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广泛应用是因为其高强度、耐久性和低成本等优点。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1. 使用高质量混凝土材料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措施。
合理选用水泥、砂子、骨料等原材料,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此外,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灰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确保适当的混凝土硬化时间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经过一定的硬化时间,以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浇筑混凝土后,要采取措施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促进混凝土的充分硬化。
硬化时间的延长将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使用防水剂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其抗渗性密切相关。
在混凝土中加入防水剂可以改善其抗渗性能。
防水剂能够填充混凝土孔隙,形成一层防水膜,从而减少水分渗透和侵蚀。
选择合适的防水剂,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适当添加,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 加入化学添加剂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可以通过添加化学添加剂来改善。
常见的化学添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增稠剂等。
缓凝剂用于延缓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使其具有更长的施工时间;早强剂能够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提高施工效率;增稠剂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高其耐久性。
5. 加强混凝土的维修和保养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养。
维修时,应选择与原混凝土相似的材料,并采用合适的修补方法。
对于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还应定期进行防水处理,以防止水分渗透和侵蚀。
6. 达到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其强度密切相关,因此要根据具体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其抗风化、抗冻融和抗化学侵蚀能力也越好。
7. 提高施工质量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还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符合标准。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使用条件的影响,混凝土往往面临着各种耐久性问题,如龟裂、腐蚀和降解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技术措施,以帮助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1. 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采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首要措施。
确保选用符合规定标准的水泥、沙子、石子和添加剂,这些材料应具有适当的强度和化学成分,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控制水泥的用量:过多的水泥用量会导致混凝土龟裂和收缩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混凝土配制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的用量,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并通过使用减少水灰比和增加粉煤灰等措施,降低水泥用量。
3. 加强混凝土的抗裂性:混凝土中控制和预防龟裂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采用控制混凝土收缩的措施,如使用膨胀剂或添加收缩节缩剂来减少混凝土中的内部应力。
同时,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纤维材料,如钢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延性和抗裂性能。
4. 加强混凝土的耐化学侵蚀性:混凝土结构经常受到化学侵蚀的影响,如酸雨、盐水和化学物质的渗透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化学侵蚀性能,可以使用防水剂或添加化学抗蚀剂来保护混凝土表面免受侵蚀。
此外,针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可以采用合适的配方和材料,如氯离子阻隔剂和硅酸盐水泥,以提供额外的化学保护。
5. 表面密封和保护: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密封和保护也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采用合适的表面密封剂或涂层可以减少水分和污染物的渗透,防止混凝土表面的腐蚀和损坏。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混凝土结构,修复任何损坏或破坏的部分,也是保持混凝土耐久性的必要措施。
总结起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选择、配制工艺和施工管理等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技术选型,并加强质量管理和维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耐久性和可靠性。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措施

04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施工工艺 措施
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
程要求和环境条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水泥、
骨料、添加剂等材料的质量和比例。
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
02
采用合适的搅拌设备,确保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充分混合,无
离析现象。
规范混凝土浇筑操作
03
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浇筑,确保混凝土密实、无气泡,并对浇筑
02
它主要取决于混凝土材料的抗裂 性、抗渗性、抗腐蚀性、耐磨性 、耐冲击性和耐老化性等性能。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
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如温度、湿度、 光照、雨雪、冰冻等)和使用环 境(如化学腐蚀、生物侵蚀等) 。
材料因素
包括混凝土的原材料(如水泥、 骨料、水、外加剂等)及其配合 比,以及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和 裂缝等。
后的混凝土进行振捣。
加强混凝土养护
及时覆盖保湿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覆盖保湿材料,防止水 分蒸发过快,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控制养护温度
根据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和环境温度,采取适当的 保温或降温措施,避免温差过大引起裂缝。
定期洒水养护
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定期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 润,促进水泥水化反应的进行。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和混凝土材料的特性,合理确定保护 层的厚度,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保护层的完整性和厚度满足设计 要求。
优化钢筋配置
合理配置钢筋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因为钢筋可以有效地抑制混凝土的裂缝扩展,延缓混凝 土的劣化过程。
在配置钢筋时,应根据工程的需求和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钢筋直径、间距和数量,并确保钢筋的施 工质量符合要求。同时,还应对钢筋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要求一般为40~50年,有的要求上百年。
