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安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 徽 作 为~ 个旅 游 资源 大省 , 不仅 黄 山 、 华 山 已经 成 九
是 令人 惋惜 与痛 心 的 。
。
功跻 身 国家 5 A级 旅游 景区 行列 , 天柱 山 、 递 、 村 也正在 西 宏 为 国际 化 旅游 区 全 力 以赴 开 展 5 A景 区 的创建 。 同时 , 省 我 20 0 7年新 增 旅 游景 区 9 1家 , 中新 增 4 旅 游景 区 1 其 A 3家 ;
旅 游景 区 总量 已达 2 8家 , 中 4 0 其 A以 上旅 游景 区 4 4家 , 双 双 跃 居 中 部地 区 前列 。 省年 旅 游 接 待 总 人数 为 79 53 全 5 .8 万 人次 , 比增 长 2 1 旅 游 总收 入 首次 突破 50亿 元 , 同 75%; 0
11 旅游 资源 开发 存在 重 开发 、 保护 现 象 . 轻
随着 安 徽 省 十 ~ 五旅 游 发 展规 划 的逐 步 实 施 , 徽 省 安 正在 向旅 游 大省 、 游强省 迈 进 。 有 些地 区在 开 发旅 游 资 旅 但 源 时 , 重追 求旅 游 的经 济效 益 , 有 从整体 上进 行规 划 布 偏 没 局 , 乏 深 入 的调 查 研 究和 全 面 的科 学论 证 、 估 与规 划 , 缺 评
1 旅 游 环 境 保 护 制 度 不 完 善 , 传 保 护 措 施 不 力 . 2 宣
国家 有关 部 门虽 制定 了 一系 列环 境 保护 的法律 、 规 , 法
在 立 法 上作 了许 多 工作 , 在 法律 、 但 法规 的监督 执 行方 面 却
缺 乏健全 管 理 。 游 区没 有权 威性 的环境 保护 机 构 , 些旅 旅 有 游 区 分 属 几 个 部 门 主 管 , 成 旅 游 部 门 、 保 部 门 多 头 领 形 环
皖南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

皖南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区旅游业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贡献持续增加,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促进皖南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一、皖南地区旅游业概况皖南地区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个经济主体。
这里地势崎岖,山水园林、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旅游资源包括南岳衡山、秀丽的江南水乡、江西武功山、枫林胜境等。
皖南旅游业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底蕴,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已成为该地区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2019年,皖南地区共接待游客近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80亿元人民币。
然而,皖南地区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2.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备,游客体验不佳3.旅游管理制度欠缺,旅游安全问题突出4.旅游市场营销推广手段滞后,宣传效果不佳二、促进持续发展的对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皖南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以下是可行的对策:1.开发旅游资源,注重创新。
皖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例如,南岳衡山一年四季景色各异,在旅游业中拥有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皖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行社应注重整合资源、提升产品创新性和差异化,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旅游基础设施是保障游客安全、便利、舒适、高效的重要环节。
皖南地区应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餐饮、住宿、卫生等设施,提高游客体验。
3.建立旅游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建立旅游管理制度,规范旅行社、景区等旅游经营者的行为。
加强对游客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游客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4.加强旅游营销力度。
宣传和营销是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皖南地区应加大外宣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现代化宣传手段,打出地域、文化、资源等方面的特色,提高宣传效果,吸引更多的游客的前来旅游。
结论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皖南地区旅游业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皖南地区需要全面深化旅游资源利用和管理,加强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品牌形象的竞争力。
《2024年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二、黄山市旅游资源概述黄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
其中,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古村落、徽州古城等景点更是享誉海内外。
此外,黄山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温泉资源以及独特的徽州文化等。
这些资源为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 开发成果黄山市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方面,通过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此外,黄山市还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2. 开发问题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不足,部分地区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二是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和特色;三是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地区服务质量不高。
四、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
一方面,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域的保护;另一方面,推广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理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2. 创新旅游产品针对旅游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应加强创新和特色开发。
结合黄山市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开发徽州文化主题的旅游产品,展示徽州文化的魅力;同时,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开展户外运动、生态体验等旅游活动。
3. 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为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建议

