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物鉴赏】青铜酒器

合集下载

古代青铜器盉的作用

古代青铜器盉的作用

古代青铜器盉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其功能多样,既作为酒器,也作为水器,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

以下将详细阐述青铜器盉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作为酒器的盉盉作为酒器,是古代宴饮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国维在《说盉》中提到:“盉之为用,在受尊中之酒与玄酒(水)而和之而注之于爵。

”这揭示了盉在酒宴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即将酒从尊中取出,与玄酒(水)调和后,再注入爵中供人饮用。

这一过程中,盉起到了调和酒味浓淡的作用,使得酒更加醇厚适口。

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盉尤其盛行。

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礼仪制度密切相关。

在那个时代,酒宴是贵族间交流、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也是展示身份和地位的场所。

因此,作为酒器的盉,在礼仪和宴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作为水器的盉除了作为酒器外,盉还可以作为水器使用。

在祭祀活动中,盉被用来浇水洗手,以示对祖先和神灵的崇敬。

这一过程中,盉承载了清洁和神圣的象征意义。

同时,盉也可以用来盛放清水,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三、盉的形制与纹饰青铜器盉的形制多样,有深腹、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或柄、下有三足或四足等不同形式。

这些形制的变化不仅体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和地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特色。

此外,青铜器盉的纹饰也极为丰富。

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盉上常见繁复的云雷纹、兽面纹等装饰图案,这些图案神秘而威严,彰显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铜器盉的纹饰逐渐变得简洁明快,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

四、盉与社会文化的关联青铜器盉作为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礼器,其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盉的盛行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和礼仪制度的完善。

在那个时代,贵族阶层通过使用青铜器盉等礼器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通过酒宴等活动来加强彼此间的联系和合作。

此外,青铜器盉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通过对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青铜器盉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生产工艺、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青铜酒器之“青铜觯”的简介和形制介绍酒器

青铜酒器之“青铜觯”的简介和形制介绍酒器

青铜酒器之“青铜觯”的简介和形制介绍酒器觯(zhì)觯,古代饮酒器,共用途与觚同,相当于酒杯。

铜觯盛行于商至周初,在春秋时期罕见。

铜觯的器形变化较大,造型主要有圆体、扁体两种。

扁觯,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初期,造型为椭圆形器身,侈口,束颈,深腹鼓起且下垂,宽圈足,多有盖。

许多觯身及器盖上满饰饕餮、蕉叶、云雷等纹饰,并有凸起的扉棱,浑厚而华丽。

西周时官方柱形觯,四角作成圆弧。

圆体觯流行于商晚期至两西周中期,也为侈口、束颈、鼓腹、圈足,形似侈口小壶,花纹不及扁体觯华丽。

饮酒之杯。

《说文·角部》:“觯,乡饮酒角也。

《礼》曰,一人洗举觯,觯受四升。

”《礼记·礼器》:“尊者举觯。

”郑玄注:“三升曰觯。

”《韩诗》亦有此说。

四升、三升说与爵一升说相比较,均和商、西周早期之青铜觯容量不相合,故《仪礼》、《礼记》之诸酒器容量比,当非周初之制。

觯又称鍴,同音通假字。

春秋晚期义楚鍴铭:“义楚之祭耑。

”此为鍴之用于祭祀者。

青铜器中习称的觯有两类,一类是扁体的,一类是圆体的,此两类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后者且沿用至东周。

扁体觯有一盖铭其器为“罐”,圆形的觯有自铭为壶的,但扁体觯均未见有自名为壶的,且这类器形制有的较大,而圆体觯没有较大的形制,故上述第一类是否即文献中的觯,尚存在问题。

据王振铎研究,觯、殂、卮、鍴等字,都是小而圆的饮酒器。

在本文中,依习惯仍将第一类器归于觯属。

扁觯初见于商代晚期,西周初期亦甚流行,其形状为椭扁体,侈口、束颈、深腹、有圈足,不少有器盖,基本形体有以下诸式:一、扁体狭颈式口宽相近或稍小于腹宽,器体颈较长而狭,相应地下腹有较大的鼓出,有盖。

商晚期器(图1)。

兽面纹觯上海博物馆藏图1二、扁体宽颈式口宽略大或略小于腹宽,器颈较一式为宽,因而体形的椭扁很明显。

商晚期器(图2)。

兽面纹觯上海博物馆藏图2三、扁体短颈鼓腹式器口宽而微外侈,因而较为平直,腹近二式,整体外观仍较宽。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

青铜时代——青铜酒器大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谷类酿成酒,始于殷。

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在此时盛行。

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美轮美奂。

各式各样青铜酒器,不免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魅力。

而酒文化与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青铜时代酒器种类很多,有温酒器、盛酒器、饮酒器、挹注器、承尊器等,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青铜时代的典型酒器类型及酒器特征。

一、温酒器1、爵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属贵族阶层使用,在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贵族阶层就用这类酒具饮。

爵在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

爵“爵”的定名始于宋人。

铜爵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酒器,通行至西周。

西周中期后即基本不见。

但《左传》记春秋事仍言及爵,如此书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2、角角是从爵演化出来的一种新型酒器,大量出现于殷商晚期或商周之际,形制与爵相似,但无流和柱。

角《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最初当为普通斟酒器皿,供低级别贵族使用。

角的出土和传世数量远远地少于爵,商周之际发展为造型精美的礼器,流行于周中期之前,之后开始衰落。

3、斝(jiǎ)斝(jiǎ)是古代中国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通常用青铜铸造,三足,一鋬(pàn)(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

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

斝(jiǎ)斝(jiǎ)是中国古代先民用于温酒的小型容酒器,行裸礼时所用,或兼作温酒器。

源于同形陶器。

4、鐎(jiāo)被现代学者通称为鐎(jiāo)的青铜器,其形制特征是:圆腹,扁体,小口,直颈,有盖,上腹部有流,曲喙,肩上有提梁,或以链索与盖相连,腹下作三或四蹄足。