而现实中,处于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远远达不到设计寿命要求,有的在15~20年就出现了钢筋锈蚀破坏,甚至不足五年就开始修复。
此方面的花费是惊人的,已经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
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基本措施和补充措施。
基本措施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仔细设计与施工,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耐久性,在使用中保持低渗透性,以限制环境侵蚀介质渗透混凝土,从而预防钢筋锈蚀。
①最大限度地改善混凝土本身性能,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许多措施中最经济合理的。
(1)结构采用耐久性设计。
(2)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质量。
(3)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②补充措施是指:环境侵蚀作用特别严重时,或设计、施工不当,单靠上述基本措施还不能保护混凝土结构必要的耐久性时,需要另外增加的其他防护措施。
有以下几方面:(1)采用耐腐蚀钢筋。
(2)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
(3)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
(4)电化学保护结构设计1、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频繁地干温交替会加剧钢筋锈蚀,所以在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时,应昼限制混凝土表面、接缝和密封处积水,加强排水,尽量减少受潮和溅湿的表面积。
由于环境侵蚀介质在构件棱角或突出部分可以同时从多方面侵入混凝土,而凹入部分易积存侵蚀介质、应力异常,因此从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角度出发,混凝土构件选型应力戒单薄、复杂和多棱角。
预计腐蚀破坏严重的构件应便于检测、维护和更换。
2、控制裂缝不可控制的裂缝包括混凝土塑性收缩、沉降或过载造成的裂缝,常为较宽的裂缝,应针对成因采取措施预防开裂,即使难以预料也应加以引导,使其发生于次要部位或便于处理的位置。
可控制裂缝是靠传统的结构设计知识,按结构几何尺寸与荷载可以合理预防和控制的裂缝。
七、提高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长期工程实践调研显示,当前较为成熟的提高海洋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1)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其技术途径是采用优质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和新型高效减水剂复合,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形成低水胶比,低缺陷,高密实、高耐久的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的耐久性原理及提高方法

混凝土的耐久性原理及提高方法一、混凝土的耐久性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 水泥的品种和质量: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结材料。
水泥的品种和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等高强度水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骨料的质量: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材料。
骨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优质的骨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且不能含有过多的杂质。
3. 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合理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需求和材料性能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耐久性。
4.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5. 环境因素:混凝土的耐久性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气候条件、水质、土壤条件等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方法1. 选择优质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应选择优质的水泥、骨料等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
水泥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骨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且不能含有过多的杂质。
2. 合理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工程需求和材料性能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耐久性。
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应控制水灰比,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和开裂倾向。
3. 引入掺合料:掺合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常用方法之一。
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例如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
常用的掺合料有矿物掺合料、化学掺合料等。
4.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
5. 加强混凝土的防护:混凝土的防护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防护材料,可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受到外界侵蚀,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与其提高的措施

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与其提高的措施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构件在长期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而保持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普遍得到人们的重视,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则是其核心的研究内容。
标签: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因素;提高措施1.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1.1混凝土的抗渗性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指混凝土在压力水的作用下抵抗渗透的能力。
如果混凝土的抗渗性不好、溶液性的物质能浸透混凝土、与混凝土的胶结材料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混凝土的性能劣化。
在钢筋混凝土中、由于水分与空气的渗透、会引起钢筋的锈蚀。
钢筋的锈蚀导致其体积增大、造成钢筋周围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开裂与剥落、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失去其耐久性。
渗透性对混凝土的抗冻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因为渗透性决定了混凝土可能为水饱和的程度。
渗透性高的混凝土、其内部孔隙为水分充满、在水的冰冻压力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结构更易于产生损伤与破坏。
因此可以说、混凝土的抗渗性是其耐久性的第一道防线。
混凝土与其微观结构的劣化和侵蚀性介质的传输有关、混凝土的渗透性取决于其自身的微结构和饱和水程度、是决定混凝土性能劣化的关键因素。
因此可能通过检测混凝土的渗透性来评估其耐久性。
1.2混凝土的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决定于水泥石的抗冻性和骨料的抗冻性。
从冰冻对水泥石和骨料的作用可以看出诸多因素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