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建议【摘要】安徽省旅游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成为该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安徽省旅游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配置不合理、宣传力度不够、服务水平还需提升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对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宣传力度,提升服务水平。
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监管,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每个人也应该为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尽一份力量,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旅游环境。
只有这样,安徽省旅游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安徽省、旅游业、现状、问题、资源配置、宣传力度、服务水平、政府引导、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1. 引言1.1 安徽省旅游业的重要性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提升当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旅游业已成为安徽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这不仅可以增加当地旅游收入,还可以提升安徽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推动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旅游资源的保护。
安徽省旅游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要实现安徽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安徽省旅游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1.2 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安徽省旅游业的现状可以说是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国内外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安徽省的旅游业也在逐渐崛起。
安徽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安徽省的旅游业主要集中在黄山、宏村、徽州古城、九华山等知名景点,各景区不断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了游客体验。
大纲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页精选文档

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章前言1.1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主要方法1.3旅游业对GDP的影响第二章我国和安徽省旅游业现状概述2.1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2.2安徽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2.2.1安徽省区位概况2.2.2安徽省旅游资源概述九华山位于我省的池州市境内,是国家级5a景区,是我省著名的自然风景区,九华山因有九峰组成,遂有名九子山,唐朝天宝年间将其改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因地处我省南部,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属国家保护植被品种较多。
九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并称为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
西递宏村,位于我省黔县,黄山自然风景区的境内,两处是以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的高度融合而闻名于世。
1999年,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中,黄山也继北京之后成为了第二个拥有两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目录中资源的城市。
西递,始建于北宋年间,在明清兴盛。
西递始祖据说是唐昭宗之子李晔,为了躲避祸乱带领族人改姓为“胡”,而隐居于此。
西递古徽派建筑保存良好,古风昌盛,素又有“桃花源居”的美称。
宏村,始建于南宋年间,始为“汪”姓族群聚居地。
宏村依靠黄山余脉而建,因其地势较高,有时会隐匿在雨雾之间,如梦似幻时隐时现,犹如山水画中景。
宏村祖先的智慧创造为后代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其“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成为了当今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徽州古城位于黄山市歙县,始建于秦朝,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的顶峰状态。
古徽州处于皖南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处亚热带季候,所以造成了古徽州温暖湿润的气候特征。
也因此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而使古徽州形成了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又因为古徽州在唐朝以后就是县治府治的所在地区,二者同在一个地区所以造就了古徽州建筑的独特性,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景观在古徽州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 收稿 日期]2 0 1 3— 0 5— 2 0 [ 作者简介]岳毅平 ( 1 9 6 4一) , 女, 安徽 淮南人 , 安徽省社会科 学院研 究员, 主要从事 生态 学、 园林 学研 究。
的同时 , 出现了诸如环境污染 、 生态破 坏等问题 , 严重影 响了生态旅游 的可持续发 展。考察安徽省 生态旅 游 的现状 , 尤其是在生态旅游发展 中处理经济发展 与生态环境 的关 系 , 发 现问题 , 总结 经验教 训 , 探 讨安 徽省 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和持续利用的途径 与方 法 , 促 进生 态旅 游 的社 会效 益 、 经济效 益 、 生态 效益 的协
V o 1 . 3 1 No . 4
生 态 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实 证 研 究
— —
以安徽 省 为例
岳 毅 平
( 安徽省社会科学 院, 安徽 合肥 2 3 0 0 5 1 )
[ 摘
要]生态旅游 已成为 2 1 世 纪旅游业 发展 的主流 。我 国生态旅 游起 步晚 、 发 展快 , 在蓬勃 发展
调、 统一与可持续发展 。
[ 关键词 】安徽 ; 生态旅游 ; 可持续发展
[ 中图分类号 ]F 5 9 0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1 7 1 0 ( 2 0 1 3 ) 0 4— 0 1 2 4— 0 7
