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四章光现象共五节课的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光现象教课设计课题§4.1光的直线流传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讲课1.学生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察看,能辨别光源,知道光源大概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教课目的 2.经过察看光在空气中和水中流传的实验现象,认识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是沿直线流传的。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
重点光在同种平均介质中沿直线流传教材剖析难点用光的直线流传来解说简单的光现象1、激光笔、盛有水的水槽、白炽台灯、皮球、火柴、蜡烛、电池、导线、教师准备小灯泡、教课准备2、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牛奶教课过程主备内容个性改正一、自主学习(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清早,太阳徐徐升起,万丈光辉映红了朵朵晨晖,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和色彩,夜晚,华灯齐放,世界依旧是如花似锦,五彩斑斓。
这样多姿多彩的漂亮世界,是谁的杰作呢?教师播放一组光源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色——这些物体都能发光,导入新课。
(二)阅读教材,提出本节知识点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提出本节有哪些知识点?(教师增补完好自探听题并板书)教师预设的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大概分为哪两类(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光是如何流传的?4、光沿直线流传的条件是什么?5、光在不一样介质中的流传速度分别是多少?6、如何画光芒?7、什么是光年,是长度单位仍是时间单位?(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二、合作学习(一)小组合探小组内合探,议论学生提出的问题1、列举生活中的光源并划分人造光源、自然光源。
3、用红色激光笔从侧面照入滴有少许牛奶的水槽中,发现光在水槽中是沿直线流传的。
4、学生做一做手影游戏。
5、用红色激光笔从水面斜照入滴有少许牛奶的水槽中,发现光在水面发生偏折。
6、阅读教科书。
( 二 ) 全班合探。
1、学生展现内容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问题四:问题五:问题六:问题七:2、教师点拨或精讲:( 1)光是如何流传的(2)光沿直线流传的条件是什么(3)光在真空中的流传速度是多少三、解疑答疑1、学生怀疑:本节课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看看本节课内容谁还有什么问题?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1.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①了解光源,并知道光源的分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掌握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②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通过实验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③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使用说明用15分钟阅读课本69-72页并完成问题导学,A层全部完成,BC层完成探究部分,分层达标。
三、预习指导1.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及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2.问题导学:依据启发性问题的引导,认识光源,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握光速。
四。
课内探究(一)光源(3分)1、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2、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15分)1、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学生实验):打开教室的白炽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
(探究一):①光在均匀的液体中的传播②光在均匀的空气中的传播③光在均匀的透明固体中的传播(学生总结):光的传播特点2、如何描绘光传播路径?3、学生看教材图4.1-3同时请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5分)①影子的形成(探究二)用白炽灯对着墙,把乒乓球放在灯和墙之间。
现象:总结影的形成:②(教师引导)用光的直线传播总结分析日食的成因(四)光速(5分)学生阅读课本71页,自主完成如下问题:1.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为m/s,光在水或玻璃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看课本71页科学世界回答: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2.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五、课堂小结(2分)2.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篇2】【教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初中物理中第一次接触到“光”的概念。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光现象章节复习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槽、光线演示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光现象的图片,如太阳光、彩虹、镜子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回顾(5分钟)简要回顾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巩固已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基本概念。
•掌握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折射角度的相关规律。
•能够解释光的色散原因以及应用。
二、学习内容1.光的色散现象的概念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光的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关系4.光的色散原因及应用三、学习要点1. 光的色散现象的概念光的色散现象是指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经过折射后偏离原来的方向,形成不同颜色分开的现象。
常见的色散现象包括光的折射、光的偏折等。
2.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发生改变。
一般情况下,光在光密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快,在光疏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3. 光的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关系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菲涅尔折射定律,入射角度、折射角度和介质折射率之间满足下列关系: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4. 光的色散原因及应用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与波长有关而引起的。
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在折射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形成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如光谱仪、光纤通信等领域。
四、学习方法•阅读教材相关内容,重点理解光的色散现象的概念和相关公式。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光的色散现象,加深对光的色散的理解。
•做典型例题,掌握光的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计算方法。
•做课后习题,巩固和复习所学内容。
五、学习提示•光的色散是光学中的重要现象,需要重点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注意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折射角度的关系,掌握相关公式的应用。
•实验是学习光的色散的重要环节,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学习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基本概念,了解了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和折射角度的规律,能够解释光的色散的原因以及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案及导学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哪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实例难点:光的直线传播实例分析【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光源定义:叫光源。
