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死桐》贺铸词作鉴赏

合集下载

人间自是有情痴_此恨不关风和月_评析三大悼亡词_张锡梅

人间自是有情痴_此恨不关风和月_评析三大悼亡词_张锡梅
一、遐想鱼鹏化 开襟九万风 李群玉的一生很不得志,却是自负才高,不甘心老死牖 下,他的入世思想首先就体现在他的人生追求上。他自忖 “男儿白日间,变化未可量”(《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 投员外从公虞》)。并自比“苍龙儿”终有一日将“长嘶惊 海风,蹀躞振云丝”,“伯乐倘一见,应惊耳长垂”(《骢 马》),他坚信自己能“文章耀白日,众鸟莫敢窥”,为实 现自己“当看九千仞,飞出太平时”(《别狄佩》)的理 想,他通过自己的“长嘶”,希望能引来当世伯乐帝尧的垂 青,从而得以“群贤垂重价”“三台付夔龙”(《始忝四座 奏状……二十四韵》)。正是由于他心存大志,因而在他一 举落第,辗转荆湘的近十年间,非但没有玩世消沉,反而 “骚雅道未丧,何忧名不彰”(《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 投员外从公虞》),始终坚持仕进之路。穷通千卷古书,善
读书与评论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评析三大悼亡词
○张锡梅
124
作为抒情性的文体,从词登上文坛始,其所歌咏的爱 情,几乎是清一色的婚外恋,男人们把他们风流多情的一面 给了他们的红颜知己,很少有人在词中关注他们的妻子,当 然也有例外,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沉痛地表达 了自己对已逝十年的妻子的深深的怀念;贺铸的《半死桐》 回忆了情逾金石的糟糠夫妻的生活;而纳兰性德的悼亡词, 却可以让我们同他一起哭泣,感动于他对亡妻的痴情。
三、超越时空的爱恋——纳兰性德和《金缕曲》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己。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 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 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 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 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满清二百多年的文化中,就出过一个词人。他是不可一 世的康熙大帝的御前侍卫,是强壮骁勇的标准满洲汉子。一 个身居高位的壮夫,他的词却有太多的哀愁,他的眼泪究竟 是为谁而流呢?原来他把一生的哀婉都交给了结发仅仅三年 的卢氏,卢氏何其幸运!纳兰性德为卢氏写过近三十首悼亡 词,而以《金缕曲》为胜。 《金缕曲》写于妻子逝去三年后的忌日。同样是三年, 前三年婚姻欢乐不终,后三年永诀哀思无限。 这首词起得突兀,“此恨何时已?”此乃化用李之仪 《卜算子》词“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成句,劈头一个 反问,道出了词人心中对妻子之死的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 哀思。 卢氏卒于农历五月五月三十日。此时已是夏天,争奇斗 艳的百花已大都凋谢,故称“葬花天气”。容若不谓“落 花”,而称“葬花”,“葬”与“落”平仄相同,自非韵律 所限。是因人死方谓“葬”,用“葬”字则更切合卢氏之 死,容若更怜亡妻之死如花零落。 妻子死了整整三年,仿佛大梦一场,但果真是梦也早该 醒了。被噩耗震惊之人,常会在痛心疾首之余,对现实产生 某种怀疑,希望自己是在梦境中。梦中的情景无论多么令人 不快,梦醒则烟消云散。可是哪有一梦三年的呢?惨痛的现 实使词人不能不予以正视。妻子之死已无可怀疑,那是什么 原因使她不留恋人间的生活弃我而去的呢?词人设想:“料 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二 句承上句来,人间无味,倒不如一抔黄土,与人世隔开,虽 觉冷清,却能将愁埋葬。 “钗钿约,竟抛弃”二句,谓你因 觉人间无味而撒手归去,却不顾我俩当年白头到老的誓言, 竟使我一人痛苦地生活在人间。虽是无理之语,然却见其至 情。 上片写词人对亡妇的深切怀念。过片则驰骋想象,设想 卢氏死后的生活,使对死者的追念更深一层。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依?” 在词人看来,人死后精神是不死的,所以他寄信与九泉之下 的亡妻,关心她别后几年生活的苦与乐,关心谁与她相伴, 此乃由生前之恩爱联想所及。词人在题为《蝶恋花》的词中 说:“辛苦最怜天上月。上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是月轮 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在他妻子死后,他还要不畏严 寒为她送去温暖,真是深情人作深情语。 据叶舒崇所撰卢氏墓志,性德于其妻死后,“悼亡之吟 不少,知己之恨尤多。”词人不仅把卢氏当作亲人,也当成 挚友,在封建婚姻制度下,这是极难得的。词人欲“结个他 生知己”想要相约来生,“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

