言行不当而丢面子。

最近网络上流行词汇“社恐”指的就是社交恐惧症,这些“社恐”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自我封闭、不敢交友、害怕社交。

一般而言,轻度的社交焦虑对个体没有害处,反而可能会增强斗志,提升工作效率;但强烈的持久的社交焦虑会使个体产生社交回避现象,妨碍个体正常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发挥。

但是如果这种焦虑感严重到影响生理和生活就应该警惕是否患上了社交焦虑症或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属于一种精神疾病,发病时会有口干、出汗、心跳剧烈等症状。

(二)当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表现在大学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害羞,总是心跳和紧张的生活,他们害怕聚会,只是在家里,感觉轻松。

一群“社恐”人每天跟别人交谈,紧张的手足无措;路上见到熟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打个招呼,而是逃避;公休假期,只喜欢待在家里,班级聚会总是很尴尬,不知道做什么才好,浑身不自在;发朋友圈小心翼翼,很在乎谁点了赞谁留了言,那些没点赞的人就会被归为自己不被他们喜欢;从异面前走过,会觉得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害怕被看到;害怕当众说话……通常被胆小、敏感、内向等词汇形容着,偶尔试图显得特别外向。

可是随后,便陷入无止境的低潮。

这些都是不少大学生不同程度社交焦虑的表现。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成因分析(一)生理因素龚耀先通过研究证实,基因和遗传因素对社交焦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

《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及干预研究》社交焦虑是指在社交场合中出现的紧张、恐惧和不安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个体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社交焦虑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给心理健康带来了隐患。

因此,对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干预是十分必要的。

##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现状分析### 1.1 社交焦虑问题的普遍性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未来就业等多重压力,社交焦虑问题在这一群体中尤为突出。

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超过6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情况,其中女生的比例更高。

### 1.2 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环境、性格特点、社交经验等。

家庭教育方式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都可能导致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产生。

### 1.3 衍生问题社交焦虑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和解决,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症、自闭症等,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

##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表现### 2.1 社交回避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往往会避开人群,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甚至出现逃课、逃避社交场合的情况。

### 2.2 沟通困难在与他人交流时,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常常感到紧张不安,担心自己的言行会被他人嘲笑或否定,因此表达能力受到限制。

### 2.3 自我否定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外貌、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缺乏自信心,从而影响到与他人的正常交往。

## 三、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干预研究### 3.1 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解决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学会有效的调节方法。

### 3.2 社交训练针对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社交训练,帮助他们逐渐适应社交场合,提升自信心和沟通能力。

### 3.3 心理疏导大学生在面对社交焦虑问题时,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释放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交挑战。

大学生焦虑报告数据分析(3篇)

大学生焦虑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焦虑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大学生焦虑的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 调查对象:某高校在校本科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0%。

2. 调查工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大学生焦虑状况进行评估。

SAS总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3. 数据分析方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三、数据分析结果1. 大学生焦虑现状- 总体焦虑水平:450名大学生SAS平均得分为42.36分,高于中国成人焦虑症状的临界值40分,表明该高校大学生总体焦虑水平较高。

- 性别差异:男性大学生SAS平均得分为41.23分,女性为43.15分,女性焦虑水平高于男性,但差异不显著(p>0.05)。

- 年级差异: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SAS平均得分分别为41.78分、42.02分、42.23分、42.49分,随着年级升高,焦虑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显著(F=3.89,p<0.05)。

- 专业差异:文科、理科、工科学生SAS平均得分分别为42.56分、41.90分、41.18分,文科焦虑水平最高,工科最低,差异显著(F=2.76,p<0.05)。