自然光源,如太阳,、;人造光源,如篝火、、、等。
月亮是否是光源?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光能够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里传播,这样的物质叫做传播光的介质。
光也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2、规律:光在什么条件下是是沿直线传播的?3、应用:举例说明哪些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②:①③:④:4、光速:光在中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速度C=m/s= 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O展示交流1.光是如何传播的:活动1: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举例说明[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2)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径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或者说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练习]①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
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②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吗?2.光速:光的传播速度到底有多大呢?很早以前就有人感兴趣,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现象: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这说明了什么?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所以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困难的。
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
后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寿宇中的传播速度是3X10'm/s,常用字母9表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4章-第5节-光的色散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第四章第5节色散辅导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讲义类型基础版(适用于考试得分率低于60%的学员)教学目的1、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2、了解可见光谱,以及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的。
4、通过收集、交流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资料,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
5、通过观察实验,产生探索未知物理知识的欲望与兴趣.重、难点重点:光的色散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难点: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授课时长建议授课时长2小时教学内容【课程导入】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呢?物体为什么有各种颜色?【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光的色散1、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如果用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和紫七种颜色的光。
把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称为光谱。
结论:(1)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光谱。
(2)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假设:将一束红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将一束绿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实验现象: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
色光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
单色光和复色光:我们把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的光称之为单色光。
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称之为复色光。
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同一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白光进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紫光偏折程度最大,红光偏折程度最小。
2、色光的混合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电脑显示器、室外的大屏幕的色彩是利用光的三原色合成的。
色光的相加混色:红+绿=黄;红+蓝=品红;绿+蓝=靛;红+绿+蓝=白。
颜料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成黑色。
3、物体的颜色: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透明物体能使与它相同颜色的色光通过,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能透过所有色光的物体是无色透明的物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 4.1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掌握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方法和观察光的传播的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2.光的传播实验;3.观察光的传播规律。
三、教学重点•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基本特性;•能够进行光的传播实验;•掌握观察光的传播规律。
四、教学准备•教师:黑色底纸、小孔板、光屏、小灯泡、橡皮筋、数张废报纸;•学生: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光的基本知识,例如光的来源、传播方式等,从而引出光的直线传播的话题。
2. 学生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1.教师发放黑色底纸、小孔板和光屏给学生,并让学生按照图1所示搭建实验装置。
图1图1图1 光的传播实验装置2.学生用橡皮筋将小孔板固定在黑色底纸上,然后将光屏固定在底纸的另一侧。
3.学生打开小灯泡放在小孔板的一侧,并逐渐向小孔板靠近。
4.观察光线经过小孔板后在光屏上形成的图案,并记录观察结果。
3. 教师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根据学生实验的观察结果,教师进行讲解,介绍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光线在光的传播过程中一直保持直线传播;•光线在相同媒质中传播时速度不变。
4. 学生实验——利用废报纸观察光的传播路径1.教师发放数张废报纸给学生,并让学生将废报纸前后对折,再将其打开成大约60度的折角。
2.学生将折好的废报纸举在眼前,并让教师用小灯泡照射在废报纸上。
3.观察光线经过废报纸后在废报纸上形成的图案,并记录观察结果。
5.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根据学生实验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发现光线经过折射体后会发生折射现象,并形成一定的折射角。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折射现象。
同时,提出探究新问题的思考:•当光线从一种媒质传播到另一种媒质时,光线会发生什么变化?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性和折射现象。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复习第四章“光现象”,主要涉及教材第4章第14节内容,具体包括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及光学仪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2.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光谱,并能解释彩虹等现象。
3. 掌握光学仪器的构造及原理,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光学仪器原理。
