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 (ppt 29页)
《农村经济效益统计》课件
某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统计案例
案例概述
某农村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了经济效益统计,以评估合作社的经 营效果和盈利能力。
统计指标
该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统计涉及销售额、净利润、成本费用、社员收 益等指标。
数据分析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该农村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 力,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农村投资效益指标
农村投资额
反映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期内农村投资的总规
模和总水平,是衡量农村投资效
益的重要指标。
01
农村投资回报率
02
反映农村投资的盈利能力,是衡
量农村投资效益的直接指标。
农村投资结构
反映农村投资的配置情况,是影 响农村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 03
农村投资环境
04 反映农村投资的外部条件,如政 策、市场、基础设施等,是影响 农村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
结论与建议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该农村合作社经济效益的建议,如加强 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等。
05
提升农村经济效益的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交通设施
修建和维护农村道路,提高通达性和便利 性。
农村水利设施
建设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抗旱抗涝 能力。
农村通讯设施
加强农村通讯网络建设,提高信息传递效 率。
该地区农村经济效益统计涉及农业产值、 农民收入、农业投资、农业劳动力等指标 。
数据分析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了解该地区 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为制定相应 的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提高该地区农村 经济效益的建议,如优化产业结构、加强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ppt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ppt农村经济调查报告ppt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经济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进行了一次农村经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了一份PPT报告。
本文将对该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农村经济概况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我们对农村经济的整体概况进行了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经济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
然而,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农业产能不足、农村人口流失等问题。
二、农业发展状况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我们在报告的第二部分对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府的扶持政策使得农业产量有所提高。
然而,农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农产品市场的不稳定等。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我们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农村非农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然而,产业结构调整仍然面临一些困难,比如技术转型的难度、资金支持的不足等。
四、农村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报告的第四部分,我们对农村金融服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有待提高,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五、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是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的重要保障体系。
在报告的第五部分,我们对农村社会保障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六、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对农村环境保护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农业的收入分配PPT教学课件
一、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收入再次分配 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收入再次分配是政府集中资本进行 重点、大型建设项目所必需的,国家和地方的许多大型建 设项目往往是由政府财政拨款进行的;其次,收入再次分 配是保证非物质生产领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科学研究、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政府行政管理和国防 等,都需要大量的经费,而收入再次分配是这些经费的主 要来源;第三,收入再次分配是保障丧失工作能力公民生 活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和社会各项福利事业的主要经费来 源,是社会救济的主要经费来源;最后,收入再次分配又 是应付各种突发事变、特别是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
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 (二)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 1、按资分配 2、按劳分配 3、按需分配
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三)初次分配与再次分配 收入分配有两个过程,即收入初次分配和收
入再次分配。 ▪ 收入初次分配是在物质生产领域进的,分配的份
额取决于各生产要素对物质产品形成的贡献份额, 贡献份额大所得到的收入分配份额也大。物质产 品的形成源自土地、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土 地、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按各自的贡献份额 分别取得地租、利润和利息、工资等收入。收入 的初次分配对于物质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 意义,特别是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新和发展的重 要保证。