贺铸《鹧鸪天·半死桐》赏析: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半死桐》赏析: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鹧鸪天·半死桐》赏析: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词《鹧鸪天·半死桐》赏析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阊chāng门:传说中的天门。

晞:xī。

干,干燥:晞发。

晨露未晞。

栖qī)《鹧鸪天·半死桐》是贺铸悼念亡妻的名作。

全词气氛深婉凄切,用语朴挚情深,读来殊为动人。

再联想到作者是个叱咤风云的铮铮硬汉,则更不由人不为之潸然泣下了。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这是作者感怀往事的触发点,曾经携手历经风风雨雨的柴米夫妻,曾经海誓山盟不离不弃的恩爱伴侣,为何如此轻易就生死相隔、音书不通了呢?遥想当年,两人共尝人生甘苦,即使再艰难的日子也互相扶持,颠沛流离亦无怨无悔。

如今,重过阊门,物是人非。

时光永是流逝,往事不能再现,只有孤单通向无尽的永远,触景伤情,睹物思人,任是七尺男儿也会柔肠百转,相思不已。

“何事不同归?”作者岂会不知,只是不忍再提,命运如此安排,纵有千般不服也只能徒叹奈何。

这是对上天的诘问,也是对过往的呼唤。

联想自己的处境,作者写出这样两个意象:“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比喻贴切,动人肺腑。

“清霜”营造了寒冷凄楚的氛围,在这种环境下生存的梧桐,早已失去活泼的生命力。

失伴的鸳鸯也必是心如死灰,如一潭绝望的死水。

在这里,“梧桐”和“鸳鸯”都是作者的化身,失去了人生中最可宝贵的情感归宿,等待自己的只是祸福未卜的漫漫前途。

“梧桐”和“鸳鸯”毕竟是无情之物,而永失所爱的作者却时刻受着思念的煎熬,时时进行对命运的思索和盘诘。

此中寂寞,别人又如何得知?“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沉浸在缅怀里的作者已无法把情绪从凄清中撤回。

闪映在头脑中的是更为荒寂的场景。

原上之草,很可能已现枯黄之态,在展露初晞后,飘曳无依,更显憔悴。

个中掩藏些无名的坟冢,入目岂不悲酸。

自己在人世受着痛苦的折磨,妻子在泉下可能也并不安乐,尘世的凄风苦雨已无法侵扰她,但不知名的苦难是永远存在的,天人相隔却两情同一,这是作者的想象。

贺铸的诗词《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注释及赏析

贺铸的诗词《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注释及赏析

【导语】《思越⼈·紫府东风放夜时》是⼀⾸记梦词,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这⾸诗词,欢迎阅读! 《思越⼈·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归。

