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相平衡(2)剖析
《无机材料》 第6章 相平衡与相图(2)-单元系统(2学时)
线上两相平衡共存,P=2, F=3-P=l,则在线上温度和 压力两个变量中只有一个是 独立可变。
三相点: B-多晶转变点(点上α-晶型、β-晶型和气相平衡
并存) C-α-晶型的熔点(点上的是α-晶型、液相和气相
平衡共存)
点上三相平衡共存,P=3, F=0,故单元系统中的三相点 无自由度,为无变量点,即要 维持三相平衡共存,必须严格 保持温度和压力不变,否则会 有相的消失。
英很快转变为α-石英。 α -石英继续加热到870℃应转变为α-
鳞石英,但因该类转变速度较慢,当加热速度较快时,就可能
过热,到1600℃时熔融。
若加热速度慢,使在平衡条件下转变,α-石英转 变为α-鳞右英,且稳定温度一直可达到1470℃。同样, 按平衡条件α-鳞石英在1470℃将转变为α-方石英,否 则也将过热,在1670℃熔融。
二、 同质多晶现象
同一种化学组成的物质,在不同热力学条件下 结晶形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晶现象; 由此而产生的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晶体称为变体 (晶型);当热力学条件改变时,变体之间发生转 变称为多晶转变。
(一)固相具有多晶转变的单元系统相图
1.相图中点、线、区域的含义
Ø 稳定的相平衡(实线) 区——共有四个相区
证明:根据克拉贝龙一克劳修斯公式
dP = H
升华,吸热
△H为正,V气>V固 , 则:
第六章相平衡与相图第二讲
液相点: 固相点:
4 P ( E F 0,L相消失)
F 2 F 1
C
D J H
A C
L%=
FG 100% PF
B%=
PG 100% PF
L%=
DG 100% PD
AmBn%=
PG 100% PD
小结: 至此,我们遇到两种二元无变量点,即低共熔点E和 转熔点P,在这两个无变量点上都表示一个液相与两个固 相之间的三相平衡,但它们的区别在于: 低共熔点E的相平衡关系是:
终点,F=0
p
转熔(加热)
(3) 析晶路线分析
熔体1析晶过程分析:
图中的1、2、3、4、5点
1 K b M
T a L+A E A+C
C的组成为AmBn 在转熔点P处,
L
P L+C
D
L+B
F
Lp B C
J C+B B
L p B C
L和B同时消失 P点是回吸点 也是析晶终点
3、生成一个不一致熔融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不一致熔化合物:是不稳定化合物。加热这种化合物到某一 温度
便分解成一种液相和一种晶相,二者组成与化 合物组成皆不相同。
(1) 相图特点:组分A与组分B生成化合物AmBn;
T a L+A E b L+B T
P
且AmBn的组成点位于其液相线的组成范围以外
L
P L+ AmBn
A+AmBn
L +AmBn
整个相图可分解成两个具有 低共熔点的二元系统,即:
A Am Bn和Am Bn B
E1是A Am Bn分二元系统的低共熔点 , 。 B E2是Am Bn B分二元系统的低共熔点
第六章 相平衡与相图 2
在硅酸盐系统中,经常用氧化物作为系统的组分,
如:Al2O3-SiO2为二元系统,组分数=2;
硅酸盐物质的化学式表达方式之一即氧化物形式表达,如:钾 长石K2O· Al2O3· 6SiO2为单元系统,仅表示一种物质,组分数=1。
(2)独立组分数——表示构成平衡系统中各相组成所需要的最 少组分数,用“c”表示。
冰点:是一个大气压下被空气饱和的水和冰的平 衡共存温度;
三相点O:是在它自己的蒸汽压力(0.611KPa)下 的凝固点(0.01℃)。是一个单组分系统。 3、水型物质和硫型物质
解释界线的斜率:
由克劳修斯-克拉普隆方程
p
S
c
L a
临界点
dp H dT T V
C' b
O g
T
由图6-1,冰的熔点曲线斜率为负,说明压力增大,冰的熔点下 降。这是由于冰熔化时体积收缩所致。 象冰熔融时体积收缩的物质称为水型物质,如:铋、镓、锗等 少数物质。
β-鳞石英 117℃
γ-鳞石英
β-方石英
说明:介稳态的出现不一定都是不利的。由于某些介稳态具有
所需要的性质,因而创造条件(快速冷却或掺加杂质) 有意把它保存下来。 如:水泥中的β -C2S,陶瓷中介稳的四方氧化锆 ; 耐火材料硅砖中的鳞石英以及所有的玻璃材料。 但由于转变速度慢,实际可长期存在。
二、相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
第六章 相平衡与相图
孙学勤 烟台大学 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6-1凝聚态系统相平衡特 点 一、热力学平衡态和非平衡态
1. 平衡态 相图即平衡相图,反应的是体系所处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即仅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体系所处的平衡态 (其中所包含的相数,各相的状态、数量和组成), 与达平衡所需的时间无关。
第六章 相平衡.(2)
* * p A , p B , A 或 x B ,就可把各液相组成对应的气 x 已知
相组成求出,画在 p-x 图上就得 p-x-y 图。
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如果 pA pB ,则 y A xA ,即易挥发的组分在气 相中的成分大于液相中的组分,反之亦然。
* *
在等温条件下,p-x-y 图分为三个区域。在液相 线之上,体系压力高于任一混合物的饱和蒸气压,气 相无法存在,是液相区。
