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预约双向转诊制度守则及服务规程
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医院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双向转诊工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双向转诊,是指医院之间以及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相互转移患者的一种医疗协作模式。
第三条双向转诊工作应遵循分级诊疗、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方便患者就医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成立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全院的双向转诊工作。
领导小组由分管医疗工作的院领导担任组长,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急诊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第五条医务科负责具体实施双向转诊工作,包括制定双向转诊流程、建立转诊网络、协调转诊事宜等。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应积极配合双向转诊工作,按照医院规定和要求,及时完成患者的转诊和治疗。
第三章转诊标准第七条上转标准:基层医疗机构或下级医院遇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1. 疑难危重病例,需要上级医院提供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2. 患者所患疾病超出基层医疗机构或下级医院的诊疗范围;3. 需要上级医院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
第八条下转标准:上级医院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或下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或康复:1. 患者病情稳定,不需要上级医院的高级医疗资源;2. 患者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基层医疗机构或下级医院可以提供相应的服务。
第四章转诊流程第九条双向转诊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1. 基层医疗机构或下级医院向上级医院提出转诊申请,并附上患者的病历资料;2. 上级医院接到转诊申请后,应及时进行评估,确定是否接收患者;3. 上级医院接收患者后,应及时进行治疗,并在患者病情稳定后,通知基层医疗机构或下级医院做好下转准备;4. 基层医疗机构或下级医院接到上级医院的下转通知后,应及时安排接诊,并做好患者的后续治疗或康复工作。
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十条医院应加强对双向转诊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转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引导病人向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流,完善县外转诊和备案制度,逐步建立规范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双向转诊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是指通过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实现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首诊,需要在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向上转诊,需要在下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向下转诊的工作机制。
第三条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患者自愿原则:充分尊重患者选择权,切实当好患者的参谋。
(二)分级诊治原则:小病、常见病在基层,危急重症在上级医院。
(三)就近转诊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疗机构服务可及性,就近转诊患者,做到方便、快捷。
(四)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有选择地将患者转诊到专科、专病特色明显的医疗机构,提高患者诊治的有效性。
(五)无缝式管理原则: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组织管理与职责第四条成立医院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双向转诊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
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院长担任,成员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科长负责医院双向转诊工作的组织、协调、宣传、监督管理、考核等相关工作。
第五条设立双向转诊服务部,负责医院双向转诊的具体实施工作。
双向转诊服务部设在急诊科,由急诊科负责人具体负责双向转诊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及职能科室应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双向转诊工作。
第三章双向转诊范围与标准第七条双向转诊范围:(一)上转标准:基层医疗机构难以诊断或治疗的病例,需要转至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治疗的病例。
医院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便捷性,特制定本制度。
通过建立医院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不同医疗机构间转诊过程的顺畅,提高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医疗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及合作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预约,包括上转(患者从下级医疗机构转至我院)和下转(患者从我院转至上级或下级医疗机构)。
三、管理原则1. 患者自愿原则:患者或家属有权自主选择是否转诊及转诊去向。
2. 分级诊疗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医疗机构进行转诊。
3. 快捷高效原则:简化转诊流程,提高转诊效率。
4. 安全保障原则: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的安全和权益。
四、组织机构1. 成立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
