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视觉暂留现象

合集下载

视觉暂留

视觉暂留

1109080330 农水111 肖江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报告(一区)一.实验名称:视觉暂留演示实验二.实验设备:视觉暂留相关设备三.实验目的:通过对本实验的演示及动手操作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我们可以了解到视觉暂留现象的形成原因,形成原理,解释了生活中我们所观察的视觉暂留现象,对其相关应用,对人眼为何能观看电影的原理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我们动手实践和探索思考的能力。

四.演示步骤:1. 打开电机开关;2. 电机转动平稳后,打开频闪灯开关,适当调节频闪灯频率的粗调(转换开关)、细调(电位器)旋钮;直到看到白色的台阶稳定不动,红色的小棍在台阶上跳动;3. 实验结束后,分别关闭频闪灯和电机开关。

五.实验现象:在未打开频闪灯时,台阶和弯杆的运动随转盘转动,看不出一定的规律。

打开频闪灯后,调节频率使频闪灯闪亮的时间间隔与两相邻台阶经过同一位置的时间间隔相同或成整数倍,由于眼睛的视觉暂留,我们感觉台阶已经静止,但弯杆却在不断变换,便形成了弯杆爬台阶的动画场面。

六.实验原理:视觉暂留又称“余晖效应”。

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

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

演示仪器利用人眼的视觉惰性即视觉暂留结合频闪灯的特殊作用,演示了电影成像的原理。

视觉实际上是靠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流,传回大脑引起人体视觉。

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

七.具体应用: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即每秒钟更换二十四张画面。

由于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的特性,一个画面的印象还没有消失,下一个稍微有一点差别的画面又出现在银幕上,连续不断的印象衔接起来,就组成了活动电影。

视觉暂留现象PPT讲稿

视觉暂留现象PPT讲稿
视觉暂留现象课件
通过观看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1.这些图片相似 2.但是看不出有什么联系
快速播放图片呢?? 你又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
1.图片上的人动起来了
2.图片上的人在一个漆黑的晚上一 直不停地从天空中往下落;然后胸 口的砖石突然发光;实生产生活中呢?
我知道有什么应用。。。
视觉暂留现象被广泛地运用于电影,电视, 动画等产业
让我们动手做一做。。。
有这些器材:
一个漏斗 两个圆板 一个支撑架 四片圆环纸片 十个方形小镜片
我们有没有学过这些 课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经科学家研究证实,视觉印象在人眼中大 约可以保持0.1秒久
0.1秒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间,就像我们快 速的眨一下眼睛那么快
如何让静止的很多相似的图片动起来呢??
如果两个视觉印象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超过 0.1秒,那么这两个印象就会融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在运动的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 称为视觉暂留现象
为什么快速播放图片和慢慢地播放图片会呈 现不同的效果呢?
你是怎么样想的呢?? 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对这种现象我能举例
1.直视太阳和电灯后,闭上眼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眼睛里会出现黑色 太阳和黑色电灯的形状
2.有天晚上电灯突然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3.从暗的房间里出来,会在一段时间内看不见东西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视觉暂留现象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视觉暂留现象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视觉暂留现象
生活中的视觉暂留现象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旋转式木马:当旋转式木马旋转时,我们看到的木马是连续运动的,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接收到一系列静止的图像,但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些图像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了连续的运动。

2.动画电影:动画电影实际上是一系列连续的静态图像,我们的眼睛在观看时会将这些图像快速播放,产生动态的效果。

这是因为视觉暂留现象让我们的大脑将这些图像连贯起来,形成了动态的画面。

3.电视节目:电视节目的播放速度实际上是每秒24帧,但由于视觉暂留现象,我们的眼睛会将相邻的两帧视为连续的动作。

4.霓虹灯:霓虹灯的闪烁速度非常快,但由于视觉暂留现象,我们看到的霓虹灯是持续发光的,而不是闪烁的。

5.高速列车:当高速列车快速驶过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无法跟上高速列车的速度,从而产生了一个连续的运动影像。

这些现象都是由于视觉暂留现象造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眼睛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保留之前的图像。

当我们看到的下一个图像与之前的图像相似或完全一样时,我们的眼睛会将这两个图像视为连续的动作。

什么叫视觉暂留现象

什么叫视觉暂留现象

什么叫视觉暂留现象视觉暂留现象(Persistence of Vision)是指当我们的视觉系统接收到一帧图像后,仍然会保留该图像的信息一段时间,直到新的图像出现。

