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7.引导学生进行公式的推导和展示
8.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深度
四、达标测试
1.潜到海面下50m的潜水员,受到的海水压强是多大?
2.某水库大坝距库底140m,当水深为100m时,坝底受到的水的压强是多大?学生观 Nhomakorabea思考问题
观察现象得出液液体压强的特点
姓名:刘丙华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编号:0902
课题:液体的压强(1)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2、教材分析
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液柱”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
开放
导入
核心过程推进
开放式延伸
图片导入:
1.深水潜水员为什么要穿抗压潜水服潜水?
2.深海中的带鱼捕到岸上为什么常常会死亡?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1.实验演示:向底部和侧面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内灌水,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情况。
2.学生实验:在瓶子上扎孔,往瓶子里注水,观察实验现象,说出实验结论。
3、学生分析
液体压强是在学生学习了压强的定义之后,学习的又一个关于压强的知识点。由于压强学生掌握不是太牢固,所以在学习本节课时,在重难点的突破上要对前面的已有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另外,液体的压强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但是对于液体压强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利用物理模型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液体的压强_教案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三、小结
四、作业布置。
液体的压强
连通器
教学目标
1.了解连通器的原理
2.知道连通器的应用
3.知道船闸是连通器的应用之一,知道船只通过船闸的简单过程。
重点
连通器的原理
难点
连通器的应用
教具
演示
连通器,红水
学生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液体压强规律?
2.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计算右图A.B点压强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如上图甲乙
2.介绍几种连通器,
演示:在连通器中倒入红水,让学生观察每个容器中的水面的高度。(相平)再把连通器慢慢倾斜一个角度,让学生观察水面是否相平(仍相平)
小结实验结果:连通器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1.连通器的原理(用课本图讲述)
2.列举例子,说明连通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讲述船闸
先讲述船闸是一个巨大的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特点,船
液体压力压强问题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能 反 应 液 体
师生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
压强的工作
由于具有重力和流动性,对容器底
原理。
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不仅
有向下的压强,也有向上的压强,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都相等;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
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
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
三、教学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 , 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
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 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 小等问题。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 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 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 关系。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在整个 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 充满成就感。
出示例题,指导演练。 三、连通器
出示连通器,观察连通器在结构上 有什么特点?
往连通器中注入红色的水。观察:各 容器中液面是相平的吗?
将连通器靠近黑板后并引导学生观 学生观察,参与实验。 察水面找学生画出各液面所在黑板 上的位置,连线。
各液面是否 相平很难观 察,特别是 在连通器倾 斜的情况 下,因此改 进实验方法 可减少视差 带来的误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图3
用理论上的
推导能进一
步验证前面
科学探究的
画出模型,引导学生进行 正确性。推导
推导。
过程中因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压强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教材以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这样的编排顺序,让学生一步一步去探究和掌握压强的知识。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建立了压强的概念,知道了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这节课我们希望能扩展学生对压强的认识。
这节课在本章中的要求并不高,但相关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却不少,因此,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清晰的了解液体压强特点,为学习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船闸的工作过程)作一个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可令学生通过进行自主研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注意突出“学生是主体”的原则,按照“猜想-探究-归纳”的步骤,启发学生去猜想液体内部压强跟什么因素有关,通过探究实验去验证猜想,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主导的作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提醒,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难点在于要明确液体的“深度”指的是什么?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
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2、启发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3、帮助、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并推导出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1、演示实验。
证明液体也会产生压强2、利用多媒体手段,必要时把实验的关键部分放大、定格,引导学生从看到的关键部分,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有一位名叫约翰.墨雷的海洋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三只大小不同的玻璃管的两端都用白蜡封死,再用麻布包紧,然后把玻璃管塞进一端开口的铜管里,水可以从铜管口进去。
然后把这根铜管沉到5000米的深海里。
当他把铜管吊上来的时候,不禁惊呆了------麻布里的玻璃管不见了,只剩下一堆雪花似的玻璃粉!(二)演示实验,证明液体对盛载它的容器有压强1、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九章第2节液体压强【新课导入】展示图片,思考问题?1、生活中为什么没见过活带鱼?2、拦河大坝为什么上窄下宽?3、在不同海域潜水为什么着不同衣服?【新课讲授】(一)出示课标要求,学生齐声朗读: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 1.分解课标,学习目标之一:通过实验,解决下列问题:1.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2.液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一实验结论: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实验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一)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二)猜想与假设通过图3,猜想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可能有方向,深度,液体密度。
(设计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而使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
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
学生的想法很多,发散思维得到从没有过的训练,他们的好多想法来自生活,他们更熟悉,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这几个环节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
为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切不可为了赶进度,匆匆而过,使学生来不及思考讨论,在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环节,达不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
猜想:液体的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密度(液体的种类)有关,且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
(三)进行实验我们用实验来验证,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
请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汇报:本实验用到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种类不变;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深度液体的种类不变)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探究一: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探究二: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探究三: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液体的压强_教案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压强
教学目标1.巩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知识。
2.在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对液体压强的计算,记住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初步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的基础上学会对液体压强的计算难点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具演示
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盛水的大烧杯,中心悬线的圆硬塑料片,
红水,滴管。
学生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1.上节课我们学习过的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
2.准备知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据密度公式求质量公式?重力公式?