五更钟动笙歌散,⼗⾥⽉明灯⽕稀。

⾹苒苒,梦依依。

天涯寒尽减春⾐。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雁飞。

【注释】 ①思越⼈:词牌名,⼜名《思佳客》、《鹧鸪天》、《剪朝霞》、《骊歌⼀叠》。

双调,五⼗五字,押平声韵。

②紫府:紫⾊象征华贵,皇宫、仙居皆可称紫府,此处指整个东京(今开封)。

“放夜”:解除夜禁。

③步莲:步莲,形容⼥⼦步态优美。

秾李:形容⼥⼦貌美如秾艳的李花。

④苒苒:⽓味或烟尘轻飘的样⼦。

⑤凤凰城阙:凤凰栖息的宫阙,这⾥指京城。

【赏析】 上⽚写梦境。

在梦中,词⼈仿佛⼜置⾝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

古代都市实⾏宵禁,闹市绝⾏⼈。

唐以后,逢正⽉⼗五前后⼏⽇解除宵禁,让⼈们尽情观灯游赏。

⾸句⽤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

尽情游览之后,词⼈仿佛和⼀个⼥⼦相伴⽽归。

这⼥⼦步态多姿,好像⼀步⼀朵莲花;这⼥⼦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他们亲密地⾏⾛在⼀起,周围的环境是:“五更钟动笙歌散,⼗⾥⽉明灯⽕稀”。

虽是曲终⼈散、天⾊将晓的时光,但节⽇的痕迹仍处处可见。

“五更”暗⽰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

从侧⾯烘托出东京元宵佳节的欢腾热闹,给⼈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也符合梦境似断似续、似真似幻的实际情况。

整个上⽚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体现了东京元宵之夜的良⾠美景和舒⼼惬意,也表达了词⼈对之追念、珍惜、留恋的感情。

下⽚写梦醒之后的情和景,与上⽚形成鲜明对⽐。

⼀觉醒来,笙歌、灯⽕、佳⼈全都⼦虚乌有。

眼前是炉⾹袅袅,处境孤凄,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穷。

现实与梦境,如今与往昔,孤凄与欢乐,对照分明。

词牌名《半死桐》

词牌名《半死桐》

词牌名《半死桐》《半死桐》是贺铸写给妻子的悼亡词。

贺铸这首《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和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被后人并称为宋人悼亡词中的“双璧”。

《半死桐》其实就是《鹧鸪天》。

《白香词谱》记载说:《鹧鸪天》又名《思佳客》、《于中好》、《思越人》、《千叶莲》等,但却独独没有《半死桐》。

也许舒梦兰认为这个词牌名不吉利,抑或认为取名《半死桐》无出处,因而不选。

而据我考证,贺铸改名《半死桐》是大有来历的:汉人枚乘在《七发》中曾有记载:“龙门有桐,其根半死半生,以之为琴,声为天下至悲。

”又据晋人崔豹的《古今注》记载:“合欢树,似梧桐,枝叶繁,互相交流。

”由此可知,所谓“半死桐”者,丧偶之至哀至悲也。

贺铸痛失爱妻赵夫人,就把个《鹧鸪天》改成了《半死桐》。

而后人认为是贺铸该词中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而得名,误之甚矣!现录贺铸《半死桐》原词及格律如下: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 ●○○◎○⊙●●○○⊙○◎●○○●谁复挑灯夜补衣!⊙●○○◎●○赵氏夫人约死于贺铸五十岁左右的时候,此后贺铸在退居吴下的寒苦孤寂中又度过了二十多年的生涯,《宋史》上说他以前气侠雄爽,退居之后却有所收敛“稍务引远世故,亦无复轩轾如平日。

”也许这不单是职场不如意“悒悒不得志”所至,也因为失去了相濡以沫的爱侣,再也无复平时的昂扬意气。

《独醒杂志》记他曾作一词,有“当年曾到王陵浦,鼓角悲风,千载辽东,回首人间万事空。

”后来他死于常州北门,门外果然有个名叫王陵铺的地方,时人认为与秦观死于藤州的事一样属于“词谶”。

神秘主义的观点自然不可尽信,但贺铸词中“回首人间万事空”的句子,却显得无比颓丧,不再有他以前词作中的激昂壮烈之气,也许作词的时候,他也真的心如槁灰,只等待着岁月悠悠流逝,生命慢慢消磨。