这些因素包括:水分迁移路径的距离、混凝土的孔结构、混凝土的饱和度、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以及冷却速度等。
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引气:这是因为在水泥石受到冻融作用时、水分迁移所引起的压力、可以由引入的微细气泡得到释放。
一般说来、混凝土的抗冻性随着阴气量的增加而增加。
而当含气量一定时、气泡尺寸、气泡数量和气泡的间距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控制水灰比:水泥石内的大孔隙量与水灰比和水化程度有关。
一般说来、水灰比小、水化程度高则水泥石中的孔隙越少。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但其耐久性较差,易受气候、温度等外力因素影响,导致构建物的损坏。
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保障建筑的安全和可靠。
以下是一些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指水泥、粉煤灰、矿渣粉等混合材料的比例,这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因此,优化配合比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优化方法如下:1.控制水灰比。
通常,水灰比的降低会直接影响混泥土的强度和抗渗性,此外,能减少混凝土开裂和碳化的风险,从而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2.采用一定数量的矿物掺合料,如矿渣粉、粉煤灰等。
通过加入矿物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磨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3.选择适当等级的水泥粉煤灰、矿物粉煤灰等。
实际中,该材料的品种、品牌、等级和用量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和耐久性。
这些优化配合比的方法能够使混凝土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获得更好的到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固化措施混凝土砼固化是指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调控。
在固化过程中,环境的最佳温度和湿度有助于生产强度密度高、抗压抗裂的混凝土。
因此,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固化期湿度和温度。
原则上控制好混凝土固化期潮湿和温度(如20℃左右),从而增强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
2.固化能够有效地促进混凝土成品的早期强度,确保成品达到其设计强度的提高混凝土耐久性。
3.固化预防混凝土出现混凝土裂缝、龟裂,提高混凝土安全、耐磨、耐久的基本原则。
在混凝土固化过程中,合理控制温度和环境湿度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耐久性和耐磨性,能使其建筑物在数十年内不必维修。
混凝土基础和结构的处理混凝土结构的优化荷载承载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取决于基础结构和桥墩等构件的设计和建造。
优化混凝土基础和构建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合理设计和施工混凝土基础。
混凝土耐久性增强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增强方法混凝土是建筑领域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是确保建筑结构长期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在现实应用中,由于外部环境和使用条件的影响,混凝土往往容易出现老化、腐蚀和裂缝等问题。
为了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其耐久性。
因此,在选材时,我们应该选择质量优良的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
同时,注意检查和控制原材料的含水率和杂质含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候性。
2. 加强混凝土骨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与其骨架的稳定性密切相关。
可以采用钢筋等加强材料来增强混凝土的骨架。
通过正确的加固方式和合理的钢筋布置,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抗弯能力和抗震能力。
3. 适当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质量比例。
适当控制水灰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融性能。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容易吸水和渗水;而过低的水灰比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差,难以充分密实。
4. 合理施工和养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细致的施工操作。
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充分振捣和平整表面。
在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包括加水养护、遮阳避雨等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耐久性。
5. 使用化学添加剂适量使用化学添加剂,如减水剂、增强剂等,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抗渗性能。
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增强剂可以改变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冻融性能。
6. 硫酸盐抵抗性降低针对混凝土易受硫酸盐侵蚀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添加硫酸盐抵抗性高的水泥、减少硫酸盐含量或使用阻隔层等方法,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能力。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耐久性增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骨架的加强、控制水灰比、合理施工和养护、适量使用化学添加剂以及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措施

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材料,其耐久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在现实应用中,混凝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破坏,如化学侵蚀、物理载荷、温度变化等。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需要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可行的混凝土耐久性改善措施,旨在提供实用的建议。
1. 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在传统混凝土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材料配比、添加化学掺合剂和改良工艺等手段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等性能优于传统混凝土,适用于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工程。
2. 加强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保养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保养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是否存在裂缝、腐蚀等问题,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如填补裂缝、防腐涂层等,以防止进一步的破坏。
此外,还可以采取防水处理和表面加固等手段,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 使用防水剂混凝土的渗水性是导致其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使用防水剂来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的渗透和侵蚀。
防水剂可以分为内部防水剂和外部防水剂两种,内部防水剂通过改变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和性质来提高其防水性能,外部防水剂则通过涂覆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防水膜来达到防水的效果。