2. 小组成员包括: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急诊科、各临床科室负责人。
五、转诊预约流程1. 上转预约(1)患者或家属向转出医疗机构提出转诊申请。
(2)转出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病情,填写《双向转诊申请表》,并附上相关病历资料。
(3)转出医疗机构将《双向转诊申请表》及病历资料提交给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小组。
(4)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小组审核申请,同意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并安排预约就诊时间。
(5)患者或家属按预约时间来我院就诊。
2. 下转预约(1)患者或家属向我院提出下转申请。
(2)我院根据患者病情,填写《双向转诊申请表》,并附上相关病历资料。
(3)我院将《双向转诊申请表》及病历资料提交给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小组。
(4)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小组审核申请,同意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并安排转诊时间。
(5)患者或家属按转诊时间前往上级或下级医疗机构就诊。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制度的认识。
2. 建立转诊预约信息系统,实现转诊预约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
3. 定期对双向转诊预约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医务科负责解释。
双向预约转诊管理制度

双向预约转诊管理制度
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我院的预约转诊服务,在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病人意愿,满足病人健康需求的前提下,提供合理、主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预约转诊原则:
1、坚持对转诊分级医疗,资源共享,提供方便,及时、快捷服务。
2、坚持按照预约转诊程序开展工作,建立预约转诊绿色通道,提
供简便手续、因病施治、惠民医疗。
二、预约转诊要求:
1、医院指定门诊部负责预约转诊,由门诊部指定专人负责,专线电话为**1200
2、负责预约转诊的责任人应保持与转诊基层医疗机构沟通,通知患者必须携带全面病历资料。
3、基层医疗机构转诊患者应出具转诊单并加盖公章,我院应做好接受转诊登记。
4、对基层医疗机构提交的预约挂号,原则上24小时内予以反馈结果,在一周内安排预约挂号。
三、预约转诊保障措施:
1、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对签订了预约转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我院医疗特色,专家特长,大型诊疗设备等方面的宣传材料,便于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工作。
2、医院对有预约转诊协议的基层医疗机构优先提供专家会诊、专题讲座或提供技术人员的短期培训或指导。
3、医院对有预约转诊协议的基层医疗机构,接受其无法解决的各项检查,检验项目,并为其解决技术难题。
4、医院对有预约转诊协议的基层医疗机构转来的患者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优先安排住院。
5、医院的康复患者亦可以预约转诊至有协议的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医院双向转诊制度1一、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双向转诊管理,高度重视双向转诊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精心谋划,合理安排,狠抓落实,由科室主任带领全科医护人员具体落实、把双向转诊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双向转诊程序转入病人:接上转单后在办公室进行登记,门诊就诊者免收挂号费,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交费、取药;提供预约门诊检查;组织会诊;需住院者优先安排、由办公室协调处理住院事宜,安排专人送至病区。
下转病人:符合下转条件者,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填写下转单上报办公室,办公室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系同意后,由医院安排患者附带诊断证明、辅助检查、治疗方案、预后评估及诊治医生姓名、联系电话等资料转送社区。
三、双向转诊条件1、上转条件(除急诊抢救外)①、各种损伤(工伤、交通事故、房屋倒塌、烧、烫伤等)、急性中毒(毒物、毒气、毒品等)伤情严重或较重者;②、各种原因致大出血、咯血者;③、急慢性疾病,病情较危、重者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④、诊断不明确或常规治疗无效的病例,疑难复杂病例;⑤、甲、乙、丙类传染病及其他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发传染病人;⑥、精神障碍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⑦、患恶性肿瘤需要手术、化疗者;⑧、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因技术、设备限制或其他原因不能处理的病例。
2、下转条件(在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转诊优惠政策,征得同意后)①、各种危重症患者经救治后病情稳定进入疗养康复期的病例;②、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③、手术愈合后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例;④、各种恶性肿瘤病人的晚期非手术治疗或临终关怀的病例;⑤、老年病人护理和照护;⑥、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恢复期可以在社区进行恢复性治疗的病例;⑦、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具有出院指征,家属要求继续康复治疗者;⑧、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人;⑨、甲类及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需治愈后才能出院,其他乙类传染病人及住院治疗的新发传染病人和丙类传染病人经治疗后症状缓解或症状较轻,且接触隔离期者;肺结核病经定点诊疗医院治疗出院后实施督导管理者。
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双向转诊工作制度为了规范和完善双向转诊工作,逐步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机制。