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

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

唐诗宋词中的雨意象打开唐宋诗词作品,到处听得到雨声。

雨中多愁,因而雨中多诗。

以杜甫和李商隐为例:杜诗中“雨”意象出现了246次,比“睛”的36次多了六倍;李商隐诗中有关“雨”的意象出现了73次,而“睛”只有10次。

雨作为一种轻柔流动的物象,更是常常出现在词人的笔下,成了词人抒发个人感慨的有效载体。

雨从一种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意的自然现象到被刻意营造成中国文学中传统的抒情意象,其中融注了作者特有的感受、体验、情绪和心态,具有了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下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谈谈“雨”意象的建构类型及其人生意蕴。

一、喜雨——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

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

“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

苏轼《浣溪沙》词:“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一场透雨过后,原野青青,景色格外清新可爱,走马于平沙芳草地上,自是一尘不染,只觉满眼青翠,内心喜悦可以想见。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其一),有“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两句,诗人极为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鱼和燕子在微风细雨中的动态。

鱼的欢欣,燕子的轻盈,引起了诗人喜悦的心理反应,这不正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吗?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它细腻、匀称、滑爽、滋润而又慢慢地普降到皇城中的街道。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觉得快乐、新鲜、活泼、清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诗词赏析】唐宋词:贺铸《鹧鸪天》

【诗词赏析】唐宋词:贺铸《鹧鸪天》

【诗词赏析】唐宋词:贺铸《鹧鸪天》王步高,东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清华大学外聘兼职教授,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顾问,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栏目近期内容选自其国家级精品课程“唐宋诗词鉴赏”中的精华部分。

贺铸《鹧鸪天》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出身贵族。

贺家的一位老姑母是赵匡胤的皇后,但是等到贺铸这一代,贺家早已败落了。

他在宋代词人中名气虽不及柳永、欧阳修、苏轼、秦观等大家那么显赫,但是这位以一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出名的“贺梅子”,却有他在词坛上遮不住的光辉。

《宋史·文苑传》说他“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

人以为近侠。

……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早年他曾经做过武官,四十岁之后转为文职,做过泗州判等职,晚年退居苏州。

一生沉沦下僚,胸中颇多块垒,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

贺铸的词有两三百首。

其词风是英雄豪气与儿女情长并存,在两宋词坛上尤其难得。

豪放之作如《六州歌头》,深婉之作如我们将要讲到的《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是一首情深辞美的悼亡之作。

“悼亡”指丈夫悼念妻子或者情人,反之不能用。

最早见于潘岳的《悼亡》诗。

后有元稹悼念妻子的《遣悲怀》三首。

贺铸年近五十时曾经住在苏州三年,其间他的妻子亡故。

贺铸夫妻感情极好,相濡以沫,甘苦共尝,当他离开苏州的时候,写下这一首情真意切、哀伤动人的悼亡词,成为文学史上可以与潘岳的《悼亡》、元稹的《遣悲怀》、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的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这首词的词牌《半死桐》其实是《鹧鸪天》的异名,而且就因为这首词而得名。

贺铸的许多词以题代牌,这首因有“梧桐半死清霜后”一句,故名《半死桐》。

《鹧鸪天》在词中属于小令的范畴,它实际上相当于一首七言律诗,仅仅是把七言律诗的第五句,中间抽掉一字,把一个七字句变成两个三字句,其他的基本格律跟七言律诗是相似的,而且第二联也需要对仗。

宋词中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探析

宋词中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探析

宋词中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探析作者:红霞来源:《语文学刊》 2013年第10期红霞(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摘要] 梧桐由自然物象上升为文学意象,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过程,成为文人情感表达的有效载体。

如凄凉忧愁的悲秋情结、生离死别的爱情意义、品格高洁的君子品性。

这些“梧桐”意义给文学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意境,也更加丰富了“梧桐”的情感内涵。

[关键词] 梧桐意象;悲秋情结;爱情意义;君子品质中图分类号:1207. 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610( 2013) 10 -0017 -02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梧桐由自然物象上升为文学意象,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过程,成为文人情感表达的有效载体。