2 0世纪 后半 期 , 旅游业 成 为 我 国经 济 发 展 的重 要 部 分 , 而 生 态 旅 游 是 实 现 旅 游 业 可 持续 发 展 的保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年29期总第836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我国人均GDP 的增长和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旅游产业处在黄金的发展机遇时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正在不断的提高,旅游经济持续升温。
安徽省作为传统旅游大省,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既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又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源远流长和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还有凤阳小岗村、花鼓戏等历史文化景观,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
但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一、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1.旅游收入旅游收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收益状况。
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两类。
安徽省2015年全年旅游总收入4120.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4%。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6亿美元,增长23%;国内旅游收入3980.5亿元,增长20.3%。
由表1可看出旅游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可发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涨幅远不如国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比下降,旅游国际化有待加强。
表1安徽省历年旅游收入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及安徽财经网2.旅游人数安徽省2015年入境旅游人数为44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其中外国人259.2万人次、增长11.3%,港澳台185.4万人次、增长7.7%。
国内游客4.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7.2%。
接待入境游客、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3项指标分别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分列第9、10、11位次,较2010年分别提升了3个、2个和3个位次。
由表2可看出,入境旅游人数所占比例非常小,只占1%左右,境外旅游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表2安徽省历年旅游人数数据来源于安徽省2015统计年鉴3.旅游产业要素安徽省正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逐步形成了“食、住、购、游、行、娱”六要素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安徽某地(金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两篇)2024

引言概述:安徽省金寨县位于中国东部地区,是一座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丰富的地方。
金寨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文旨在通过对安徽某地(金寨县)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深入分析并解读该地旅游业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正文内容:1. 旅游资源概述1.1 自然景观:金寨县地处黄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奇石、峡谷、瀑布等。
其中著名的有石城国家地质公园、九华山风景区等。
1.2 文化底蕴:金寨县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古村落、古建筑、传统节日等。
其中代表性的有三元石文化村、峰尖万佛寺等。
2. 旅游业发展现状2.1 旅游接待量:近年来,金寨县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逐渐增加。
2.2 旅游收入:随着旅游接待量的增加,金寨县旅游总收入也在不断提升,成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2.3 旅游设施建设:金寨县政府大力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酒店、道路、旅游服务中心等,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便利性。
2.4 旅游产品创新:金寨县积极推动旅游产品创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如登山徒步、农耕体验、传统工艺制作等。
3.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3.1 交通条件:金寨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道路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制约了游客的到访。
3.2 旅游服务水平:由于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新,金寨县的旅游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游客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3.3 环境保护意识: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渐显现。
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保护好旅游资源。
4. 旅游业发展的机遇4.1 政策支持:金寨县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力度大。
4.2 周边配套设施:金寨县周边有诸多旅游资源,如黄山、九华山等,这些资源的存在促进了金寨县旅游的发展。
4.3 品牌塑造:金寨县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旅游品牌,如石城国家地质公园。
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l 安 徽 省 旅 游 业 对 经 济 和 环 境 的 作 用
1 1 旅 游 业 对 安 徽 省 经 济 的 作 用 .
层叠加 、 层 收敛 、 范 权重 、 一排 序的” 设 计 思想 , 逐 规 统 的 将
旅 游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指 标 体 系 分 为 目标 层 、 统 层 、 态 层 和 系 状 在 安 徽 省 的 “ 6 ” 划 中 , 经 明 确 要 把 旅 游 业 培 育 为 要 素 层 四 个 等 级 。 8 1计 已 八 大 产 业 之 一 。 近 几 年 旅 游 经 济 快 速 稳 定 增 长 , 游 收 入 旅 安徽 省旅游可持 续发展指标 体 系的筛选 采取 频 度统计 大 幅度 增 加 。
景 区修 建 的 道 路 、 馆 、 闲 设 施 破 坏 了 景 区 及 周 围 的 旅 休 生 物 的栖 息 环 境 。 例 如 黄 山 的 风 景 区 公 路 将 景 区 与 周 边 的
的 比重 、 游 商 品 收 人 占 国 际 旅 旅 麟腑 人的 雷
生态联 系切断 , 金 钱豹的种群 被分割 , 物多 样性减少 。 使 生
收人 占国 际 旅 游 收 人 的 比 重
、
景
数 据 来 源 : 徽 统计 年 鉴 2 0 — 2 9 安 0 6 00
区游览 收 入 占 国 际旅 游 收人 的 比
1 2 旅 游 业 对 环 境 的 作 用 .