这种现象是人类视觉系统的一种特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体验,同时也是电影和动画的基础。

视觉暂留现象的原理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的实验观察。

在那个时候,一位叫做Peter Mark Roget的科学家注意到,当快速旋转的车轮被照亮并放入黑暗的环境中观察时,人们会看到一个连续且平滑的圆形图案,而不是分散的车轮辐条。

Roget将这一现象称为视觉暂留。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视觉暂留现象的机理。

我们的视觉系统由眼睛和大脑组成。

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其光线信息被眼睛中的感光细胞接收,并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的视觉皮层。

大脑对这些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和解码,然后将其转化为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视觉暂留的实验表明,当大脑接收到一帧图像后,视觉皮层仍会保留住图像的痕迹。

这是因为我们的感光细胞在接收到光信号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传递和处理信息。

所以,即使眼睛已经看到了新的图像,视觉系统仍会保持之前图像的信息一段时间,直到新的图像被完全处理并取代之前的图像。

视觉暂留现象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应用,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电影和动画。

电影是由一系列静态图像快速切换而成的,每秒播放的帧数一般为24帧。

当我们在电影院欣赏一部电影时,我们实际上是看到一幅一幅静态图像在我们眼前不断切换,而由于视觉暂留的效应,我们感觉到这些图像在连续播放,产生了动态的效果。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电视和计算机屏幕上播放的视频。

除了电影和动画,视觉暂留现象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设计和广告领域,设计师们利用视觉暂留的效应来创造吸引人的视觉效果。

他们可以通过合理的色彩和形状的排列,利用暂留效应来创造出运动感或者连续的视觉效果。

这种技巧被广泛应用于海报、标志和广告设计中。

视觉暂留现象还在视觉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视觉暂留原理的文章解释

视觉暂留原理的文章解释

视觉暂留原理的文章解释视觉暂留原理,也被称为视觉持续性或视觉残留,是指当观察者注视某一物体或场景时,即使该物体或场景已经消失,但对该物体或场景的视觉印象仍能持续一定的时间。

这个时间段称为视觉暂留时间。

视觉暂留的原理是人眼对光刺激的反应速度有限,当刺激消失后,视觉系统仍然继续感受到光的刺激,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视觉暂留效应。

视觉暂留的现象是由视觉系统的特性造成的。

人眼感受到光线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间被称为感觉时间。

当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就相当于用眼睛扫描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感受到光线的刺激,将这些刺激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

由于感觉时间的存在,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在物体位置上感受到的光线刺激并不仅限于注视该物体的瞬间,而是持续一段时间。

因此,当我们注视一个物体后,物体消失了,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物体的残留影像,这就是视觉暂留的效应。

视觉暂留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般为0.1-0.2秒。

在这个时间内,原先的图像会逐渐消退,逐渐被新的刺激替代。

当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小于视觉暂留的时间,我们就会感知到它们是连续的。

这就是为什么电影、电视等连续播放的图像能够形成动画或视频的原因。

视觉暂留的原理不仅在电影、电视等媒体中有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我们打开电灯开关时,灯泡并不是瞬间亮起的,而是由暗变亮的过程,这是因为我们的视觉暂留效应使得我们感知到灯泡由暗到亮的过程。

此外,还有很多艺术形式也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例如动态雕塑,灯光秀等。

视觉暂留原理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视觉系统是如何处理光刺激以及构建对世界的感知,同时也有助于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图像处理算法和图形学技术。

利用视觉暂留原理,我们可以设计出更流畅的动画、更真实的虚拟现实体验,提高用户体验。

此外,对视觉暂留的研究还可以应用于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感知和学习的过程。

总而言之,视觉暂留原理是指当观察者注视某一物体或场景时,即使该物体或场景已经消失,对该物体或场景的视觉印象仍能持续一定时间。

视觉暂留现象科普讲解

视觉暂留现象科普讲解

视觉暂留现象科普讲解
视觉暂留现象是一种被认为是人眼视觉机制的特性。

当物体在我们眼
前移动时,我们并不实际上看到物体的移动,我们看到的是一系列不
同位置物体的图像。

这些图像在我们的大脑中被组织成一个连贯的、
平滑的运动图像。

视觉暂留现象的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演示。

试想一下,如果
你将手电筒挥舞在空中,你会看到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光轨迹,而不是
许多个点。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将每个瞬间的光线位置组合成一个运
动轨迹。