2. 大学生焦虑特点- 焦虑类型:大学生焦虑主要集中在情绪焦虑、生理焦虑和认知焦虑三个方面。

其中,情绪焦虑最为突出,表现为易怒、烦躁、焦虑不安等情绪。

- 焦虑内容:大学生焦虑内容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家庭负担等方面。

3. 大学生焦虑影响因素- 学业压力:学业成绩、课程难度、考试压力等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查报告
• 综上所述,大学生焦虑情绪的普遍程度较高,表现形式多样,且与学业、生活 压力密切相关。为了缓解大学生的焦虑情绪,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减轻学业 压力、提升心理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等。
03
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影 响因素分析
学业压力
01
02
03
考试成绩压力
大学生常常面临考试成绩 的压力,担心成绩不达标 或影响奖学金、保研等机 会。
THANK YOU
感情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感情丰富的 年龄阶段,感情问题如恋 爱烦恼、分手等也可能引 发焦虑情绪。
未来规划与职业发展压力
就业压力
01
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担心自己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就业
后的发展前景。
考研、出国等未来规划压力
02
大学生需要考虑自己的未来规划,如考研、出国深造等,这些
决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压力也可能引发焦虑情绪。
心理健康问题加剧
长期焦虑可能使大学生陷入恶性循环,加重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 症、焦虑症等。
社会适应能力降低
长期受焦虑困扰的大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可能出 现适应困难,影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05
缓解大学生焦虑情绪 的建议与对策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体系
1 2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了解 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和应对方法。
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期望与压力
03
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往往有一定的期望,当现实与期望存在差
距时,便可能感到焦虑和不安。
04
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 深入研究
焦虑情绪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压力增加
焦虑情绪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学业 、人际、未来规划等多方面的压 力时,感到无法有效应对,进而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查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查

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调查社交焦虑,指的是人们对于与他人交往和社交场合感到紧张、担忧或不安的一种情绪状态。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社会压力的增加,社交焦虑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呈现出不容忽视的趋势。

本文将调查并分析中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以期深入了解这一现象,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调查方法和样本选择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便收集广泛的数据。

问卷内容涵盖了不同方面的社交焦虑问题,包括面对陌生人的不安、人际关系的压力、社交媒体对焦虑的影响等。

样本选择考虑到性别、年级、地区等因素的均衡分布,并选择了来自不同大学的学生进行调查,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分析1. 面对陌生人的不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在面对陌生人时感到不安,其中女性学生的比例略高于男性学生。

原因主要包括社交经验不足、社会评价的压力以及缺乏自信等。

这种焦虑可能影响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会限制他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和自我展示。

2. 人际关系的压力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在与同学、老师和校园社团等人际关系中感到压力。

这些压力主要来自于期望被他人认可和接受,以及担心自己在社交中出现错误或被忽视的担忧。

这种压力往往使得大学生们放弃一些社交机会,导致他们的社交圈子相对较窄。

3. 社交媒体对焦虑的影响社交媒体在中国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超过70%的大学生认为社交媒体对他们的社交焦虑有负面影响。

他们经常感到被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和状态更新所压倒,并对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感到焦虑和不满意。

社交媒体的流行使得大学生们更加在意自己在虚拟世界中的形象,从而增加了他们的社交压力。

三、解决方案1. 加强社交技巧培训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社交技巧培训课程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面对陌生人的交流技巧、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方法等。

通过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社交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交场合,并减轻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社交压力和焦虑。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分析社交焦虑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现状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对自己的表现和被他人评价产生过度担忧和恐惧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焦虑普遍存在,表现为与陌生人交流困难、面对社交场合时紧张不安、对他人评价过于在意等现象。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学生中,有超过6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问题,其中女生明显高于男生。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社交信息,同时也增加了社交比较和竞争的压力。

其次,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也是导致社交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交焦虑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其个体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社交焦虑会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影响其与同学、老师甚至家人的沟通与交流。

其次,社交焦虑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自信心等问题。

此外,社交焦虑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自卑、社交孤立等严重后果。

三、应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建议针对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有效应对社交压力,提升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交焦虑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交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个体也要主动寻求帮助,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机制。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象的社 会学探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象的社 会学探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现象的社会学探析在当今大学校园里,社交焦虑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并不罕见。

许多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紧张、不安,甚至回避社交场合,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探析这一现象,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现象的表现大学生社交焦虑的表现形式多样。