理想的完全互溶双液系
T-p-x图
把p-x图和T-x图合在一起,就得到T-p-x三维图。
三个坐标分别代表p,T,和x; 在右边的垂直面 xA 1, xB 0 , 则压力和温度坐标分别代表纯A * p A和沸点 T * ; 组分的饱和蒸气压 A
* p B 和 TB* 。 同理左边垂直面上是 * * pA TA* 和 p B TB* 分别代 连线
水的相图
水的相图(静分析)
水的相图是根据实验绘制的。图上有: 三个单相区 在气、液、固三个 单相区内, p=1,f=2. 温度和压力 独立地有限度地变化不会引起相的 改变。 三条两相平衡线 P=2,f=1,压力与温度只能改变一 个,指定了压力,则温度由体系自定。
水的相图
OA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 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 T 647 K , p 2.2 107 Pa ,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 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本章基本要求
• 理解相律的意义、推导,掌握其应用。 • 掌握单组分系统、二组分气——液平衡系 统和二组分凝聚系统典型相图的分析和应 用。 • 掌握用杠杆规则进行分析与计算。 • 了解由实验数据绘制简单相图的方法。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第五版第六章讲解
一、完全互溶双液系相平衡及相图——定温的 p - x 图
3)、相图分析——杠杆规则
l
恒压线
D p*B
R:系统点, pR-XR; L:液相
点
pR-xL ; G:气相点, pR-yG
气相量为nG,液相量为nL;
pR
p*A C
LR
G
nL
nG
g
(nG nL ) X R nG yG nL xL A
p
A
x
A
pB xB
p
A
(
pB
p
A
)xB
xB
101.325
p
A
p
B
p
A
,
yB
pB p
p
B
x
B
101.325
A xL XR y
B
G
l
pR
L
p*A C
Dp *
B
R G
g
(T,xB,yB)
A
XL
y
B
x (y G)
2)相图分析
(1)点: F=0, C=1,P=2
⑴ 30℃下,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可能有 几种?
⑵ -10℃及常压下,与碳酸钠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 的含水盐最多可能有几种?
解:⑴ 设S=2,则R=0、R’=0,C=S-R-R’=2 或设S=5,则R=3、R’=0,C=S-R-R’=2 F =C - P + 1= 3 - P ,∵Fmin=0,∴ Pmax=3,含水盐
确定平衡系统的状态所必须的独立强度变量的 数目称为自由度。
物理化学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要点剖析
负离子迁移数
上述两式适用于温度及外电场一定而且只含有一种正离子和一种负离子的电解质溶液。式子表明,正(负)离子迁移电量与在同一电场下正、负离子运动速率 与 有关。式中的u+与u-称为电迁移率,它表示在一定溶液中,当电势梯度为1V·m-1时正、负离子的运动速率。
若电解质溶液中含有两种以上正(负)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则其中某一种离子B的迁移数tB计算式为
2.电导、电导率与摩尔电导率
衡量溶液中某一电解质的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G,电导率 与摩尔电导率 来表述。电导G与导体的横截面As及长度l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 称为电导率,表示单位截面积,单位长度的导体之电导。对于电解质溶液,电导率 则表示相距单位长度,面积为单位面积的两个平行板电极间充满电解质溶液时之电导,其单位为S · m-1。若溶液中含有B种电解质时,则该溶液的电导率应为B种电解质的电导率之和,即
式中 与 分别为电解质 全部解离时的正、负离子的化学计量数, 与 则分别为溶液无限稀时正、负离子的摩尔电导率。此式适用溶剂、温度一定条件下,任一电解质在无限稀时的摩尔电导率的计算。而 和 可通过实验测出一种电解质在无限稀时的 与迁移数 ,再由下式算出:
利用一弱电解质的 值及一同温同溶剂中某一浓度(稀溶液)的该弱电解质之 ,则从下式可计算该弱电解质在该浓度下的解离度:
4.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
强电解质 解离为 离子和 离子,它们的活度分别为a,a+,a-,三者间关系如下:
应用相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a)相律是根据热力学平衡条件推导而得的,故只能处理真实的热力学平衡系统;(b)相律表达式中的“2”是代表温度、压力两个影响因素,若除上述两因素外,还有磁场、电场或重力场对平衡系统有影响时,则增加一个影响因素,“2”的数值上相应要加上“1”。若相平衡时两相压力不等,则 式不能用,而需根据平衡系统中有多少个压力数值改写“2”这一项;(c)要正确应用相律必须正确判断平衡系统的组分数C和相数P。而C值正确与否又取决与R与R‘的正确判断;(d)自由度数F只能取0以上的正值。如果出现F<0,则说明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第六章相平衡
设以A,B分别代表甲苯、苯。