济 结 构 指标 重 、 乐 业 收 入 占 国 际 旅 游 收 入 娱
安 徽
于 GDP( ) 人 次 )
6 7 . 7 8 . 8 3 . 6 5 1 9 7 4 8 9 9 3 9 8
元)
3 7 6 8 . 3 8 3 2 0 7 2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黄山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如何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同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一直是黄山市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针对黄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以探讨在旅游业的推动下如何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促进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的奇峰怪石、云海日出等独特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文化遗产的破坏等。
因此,我们需要探索适应黄山市特点的旅游资源开发方式,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首先,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黄山市应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权责界限,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培训和监管。
同时,要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鼓励文明旅游,避免对景点环境的破坏。
此外,还应推动旅游企业创新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要充分利用黄山市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吸引力。
黄山市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主题旅游活动,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此外,还可以加强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合作,开发跨地域旅游产品,提升黄山市在国内外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再次,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
黄山市的自然景观是其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包括加强对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防止乱砍滥伐和过度开发。
同时,还要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增强绿色意识,实施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和生态建设。
最后,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黄山市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
黄山市依托旅游业可以发展相关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
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同 3 7 8家 重 点 监 测 旅 游 景 区 旅 游 业 是 对 人 文 和 环 境 要 求 很 高 的 行 业 , 此 坚 持 人 亿 元 , 比 增 幅 2 . 1 。我 省 6 因 与 自然 的和 谐 发 展 , 能 实 现 旅 游 业 的 长 久 发 展 。 但 目前 ( ) 待 游 客 1 0 . 1万 人 次 , 比增 长 1 . 1 , 票 收 才 点 接 204 同 4 O 门 3 5 . 5万 元 , 比增 长 1 . 7 。3月 份 , 省 6 同 7 7 我 8家 重 已 经 出现 了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相 违 背 的 现 象 , 些 问 题 如 果 不 入 2 9 3 3 这
安 徽 省 旅 游 业 在 提 高 经 济 增 长 率 、 置 就 业 、 化 传 承 安 文 等 方 面起 到 了 一 定 的 作 用 。 安 徽 旅 游 业 在 高 速 发 展 的 同 19 9 0年 , 加 拿 大 召 开 的 G o e・ 0国 际 大 会 上 提 出 在 lb 9 也 防 节 维 旅 游 可 持 续 发 展 基 本 理 论 和 基 本 框 架 。1 9 9 9年 世 界 旅 游 理 时 , 要 关 注 环 境 保 护 、 止 污 染 、 约 资 源 、 护 生 态 平 衡 等问题 , 对旅游业 的可持续 发展有着 重要的意义 。 这 事 会 、 球 理 事 会 、 界 旅 游 组 织 共 同 下 的 定 义 是 : 足 现 地 世 满
1 旅 游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内 涵
代 旅 游 者 和 旅 游 地 区 的 需 要 , 时 增 加 和 保 护 未 来 人 机 会 3 安徽省 旅游 可持 续发 展 的障碍 同 的旅 游 。要 想 实 现 可 持 续 旅 游 , 对 资 源 进 行 科 学 管 理 , 要 满 3 1 旅 游 资 源 的 盲 目开 发 .