为社区病人提供畅通的双向转诊医疗通道,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1. 双向转诊办公室为下级医疗卫生机构所接诊的病人中需要做该院尚未开展的检查项目,或接诊的疑难、重症病人需上转我院进行诊治时,提供预约检查、预约专家会诊、预约住院服务。
2. 向各下级医疗卫生单位公开我院双向转诊办公室及负责转诊工作人员通讯电话,并保持二十四小时通讯通畅,随时接听及安排各项转诊工作。
3. 工作人员在接听各种要求上转检查、上转住院的电话时,需详细了解转诊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疾病初步诊断、病人生命体征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根据需要及时与相应科室联系落实,同时将落实情况反馈给所联系的医生及告知注意事项。
对需上转的危重病人根据情况安排“120”救护车接诊,并告知相关科室作好接诊病人的准备工作。
4. 接待转诊病人检查时,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需检查项目,了解检查前相关准备情况;派人陪同或指导病人交费及检查,并协助领取检查结果,回当地医院治疗。
较远的检查病人检查完毕可先回当地社区或医院,检查结果传真反馈。
5. 住院病人转诊到我院时应有专人接待,严格执行门诊分诊制度,再次确认转诊病人的基本信息,观察了解生命体征、费用类别及所需住院科室,诊断明确及病情允许者可直接护送入住相应科室,诊断不明或病情危重的病人交急诊分诊,按急诊急救转接服务流程及急诊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实施救治。
6. 在病情符合下转社区或当地医院康复治疗、主管医生确认、病人自愿的前提下,协助医院各临床科室按下转社区住院流程做好相关转诊工作。
7. 定期对双向转诊结果追踪随访,通过定期走访转诊单位及电话回访方式,了解社区医生和病友对双向转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8. 定期对双向转诊追踪随访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将转诊单位和病友反映的问题及时与相关科室沟通,协调解决办法并及时向转诊单位和病人反馈;定期将双向转诊工作情况向相关职能科室及院领导汇报,并提出改进措施。
双向转诊工作制度(2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第三条双向转诊是指患者在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之间,根据病情需要和医疗资源情况,有序流动的医疗模式。
第四条双向转诊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科学合理: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疗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转诊途径和医疗机构。
2. 安全可靠:确保患者在转诊过程中的医疗安全,防止病情恶化。
3. 效率优先:提高转诊效率,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4. 患者自愿:尊重患者意愿,保障患者知情权。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建立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双向转诊工作的政策、规划和管理措施。
第六条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双向转诊工作的日常管理。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双向转诊办公室,负责本机构双向转诊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八条双向转诊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职责:1. 制定双向转诊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操作流程。
2. 组织开展双向转诊工作的培训和宣传。
3. 监督检查双向转诊工作的实施情况。
4. 处理双向转诊工作中的争议和纠纷。
5. 定期分析双向转诊工作数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
第三章转诊对象与条件第九条双向转诊对象:1. 需要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诊疗的患者。
2. 需要下级医疗机构提供康复、护理等服务的患者。
第十条双向转诊条件:1. 患者病情符合转诊要求。
2. 患者自愿选择转诊。
3. 转入医疗机构具有相应的医疗条件和能力。
第四章转诊流程第十一条转诊申请:1. 患者或其家属向医疗机构提出转诊申请。
2. 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疗资源情况,审核转诊申请。
第十二条转诊审批:1. 医疗机构对转诊申请进行审批,审批内容包括患者病情、转诊医疗机构、转诊时间等。
公立医院双向转诊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规范公立医院双向转诊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健康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1. 患者自愿原则:尊重患者意愿,充分保障患者选择权。
2. 分级诊疗原则:按照疾病轻重、诊疗难度和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合理引导患者就医。
3. 上下联动原则:加强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合作,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4. 安全高效原则:确保转诊过程安全、快捷,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5. 规范管理原则:建立健全双向转诊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
三、双向转诊范围1. 下转:将病情稳定、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从上级医院转至基层医疗机构。
2. 上转:将病情危重、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患者从基层医疗机构转至上级医院。
四、双向转诊程序1. 下转程序(1)基层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认符合下转条件。
(2)基层医疗机构填写《双向转诊申请表》,经科主任、医务科审核后,报院长批准。
(3)上级医院接到转诊申请后,进行病情评估,确认符合接收条件。
(4)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协商确定转诊时间,并做好接诊准备。
(5)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后,接诊科室负责患者的诊疗工作。
2. 上转程序(1)基层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认符合上转条件。
(2)基层医疗机构填写《双向转诊申请表》,经科主任、医务科审核后,报院长批准。