第十五章 农业的收入分配 与农民消费
第十五章 农业的收入分配 与农民消费
▪ 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农业收入分配 ▪ 第二节 农业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 第三节 农民负担与农村税费改革 ▪ 第四节 农民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
第一节 收入分配与农业收入分配
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二、农业收入分配
一、收入分配的基本原理
二、农业收入分配
(二)农业收入初次分配 1.农业生产要素与农业收入初次分配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
表一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1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2年单位:万元平衡关系:1、1=3+4+6+7=8+12+14+16+18+19+20+21+22+23=24+272、8=9+113、30=27+28+29=31+34+35+36+37+38+414、31=32+335、44=41+43注:本表在村级填报时,代号3不填;在乡镇级填报时,代号42不填(应填表报代号3)。
表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负担情况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2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2年单位:万元填表单位:平衡关系:1、1=3+7+8+9+10+11+12+13+14+15=17+242、3=4+63、26=24+25=27+30+31+394、27=28+295、31=32+35+386、32=33+347、35=36+378、40=41+42+43+44表三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以乡镇为单位分组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3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2年单位:个、万人填表单位:平衡关系:1=2+3+4+5+6+7+8+9注:1)本表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指“农民人均所得”;2)本表发至县级。
表四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以村为单位分组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4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2年单位:个、万人平衡关系:1=2+4+5+6+7+8+9+10+11+12+13注:1)本表在乡镇级填报时,人口指标单位为“人”;2)本表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指“农民人均所得”;3)本表发至乡镇级。
表五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5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年单位:个、万人、万亩填表单位:平衡关系:1、6=7+8+9+10+11+12 2、19=20+21+22表六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6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2年单位:万元、个填表单位:平衡关系:1、1=2+3+4+5+6+7;2、8=9+10+123、13=1-8;4、15=13+14=16+245、16=17+18+19+20+21+22+23;6、25=26+277、28=29+30+31表八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情况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8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2年单位:个、户、亩、份填表单位:平衡关系:6=7+8+9+10+11+12表七村合作经济组织资产负债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7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2年单位:万元填表单位:平衡关系:1、1=2+3+4+5;7、19=20+21+22+232、6=7+8+14;8、24=25+263、8=11+12+13;9、27=28+31+32+334、11=9-10;10、28=29+305、14=15+16+17;11、34=19+24+276、18=1+6;12、18=34表九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情况统计表表号:农市(经)年综9表制表机关:农业部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函[2003]175号有效期:2年填表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统计表(试行)填表单位:单位:万元、个注:1、本表发至乡镇级;2、为避免重复计算,专业合作组织按组织机构所在地确认、填报。
关于收入分配的PPT
• 但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应具备一些条件:
1.非农人口所占比重要达到60%--70%; 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以上。 • 我国非农人口比重仅仅40%多一点,因而我国的 还处于倒U曲线的左边,拐点还未到来,所以说 将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收入非配差距会迚一步 拉大。
• (四)贫困指数
• 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贫困指 数越大说明贫困者越多,收入分配也就越丌均等。
十七大
我国分配原则演进
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
十六大
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
十四大以来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但是,请看下面的一系列数据...
我 国 居 民 收 入 存 在 六 个 方 面 的 差 距
• (五)沃尔夫森极化指数
• 极化指数就是穷人和富人的人口总数不社会总人 口数的比值。 • 两级分化的最大特征是整个社会分裂为穷人和富 人,中等收入人群却在急剧缩小。极化指数越大, 穷人和富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就越大,收入分 配就越丌公平。
二.我国的收入分配各时期特点
•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收入分配
• (三)库兹涅茨指数及其“倒U假说”
• 库兹涅茨指数是用一个社会 收 入 分配体系中最富有的20%的 分 配 人口所占有的收入份额来表 不 平 示社会的收入分配差距。这 等 社会发展水平 一指数的最低值不可能小于 性 0.2,指数越高,收入分配差距越大。 • 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就是一国的收入分配 的不平等会随着早期的经济发展而恶化,达到 最高点后,又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善。他总结 出位于倒U曲线最高的拐点处,人均收入水平 为300-500美元,这也就成为人们预测未来收 入差距走势的一项依据。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件(共29张PPT)