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

环巢湖旅游环境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探究环巢湖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部,是一个以水幕洞、花卉园、岩画等为特色的旅游区。
环巢湖风景如画,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也成为了当地的经济支柱。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也逐渐突出,呼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声音也日益高涨。
环巢湖的生态环境是其最大的财富,而环保旅游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
对于游客来说,环保旅游是探索新奇的旅游形式和拓展旅游资源的新途径,它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到自然的美妙,还能帮助他们了解环保、绿色生态的理念,提高环保意识。
对于旅游企业来说,实行环保旅游也是重要的营销策略,鼓励游客在旅游中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探索环保旅游资源。
环巢湖旅游的环境保护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管理。
运营商、政府等应该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制定管制措施,引导游客文明游览,杜绝随意开展破坏环境行为。
其次,要开展宣传。
在推广旅游活动的同时,加强环保教育,倡导游客不带走、不破坏、不乱扔垃圾等基本环保常识,让游客养成爱护环境的观念。
还应该大力推广绿色车,号召游客骑行或搭乘电动的小车,减少汽车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出行方便又环保。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环保旅游的重要方向。
旅游活动不仅要保护环境,还要顺应时代发展,以人为本,注重游客的体验,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并发挥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环巢湖旅游业应继续拓展新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并为他们提供卓越的旅游体验。
同时,也应积极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增加旅游经济收益,推动当地社会发展。
总之,环巢湖旅游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必须推动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发挥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严格保护环境,保障生态平衡,让环境更加优美,让旅游更加美好。
皖南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

皖南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内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皖南地区的旅游业也迎来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时机。
皖南地区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而闻名,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到来。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一些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如景区开发利用不均衡、旅游品质不尽如人意、环境保护问题等。
对于皖南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对于完善旅游业的管理制度和提升旅游品质至关重要。
一、皖南地区旅游业的现状1. 旅游资源丰富:皖南地区地处山脉交汇之处,自然风光优美,丰富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
皖南地区还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址和民俗风情,如黄山、宏村、西递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2. 旅游业蓬勃发展:近年来,皖南地区的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各类旅游企业和项目不断涌现,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为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3. 存在问题: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部分景区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较为滞后,导致游客投诉不断;一些景区的开发利用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严重挤占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源;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唯利是图,忽视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二、推动皖南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措施1. 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应加大对皖南地区旅游业的投入,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和游客体验。
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景区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严格限制开发规模和范围,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3. 强化旅游品质管理:加强景区管理,规范景区秩序,提高旅游品质,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4. 多方合作共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应注重政策导向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产品,社会应加强监督和参与。
5. 开发新的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景点外,还可以开发一些特色旅游产品,如民俗文化体验、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024年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黄山市,坐落在中国东部的安徽省,因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历史传承而备受游客的喜爱。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愈发受到重视。
然而,如何在保护现有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是当前黄山市旅游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二、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山水风光、溶洞奇观、古村落等自然景观,也有丰富的文化古迹、民间艺术等人文景观。
近年来,黄山市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尽管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资源过度开发,一些热门景区的过度商业化,破坏了原始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
其次是保护不足,部分地区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受到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坏和退化。
再次是发展不均衡,一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而另一些地区的资源却被忽视。
四、黄山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面对这些问题,黄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坚持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确保旅游业发展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和文化传承的延续。
首先,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制定严格的旅游开发规划和环境保护法规,确保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其次,要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的方式,推动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