* pA 54.22 kPa, (1)
* p总 p A pB p * ( pB p * ) xB A A
* pB 136.12 kPa, p 101.325 kPa
第六章 相平衡
物理化学
OC线:l—s平衡线,也叫冰的熔点曲 ,
F =1。
OB线:g = s平衡线,也叫冰的升华曲线,F =1。 OD线:过冷水与水蒸气平衡共存-亚稳状态。(OA反向延长 线,-10℃的水)。
三条线的斜率: d p Δ vap H m Δ Hm OA: OB: OC:
sub m
d T T ,Δ Vm T .(Vg Vl ) dp Δ H 0 0 d T T (V V ) 0
g l
0
dp Δ fu s H m 0 0 d T T (Vl Vs ) 0
化学热力学
A点不能无线延长,否则水将不存在,全部变成蒸气;C 点延伸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不同结构的水。
§6.1相律
6.1.1基本概念 1.相与相数: 相:系统内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一相 ( phase ) 。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可以用物理方法将其 分开。
化学热力学
第六章 相平衡
物理化学
相数(P):相的数目
g. 无论系统中有多少种气体存在,都为一相;l.视溶解度不 同,可以有一相、二相、三相共存; s.一般来讲,除固溶体外, 有几种固体物质,就有几个固相。(固溶体:几种固体已达到分子 水平的混合,用物理方法很难分开,如Au-Ag。) 另:同一系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相,其相数也可 能不同。如:水 101.325kPa T >373K:g ; 101.325kPa T = 373K: g = l; 101.325kPa T<373K:l;
6 第六章 多组分系统的相平衡
第六章 多组分系统的相平衡我们把系统中具有相同强度状态的一切均匀部分的总体称为相,即在一个相内具有相同的强度状态,例如在纯物质的一个相内应具有相同的压力、温度等。
而具有相同成分的,强度状态相同的均匀部分,称为多组分系统。
把由强度状态不同的部分组成的系统称为非均相或多相系统,也称复相系统。
在纯物质的多相系统中,处于平衡的各相的温度和压力都是相同的,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处于平衡中的液态水与水蒸气就是这样。
但在多组分的多相系统中,当系统内部处于平衡时,除各相温度和压力必须相同外,还应具备其他附加条件,这是在本章中将要研究的。
和前面一样,这里所讨论的系统将不考虑表面作用,以及其它外势场如电场或磁场等的影响,固体不变形。
此外,系统内也不发生化学反应。
6-1 多相系统的热力性质由前可知,一个包含r 个组分的均勾相,如果它们在温度T 和压力p 时处于热平衡和力平衡状态,那么自由焓可表成式1ri i G n μ=∑, 其中,,ji i T P n G n μ⎛⎫∂= ⎪∂⎝⎭ 式中,每个化学势都是T 、p 和相应组分的摩尔分数的函数。
如果这个相内有,,idT dP dn 微小变化时,则相应的自由焰的变化将如下式所示∑++-=riidn uvdp sdT dG 1若有一个包含ϕ个相的多相系统,各相都是各自均匀比而且都处于均匀的温度T 和压力p下,则此多相系统的总自由焓G 将是所有各相的自由始之相,即(1)(1)(2)(2)()()111rrri ii iiiG n n n ϕϕμμμ=++⋅⋅⋅+∑∑∑如果系统内发生一无限小的过程,过程中所有各相都有温度变化dT 和压力变化d P ,则自由焓的变化将为(1)(1)(1)(1)(2)(2)(2)(2)()()()()i ii iiidG S dT VdP dn SdT VdP dn SdT VdP dn ϕϕϕϕμμμ=-++-++-⋅⋅⋅-++∑∑∑因为熵和容积为广延量,所以多相系统S,V 为各相之和(1)(1)(2)(2)()()iiiiiidG SdT VdP dn dn dn ϕϕμμμ=-++++⋅⋅⋅+∑∑∑在一个多相系统中,平衡的问题在于找出备相处于化学平衡时在各化学势之间应存在的方程或方程组。
第六章 相平衡(二)
19
§6-7 二组分固态不互 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20
二组分液态完全互溶而固态完 全不互溶系统液- 全不互溶系统液-固相图 具有低共熔点的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
21
一、相图分析
a、b—纯物质熔点 E—低共熔点 纯物质熔点 低共熔点 aE、bE—溶液凝固点随溶液 aE、bE 溶液凝固点随溶液 组成变化关系;固体A 组成变化关系 ; 固体 A、B 在 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 S’ 化关系。 化关系。 CED—三相平衡线 CED 三相平衡线 F=2-3+1=0 冷却过程: 冷却过程 c→d B(s) 析出 →e nL/nS=eS’/eL’ →f l→A(s)+B(s) 过f点:液相消失 点
23
24
讨论: 讨论:
由上述冷却曲线可以看到 转折点( 1)若冷却曲线上出现转折点(即曲线斜率发生改变), )若冷却曲线上出现转折点 即曲线斜率发生改变), 则系统内必发生了相数的改变(有新相生成或旧相消失) 则系统内必发生了相数的改变(有新相生成或旧相消失) 相数的改变 2)若冷却曲线上出现水平线段,则系统的自由度数 若冷却曲线上出现水平线段 水平线段, F=0,若单组分系统是两相共存, 为F=0,若单组分系统是两相共存,二组分系统是三 相共存。 相共存。
30
L1