4. 添加化学掺合剂化学掺合剂是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它们可以通过控制水胶比、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和增强其耐久性能。
常见的化学掺合剂包括氯化钙、硅灰、矿渣粉等。
添加适量的化学掺合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5. 耐久性试验与监测耐久性试验与监测是评估混凝土性能和监控其耐久性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融性、抗化学侵蚀性等进行试验,可以及时了解其性能状况,为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定期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监测,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
总结: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措施包括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加强维护保养、使用防水剂、添加化学掺合剂以及进行耐久性试验与监测等。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根据本合同段结构混凝土的工作环境和地区混凝土的材料体系,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主要为碱—集料反应、碳化、抗渗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就是使混凝土具有高密实、低渗性,对环境中侵蚀性介质有足够的抵抗力。
(1)、碱—集料反应的预防根据设计要求和《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本合同段混凝土属Ⅱ类工程,需采取预防碱—集料反应的措施。
碱—集料反应能使混凝土产生体积膨胀,严重时会导致开裂破坏,从碱—集料反应的机理来看,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集料反应必须具备3个条件:一是混凝土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碱(K2O、Na2O,主要来源为水泥、外加剂、掺加料);二是集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能与碱反应,且反应物能吸水膨胀的碱活性岩石或矿物;三是能提供水分的潮湿环境条件。
采取的预防措施如下:①、选用标号不小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重点是选水泥中的C3A和含碱量(Na2O+0.658K2O),C3A含量小于8%,碱含量小于0.6%。
根据市场供应情况,选择生产质量稳定的转窑水泥,不得使用小窑水泥和立窑水泥。
②、对拟采用的粗、细骨料按照要求检验其碱活性,选用非碱活性(A种)或低碱活性(B种)集料。
③、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指标的前提下,利用双掺技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抑制碱—集料反应的能力,即掺加高效减水剂,减小水灰比;掺优质粉煤灰,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④、控制单方混凝土中的含碱总量,根据单方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和掺加料的实际用量及其相应的含碱指标进行含碱总量计算。
本合同段控制在3kg/m3之内。
(2)、提高混凝土工作性和均匀性的技术措施为了施工过程中易于操作而保证质量,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是指流动性、粘聚性、充填性、可泵性和稳定性(即抗泌水和抗离析性)。
因此,首先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有足够的坍落度。
如果仅通过加大用水量来实现,则混凝土泌水、离析的倾向大,若掺加高效减水剂、拌合物的流动性增大,但流动性速率减慢,而且伴随很大的坍落度损失。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1、添加掺合料:掺合料是指用于替代部分水泥的材料,如矿渣、粉煤灰和硅灰等。
添加掺合料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泥含量,减少水泥对混凝土龟裂的敏感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使用防水剂:防水剂是一种化学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
抗渗透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
防水剂能够填塞混凝土内部的毛细孔隙,阻止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透,从而减缓混凝土老化的过程。
3、表面防护: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
寿命。
常见的表面防护方法包括施加聚合物涂层、喷涂防水涂料以及利用化学品进行抗硫酸盐侵蚀的处理。
这些防护措施可以防止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表面的破坏,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4、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分和水泥用量的比例。
水灰比越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就越高。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合理控制水灰比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
5、加强施工监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
量的关键。
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振捣密实度以及养护条件等环节,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其耐久性。
6、定期养护:混凝土在浇筑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以确
保其充分固化和强度发展,提高耐久性。
养护期间应避免混凝土受到过度干燥、高温或极端寒冷等不利条件的影响。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包括添加掺合料、使用防水剂、施行表面防护、控制水灰比、加
强施工监管和定期养护等。
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技术及措施

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技术及措施周光富程卓向龙余谦Summary:钢筋混凝土一向被认为是耐久性较好的建筑材料。
但是有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提前失效,达不到预定的服役年限。
因此,如何提升混凝土耐久性就成了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首先提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些措施。
Keys: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措施1 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所谓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在内部或外部,人为或自然的因素作用下,混凝土保持自身工作能力的一种性能。
或者说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抵抗外部环境或内部本身所产生的侵蚀破坏作用的能力。
2 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碳化是指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复杂的多相物理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的pH值下降,当达到一定数值时,混凝土中的钢筋钝化膜就会被破坏,从而使混凝土保护的钢筋锈蚀,同时还会对混凝土收缩起到加剧的作用,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碳化是衡量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
2.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变化过程。
在浇筑混凝土时为了得到必要的和易性,用水量往往会比水泥水化反应所需的水多一些,这些多余的水以游离的形式滞留于混凝土毛细孔中,遇到低温就会结冰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结构的破坏。
这些游离状态的水就是造成混凝土遭受冻融破坏的主要因素。