二、新课教学
1.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和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深度增加压强增大;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计算(分析推导)
(1)演示:
①把悬塑料片放入水中;
②悬线穿过玻璃管,把管竖直插入水中;
③拉起塑料片盖住管底;
④用红水把管中的液体柱染成红色,方便观察。
(先让学生思考右边的液体柱的体积、质量、和重力怎么样算出来)
(2)分析
①液柱的体积:v=Sh ;
②液柱质量:m=ρv=ρSh
③液柱的重力:G=mg=ρShg;
④液柱对塑料片的压力:F=G=ρShg
⑤液柱对塑料征的压强:p=F/S=ρShg/S=ρgh
⑥推导结果:p=ρgh
(3)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①式中ρ是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
液体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学习本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本节教材安排在固体压力压强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液体压强,是对压力压强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为以后学习气体压强,浮力的产生原因,浮力的大小等奠定基础。
液体压强的规律对学生了解自然,及其在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1)心理特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容易对新事物新知识产生兴趣。
但观察目的性不强,由于过分关注现象而忽视对问题的思考导致对现象的肤浅认识和误解。
(2)思维特点:已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考能力,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实践中的直接认识及习惯观念。
即他们的逻辑思维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3)方法,能力:学生对科学探究已有一定的认识,对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已有初步了解。
为本节学习提供了基础。
●设计思想人教版教科书对于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非常在乎对学生的启发,着重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探究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
然而,由于课时的安排,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对于为什么能想到用这样的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等问题并不明确。
本节课的设计正是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出证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实验来,通过小组讨论自主设计实践出来的知识往往比较深刻。
在教学过程中,先通过大量事例引入课题,创造一个物理情境,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流体压强的存在。
然后利用已有的固体压强的概念,引导学生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包括用橡皮膜的形变代表液体压强的存在,用形变的程度代表液体压强的大小等问题。
然后通过对各种方案的归纳总结,使学生认识体会到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特点。
然后利用设计最优的方案去探究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特点及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更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而不是盲目的赶课时。
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处于主动,发挥主体地位,同时也在知识的获得过程中充满成就感。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121团第二中学何建伟液体的压强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及液体内部都有压强2.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知道液体压强和深度、密度有关3.可以根据公式比较液体压强大小4.了解液体压强和液体重力关系5.了解连通器的原理二、教学重点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3.可以根据公式比较液体压强大小三、教学难点1.对p=ρgh的理解及深度理解2.液体对底部压力和液体重力的关系四、教具液体压强演示仪、U型管压强计等。
五、教学教程设计(一)导入新课课前预习:课本第33到36页。
引入:先看1个照片思考三个问题。
潜水员潜水为什么要穿潜水服?潜水服造价高昂,为什么只能潜到水下660米?如果想知道答案,想知道更加专业的答案就要认真听课。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1.感受液体压强引入: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力,我们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称为压强。
问:液体受不受重力?(受) 那么液体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是否有压力有压强?对烧杯壁是否有压力有压强?(向学生出示一个装水的烧杯)演示实验一:(1)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现象:倒水前试管瓶底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向下凸出。
结论: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2)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现象:倒水前侧壁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侧壁橡皮膜向外凸出。
分析:如果把杯子撤掉,由于水有流动性,水就会散开,说明杯子阻碍了水的流动,从而可以看出水因具有流动性而对杯壁也有压强,这点和固体不同。
结论: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演示实验二:向容器中加入更多的水会有什么样的现象?(侧壁和底部橡皮膜向外凸出越明显)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液柱越高对底部和侧壁的压强越大)。
问: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都有压强,那么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呢?2.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实验器材: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盐水、刻度尺等;(2)教师出示U 形管压强计,简单解释其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液体压强特点3.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本节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受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侧壁、底部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2.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3.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4.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旧知识: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压力与重力有什么关系?2.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3.由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对桌面产生了压强(压力),方向垂直于平面向下,并且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产生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对容器有没有压强呢?如果有的话,方向怎样呢?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来计算?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液体压强的有关知识。
推进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情景图片:航行在深海中的潜艇、生活在深海中的热带鱼、拦水坝、身着抗压服的深水潜水员及浅水处的潜水员等。
观察图片,联系生活,质疑:(1)潜水艇能够在深海中航行,它的外壳是用厚钢板制造的,很坚固,为什么妻这样做?(2)带鱼是我们常见的,它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想过为什么没见过吗?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3)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呈梯形状?(4)为什么潜水员穿的深海潜水服比浅海潜水服要厚重一些?(从学生所熟知的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让学生认识到液体有压强,进而引出课题。