l+C(s) A(s)+C(s) Q l+B(s) C(s)+B(s)
L2
c’
A
C
xB
点、线、面
H2SO4·4H2O
H2SO4·H2O H2SO4·2H2O
水−硫酸二元系相图
31
二、生成不稳定化合物
d e d e 分解温度— 分解温度 不相合熔点
O1
第6章 相平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15
§6.3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
• 水的相平衡实验数据 • 水的相图 • 相图的说明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15
§6.3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
相点 表示某个相状态(如相态、组成、温度 等)的点称为相点。
定义: C S R R' 例如: PCl5(g) = PCl3(g) + Cl2(g)
S=3,R=1,C=S –R =2
又如 PCl5(g) 分解,指定PCl3 :Cl2=1:1, 则R’=1, C=S –R –R’=3 –1 –1=1
或由PCl5(g) 开始分解,后PCl3 :Cl2=1:1, R’=1, C=1 例如反应:
b. 由于AlCl3在水中发生水解
AlCl3+H2O=Al(OH)3↓+HCl 故系统中存在AlCl3,H2O,Al(OH)3与HCl四种化合 物质,但其间存在上述反应。系统存在溶液与固态
Al(OH)3二种相。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15
例题1
解: a. F=2–2+2=2,即T,p与溶液组成三个变 量只有二个是独立变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15
§6.2 杠杆规则(Lever rule)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9/9/15
§6.2 杠杆规则(Lever rule)
液相和气相的数量借助于力学中的杠杆规则求算, 即以物系点为支点,支点两边连结线的长度为力矩,计 算液相和气相的物质的量或质量,这就是可用于任意两 相平衡区的杠杆规则。即
《无机材料》 第6章 相平衡与相图(1)-相平衡及其研究方法(2学时)
五、应用相图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实际生产过程与相图表示的平衡过程有差别; 2. 相图是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多采用将系统升至高温
再平衡冷却的方法,而实际生产则是由低温到高温 的动态过程; 3. 相图是用纯组分做实验,而实际生产中所用的原料 都含有杂质。
1. 宏观上相间无任何物质传递; 2. 系统中每一相的数量不随时间变化; 3. 为动态平衡。
(三)相平衡条件 各组分在各相中的化学位相等, 即 等温等压条件下:
dG idni 0
(四)相平衡研究内容 单或多组分多相系统中相的平衡问题,即多相系
统的平衡状态——相数目、相组成、各相相对含量 等如何随影响平衡的因素——温度、压力、组分的 浓度等变化而改变的规律。
① 形成机械混合物: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 ② 生成化合物:产生新相; ③ 形成固溶体:为一个相; ④ 同质多晶现象:有几种变体,即有几个相 。
2.相数
一个系统中所含相的数目称为相数,以P表示—— 单相系统(P=1) 二相系统(P=2) 三相系统(P=3)
含有两个相以上的系统,统称为多相系统。
(四)独立组元(独立组分) 物种(组元):系统中每一个能单独分离出来并 能独立存在的化学纯物质。 独立组元:足以表示形成平衡系统中各相组成所需 要的最少数目的物种(组元)。 独立组元数:独立组元的数目,以C表示。 n元系统:具有n个独立组元系统—— 单元系统(C=1) 二元系统(C=2) 三元系统(C=3)
(六)外界影响因素
:指温度、压力、电场、磁场、重
力场等影响系统平衡状态的外界因素。
:用n表示。在不同情况下,影响系统
平衡状态的因素数目不同,则n值视具体情况定。
一般情况:只考虑
的影响,即n=2
第六章相平衡讲解
二、水的相图
pC 水 bR
冰
c
O
F
A a
水蒸气
B
从图中可以看出:
TR
T
(1)水与水蒸气平衡,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冰与水蒸气平衡,蒸气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冰与水平衡,压力增加,冰的熔点降低;
(4)在0.01℃和610Pa下,冰、水和水蒸气同时存在,
呈三相平衡状态
OA 是气-液两相平衡线,即水的蒸气压曲线。它
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点。临界点 T647K,
p2.2107Pa,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温
度,不能用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
pC 水
A
OB 是气-固两相平衡线,即
bR a
冰的升华曲线,理论上可延长 至0 K附近。
冰 F
c O
B TR
水蒸 气
T
OC 是液-固两相平衡线,当C点延长至压力大于
2108 Pa时,相图变得复杂,有不同结构的冰生成。
例2:
一密闭抽空容器中有CaCO3(s)分解反应: CaCO3(s)=CaO(s)+CO2(g)
求此系统S、R、R’、C、F?