中国考古博物馆铜牺尊介绍

中国考古博物馆铜牺尊介绍

中国考古博物馆铜牺尊介绍1. 起源和历史铜牺尊是中国考古界的一件重要文物,它是一种古代用来盛放酒的礼器,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铜质礼器之一。

铜牺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晚期到西周早期的时期,距今已有大约3000年的历史。

2. 形制和工艺铜牺尊的形制典雅,整体呈现出独特的几何美感。

它有着宽阔的底部和细长的颈部,如果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其线条流畅,形态优美。

铜牺尊的工艺非常精湛,上面刻有精美的纹饰和铭文,展示出古代工匠高超的技艺。

3. 铜牺尊的象征意义在古代中国,铜牺尊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礼器,通常被用作贵族或统治者举行盛大仪式时的酒器。

铜牺尊的底部有四只蹄形足,象征着牺牲动物的纪念,寓意着祭祀和祈福的意义。

4. 发现和保护铜牺尊最早是在中国的一个古墓中被发现的,随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文物,并被收藏在中国考古博物馆。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物,专家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严格控制环境温湿度、定期进行保养和修复等,以确保铜牺尊的保存和传承。

5. 研究和展览铜牺尊作为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和游客前来瞻仰。

通过对铜牺尊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承和艺术发展,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 铜牺尊的价值铜牺尊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考古价值。

它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工艺水平,还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的珍贵资料,对于推动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7. 未来展望作为中国考古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牺尊将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吸引更多的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

在未来的研究和展览中,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更加深入的挖掘和解读,揭示铜牺尊背后更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为世人呈现出一个更加完整和真实的古代中国形象。

介绍一件你感兴趣的青铜器,解析器物赏析的方法

介绍一件你感兴趣的青铜器,解析器物赏析的方法

介绍一件你感兴趣的青铜器,解析器物赏析的方法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其中一件我感兴趣的青铜器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爵。

青铜爵是一种古代酒器,早在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就已经开
始使用。

它是由青铜铸造而成,呈长颈、扁腹、三足的造型。

青铜爵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铸造出来的器物十分坚固,经久耐用。

爵的表面装饰着各种纹样,如龙纹、凤纹、兽面纹等,这些纹样既具有装饰效果,又寓意吉祥。

解析青铜爵的赏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考古价值:青铜爵是文物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通过研究它的形制、纹饰等特征,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活、宗教、艺术等方面的信息。

2. 艺术价值:青铜爵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独特
风格。

它的线条流畅、比例协调,纹饰精美,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3. 文化价值:青铜爵是中国古代文化符号之一,它代表了古代社会
的权力、地位和财富。

它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用于宴会、祭祀等庄重场合。

4. 时代价值:青铜爵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从早期的简单形制到后来的复杂纹饰,青铜爵的变化反映了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在赏析青铜爵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并结合历史、艺术、文化等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对青铜爵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青铜器释名(之二)

中国青铜器释名(之二)

中国青铜器释名(之二)中国青铜器释名(之二)酒器爵( jue 音决)古代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有上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

少数爵也有单柱或无柱,还出土过罕见的方腹的爵。

爵盛行于商和西周,尤以商代最多,春秋战国时已很少见。

商前期的爵为平底,二柱很短,并紧靠流折(爵体与流衔接部)商后期和西周的爵多为凸底,柱离流折较远。

在酒器当中,爵曾是官位、品级的代表,直到现在还有加官晋爵的词汇。

角( jue 音决)古代炊酒器。

《礼记.礼器》篇说:“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角形状似爵,而前后都是尾。

无两柱,一部分有盖。

已发现的角,大多是商代的。

斝(jia 音甲)古代温酒器。

形状像爵,但较大,有三足、两柱、一鋬,圆口,平底,无流及尾。

有的腹部分裆,形状像鬲;也有少数体方而四角圆,下有四足,带盖。

主要盛行于商代。

觚( gu 音估)古代饮酒器,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酒杯。

长身,侈口,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状。

主要盛行于商和西周。

商代前期的觚较商代后期和西周的粗短一些。

觯( zhi 音志)古代饮酒器。

圆腹,侈口,圈足,形状小瓶,大多数有盖。

这种形状的觯多为商代器。

西周时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圆的。

春秋时演化成长身、侈口、圈足觯,形状像觚,自身铭文称为“鍴”(如王义楚鍴)而不叫觯。

据有人研究,“鍴”即是“觯”。

尊尊或作共名,或作专名。

铜器铭文常将“尊”、“彝”二字联用,这时尊是礼器的共名。

也有将此种器形称为樽的,用来盛酒或温酒。

宋朝才把一种盛酒器专称为尊。

尊形似觚而中部较粗,口径较大;也有少数方尊。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到春秋战国已很少见。

有一类形制特殊的盛酒器,模似鸟兽形状,统称为鸟兽尊,主要有鸟尊、象尊、羊尊、虎尊、牛尊等。

它们是另一种酒器,只是器名与尊相通。

青铜器酒器分类

青铜器酒器分类

青铜器酒器分类一、酒器的历史背景自古以来,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古代,酒器作为饮酒的工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其中,青铜器酒器作为古代酒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青铜器酒器的分类青铜器酒器按照形状和功能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下面将从形状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介绍。