(3)上级医院接到转诊申请后,进行病情评估,确认符合接收条件。
(4)上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协商确定转诊时间,并做好接诊准备。
(5)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后,接诊科室负责患者的诊疗工作。
五、责任与考核1. 基层医疗机构负责患者的初步评估、转诊申请、病情告知等工作。
2. 上级医院负责接收患者、诊疗工作、病情反馈等工作。
3. 医院设立双向转诊管理办公室,负责协调、监督、考核双向转诊工作。
4.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工作方案范文门诊双向转诊转科制度

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工作方案范文门诊双向转诊转科制度某某某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工作方案根据卫生部“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改目标,我院为了使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预约诊疗工作更畅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的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转诊预约,即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根据病情,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向对应大医院提出转诊预约申请。
预约成功后,患者可在约定时段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从而提高了就医效率,方便了患者,使基层居民真正拥有一个优质、高效、便捷的就医环境,进一步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二、主要内容1、双方签订预约转诊协议。
协议生效后,坚决按协议执行。
3.某某某医院发展部接到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病人的申请后,审查是否符合病人的上转标准,并通知相关科室优先安排检查和住院床位:如病情危重可安排医护人员会诊并派出救护车接诊。
相关科室作好准备后,医务科应立即通知基层医疗机构,告知病人上转时间及具体方式;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的病人到达我院后,可立即安排到相关科室;再由病人家属到入院处补办入院手续。
6、对基层医疗机构转来的病人某某某医院要做好登记。
7、对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来的患者某某某医院实行免收挂号费、实行优先就诊、检查、优先安排住院的服务。
8.发展部定期通过走访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病人回访等方法对病人预约转诊的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9、我院将定期组织医疗专家团队到当地基层医院,对基层医生进行预约转诊工作培训和指导。
年终时,我院组织签署预约转诊协议的基层医疗机构举行年终总结大会。
具体时间由某某某医院安排。
10、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探索其他预约转诊方式,不断创新,切实搞好对预约转诊工作。
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 上级医疗机构医师知道工作记录

双向转诊标准和流程上级医疗机构医师知道工作记录双向转诊是指患者因病情需要到大医院就诊,然后由大医院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将患者转回所在基层医疗机构继续治疗,使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双向转诊的标准和流程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并且确保患者得到全面、连续的医疗照顾。
下面将从双向转诊的标准和流程两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双向转诊的标准1.疾病情况适宜双向转诊的首要标准就是患者的疾病情况适宜,即患者的病情需要大医院的进一步诊治,但又不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
例如,一些需做手术或特殊检查的病例,或是需要大医院的特殊技术和设备时,可以考虑进行双向转诊。
2.临床治疗需要双向转诊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来决定,如果患者需要大医院的专家诊治或是特殊的治疗方案,那么可以考虑进行双向转诊,以便患者得到更专业的治疗。
3.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也是进行双向转诊的考量因素之一,如果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继续治疗患者,就不需要进行双向转诊,反之则需要考虑双向转诊。
4.患者意愿患者的意愿也是进行双向转诊的重要因素,医生在决定是否进行双向转诊时,需要充分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以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并配合转诊治疗。
二、双向转诊的流程1.医生诊断与决定在患者到达大医院就诊后,医生会首先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双向转诊。
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然后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最终做出是否进行双向转诊的决定。
2.转诊协商与安排如果医生决定进行双向转诊,就需要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协商,并安排好转诊的具体事宜,包括转诊时间、转诊科室、转诊医生等。
医生需要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和诊疗方案详细告知基层医疗机构,以便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能够及时接诊和治疗患者。
3.患者配合与签署在确定进行双向转诊后,医生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并征求其意见,得到患者的配合和签署协议。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

医疗双向转诊制度【实用】医院制度医疗双向转诊制度第一条为了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行为,建立分级管理的双向转诊体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双向转诊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知情选择的原则。
从维护患者利益出发,充分尊重患者的选择权,真正使患者享受到“双向转诊”的方便、快捷、经济、有效。
(二)分级管理的原则。