这种现象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在电影屏幕上看到连续的动态图像。

我们实际上看到的是一系列不同位置的静止图像,但它们在一定时间
内以足够的速度连续播放,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动态图像。

视觉暂留现象还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体有时比它们实际上存
在的时间长。

例如,在电影和电视上,一些闪烁的图像可能会在我们
的大脑中产生视觉暂留效应,使得它们看起来比它们实际上存在的时
间更长。

视觉暂留现象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它被广泛应用于运动传感
器和测速计中。

它也是制作动画和电影等媒体的重要原理。

总之,视觉暂留现象是人眼视觉机制的一种特性,它解释了为什么我
们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看到一连串的物体。

它也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面,包括运动传感器和动画制作等。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专练》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专练》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声学专练》专项提升练习题(附答案) :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型训练训练题01【2023·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人眼对观察到的景物有暂时的“记忆”,在外界景物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 左右,这种特征叫视觉暂留.例如在一张白色卡片纸的正、反面分别画上鸟笼和鸟,让卡片纸快速旋转,当正、反两面交替出现在眼前的时间间隔在0.1s 之内时,人眼就能看到鸟在笼中的现象(图甲)。

一些城市地铁行驶在某些区间时,乘客能看到窗外出现清晰的动态广告,往往也是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

某段地铁内隧道广告的制作方法如下:在隧道侧壁与车窗相同高度处,沿运行方向每经过距离d ,安装一块大小相同的广告灯箱,如图乙。

灯箱采用频闪方式实现亮、暗交替,且工作时各灯箱亮、暗同步变化(人的视觉暂留时间以0.1s 计算)。

(1)要实现时长15s 的广告效果,至少需要安装 块广告灯箱;(2)灯箱安装好后,调节灯箱发光频率f ,控制地铁速度v ,当它们满足下述哪种情况时,乘客能看到流畅稳定的广告画面?答: 。

A .5Hz f =,且v df =B .10Hz f =,且12v df = C .20Hz f =,且v df =D .30Hz f =,且3v df =(3)座位上乘客发现正常显示的广告画面突然向地铁前进方向缓慢移动,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训练题02【2023·云南·中考真题】我国自主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完成了万米级海试。

潜水器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声学系统,声学系统由母船部分和潜水器本体部分组成,为“奋斗者”号实现了水声通信、精细探测和定位导航。

水声通信是“奋斗者”号与母船之间唯一的沟通方式。

由于可见光和电磁波在海水中传播时衰减很快,也无法通过一根连接母船的线缆来进行通信。

视觉暂留现象名词解释

视觉暂留现象名词解释

视觉暂留现象名词解释视觉暂留现象是指当我们接触到视觉刺激后,在刺激消失之后,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刺激的影像留在我们的视野中。

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处理和感知速度较慢而产生的。

视觉暂留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来验证和解释。

其中最典型的实验是旋转木马实验,实验中,当我们盯着旋转木马看一段时间后,然后迅速将目光移到静止的墙壁上,我们会看到木马的影像仍然在我们的视野中旋转。

这是因为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刺激,因此之前的刺激留下的影像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

另一个常见的实验是快速闪烁图像实验。

当我们观看一个快速连续闪烁的图像序列后,停止刺激后,我们会感觉到一个暂时的残留图像,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会将连续的刺激整合成一个整体,所以在刺激停止后,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刺激的存在。

视觉暂留现象的解释可以归因于我们大脑和视觉系统的处理方式。

当我们接收到视觉刺激时,大脑会对刺激进行处理和解码,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同时,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的刺激。

因此,在刺激消失后,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刺激的影像留在我们的视野中。

视觉暂留现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在电影制作中,通过控制快速的画面变换和剪辑,可以创造出运动的视觉效果,从而增强观众的视觉体验。

此外,在广告设计中,也可以利用视觉暂留现象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提高广告的效果。

总结起来,视觉暂留现象是指在接触到视觉刺激后,刺激消失后仍然能够感受到刺激的影像留在我们的视野中的现象。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实验证实,并可以解释为我们的大脑和视觉系统的处理机制导致的。