有些同学在课堂上不敢发言,害怕被同学嘲笑或批评;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得沉默寡言,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社交活动中,如聚会、社团活动等,他们可能会感到极度不自在,总是躲在角落里,不敢主动与他人交流。

还有些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说话结巴等症状。

甚至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如与室友、同学打招呼,也会感到紧张和焦虑。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现象的成因(一)社会文化因素现代社会对个人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有着较高的期望。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容易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压力和焦虑。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足,担心无法满足社会的期望。

(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

如果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或者对孩子过于严厉、溺爱,都可能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和自信,从而在社交中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此外,父母的社交方式和态度也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学校教育因素在学校教育中,过度强调竞争和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

这使得一些学生在面对社交场合时,缺乏必要的技巧和自信。

同时,学校中的评价体系也可能给学生带来压力,例如老师对学生的批评、同学之间的比较等,都可能引发社交焦虑。

(四)个体自身因素个体的性格特点也是导致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

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敏感,容易对他人的评价过度在意,自我认知不足,对自己的社交表现要求过高,这些都可能增加社交焦虑的发生风险。

三、大学生社交焦虑现象的影响(一)对学业的影响社交焦虑可能会影响大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导致他们不敢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影响学习效果。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与应对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与应对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与应对社交焦虑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加突出。

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拓展自己社交圈的群体,面临着各种社交压力和不适应,导致社交焦虑程度较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并提供一些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原因分析1. 过高的期望压力大学生在追求社交关系时,由于渴望被接受和认可,往往给自己设定过高的期望,期望与人交往时能够完美表现,事事都能顺利进行。

这种过高的期望压力导致大学生不敢展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容易产生社交焦虑。

2. 社交技能不足有些大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社交培训,导致他们在进入大学后缺乏一定的社交技能。

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建立友谊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足,使得他们感到不自信,从而出现社交焦虑。

3. 对自我形象的不满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象塑造和自我认知的重要阶段,很多人对自己的长相、身材等产生了个人认知上的不满意。

这种不满意影响了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评估,使他们在社交过程中感到自卑和紧张,导致社交焦虑的出现。

二、应对措施1. 正确认识社交焦虑大学生应该了解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并且并不是个人的失败或异常。

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阅读相关书籍等途径,了解社交焦虑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更好地面对和解决自己的问题。

2. 学习社交技巧大学生可以主动培养自己的社交技巧,包括主动与他人交流、表达自我、展示个人长处等。

他们可以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拓宽自己的人际圈子,并与他人进行积极互动,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3. 建立自信心大学生应该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但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他们可以通过挑战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逐渐建立积极向上的自信心。

同时,通过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提升自我形象和内在自信。

4. 建立支持网络大学生可以主动与身边的亲友、同学建立起支持网络,分享彼此的困扰和不安。

他们可以通过互相支持、鼓励和倾诉,减轻社交焦虑的负担。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

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研究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环境中产生的持续性和强烈的不安感和恐惧情绪,它可能对个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交互动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社交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中社交焦虑的流行状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和对策。

一、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流行状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表明,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患病率相对较高。

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超过3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症状。

其中,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社交焦虑。

这可能与女性在社会交往中更注重他人评价和更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有关。

此外,社交焦虑随年级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大学生面临更多社交压力和责任有关。

二、社交焦虑在大学生中的可能原因1. 社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社会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大学生对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评价产生焦虑和担忧,从而增加社交焦虑的风险。

2. 网络社交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进行社交。

然而,网络社交可能使大学生变得更加内向和不自信。

虚拟社交的特点和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社交中出现焦虑和困扰。

3. 完美主义倾向许多大学生存在完美主义倾向,他们过分关注自己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评价。

这种倾向使大学生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担心自己的表现不达到自己和他人的期望。

三、应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对策1.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学校应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大学生应对社交焦虑。

心理咨询师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大学生解决负性思维和行为模式,并提供恰当的社交技巧和应对策略。

2. 培养积极的心态大学生应培养积极的心态,理解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且可以被处理的问题。