1. 形状分类(1)杯:杯是最常见的酒器之一。

青铜器酒杯形状各异,有圆杯、方杯、腹大口小杯等。

其中,方杯多为四方形或八方形,具有古朴的风格;腹大口小杯则为上宽下窄的形状,方便握持。

(2)壶:壶是一种容量较大的酒器。

青铜器酒壶常见的形状有直口壶、弯口壶、长颈壶等,各具特色。

直口壶一般有细长的颈部和宽口,利于倒酒;弯口壶则具有弯曲的口部,方便饮酒;长颈壶则带有长颈,有利于保存酒液的香气。

(3)盖杯:盖杯是一种带有盖子的酒器。

青铜器酒盖杯造型优美,盖子上常雕刻有动物、花纹等装饰,增加了艺术性。

盖杯既可以保持酒液的温度,又可以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

(4)罐:罐是一种容量较大的酒器,常用于存放酒液。

青铜器酒罐通常有两个耳部和一个口部,造型古朴大气。

罐的容量较大,适合于家庭聚会或宴会等场合使用。

2. 功能分类(1)酒器:酒器是专门用于盛装酒液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盛装酒液,保持酒液的温度和口感。

同时,酒器还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常常雕刻有各种纹饰和图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和审美。

(2)祭器:祭器是用于祭祀活动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在古代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祭器一般具有较大的容量和独特的形状,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祈福之意。

青铜器酒器的制作工艺精湛,雕刻精美的纹饰常常使人叹为观止。

(3)礼器:礼器是古代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皿。

青铜器酒器在古代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礼器一般具有庄重的外观和精美的装饰,以体现尊贵和尊重。

青铜器酒器作为礼器,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常常使人为之倾倒。

三、青铜器酒器的文化价值青铜器酒器作为古代文物,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青铜器酒器分类

青铜器酒器分类

青铜器酒器分类
青铜器酒器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承载着文化记忆和历史信息。

根据形状和用途的不同,青铜器酒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觚、觯、斝、瓿等贮酒器:这些器皿一般用于贮存酒类。

其中,觚和觯形状类似,都是长颈、小腹、大口的器皿,斝则有着高颈、扁腹、小口的特点,瓿则是有着圆腹、短颈、小口的铜质水瓢。

2. 鼎、爵、壶等装酒器:这些器皿则是用于装载酒类。

鼎是一种有着三个腿和两个耳的大型青铜器,一般用于宴会聚餐场合,而爵则是一种有着高足、扁口的饮酒器,常常被用来作为尊贵场合的宴饮器皿。

壶则是一种可以盛装酒类的容器,形状有着圆形、方形、长方形等多种,常常被用来作为礼物或赠品。

3. 酒勺、酒杯等饮酒工具:这些器皿则是用于饮酒的工具,酒勺是一种小巧的勺子,用来舀取酒类,而酒杯则是一种小巧的杯子,用来盛装酒类,通常被用作赠礼或饮酒之用。

以上是青铜器酒器的主要分类,每一种器皿都有着不同的形状和用途,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这些青铜器酒器,既是古代文明的见证,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物证。

- 1 -。

觞爵礼乐,商周的青铜酒器

觞爵礼乐,商周的青铜酒器

觞爵礼乐,商周的青铜酒器作者:王茜来源:《收藏/拍卖》 2016年第7期文:王茜图:南京博物院酒是人类饮食史上的重要发明之一,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因此酒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笑傲江湖》中祖千秋与令狐冲论酒具一段开头说“饮酒须得讲究酒具,喝什么酒,使用什么酒杯”,可见美酒自要美器。

酒器与好酒相得益彰,能增饮酒之乐,宴飨之美。

商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繁荣鼎盛时期, 因此青铜酒器成为这两个时代最为流行的酒器。

它以种类丰富、造型奇特、纹饰繁缛怪诞、制造技术精湛而引人注目。

一般来说,酒器按其用途可分为盛酒器、温酒器、挹酒器和饮酒器等几类。

南京博物院藏商周时期青铜酒器种类繁多,形制精美多样,反映出了当时的酿酒业和手工业的发达,标志着时代的文明与进步,体现着当时人们特定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

同时也折射出了绚丽的民俗文化风貌、政治社会风尚及其等级尊卑的人伦意识。

透过它们还可以想见其工艺之精美,甚至依稀可见商周时代活泼生动的生活场面。

决胜尊俎间,盛酒之器盛酒器在商周青铜酒器中种类最多,因酒酿造出来后就需要较大的容器来贮存,祭礼和宴饮过程中都需要一定的容器盛放,以便斟到饮酒器中饮用。

从不同功能上又可细分为盛酒尊、壶、罍、觥、卣、缶等。

南京博物院藏棘刺蟠虺纹青铜尊(图2),1958年出土于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淹城遗址的棘刺蟠虺纹青铜尊,此尊为粗体筒形宽鼓腹式,其腹部满饰蟠虺纹,上有细密的棘刺。

其间隔处,有圆涡纹一周,颈和圈足纹饰的外缘,饰锯齿纹一周。

蟠虺纹(图3),又简称虺纹,是春秋中期的主要纹样,是许多小蛇状的动物相互缠绕构成的图形,较常见的有双身形、双头形等,是东周时期呈网状花纹的典型代表。

壶与罍也是盛酒器,均兼有装酒和装水的功能。

壶流行于商至汉代,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箪食壶浆”。

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它与罍的主要区别是壶颈长。

最著名的青铜壶为莲鹤方壶,春秋时期,高126.5cm,现藏于河南博物院。

中国古代酒器具鉴赏[图]

中国古代酒器具鉴赏[图]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许多遣策,其中一七二号竹简记载“〓画枋二,有盖,盛白酒”,一七三号竹简写有“〓画枋一,有盖,盛米酒”,一七四号竹简说“〓画枋一,有盖,盛米酒”。

经查验出土文物,漆画枋内确还留有酒滓。

这说明,“〓画枋”确为酒器,原器内盛有白酒和米酒。

枋与钫同为一族枋与钫,为一种器类,仅质料不同而已。

河北省满城汉墓中就出土有铜钫,形制和容量皆与马王堆一号汉墓所出漆画枋相同。

枋(钫)大致是战国中晚期开始流行,在西汉早期较常见,但到西汉中期以后,在中原地区就很少见到了。

中国古代的白酒和米酒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遣策记述,墓中的四件漆画枋分别盛有白酒和米酒。