再次,要提高管理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通过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实现黄山市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安徽省地处中国东部,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安徽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首先,安徽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安徽省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和风景名胜,如黄山、九华山、庐山、亳州古城等。
这些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游玩。
此外,安徽省还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而闻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当地美食和体验当地文化。
其次,安徽省的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安徽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目前,安徽省的交通网络已经非常便捷,包括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方便游客前往各个景点。
此外,安徽省还建设了一大批高品质的酒店和旅游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住宿条件,满足游客的需求。
再次,安徽省的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加。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安徽省的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为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
此外,安徽省还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制造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安徽省注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安徽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注重生态保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等。
同时,安徽省还通过推广旅游创新产品和开展旅游宣传活动,提高了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现状良好。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以及注重可持续发展,都为安徽省的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内外游客对安徽省旅游的兴趣不断增加,相信安徽省的旅游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2024年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
该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
本文将围绕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
二、黄山市旅游资源概况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等。
其中,黄山风景区作为黄山市的代表性景点,以其险峻的山峰、秀丽的云海和独特的石景而闻名于世。
此外,黄山市还有宏村、西递等古村落,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近年来,黄山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景点开发过度,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部分地区旅游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需求;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等。
四、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黄山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策略:1. 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黄山市应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各景点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在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同时,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包括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建设,以及完善景区内的导游标识、安全设施等。
3.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将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文化等领域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新型旅游产品。
通过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4.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对景区内的自然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
同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恢复生态平衡。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景区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景区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以黄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景区也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和文化旅游的首选之地。
然而,景区开发和管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文化侵蚀等,严重影响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景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话题。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概述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素有“三山五湖,一点灵犀”的美誉。
黄山景区的兴盛可追溯到唐朝,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山水胜地。
二、景区环境问题景区开发和管理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环境污染。
首先是垃圾处理问题,由于大量游客带来的垃圾,漫山遍野,垃圾处理成为景区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解决垃圾问题离不开游客的自觉性和管理部门的切实行动。
其次是大量车辆排放的污染。
游客带来的车辆,会对景区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如车辆尾气污染、道路磨损等。
景区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建设停车场、增加公共交通等方式,减轻车辆污染对环境的破坏。
三、资源浪费问题景区资源的浪费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黄山风景区,即使是在旺季,游客也不会在景区里住上一个月。
一大原因是酒店和餐馆在众多景点周边,游客不方便住宿,也难以在景区内品尝到正宗的风味美食。
此问题可通过增设景区内的住宿和餐饮设施来解决。
四、文化侵蚀问题景区的发展也要慎重考虑文化侵蚀的问题。
在黄山有一些特有的传统文化,如高山民歌、道教文化等等。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这些文化渐渐被商业化和民俗化。
景区管理部门应保护本地传统文化,并通过节日庆典等方式,让游客参与其中,了解当地的文化风土人情。
五、可持续发展管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景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景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是一种主张以环保、文化保护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在景区规划、管理、服务方面都有具体的实施措施。
首先,景区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旅游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
安徽省的旅游产业近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着诸如市场程度低,国际推广薄弱等问题。