难点: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光学仪器的设计与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透镜、三棱镜、光学仪器模型。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激光笔照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问题:“光是如何发生反射的?反射光与入射光有什么关系?”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光的反射定律,通过图示和实例解释反射光、入射光、法线、反射角等概念。
(2)讲解光的折射定律,介绍折射角、入射角、临界角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3)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的过程,解释彩虹等现象。
(4)讲解光学仪器的构造及原理,如凸透镜、凹透镜、望远镜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绘制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2)学生观察光学仪器模型,分析其工作原理。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光的反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光学仪器的设计与使用。
六、板书设计1. 光的反射定律2. 光的折射定律3. 光的色散4. 光学仪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下列现象: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雨后的彩虹、近视眼镜的原理。
(2)绘制光的反射、折射光路图。
2. 答案:(1)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光的反射;雨后的彩虹:光的色散;近视眼镜:凹透镜原理。
(2)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反射、折射定律掌握较好,但对光学仪器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环节。
物理人教八上课时教案(附答案)第4章 光现象
第4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空气、玻璃、水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年的概念.一、光源【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9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物体叫做光源.2.光源可以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月亮不是(填“是”或“不是”)光源.【小组讨论】在电脑课件上,显示“太阳、水母、萤火虫、石头、点亮的白炽灯、月亮、点燃的蜡烛”等物体,对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答:一类为光源:太阳、水母、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点亮的白炽灯;另一类不为光源:月亮、石头.而对光源还可以再分,其中太阳、水母、萤火虫为天然光源,点燃的蜡烛、点亮的白炽灯为人造光源.【教师点拨】1.对许多物体进行分类,找出某些物体的共性,引出物理概念,是学习物理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2.对物体进行分类,依据可以有很多种.但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合适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标准来对物体进行分类.比如,此处要学习光,那么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在选择分类标准时,要有意识地往光学这一个角度上选择.【跟踪训练】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二、光的传播【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69、70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小组讨论】1.完成下列实验:①用激光灯照射一个充有蚊烟烟雾的杯子,发现光在杯子中的径迹是直的;②用激光灯照射一个装有水(水中加入少许黑墨水)的杯子,发现光在杯子中的径迹是直的;③用激光灯照射一块厚玻璃砖,发现光在厚玻璃砖中的径迹是直的.由此可以总结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思考:天空中的星星为什么会闪烁?答:大气层不均匀,光在大气层穿行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3.完成下列活动:①小孔成像实验(课本70页想想做做),②手影游戏(课本72页图4.1-9).思考: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都是什么?答:原因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教师点拨】1.通过在空气中、在水中、在玻璃中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在物理上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归纳方法.2.在光的传播路线不易看清时,加入一些烟雾、黑墨水,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光的传播路线.此处用到了转换法.3.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要能够利用此知识解释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和应用(如日食、月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跟踪训练】1.大约在两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国的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也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图所示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B.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C.无论怎样移动蜡烛,烛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2.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大部分地区看到了日食的景象.日食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图中能正确描述其形成原因的是甲(选填“甲”或“乙”)图.三、光速、光年【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1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最大,c=3.0×108m/s.光在空;光在玻璃中的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地认为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光在水中的速度为真空中的34.速度为真空中的232.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小组讨论】1.打雷的时候,雷声与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填“光”或“声音”)传播速度更快.2.声的传播速度与光的传播速度有哪些不同?答:声在真空中速度为0,而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快;声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速度一般是递减的,而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速度一般是递增的.3.1光年约是多少米?答:9.46×1015m.【教师点拨】常见的一些声速数据、规律与一些光速数据、规律都是要记忆的.为了使记忆深刻、准确,可将声速与光速进行对比记忆.【跟踪训练】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 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3.9×108m.第2节光的反射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了解镜面反射、漫反射.一、反射现象【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3、74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小组讨论】1.在一个暗室里的桌面上放一块平面镜,手拿一激光灯向平面镜照射,发现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被反射.2.在一个暗室里的桌面上放一盘水,手拿一激光灯向水面照射,发现射到水面上的光线被反射.3.在一个暗室中,手拿一激光灯向饭勺照射,发现射到饭勺上的光线被反射.【教师点拨】任何物体都对光线有反射作用,不能认为有的物体能反射光线(比如玻璃),有的物体不能反射光线(比如课桌),只不过反射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而已.【跟踪训练】人眼能够看到物体是因为(C)A.物体一定是光源B.人眼发出的光射到物体上C.物体反射或发出的光进入眼睛D.物体和眼睛在一条直线上二、光的反射定律【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3、74页,完成下列填空: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小组讨论】做课本第73页探究实验,如图所示.1.