视觉暂留现象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人教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人教

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人教在九年级的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对这些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

一、光的反射1. 光的传播方向: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光线沿着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 i = r。

3. 镜面反射: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

4. 光的折射: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会出现折射现象。

二、光的色散1. 颜色的形成:白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2. 颜色的反射特性: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吸收和反射的光线决定的。

3. 莫尔斯定律:折射角的正弦与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三、电流的特性1. 电流的定义: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数量。

2. 电流的方向:根据电荷的正负性来确定电流的方向。

3. 电流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截面积、电荷的数量和电荷的速度有关。

4. 电路的连通关系: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

四、电压和电阻1. 电压的定义: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

2. 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或伏特表进行测量。

3. 电阻的定义:阻碍电流通过的物体特性。

4. 电阻的影响因素: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截面积和物质的电阻率。

五、直流电路1. 小灯泡和导线的明暗:电流通过的地方灯泡亮,没通过的地方灯泡灭。

2.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压相同,串联电路电流相同。

六、电磁学知识点1. 电磁感应: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来导致电流的产生。

2. 电动势: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差。

3. 电磁铁:通电后能够产生磁场的装置。

4. 电磁波: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波动现象。

七、机械知识点1. 力:物体受到的推力或拉力。

2. 测量力量:弹簧秤或测力计进行测量。

3. 加速度: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时间。

4. 牛顿三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受到力的作用。

综上所述,这些九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是我们在学习物理时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盯着图片红点看20秒再抬头眨眼睛会有神奇的一幕

盯着图片红点看20秒再抬头眨眼睛会有神奇的一幕

盯着图片红点看20秒再抬头眨眼睛会有神奇的一幕这是一张神奇的图片,盯着黑白图片中美女鼻子上的红点20秒钟后,然后抬头快速的眨眼睛看天花板。

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天花板上出现了美女图片而且变成了彩色的。

在网络中这张图片流行于各种社交平台中,人人纷纷一试。

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记者体验神奇图片眨眼后变成彩色网络上的这张图片是一张类似于胶卷相机底片的美女图片。

美女的鼻子上有一个红色的点。

图片说明这样写到:“盯着图片中美女鼻子上的红点20秒钟后,然后抬头快速的眨眼睛看天花板。

就会出现神奇的一幕。

”按照图片说明,记者盯着图片中的红点看了20秒后,迅速的抬头望着天花板,迅速的扎了十余瞎眼睛,眼前竟出现了神奇的画面。

那美女图面影像出现在眼前,随着记者目光而移动。

最为神奇的是,最初明明肉眼看的图片是黑白色,类似于胶卷相机底片的美女图片,一下子变成了彩色的。

网友热议:人类肉眼怎么还能洗照片这张图片在网络中十分火爆,不少网友见到这图片后都一试究竟。

“太神奇,盯着看了20秒,眨了眨眼睛,这图像竟然会出现在天花板上,比魔术还要神奇。

”一位网友惊叹到。

“原本类似于胶卷相机底片的美女图片,用这种方法,竟然会变成彩色的,人眼睛原来还可以洗照片。

”另一网友说。

而更多的网友则在试过后,颇为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是人类正常的生理现象吧,就好比眼睛长时间好一个东西后产生疲劳,然后把不光移向他处后,眼前还会有一些残影一样。

”有网友解释到。

专家解读:是视觉暂留和色觉互补产生的记者咨询了陕西省眼视光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安,他解释到:“这是人类视觉的正常生理反应,是视觉暂留和色觉互补产生的一种视觉错觉。

”“视觉暂留现象是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

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0.1至0.4秒的时间。

电影就是视觉暂留现象运用得最成功的例子。

影胶片上记录的其实都是些静态画面,不过因为人还能记住前面的内容,当胶片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播放时,这些静态画面就会让人形成一种连续的运动错觉。

动画概论——视觉暂留与似动现象

动画概论——视觉暂留与似动现象

动画概论——视觉暂留与似动现象视觉暂留与似动现象是动画制作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动画的展现效果和视觉冲击力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视觉暂留的概念。

视觉暂留,又被称为视觉连续性,是一种人眼视觉机能的特性,指的是眼睛将一个刺激物停留在视网膜上的时间比刺激物离开视野的时间长。

也就是说,当一个刺激物在视野中消失之前,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持续一段时间保持这个图像的信息。