所谓白酒,有人说是久储澄清的陈酒,《周礼·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郑玄注:“昔酒,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者也。

”另有人说应是指反复重酿之酒,《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说“白酒曰醝”,晋人张华《轻薄篇》有“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醝”之句,九酝醝很清淡,像白水,故称白酒。

张衡《南都赋》说“酒则九酝甘醴,十旬兼清”,曹操献“九酝春酒法”时也说“臣得法,酿之常善,其上清,滓亦可饮”。

至于米酒,据认为可能即是醴酒。

《北堂书钞·酒食部》引《韩诗》、《汉书·楚元王传》颜师古注,皆说醴为甜酒,少曲多米,即今之醪糟,故称米酒、米酿。

规格: 高51.5厘米Height 51.5cm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 西汉Western Han Dynasty类型质地类型: 漆器功用类型: 酒具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收藏地: 湖南省博物何纹。

主题花纹在筒腹中部,为四组羽人驾舟图。

据专家研究,这是一个杀俘虏祭水神的场面。

船上旌旗高飘,刀剑耀眼,鼓声催魂,气氛肃穆、激昂、悲壮,惊心动魄,非常壮观。

美酒增寿三万岁广州出土的汉代陶提筩上有墨书"藏酒十石,令兴寿至三万岁"等字样,由此证明南越王墓出土的铜筩亦为盛酒之器,作用类似于中原的铜壶、铜卣之类。

战国时代的盛酒重器—鹰首提梁壶

战国时代的盛酒重器—鹰首提梁壶

战国时代的盛酒重器—鹰首提梁壶鹰首提梁壶,战国青铜器,山东诸城博物馆藏。

这件铜器颈长腹深,鼓腹平底,矮圈足,通体饰瓦纹,腹背有一环形纽。

通高54.6厘米,口径12.5厘米,腹径28.4厘米,足径15.3厘米,重达10公斤。

因它的顶部被别出心裁地制作成一只双目高突,昂视长空的鹰首状,在盖的上方有一个可供用手提携的横梁,所以定名为鹰首提梁壶。

壶是古代人们最常用的一种生活器具。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陶壶。

到了商周时期,壶又成为青铜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在史书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有关它们的记载。

《诗经》中云:“清酒百壶”。

《孟子》中记:“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周礼》注解中曰:“壶,酒器也。

”由此可知,壶是古代人们主要用来盛酒的器皿。

在奴隶社会,统治者制定了整套的礼制和森严的等级制度,于是某些青铜器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即所谓的“藏礼于器”。

原来是日常生活用品的铜壶,也成为重要的礼器之一。

正因为如此,古人对铜壶的制作是非常的讲究的。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主人的地位喜好,壶的形状或方、或圆、或高、或矮、或精美华丽、或新颖别致。

精雕细刻,一丝不苟。

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古代铜壶,成为今天宝贵的艺术珍品,鹰首提梁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那别具一格的造型,神态昂然的身姿,在战国中晚期的青铜器中,犹如鹤立鸡群,出类拔萃,而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铜壶也形成了各个时期不同的风格和特征。

一般认为,商代和西周时期的壶,庄重浑厚,纹饰华丽。

到了春秋战国,则变为制做轻巧,纹饰简朴。

鹰首提梁壶则巧妙的将两者聚为一身,既继承了商代、西周的传统,又表现出了春秋战国的特征,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它的设计构思有着独到的过人之处,将壶顶作成仰视的鹰首,利用鹰嘴的自然形态作为壶的流口,形象逼真,自然流畅。

当人们提着横梁倾斜壶身倒酒时,鹰嘴的上唇便可自动打开。

倒完酒后将壶直立,鹰嘴又会自动合闭。

整个壶盖用铜环与提梁相联,既能自由开启,又可避免脱落。

精品推荐—三足青铜爵杯

精品推荐—三足青铜爵杯

精品推荐—三⾜青铜爵杯爵也称爵杯,古代饮酒器也是我国青铜器中的⼀⼤类。

史载,地位尊贵的⼈⽤爵,在古代天⼦分封诸侯时,赐给受封者的⼀种赏赐物。

再后来“爵”就成了“爵位”的简称,“加官进爵”也就由此⽽来。

爵杯在⼿,占尽天时地利⼈和,寓意战胜困难,⽆往⽽不胜,加官进爵,欢庆胜利。

在现代爵杯主要⽤于商务公关活动中,送上司,领导,商业伙伴等都是上佳之选。

青铜爵杯在商代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已经进⾏了⼤量的铸造,仅供于贵族阶层的使⽤,在结盟、出师、庆功、宴会时才会进⾏使⽤,⾜以可见它的地位。

爵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今的分酒器或温酒壶,形状较为的独特,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的状尾,中为杯,下有三⾜,流与杯⼝之间有柱,是各个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中国制作的青铜器在⼆⾥头⽂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其中最基本的形制就是较平且尾部较短,没有柱或者为柱状的雏形,底部较平。

藏品介绍中⽂名称:三⾜青铜爵杯英⽂名称:Three-legged bronze goblet类别:杂项规格:⼀枚品相:美品注意爵杯的⼤⼩和纹饰精美程度,⼤⼩⼀般在35-20CM之间⽐较合适。

太⼤失去了酒杯的形,太⼩⼜不够⼤⽅。

这尊爵杯⼤⼩适中,造型优雅,有如两⼈在跳交际舞,左⼿环绕,右⼿上抬,踩着舞步的感觉,古今对应,妙趣横⽣。

上图爵杯:⼀侧的⼝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之间有⽴柱,腹部⼀旁有把⼿,下⽅有三个锥状长⾜。