改变入射角,反射角改变(填“改变”或“不改变”),反射角始终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2.若将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说明什么结论?答:不能;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让光线沿着第一次的反射光的方向入射时,发现后来的反射光线与第一次的入射光线重合(填“重合”或“不重合”).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填“可逆的”或“不可逆的”).【教师点拨】1.学习光的反射定律,要运用“模型法”进行研究.建立光的反射光路图,知道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含义,进而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2.在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时,要多做几次实验,多改变几次入射角,避免结果的偶然性;在描述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时,应明白反射角是由入射角决定的,所以应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3.光垂直入射界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是0°而不是90°.【跟踪训练】小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屏是由同一平面上的两个大小相等的矩形面E、F 连接而成的,F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平面镜.(1)实验时,入射光线AO紧贴平面E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可在F上看到反射光线OB,如图甲所示;如果将F向后转动一定角度,则F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OB,如图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由图甲可以看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3)从小华在表格中记录的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30°40°45°50°55°60°反射角30°40°45°50°55°60°(4)使入射光逆着原来反射光的方向射向镜面O点,进行多次实验,均可观察到反射光沿着OA 的方向射出.实验现象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5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平行光线照射在平滑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2.平行光线照射在粗糙(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3.由于桌子、椅子等物体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漫反射,所以才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它们.【小组讨论】做如下活动:在晚上,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在纸上放一小平面镜,用手电筒垂直照向镜面,分别从正上方和侧面观察纸片和小镜面的亮度,发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答:从侧面看去:镜面暗,纸片亮;从正上方看去:镜面亮,纸片暗.从侧面看去:平面镜的反射光线没有进入人眼,纸片由于漫反射有少量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镜暗纸亮;从正上方看去:平面镜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而纸片由于漫反射仍然只有少量的光线进入人眼,所以镜亮纸暗.【教师点拨】1.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2.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反射光不一定比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的反射光多.如果人眼刚好处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的路径上,则有较多的光进入人眼,如果人眼没有处在镜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的路径上,则没有光进入人眼.而发生漫反射时,不管人眼处在什么位置,总有少量的光进入人眼.【跟踪训练】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墙上的小镜子,在手电筒方向看,这时看到被照射部分(D)A.墙和镜子都是黑色的B.墙和镜子都是白色的C.墙是黑色的,镜子是白色的D.墙是白色的,镜子是黑色的第3节平面镜成像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平面镜的应用.4.初步了解凸面镜、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应用.一、平面镜成像特点【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7、78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小组讨论】做课本第77页探究实验(如图所示).1.把一根蜡烛放在玻璃板前,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有一个像.2.再拿一根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看上去跟前面看到的那根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分别记下玻璃板前后蜡烛的位置,并用刻度尺量出玻璃板前面的蜡烛与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发现它们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且物与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教师点拨】1.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应注意如下细节:选择玻璃板而非平面镜,而且玻璃板要薄、要垂直桌面.用来替代像的蜡烛不能被点燃.2.由于不容易确定蜡烛经过玻璃板成的像的位置和大小,此实验采用了“替代法”,用另一根与原蜡烛等大的蜡烛替代像,从而来研究物像的大小、距离等方面的知识.【跟踪训练】1.身高1.75 m的小刚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他3 m.如果他向镜面移动0.5 m,他的像高等于1.75 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的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填“A”或“B”)这一侧观察.(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二、平面镜成虚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8页,完成下列填空: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2.进入眼睛的光线好像来自平面镜后的像发出的,其实它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3.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像.【小组讨论】1.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把手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上方,手没有(填“有”或“没有”)灼痛感.2.移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拿一白屏在后面来回移动,发现白屏上没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填“实像”或“虚像”).3.点燃蜡烛,提问:为什么能看到燃烧的烛焰?再由此进行分析为什么觉得平面镜后有虚像?答:烛焰有光进入人眼;烛焰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觉得有虚像.【教师点拨】1.人看到物体和看到像都是因为有光进入眼睛的结果,但是由于受到眼睛本身的生理限制,人眼都只能逆着进入人眼的光线觉得观察到了物体(或像),后者正是平面镜反射成虚像的原因.2.对比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可知: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跟踪训练】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束光.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答案:如图所示.三、平面镜的应用【自主预习】请举出四例说明平面镜的应用:(1)医生用来检查牙齿的口镜;(2)潜望镜;(3)太阳能电站;(4)照镜子.【小组讨论】请对上述平面镜的四种应用进行分类.【教师点拨】平面镜的应用有的是根据平面镜能成像的特点而加以利用的,有的是根据平面镜能够反射光线改变光路而加以利用的.如图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答案:如图所示.四、凸面镜和凹面镜【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79页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球面镜包括凹面镜和凸面镜;2.