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康复期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治,疑难病、危急重症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确诊治疗。
(三)综合权衡的原则。
为提高患者疾病诊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基层医疗机构上转患者到医院时应考虑患者病情与医院的专科、专病特色。
(四)资源共享的准绳。
减少不必要的反复检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强手艺合作和人材的有效交换,增进卫生资源合理利用。
(五)连续医疗服务的准绳。
建立起有效、严密、实用、畅通的双向转诊渠道,为患者供给整体性、连续性医疗服务。
第三条双向转诊执行标准:(一)基层医疗机构向医院转诊的指征:1、临床急危重症,基层医疗机构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药海无涯学无止境专注医学领域【实用】医院制度3、突发大众卫生和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理本领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基层医疗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急性沾染病病人及原因不明的沾染病病人。
6、精神停滞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病例。
7、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医院向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的指征:1、医院门诊或出院后需要进行跟踪、随访、康复、卫生宣教和建立家庭病床的病例,而且基层医疗机构有能力处置。
2、诊断明确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病情稳定需要维持治疗的病例。
3、普通常见疾病、多病发病例。
4、其他该当转诊且基层医疗机构有本领处理的病例。
开展预约双向转诊制度及服务流程

开展预约双向转诊制度及服务流程精品办公文档与各基层医院建立预约双向转诊制度,目的是为本市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有利于加强心医院与各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双向转诊网络,为新医疗制度即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合理分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医院职责:l、承担基层医院宣教任务,负责向各基础医院和社区居民推荐医院专家,承担社区医疗顾问责任。
2、接诊基层医院转诊的患者,需详细了解转诊病人情况,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3、基层医院急重症患者转我院,须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相关科室医务人员不应延误及推诿病人。
4、根据病情,医院认定确能转回当地的病人,转出科室把关,由组长医师以上的负责这项工作,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定期与基层医院进行联系,及时总结双向转诊工作的问题和经验,随时完善基层医院双向转诊工作。
6、结合转诊病人的治疗常见的问题与相关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交流。
二、各基层医院职责1、负责向转诊病人针对性推荐专家。
2、基层医院医生要认真填写转诊单。
3、接诊由心医院转回的病人,并及时与心医院医生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有责任随时反馈医院专家的服务情况、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双向转诊的医疗水平。
5、与医院联合对基层医生、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三、上、下转诊条件(一)上转条件: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基层医院难以实施有效的救治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本医院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6、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下转条件:1、各种危重症患者经救治后病情稳定进入疗养康复期的病例。
2、诊断明确,不需特殊治疗或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
3、手术愈合后需要长期康复的病例。
4、老年病人护理和照护。
5、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具有出院指征,家属要求继续康复治疗者。
双向转诊规范及操作指引

双向转诊规范及操作指引1. 简介双向转诊是指患者从一家医疗机构转诊至另一家医疗机构就医的过程。
为了确保双向转诊的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等待时间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本文档提供了双向转诊的规范及操作指引。
2. 规范要求- 所有医疗机构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双向转诊管理制度。
- 双向转诊必须经过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医生和相关医疗机构的共同确认,并签署转诊单据。
- 转诊单据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转诊目的、转诊科室、转诊时间等必要内容,并由双方医生及患者或其家属签字。
- 发起转诊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将患者的相关病历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方案等转交至接诊医疗机构。
- 接诊医疗机构应及时安排患者的就诊时间,并记录相关信息。
- 双向转诊过程中,医生应始终保持沟通畅通,及时更新治疗进展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告知患者或其家属。
3. 操作指引3.1 发起转诊1. 医生在诊断出需要转诊的情况下,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解释转诊的必要性,并征得其同意。
2. 填写转诊申请表格,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转诊目的、相关检查结果等内容。
3. 将转诊申请表格交至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管理部门,等待审核。
3.2 审核与接收转诊1. 双向转诊管理部门对转诊申请进行审核,确保信息完整准确。
2. 审核通过后,将转诊申请转交至接诊医疗机构。
