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见义勇为行为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见义勇为行为浅析

摘要: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对大学生见义勇为观的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见义勇为观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但同时,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还是实践层面上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形成这一现象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原因,因此,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道德内化的内外因角度入手来解决问题。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当代大学生要以科学发展观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践行 八荣八耻 ,构建和谐校园,培养新世纪新人才,应该正确理解见义勇为的时代内涵,并大力提倡见义勇为行为,培育见义勇为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 见义勇为

众所周知,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优秀传统, 是弘扬民族正气、展示民族风貌、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方面,也是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构建 和谐社会 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大学生见义勇为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什么是见义勇为?我想在我们当代大学生中很多人都会认为见义勇为就是牺牲自己的性命去和歹徒搏斗的行为。但是见义勇为在正在的意义上是指为了维护社会正义,在面对公众利益、他人安危的情况下,甘冒风险,仗义而为,在坏人坏事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勇敢作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用现代话语来说,见义勇为就是指在人民和社会的利益遭受侵害或者面临危难的时候,为了维护社会正义,不顾个人安危,英勇奋斗的行为。它是一种敢于担当道义责任、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道德品质,亦是一种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

只是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层面上认同但对其行为判定认识模糊,而且在实践层面上出现 知行背离 的现象。

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每个正直的人都可能具有的情感,但是当正义需要用流血牺

牲来维护的时候,并不是人人都能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尤其在社会转型期,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导致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利益趋向性,思想教育的欠缺,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致使传统道德观念对社会行为的调节作用减弱,而出现道德滑坡、旁观者冷漠,让见义勇为遇到尴尬:在突发事件面前袖手旁观和见义不为不断出现 英雄流血又流泪 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在当今社会,见义勇为的范围已远远超出了 扶危救困、勇斗歹徒 ,从抢险救灾、扶危助困到志愿者行动,甚至公益性捐助,都是见义勇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的新内

涵,因为它们都是维护社会正义、公平、诚信等伦理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当代大学生多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成长在改革开放时期。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

有2100万人,有针对性地做好这一群体的思想教育和人格塑造,大力提倡见义勇为行为、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对于全面实施人才战略,提升国民素质和改善社会风气,进而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调查资料显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大学生

思想教育工作中确实面临一些新的情况。据海南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表明,当发

生特大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时,有10%的大学生认为 与自己无关,不予理睬,不予捐款 ;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有8%的大学生选择了 不让座 的态度;尤其在 路遇坏人行凶,抢劫偷盗 时,居然有58%的大学生选择了 袖手旁观 的态度。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仍处于不定、演变阶段。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之个人道德准则取向的功利

性,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某些道德滑坡。而社会道德的失落必将影响社会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见义勇为是思想道德修养在关键时刻的集中体现,以其为代表的高尚道德情操是一个正在迅猛发展的民族所不可或缺的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浩然正气,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将会被历史无情地淘汰。那么,培养新世纪新人才的高校更需要培植一种精神,以蓄星星之火在明天点燃燎原烈焰,中国的下一代才能成为不被人打倒的一代。更何况,良好的校园风气必然带来优良的育才空间,这在另一方面也促进和保证了人才的培养和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把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作为构建和谐校园,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力表彰和宣传大学生的见义勇为先进事迹,关心支持见义勇为行为,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见义勇为,使见义勇为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发扬光大。

见义勇为行为没有指标要求,也不能依靠任何专门机构强制执行,它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即通过对善行的赞扬和恶行的谴责来正确引导和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心理学表明,对人们某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奖赏或批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种行为在社会中的存在程度。因此,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以多种形式来彰显大学生见义勇为的人

和事,正确培育大学生见义勇为精神。

第一,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大力提倡见义勇为行为。社会道德舆论对道德行为选择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有确立正确的舆论价值导向,才能促使大学生按照道德规范去行为。如果社会道德舆论在价值导向上发生了问题,出现了偏离和混乱,对善行义举不给予赞扬、肯定,反而予以讽刺、嘲笑;对恶行不给予谴责、声讨,反而给予同情、辩护,那么就会使大学生的善恶标准产生混乱,使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变得冷漠,使大学生的道德信念发生动摇,从而也就会使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偏离,使见义勇为的人越来越少,见义不为的人越来越多。

特别是对这些原本就具有较高道德境界的大学生见义勇为者,社会舆论对其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影响是尤为巨大的。所以,我们必须唤起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弘扬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为见义勇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社会中、校园里营造一个见义勇为光荣、见义不为可耻的氛围,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

第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充分利用道德的教育和评价功能,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以及表彰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宣传见义勇为

先进典型的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使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见

义勇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教材、进课堂。

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

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用见义勇为的感人事迹动员和带动大学生的见义勇为,展示英雄人物在见义勇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用见义勇为精神来感染人教育人。谴责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大学生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使大学生真正做到个人人格修养与社会责任担当的高度统一。在全社会形成一种 人人崇尚见义勇为,人人支持见义勇为,人人敢于见义勇为 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三,加强英雄主义教育,为见义勇为树。

立精神榜样。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英雄,见义勇为者就是和平时代的英雄。在当前的历史时

期,我们要大力弘扬英雄主义,为见义勇为树立光辉的榜样。尽管现实社会生活中见义不

为、旁观者冷漠现象在增加,但在人们内心深处都还渴望着英雄的产生,只是由于各种原因

而不敢挺身而出,这说明人们的内心良知并未泯灭,其需要的就是一种鼓励,一种推动,一种引导。俗话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此,我们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