请举出一例说明凸面镜的应用:汽车后视镜;3.请举出一例说明凹面镜的应用:太阳灶.【小组讨论】1.在暗室中(或在晚上),观察平行光线分别射向凸面镜、凹面镜后的情况.答:平行光线射向凸面镜后,光线散开;射向凹面镜后,光线会聚.2.观看金属制饭勺的两面,体会球面镜成像的特点.答:凹面镜可成多种像,凸面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教师点拨】1.球面镜可以看成是由一个个非常微小的平面镜组合而成的整体,这样就可以根据光的反射定律来理解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2.可以根据球面镜实物来了解球面镜成像的特点,进而可以理解为什么凸面镜可以扩大观察范围.1.如图所示是街头路口的反光镜,从中可以看到更广的地方,说明凸面镜对光具有发散的作用,可以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2.请阅读材料,回答材料后的问题:凹面镜凹面镜是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图甲所示,平行光照于其反射面上时,通过反射而聚在镜面前的焦点F上,每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其应用: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的装置、手电筒的反光罩.小明找来一只手电筒,仔细观察了小灯泡的所在位置以及反光罩(即凹面镜),如图乙所示,经过思考,他认为手电筒的小灯泡应该安置在凹面镜的F位置,这是因为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请你在图丙上画出小灯泡发出的光经凹面镜反射的大致光路图(至少画两束入射光).答案:如图所示.第4节光的折射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在反射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4.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光的折射现象.一、光的折射规律【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1页及图4.4-1、图4.4-2,完成下列填空: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光线从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小组讨论】1.在暗室里,让一束光(可以利用激光手电筒发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可以在水中放入适量的墨水,并搅拌均匀,这样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为明显),发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在水中沿直线传播,但光在空气与水的分界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2.在暗室里,让一束光(可以利用激光手电筒发出的光束)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可以发现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填“远离法线”“直线传播”或“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3.在暗室里,让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可以发现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填“远离法线”“直线传播”或“靠近法线”),折射角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4.在暗室里,让一束光从空气中垂直射入水中,发现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填“发生改变”或“不发生改变”),此时折射角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都为0°.【教师点拨】1.光的折射规律可以简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不等.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折射的原因是光速不同,可用图(a)进行类比.线轴在木板上与在棉布上的速度不同,导致线轴从木板进入棉布时运动方向发生偏折.同理,光在空气与在玻璃中的速度也不同,所以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如图(b)所示.而且由图(a)可推理出:光从光速大的介质斜射入光速小的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跟踪训练】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入射角α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大小等于0度.(2)若用激光沿CO方向从水中射入空气,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光路是OA(填“OA”或“OB”);激光经过水面反射时的反射角大小等于γ(填“α”“β”或“γ”).(3)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不同的介质中.二、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2、83页,完成下列填空:1.我们站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时,觉得物体离水面更近(填“远”或“近”)了,这是由于光从水(填“空气”或“水”)中斜射入空气(填“空气”或“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我们逆着光线看过去,认为光是从物体上方的点发出的,所以看到光线经过折射形成的虚像.2.形成海市蜃楼时,远处物体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线,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折射,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逆着光望去,就看见了远处的物体.【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将硬币放在不透明的碗底部,调整好位置,使你刚好看到硬币;调整观察的角度,直到硬币“消失”为止,保持眼睛的位置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将杯子里的水倒入碗中,发现又重新看到硬币.在这个实验中,光线是从你的眼中射到硬币上还是从硬币射到你眼中呢?从硬币射到眼中.请用作图的方法来表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答案:如图所示.2.将一块长方体玻璃砖放在报纸上,对比你斜看到的“在玻璃砖下的字”与“不在玻璃砖下的字”,你会发现在玻璃砖下的字比不在玻璃砖下的字要高.请用作图的方法来表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答案:如图所示.【教师点拨】1.人眼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中,不要将箭头画成由眼向外的方向,人的眼睛本身并不发光,要作射入人眼的光线.2.两条以上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处是虚像的位置,一条延长线无法确定位置.3.折射所成虚像只是人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经验的一种判断,实物的真实位置需要找准,这也就是渔民叉鱼时应判断鱼的像比鱼高且稍向后移.4.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虚像位置均比实物高.【跟踪训练】1.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该现象中的云和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云和鱼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云和鱼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D.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2.陶瓷碗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所示),往碗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所示).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A)甲乙A.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C.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3.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甲所示,人眼在C点处看到筷子B点的像在位置B'点.请画出B点射出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过C点的光路图.答案:如图乙所示.第5节光的色散1.了解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知道色散现象,了解光谱.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3.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一、色散【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85页内容,完成以下填空:1.太阳光被分解成为单色光从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光的色散.2.