制作精美;爵⾝饰有饕餮、等精美的纹饰,上端和柱上也饰有动物形象。

西周后期,爵逐渐消失。

青铜爵杯作为饮酒之器,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

陶爵流⾏于夏、商,铜爵流⾏于商和西周,西周以后便罕见爵杯的踪迹了,到了秦汉时期,⼈们⼏乎不知爵为何物了。

宋代以来,以古物为研究对象的⾦⽯学兴盛起来,⼈们才重新开始认识商周爵杯的原始⾯貌。

随之⽽来的仿古之风⼤作,⽬前所见的仿古爵杯,有银爵、铜爵、⽟爵和瓷爵等。

这些仿古爵杯也常常出现在当时的绘画作品中,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蕉林酌酒图》中就有⽤仿古爵杯饮酒的形象。

青铜酒器之青铜爵杯、斝、觚、觯,角,簋

青铜酒器之青铜爵杯、斝、觚、觯,角,簋

青铜酒器之青铜爵杯、斝、觚、觯,角,簋周朝时,对青铜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

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

一般来说,饮酒主要用爵、斝、觚、觯、角等。

角的样子似爵,但前后都有尾,无柱,有的角还有盖,盛行于商代;觚,圆形侈口,相当于后代的杯;觥也作盛酒器,多为椭园形,口上前有流,后有把手;觯,形似尊而小用以饮酒或盛酒。

“觥筹交错”的觥也是常见的饮酒器。

此外还有青铜杯。

铜陵出土过青铜杯,两边有耳,或称之“耳杯”。

卣、壶、尊、盉等是盛酒器,盛于商周。

卣,园形或椭园形,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商代壶多扁园,周代壶多园形、大腹,春秋时的壶扁园,长颈,也有方壶,战国时有壶有园形、方形和瓠形等。

盉的式样较多,一般是深脐圆口,前有流(即壶嘴),盖和鋬有链相连接。

钟、钫等为贮酒器。

钫即方形壶,钟即圆形壶,但形体均较较大。

钟还是商代量器。

战国时的齐国以四升为豆、四豆为瓯、四瓯为釜、四釜为钟。

钟、豆、釜等都是当时的标准量器。

战国时的釜为坛形,小口大腹,有两耳。

豆似高足盘,或有盖。

以上这些酒器多源于陶制,商周时则为青铜制。

作为饮酒器的爵、斝等沿口处均的柱,有单柱、双柱两种。

饮酒时柱则抵住鼻梁,据说是以此提醒饮之人,酒多误事,饮酒应适可而止。

青铜酒器之爵:爵(jué),饮酒器和礼器。

流行于夏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

圆腹,也有个别方腹,一侧的口部前端有流(即倒酒的流槽),后部有尖状尾,流与口之间有立柱,腹部一旁有把手,下有三个锥状长足。

夏代爵胎体轻薄,制作粗糙;椭圆形器身,流长而狭,短尾,流口间多不设柱,平底,一般没有铭文和花纹,偶见有连珠纹者。

商早期流与口之间开始出现短柱,下腹部中空;有的透镂有圆孔,以便温酒加火时透风。

商中期后,爵演变为圆身,圆底,流口增高,多设一柱或二柱,柱身加长并向后移,三足粗实且棱角分明,器身加厚。

商晚期至西周早期爵体厚重,制作精美;爵身饰有饕餮、云雷、蕉叶等精美的纹饰,上端和柱上也饰有动物形象有少数无柱而带盖的爵,盖铸成兽首形。

千年前的杜康——青铜酒器系列介绍(一)爵

千年前的杜康——青铜酒器系列介绍(一)爵

千年前的杜康——青铜酒器系列介绍(一)爵关于爵的一些常识爵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陶器时代就有类似的形制),和鼎一样,后来也衍生出超越器物本身的含义,是皇帝对功臣的封赐,周的时候就有了公、侯、伯、子、男等这些爵位。

首先要讨论的是“爵”字。

《说文解字》中:“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chàng)酒。

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

”(鬯酒是古代祭祀用的酒)这段话介绍了爵字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样子。

最初在金文上的爵是象形的,但是大部分象形的字都会逐渐被会意所替代。

最早的爵字后来的爵字爵的左下是鬯酒,右下是人的一只手,因为要拿住爵。

最奇怪的可能就是为什么会有中上部分像鸟一样的字形。

其实这是种鸟是雀。

将雀化为爵也是有道理的,《说文》中的那段话就有解释:“取其鸣节节足足也”。

雀的叫声唧唧喳喳,古人早造字的时候却有心留意,认为雀的叫声谐音“节节足足”,就是“节制知足”。

如果看过以前有介绍周禁酒令的文章,这个就很好理解,要让世人少喝酒,以免误事。

古文中爵、雀相同也是由此而来。

当然,从象形到会意这个过程用了很多时间,从夏代晚期就出现爵,一直到东周爵的字形才基本确立。

这种关于爵字的解释是比较被认可的;另外一种说法是上海博物馆前馆长马承源老师提出的,他认为爵雀相通是由于东周时的一些爵有鸟雀装饰,说文中则兼括早晚形式。

笔者觉得有些牵强。

再来说说爵本身。

儒家四书五经中的《礼记》记载“二爵二觚四觯一角一斝”。

(不知各位是否了解这些酒器,之后会一一介绍)这是爵与其他酒器的组合。

夏代晚期刚出现爵时,没有发现成组。

商代墓葬中陪葬青铜饮酒器有一爵,一爵一觚,也有一爵一斝组合。

这样的组合很常见,目前发现最大的青铜爵群是著名的妇好墓,各种形式的爵多达四十件。

这里就要涉及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爵的用途。

因为这些组合究竟是如何协作的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青铜器铭文中,有一只白公父爵记载:“白公父作金爵,用献用酌。