这个特性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到连续的动态画面,产生出所谓的"连续性视觉体验"。

视觉暂留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动画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静态画面组成的。

每一帧图像的展现时间非常短暂,在人眼无法察觉到画面的变化之前,画面被新的静态图像所取代。

由于视觉暂留的机制,人眼会将这些短暂的静态画面连接起来,形成连贯的动态画面。

这种连续性的效果使得动画在观众眼中展现出流畅的动态,给人以一种真实的感觉。

似动现象,又被称为视动性,是指一种在视觉暂留作用下产生的视错觉。

当一系列静态图像以适当的速度快速连续地出现在眼前时,人眼会认为这些静态图像在移动。

这种错觉就是似动现象。

似动现象的应用在动画制作中非常广泛。

动画师利用人眼对视觉暂留和视动性的感知特性,通过逐帧绘制不同的静态图像,并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播放,创造出一个个移动的物体、生动的场景和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例如,画面中一只跑步的人,通过绘制一系列静态图像,每个图像显示人物在每一步中的姿势,然后以适当的速度连续播放,观众就会看到这个人物在跑步。

除了在动画制作中应用,视觉暂留和似动现象还广泛应用于电影、电视等媒体形式中。

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电影胶片以每秒24帧的速度连续播放,人眼由于视觉暂留的机制,会将这些静态图像连接在一起形成流畅的动态画面。

这一原理也应用到了现代电视技术中,电视的画面也是以类似的方式展现出来的。

总之,视觉暂留和似动现象是动画制作和媒体展示中的重要概念。

视觉暂留机制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到连续的动态画面,而似动现象则通过逐帧绘制和快速连续播放静态图像,创造出动画的效果。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十一章至第十七章)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1.宇宙——各星系团——银河系——太阳系——地球地球及其它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粒子,一般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0.3-0.4nm)。

2.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是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

项目状态分子间的距离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运动情况特征形状体积流动性固态很小很大规则振动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没有液态较大较小比较自由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有气态很大很小极度散乱没有确定的形状没有确定体积有3.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夸克)和核外电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

4.长度的单位:光年;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光年=3×108m/s×(365×24×60×60)s=9.4608×1015m=9.4608×1012km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二、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的符号是m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的单位:千克(kg) 克(g) 毫克(mg) 吨(t)1t=103kg, 1kg=103 g 1g=103mg.2.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天平测量原理:杠杆原理天平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3.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水平台)上;(2)移动游码,使游码位于标尺的最左端的零刻度处;(3)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平衡;(4)测物体的质量(左物右码,砝码用镊子夹,从大到小,必要时拔动游码使天平横梁恢复平衡);(5)读数:左盘=右盘+游码;(6)整理好器材。

视觉暂留原理名词解释

视觉暂留原理名词解释

视觉暂留原理名词解释
视觉滞留的原理。

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

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

1829年,比利时著名的物理学家约瑟夫。

普拉托为了进一步考察人眼耐光的限度,以及对物象滞留的时间,他曾一次长时间对着强烈的日光凝目而视,结果双目失明。

但他发现太阳的影子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眼睛里。

他终于发现了“视觉滞留”的原理。

即:当人们眼前的物体被移走之后,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不会立即消失,会继续短暂滞留一段时间。

实验证明,物象滞留的时间一般为0.1-0.4秒。

与此同时,在欧洲的物理学教科书和物理实验室中,也开始采用“法拉第轮”的原理和图画“幻盘”旋转的视觉研究。

它们向人类表明,人眼视觉的生理功能可以将一系列独立的画面组合起来,成为连续运动的视象。

19世纪30年代,诡盘、走马盘、轮车盘、活动视镜和频闪观察器等视觉玩具相继出现。

其基本原理大同小异,即在能够转动的活动视盘上画上一连串的图像,而当视盘转动起来时那些呆滞的、无生命的图象便运动起来,活灵活现。

此后,奥地利人又将幻灯和活动视盘相结合,使绘制的静止的图画投影在银幕上,制作出活动幻灯,形成了早期动画。

然而,到了本世纪60年代,电影理论家和教育家对“视觉滞留”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疑义,他们发现银幕上的全部运动现象实际上是跳跃的、不
连贯的,但观众却意识到那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动作连续。