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小组讨论】1.在暗室里,让一束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并用白屏接住从三棱镜中射出的光,发现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说明白光由七种色光组成.2.再把另一个相同的三棱镜按相反方向放在前一个三棱镜旁边,这时,就会发现彩色光带重新会聚成白光.【教师点拨】光的色散本质上是利用了各种色光在玻璃或在水等介质中折射程度不同的原理来分散各种色光的.因此小水珠使光形成彩虹、教材上水与平面镜使光色散都属同一道理.【跟踪训练】1.以下现象,反映了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能够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4、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值。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性认识,为后继学习打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3、阅读“科学世界”,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二、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三、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四、教具准备:烧杯、水、激光笔、课件五、教学过程:生齐读学习目标(一)引入新课:在黑暗的屋子里,人为什么看不见东西?(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由于没有光的缘故.我们要看见物体,必须要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思考:光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呢?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69-70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光源?2、光源分为哪两类,试举例?3、光如何传播?举例支持你的观点?(二)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1、注意:没点燃的蜡烛也是光源(没有强调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2、欣赏图片并分类。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4、思考:钻石和月亮是不是光源?不是,因为它本身不发光。
5、走向生活(三)欣赏图片,引入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教师演示实验1:光在水中是如何传播的?在水中加入少量牛奶,用激光笔在水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2:光在玻璃中传播用激光笔在玻璃中射出一束光,观察光传播的路径。
实验现象说明光在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第四章 光现象 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
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
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
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
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
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
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光的直线传播(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引入新课】通过PPT播放太阳、恒星发光图片引入。
要研究光现象,首先要看看哪些物体能够发光,是谁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太阳以及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星星都是恒星,恒星都能发光,许多动物也能发光。
欣赏图片,思考问题,进入情景。
年级八年级授课时间课题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 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 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第一课。
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小学科学课中已经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但仍处于初步阶段,建议教师设计一系列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光的直线传播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食和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重要现象。
使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兴趣。
应当向学生指出:人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由于有光进入眼睛而引起的一种感觉;眼睛是人类感知物质世界的五种感觉器官之一(眼睛—视觉、皮肤—触觉、鼻子—嗅觉、耳朵—听觉、舌头—味觉)。
要注意纠正学生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人的眼睛会发光。
教学器材玻璃砖、盛水的水槽、空烧杯、激光演示有烟蚊香、一桶水(滴有少量的牛奶)、蜡烛、激光笔、盛有蔗糖水的水槽。
多媒体ppt,包含视频:《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日食、月食》等。
新课你想过没有,物体发出的光是怎么向外传播的呢?传播的速度大吗?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你就明白了。
《4.1光的直线传播》。
新课教学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提问】我们想要看见这五彩缤纷的世界就必须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哪些物体会发光呢?太阳、恒星、闪电、点燃的蜡烛、通电的电灯……【引出光源概念】①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5节 光的色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一、教学目标1.理解光的色散现象;2.掌握光经过棱镜色散的原理;3.了解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2.光的折射和反射。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投影仪、光源、纸板、棱镜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作业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观察实验图片,在一定条件下,光通过棱镜后会出现哪些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色散的好奇。
步骤二:讲解光的色散现象(10分钟)引导思考: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了解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初步认识。
教师讲解:简要介绍光的色散现象,即光的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形成彩虹等现象。
步骤三:观察光的色散实验(15分钟)实验操作: 1. 教师向学生展示具备光源和棱镜的实验装置; 2. 教师调整光源位置和棱镜角度,使光通过棱镜后发生色散; 3.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讨论与解释: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讨论光经过棱镜后的色散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四:探究光的色散原理(20分钟)教师讲解与引导: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教师演示:教师演示用白色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解释光在不同折射角度下的色散规律。
学生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光在不同材料中的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步骤五:实际应用(10分钟)教师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光的色散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小结: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强调光的色散现象和原理。
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生活中的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更多应用。