②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 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2、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5)在再次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 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强化税收调节。
No Image
No Image
3、按劳分配
(4)原因(必然性+重要性) ①必然性: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思考:在公有制范围内,现阶段为什么一定要按劳分配,而不能按需分配或平均分配呢? (1)按需分配的条件必须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7)在分配秩序方面: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合、增低、 扩中、调高、清隐、取非。
2、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8)必须坚持消除贫困。 ①原因:贫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是全世界面临的
共同难题。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 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也可从按劳分配意义角度把握)
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
法治意识:国家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取缔非法收分入红,、劳动债者券要、合法股经票营交,依易法收致入富。等
数据的收集、使用、转移等产生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 小②吕措的 施叔:叔要是动农员民全,党转全让国了全自社家会承力包量地,的坚经持营精权准,扶一贫心、一精意准经脱营贫指,“农企把家扶业乐贫”的,同收管扶入志理增、人加扶了才智很相凭多结借。合其,做管到理脱才真贫能、在真生脱贫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形式
12讲收入分配26页PPT
56.2 32.2 15.4 4.6
0
E
D
C
A 20
B
40
60
80
100
基尼系数(3)
• 45度线上的点,表示一定比例家庭数分配得到相同比例国民收入, 分配具有平均性质。如果表示实际收入分配状态的散点,与45度 线上点重合,则收入分配处于绝对平均状态。因而,洛伦茨曲线 与45对角线之间距离高低,或者它们交合而成的面积大小,显示 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收入再分配:文明和人道原则
• 一般文明社会价值标准,要求保护社会成员中特殊困难者的基本生 存权利,为此需要一定程度的收入再分配;因而收入再分配与广义 的文明人道原则是一致的。文明和正常的市场制度发生作用,有一个简
单而普遍的前提,是社会成员必须对于自身生存可能性具有基本信心。如果 这一基本条件在较大时间空间范围内不能得到满足,基本社会价值标准会被 侵犯。好比一群被判死刑的囚犯,允许最后一次自由逛街机会,一定会发生
基尼系数(2)
横轴表示依据收入高低排 列的居民家庭数量累计百 分比,纵轴表示国民收入 的累计百分比。A点表示收 入最低的20%居民获得了 4.6%的国民收入;B点则 表示40%居民获得了 15.4%的国民收入;这两 点传达的信息结合在一起, 表示收入较低的20%居民 得到了10.8%(15.4% — 4.6% = 10.8%)的收入。
收入再分配:“无知帐篷”理论之二
• “无知帐蓬”是一个具有想象力的理论,它通过构造一个特殊的 “信息屏蔽”环境,对收入平等规则提出一个别开生面的分析。
• 问题在于收入总量这块蛋糕大小不变的假设不符合现实。实际上, 一国经济通常具有成长性,决定增长速度和收入总量的重要因素, 包括人们工作努力程度,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等等,而这些因素 与收入分配又存在联系。绝对平均的收入分配规则,会消弱人们 努力和冒险的动机和积极性,从而使得可分配收入总量远远低于 实行收入激励制度下的收入总量,因而对所有人都可能是一种不 利选择。罗尔斯意识到这一问题。他的结论是一方面肯定收入再 分配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认为人们会接受一定程度分配不平等, 从而使收入总量蛋糕更快增大。
农经第九章农民收入.ppt
四、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 1、 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是按劳分配:
2,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体现
3、社会总产品分配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和积累 与消费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进行社会总产品分配时, 应作“六项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耗的生产资料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
(5)现金总收入:指农村住户和住户成员在期内得
到的以现金形态表现的收入总和。
•
(6)实物总收入:指的是农户当年生产的各种农产
品总量扣除出售部分,按一定的价格计算得到的总收入。
3、纯收入
在收益分配统计中,“纯收入”指的是 农村经济总收入扣除各项费用后的余额部 分,这个余额部分也叫“收益”。
“纯收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国家、 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4、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努力形成城乡发展规划、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 理一体化新格局。
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引导资金、技术、 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 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互动互促。
切实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逐步实现城乡 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5、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 入分配调节力度。
二、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收入差距过大
城乡差距 地区差距 行业差距 不同群体差距
2、资本分配过高,劳 动分配过低,导致国民 收入格局偏移
4、分配秩序混乱,伤及公平
2、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 扩大良种补贴范围; 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 全面落实对粮食、油料、生猪和奶牛生产
农村生产总值统计课件(PPT35张)