由此证明,真正起作用的不是“视觉滞留”,而是“心理认可”。

初中物理光学题集锦1

初中物理光学题集锦1

初中物理光学题集锦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2. 什么是光的反射?请写出反射定律的内容。

3. 在平面镜中,物体与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4.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会大于、等于还是小于入射角?5. 请解释什么是光的全反射,并列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6. 什么是光的色散现象?它发生在什么条件下?7.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哪种颜色的光偏折角度最大?8. 简述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画出其成像光路图。

9. 一物体位于凸透镜主轴上,距离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请问此透镜的焦距范围是多少?10. 什么是凹透镜?它能成实像吗?11. 描述并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12. 如果人眼的晶状体调节功能减弱,会导致远视还是近视?13. 近视眼需要佩戴何种透镜来矫正视力?为什么?14. 用光路图表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差异。

15. 什么是视觉暂留现象?它是如何解释动画原理的?16. 解释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分别描述它们发生时地球、太阳、月亮的位置关系。

17. 什么是光的干涉现象?请举例说明。

18. 干涉和衍射都是波的特性,请简述它们的区别。

19. 当光通过一个非常小的孔时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20. 用单缝观察光的衍射现象,中央亮纹的宽度与其他亮纹相比如何?21. 光学仪器中,显微镜和望远镜分别利用了哪种透镜组合?它们是如何增强观测效果的?22. 为什么在使用放大镜时,适当调整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可以得到清晰的放大图像?23. 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24. 什么是光的直线传播性质?请举一个日常现象证明之。

25. 什么是光的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其波长有何差异?26. 简述光谱分析的原理及其在科学中的应用。

27. 在电影院里,为何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银幕上的影像?28. 解释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而日落时变成红色。

29. 什么是光纤通信?它利用了光的哪些特性?30.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光的折射定律?31. 描述并解释牛顿环实验现象。

视觉暂留实验现象和原理

视觉暂留实验现象和原理

视觉暂留实验现象和原理一、实验现象描述人眼在观察某些物体或景象时,即使物体或景象迅速消失,但仍能在眼前留下一段短暂的影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

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飞快移动的火车从眼前经过时,即使火车迅速消失,我们仍能感受到火车的存在,这是因为火车的影像在我们眼前停留了一段时间。

二、实验原理视觉暂留现象的产生是因为人眼对于刺激的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延迟。

当眼睛观察到一个物体或景象时,光线会激发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

然而,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当物体或景象突然消失时,感光细胞短时间内仍然保持兴奋状态,而大脑还在处理之前的刺激信息,这导致了视觉暂留的产生。

三、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黑色底色的实验平台。

2. 在平台上放置一个颜色鲜艳的小球,并确保它处于稳定的状态。

3. 让被试者注视小球,并记录下他们的观察时间。

4. 突然移除小球,观察被试者是否能够仍然感受到小球的存在,并记录下他们感受到小球存在的持续时间。

四、实验结果及解释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小球突然消失,被试者仍然能够感受到小球的存在,并且持续时间与之前观察的时间相近。

这说明视觉暂留现象的确存在。

五、实验应用视觉暂留现象不仅仅是一种有趣的实验现象,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电影和动画制作中,通过控制物体的移动速度和消失时间,可以营造出更加流畅和连贯的视觉效果。

此外,在交通安全领域,研究视觉暂留现象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快速移动物体的轨迹,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六、结论视觉暂留是一种常见的视觉现象,它说明了人眼对于刺激的延迟处理能力。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该现象的存在,并且该现象在电影制作和交通安全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

对于人们来说,了解视觉暂留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视觉感知的原理,并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一原理来创造更好的视觉体验。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3节视觉暂留现象

九年级物理第二十一章第3节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现象(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又称“余晖效应”。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是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1/24s。

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视觉实际上是靠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流,传回大脑引起人体视觉。