解:S=3,R=1,R’=0 (浓度限制条件要 同一相) C=S-R-R’=3-1=2,P=3, F=C-P+2=2-3+2=1
例3:
在一个密闭抽空的容器中有过量的固体NH4Cl, 同时存在下列平衡:
理想液态混合物系统
1. 压力—组成图
p l
t=const. a
p
B
L1
l+g
L3 L2
M
G1 G2
p
A
b G3
(完整word版)第六章相平衡
163第六章 相 平 衡一、本章小结1。
吉布斯相律F = C - P + 2F :系统的自由度数(独立变量数),是保持相平衡系统中相的数目不变的条件下,系统中可独立改变的变量(如温度、压力、组成等)的数目;P :相数,是相平衡系统中相的数目;2:表示相平衡系统只受温度、压力两个因素影响;C :组分数(或独立组分数),是足以确定相平衡系统中所有各相组成所需最少数目的独立物质数,C = S- R – R ’S :物种数,是系统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的数目;R :化学平衡数,是系统中各物种之间存在的独立的化学平衡的数目; R ’:独立限制条件数,是同一相中独立的浓度限制条件的数目. 相律说明:⑴ 相律只适用于处于热力学平衡的多相系统;⑵ 相律表达式中“2"代表温度、压力两个影响因素,对凝聚系统来说,压力对相平衡影响很小,此时相律可表示为F = C – P + 1,该自由度可称为条件自由度。
若除此之外还受其它因素(如磁场、电场、重力场等)影响,相律可表示为:F = C — P + n ,n 代表影响因素的个数. 2. 杠杆规则杠杆规则表示多组分系统两相平衡时,两相的数量之比与两相组成、系统组成间的关系。
杠杆规则示意如图6。
1。
对一定温度、压力下的A 、B 两组分系统中的α、β两相平衡,杠杆规则可表示为B B B B ()()()()w w m m w w β-α=β-α或 B B B B ()()()()w w m mw w β-α=β-α式中:w B 、w B (α)、w B (β)分别是以组分B 质量分数表示的系统组成及α、β两相的组成;m 、m (α)、m (β)分别是系统质量及α、β两相的质量。
若组分B 组成以摩尔分数x B 表示时,可运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的物质的量,计算式为:B B B B ()()()()x x n n x x β-α=β-α3。
相图 3。
1 相图的分类 3。
1。
1 单组分系统相图单组分系统p — T 相图(如图6。
化工原理第六章(概述、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解剖
2021/6/8
一、概述
1、什么是蒸馏?