早在先秦典籍中已经出现了梧桐意象,《诗·鄘风·定之方中》:“数值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揭示了梧桐的实用价值;《诗经·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用梧桐的果实离离形容“君子”之“令仪”;》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朝阳高冈,再加上凤凰、梧桐组合,给予了梧桐高洁的品质。

因此,梧桐意象有其独特的意蕴。

在》全宋词》中只需稍加留意,就可发现处处皆有“梧桐”。

如“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梧桐叶上三更雨。

惊破梦魂无觅处”。

可见,在宋词中“梧桐”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多种多样。

宋词中的梧桐意象体现出凄凉忧愁的悲秋情结、生离死别的爱情意义、品格高洁的君子品质。

因此,笔者对宋词梧桐意象的情感内涵进行以下总结:一、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悲秋情结悲秋情绪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始于战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这也开创了中国文学中悲秋的传统。

“旧栖新垅两依依。”原文、赏析

“旧栖新垅两依依。”原文、赏析

旧栖新垅两依依。

出自宋代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原文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

字方回,号庆湖遗老。

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

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作者从北方回到苏州时悼念亡妻所作。

贺铸一生辗转各地担任低级官职,抑郁不得志。

年近五十闲居苏州三年,其间与他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妻子亡故,今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词以寄哀思。

译文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

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

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

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

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注释鹧鸪天:词牌名。

因此词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贺铸又名之为“半死桐”。

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何事:为什么。

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一说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犹在),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

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

“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

语出《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晞:(xī)干。

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

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赏析这是一首情真意切、语深辞美、哀伤动人的悼亡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诗句及赏析

《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诗句及赏析

《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诗句及赏析《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出自贺铸的《半死桐》,全文如下: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贺铸为悼念亡妻而作,以半死桐起兴,通过比兴的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沉思念以及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整首词感情真挚,意境凄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以下是对这句诗的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当年和我一起来的人为什么不能和我一起回去呢?作者借用汉代挽歌“薤上露,何易唏”来兴起下文,引出“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悼念之情。

陶渊明《归田园居》有云:“徘徊丘垅间,依依昔人居。

”此处言自己回归苏州,无论是昔日同居的旧屋,还是安葬着亡妻的新坟,均足引起悼念她的依依深情。

而在对于往事的追忆中,最为铭刻于心的“镜头”则是南窗底下她为我点灯补衣的情景,故而末两句就“推出”了这样两句最为感动人心的句子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此时,读者面前顿如出现了如此一幅画面:夜雨敲窗,一灯如豆,一位头白颓伤的老人,正在空床上辗转反侧、回首往事。

词情至此,已经推向“高潮”,故而作者也就戛然而搁笔。

然而它的“哀情余思”却并不就此“结束”,仍旧久久地萦绕着读者的心头,使他们无法保持平静……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因长相丑陋,又被人称为贺鬼头,自号庆湖遗老,出生于卫州(今卫辉市)。

贺铸诞生在一个世代担任武职的军人家庭。

17岁时,他到京城汴梁,并顺利进入官场,自十七岁至四十岁,23年中贺铸一直是在侍卫武官的系统里磨勘迁升,到68岁,贺铸彻底致仕。

他曾任右班殿直,元祐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

贺铸存词280余首,他的词作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柔媚艳丽的风格影响了南宋婉约派词人的创作,豪放之气又影响了后来的辛弃疾。