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二.实验探究: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特点(1)提出问题: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液体压强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那么液体内部有压强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学生发言讨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探究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是否有压强提出问题: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吗?实验探究:方案一:向侧壁开孔并蒙有橡皮膜玻璃管中加水,观察橡皮膜的形状现象:橡皮膜形状发生变化方案二:向上端开口的塑料瓶中加水,并在侧壁扎上小孔,观察是否有水从小孔流出现象:水从侧壁小孔喷出猜想:液体对容器的侧壁存在压强…得出结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新课教学探究液体内压强的特点(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液体内部有没有压强?教师出示U形管压强计,简单解释其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猜想1:液体的内部有压强;培养学生根据实验和生活经验进行合理猜想不是胡猜、瞎猜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以哪些因素有关?为了让学生作出合理的猜想,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并鼓励作出大胆的猜测。
猜想2: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猜想3: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猜想4: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猜想新课教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设计实验)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和有限的课堂时间,我确定液体深度、方向和密度三个因素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器材:水槽、U 形管压强计、水、盐水、刻度尺等。
探究一:探究在水下不同深度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步骤:把金属盒放入水中不同深度时,分别记录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探究二:探究在水下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三: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步骤:分别把金属盒放入相同深度的水和盐水中,分别记录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学生设计实验,师生共同讨论最佳的实验方案学生制作表格并进行实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及实验创新能力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得出结论)(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液体压强的特点:1、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同一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压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3.知道液体压强的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能运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及生活中的经验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2.在探究液体压强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会在实验中记录必要的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3.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究实验激发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2.通过实验探究和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利用物理模型推导公式。
2.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实验法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教学准备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筒、侧面开有小孔的圆柱形容器、压强计、大烧瓶、刻度尺、水和盐水、水槽、连通器、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演示实验导入演示实验1: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演示实验2: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实验3: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组织学生讨论:这种现象包含的物理规律,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对侧面有压强。
因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2.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情景图片:航行在深海中的潜艇、生活在深海中的热带鱼、拦水坝、身着抗压服的深水潜水员及浅水处的潜水员等。
3、推进新课(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演示实验)仪器介绍:塑料瓶。
现象描述: 液体从容器的侧面流出,越往下液体喷的越远。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液体压强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和原理。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液体压强公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图片、案例和相关公式。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水槽、水管、压强计等。
3. 准备一些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实际问题,供学生讨论。
4. 准备一些练习题,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初中物理课程《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导入新课:首先通过一些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液体压强存在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3. 知识讲解: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对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包括液体压强的概念、方向、大小等,帮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原理和特点。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与液体压强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制作液体压强演示器、设计液体压强测量方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印象。
7.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一些与液体压强相关的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布置这些作业,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书面作业:1. 完成以下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液体压强的小论文,解释什么是液体压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以及如何应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尽可能使用实验数据或图表来支持他们的论点。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1.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2.知道流体的概念和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发展学生由猜想到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的能力,由现象概括结论的归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液体内一点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教学器材】侧面有开口并配有橡皮膜的容器一个、微小压强计、烧杯每组各一个。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咱们一起看这样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说明什么?生:讨论,回答。
水对底部有压强。
师:请大家继续看。
(教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生:观察,思考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又说明什么?师:讨论,回答。
水对侧面有压强。
(说明:现在生活中,时常用塑料袋子装液体,如在青岛用塑料袋子盛啤酒、豆浆等。