他们可以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社交场合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并逐渐放松对他人评价的过分关注。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查分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查分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调查分析前言:随着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社交能力,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社交能力的重要性,并逐渐意识到自己存在社交焦虑症状。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交焦虑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希望对广大大学生有所启发。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我省某高校的大学生,涵盖了各个年级、专业和性别。

二、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内容涵盖大学生社交场合的自我感受、与他人的互动、对未来的担忧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1. 大学生社交场合的自我感受调查结果显示,约有60%的大学生在大型社交场合中会感到紧张和不自在,而在小型社交场合中则相对轻松一些。

约30%的学生表示他们不太善于察言观色,不知道如何在社交场合中应对不同的人际关系。

2. 与他人的互动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40%的大学生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会感到不舒服或紧张,约有20%的人会选择回避人群,不愿与他人交流。

然而,也有20%的学生表示他们喜欢交朋友,而且擅长与别人相处。

3. 对未来的担忧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35%的大学生认为社交能力是取得优秀成绩和进入理想公司的必要条件,但他们自认社交能力欠佳,所以会感到担忧和焦虑。

此外,约有25%的学生认为社交能力在未来的发展中至关重要,但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所以深感无助和彷徨。

四、调查分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意识过强。

大部分大学生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和形态,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会受到别人的评价和影响,因此在社交场合中会显得非常紧张。

(2)社交技巧匮乏。

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在社交场合中应对不同的人际关系,缺乏应对之道,导致出现紧张、不安等情况。

(3)缺乏自信心。

很多学生缺乏自信心,往往过分担心自己的表现、影响和结果,从而导致社交场合中表现不佳。

2.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1)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有些学生在为了走的高颜值而耽误了学业,导致成绩下降。

(2)就业机会受到影响。

高校学生社交焦虑调查

高校学生社交焦虑调查

高校学生社交焦虑调查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面临着社交焦虑的问题。

社交焦虑不仅对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还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学生的社交焦虑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其原因和对策,并提出对高校学生社交焦虑的关注和帮助的重要性。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社交焦虑的现象。

根据我们对1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其中7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与他人交流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甚至会避免参加社交活动。

这些学生普遍担心自己的表现是否符合他人的期望,担心被他人评判和拒绝。

社交媒体的普及更加剧了这种焦虑,学生们不仅要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压力,还需要在虚拟社交平台上维护自己的形象和交际圈。

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感。

学校环境、个人特点和社会因素是导致高校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

首先,高校学生常常处于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与家庭和朋友的支持网络相对疏远,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其次,一些学生个性内向、自信心较低,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缺乏信心,从而容易感到焦虑和紧张。

此外,高校学生面临着来自社会的竞争和评价压力,他们常常认为自己需要通过社交活动来扩大人脉、提高社会地位。

这使得他们更加在意他人的评价,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针对高校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帮助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工作,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和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帮助学生减轻焦虑感。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和讲座,帮助学生提高社交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家长和社会也应该关注高校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理解。

对于个别存在严重社交焦虑问题的学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和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学生社交焦虑问题不容忽视。

社交焦虑不仅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持久的并且严重的影响。

因此,学校、家长和社会都需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社交焦虑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建立更加健康和积极的社交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交往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为了解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的现状,探讨大学生的内外向程度与交往焦虑之间的相关关系。

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与内外向程度评定表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结果表明:1.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焦虑问题,在交往中容易出现紧张不安和自卑感;2.内外向程度与交往焦虑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表明越外向的人表现出越低的交往焦虑;3.不同年级在社交回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问题尤其严重。

[关键词]:大学生、内外向程度、交往焦虑1.前言心理学家马斯洛(Aaslow,A.H.)认为:“人人都具有这样一种基本需要,即需要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需要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这些社会需要是与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失性的需要,否则,将使人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这就是人际交往。

交往焦虑表现在“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两个方面。

社交回避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是一种行为表现;社交回避与不能参与社交是不同的,它的反面是“不回避”,而不是社交参与,是一种主观的行为;社交苦恼指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是一种情感反应。