3.混凝土钢筋的锈蚀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是一个电化学反应的过程,当钢筋表面的钝化膜被破坏后,钢筋处于活化状态,在有足够的水和氧化剂的条件下就会发生导致锈蚀的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锈蚀物质比腐蚀钢筋的体积要大得多,由于锈蚀产物最终形式不一,一般可达锈蚀钢筋体积的2-4倍。
锈蚀产物体积膨胀使得钢筋对周围的混凝土产生环向拉应力。
随着锈蚀的发展,体积膨胀也越来越大,当产生的环向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就会沿顺筋方向产生裂缝,直至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剥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措施混凝土在建筑、道路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中广泛使用,其耐久性对于保障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混凝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化学腐蚀和物理力量等,进而导致其耐久性下降。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延长其寿命和减轻维修成本。
1. 优化混凝土配方:混凝土配方的设计应考虑到特定应用环境的要求。
通过选择适当的水灰比、掺合料和添加剂等材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例如,使用合适的掺合料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并增加抗裂和抗渗性能,同时添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耐久性。
2. 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对于保证混凝土质量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合理的浇筑、振捣和养护方法可以减少混凝土的缺陷,避免裂缝的形成,提高抗渗性和耐久性。
此外,施工现场应遵循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致密性。
3. 密封和防护:混凝土表面的密封和防护是保护混凝土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在混凝土表面施加适当的防水层或涂层,可以减少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入,从而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此外,定期检查和修复密封层和涂层的损坏也是必要的维护措施。
4. 提高混凝土抗化学侵蚀能力:化学侵蚀是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化学侵蚀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a. 控制混凝土的碱含量,减少硫酸盐侵蚀;b. 使用高性能的掺合料和激发剂,提高混凝土的耐酸碱性能;c. 进行防渗处理,减少水分和有害物质的侵入;d. 增加混凝土的覆盖层厚度,提高抗化学侵蚀的保护层。
5. 定期维护和修复: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
及时发现并处理混凝土的裂缝、麻面和空鼓等问题,可以防止进一步损坏和扩大,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维护措施包括清洗表面、修复损坏部位、加固支撑结构等。
总结: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我们可以从混凝土配方的优化、施工工艺的控制、混凝土表面的密封和防护、提高混凝土抗化学侵蚀能力以及定期维护和修复等多个方面入手。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一)预防钢筋的锈蚀。
常用的方法有环氧涂层钢筋,采用静电喷涂环氧树脂粉末工艺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环氧树脂防腐涂层,这种钢筋保护层能长期保护钢筋使其免遭腐蚀。
此外,在混凝土表面涂层也是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涂料应是耐碱、耐老化和与钢筋表面有良好附着性的材料。
还可掺加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小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率,特别是毛细孔隙率大幅度降低。
还可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如耐锈钢筋、阻锈钢筋等。
(二)避免或减轻碱集料反应。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危害很大,一旦发生很难修复。
当混凝土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时,必须从配合比出发,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此外,外加剂特别是早强剂带来高含量的碱,为预防碱集料反应,在设计上应对外掺剂的使用提出要求。
(三)加强施工管理。
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搅拌必须均匀,振捣必须到位,要严格遵守养护制度,可以用表面养护剂来改善养护条件,提高保水性,加速表面硬化。
混凝土构件的侵蚀病害都是从表面开始的,在混凝土终凝前做好原浆抹面压光,增强表面密实度,也可采用表面浸渍和表面涂覆的手段来降低混凝土表面渗透性。
(四)防止混凝土的冻融破坏。
混凝土的组成、配合比、养护条件和密实度决定了其在饱水状态下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目前只有加气混凝土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引气是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参数。
一般引气量4%-8%,同时,应避免采用吸水率较高的集料,加强排水以免混凝土结构被水饱和。
在混凝土中掺加优质引气型高效减水剂,既能获得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显著提高抗冻性,又能大幅度减小W/C,从而保证混凝土强度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
(五)拌合及养护用水。
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应考虑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水灰比的大小很大程度影响混凝土强度值的大小。
拌合水应检查其杂质情况,防止影响砂浆及混凝土生成时杂质影响其耐久性。
海水中含有硫酸盐、镁盐和氯化物,除了对水泥石有腐蚀作用外,对钢筋的腐蚀也有影响,因此在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不宜采用海水拌制和养护。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在建筑领域中,混凝土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材料,但其耐久性往往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并对每种措施进行详细的解析。
1. 使用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 选择合适的水泥类型及掺和材料;-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2. 使用适当的施工方法:-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确保浇筑均匀;- 制定合理的密实方法,确保混凝土充分密实;- 控制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3. 采用化学物质保护:- 使用防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使用防冻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使用化学防腐剂,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
4. 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定期检测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问题;- 定期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和附着物,保持其良好状态;- 定期对混凝土进行保护层的修补和涂覆,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未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并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材料选择和质量控制1. 选择高质量的水泥和掺合料,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2.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避免水灰比过高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3.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骨料质量,杜绝有害物质的掺入。