【定义】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单元 操作之一。 【例如】(1)将原油蒸馏可得到汽 油、煤油、柴油及重油等; (2)将混合芳烃蒸馏可得到苯、甲苯及二甲苯等; (3)将液态空气蒸馏可得到纯态的液氧和液氮等。
2021/6/8
石 油 的 常 压 蒸 馏
2021/6/8
2021/6/8
(4)按操作压力 【常压蒸馏】常压下泡点为室温至150℃左右的液体 混合液,一般采用常压(大约1atm)蒸馏; 【加压蒸馏】常压下为气态(如空气、石油气)或 常压下泡点为室温的混合物,常采用加压(操作压 力高于1atm)蒸馏; 【减压蒸馏】对于常压下泡点较高或热敏性混合物 (高温下易发生分解,聚合等变质现象),宜采用 减压(操作压力低于1atm)蒸馏。
2021/6/8
(2)按蒸馏操作方式 【间歇蒸馏】原料液一次性加入到分离设备中,在 分离过程中,不再加入原料液。
【特点】具有操作灵 活、适应性强等优点 ,主要应用于小规模 、多品种或某些有特 殊要求的场合,间歇 蒸馏为非稳态操作。
2021/6/8
【连续蒸馏】原料液连续不断的加入到分离设备中 ,连续不断的获得各种产品。
100
95
90
102℃
85
80
0.0
0.2
0.4 x y0.6
0.8
1.0
常压下苯-甲苯体系的温度组成图(t-x-y)
2021/6/8
汽液共存区 泡点线
泡点 液相区
P=101.3kPa
过热蒸 汽区
露点
露点线
【相关信息】压力(P), 温度(t),组成(x,y)。
【结构特点】两条线;两个点;三个区。
物理化学 第六章 相平衡
l +β(s)
β(s) α(s)+β(s)
不断析 出α相
α、β
同时析出
开始析 出β相
液相消失 固相降温
xB
B
α相:B溶于A中的固态溶液。 β相:A溶于B中的固态溶液。
S1LS2线: l 加冷热却(s) (s) ,F=2-3+1=0,温度不变。
2. 系统有一转变温度
T
基本概念 相律的推导 几点说明
一、基本概念
1. 相: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部分。
相与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发生突 变。
(1)气相:因任何气体均可以无限地均匀混合,则无 论体系内有多少种气体,只能有一相。
(2)液相: 不同种类的液体相互间的溶解不同,因此 体系中可出现一个液相,也可以出现多个液相。
子、原子或离子大小相互
均匀混合的一种固相,则
此固相为固溶体。
A
xB
B
Tb
L2
P
a
l
Q
L1
S1
l+s
液相降温 开始析出固相
S2
s
液相消失
固相降温
A
xB
B
PL1L2Q线:液相线或凝固点曲线。表示液态混合物的凝固点 与其组成的关系。
PS1S2Q线:固相线或熔点曲线。表示固态混合物的熔点与其 组成的关系。
若有R个独立的化学平衡反应存在(每个反应不一定和 这S种物质全有关系)。
对化学平衡,有 vBB 0 B
共有R个方程式
(3)独立限制条件
若有 R/ 个浓度限制条件。
例:若反应
N2
(
g
)
第6章相平衡
逆向蒸发和逆向冷凝
E
g=min L
C
p
液
3
D
K l=max l=min
2
M
K→L逆向冷凝 L→K逆向蒸发 l=min F
体系各个组元 化学性质的影响
液相 影响
i
组元化学性质相似
理想溶液
i 1
不同条件下汽液平衡表达式的简化形式
ˆv y ˆl x i i i i
组元化学 性质相似 ˆ v p s s x pyi pyiiv pisis xi i i i i i
高压
l s V p p i i ˆ py p i xi exp 中压 RT v i i s s i i
(1)正偏差体系的相图 (2)负偏差体系的相图 (3)具有最高压力共沸点的正偏差体系的相图 (4)具有最低压力共沸点的负偏差体系的相图
正偏差与负偏差体系相图
二元最高压力共沸物系相图
T T p2s
p
最高压力共沸点
p
正偏差
p1s
理想
最低温度共沸点
0
x1
y1
1
0
x1
y1
1
二元最高压力共沸物系相图
1 y1 lnγ lnγ1 lnγ2
is
概况起来两点 (一)压力引起的气体的非理想性 (二)组分的化学性质不同引起的液体的非理想性
不同压力下的校正
低压下 对气体混合 物非理想性 的校正 中高压
ˆv i
压力高
组分性质相似
v ˆ i 1
ˆv i i
理想 体系
压力的影响
相平衡温度下 纯组分的饱和 蒸汽压的校正
is
第六章-相平衡
-3-
§6.1 相律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6.3 二组分系统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4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5 精馏原理 §6.6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6.7 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8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6.9 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 固平衡相图 §6.10 三组分系统液– 液平衡相图 *§6.11 二级相变简介
根据拉乌尔定律,此时的压力,即水的蒸气压, 是温度和盐水溶液组成的函数。