内--外向的概念[1]首先是荣格(C.G.Jung)于1913年在他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在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人的心理一般有两种指向,他称为定势。

一种定势指向个体内部世界,叫内向;另一种定势指向外部环境,叫外向。

内向性格是安静的、富于想象的、爱思考的、退缩的、害羞的和防御性的,对人的兴趣漠然;外向性格是爱交际、好外出、坦率、随和、乐于助人、轻信、易于适应环境。

荣格认为,纯粹内向或外向性格的人是很少的,只是在特定场合下,由于某种情境的影响而倾向于一种占优势的态度,大多数人是介于内向和外向之间的中间型。

“内外向程度”是指一个人表现出多大的外向倾向程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交往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没有了社会关系,人的本质也无从规定。

”故人们把人际交往当作一项重大的事情来规划,但中国的现状,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现状不容乐观。

对于即将步入复杂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他们事业的成功、婚姻的幸福、人缘的良好,有着不可抹灭的作用。

一位阿拉伯哲人说过:“一个没有交际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

”近年来,国内对焦虑问题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了。

好多学者研究了大、中学生尤其是高考前学生的焦虑状况。

但主要侧重于对“学习焦虑”的研究,交往焦虑的研究相对较少。

早在1986年金华等人就报道18~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际敏感均分最高,且这个年龄段的人际敏感分高于其它因子分。

[2]大学生正处于此年龄段"殷炳江等人对大学生心理测查的报告中表明此群体的人际敏感分亦明显高于常模分[3] 。

在交往焦虑的研究中,研究性别之间交往焦虑的颇多;但把性格与交往焦虑联合进行研究却很少见。

尤其是焦虑程度的研究以及测量以后对焦虑水平高的大学生给出心理学方面的建议几乎没有。

本次调查研究的意义:希望借此次调查,了解大学生交往焦虑情况的现状,了解大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验证我们“内外向程度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的假设。

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成因,对症下药,找出对策,帮助大学生更好了解和处理交往焦虑问题。

2. 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我们对某师范学院校级公共选修课的学生进行了400份的抽样问卷调查。

有效问卷351份,占总问卷的87.5%。

其中大一97人,大二177人,大三77人,女生266人,男生85人。

2.2 研究工具2.2.1 本研究采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4]该量表含有2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

采用“是—否”方式。

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相当高,均值与条目-总的相关系数均值是0.77。

SAD量表的分数与其它关于社交焦虑及羞怯测量的相关系数非常高(如Jones,Briggs及Smith,1986),r值达0.75以上,与一般焦虑的测量也有正的相关。

据报道,SAD量表得分较高的人,在实际交往中焦虑程度较高,得分较低的人,在实际交往中焦虑程度较低。

2.2.2 内外向程度评定表该表是根据荣格内--外向的概念而设计的量表。

该量表用于测试一个人在性格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内外向倾向。

得分越高表明性格越外向。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该量表据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3 施测程序正式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严格按照心理学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统一的答卷纸,在三月底统一收回。

2.4 统计工具所有的调查数据都进行spss12.0电脑处理、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3.1 大学生交往焦虑总体情况表1 基本情况描述统计SAD总分社交苦恼(Ax)社交回避(Av)结果11.22 6.00 5.22 6.535 3.576 3.506对照组8.03 3.92 4.14 4.64 3.1 2.62注:(上为均值M,下为标准差SD)(下同)由表1可知,结果明显高于林雄标对照组的总分均值为8.03,标准差为4.64(t值=15.28,p<0.01)、焦虑分量表(Ax)均值为3.92,标准差(SD)为3.1(t值=13.92,p<0.01)和回避分量表(Av)均值得分为4.14,标准差(SD)为2.62(t值=11.04,p<0.01),可见大学生交往焦虑程度较高,存在较大的问题。