3. 接诊医疗机构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接诊安排,及时通知患者就诊时间。
3.3 接诊与治疗1. 医生在接诊时,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病情。
2. 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征得其同意。
3. 进行治疗过程中,医生应记录治疗进展情况,并及时更新给发起转诊的医生和患者或其家属。
4. 注意事项- 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医生应始终尊重患者的权益,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 若转诊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医生应及时与相关医疗机构和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以上是双向转诊规范及操作指引的内容,希望能够对医疗机构和医生在双向转诊过程中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原则、规范、流程

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原则、规范、流程
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的原则应该以病人为中心,遵循病人的意愿,提供合理、主动、连续的服务。
其次,应该实行转诊分级医疗,共享资源,提供方便、及时、快捷的服务。
最后,必须按照预约转诊程序开展工作,建立预约转诊绿色通道,提供简便手续、因病施治、惠民医疗。
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应该对上转患者实行医生首诊负责制,并对转诊患者实行连续性管理,追踪疗效。
负责医生应该通过统一预约平台或本院XXXX提前联系患者转诊事宜。
转诊时,应提供患者的门诊病历或其他说明患者病情的材料。
上转患者病例参考原则包括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重大伤亡事件,没有相应的处置能力、急、危重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转诊、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诊断、治疗的病例以及有手术指征但没有条件做相应手术的病例。
基层医疗机构预约转诊的流程应该由首诊医师接诊,征得患者同意后通过XXX安排就诊事宜,并通知基层医院(急诊
患者由我院120接诊或基层医院救护车护送)。
我院预约办公
室XXXXX患者携带相关资料来我院优先就诊。
这些步骤应该得到严格执行,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预约双向转诊制度守则及服务规程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指导合作医院双向转诊制度
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指导合作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制度,目的是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连续性的医疗服务,有利于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有序的双向转诊网络,为大病进医院、小病进社区、合理分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卫生院、服务站(卫生室)职责:
1、负责向转诊病人针对性推荐专家。
2、卫生院首诊医生要认真填写转诊单。
3、接诊转回病人,及时与医院医生联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有责任随时反馈医院专家的服务情况、医疗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双向转诊的医疗水平。
5、与上级医院联合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二、上级指导合作医院职责:
l、负责向我院和社区居民等推荐医院专家,承担社区医疗顾问。
2、负责接诊卫生院转诊的患者,使转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3、卫生院如遇急重症患者,根据病情,将病人转上级指导合作医院急诊,以保证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急诊科任何医务人员不得延误及推委病人。
4、根据病情,医院认定确能转回卫生院的病人,转出科室把关,科室应安排主治医师以上的负责这项工作,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5、定期召开基层医疗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双向转诊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随时完善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工作。
6、结合会诊中的常见问题组织专家讲座。
三、上、下转诊条件
(一)上转条件:
1、临床各科急危重症,卫生院难以实施有效的救治病例。
2、不能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3、重大伤亡事件中,处置能力受限的病例。
4、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登记科目的病例。
5、需要到上一级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的病例。
6、其它因技术、设备条件限制不能处置的病例。
(二)下转条件:
1、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要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
2、诊断明确,不需要特殊治疗的病例。
3、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病例。
4、老年护理病例。
5、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病例。
四、双向转诊程序
1、卫生院按转诊原则将病人转至上级指导合作医院急诊科或相关科室。
2、转诊病人持“双向转诊单”到上级指导合作医院就诊。
3、转诊病人病情稳定后,上级医院应及时将病人转回卫生院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五、加强管理与监督
1、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双向转诊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沟通协调:全院各部门互相配合、沟通协调,作好转诊衔接工作,确保转出方、转入方及被转者三方满意。
3、开展督促检查:采取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双向转诊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将检查考核情况通报全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