五、板书设计光的色散- 定义:不同颜色的光在通过棱镜后具有不同的折射角度- 形成彩虹等现象实验装置:光源、棱镜实验现象:光经棱镜后出现色散现象探究光的色散原理:- 白光照射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光折射角度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实际应用:光谱分析、宝石的鉴别等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色散原理和讲解实际应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及其原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教课方案第4节光的折射知识与技术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2.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学会画折射光路图,学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说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惹起的错觉。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好,激发学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育学生在学习中的沟通、团结和协作精神。
要点研究并认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余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难点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说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激光笔、玻璃砖、水槽、水、玻璃杯、碗、硬币、筷子、多媒体课件。
一、创建情境,导入新知让学生做两个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 1:在玻璃杯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玻璃杯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仿佛向上弯折了。
实验 2:在空的碗里放一枚硬币,挪动碗,使眼睛刚才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碗的地点不变,慢慢地向碗里倒水,跟着水面的高升,察看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高升了。
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高升”的硬币,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感觉新知回首从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联合生活实质,达成《研究在线 ? 高效讲堂》有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 光的折射出现上述不行思议的现象,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中流传时发生了一种光现象。
假如能察看到光的流传路径就好了,为此需要光源——激光笔。
如何把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显示出来,你有什么方法?学生沟通并回答:在水中加些牛奶或肥皂水,能够显示光在水中的路径。
在水面上方喷烟雾,或许利用热开水上边的“白气”,能够显示光在空气中的路径。
演示实验:(1) 将激光笔固定在铁架台上,往水槽内加必定量的开水,把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热开水上边的“白气”中,能察看到什么现象?请同学们猜猜,假如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能否还沿直线流传?( 光沿直线流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4-1 光的直线传播课堂探究知识点1:光源根据预习学案中列举的光源例子,总结出光源的概念,并对光源进行分类(1)能够的物体叫光源,(注意:这里指的是物体能自己发光,而不是反射光!)如:镜子、月亮、行星等是反射光的,所以不是光源。
彗星、流星、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等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
(2)光源的分类:和,例如:、是人造光源,、是自然光源,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总结:光在中沿直线传播。
(介质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2)光线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物理学中引入“光线”的概念.①什么是光线?②光线表示为:(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①从课本中找出一个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②尝试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的成因。
(4)练一练:①早晨升旗排队时,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只能看见自己前面的一个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应用了光的传播的原理。
②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题③下面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直线传播的是()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看不见高墙后面的物体D.闪电后才听到雷声知识点3:光速问题:在雷雨天,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总结:①光的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光在的传播速度最快,大约为c= m/s,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它小,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
②光年是,光年是的单位。
练一练1光年=______m四、达标练习1.(2019苏州)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B.物体在阳光下有影子C.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D.斜插人水中的筷子“弯折”2.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像B.树叶的影子 C.太阳的像D.云彩的像3.(2018 毕节市)“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舞台上威宁石门坎师生吟唱清代诗人袁枚的这首《苔》,令无数观众感动落泪。
其中“白日不到处”主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五、中考链接1.(11·广州)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A.倒立的B.放大的C.等大的D.缩小的2.(2018 思明区校级模拟)当人从停放在路边的A车前横穿马路时,行驶中的B车内驾驶员由于存在盲区而看不见行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如图,盲区指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3.(2018 咸宁)由我国成功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
墨子第一次用科学方法解释了光沿直线传播,启发了量子通信。
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这一解释相符的是()A.日食现象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放大镜把字“放大”4.(2017 恩施州)“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一度热播。
下列与诗句有关的光学知识正确的是()A.“床前明月光”﹣﹣﹣月亮是光源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光的直线传播C.“池水照明月”﹣﹣﹣光的折射D.“潭清疑水浅”﹣﹣﹣光的漫反射5.(2019内江)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 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 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小孔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6.(2018江苏)太阳光通过树叶间的空隙,在地上形成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是()A.树叶的虚像B.树叶的实像C.太阳的虚像D.太阳的实像8-4-2 光的反射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定律活动1: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把激光灯斜照在平面镜上,观察并描述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在本子上画出来,建立法线、反射角、入射角的概念。