贺铸研究综述

贺铸研究综述

也体现了出来。这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有关贺铸生平的研究。
贺铸的性格多重而复杂。程俱《贺方回诗集序》说他“仪观甚伟,如羽人剑客”。认为:“方回之为人 盖有不可解者。方回少时,侠气盖一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然遇空无有时,俯首北窗下,作牛毛小
楷,雌黄不去手,反如寒苦一书生”。他“尚气使酒”,“人以为近侠”;(宋史《贺铸传》)“然为吏极谨细。在 管库,常手自会计,其于窒罅漏逆奸欺无遗察”(《墓志铭》),且“其言理财治剧之方,盛壹有序”(《诗集 序》)。他“刚肠愤激际,赤手搏豺虎”(诗集卷四《留别龟山自禅老兼杨简居士介》);“然临仕进之会,常如
七年(1125)二月甲寅卒于常州之僧舍。”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贺方回年谱)记载详细、全面。对一岁、
四岁、七岁、十七岁、二十一岁每个阶段都有记述,从二十四岁开始,几乎对每一年的行踪都有考证。但
也难免存在某些问题,钟振振针对其中的不足,写成了《贺铸建中靖国元年行迹考索》发表在《文学遗产》
第16辑(1983年11月)给予了完善。他的这些研究成果在《北宋词人贺铸研究》第二章贺铸之生平中
女。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磁州(今属河北)都作院,徐州宝封监,和州为管界巡。…元佑七年 (1092),学士(李)清臣、(范)百禄、(苏)轼荐于朝,改承事郎。…(后又)以宣议郎通判泗州。迁宣德郎,
通判太平州。…再迁至奉议郎。随请老,以承议郎致仕,时年五十八。居二年,从臣荐起之,以故官管旬
杭州洞霄宫,迁承议郎,赐五品服。以后族恩迁至朝奉郎。明年,复致仕。又六年,年七十四岁,以宣和

[收稿日期]
200S—05一03
[作者简介]邱保证(1968一),山东临沂人,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03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81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悼亡诗-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悼亡诗-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悼亡诗一、悼亡诗的特点:1、悼亡诗中的意象往往都带有较强的生活性,多为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

2、悼亡诗是一类用以寄托对亡者思念的特殊诗歌形式,在中国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悼亡诗在表达手法上有着自身的特点。

3、悼亡诗以其哀婉深沉的格调,追悔悲戚的情思,真挚深厚的意蕴给读者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

中国古典诗歌以悲为美,而这因为阴阳相隔而不得相依为伴的眷侣,内心的悲哀则更具有魅力。

死者与世长辞,生者的悲哀则缠绵不去。

悼亡诗因情感人,以实动人。

二、悼亡诗的常用手法:在悼亡词中承担抒情任务的修辞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对比、用典、夸张、象征。

1、对比:叹时过境迁对比“是把在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强化抒情话语的表现力”。

在悼亡词中作者经常通过追忆往日与妻子一起度过的美好岁月,哀叹如今天人两隔的凄凉境地,在今昔对比中将哀思诉尽极致。

追忆往昔是“对比”这一修辞方式实现的主要途径。

在悼亡词中词人追忆夫妻共同生活的美好场景有多种。

这些场景有的是昔日夫妻二人同甘共苦,平淡中见真情的温暖画面。

如“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半死桐》)。

贺铸的这首《鹧鸪天·半死桐》堪称悼亡词杰作。

贺铸之妻本是宗室之女,出嫁贺铸后,生活并不富庶,但她能够与丈夫患难与共。

在这一词句中,贺铸将自己孤身听雨的情景与昔日妻子深夜挑灯补衣的情景相对比,在平淡寻常的场景中显现出亡妻的贤良以及曾经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可贵真情,更突出了如今词人的孤寂。

2、用典:哀女逝郎衰“用典又叫‘用事’,就是在诗词中借用故事来造句表义。

”悼亡词中运用典故写出妻子已逝,自己已老,表达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悼亡词既悼怀亡妻,通常会写到妻子的姣好容颜,但是词的婉约特点以及悼亡这一主题凄苦悲痛的特点,决定了悼亡词不能细致着笔于妻子的花容月貌,所以需要词人借助典故委婉地描绘故妻的美丽。