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

视觉暂留现象首先被中国人发现,走马灯便是据历史记载中最早的视觉暂留运用。

宋时已有走马灯,当时称“马骑灯”。

随后法国人保罗·罗盖在1828年发明了留影盘,它是一个被绳子在两面穿过的圆盘。

盘的一个面画了一只鸟,另一面画了一个空笼子。

当圆盘旋转时,鸟在笼子里出现了,这证明了当眼睛看到一系列图像时,它一次保留一个图像。

视觉暂留与逐帧动画教案

视觉暂留与逐帧动画教案

视觉暂留与逐帧动画——制作挥毫泼墨一笔一划写字的动画效果大同二中信息技术教师苗海霞【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二年级(选修)第四章动画、视频及应用第三节动画制作实战这一节内容,由于课本这节课的动画较复杂,就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难以接受,因此我针对这一节的利用翻转帧命令制作逐帧动画知识点,设计了一个挥毫泼墨一笔一划写字的动画,以这个动画为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为了同学们理解动画原理,我在本节又借用视频介绍了视觉暂留现象,视频中有很多小实验,帮助同学们理解为什么一张张静止的图片播放起来就像连续的动作。

掌握本节内容会做出很多生动有趣的动画,因此学生在本节的学习中会产生非常高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二年级的同学,同学们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Word,Excel,Photoshop 这些软件,部分同学在初中时期接触过FLASH软件,但也是一知半解,本节内容是FLASH 的第二节内容,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对FLASH的工作界面有了大致的了解,并学习了简单的形变动画。

这节设计用心设计了这个挥毫泼墨一笔一划写字的过程,为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觉得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是老师最应该关注的。

同时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差异,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关注学生差异,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只完成教学任务中的部分要求,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完成教学任务的全部要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视觉暂留现象,什么是逐帧动画,及动画的生成原理;2.掌握逐帧动画的制作过程;3.理解翻转帧命令,图层的含义并会灵活应用;4.熟练掌握文字工具、选择工具、橡皮擦工具的使用方法;向库导入图片的方法;5.掌握在时间轴上选择连续多个帧的方法。

能力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腾出时间让同学们多动手实践,培养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活中“视觉暂留”现象的物理规律浅探

生活中“视觉暂留”现象的物理规律浅探

生活中“视觉暂留”现象的物理规律浅探作者:***来源:《中学生数理化·自主招生》2020年第04期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人大脑神经,需要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也会停留一段时间,这种视觉现象称为视觉暂留。

在视觉暂留中,人眼接收到的信号在大脑里保持的时间约为0.1 s,即在0.1 s内前一信号在大脑里的印象仍然存在。

因为视觉暂留现象的存在,所以我们在观看快速移动的物体时会产生错觉。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中阶段我们也会遇到涉及“视觉暂留”的问题,求解此类问题时,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提炼物理模型,充分利用视觉暂留现象的条件分析处理。

背景材料1: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的广告标志,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上并没有升降,这是圆筒的转动使得我们产生了错觉。

例1 如图l所示,假设某店铺门口的广告圆筒上的彩色条纹是围绕在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上的距离L=10 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俯视),每秒转四圈,求我们感觉到的条纹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

分析:观察某一个空间位置处的彩色条纹,因为圆筒在转动,所以经过很小的时间间隔后,同一位置处不再是彩色条纹,但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人眼错认为原来的点向下移动了一小段,故会從整体上产生条纹向下移动的错觉。

解:因为圆筒沿逆时针方向每秒转四圈,所以周期T=0.25 s。

又有螺距L=10 cm,所以条纹每秒沿竖直方向运动的距离为40 cm,即速度大小为40 cm/s。

根据题图可知,彩色螺旋斜条纹从左下到右上,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俯视)转动,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可知,我们感觉到的条纹的运动方向向下。

背景材料2:视觉暂留是动画、电影、电视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理论基础。

动画、电影、电视实际是由一幅幅静态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播放而形成的动态的视觉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视觉暂留现象
视觉暂留现象(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又称“余晖效应”。

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这种残留的视觉称“后像”,视觉的这一现象则被称为“视觉暂留”。

是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

原因是由视神经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1/24s。

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视觉实际上是靠眼睛的晶状体成像,感光细胞感光,并且将光信号转换为神经电流,传回大脑引起人体视觉。

感光细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就形成了视觉暂停的机理。

视觉暂留现象首先被中国人发现,走马灯便是据历史记载中最早的视觉暂留运用。

宋时已有走马灯,当时称“马骑灯”。

随后法国人保罗·罗盖在1828年发明了留影盘,它是一个被绳子在两面穿过的圆盘。

盘的一个面画了一只鸟,另一面画了一个空笼子。

当圆盘旋转时,鸟在笼子里出现了,这证明了当眼睛看到一系列图像时,它一次保留一个图像。

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