要促进安徽省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创新策划,深入规划,创新主题,细分市场等方面促进安徽省旅游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安徽省;旅游产业;问题以及对策目录1.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2)1.1场开拓水平较低 (2)1.2品牌形象急需提升 (2)1.3经济构成中旅游商品比例偏低 (2)1.4国际旅游推广仍显薄弱 (2)2. 安徽周边游的特色创新对策 (2)2. 1创新策划,深入规划 (2)2.2创新主题,细分市场 (3)2.3强化管理,走向国际 (3)2.4坚持旅游产业化发展 (4)2.5推进依法治旅体制建设 (4)参考文献: (4)1.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1.1场开拓水平较低虽然安徽场广阔,但是场开发程度却严重偏低。
根据相关资料,安徽的主要游客大部分都来自于来自于安徽、天津等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且游客流量约占一半以上都为短途旅行游客,来自中西部内地其他城的游客比例严重偏低,长三角、珠三角的年青人约上亲朋好友到安徽旅游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则可能会在安徽地区购买商品房,以便周末过来享受大自然的气息。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长三角、珠三角的游客都只占据我国游客比例的二成左右,虽然旅游开发以就近原则为基点,但是这也是针对初步发展的旅游业,随着安徽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若其游客还是大量依靠本地以及周边,毋庸置疑,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1.2品牌形象急需提升良好的旅游形象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品牌的树立对于一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定位左右摇摆、举棋不定,多变的目标定位导致形象缺失、品牌模糊。
安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旅游难忘安徽”为旅游形象口号,以“2500年城址未变,小桥流水乌篷依然。
”为切入点,但是其品牌形象并未深入人心,宣传策略急需提升。
对安徽省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定 的瓶 颈 。 立足 现 状 , 结 合 实际 , 提 出安 徽 省 体 育 旅 游 产 业 可持 续 发 展 的 对 策 , 为 体 育 和 旅 游 主 管部
2 0 1 4年 1 月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An h u i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d i t i o n )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t h a t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e d p r o v i n c e s ,l a c k o f p o l i c y - t y p e s u p p o r t t o s p o r t s t o u r i s m a n d
J a n .2 0 1 4
Vo 1 . 2 3 NO . 1
第2 3 卷第 1 期
对 安徽 省 体 育旅 游 产 业可 持 续 发 展 的研 究
王 旭
( 安徽体 育运 动职业技术学 院 运动训练一 系 , 安徽 合肥 2 3 0 0 5 1 )
摘
要: 安徽省拥有 自然地理 、 环境 气候 、 区位 交通等旅 游资源优 势, 但是 由于安徽 省整体的经济发展状 况和
Ab s t r a c t : An h u i Pr o v i n c e h a s a n a d v a n t a g e i n p h y s i c a l g e o g r a p h y ,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c l i ma t e , r e g i o n a l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a n d o t h e r t o u r i s m r e s o u r c e s ,b u t d u e t o t h e g a p b e t we e n i t s o v e r a l l e c o n o mi c
皖南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

皖南地区旅游业持续发展研究皖南地区,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充满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皖南地区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本文将就皖南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旅游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皖南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拥有着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
皖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古城墙、古街市等历史文化遗迹;还有着诸多的名胜古迹,如黄山、千岛湖、九华山等自然风光。
皖南地区还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美食等独特的旅游资源。
这些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为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机遇1. 政策扶持。
随着国家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增加。
国家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旅游业扶持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交通设施的改善。
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皖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日益紧密,游客出行的便利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这对于皖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消费升级。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出游消费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享受更好的旅游体验。
这为高品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大,提供了机遇。
1. 旅游资源开发不均衡。
目前,皖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还存在着不均衡的现象,有些地方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而有些地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还不充分,形成了资源开发的不均衡现象。
2.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目前,皖南地区旅游市场上同质化产品较为严重,缺乏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导致旅游产品的竞争力不足。
3. 旅游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旅游景区环境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污染,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通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安徽旅游可持续发展现状、障碍的研究,从而提出了安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标签: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对策
旅游业是对人文和环境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旅游业的长久发展。
但目前已经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可能影响和制约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90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lobe·90国际大会上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基本框架。
1999年世界旅游理事会、地球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共同下的定义是:满足现代旅游者和旅游地区的需要,同时增加和保护未来人机会的旅游。
要想实现可持续旅游,要对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还要维护生物多样性、生命支持系统、以及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
2001年联合国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會以可能阻止其它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人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和改变。