二:施工方法和工艺控制1.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避免浇筑不均匀导致混凝土强度不一致;2. 适当选择和使用密实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3. 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条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化学物质保护1. 使用防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2. 使用防冻剂,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3. 使用化学防腐剂,提高混凝土的抗腐蚀性。
四:定期检测和维护1. 定期进行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2. 定期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污物和附着物,维持其良好状态;3. 定期对混凝土进行保护层修复和涂覆,延长其使用寿命。
混凝土耐久性论文: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措施

混凝土耐久性论文: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措施一、引言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其耐久性对于建筑物的长期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混凝土常常面临着各种劣化因素的挑战,如化学侵蚀、冻融循环、钢筋锈蚀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逐渐下降,缩短其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因素(一)化学侵蚀化学侵蚀是指混凝土与外部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其性能劣化。
常见的化学侵蚀包括酸、碱、盐等物质的侵蚀。
例如,酸雨会使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溶解,破坏混凝土的结构;硫酸盐会与水泥水化产物反应,生成膨胀性产物,导致混凝土开裂。
(二)冻融循环在寒冷地区,混凝土结构经常遭受冻融循环的作用。
水在混凝土孔隙中冻结时会产生膨胀应力,多次冻融循环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从而降低其强度和耐久性。
(三)钢筋锈蚀钢筋在混凝土中起到增强作用,但当混凝土保护层不足或存在裂缝时,外界的氧气和水分会进入混凝土,导致钢筋发生锈蚀。
钢筋锈蚀会产生膨胀力,进一步加剧混凝土的裂缝和破坏。
(四)碱骨料反应某些骨料中的活性成分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膨胀性产物,导致混凝土开裂和破坏。
(五)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如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等,会使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和孔隙,从而影响其耐久性。
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一)原材料的选择与优化1、水泥选择合适类型和标号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基础。
优先选用低水化热、抗硫酸盐性能好的水泥品种。
2、骨料选用坚固、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的骨料。
避免使用含有活性成分的骨料,以防止碱骨料反应。
3、掺合料适量掺入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提高其抗渗性和抗化学侵蚀性能。
(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1、降低水胶比水胶比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降低水胶比可以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率,提高其密实度和抗渗性。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1052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1、严格控制水灰比,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2、合理选择水泥品种;3、选用较好砂、石骨料,并尽量采用合理砂率;4、掺引气剂、减水剂等外加剂;5、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6、施工中搅拌均匀、振捣密实、加强养护、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
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为骨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越大。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扩展资料措施一、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和外掺料,用以降低用水量和水灰比,降低水化热,增加结构的致密性和稳定性,从而使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
措施二、改善外部环境,:避免①冻溶循环作用,②钢筋锈蚀作用,③碳酸盐的作用,④淡水溶蚀作用,⑤盐类侵蚀作用,⑥碱-集料反应,⑦酸碱腐蚀作用,⑧冲击、磨损等作用。
而对于海洋等严酷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因素是氯盐的侵蚀和钢筋锈蚀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但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水位变化的工程部位以及在饱水状态下受到频繁的冻融交替作用时,混凝土易于损坏。
为此对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抗冻性要求。
用于不透水的工程时,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耐蚀性。
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为混凝土耐久性。
组成材料与结构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外加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
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途径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途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结构设计和结构构造、材料性能、施工质量、构件养护和运营维护等。
结构构造和设计结构设计是结构耐久性的根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采用措施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1)适当增加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推延氯离子渗透到钢筋表面的时间。
(2)控制结构裂纹宽度,减少外界氯离子渗透。
(3)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抗渗性,降低孔隙率。
附加措施(1)采用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涂层:阻止氯离子向混凝土内部渗透,一般可以增加10-20年的使用寿命,部分暴露在空气中的构件露出根据需要间隔时间复涂。
(2)钢筋表面采用致密材料涂覆,如环氧涂层钢筋等,成本较高、质量控制较难,质量良好则能够推迟钢筋锈蚀开始的时间。
(3)混凝土中钢筋预留阴极保护措施,降低钢筋锈蚀开始以后的锈蚀速率。
混凝土材料(1)掺入高效减水剂。
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小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率,特别是毛细管孔隙率大幅度降低。
(2)混凝土中掺加钢筋阻锈剂,能够阻止或延缓氯离子对钢筋钝化膜的破坏,与低渗透性混凝土一起使用效果好。
(3)掺入高效活性矿物掺料。
目的在于改善水化胶凝物质的组成,消除游离石灰的目的。
有些超细矿物掺料,其平均粒径小于水泥粒子平均粒径,能填充于水泥粒子之间的空隙中,使水泥石结构更为致密,并阻断可能形成的渗透路。
(4)消除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破坏因素。
限制或消除从原材料引入的碱、SO3、CL-等可以引起结构破坏和钢筋锈蚀物质的含量,加强施工控制环节,避免混凝土的化学收缩和干缩过大引起的开裂及水化热过高引起的温度裂缝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提高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五项措施