所以,可独立改变的变量数,即自由度 F = 2 。
-11-
二、相律(Gibbs’s Phase Rule)
相平衡系统中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热力学规律。
目的:确定系统的自由度,即独立变量的个数。
相律的推导 自由度F
关联变量的方程式的 个数
-6-
2. 相数 P
多相系统中平衡共存的相的数目称为相数,用 P 表示。显然,P 是大于零的正整数。 气体:
通常任何气体均能无限混合,所以系统中不论 有多少种气体混合,只有一个气相。
对于任意气相系统,均有 P = 1。
液体:按其互溶程度可以组成一相、两相或三相共 存。
-7-
当两种液体混合时,根据其互溶程度可以分为 以下三种:
方程式的个数
相平衡条件:S(P−1)个方程式 化学平衡条件:R个方程式
额外的限制条件:R’个方程式
方程式个数 = S(P – 1) + R + R’ 总变量数 = P(S – 1) + 2
-19-
自由度F = 总变量数 – 方程式的个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实质:质量守恒。所以适用于任意两 相区。严格说,适用于任意满足 质量守恒的场合。
m(l) ob ③ 当组成为wB时,写作 m(g) oa
一、压力——组成图
6-4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相图
•1.液相线 •在一定温度下: •PA=PA*Χ A=PA*(1-Χ B ),PB=PB*Χ B •P=PA+PB=PA*+(PB*-PA*)Χ B •PΧ B作图(蓝色直线) •2.气相线 •YB=PB/P PYB作图(红色曲线) •对图中系统 PB*>P>PA* YB>XB •两理想液态混合物成气—液平衡时,易挥发性组分在 气相的组成大于它在液相的组成,反之亦然。 •列表:
本章基本要求
理解相律的意义、推导,掌握其应用。 掌握单组分系统、二组分气液平衡系统和二组分 凝聚系统(固液平衡)典型相图的分析和应用。
掌握用杠杆规则进行分析与计算。
了解由实验数据绘制简单相图的方法。
6-1 相率
6-1 相率
6-1 相率
独立化学反应数:系统中独立化学反应平衡的数目,用R表 示。化学反应式之间不能相互表示。 如: C(石墨)+O2=CO2 CO+0.5O2=CO2 C(石墨)+0.5O2=CO C(石墨)+CO2=2CO 因为:式=式-式, 式=式-式 所以R=2
最大负偏差(以致p不在pA*~pB*之间) 2、负偏差很大: 相图中存在最高恒沸点
T
g g+l l
g+l
A
xB →
B
CHCl3-丙酮,水-HCl
讨论:
1、一般正偏差和一般负偏差时,在整个浓度范围p介于pA*和pB*之 间。 2、具有最大正偏差时,部分浓度范围p大于pA*和pB*中较大的。 3、具有最大负偏差时,部分浓度范围p小于pA*和pB*中较小的。 4、产生正偏差主要原因是AB分子间的引力小于纯A、纯B分子间的 引力,或 有缔合物解离等。 5、产生正负差主要原因是AB分子间的引力大于纯A、纯B分子间的 引力,或产生缔合、或产生氢键等。
二、压力——组成图(P—X图)
1.绘制相图由实验数据绘制 2.相图静分析 在最大正偏差处或最大负偏差处YB=XB,该点为恒组成点F=0( ∵R=1,C=2-1=1)其它分析同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相图。 3.相图动分析
三、温度——组成图(T—X图)
1.绘制相图由实验数据绘制(略) 2.相图静分析 (1)在最大正偏差处C点(最低点)称为最低恒沸点,该点 YB=XB F=0( R=1,C=2-1=1) (2)在最大负偏差处C点(最高点)称为最高恒沸点,该点 YB=XB F=0( R=1,C=2-1=1) (3)其它分析同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相图 3.相图动分析 在恒沸点(C点)蒸发时温度和组成保持不变。
TB pAs*Biblioteka pAs* 1.0 1.06-4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相图——T-x图
相图静分析 区: 浅蓝色区:P=1、液相、F=2, 灰色区:P=1、气相、F=2, 黄色区:P=2、气—液共存 F=1 线:红线称为气相线或露点线 冷凝线, 绿线称为液相线、沸点线或泡点线。 点:E点纯A饱和温度,D点纯B饱和温度。 (或沸点)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单组分相率分析
对单组分系统:C=1,F=C-P+2=1-P+2=3-P F最大时P最小, F最小时P最大。 最大F:至少P=1,F=3-1=2,所以描述单组分 系统需要的两个独立变量, 可以用二维坐标系表示单组分系统相图。 最小F=0,F=3-P=0,P=3,最大P=3 单组分系统最多可3相共存。
相图动分析 温度不变往液体A中加入B气体(略) 组成不变加温(略)
6-5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液态完全互溶系统气液平衡相图
一、 若非理想溶液对理想溶液的偏差不大 (p在pA*~pB*之间) Little deviation from ideal solution 相图形状与理想溶液的g-l相图相似
B
pB*
p yB xB ( 0.5) p A pB
反之,若pB* <pA*, 则 yB < xB