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得到启发,设计的实验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会觉着亲切,学生更加乐于思考,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师:刚才,咱们一起通过实验,学习了水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如果塑料袋子里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会不会不同?生:不会。
师:那么,我们的结论应当是: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
大家同意吧?生:同意。
师:那么,再请大家思考一下:液体为什么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生:讨论,回答。
因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跟固体不同,有流动性。
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说明:设置一个小的问题,就从研究的水转移到普遍的液体上。
这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
让学生讨论液体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的原因,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更是为了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敢于大胆的想象,为解决液体内部压强做个铺垫。
)二、进行新课教学。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是初中物物理教学难点之一。
学生学习这部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较大。
主要表现为:1、较难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而且液体能产生向上的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等。
2、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深度的认识(深度的起点选取)。
为了能解决上述2个方面的问题,我在教学中以实验为先导,从实验、理论及实践入手,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验探究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堂上练习1,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
实验探究2: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强,将课本上的14.2-2改成学生实验,器材由侧壁上开有小孔的饮料瓶改成(在饮料瓶的侧壁上不同位置戳上几个孔,得出水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液体对容器的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2、液体内部的压强的探究。
学生实验:将一个底部和侧壁开有小孔的塑料瓶压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水会流入瓶子内。
讨论后得出:液体的内部存在压强。
引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用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实验:用U型管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介绍压强计的使用方法:用手压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让学生看到U形管的两边高度发生变化,即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的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也就是压强是通过U形管的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差表现出来的)。
然后将金属盒放入水中,使学生看到同样的变化。
即可用压强计来观察水对容器侧壁及容器底的压强。
在讲清怎样使用U型管压强计测液体压强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堂上练习实验1、2进行实验,根据实验1、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通过实验归纳结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液体压强相等;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增大;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内部压强只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人教2011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压强》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用液体压强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2、知道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压强。
能够清晰的判断什么情况下有压强,是学习本节课的重要知识准备。
压强公式是本节课液体压强公式推导的重要依据。
这些准备是学生依然掌握的。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验证;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处理问题的方法,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注意事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完成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
难点: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引入播放蛟龙号在深海潜水视频,提出问题为什么深海科研困难重重,引起学生的思考。
环节二:演示实验,提出猜想给学生演示液压千斤顶模型,展示其内部构造,引导学生猜测液体内存在压强。
环节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利用课前准备的橡胶底瓶,保鲜袋,侧壁打孔试管,水等仪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教师演示液压喷泉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环节四:小组展示,评估交流通过上一环节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让学生以小组单位上讲台展示自己小组所做的实验和得出的结论。
各个小组评价总结得出:(1)液体内部存在各个方向的压强。
(2)液体中产生压强的原因。
环节五: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学生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让学生猜想液体内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通过刚才实验和生活经验能够猜想到液体压强大小可能和深度等等因素有关。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并交流。
通过微课的形式来介绍液体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压强中山市东凤镇第二中学李培如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二、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用具: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连通器、水等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播放电影片段《猎杀U—571》,让学生了解潜水艇的构造、深水炸弹爆炸情形,引出两个与液体压强相关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 2 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1、液体压强的特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通过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推理、总结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1)、利用图1的自制教具演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
(2)、利用图2的自制教具演示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3)、利用图3的自制教具演示液体内部有压强。
(4)、针对大的演示器材,不方便进行实验,所以要改进,引入了压强计。
介绍压强计的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4)在相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3、解答引入新课时的问题:(1)潜水艇的外壳为什么要选用特殊、厚的钢板制成的?(2)深水炸弹为什么要达到一定深度才能爆炸?4、课堂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五、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旧知巩固, 引入新知。
教学内容 教师播放我国潜水员潜入深水工作的图片,并提出问 题:
(1)为什么深水潜水,潜水员要穿抗压能力很强的潜水服 呢?(2)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
学生观察、并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前面我们知道了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由于受到重 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物体表面会产生压强,而液体有不同 于固体的特性,那么液体有压强吗?