提高水泥混凝土耐久性的五项措施
水泥混凝土在遭受压力水、力学冲击、高温、冰冻或侵蚀作用时的破坏过程虽然各不相同,但对提高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措施来说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除原材料的选择外,混凝土的密实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环节。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一般有以下五个方面:
<1、适当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水灰比的大小是决定混凝土密实性的主要因素,它不但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也严重影响其耐久性,故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
保证足够的水泥用量,同样可以起到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和耐久性的作用。
<2、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操作方法在混凝土施工中,应当搅拌均匀,浇灌和振捣密实及加强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合理选择水泥品种应该选择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水泥品种。
还要根据混凝土的使用条件选择相应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水泥品种,比如抗硫酸盐水泥、耐火水泥等。
<4、掺用引气剂或减水剂掺用引气剂对提高抗渗、抗冻等性能有良好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还能节约水泥。
<5、选用较好的砂、石骨料质量良好、技术条件合格的砂、石骨料,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条件。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对于建筑物的寿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环境变化和使用条件的影响,混凝土往往容易受到侵蚀和损坏。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保护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讨论一些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首先,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配比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进行操作。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合理,确保水灰比适中,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
此外,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避免产生裂缝和空鼓等问题。
其次,采用掺合料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掺合料,如矿渣粉、燃煤灰、硅灰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掺合料具有活性高、颗粒细小等特点,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此外,掺合料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渗透性,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腐蚀性。
再次,适当的养护措施对于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养护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在早期阶段的湿润和温度条件,以促进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和胶凝体的形成。
在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加盖保护混凝土,避免混凝土表面急剧干燥和温度变化。
此外,还应注意定期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养护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混凝土强度和气候条件来确定,一般需持续7-14天。
另外,混凝土表面的保护层也是提高耐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保护层的作用是防止混凝土表面的侵蚀和损坏。
常见的保护层材料有涂料、防水剂、封闭剂等。
这些材料可以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水分和有害物质的渗透,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抗化学物质侵蚀的能力。
保护层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来确定,以实现最佳的保护效果。
最后,定期检测和维护混凝土结构也是提高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定期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如裂缝、腐蚀、酸碱侵蚀等,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前言
混凝土耐久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在各种环境条件作用下,不需要额外的费用加固处理而保持其安全性、正常使用和可接受的外观能力。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明确规定混凝土结构设计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混凝土耐久性与诸多因素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及结构使用过程中的正确维修与例行检测。
就本文而言,重在从施工过程控制的方面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即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作用等级进行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选配,并加强施工工艺控制,特别是混凝土养护的温度、湿度控制等。
1 原材料选用
水泥
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级的低碱硅酸盐水泥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合料仅为粉煤灰或磨细矿碴),禁止使用其它品种水泥。
品质应符合GB175-2007规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超过350m2/kg,碱含量不应超过%,游离氧化钙含量不应超过%,水泥熟料中C3A 的含量不宜超过8%(强腐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C4AF含量小于7%、C3S、C2S含量宜在40%~45%之间的水泥。
粗骨料
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石灰岩、花岗岩、辉绿岩等球形、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碎石,压碎指标不大于10%,母岩立方体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2,含泥量小于%,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5%,颗粒尽量接近等径状。
粗骨料粒径宜为5~20mm,且分两级储存、运输、计量,5~10mm颗粒质量占(40±5)%,10~20mm颗粒质量占(60±5)%。
选用无碱活性粗骨料(因条件所限不得不采用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为~%的活性骨料时,由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应超过3.0kg/m3)。
细骨料
细骨料应选择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的天然中粗砂(不宜使用机制砂和山砂,严禁使用海砂),细度模数~。
严格控制云母和泥土的含量,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泥块含量应不大于%,选用无碱活性细骨料(因条件所限不得不采用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为~%的活性骨料时,由各种原材料带入混凝土中的总碱量不应超过3.0kg/m3)。
矿物掺合料
适当掺用优质Ⅰ级粉煤灰、磨细矿渣、微硅粉等矿物掺合料或复合矿物掺合料,Ⅰ级粉