B
y
B
xB
6-4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相图
相图静分析 区 : 浅蓝色区: P=1、液相、F=2, 灰色区: P=1、气相、F=2, 黄色区:P=2、气、液共存 F=1
相律表示为: F=C-P+n (一般 n=2 C=S-R-R)
5. 相律的意义:利用相律来确定描述一个相平衡系统所需要的 独立变量个数。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相平衡主要靠实验测定,将实验结果用图 的 形式表示出来。 纯物质(单组分系统)的相律分析: f = 1-P+2 = 3- P Pmax = 3 P= 1 P=2 P=3 f=2 在p-T图上是一块面积 f=1 在p-T图上是一条曲线 f=0 在p-T图上是一个点
CCl4-环己烷, CCl4-苯,水-甲醇
6-3
二组分系统分析
•杠杆规则 (Lever principle) 某物系O,g-l平衡 n(g) b a
nB nB (g) nB (l)
n ΧB n(g) yB n(l) xB
n(l)
T o
n(g) n(l)ΧB n(g) yB n(l) xB
Y
X
•1.水的相图是反常的,l-S线随温度下降压力增大 •其它单组分相图, l-S线随温度下降压力下降。
•2.单组分相图不一定非用PT图,亦可用其它形式, 如ST图、 HT图等。
•3.三相点与冰点不同,冰点是两相,且受外压影响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分析相图: py下,温度由T1(x)T2(y)时,
6-1 相率
几点说明:
1. 相律只适用于相平衡系统,未达到相平衡的系统不适用。 2. 推导过程假设S种物质存在于P相的每一相中,若实际情况不 符和仍可适用。 3. F=C-P+n n=2中的“2” 通常表示温度、压力,若整体温度、 压力不是都相同,如渗透压n中需增大。若除受温度、压力影 响外还有其它影响,如电场、磁场n中需增大。若温度、压力 中有已经为确定量时n需减小。 4. 对只有液、固相的凝聚系统,忽略压力影响。n需减一。
6-2
单组分系统相图
水的相图 (The phase diagram for water)-静分析
p H2O (s) B H2O (l) A
①三条线:OA, OB, OC
三个区: 三相点(triple point):
p
O
D C
H2O (g)
T
0.0099℃, 610.6 Pa
与冰点不同物理意义、数值
Х
B
0.0 PA* 0 P0 0.0
0.1 PA,1 PB,1 P1 Y1
0.2 PA,2 PB,2 P2 Y2
.......
0.9 PA,9 PB,9 P9 Y9
1.0 0 PB* P10 1.0
PA PB P У
B
6-4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相图
气相线:蒸气压与气相组成的关系曲线
气相线总在液相线的下方。 例如:设 pB* >pA*, 液相组成为 p xB =xA=0.5,则根据拉乌尔定律 pA=0.5pA*, pB= 0.5pB*, p A* 气相组成为yB = pB /(pA+pB) y
M点:称为系统点 L点:称液相相点 G点:称气相相点 线:DE直线线称为液相线, DE曲线称为气相线。 点:E点纯A饱和蒸气压,D点纯B饱和 蒸气压 相图动分析 压力不变往液体A中加入B气体 组成不变加压
L M
G
6-4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气液平衡相图——T-x图
•1.绘制相图 •测定指定压力纯A、纯B的沸点 •在TA、TB之间不同温度下测定 纯A、纯B的饱和蒸气压pA、pB •XB=(p-pA*)/(pB*-pA*) •YB==pB*XB/p •列表 T:TA 、 T2 、 T3 、...... • pA*: pA1*、 pA2*、 pA3*、...... • pB*: pB1*、 pB2*、 pB3*、...... • X B:0 XB2 ...... • Y B:0 YB2 ......
单组分系统相图
p
1.四个单相面 2.六条两相平衡线,
E
单 斜
液
D
四条亚稳线
3.三个三相点:
G H A B
C
气
B, C, E
一个亚稳三相点:
G
T
6-3
二组分系统分析
相律分析:
f = 2-P+2 = 4- P P = 1 fmax=3 所以,要画三维空间图形 f = 0 Pmax=4 为方便,用条件自由度(固定一个条件) f =3-P T 固定 p 固定 x 固定 p-x 图 T-x 图 p-T 图 二维图形,其中T-x 图用得 最多, p-T 图用得最少。
最大正偏差(以致p不在pA*~pB*之间)
1、正偏差很大
p 液相线 气相线 理想溶液 g+l 液相线 l A xB → B A xB → O B T g
气相线 g+l
O点:最低恒沸点 恒沸物特点:①沸腾时 yB=xB ②是混合物:组成随压力而改变 CS2-丙酮,环己烷-苯 ③ 不可用精馏方法分离:例水-乙醇,常压 下恒沸物wB=95.57%。若将50%的sln精馏, 水-乙醇 则塔釜得水,塔顶得恒沸物。
②几点说明: OA:不能无限延长,A(Tc, pc)
OB:不能无限延长,2000 p 以上已发现7种不同的冰 OD:过冷l-g平衡,至今已测至 -43℃ ③ 用途:指明条件,可查得系统的相态; 当条件变化时,预测系统的相变情况。
水的相图的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