(三)农村生产总值 计算内容 包括农村企业、事业单位和农户向社会提供的 最终使用的物质产品和劳务总量。包括: 1.农村居民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价值; 2.农村社会集团消耗的产品和劳务价值; 3.投资产品,即用作固定资产的产品价值; 4.增加储备和库存的产品。包括各种生产资料和 消费资料的价值; 5.调出与调入(包括出口与进口)产品和劳务价值净额 农村生产总值 是农村总产出扣除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 价值后的余额。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净额 或=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十津贴
4
图14—1 两种核算体系的总量指标的比较
物质生产部门
中间产 品价值 生产性固定 资产折旧 税金金
非生产 性固定 资产折 旧 购买经营物品价 值(相当于物质 生产部门的中间 产品)
农村各部门增加值=各部门总产出 -各部门消耗的产品和劳务价值
(农村总产出=中间消耗的产品和劳务价值
十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价值)
13
2、分配法(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得到的收入总额
)
分配法 又称为收入法,是根据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农村企业、 事业单位和农户分配形成的收入计算产值的一种方法。 农村生产总值=各项分配收入十固定资产折旧十大修理基金 分配收入包括: (1)劳动者报酬 指农村劳动者因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在分配中所得 的劳动收入。不包括由福利基金、公益金、利润、 公积金等支付的工资、奖金、生活补助和救济金等。 (2)福利基金(或公益金) 指根据国家或集体有关规定提取并计入成 本的福利基金(或公益金)。 (3)利润(或提留) 指产品销售利润或经营利润。提留是农村合作经 济收入分配中按一定比例由集体提取留用部分。 (4)税 金 指向国家交纳生产销售和经营环节的各种税金。 不包括从留利中交纳的所得税、调节税和奖金税等。 (5)其 他 指上列各项分配收入以外的收入部分。 14 #上述 “分配法”与计算农村社会净产值用的“分配法”不同。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 (ppt 29页)
养殖而未捕捞的水产品,由于未计算渔业
收入,其生产费用原则上不应计入当年的渔
业生产费用。
5.农村工业生产费用 指为取得农村工业收入而在生产和销售中
支出的流动资产消耗额、固定资产折旧额
和其他生产费用。
6.农村建筑业生产费用 指为取得农村建筑业收入而支出的建筑材
料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其它生产费用。
7.农村运输业生产费用 指为取得农村运输业收入而支出的材料燃
繁殖增长和增重不计算收入,活家畜、家禽及其他小 动物的产品(如蛋、奶、毛、蜂蜜、蜂蜡),以及动 物屠宰及死亡后的畜产品(如猪鬃、牛皮、羊皮、蚕 茧),均按全部产品计算收入。 4. 渔业收入 包括捕捞天然水生和人工养殖的鱼类、虾类、蟹类、 贝类、藻类等水产品的收入。
(二)农村非农业收入
农村非农业收入 指当年农业以外各行业生产经营的收入。
象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不包括国营农企的收入。
(4)指标涵义不同 总产值侧重于反映“已经生产出来”, 只要是物质生产部门当 年
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论是主产品还是副产品(牧业的厩肥除外) 不论是产成品还是在产品(渔业的末捕捞水产品除外),都应计 算产值;总收入侧重于反映“可以用于分配”,它不包括虽然
2.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分配 是指实行统一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等经济组织的收入分
配活动。包括集体经济组织间的联合
经营和集体承包经营部分。
3.新经济联合体收入分配 按符合新经济联合体标准者统计收入分
配情况。
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分配 包括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和自营两部分。
二、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的方法
济发展的速度、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
一、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的范围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统计分析幻灯片PPT
2、 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了积极财政 政策效应的发挥。
根据投资乘数原理,当边际消费倾向MPC 下降时,投资乘数K= 1/(1 - MPC) 也会降低, 从而使投资对刺激经济的作用减弱。前面已 经分析,当前居民MPC 下降是与收入差距扩 大有密切的因果关系的。
3、收入差距过大使松动的货币政策收效甚 微。 我国从1996 年5 月以来连续7 次下 调利率,目的就是试图把近6 万亿元的储蓄 存款“引虎出笼〞来刺激居民消费和投资。 然而,实际情况是居民储蓄存款非但没有减 少,反而在继续增加。究其原因是因为金融 资产分布的不均。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 6 万亿居民储蓄存款的66 %来源于10 %的 居民。即我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低收入阶 层只拥有储蓄存款中的很小一局部,其仅有 的一点储蓄存款也是用于防范日后之需,利 率弹性极小,因而是不可能被降息所释放出
(二) 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过程
第一阶段是1978 —1984 年,叫做“增长且平等
〞阶段。
第二阶段是1985 —1989 年,叫做“不平
等且不增长〞阶段。
第三阶段是1989 年至今,叫做“增长但不平等〞
阶段。
1、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 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向居民倾斜
3、 财产性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
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这一时期我国居民 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缺乏1 % ,而居民总 体的基尼系数却由1984 年的0.297 增 长到1989 年的0.349。
国家统计局的测算,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居 民的基尼系数从1984 年的0.16 增长到 1989 年的0.23 ,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由 1984 年的0.258 上升到0.300
第三阶段是1989 年至今,叫做“增 长但不平等〞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等经济组织的收入分
配活动。包括集体经 按符合新经济联合体标准者统计收入分
配情况。
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分配 包括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和自营两部2 分。
二、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的方法
调查方法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采取全面调查与非全面 调查相结合,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相结合的方 法制度。首先由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根据 历年收入分配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县作为调 查县,各省的资料根据调查县的资料汇总计 算,全国的资料根据各省的资料汇总计算。 在调查县内部、一般以乡为单位开展统计调 查,并区分不同的调查对象,采用不同的调 查方法:
已经生产出来、但不能构成最终收入的产品价值,如绿肥、青 饲料和农作物副产品等的价值,生长中的林木蓄积量、8畜禽活 体重产量等的价值,当然更不包括牧业的厩肥、渔业的未捕捞
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构成
(一)农业收入 指当年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的收入。
1.种植业收入 包括收获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水果、茶
叶、水生植物(如莲藕、菱角)等主副产品的全部收
3
1.乡村企业收入分配资料 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核算制度,可以 从乡村企业统计年报中取得资料。
2.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分配资料 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核算制度,可 以从它的年终收入分配报表取得资 料,或从会计年报、季报、原始台 帐中取得资料。
3.新经济联合体收入分配资料 可以从会计核算记录中取得资料, 或从基本情况调查表中取得资料。
第八章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 是 农 村 中 各 种经济组织根据全年从 事 农 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饮食业、服务业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实物收入和现 金收入),扣除费用性支出以后,将经 济纯收入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 间进行的分配。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 计,全 面 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比例、效益 和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 三者关系,是一个较完整的信息系统。
1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调查
一、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的范围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 是以农村经济总收入、总费用和纯收入分配为
调查内容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包括:
1.乡村企业收入分配
是指乡(镇)、村及村以下各级举办的农
业企业;工业企业、建筑业企业、运输
业企业、商业饮食业企业、服务业企业
的收入分配活动。
2.集体统一经营收入分配 是指实行统一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5
一、农村经济总收入指标
农村经济总收入 指农村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当年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可以用来抵偿当年开支, 并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一切实际 收入的总和。
农村经济总收入的特定涵义: (1)它是一种总收入 作为总收入,从价值构成方面看,包括收入项
目的全部价值,并未扣除为取得收入而支出的 有关费用,因而不同于“纯收入”;从收入形 态 看,既包括出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
肥,青饲料和农作物副产品,生长中的林木 蓄积量、畜禽活体重产量、未捕捞水产品等 均不计算收入。
(3)它是一种实际收入 实际收入从分配角度看,是指具有所有权实
际可以用于分配的收入。既包括生产经营活
动取得的实际收入,如农业生产收入、非农 业生产经营收入;也包括实际所得的其他非 生产性收入,如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罚金 收入、出售财物收入、库存物资盘盈等。但
象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不包括国营农企的收入。
(4)指标涵义不同 总产值侧重于反映“已经生产出来”, 只要是物质生产部门当 年
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论是主产品还是副产品(牧业的厩肥除外) 不论是产成品还是在产品(渔业的末捕捞水产品除外),都应计 算产值;总收入侧重于反映“可以用于分配”,它不包括虽然
入,内部周转的绿肥、青饲料和沤肥的农作物副产
品,一般不计算在内。
2.林业收入 包括各种人造林木的林产品(如油桐籽、油菜籽、板
栗、核桃、藤条、棕片)、采伐竹木和出售树苗的收
入。但生长中的林木蓄积量不能折算收入。
3.畜牧业收入 包括出售、屠宰畜禽和其他小动物,以及畜禽产品
4.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分配资料 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或典型调查取得 资料,或从农村住户调查,农村基 本情况调查中取得资料;采用抽样 调查时,—般以乡为单位进行等距
抽 样选点进行一次性调查或经常性登 记。采用典型调查方法时,一般以 乡为单位选取若干个典型村、组4 、
第二节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指标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中的主要指标有总收入、总费用、纯收 入以及国家税收、集体提留和农民所得等分配指标。
◆总收入是分配的物质基础;但不是全部收入都能用来分配, 只有纯收入才能用来分配。计算总费用,就是为了从总收 入中扣除不能用来分配的各项费用,从而计算能够用来分 配的纯收入。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中的总收入、总费用、纯收入和分配指 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用公式表示为:
纯收入=总收入—总费用 =国家税收十集体提留+农民所得
也包括当年生产的未出售产品的实物折价,因
而不同于“商品性收入”或“出售产品收入”。 但
是,有些不能构成收入的项目(如来料加工6产品
(2)它是一种最终收入 最终收入从分配角度看,是扣除有关费用后 最终可以用于分配的收入。因此,有些已经
生产出来,并构成当年生产成果,但不能用 来最终分配的中间产品,如生产中消耗的绿
不包括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
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7 资等。
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区别
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农村社会总产值都是综合说明全年生产经营
总成果的指标,但两者具有很大约差别。
(1)核算原则不同 总产值按所在地区(国土原则)统计,不包括农民进城生产的产 值,总收入按所属地区(国民原则)统计,农民进城经营的收入 也要计算在内。
(2)统计范围不同 (3)计算对象不同
总产值严格按物质生产部门的范围统计,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 门取得的收入;总收入既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取得的收入,也包 括某些非物质生产经营活动(如服务业等)取得的收入。 总产值不仅包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家庭生产的产值,而 且包括地区范围内国营农业企业生产的产值,总收入的计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