同学们不要着急,我们先一起来认识测量液体压强的工 具—压强计,教师展示压强计实物,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帮助 学生认识压强计的构造和测量原理。
认识液体压强计(多媒体课件) (1)作用: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2)构造:一侧装有橡皮膜的金属盒(即探头)、橡 皮管、U 形玻璃管(内装红色液体)、刻度板、底座。 (3)测量原理: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形管两端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 度差越大。 教师讲解 U 形管压强计的使用方 法,引导学生思考 U 形管压强计是通过 什么来展示液体也存在压强的? 学生观察,回答:通过 U 形管中两边红 色水柱的高度变化来反映液体的压强变化。
注意: 连通器各容 器液面相 平,与每个 容器的粗细 和形状等因 素无关
培养学生的 辩证唯物主 义难点,进 行爱国主义 教育。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的感受。(学 生谈自己的收获)
1.甲、乙两个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同种液体, 则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2.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 “液体内部压强” 的情景。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 观察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大小, 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 小”);(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 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___;(3)在乙图 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 U 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 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_____________的增大而增大;(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 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 U 形管两边 液面的______________。
液体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教
知识与技能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液体的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
学
器。
目
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标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与价值 观
6
朝下
看压强是否改变?
⑤ 分析与论证: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
同时思考:都是无
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 ,深度
色液体为什么压强
增大,液体的压强 ;液体的压强还有
不同呀?
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
越大,压强 。
增强学生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1)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容器 学生以小组单位交 的能力。认识到物
学生 分析
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很浓厚,特别是对物理魔术和实验是“情有独钟”,本节的探究实验操作 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取,适宜学生探究;但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往往缺乏科学性和 严密性,对科学探究的真正意义还不甚明了,要加强引导
《液体的压强》是初中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压强的内容,它是固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支点。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 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
理解液体压强与容器的粗细、形状无关。
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模型法。
多媒体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端扎有橡皮膜的大试管、一次性手套 15 只、塑料水槽(或用塑料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受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侧壁、底部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式。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是初中物理教学难点之一。
学生学习这部分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较大。
存在问题及措施为:(1)较难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通过探究实验突破。
(2)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
(3)液体压强公式中的深度的认识(深度的起点选取)。
【学生分析】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很浓厚,特别是对物理实验是“情有独钟”,本节的探究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取,适宜学生探究;但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往往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对科学探究的真正意义还不甚明了,要加强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与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
(2)能够准确描述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液体压强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推导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4)认识液体压强的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有压强的事实。
(2)通过分组实验,经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过程,进一步了解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公式。
教学难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主要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探究实验法等【教学仪器】多媒体课件、底部和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管、侧壁上开有小孔的饮料瓶、压强计、清水、盐水、透明桶(带刻度)或去颈的大饮料瓶、连通器等【亮点预设】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关键是要学生做好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的压强
【教学目标】
1.知道微小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知道流体的概念和流体压强的基本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发展学生由猜想到实验设计、现象分析的能力,由现象概括结论的归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液体内一点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
【教学器材】
侧面有开口并配有橡皮膜的容器一个、微小压强计、烧杯每组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看这样一个实验。
(教师演示,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实验说明什么?
生:讨论,回答。
水对底部有压强。
师:请大家继续看。
(教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
生:观察,思考
师:请大家再思考一下,这又说明什么?
师:讨论,回答。
水对侧面有压强。
(说明:现在生活中,时常用塑料袋子装液体,如在青岛用塑料袋子盛啤酒、豆浆等。
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得到启发,设计的实验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会觉着亲切,学生更加乐于思考,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
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液体压强的大小计算。
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2.挑选方案,推导公式。
画出烧杯、玻璃管的结构图,带领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分析F水柱=G水柱=ρ水gh水柱S。
由受力分析得:P=F水柱/S=ρ水gh水柱。
能正确分析橡皮膜的受力,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3.推广结论:液体内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ρgh。
意识到公式中的h是液体的深度,该公式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
(4)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举例分析连通器:茶壶、锅炉的水位计、花洒、水塔与自来水管。
4.介绍连通器的应用之一——三峡船闸。
四、板书。
1.液体压强规律: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2)在液体的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结论:液体内深度为h处的压强为:P=ρgh
2.连通器。
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