古代酒器展示中国酒文化的珍贵文物

古代酒器展示中国酒文化的珍贵文物

古代酒器展示中国酒文化的珍贵文物中国拥有悠久的酒文化,并以其独特的酿酒技艺和传统的酒器闻名于世。

古代酒器作为中国酒文化发展的见证,被视为珍贵的文物。

这些酒器不仅仅是一种容器,更是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载体。

通过对古代酒器的展示与研究,我们能够了解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将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酒器,展示其在中国酒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一、青铜酒器:漫长岁月中的华美典范青铜酒器是中国古代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商代时期,青铜酒器就已经成为统治者和贵族的象征,并且在酒宴上得到广泛应用。

青铜酒器以其独特的形状和精美的纹饰,展现了古代中国人饮酒时的典雅和庄重。

在殷商时期,出现了许多精美的青铜酒器,如觚、爵、斝等。

其中,觚是一种用来盛放酒的圆底高脚杯,其底座常常以动物形象,如龙、鸟等作为装饰。

爵则是一种大型酒器,形状高大,带有两个耳朵以便于倒酒。

斝是一种体积更大的酒器,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种类丰富的青铜酒器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酒文化的热爱,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价值观。

二、瓷器酒器:细腻典雅中的精致艺术古代中国瓷器的发展,为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自唐宋时期以来,中国瓷器在酒器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青花瓷、白瓷还是彩瓷,它们都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华丽的纹饰,成为中国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的官窑瓷器尤为著名,其代表作品有天青釉、汝窑、耀州窑等。

这些瓷器制作精良,色彩纯正,器形雅致,成为当时皇宫和贵族宴席上必备的酒具。

其中的青瓷被称为“中国瓷器的瑰宝”,以其温润如玉的质地和独特的釉色,成为传世之作。

三、酒具陶器:村庄里的故事在中国的农村地区,酒具陶器是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陶器以其简单朴实的造型和耐用性,成为了农民们饮酒的重要工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瓮和坛子。

瓮是一种用于盛放酿酒原料或酒液的陶罐,它常见于农家酿酒作坊中。

坛子则是一种用于储存酒液的陶罐,它常常被埋在地下,以利于酒液的陈化和保存。

商周时期青铜器酒器的种类与造型之略探

商周时期青铜器酒器的种类与造型之略探

商周时期青铜器酒器的种类与造型之略探作者:张冬骏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22期摘要: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铅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

青铜器的使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期,以商周时期的器物最为精美。

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农具、工具、兵器、烹饪器、食器、酒器、盥水器、乐器、杂器等。

本文以酒器为主就其种类与造型进行探究。

关键词:青铜器;酒器;种类;造型青铜酒器的种类、体量及样式较为丰富。

它们主要有爵、單、角、觚、觯、壶、卣、疊、觥、盂、尊、彝等多种。

商周时期广泛流行饮酒,并常伴有隆重的仪式,酒器的种类及造型在当时极其的完备。

青铜酒器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饮酒器具1.1爵爵是最早出现的青铜礼器之一。

《说文·鬯部》“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音:畅)酒。

”此处的“爵”与古字“雀”相通。

由于器形像雀或是由于曾饰以鸟纹而得名,前人各有解释,不一而定。

青铜爵是用于飨饮酌酒的器具。

它与其他器具,如觚、觯、角和學等形成一种系列。

爵的一般造型特征是,前部有倾倒酒液需用的流(槽),后有尖端的尾状,中间为杯,一侧有盤手,下有三足,在流于杯口之际有柱,一般为双柱,也有单柱的,这些是商和西周早期爵所共有的造型特点。

一说青铜器可以用以蒸煮酒或温酒,但从其材质和器表精美的纹饰来看,绝大部分的爵不大可能当做煮酒器使用。

爵在当时应是用于酌酒的勺或量斗。

1.2斝斝另称“斗”。

《礼记·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鸡夷(彝),殷以斝,周以黄目。

”又《周礼·春官,司尊彝》:“秋尝、冬蒸,裸用斝彝黄彝。

”青铜斝是盛酒行裸礼(酌酒裸地的礼仪)的器具,兼可温酒。

斝的造型与爵相似,有立钉柱而无流和尾,下面承接着与器腹相通的三大空锥足(或刀状足),其容量大于爵。

斝的应用和变化,主要是在商代至西周早期。

商早期器大多颈较长,钉柱较小,颈与腹由不分段到分段,上口侈大,腹部呈圆弧状鼓出,平底。

青铜酒器的简介

青铜酒器的简介

青铜酒器的简介哎呀呀,青铜酒器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可有意思啦。

在古代呀,青铜酒器那可是相当重要的,有好多不同的种类呢。

先来说说爵吧,它长得有点像个小船,前面有个长长的流,就像个小嘴巴一样,用来倒酒的,后面还有个尖尖的尾。

爵的中间有个柱子,这柱子可不光是为了好看呀,据说还有防止人喝得太急的作用呢。

爵一般是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在宴会上用的,拿着它喝酒,感觉特别有范儿。

还有尊,尊的样子可大气啦,一般都比较大,像个大罐子似的。

它上面通常会有各种精美的纹饰,有的是兽面纹,看起来特别威严神秘,有的是云雷纹,那线条就像云朵和雷电一样,很有动感。

尊主要是用来盛酒的,想象一下,在古代的祭祀或者重大宴会上,一个大大的尊摆在那里,里面装满了美酒,那场面可壮观了。

觚也是青铜酒器里常见的一种,它长得高高的,细细的,就像个亭亭玉立的美人。

觚的造型很优美,而且它的腹部和足部也会有各种不同的纹饰。

这觚一般也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用来喝酒的,那些文人雅士或者贵族们拿着觚,慢慢地品着酒,那姿态肯定优雅极了。