纳兰性德在悼亡词《摊破浣溪沙·欲话心情梦已阑》中写道:“环佩只应归月下,钿钗何意寄人间。

《鹧鸪天 离恨》《春怨》《清平乐 候蛩凄断》《半死桐》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鹧鸪天 离恨》《春怨》《清平乐 候蛩凄断》《半死桐》等阅读理解答案与赏析

纳兰性德《鹧鸪天·离恨》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鹧鸪天·离恨纳兰性德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欲将离恨寻郎说,待得郎来恨却休。

云淡淡,水悠悠。

一声横笛锁空楼。

何时共泛春溪月,断岸垂杨一叶舟。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背立盈盈故作羞”,描写女子背对情郎站立时故作娇羞的姿态,样子传神动人。

B.“手挼梅蕊打肩头”,通过女子揉弄梅蕊、轻敲肩头的动作写出了女子的可爱。

C.三四两句写女子对情郎的情感由思念转为怨恨,直到看见情郎恨意也未消除。

D.五六两句中“淡淡”和“悠悠”两个叠音词,烘托出女子对情郎的思念悠远绵长。

2、‚“一声横笛锁空楼”中“锁”字用词精当,请结合诗句对“锁”字作简要赏析。

(4分)3、本词“何时共泛春溪月”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对这句词作简要赏析。

(5分)【参考答案】:1、(3分)C2、(4分)“锁”字的本义是关住、拴住、锁住(解释“锁”字本义1分),这里是说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解释“锁”字语境义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女子思念情郎的愁苦难以排遣的情形(“思念愁苦”1分,“难以排遣”1分)。

3、(5分)词人运用想象,描绘了一幅与情郎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想象”1分,“春夜月下泛舟的美妙图画”1分),创设了一个宁静、温馨的优美意境(意境特征1分),表达了女子渴望与情郎相会的期盼之情(“期盼之情”1分),反衬出女子的离恨之苦(“离恨之苦”1分)。

[注释]①盈盈:美好貌。

此指女子之风姿、仪态的美妙动人。

《古诗十九首》之二:“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②手挼(ruó}:用手揉弄。

③锁空楼:谓笛声萦绕在空寂的楼阁中。

锁,形容笛声不绝,仿佛凝滞在楼中。

[2][译文]女子背向着盈盈而立,故意作出含羞的姿态,手中揉搓着梅花的花蕊,任其打落在肩头.想要找到她的郎君,将离别的愁怨向他诉说,等到郎君归来,她的愁怨却消散无踪.云安静漂浮,水闲适流动,一声横笛的笛音幽怨空灵,锁住那寂寞的空楼.想着何时才能在春溪的明月下共同泛舟,却只能望着断掉的堤岸边,低垂的杨柳下,那一叶孤舟.【赏析】:这首小词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态抒写“离恨”的,全用白描,不假雕饰,极朴素,极清丽,几类小曲。

对已故亲人思念的诗词

对已故亲人思念的诗词

对已故亲人思念的诗词1、《江城子》苏轼·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

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2、《西江月》苏轼·宋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内进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忆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译文: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哪里会去理会那些瘴雾,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

海上之仙人时不时派遣来探视芬芳的花丛,那倒挂着绿羽装点的凤儿。

它的素色面容施铅粉还怕弄脏,就算雨雪洗去妆色也不会褪去那朱唇样的红色。

高尚的情操已经追随向晓云的天空,就不会想到与梨花有同一种梦想。

3、《半死桐·鹧鸪天》贺铸·宋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

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

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

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

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4、《沈园》陆游·宋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译文: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最有名的三首悼亡诗(词)??

最有名的三首悼亡诗(词)??