①入射点: ②入射光线: ③反射光线: ④法线:⑤入射角(i ): ⑥反射角(r ):活动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参照教材的探究实验:(1)通过操作图2,可看到E 和F 在一个平面内时有反射光线,且反射光线随着入射光线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始终分居在 两侧。
并且通过测量发现:反射角 入射角。
(2)通过操作图3,把硬纸板的F 部分向前折或向后折,在F 上将 (“观察到”“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反射角 入射角。
活动3:理解光的反射定律(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2)反射定律中:由于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
所以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应表述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如图4:练一练:画出图5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及度数。
知识点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当平行光射入反射面经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 的;图1图2 图3 图4图5 300漫反射:当平行光射入反射面经反射面反射后的光线的,而是射向。
说明:①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②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和光路可逆。
四、达标检测1.如图6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入射角为,反射角为;若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动5°,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若平面镜绕入射点O 逆时针旋转60°,则反射角为________,入射角为________。
2.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度,那么这束光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分别是()A.40°40°B.40°50°C.50°50°D.50°40°3.生活小常识(选路):大雨过后不久的夜晚迎着月光走你选择光亮的地方走还是黑黑的地方走?背着月光走你又该如何选择呢?聪明的你遇到过这种情况了吗?五、中考链接1.(2016黄冈)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A.小孔成像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际要浅2.(2018 山西)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
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A.白云倒影B.游动的鱼C.白塔倒影D.绿树倒影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日食美景B.天空彩虹C.耀眼幕墙D.林间光柱4.(2018 株洲)图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
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图示位置用力F向下挤压桌面,则()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C.标尺上的光斑右移D.标尺上的光斑左移图68-4-3 平面镜成像课堂探究知识点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像和物体的大小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③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跟踪练习:身高1.7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1 m远,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她后退0.5 m时像的大小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知识点二:平面镜成虚像活动1:在平面镜后面放一张白纸做光屏,在屏上能否承接到物体的像?讨论: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活动2:尝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发光点s在镜中的像S′,进一步理解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练一练:(1)作出图3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2)如图4是某同学作的光路图,他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像点S′.(3)光源S射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在图5中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光路图。
知识点四:凸面镜和凹面镜:1.球面镜包括:和。
2.凸面镜的性质:对光具有作用。
应用:.3.凹面镜的性质:对光具有作用。
应用:四、达标检测1.如图所示,字母“F”在竖直的平面镜前,哪个图是镜中“F”的像()A.B.C.D.2.池水深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千米,则月球在池水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_________3.小明身高1.6m,站在距平面镜3m处,能够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则他的像高________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m。
图3图4 图5图24.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B.演员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D.演员的像与演员本人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5.一平面镜的厚度为d,当笔尖抵在上面时,笔尖和像的距离是()A.d B.2d C.0 D.d/26.如右图所示a、b、c三条光线交于S点,若在S前任意位置放一个平面镜M,则三条反射光线()A.可能交于一点B.一定交于一点C.延长线交于一点D.可能平行7.两块平行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中间有一发光点A,在两镜中分别成像为A1、A2,如图所示。
若将A向左边靠近,则两个像之间的距离()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五、中考链接1.(2018 菏泽)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2.(2019泰州)“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光学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3.(2019•德州)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都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像是像。
(2)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cm;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选填“①”或“②”)处。
4.(2016揭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8-4-4 光的折射课堂探究知识点一:光的折射活动1: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总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补充:折射现象发生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并且是“斜射”,当光由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不改变,折射现象的发生是有条件的。
)活动2:根据刚才观察到的折射现象,试着在本子上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建立相关概念:①分界面②法线:③入射角:④折射角:知识点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总结:光的折射规律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法线,折射角入射角,②当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法线,折射角入射角,③当光垂直射向分界面时,光线不发生偏转,折射角等于入射角=0,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练一练:完成下列光路图并标出折射角图2知识点三:生活中的折射现象活动1:尝试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问题]:解释本节开始提出的问题:在岸上看清澈的池水变浅了,为什么?答;池底反射的光由___斜射入____时,在水面发生_______,折射光线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池底的______像(填实或虚),像在池底的____方(填上或下),所以池底变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