目前对旅游可持续发展还没有统一的表述,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来源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国内外学者都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问题。
2 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2.1 安徽省旅游资源概况
安徽民谣“两根筷子夹着碗,屏障在西也在南,东面不平北边平,黄山胜过九华山”。
概括了安徽省的旅游地理面貌。
长江和淮河像两根筷子,巢湖似碗,西面的大别山和东南面的天目山如屏,北面是一马平川的江淮大平原。
而黄山和九华山是安徽最有名的风景名胜区。
安徽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属于国内少有的旅游资源富集区。
有世界遗产地2处;有黄山、九华山等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天堂寨、太平湖等29处省级风景名胜;有新四军军部旧址、宏村、西递村等36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寿县、绩溪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5个国家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安徽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处于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丰富多样。
南部地区山清水秀,以“两山一湖”(典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代表,北方地区以文物古迹为最,曹操故里、成汤古都等。
2.2 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2010年第一季度全省共接待游客总数3697.15万人次,同比增幅32.80%,旅游
总收入245.82亿元,同比增幅24.18%。
接待海外旅游者25.90万人次,同比增幅36.51%,旅游外汇收入9216.6万美元,同比增幅45.31%。
外国游客14.0万人次,同比增幅19.10%。
接待国内游客3671.25万人次,同比增幅32.78%,国内旅游收入239.56亿元,同比增幅23.71%。
我省68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200.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01%,门票收入23953.35万元,同比增长17.77%。
3月份,我省68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439.44万人次,同比增长11.9%,门票收入10562.9万元,同比增长14.35%。
安徽省旅游业在提高经济增长率、安置就业、文化传承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安徽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环境保护、防止污染、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安徽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3.1 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极度扩张。
在旅游业开发的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论证与规划,盲目上马,重复建设严重,造成很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开发商的话语权占主要地位,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往往就不考虑生态环境。
同时也不考虑景区的环境承载能力而过度开发高规格、多功能、国际化的宾馆、酒店。
3.2 缺乏相应旅游环境保护制度及监督机制
安徽省旅游业现行实施的条例、办法有国务院在1999年颁布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国家旅游局在2000年颁布实施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1年国务院修订的《旅行社管理条例》、2005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安徽省旅游条例》缺乏针对旅游地的环境保护制度,并且现行法律法规强调污染后采取的措施而缺少事前监督条例。
旅游区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有些旅游区分属几个部门,遇到问题会形成互相扯皮的现象。
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对旅游区内资源、环境的管理主要依靠直接的管制方式,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3.3 人们环保意识薄弱,宣传环保措施不力
在很多景区有些游客环保意识薄弱,乱扔垃圾、对文物乱涂乱画等不文明的行为对旅游区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很多旅游景区地处山区,环保宣传不力导致当地居民缺乏环保知识,有些当地居民猎杀动物获取经济收入,有的宾馆饭店以野生动物为美食招揽顾客,使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
3.4 游客过多超过景区环境承载能力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景区没有进行科学考察环境承载能力,门票毫无限
制的出售导致旅游高峰期游客过多,使旅游设施满负荷运载,给景区环境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区都有同程度的污染,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对旅游景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4 安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 规划旅游开发,贯穿保护思想
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制定全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各地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对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进行认真调查。
在旅游规划中要以保护为前提,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环境的开发行为。
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体现自然之美,反对高污染、高消耗的旅游开发项目。
一些旅游区的建设可以参考国外成功的经验,例如:宾馆服务设施的建设在风景区外;国外很多海拔很高的山没有修缆车就是为了保护大自然的完整性;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内无一条索道,很多索道建在公园之外;这些措施都有利的保护了生态环境。
4.2 强化法制观念,加速环保立法
认真遵守和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与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促进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对旅游者违法破坏自然环境的,依法严惩;对旅游区征收环境保护税,专款专项用于维护旅游区内受损的环境。
4.3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意识
环保教育要从小抓起,把环保教育纳入课本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环保观。
旅游管理部门应责成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单位以及导游向旅游者灌输环保意识,并在景区的宣传场地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直接的宣传,引导游客形成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和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良好修养。
4.4 加强环境容量研究
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和减少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加强对每个景点环境质量的检测,根据不同的景区,确定可容纳最大限量的游客数。
在旅游的高峰期,景区管理部门应当控制售票,确保景区处在可承受的状态。
同时要做好相应的旅游指导工作,统计旅游人数变化情况使游客不规律的行为变为易于控制的行为,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应对游客高峰期。
4.5 提高当地群众的参与性
有很多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是由于当地居民的乱砍乱伐、猎杀珍稀动物造成的。
而让当地居民参与进来,让他们获得利益。
他们才会体会到资源的价值,自觉的进行保护。
例如一些地方允许在指定的地方开设店铺、让当地人成立护山队,
结果人们转变了态度,自觉的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晓瑜.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4(2):257.
[2]邓利平.浅议安徽省生态旅游产业化[J].经济论坛,2009,2(3):80-81.
[3]2010年一季度安徽省旅游经济统计分析[EB/OL].安徽旅游政务网—规划统计,2010-4-25.
[4]2009年安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EB/OL].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网,2010-1-27.。