煤灰和磨细矿渣粉分别应符合GB1596和GB/T18046的规定,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应大于100%,磨细矿渣比表面积应大于450m2/kg。
矿物掺合料掺量不超过水泥用量的30%,粉煤灰与磨细矿渣复合使用时,两者之比为1:1。
专用复合外加剂
采用具有高效减水、坍落度损失小、适当引气、能细化混凝土孔结构、能明显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专用复合外加剂,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专用复合外加剂必须满足专用复合外加剂的规定。
拌和及养护用水
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的要求。
凡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即可使用。
2 预防钢筋的锈蚀
常用的方法有环氧涂层钢筋,采用静电喷涂环氧树脂粉末工艺在钢筋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环氧树脂防腐涂层,这种钢筋保护层能长期保护钢筋使其免遭腐蚀。
此外,在混凝土表面涂层也是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涂料应是耐碱、耐老化和与钢筋表面有良好附着性的材料。
还可掺加高效减水剂,在保证混凝土拌和物所需流动性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用水量,减小水灰比,使混凝土的总孔隙率,特别是毛细孔隙率大幅度降低。
还可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如耐锈钢筋、阻锈钢筋等。
3 避免或减轻碱集料反应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危害很大,一旦发生很难修复。
当混凝土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时,必须从配合比出发,严格控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以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此外,外加剂特别是早强剂带来高含量的碱,为预防碱集料反应,在设计上应对外掺剂的使用提出要求。
4 加强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强度、弹性模量、初凝时间、工作度等因素并通过实验来确定。
混凝土原材料应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准确称量,称量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计):胶凝材料(水泥、掺合料等)±1%;外加剂±1%;骨料±2%;拌和用水±1%。
搅拌混凝土前,应严格测定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搅拌时投料顺序为:先向搅拌机投入细骨料、水泥、
矿物掺和料和外加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所需用水量,待砂浆充分搅拌后再投入粗骨料,并继续搅拌至均匀为止。
上述每一阶段的搅拌时间不应少于30s,总搅拌时间不应少于2 min,也不宜超过3 min。
混凝土拌和物入模前进行含气量测试,并控制在2~4%的范围内。
混凝土输送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或混凝土运输车运送。
当采用泵送时,输送管路的起始水平段长度不小于15m,除出口处采用软管外,输送管路其它部分不得采用软管或锥形管。
输送管路应固定牢固,且不得与模板或钢筋直接接触。
混凝土应连续输送,输送时间间隔不大于45min,且坍落度损失不大于10%。
输送泵接料斗格网上不得堆满混凝土,要控制供料流量,及时清除超径的骨料及异物。
夏季高温施工时宜用湿草袋等覆盖输送管,防止因输送管道温度过高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影响施工,直至造成混凝土堵管。
冬季施工时宜用保温材料包扎输送管防止混凝土受冻。
混凝土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得无故更改事先确定的浇筑方案。
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型号、数量、间距、保护层厚度及其紧固程度。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混凝土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当大于2m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辅助输送混凝土,确保混凝土不出现分层离析现象。
混凝土的浇筑应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间隙时间不得超过90min;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不大于300mm。
混凝土的浇筑应尽量选择在一天中气温适宜时进行,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5~30℃,夏季气温较高时采用冷却水拌和混凝土,使其入模温度符合要求。
模板的温度为5~35℃,夏季气温较高时采用冷却水喷洒模板,并采取遮荫措施。
在低温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适当的保温防冻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
混凝土的振捣
所有混凝土一经灌注,立即进行全面的捣实,使之形成密实、均匀的整体。
混凝土的密实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振动器联合振捣的方式进行。
混凝土振捣采用操作台统一控制,操作台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严格控制振动时间及振动顺序。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要注意湿度和温度两个方面。
养护不仅是浇水保湿,还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在湿养护的同时,应该保证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温度和所接触的大气温度之间不出现过大的差异。
采取保温和散热的综合措施,防止温降和温差过大。
因此,综合考虑,
蒸汽养护能较好地解决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
混凝土养护温度控制的原则是:(1)升温不要太早和太高;(2)降温不要太快;(3)混凝土中心和表面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以及混凝土表面和大气之间的温差不要太大。
温度控制的方法和制度要根据气温(季节)、混凝土内部温度、构件尺寸、约束情况、混凝土配合比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混凝土的拆模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还应考虑拆模时的混凝土温度(由水泥水化热引起)不能过高,以免混凝土接触空气时降温过快而开裂,更不能在此时浇注凉水养护。
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以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
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大于20℃(截面较为复杂时,温差大于15℃)时不宜拆模。
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
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拆模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高温季节混凝土施工
在高温下拌和、浇筑和养护会损害混凝土的质量和耐热性,过热会使坍落度损失过快,拌和物用水量增大。
因此,炎热天气施工对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和浇筑作业要有限制。
降低混凝土拌和物温度的主要措施有:
4.7.1 采取对集料遮荫或围盖和喷水冷却,对其它组成成分遮荫或围盖;
4.7.2 对输送泵搭棚遮荫,对混凝土输送泵管道包裹保温隔热棉被套、对拌和水冷却;
4.7.3 对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及其它表面在混凝土浇筑前覆盖湿麻布和喷雾状水冷却至30℃以下,使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超过30℃避开高温时段;
4.7.4 充分利用夜间进行混凝土灌注。
五、结语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一个涉及环境、材料、设计、施工等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应由正确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以及严格的施工质量来保证,同时应注意对其在使用阶段实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才能保证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