3.2 内外向程度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的相关研究表2 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内外向程度的相关分析距阵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内外向程度社交回避------社交苦恼0.703*** -------内外向程度-0.519*** -0.554*** -------注:*p<0.05 **p<0.01 ***p<0.001 (下同)由表2可知,内外向程度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是-0.519(p<0.001),-0.554(p<0.001),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同样,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 703(p<0.00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3 性别、年级在交往焦虑上的比较表3 年级、性别在交往焦虑上的差异检验结果年级性别df F P df F P社交回避 2 3.051 0.049* 1 0.570 0.569社交苦恼 2 0.215 0.806 1 1.815 0.071由表3可知,年级在社交回避上,F=3.051 (P=0.049<0.05),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社交苦恼因子上,F=0.215 (P=0.806 >0.05),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不同性别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4年级在社交回避上具体差异的多重比较表4年级在社交回避上的多重比较结果年级社交回避大一 4.49大二 5.62* 5.62大三 5.23 5.23 5.23由表4可知,在社交回避上,大一和大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比大一、大三在社交回避上表现出更多的问题。

大一与大三之间,大二与大三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4.讨论4.1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焦虑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焦虑问题,在交往中容易出现紧张不安和自卑感。

这与金艳、张翔等人的研究一致。

为什么大学生会存在这么严重的人际交往问题呢?我们认为当前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产生交往焦虑主要原因。

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时期,改革给高等教育、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然而,随着外来新文化、新思想的冲击;学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给大学生们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和冲击也同样巨大。

他们一方面有着完全成熟的身体和充分发展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却因为仍在求学期间,对父母、对社会还保持着一定的依赖关系;一方面雄心勃勃,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却又对自己缺乏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一方面思想极其活跃,渴望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却又缺乏社会经验,社交技巧不足。

4.2内外向指数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的相关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外向指数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即随着性格外向程度的增加,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分数降低,换句话说,表现出更少的交往焦虑。

我们认为这是由个人的性格所决定的。

内向性格是安静的、富于想象的、爱思考的、退缩的、害羞的和防御性的,对人的兴趣漠然;故他表现出更少的社会交往兴趣。

外向性格是爱交际、好外出、坦率、随和、乐于助人、轻信、易于适应环境,表现出更多的社会交往兴趣。

[1] 这与荣格的定义,在人际交往方面基本一致。

4.3不同年级在社交回避上差异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社交回避上不同年级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二与大一存在差异,大而尤其严重。

究其原因可能是:首先,时间上的差异。

大二和大三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学习任务重,学习知识点多,尤其使专业知识学习的集中时期。

所以大二就没有大一那么多的时间进行社会交往,社交回避的问题比大一的严重。

其次,恋爱因素。

大一刚进校,人和物都不是很熟悉,相对于大二来说恋爱的人就要少很多,比大二的人更自由,而大二恋爱的人比较多,和其他人的交往就要少很多,常常回避社交活动。

5.方法指导5.1学会交往的方法及技巧首先,培养人际交往的共情能力。

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感受和理解力,能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会对方,并对对方的情绪作出恰倒好处的反应。

其次,学习人际交往的沟通技巧。

包括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和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两方面。

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须做到开列自己的人际交往清单、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

另外学习人际沟通的技巧包括非言语沟通和言语沟通。

非言语沟通非常的重要,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人的肢体语言传递的信息达70%以上。

交谈中的坐姿、坐位、手势、握手的方式、面部表情的不同都包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我们在沟通时具备相应的敏锐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

言语沟通,需注意到说话的语气、语调、用词。

再次, 在人际沟通中,还要做到认同、赞美、感激、幽默、倾听。

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人际互惠,平等交往,不分尊卑优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而不能只索取不奉献;要真诚待人,不虚伪、不做作;合理竞争,不嫉妒、不伤害;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而不是消极等待;从自身做起,热情交往。

克服心理障碍——自卑、嫉妒、虚荣、猜疑。

[6]5.2心理学角度的训练方法5.2.1.敏感性训练。

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

活动方式主要是语言交流。

这类团体通常由5人到15人组成,包括一名团体心理辅导人员。

训练期限可以是一至四周。

训练团体主要以非指导性的方式为参与者提供真实体验“此时此地”的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