再有就是卣啦,卣有点像个大壶,它有提梁,方便提起来。

卣一般用来装比较珍贵的酒,而且它的造型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像小动物,有的有着很奇特的形状,上面的纹饰也是丰富多彩,让人看了都忍不住赞叹古人的手艺和想象力。

青铜酒器可不仅仅是用来喝酒装酒的工具呀,它们还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文化内涵。

那精美的纹饰、独特的造型,都蕴含着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神灵、对祖先的敬畏。

而且这些青铜酒器在不同的时期还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它们的变化中我们也能看出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只可惜呀,现在我们很难看到它们在古代使用时的那种热闹场景了,但当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这些青铜酒器的时候,还是会被它们的魅力所吸引,仿佛能透过它们看到古代那些盛大的宴会、庄重的祭祀,感受到那个遥远时代的气息,真的是太神奇了。

古代青铜酒器中的瑰宝——牺尊

古代青铜酒器中的瑰宝——牺尊

文史#源〈〈〈WENSHITANYUAN DOI:10.16565/ki.l006-7744.2020.08.39古代青铜酒器中的瑰宝一一牺尊王晶摘要中国古代青铜铸造业的高水平发展使得青铜器的应用趋于广泛,存在等级差别观念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上层为彰显统治权力,制造和生产了功能强大、造型精美的青铜器物,而饮酒之风的盛行催生了青铜酒器的铸造,牺尊则作为青铜酒器中的代表为后世呈现出了独特魅力和时代气息。

关键词青铜酒器瑰宝牺尊中图分类号K871.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9-12-24★作者简介:王晶,上海商学院商务信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物鉴赏。

Treasure of Ancient Bronze Wine Vessels-----XizuiiWang JingAbstract The high-level development of bronze casting industry in ancient China made the application of bronze ware more and more extensive.The upper class of slave society and feudal society with the concept of hierarchy produced bronze ware with powerful functions and exquisite shapes to show the ruling power.The prevalence of drinking promoted the casting of wine bronze ware.As a representative of wine bronze ware,Xizun showed its unique charm and taste of times for later generations.Keyword bronze;wine vessel;treasure;Xizun牺尊,是流行于商周时期用于祭祀礼仪的一种盛酒器。

神龙取来琥珀光:青铜汲酒器

神龙取来琥珀光:青铜汲酒器

神龙取来琥珀光:青铜汲酒器作者:韩贝贝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第05期摘要:1992年淄博市临淄区发现了一座战国女性贵族墓,其中一件造型独特的荷蕾形青铜器前所未见。

经考古专家分析,断定该器物为青铜汲酒器。

关键词:荷蕾形;汲酒器;大气压强;酒文化1992年淄博市临淄区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过考古发掘,专家认为墓主人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女性贵族。

考古人员在墓中发现了一件造型十分独特的青铜器,该器物高65.2厘米,腹径7.2厘米,下端为一荷蕾形器,上端为中空竹节形长柄,顶端为封闭的龙首衔环。

竹节长柄与荷蕾器上下贯通,第一节竹节一侧有方孔,青铜器底部正中有圆孔。

此物出土前在文献和史料中并无记载,前所未见,耐人寻味。

1荷蕴琼浆之用经过分析,该青铜器柄部在上,荷蕾形器居下,为竖直使用。

专家们做了如下实验:使用时将其竖直放入水中,荷蕾居下,竹柄在上。

水顺荷蕾器下方的圆孔缓缓流入荷蕾器内,用拇指轻轻按住竹柄上的方孔并向上提起,吸入之水竞毫无滴洒,松开拇指水则徐徐流出。

专家分析,当水被汲人荷蕾器时,荷蕾器内压强小于器外压强,所以水流不出来;松开拇指后,器体内外压强相同,相互抵消,水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出。

该器物利用了大气压强原理,通过荷蕾器内水压和器外大气压共同作用,达到汲起或流出的效果,这是迄今为止最早使用大气压强原理的实验。

从荷蕾形青铜器摆放位置和周围摆放物品看,发掘时它与银勺、银盘、银耳杯等饮食器摆放于一处,静静躺在墓室东北处棺椁间。

根据水容测验结果显示,荷蕾形器体内容量约200毫升,到顶端竹节方孔处为最大容量250毫升。

同一处出土的耳杯容量多为230~500毫升,由此可推测该青铜器应为一件汲酒器,用汲酒器汲取一次到两次便可斟满耳杯,实用而科学。

2“应龙”传说神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内容涵盖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既包含世界的起源说,又包含人类的命运,是大自然与人类之间富有教育意义的现象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爵
西周中期青铜器。1976年12 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 周青铜器窑藏出土。通高20.7 厘米,腹径19厘米,重1050克。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墙爵
西周中期青铜器。1976年12 月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 周青铜器窑藏出土,通高20.9 厘米,腹深9.5厘米,重870克。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 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是尾,无两柱。下有三足。部分有盖。
父癸角
商代晚期青铜器。 相传河南安阳出土。 器口弧曲,前后尖,卵 圆腹,牛首鋬,尖锥状 足,盖上半环形钮。盖 面、腹饰兽面纹、云雷 纹,器盖对铭。通高 22.5厘米。美国弗利尔 美术馆藏。
兽面纹角
商代晚期青铜器。相传河南安阳出 土。 凹弧形口,腹分裆,兽首鋬,尖 锥状足,口下饰三角纹,腹饰兽面纹。 通高19厘米。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利 恩博物馆藏。
册方斝
商代青铜器,高28.3厘米, 口径13.3×11厘米。除有斝的 两柱、一鋬等基本特征外,形 状略呈方体,口部四角趋向圆 形,平底下有四个三角形足。 有盖,盖上铸双鸟为钮。全身 饰以细密的三角纹和兽面纹。 铭“册”字,是器主家族的族 徽。方形斝较为少见,该斝铸 造精湛,庄重典雅,为稀世珍 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饮酒器。长身,喇叭形大侈口,腹内 • 收,下为圈足,亦呈喇叭状。
黄觚
商代晚期青铜器。喇叭 口,高圈足,中间细腰可 以把手。口部和颈部饰三 角形变形兽纹,中腹部饰 两组对称的龙纹。尤为特 殊的是在圈足上的曲角龙 纹采用透雕的样式,装饰 性极强,显示出极为高超 的铸造技术。上海博物馆 藏。
龚子觚
束腰爵
夏代晚期青铜器。 这件3800年以前的爵, 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 铜器之一。它有一个 较阔的鋬和狭长的流 口,虽然它的形制还 比较简单, 但整个造 型趋于规整,表明铸 造技术已达到了初步 .5厘米,高17.6厘米,重0.44千克,现藏保利 艺术博物馆。