最有名的三首悼亡诗(词)??
最有名的三首悼亡词
排行第一的是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排名第二的是贺铸的《半死桐》
排名第三的是李清照的《孤雁儿》
这是著名学者李元洛在著作《宋词之旅》之中的排名。

分别抄录如下:
江城子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半死桐》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孤雁儿》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悼亡诗: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原文翻译及赏析

悼亡诗: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原文翻译及赏析

悼亡诗: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原文翻译及赏析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宋代:贺铸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

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

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

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

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注释鹧鸪天:词牌名。

因此词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贺铸又名之为“半死桐”。

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何事:为什么。

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一说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犹在),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

清霜后:,此指年老。

“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

语出《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晞:(xī)干。

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

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作者从北方回到苏州时悼念亡妻所作。

贺铸一生辗转各地担任低级官职,抑郁不得志。

年近五十闲居苏州三年,其间与他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妻子亡故,今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词以寄哀思。

赏析这是一首情真意切、语深辞美、哀伤动人的悼亡词,是中国文学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上片开头两句用赋,直抒胸臆,写作者这次重回苏州经过阊门,一想起和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已长眠地下,不禁悲从中来,只觉得一切都不顺心,遂脱口而出道:“同来何事不同归?”接以“同来何事不同归”一问,问得十分无理,实则文学往往是讲“情”而不讲“理”的,极“无理”之辞,正是极“有情”之语。

《半死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半死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半死桐》: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状貌奇丑,却有一颗细腻温婉的心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宋朝开国元勋贺景思之后,又是宋太祖结发妻子孝惠皇后的族孙,出身可谓显赫。

贺铸七岁学诗,记忆力强,学识广博,善于言辞。

但父亲不幸过早去世,16岁的贺铸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通过恩荫补官右班殿直,监管军器库门。

贺铸形象成年后的贺铸身高七尺,面色青黑,眉毛直竖,人送外号'贺鬼头'。

然而,这位'状貌奇丑'的男人却有一颗细腻温婉的心,擅长作曲,别人丢掉的东西,他稍加剪裁、组织,便成了新奇的曲子;又长于作词,尤其喜欢写'深婉丽密'的词,婉转多姿,饶有情致,他曾说:'我笔下驱使着李商隐、温庭筠,常常使他们不停地奔命。

'娶妻赵氏,平淡生活孕育浪漫爱情济国公赵克彰不以相貌取人,透过现象看本质,认为贺铸是可造之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三扇屏山匝象床,背灯偷解素罗裳。

粉肌和汗自生香。

'绮丽的婚房里,新娘含羞解衣,透出甜蜜的体香,贺铸如醉如痴;第二天一早,新娘梳妆打扮,'眉晕半深唇注浅,朵云冠子偏宜面。

'新娘害羞的神态,都让贺铸觉得太美了。

'到冰天雪地的时候再收拾就太迟了啊!'贺铸家境贫困,经常靠借高利贷维持生活。

作为皇亲国戚家的千金小姐,赵氏却不惮劳苦,勤俭持家。

贺铸冬天有出操巡练的任务,赵氏未雨绸缪,大热天里就开始忙碌着缝补冬衣,贺铸觉得没必要,赵氏笑着说:'到冰天雪地的时候再收拾就太迟了啊!'殷殷情致,缕缕深爱,无不从一针一线中传递出来。

有人说,最浪漫的爱情在日常生活里,最高贵的爱情在彼此的陪伴中。

赵氏平淡生活后的深情,让贺铸感觉特别舒适温馨,不自觉地陷入依恋当中。

不阿权贵,敢于为正义冲冠一怒虽然位卑人微,贺铸却满满家国情怀,喜欢议论当朝大事。

而且天生一股豪侠之气,'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半死桐》贺铸词作鉴赏
【原文】
鹧鸪天⑴
重过阊门万事非⑵,同来何事不同归⑵?梧桐半死清霜后⑶,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⑸。

旧栖新垅两依依⑹。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

因此词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贺铸又名之为“半死桐”。

⑵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⑶何事:为什么。

⑷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一说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犹在),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

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

⑸“原上草”二句,形容人生短促,如草上露水易干。

语出《薤露》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晞:(xī)干。

⑹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

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白话译文】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

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

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

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

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赏析】
这是一首情真意切、语深辞美、哀伤动人的悼亡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与潘岳《悼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