• 温酒器。形似爵,器体较大,无流无尾。有三足,两柱,一鋬。
乳钉纹斝
夏代晚期青铜器。高45厘米, 口径26厘米,现藏河南省博物馆。
兽面纹斝
商代中期青铜器。敞口 高颈,前有双柱,下有三 锥足,足部关闭与窗口 器腹相通。 袋足的作用可在温酒时扩 大受火面积。器物的颈、 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 面纹,双目突出,带有神 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 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 加厚的唇边,为商代早中 期青铜器铸造特色。上海 博物馆藏。
兽面纹斝
商代晚期青铜器。相传河南安 阳出土。侈口束颈鼓腹,菌顶立柱, 兽首鋬,三棱锥实足,腹饰两周兽 面纹。通高22.5厘米。日本白鹤美 术馆藏 。
商代晚期青铜器。1976年 河南安阳小屯5号墓出土。 方塔形柱,顶和四角有扉 棱,侈口深腹平底,四棱尖 锥足,兽首鋬,口下饰蕉叶 纹,颈饰龙纹,腹部饰兽面 纹,足两瓮獠饰对龙蕉叶 纹,均以雷纹为地,柱钮饰 小兽面纹,四面饰云纹、三 角纹。通高68.8厘米,口长 25.1厘米。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藏。
鸮(xiāo)纹觯
商代晚期青铜器。相传河南安阳 出土。 侈口束颈鼓腹圈足, 盖有菌 形钮,颈饰三角纹,盖面器腹饰兽 面纹,器底有铭文一字。通高17.2 厘米。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藏。
饕餮纹觯
西周初期青铜器。 高16.6厘米。克里 斯蒂拍卖公司2003 年7月香港拍卖会 估价:22~28万港 币。
青铜酒器
•爵(Jué)、角(Jué)、斝(Jiǎ)、 •觯(Zhì)、觚(gū)、兕觥(Sī Gōng )、 •尊 (Zūn)、方彝(Fāng Yí)、 •卣 (Yǒu)、盉 (Hé)、罍 (Léi)、 •壶(Hú)、瓿(Bù)

• 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 右侧有鋬(pàn)【把手】。口上有二柱、一柱或无柱,下有三 个外撇的尖高足。
妇好方斝

• 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 • 大多数有盖。
母乙觯
商代晚期青铜器。1962年河南安阳大司 空南53号墓出土。盖有菌形钮,体侈口, 束颈鼓腹高圈足。盖腹饰浮雕兽面,无地 纹,颈和圈足饰龙纹,盖和底皆有铭文。 通高16厘米,口径长8.4厘米,宽7.4厘米。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父乙觯
西周青铜觯。通高 14.5cm,宽6.9cm。厚 唇,束颈,圈足。器 身较细长,颈与足均 饰弦纹两道。内底铸 “父乙”铭文。现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
父庚觯
西周早期青铜器。敞 口,细长颈,垂腹,颈 饰蕉叶纹,下接一周凤 纹,腹饰长凤鸟纹,装 饰华丽,腹内底铭“作 父庚”三字。通高14.9 厘米,口径7.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
商朝青铜觚。敞口,长身,圈足。 身有扉棱。颈、腹、足各饰蕉叶纹、 雷纹、龙纹。足内铸二字铭文。上 海博物馆藏。
旅父乙觚
西周早期青铜器。1976年12月 陕西扶风县庄白村西周窖藏出 土。高25.2厘米,口径13.2厘米, 重600克,为殷末周初新出现的 一种觚的代表作品。腰部极细, 口外侈幅度甚大,大于圈足的外 径。腰部以上至口沿素面无纹, 纹饰全部集中在圈足上,其主体 部分饰以带状夔形龙纹,上下配 置带状目雷纹。圈足内壁铸有“旅 父乙”三字。现藏陕西省周原博物 馆。
司兔母斝
商代晚期青铜器。1976年河南 安阳小屯5号墓出土。 侈口束颈 , 深腹分段,伞顶柱,兽首鋬, 三棱锥尖足。口下饰三角纹,腹 上下段均饰兽面纹并以雷纹为地 ,足外侧饰蕉叶纹,柱顶火纹, 侧三角纹,鋬面饰云纹,口下内 壁有铭文三字。通高65.7厘米, 口径30.7厘米。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藏。
兕觥
• 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 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凤鸟纹兕觥
春秋早期青铜器。1954 年江苏丹徒大港烟墩山出土。 形似四足兽。兽身相连,兽 有柱状角与竖耳,身呈圆角 长形,尾附龙形鋬,兽背负 盖,上立兽状小钮,兽身前 饰凤纹,后部饰鸟纹,腹下 四扁蹄足,饰象纹。通高 21.2厘米,长21.8厘米。南 京博物院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